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8100000003

第3章 序言:那一年(3)

李雪莲准备把官司打上两个月,待到法院开庭,仅用了二十分钟。该案是王公道审的,面前放着“审判长”的牌子,左边坐着一个审判员,右边坐着一个书记员。与秦玉河打官司,秦玉河根本没有到场,委托一个律师老孙出庭。李雪莲当初写诉状找的是律师老钱,老孙的律师事务所,就在“老钱律师事务所”的旁边。庭上先说案由,后出示证据、念证言,又传了证人。证据就是一式两份的离婚证;经法院鉴定,离婚证是真的。又念证言,李雪莲的诉状中,说去年离婚是假的;秦玉河的律师老孙念了秦玉河的陈述,却说去年的离婚是真的。接着传证人,就是去年给李雪莲和秦玉河办离婚手续的拐弯镇政府的民政助理老古。老古一直在法庭门柱上倚着,张着耳朵,听审案的过程;现一步上前,张口就说,去年离婚是真的;结婚离婚的事,他办了三十多年,从来没出过差错。李雪莲当时就急了:

“老古,你那么大岁数了,咋就看不出这事是假的呢?”

老古马上也跟李雪莲急了:

“如果是假的,不成你们联手骗我了吗?”

又拍着巴掌说:

“骗我还是小事,不等于在骗政府吗?你说离婚是假的,”

指律师老孙:

“他刚才也念了秦玉河的话,秦玉河就说是真的。”

李雪莲:

“秦玉河是个王八蛋,他的话如何能信?”

老古:

“他的话不能信,我就信你的。去年离婚时,秦玉河倒没说啥,就你的话多。我问你们为啥离婚,你口口声声说,你们感情破裂。当初破裂,现在又不破裂了?这一年你们面都没见,这感情是咋修复的?今天秦玉河连场都不到,还不说明破裂?”

说得李雪莲张口结舌。老古又气鼓鼓地:

“我活了五十多年,还没这么被人玩过呢!”

又说:

“这案子要翻过来,我在拐弯镇还混不混了?”

好像李雪莲不是与秦玉河打官司,而是与老古打官司。人证物证,一目了然,王公道法槌一落,李雪莲就败诉了。大家起身往外走,李雪莲拦住王公道:

“大兄弟,官司咋能这么审呢?”

王公道:

“按法律程序,官司就该这么审呀。”

李雪莲:

“秦玉河到都没到,事儿就完了?”

王公道:

“按法律规定,他可以委托律师到庭。”

李雪莲目瞪口呆:

“我就不明白,明明是假的,咋就变不成假的呢?”

王公道将去年的离婚证交给她:

“从法律讲,这就是真的。早给你说,你不听。”

又悄声说:

“我没说娃的事,就算便宜你了。”

李雪莲:

“这么说,官司输了,你还照顾我了?”

王公道一愣,马上说:

“那可不。”

李雪莲头一回见到董宪法,是在县法院门口。

董宪法是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董宪法今年五十二岁,矮,胖,腆着肚子。董宪法在法院工作二十年了。二十年前,董宪法从部队转业,回到县里工作。当时县上有三个单位缺人:畜牧局,卫生局,还有县法院。县委组织部长翻看董宪法的档案材料:

“从材料上,看不出他有啥特长,但看他的名字,不该去畜牧局,也不该去卫生局,应该去法院,‘懂’宪法,就是懂法律嘛。”

于是董宪法就来到了法院。董宪法在部队当营长,按级别论,到法院给安排了个庭长。十年后,不当庭长了,升任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说是升任,法院系统的人都知道,是明升暗降。这个专职委员,只是一个业务职位,并无实权。名义上享受副院长待遇,但不是副院长;审案、判案、出门用车、签字报销,权力还不如一个庭长。换句话,董宪法的庭长,是给挤下去的;或者,是给挤上去的。这个专职委员,董宪法一当又是十年,离退休已经不远了。二十年前,他上边的院长、副院长都比他年龄大;如今的院长、副院长都比他年轻;从年龄讲,董宪法也算是老资格了。正因为是老资格,二十年只混到一个“专委”,不见进步;或者说,从庭长到“专委”,等于是退步;就被同事们看不起。比同事们看不起董宪法的,是董宪法自己。同事们看不起他是在平时,董宪法看不起自己是在关键时候;好几次该当副院长时,他没把握好机会;按说专委离副院长比庭长近,但好几个庭长越过他当了副院长,他仍原地未动。关键时候,不是比平时更重要?平时的点滴积累,不都是为了关键时候?比这更关键的是,同事们觉得他二十年没上去是因为窝囊,董宪法觉得自己没上去是因为正直。觉得自己不会巴结人,不会送礼,不会贪赃枉法,才错过了关键时候。董宪法有些悲壮,也有些灰心。当正义变为灰心时,董宪法便有些得过且过。比这些更重要的是,董宪法压根儿不喜欢法院的工作。不喜欢不是觉得法律不重要,而是他打小喜欢做的,是把事往一块拢,而不是往两边拆,而法院的工作,整天干的全是拆的事。好事大家不来打官司。就像医生,整天接触的都不是正常人,而是病人一样。医院盼的是人生病,法院盼的是麻烦和官司;没有生病和官司,医院和法院都得关门。董宪法觉得自己入错了行,这才是最关键的。董宪法觉得,牲口市上的牲口牙子,与人在袖子里捏手、撮合双方买卖,都比法院的工作强。但一个法院的专委,也不能撂下专委不干,去集上卖牲口。如去卖牲口,董宪法自个儿没啥,世上所有的人会疯了:他们会觉得董宪法疯了。所以董宪法整日当着专委,心里却闷闷不乐。别人见董宪法闷闷不乐,以为他为了二十年没进步和专委的事,喝酒的时候,还替他打抱不平。董宪法闷闷不乐也为二十年没进步和专委的事,但比这些更重要的,他干脆不想当这个专委,想去集市上当牲口牙子。更闷闷不乐的是,这个闷闷不乐还不能说。于是董宪法对自个儿的工作,除了得过且过,还对周边的环境和人有些厌烦。正因为得过且过和厌烦,董宪法便有些破碗破摔,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是喝酒。按说他当着审判委员会的专委,审判委员会也研究案子,或者说,董宪法也掺乎案子,原告被告都会请他喝酒;但久而久之,大家见他只能研究和掺乎,不能拍板,说起话来,还不如一个庭长或法官,便无人找他啰唆。外面无人请他喝酒,董宪法可以与法院的同事喝。但法院的同事见他二十年不进步,想着以后也不会进步了,只能等着退休了;一个毫无希望的人,也无人浪费工夫与他喝酒。法院是个每天有人请酒的地方,但董宪法身在法院,却无人请他喝酒。长时间无处喝酒,也把人憋死了。久而久之,董宪法已经沦落到蹭人酒喝的地步。每天一到中午十一点,董宪法便到法院门口踱步。原告或被告请别的法官喝酒,大家从法院出来,碰见董宪法在门口踱步,同事只好随口说:

“老董,一块儿吃饭去吧。”

董宪法一开始还犹豫:

“还有事。”

不等对方接话,马上又说:

“有啥事,不能下午办呀。”

又说:

“有多少鸭子,不能下午赶下河呀。”

便随人吃饭喝酒去了。

久而久之,同事出门再见到董宪法,便把话说到前头:

“老董,知你忙,今儿吃饭就不让你了。”

董宪法倒急了:

“我没说忙,你咋知道我忙?啥意思?想吃独食呀?”

又说:

“别拿我不当回事,明告诉你们,我老董在法院工作二十年了,忙也许帮不上你们,要想坏你们的事,还是容易的。”

倒让同事不好意思:

“你看,说着说着急了,不就开个玩笑吗?”

大家一起去喝酒。再久而久之,同事出去吃饭,不敢走法院前门,都从后门溜,知道前门有个董宪法在候着。李雪莲见到董宪法,就是董宪法在法院门口溜达的时候。状告秦玉河之前,李雪莲没打过官司,不知道董宪法是谁。上回王公道开庭,判李雪莲败诉,李雪莲不服;不但不服王公道的判决,连王公道也不信了。她想重打官司。如果重打官司,就不单是状告秦玉河的事了;在把她和秦玉河去年离婚的事推翻之前,先得把王公道的判决给推翻了;只有推翻这个判决,事情才可以重新说起。不打官司只是一件事儿,打起官司,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但李雪莲只知道重打官司得把王公道的判决推翻,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个判决推翻;想着能推翻王公道判决的,必定是在法院能管住王公道的人。王公道在县法院民事一庭工作,李雪莲便去找民事一庭的庭长。一庭的庭长姓贾。老贾知道这是桩难缠的案子;比案子更难缠的,是告状的人;比人更难缠的是,一眼就能看出,这妇女不懂法律程序;而把一整套法律程序讲清楚,比断一件案子还难;老贾也是害怕事情越说越多,说来说去,反倒把自己缠在里面了。李雪莲找老贾是下午六点,老贾晚上还有饭局,也是急着出去喝酒,便灵机一动,化繁就简,把这麻烦推给了法院的专委董宪法。推给董宪法并不是他跟董宪法过不去,而是他不敢推给别的上级,如几个副院长;更不敢推给院长;何况他平日就爱跟董宪法斗嘴;两人见面,不骂嘴不打招呼;昨天晚上,老贾又在酒桌上和董宪法斗过酒;便想将这气继续斗下去。老贾故意嘬着牙花子:

“这案子很难缠呀。”

李雪莲:

“本来不难缠,是你们给弄难缠了。”

老贾:

“案子已经判了,一判,就代表法院,要想推翻,我的官太小,推不动呀。”

李雪莲:

“你推不动,谁能推得动?”

老贾故意想了想:

“我给你说一个人,你不能说是我说的。”

李雪莲不解:

“打官司,又不是偷东西,咋还背着人呀?”

老贾:

“这人管的难缠的案子太多,再给他推,他会急呀。”

李雪莲:

“谁?”

老贾:

“我们法院的董专委,董宪法。”

李雪莲不解:

“‘专委’是干吗的?”

老贾:

“如果是医院,就是专家,专门医治疑难杂症。”

老贾说的错不错?不错;因为从理论上讲,董宪法是审判委员会的专职委员,审判委员会,就是专门研究重大疑难案件的;从职务上讲,专委又比庭长大,也算老贾的上级;但只有法院的人知道,这个专委只是一个摆设,这个上级还不如下级。李雪莲信了老贾的话,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半,便在县法院门口,找到了正在踱步的法院专委董宪法。董宪法今天踱步,也踱了一个多小时了。李雪莲不知董宪法的深浅,只知道他是法院的专委,专门处理重大疑难案件;董宪法也不知道李雪莲是谁。正因为相互不知道,李雪莲对董宪法很恭敬。看董宪法在那里东张西望,也不敢上前打扰。看他望了半个小时,也没望出什么,才上前一步说:

“你是董专委吧?”

猛地被人打扰,董宪法吃了一惊,看看表,已经下午一点了,想来今天中午蹭不上别人的酒席了,才转过身问:

“你谁呀?”

李雪莲:

“我叫李雪莲。”

董宪法想了半天,想不起这个李雪莲是谁,打了个哈欠:

“你啥事吧?”

李雪莲:

“你们把我的案子判错了。”

董宪法脑子有些蒙,一时想不起这是桩啥案子,这案子自己是否掺乎过;就算掺乎过的案子,在他脑子里也稀里糊涂;正因为稀里糊涂,他断不定这案子自己是否掺乎过;便问:

“法院的案子多了,你说的到底是哪一桩呀?”

李雪莲便将自己的案子从头说起。刚说到一半,董宪法就烦了。因为他压根儿没听说过这案子,何况李雪莲和秦玉河离婚结婚再离婚的过去和将来也太复杂;正因为复杂,董宪法断定自己没掺乎过;正因为复杂,董宪法听不下去了;哪怕你说贩牲口呢,都比说这些有意思。董宪法不耐烦地打断李雪莲:

“这案子,跟我没关系呀。”

李雪莲:

“跟你没关系,跟王公道有关系。”

董宪法:

“跟王公道有关系,你该找王公道呀,咋找上我了?”

李雪莲:

“你比他官大,他把案子判错了,就该找你。”

董宪法:

“法院比王公道官大的多了,为啥不找别人?”

李雪莲:

“法院的人说,你专管疑难案子。”

董宪法这时明白,法院有人在背后给他挖坑,不该他管的事,推到了他身上;别人不想管的难题,推到了他头上;便恼怒地说:

“这是哪个王八蛋干的?个个藏着坏心眼儿,还在法院工作,案子能不判错吗?”

对李雪莲说:

“谁让你找的我,你就去找谁。”

又说:

“不但你找他,回头我也找他。”

说完,转身就走。因为董宪法的肚子饿了;既然等不到别人的酒席,便想自个儿找个街摊,喝上二两散酒,吃碗羊肉烩面了事。但李雪莲一把拉住他:

“董专委,你不能走,这事你必须管。”

董宪法哭笑不得:

“你倒缠上我了?法院那么多人,凭啥这事儿非得我管?”

李雪莲:

“我给你做工作了。”

董宪法一愣:

“你给我做啥工作了?”

李雪莲:

“上午我去了你家,给你家背了一包袱棉花,拎了两只老母鸡。”

董宪法家住董家庄,离县城五里路。董宪法更是哭笑不得:

“一包袱棉花,两只老母鸡,就把我拴住了?快去把你的棉花和老母鸡拎走。”

甩手又要走,又被李雪莲一把拉住:

“你老婆当时答应我了,说你管这事儿。”

董宪法:

“她一个喂猪娘儿们,她只懂猪,哪里懂法律?”

李雪莲:

“照你这么说,我工作不是白做了?”

董宪法指李雪莲:

“你工作没白做,你这叫行贿,懂不懂?我没追究你,你倒缠上我了。”

又要走,又被李雪莲拉住。这时围上来许多人看热闹。董宪法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见人围观,脸上便挂不住:

“刁民,大街上,拉拉扯扯,成什么样子?滚!”

用力甩开李雪莲,走了。

待到晚上,董宪法从县城骑车回到董家庄,还没进家门,就闻到鸡香。待到家,原来老丈人来了,老婆炖了一锅鸡。本来董宪法已经忘了李雪莲的事,这时又想了起来,进厨房揭开锅盖,两只鸡大卸八块,已经炖熟了。董宪法不由骂老婆:

同类推荐
  • 悬空的椅子

    悬空的椅子

    《悬空的椅子》是艺术家唐寅九先生近年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之一。当代艺术家泓创作了一部装置作品——《悬空的椅子》。椅子的基本功能是坐,坐让人安稳、舒适,可一旦被悬空,安稳、闲适、舒服就将被打破,旋即便进入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泓试图通过《悬空的椅子》表达一种不确定性,没想到这恰恰成了他人生的写照。这部作品刚刚完成,他就被捕了,一个受人景仰的艺术家、著名的美术学院的院长,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成了阶下囚,椅子的功能与状态改变了,不安全感变得如此密集,泓的命运悬而未决,不确定性成了他生命最重要的主题。泓、镛、达、滟是大学时的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人生与艺术的各种问题。达曾经是一位诗人,后来走上仕途,成了一位部长。泓曾送给达一幅画以祝贺达的乔迁之喜。后来泓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画也越来越值钱,达便通过琼将这幅画卖了。不久达遭人举报,检察机关在他的私人帐户上发现了这笔巨款,来自于琼所经营的画廊,入帐的时间正好是泓当副院长的时间,而达却是分管那所学院的副部长,泓因此身陷囹圄。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就此开始,一种看似荒诞的命运必须面对和承受……小说通过四位好友的人生际遇,以及泓与雪润、琼、海伦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存在、命运与思考,以及他们在看似荒诞却真实的人生中,对于不确定、不可知的命运的反抗与挣扎、和解与领悟。
  • 红杏出墙记6:偶遇

    红杏出墙记6:偶遇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0)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0)短篇小说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结集成书。本书为第10册,收录第一届大赛14篇小说作品,包括都市情感类小说“窥”“十年”“那些美好的际遇,你还相信一见钟情吗”、浪漫爱情小说“案底”、以及青春校园类小说“那時花開”等短篇作品。
  • 独自去偷欢

    独自去偷欢

    刻字、打印、印刷店的老板娘朱文楠被论坛中一个标题为“吹响集姐号,没事去偷欢”的帖子吸引,为确认其ID“花里胡哨”是否就是坛友“浪里白条”,同时也是出于生活的平淡无聊,决定与弟弟朱文钢、好友王絮飞一同前去集会。在海滩边面对一群男男女女的混乱热闹,没有见到“花里胡哨”的朱文楠陡然失去了兴趣。独自回到店里,却意外发现一直与店员沙沙约会的“飓风”就是“花里胡哨”。另外,在朱文楠还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忙于工作的丈夫朱军与店员小林有了发展……
  • 远征

    远征

    七十年前,在缅甸有一群这样的中国人。他们是平民百姓,没有崇高理想,也不懂“爱国主义”。他们或许是迫于生计无奈,或许是为了几块大洋的军饷。所以,他们会耍兵痞,会哄抢战利品。然而,国难当头,民族危机之际,却是这样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奋战在前线。他们浴血奋战,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却用鲜血染红军旗。他们进行了中国军队的头一回主动出击,实现了战略大反攻。他们的兄弟情、战友情令人潸然泪下,他们劈鬼子、杀倭寇酣畅淋漓,他们不为虚无缥缈的“荣耀”,只为了保卫自己的亲人与土地。他们牺牲得了不起,失败得了不起,胜利得更加了不起。他们就是抗日战争时期远赴缅甸抗日的鲜为人知的英雄——中国远征军。
热门推荐
  • 宠你成瘾

    宠你成瘾

    贺兰卓是军中最年轻的少将,有着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标准男友的完美条件,沉稳内敛且英气逼人,苏小落爱上他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贺军卓接近苏小落不过是为了查出苏家把苏小落嫁进贺兰家到底是不是为了让她做间谍,窃取关于警察调查苏家私贩古董的情报,同住一个屋檐下,年轻的两颗心发生碰撞,而苏小落更是在贺兰卓被人陷害之后义无反顾地用自己和母亲的前途拯救了他,可是这段恋情注定不被人祝福。
  • 一辈子只爱你一人

    一辈子只爱你一人

    或许人生的一见生情,也可以是永远的感情。
  •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苍蓝星系

    苍蓝星系

    未来流,题材偏向于无限流。一天一更,一更2000~2500字。 提前声明,看本书很烧脑,很多细节上都能够跟后文相照应,还有,很多容易被认为是漏洞的地方,其实是在为后文铺垫!
  • 季节已过,爱依旧

    季节已过,爱依旧

    她是不幸的,自小成为孤儿,寄人篱下,受尽人生的苦难;她又是幸运的,城中几大家族的青年才俊同时钟情于她,对她呵护备至。直到有一天,她神秘的身世被残忍揭开,幸与不幸,原来早已注定……
  • 怪钟疑案

    怪钟疑案

    一间到处都是钟表的诡异房间,一具躺在地板上的无名男尸,一个失魂落魄的年轻女郎,一位双目失明的孤寡老妇,一条呈弯月形的奇特街道,一群各怀鬼胎的神秘住户……又一桩谋杀正在酝酿,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这一次,伟大的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坐在轮椅上就锁定了凶手。
  • 入门潇洒绝尘埃

    入门潇洒绝尘埃

    “瑞兽现,王者出,盛世启,龙登位,新皇继……”似乎在主角出生起,一条关于江湖的谶言就开始广为流传……
  • 汉臣霍光——上

    汉臣霍光——上

    他耗死了一个皇帝,赶走了一个皇帝,惊醒了一个皇帝。有人说汉帝国的兴衰从他开始。他的一生是否也印照了,西汉帝国这跌宕起伏的200年。
  • Royalty Restored

    Royalty Restor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寂寞大佬任正非

    寂寞大佬任正非

    《寂寞大佬任正非》是一本关于通信大佬任正非的传记,也是华为帝国的成长史。他从寒门学子转变为大佬,从军人转变为商人,将“山寨公司”转变为了“华为帝国”。他是一只“土狼”,没有可以大肆挥霍的资本,没有显赫的背景,便带领着华为队伍,亮相中国民营企业族群,挑战跨国巨头,仅用时23年闯入世界500强。他创造了华为“床垫文化”,发布了《华为基本法》,他的“冬天论”成为了中国企业危机最为公认的代名词。有人说,中国百年企业有几个?但如果是任正非及团队生存100年,那么华为就能生存超过100年。本书介绍的就是如此神秘的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