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7900000032

第32章 文本对比分析(6)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这份爱情是天崩地裂也难以拆散的,对任何一方而言,背弃就是选择死亡。然而凯瑟琳最终还是背叛了希斯克利夫,使得希斯克利夫冷酷而又狂乱地对凯瑟琳谴责道:“你是多么的残酷——残酷而虚假……你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心……我的亲吻和眼泪只会害苦你——它们会诅咒你。”(209)当希斯克利夫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凯瑟琳)时,他对着多节疤的树木撞着自己的头,抬起眼睛吼叫着,不像一个人,却像一头野兽被刀和矛刺得快死了,以至树皮和他的手上、前额上都沾满了斑斑血迹。他将近一个星期不吃不喝,不理睬任何人,他日夜追寻着凯瑟琳的灵魂,那样的痛苦,被他称为“一种奇怪的杀人方式!不是一寸一寸地要你的命,而是比头发还细的一丝一丝地把你置于死地”(380)。爱的丧失使希斯克利夫遭受到了如此的痛苦和折磨,以至于半夜间他打开凯瑟琳以前的卧室窗户,做出了在房客洛克伍德看来是迷信的动作,他抽泣着,狂叫着:“凯瑟琳,来吧。噢,来吧——再来一次!噢,我的心肝宝贝;这一次听我的话罢,凯瑟琳,最后一次。”(33)对于希斯克利夫而言,凯瑟琳的背弃就是他的末日,他无法接受凯瑟琳嫁给画眉田庄埃德加的事实,他更无法承受凯瑟琳的突然离世,他的精神世界从此就崩溃了。“艾米莉描写的爱情是一种爱恨交集,爱中有恨,恨中有爱的关系,一种超越生死的纯粹爱情。”无独有偶,李尔也遭受到了同样的爱的磨难。当被刚乃绮和瑞干剥夺了家庭的温暖,遭到抛弃时,李尔称她们为“一对伤天害理的妖妇”(Ⅱ.ⅳ.123),他发誓要痛加报复。他遭遇到“爱的背叛”,从“有”走向了“没有”,受尽了人间的磨难,饱尝了作为人父的辛酸。李尔疯了,真可谓爱之深则恨之切。当李尔听到小女儿考地利亚的死讯时,他发出了“爱的愤怒”,他用“号吧”来倾诉自己对人间冷酷的咒骂:“号吧,号吧,号吧!你们都是铁石人:我若有你们的舌头眼睛,我要用来把天庭都要惊碎。她是死了。我能分辨一个人是死是活;她是死得像泥土一般了。”(Ⅴ.ⅲ.253)在这些咒骂里,李尔诅咒大女儿们的虚情假意和忤逆不孝,同时也在咒骂自己的刚愎自用、不辨忠奸。昏庸的李尔竟糊涂到未给自己留下一点可以依靠的物质东西,而只想靠女儿们对自己的情感来养老,这真是自寻悲剧、自找灾难,人间之爱对他而言,似乎要画上句号了。在这一个“爱情变冷淡,朋友变疏远,弟兄变成不睦”(Ⅰ.ⅱ.43)的世界里,人类社会得以走向文明的“爱”的伟大链条被“兽性”的癌细胞污染了,以爱和善为基础联结的和谐的社会整体瓦解了,剩下的只是混乱不堪的魔鬼世界了。正如赫士列特所言:“莎士比亚在这里简直陷在那张他用想象力织成的大网中了。他作为主题来表现的那种激情,就是最深的植根于人类心中的那一种;由它打成的结是最难于解开的。因此,对它的清除和粉碎就使人的心情产生最剧烈的逆转。”

爱主要并不来自于客观世界,而是来自人的内心,来自人的感情。对于不真的事物,人是可以爱的,而对于做了坏事的人,人也可以爱。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在他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中》所指出的:“只要一个群体的形式存在着,只要它在扩张着,该群体中个人的举止就会表现得如同他们早就和谐一致似的。他会宽容其他成员的特殊个性,会把他们看成是平等的成员,对他们也不存在厌恶情节。”希斯克利夫和李尔一边受到爱的伤害,一边又向着这个世界中不完善的东西挑战,他们不得不屈尊就卑,将自身缩小,甚至消灭,他们都在竭尽全部生命力,向着依靠人力而难以到达永生的目标飞跃。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终其一生受到了最残酷的惩罚,他在孤独的焦虑中与凯瑟琳天人永隔二十多年,他在绝望的等候中期待与凯瑟琳的灵魂会面。恩肖和林顿两个家族的毁灭并未给他带来一点快意,他虽从“没有”走向了“有”,然而他对自己的残忍复仇计划的成功已索然无味,如他所说:“当一切都准备好了,一切都掌握在我的手里时,我却发觉我的意志力消失了,连掀起两座宅子上一片瓦的力量都没有了!我的宿敌并没有打败我。”(423)在无法摆脱失去凯瑟琳的悲痛、空虚和孤寂中,在面对后生哈里顿和小凯蒂的反抗中,在常常纠结在对过去生活与爱情的回忆中,他终于人性复苏,决心放弃进一步的报复。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他狂喜地追随游荡的凯瑟琳的孤魂,离开了这个由仇恨统治的世界,进入属于他们自己的“永恒的天堂”。“凯瑟琳埋在了希斯克利夫和埃德加的中间,这一有悖于传统的做法最后暗示出,爱是这个世界最终的目标。”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终于破镜重圆,以另一种方式得以不断延续,这使这部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雨过天晴,“邪恶和毁灭的力量得以消退”,终于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而在《李尔王》中这一主题更是明显地得以彰显。亲情人伦使他心碎至极,而万恶的社会又不能给他提供一个庇护所,他因此只得到大自然中寻觅避难所,然而从污浊和黑暗的社会里被驱逐出来的李尔看到的大自然是震怒的、令人敬畏的,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此时的他万念俱灰,别无他选,只好奔向荒原去疏散自己心中的怒涛和忧伤。他在凄凉的荒原上奔跑,在翻天覆地的暴风雨中怒喊,在无尽头的黑夜里哀叹,在这里他心灵的苦难找到了疏导口,在这里他心中的狂暴与大自然的暴怒达到了平衡,在这里他重新审视了人间情爱,开始了“爱的忏悔”。考地利亚的惨死撕碎了李尔的世俗之心,情感的苦难和暴风雨的洗礼重塑了晚年的李尔,考地利亚用自己对父亲的真诚的爱救赎了昏庸的李尔。历经磨难的李尔人性终了得以复归,并最终能与小女的幽魂紧紧相随。正如坎特伯爵看着他安详而去时所感慨的那样:“啊!由他死去吧;只有恨他的人才愿他在这艰难世界中在多受一些酷刑拷打。”(Ⅴ.ⅲ.259)人类一旦成为罪人不能自我救赎而悲伤彷徨时,就会在某一人的明晰之眼的凝视中找到安宁。此刻的李尔满足地找到了曾经拥有的“乐土”,终于得以和小女儿“像笼里的鸟一般歌唱”(Ⅴ.ⅲ.232),“他们的天堂固然短暂,他们的头脑却在音乐声中从疯狂中觉醒过来了”,他把爱的希望留给了人间。

爱的确超越了我们感念中的正义的界限,但它并没有否定社会正义,而且,社会正义在爱的面前也并不是没有价值。一般说来,我们只靠法律来维护社会正义,这对人类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爱对社会正义的实现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补充。因此,从社会学角度看,爱正是从正义的终结处开始的。希斯克利夫与李尔所创造的情感悲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艾米莉通过希斯克利夫为我们展现了在追求享乐、人性扭曲的黑暗世界里,爱情与婚姻是两条无法接轨的平行线;莎士比亚借李尔之死也在告诫世人,一个追逐名利、道德沦丧的丑恶社会,会把人类精神中最宝贵的东西——亲情的纽带斩断,甚至异化为爱的反面。两部名著殊途同归地暗示出,对爱的否定就会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

林冲与希斯克利夫人物命运对比研究

在权钱的博弈中,林冲和希斯克利夫皆为出局者。但他们不怕受挫折而不断地向现世的不完善,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挑战。这违背了他们的初衷,违反了当时社会的“权钱博弈规则”,他们也因此各自成了封建社会和文明世界的牺牲品,这也是在这样的社会中,他们要付出的必然代价。对他们人生命运的探析,会让我们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内涵,更真实地认识我们自己。

《水浒传》和《呼啸山庄》同为世界文学名著,两部巨著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代代读者和文学评论者,尤其是两部名作中所分别塑造的林冲和希斯克利夫两个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在权力至上、金钱万能的生存环境里,两部小说在控诉扭曲人性的不合理的社会的同时,表现了林冲和希斯克利夫强烈的爱恨和顽强的反抗精神。如果说林冲是一个被邪恶势力、黑暗社会逼上梁山,走上反抗之路的“忍辱的英雄”,那么希斯克利夫就是一个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文明社会的受害者,“是个自觉的反叛者”。对他们人生命运的探析,会让我们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内涵,更真实地认识我们自己。

权力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在东西方被人们广泛探讨。“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在《水浒传》中的林冲和《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身上,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当权力的正当性失去后,它就会蜕变为赤裸裸的暴力。不管是林冲还是希斯克利夫,他们起初面对恶势力的迫害都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但恶势力始终不放过他们,总要把他们置于死地。在权力至上的社会里,人总是不安全的。

同类推荐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故乡集美

    故乡集美

    该书是作者的散文集,在对故乡深刻的解读和娓娓的叙写中饱含着作者的情和爱,55篇散文让成长中的孩子更了解故乡的历史,让在外的游子更了解故乡的变化,让远到的客人更了解这块土地的风韵。
  •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结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代表性的诗篇,配以优秀翻译家顾子欣的译文。弗罗斯特的诗歌成功地运用了美国口语,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较浓厚的地域性的文化色彩,他的诗歌因此而饱受争议。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朴素,能代表美国诗人在二十世纪初的诗歌风格,那就是通俗易懂,广泛地描绘自己的经历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借助于象征手法和暗喻、寄托,弗罗斯特的诗歌兼备了浅显和深度等多种质感。
  •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这是关于台湾的18个故事,也是一场关于海岛生活的漫长回忆。充盈着冰激凌甜味的校园恋情,走过山城九份寻找陶笛师,西门町的青涩少年,阿里山的流浪歌手,奋不顾身的异乡人,久久守望的绿岛太太,在黑夜的街头歌唱的多米尼加男子……每张面孔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收藏了当时的心跳。只希望这本书里也能有一些片段,像跌落地面的雨水,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再想起曾经的自己。
  • 大桥

    大桥

    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的建设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这条腾飞在伶仃洋上的钢铁巨龙,一桥连三地,让天堑变通途,是中华民族在“一国两制”下实现的一个伟大胜利。本书以非虚构写作手法和现场采写的第一手资料,带您走进港珠澳大桥以及创建它的中国工程师和工人们,为您揭秘这座“海上长城”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岛隧工程——地标性建筑东、西人工岛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感道是如何建成的。
热门推荐
  • 浆果冻

    浆果冻

    一个脏兮兮的小姑娘,被凌少捡了回去,成了NURT2实验的第一试验品,令人意外的是,她居然成功的改变了她对第22对DNA。*文中所有和实验有关的内容均不可当真安晴天生生的貌美,被凌少捡了回去,但她也有着非比常人的体质和秘密。天生白化病似乎只是为了隐藏一切黑暗中的东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满级修仙大佬删号重来

    满级修仙大佬删号重来

    月夜自认她这么多年见识,什么人的心思都可以揣测个七八分,直到遇到邪魅这个人生污点,直到他莫名其妙将自己和伙伴踹到一个陌生的大陆……还好主上这么多年穿越经验丰富,还有外挂附体,纵然在异世,也是分分钟走上人生巅峰,灵宠神器左拥右抱。可是伴随着超神器还魂玉的出现,食人脑髓的恶灵,埋骨山脉混乱的兽潮,以及各式各样残忍凶悍的奇特人种,一个波连两个空间,万千位面的真相开始逐渐显露它的冰山一角。脑海中零星的记忆,异世大陆冰海下的身影,这一场意外的穿越,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蓄谋已久……
  • 蚀骨危情,总裁的豪门契约妻

    蚀骨危情,总裁的豪门契约妻

    每周二,都是她和他约定欢愉的日子,如同施舍一般乞求。但是,没办法,谁让她爱。可是,自始至终,他只把她当作别人的影子,一次又一次的践踏她的尊严和爱情。她身处是天堂,是地狱,仿佛都只是他的一念之间。她决定逃离时,他却死死将她放在那里里折磨:“周晚,这辈子都只能待在我身边,因为你的命是她的,你没资格带走。”她的命,她的孽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嫡女妖妃

    重生之嫡女妖妃

    前世,她被庶妹溺死,得知未婚夫和庶妹情投意合。带着满腔的不甘和愤恨,她睁开眼睛,发现回到了出嫁三年前!一切还来得及,且看她这一世如何将面慈心狠的姨娘,看似无害的庶妹挨个送上无底深渊。祁国公府嫡女携恨归来,数不尽的勾心斗角下,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一步步地扭转乾坤!
  • 灵魂摆渡直播间

    灵魂摆渡直播间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伊蓝为了追求心中的美好,走向了一条注定坎坷甚至孤独终老的道路。她的未来,会怎样?
  • 穿越之生如夏花

    穿越之生如夏花

    夏花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
  • 一速超人

    一速超人

    一觉醒来,世界变成了回合制。我觉醒了被动天赋——绝对一速。然后,我以为我无敌了。
  • 天骨师

    天骨师

    杨俊梅笑,雪正下的孤冷,梅花开的炸艳……
  • 梼杌萃编

    梼杌萃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