登陆注册
5781000000006

第6章 中国的底蕴(1)

中国曾领先世界上千年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文明,其他的古代文明由于迄今未知的原因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这是最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的地方。

不过中华文明并不是在五千年里一直领先于世界的。现代的考古学发现,古埃及以及古代中东就有可能比同一时期的古代中国发达。但是有迹象表明自汉朝开始,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度,并且一直保持到19世纪。

在今日一些中国人的头脑中,一说起我们中国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落后,说起西方则是什么都先进。这个定式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形成的。其影响甚广,流毒深远。

很多人认为承认落后才会奋起直追,所以这三十多年来对这类观点听之任之。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以前的跟庄战术已经完成使命了,中国人未来的路需要自己走了。这时候,确定自己的优势会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是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中国人再自卑下去就变成有害的了,因为自卑的民族是无法领先的。

摆脱西方语境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社会并不是处于西方学者所言的落后的社会阶段,而是远比西方更早地进入市场经济中央集权的一种超前的社会形态。我们的落伍只是在科学和工业化层面的落伍,只要在科技和工业化领域中加大力度奋起直追,我们就能追赶和超越西方。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我们能明确这一点,就不会在市场经济等问题上过度纠缠和纠葛不已,市场经济是比资本主义要远久的存在,而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千年。

面对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甚至中国古代的帝王们也没有我们理解的那样,可以动用绝对的权力来随意改变商业的规则。中国私有制确立的时间比我们想象得要早得多,劳动力早在周朝以前就已经成为商品交换的对象,货币也早已经出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商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当年管仲被齐桓公重用,委任以管理齐国,主要的内政就是发展商业,甚至可以说当年的齐国就是以商业立国的。管仲具体的做法有垄断盐铁生意,建立国家粮库,用国家的政策来吸引各国商人,从中抽税。某些商品国家垄断,多数商品放开竞争。这些举措使齐国经济大发展,国库充实,最终成为春秋时代五霸之首。

秦朝统一之后,始皇帝最伟大的举措是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和水利建设,这些措施为全国范围的物资运输和交换奠定了制度和基础。令人叹息的是秦王朝没有能巩固和消化统一的成果,二世即亡。我们要注意的是秦朝虽亡,秦制度却保留了下来。

汉高祖平定天下后,秦制度和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朝在最初的时候吸取了秦朝的教训,采取轻敛薄赋政策,是真正的小政府、大社会。而且放任市场行为,不抑制土地兼并,结果就是土地迅速集中到少数大地主手中。富人避税能耐大,国家税收就更少了。皇家不得已,靠卖官爵换钱。到汉武帝时期,是内无粮草外有强寇,逼得汉武帝采取极端措施,动用政权来生抢钱。

中国人早早地上了自由经济这堂课,而且趋利的动力十足,只是没有工业化的助力,商人们从来没有膨胀到可以与皇权竞争的程度而已。而中国早早进入集权时代,皇权极大化,权力才在这场竞争者胜出。中国的统治者一定都明白这个潜在势力的可怕,即商人具有积聚社会财富的强大力量,基本上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点被现代人认为是错误,这恐怕是现代人搞错了。这种错误就是拿现代的技术和产业水平来衡量过去的政策,是一种很浅薄的错误。

事实上,中国王朝重农抑商政策的最重要内容是抑制土地兼并,即抑制生产要素向大地主手里集中。可见,重农者,重视实际从事生产的农民,抑商者,主要是抑制农村土地兼并而不是压制商品的流通。这样做是去掉了中间的土地所有制环节,使得土地保持在耕作者的手里。

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这叫很多人耿耿于怀。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这是我们今天中国学人常见的错误。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关键在于中国的政权势力过大,而不是没有市场经济,相反中国的市场经济一直存在并且还很发达。

事实上,中国各王朝兴起到灭亡的二三百年间,人口的增长是迅速的,这就说明各个王朝中央政府的政策是没有太多错误的。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原因比我们理解的要复杂的多,最有可能是气候、外寇、军费、君王个人等各种因素在综合作用,而不是简单的道德这类因素。中国社会在过去两千年里总体呈现螺旋增长,生活用具在进步,衣食住行各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在提高,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恶性循环或是原地踏步。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到,从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世界上技术的流向主要是从中国经阿拉伯向欧洲传播。在炼钢、铸铁、造船、机械装置,当然还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诸多技术领域,中国领先西方上千年。

中国历史像个博物馆,向我们展示着中国人在吃、穿、住、行领域的不断进步。瓷器、丝绸、茶叶、马车等奢侈品在不断普及。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北宋首都汴梁城内的市场繁荣景象,表现的是一千年前的事物,要知道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里,身为中国人是一种幸福。

有史书记载的中国历史长达三千年,我们只节选其中几个节点来看看哪些是中国历史的关键点,看看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中华文明能够传承下来。这种智慧要比西方短短几百年的亢奋崛起重要得多。

商鞅变法

我们知道,秦朝之后的两千多年来,中国其实一直是秦制度,而秦制的源头是商鞅变法。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是落后于关东六国的,主要原因是贵族的势力大于秦王的势力。所以秦国国力微弱,秦王的地位也就很低,各国都以“夷狄遇之”。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遂下令求贤变法。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使秦国富强,为此不惜裂土封侯。商鞅因为在魏国不受重视,应召入秦,随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仅仅用了十年,商鞅的变法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变法之后秦国经济大发展,军力强盛,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人多知道商鞅变法这一事件,却很少有人关注具体的政策。其实商鞅变法的意义远比我们多数人意识到的要大,甚至可以说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扁平化结构都和商鞅变法有关联。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商鞅做了哪些变法,看看这样大的变革又是怎么实施和实现的。

商鞅最先是从鼓励开荒做起的,这是任何人不能反对的。国君会大力支持,而贵族无法反对。其中关键点在于开荒的土地归拓荒者自己,这就把佃农和雇农解放出来给自己干。这样给贵族干活的人减少了,但是赋税依然。这一政策导致贵族守不住原来的土地,因为农户跑走给自己干去了。这时候国家再鼓励土地自由买卖,把土地逐渐从贵族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导致贵族无法联合反抗。这一政策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了土地制度,仅此一项变法其实就把秦国的国家性质改变了,就是说在关东六国还是农奴制的时候,秦国已经变成了农民个人所有制为主体的君主集权国家了。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看,我们无法不承认商君的伟大,他实在是超越时代太多了。

商鞅变法第二条是废除世袭制,建立军功制,这一点是在秦孝公的强力支持下实现的。

其他的变法如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分家单过、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明法令、刑无等级、迁都咸阳,以及严禁私家请托、禁止游说、禁止私斗,都使得秦国国力大幅增强。

其实商鞅并不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变法者,在此前后,关东六国也先后进行过变法。其中魏国李悝、楚国吴起变法比秦国商鞅变法还要早一些。赵、韩、齐、燕等国随后都进行了变法。但只有秦国的变法取得了最终的成功,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其他六国的变法是失败的呢?

历史上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多数拘泥于道德层面,得出的结论启示不大。我们认为秦国商鞅变法和关东六国变法的关键性差异在于土地最终所有权归到哪个阶层,这是个所有制变革的大问题。秦国是大力挤压贵族,将战争变成获利的阶梯,胜利的利益归于每个士兵,将土地最终归于农民个人头上。也就是说每个农民直接面对国君纳粮交税,没有太多的中间环节。而关东六国是土地依然归贵族所有,最底层的人没有获得土地。这在税赋上看差异不大,但是在军事和政治上却是天差地别。所以最初的时候六国经过变法之后也出现积极的景象,国君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但是真正打仗,立刻分出高下。秦国战士为自己而战,六国士兵为他人卖命,绝对是冰火两重天。秦军在军功制度的激励之下如狼似虎,积极备战,一上战场如疯如狂,而六国军队如裹挟之难民,两军相遇往往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当年六国在秦国咄咄逼人的压力下,经过苏秦的撺掇,联合了起来。最辉煌的时刻是集合百万大军进攻秦国,结果秦国打开函谷关大门,请六国军队进关,六国的百万大军无一人敢进。秦国为什么会有这般底气呢?不就是因为秦国是全体秦国人的国家么?这一时刻令人震撼,深深刻在历史之上。就是从那一时刻起,统一潮流无可阻挡,任何抵抗都不能持久。秦国统一六国其实是中国土地所有制的大革命。

在秦朝之前,中国社会处于长期的动荡之中,时间长达五百年,后世称作春秋战国时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辉煌的时期,被后人赞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穿了就是时间足够长,空间足够大,任何思想、观念、学问、智慧都有机会展示实践。最终在长达五百年的你死我活的厮杀之中,无数思想者用生命和鲜血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误和价值。

中国历史展示的法则是:某种社会变革愈是松缓平和,社会付出的种种代价便愈小,当然,社会发展的步伐也小也慢;某种社会变革愈是剧烈深彻,社会付出的种种代价便愈大,当然,社会发展的步伐也大也快。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历史更是如此。人类千百万年的变革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战国时代,强则存,弱则亡,战国变法更接近于社会革命。华夏文明在经历了春秋三百年较为温和的整合之后,又历经战国两百余年的血火锤炼,统一的潮流终于汇聚成无可阻挡之力量。最终,这一时代成了中华文明的思想源泉。

正是由于商鞅变法和秦国统一六国,中国才变成了中国人的家园。其意义在于中国的土地最终是归中国的劳动者所有的,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根,这才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分分合合最终总是合在一起的关键。

“五胡”十六国

然而,中国的历史书中依然存在着重大的问题,就是现存的记录主要是集中在中国统一的时间段里了,中国历史总被人为地修饰成泱泱中华、天朝上国。尤其是在今天依然有人以为应该胸怀宽大,让外人一点也无妨。很遗憾,这只是我们历史的一半。

事实上,自从秦始皇统一之后,中国的历史只有一半时间是处于统一状态,另一半时间则处于分裂状态。在分裂状态下,我们民族的命运是十分悲惨的。我们只有明明白白地撕开这道伤疤,才能真正明白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为什么跪拜皇帝。中国人接受服从与强调秩序不是一些人眼睛中的所谓奴性那样简单,这是中国人血肉和生命堆积起来的祭坛,这是我们民族祈祷统一的仪式。

历史的真相是四方之所以降伏是因为中华的强大。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者往往会受到赞美和歌颂,但是为什么鲜有人赞颂和谈论三国后期最终的胜利者司马懿家族?原因是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之后带给我们民族的是巨大的灾难,他们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族入侵中原,“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中国史书记载的泱泱中华、天朝上国的无限辉煌,其分量都不如这一句话沉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五胡”十六国时代,这时期是中国人的千年噩梦。所以不要老盯住曾经的辉煌,那只是我们历史中的一半,而另一半却是深深的伤疤,忘记这灾难意味着背叛。这道伤疤让我们中国人牢牢记住统一是和平的保障。

“人和”是中国的根本

中国唐朝最著名的皇帝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从历史中学习是一种较高的智慧。历史由无数个独立的、特殊的,甚至是偶然的事件构成,但是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是历史的科学性。

中国人早就有这种智慧,所以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独立地或者是相对独立地记录帝国发生的事件,而历朝历代也都重视编纂史书,来为自己和后代提供指引性帮助。

现在我们知道了要真正从历史中找到规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可能需要足够的资料积累和特殊的天赋。时至今日无数人在研究历史,但是什么是中国的根本,多数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同类推荐
  • 回忆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

    回忆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

    法币是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发行的货币。1948年8月18日,因恶性通货膨胀,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又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金圆券于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是金融史上最短命的货币。与此同时,还前后发生过两次黄金风潮案:第一次是1945年3月发生于重庆,第二次是1947年2月发生于上海,致使蒋政府内部引发了一场政潮,加速了蒋家王朝的彻底崩溃。本书所收均为当时的金融行业代表、银行总经理、财政厅厅长、金融管理局局长及法院检察官等根据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撰写的回忆性文章,详尽地记述了有关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的相关事件、背景及前因后果,对研究中国近代货币史、金融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明朝帝王师

    明朝帝王师

    熊召政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选取了15位有代表性的帝师,记录他们在政坛中的沉浮经历,并对每个人作出评价。明朝帝王师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群,不仅是皇帝的老师,其中很多还成了明朝的首辅或辅臣,参与了政治活动和政策的制定。从他们的命运兴衰、人生成败上可以看出整个明代政治的走向。因此,明朝帝王师不可简单以教师身份看待,他们更是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与国务活动家,这些形形色色的帝王师同性格各异的帝王共同缔造着不一样的朝代。但这样一个既有学问又有谋略的群体却难有好的下场,往往越优秀的帝师命运就越悲惨。
  • 三国之黄金系统

    三国之黄金系统

    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是错的,对于肖尘来说,钱就是万能的,千军万马,奇珍异宝,美女良将,神兵利器等等。。。一切的一切,有钱就可以,因为他有一个黄金系统!看他如何在三国大陆靠着黄金系统谱写传奇!
热门推荐
  • 看看日本今日的军事装备

    看看日本今日的军事装备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日本的这些军事装备变化,不可不了解,也不能不了解。中国,只有充分掌握了日本的军事实力和军事动向,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采取应对措施;中国,只有对日本的军事实力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够避免冲动、选择理性;避免盲目、选择慎重;避免狂热,选择冷静。
  • 却见故人踏雪归

    却见故人踏雪归

    浮生一梦,醒来已是沧海桑田,她心悦他,他将她放在心里,可他们亦身在棋局之中,无法破解,罢了,就待雪落倥偬之时,故人踏雪归来,再赏一园荼靡花开。
  • 陌生的恐惧

    陌生的恐惧

    他是我的初中同桌,他是一个为了实现理想能豁出命去打拼的人,也是一个有着坎坷经历的人。十七岁的他独自闯进陌生的城市寻找梦中的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用血与命征服了原本陌生的世界,造就了人生的精彩......他就是一本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修行有属性

    我的修行有属性

    【新书,我能搜寻万物,喜欢的可以支持下】“恭喜宿主成功捡取天帝掉落的属性球×1,获得力量+999!”“恭喜宿主成功捡取炼器属性球×1,废铁成功升为神剑!”“恭喜宿主成功捡取召唤属性,获得万古妖兽坐骑×1!!”“恭喜宿主成功捡取炼丹属性,被迫成为炼丹大师!”李木:“系统,我都已经成为世间最强者了,你说我要捡取自己掉的属性,会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分身呢?”系统:“恭喜宿主成功捡取神帝李木属性,获得大傻瓜秘技×1!” 群: 613549191
  • 桃林十三花又开

    桃林十三花又开

    在桃林里,少年对她许下承诺:“日后定不当言谢。”他给她一条项链,叫她长大就来寻他,她满心欢喜,心心念念着她的公子。待她长大后,江湖大乱,她有能否在这乱世里,寻得公子,少年又能否认出她来并实现他年少对她的承诺呢……
  • 至少我们不后悔

    至少我们不后悔

    或许你不知道,我曾经迷茫过,因为我认为我等不起你,你有更好的生活,虽然我感觉你就像在一个牢笼里出不去,也不自由,可是当你一句:“我是属于祖国的”,我却只能说那你就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吧,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啊,可你却一句话止住了我更多的话语“我忠于你”,如今哪怕我有千言万语,可我又能怎么表达呢……
  • 杳杳念想

    杳杳念想

    再见何杳辰,依然如记忆中一般,清隽,孤冷多年之后安之也只是淡淡一笑:“好久不见啊,年少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
  • 造化天棺

    造化天棺

    一口棺材,装着一个世界,一个少年,生而为魔,那又如何,一口棺材一个少年,一个嚣张跋扈的少年改变的事情,在这灵天大陆中又会留下怎样不朽的传说。
  • 伤心之旅

    伤心之旅

    《伤心之旅》收录作品8篇,包括《我心永恒》、《郑家鸡汤馆》、《无墙的烦恼》、《村头那一家》、《鸟柏觅踪》等。小说内容涉及解放前后的民俗民风,奇闻趣事、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以及个别基层领导的腐败现象等。内容提要《伤心之旅》是一部中篇小说集,是作者在不同年代、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过的作品的合集。主要描写了一些解放前后的民俗民风,奇闻趣事、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以及个别基层领导的腐败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