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1000000010

第10章 一体与乐 心乐观人生得坦然(4)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是一种能超脱世俗的大智大勇。每个人都要有这种能看透、能放下的心胸和境界,常常潜下心来思考自己所真正需要的,领悟到真正的生命之道,才能摆脱欲壑难填的桎梏,放飞心灵,获得快乐。

7.万物与心本为一体

王阳明的哲学精髓是“心学”,很明显,他的思想是非常看重心灵的力量和精神的作用的。在他看来,万事万物与个人产生的联系就连接于人的心、人的意识。因此,在讨论人面对世界的方法论时,他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考察要和我们的行为、方法融合起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王阳明与朱熹的“即物穷理”的思想体系能够分庭抗礼的主要力量就在于,他认识到“天理”不能只是靠空谈,而是要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将理论与实践不断磨合、试验,最终找到最接近事物本质的规律和方法论,而不是单纯的臆想和分析。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示其规律,所以,“天理”就在人的心中,而万物与心也本为一体。

许多人总是认为那些伟大的思想和深邃的道理并不是常人所能领会并运用出来的,但其实他们忽略了人的头脑的巨大能动性。人与人的思想其实本没有什么不同,而大家所面对的事物和世界的发展规律也是殊途同归、亘古不变的。

就如天上的月亮,圆缺盈亏,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人与人、人与外界的关系基本都有着相似的思考方法、心理倾向和行为准则。也就是说,设定的场景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人的头脑总会在面对各种情况的时候,灵觉性地搜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借此给出面对问题的态度、思考方法和抓住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指示。

这就是人们通过“心”能动地认知世界并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万物投射在心中,形成了印象,而心中自有掌握万物规律和应对万物的能动性,便形成我们的思想,造就了人们的愿望、梦想,更给了我们实现愿望和梦想的原始动力和持续力量。因此,只要将“心灵的力量”与个人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互动起来,便会带来创造力的实现和奇迹的证明。

有一位名叫西瓦勒的乡村邮递员,他每天都会徒步奔走在各个乡村之间,将信件送到每个人的手中,人们非常喜欢这个热心又敬业的人。

有一天,当他走在崎岖的山路的时候,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揉着摔疼的膝盖,西瓦勒竟发现,绊倒他的这块石头看起来非常奇特。于是,他拾起这块石头,左看右看,越来越爱不释手。

因为喜欢,他就将这块石头放进了自己的邮包里。村里的人们看见他沉重的邮包里除了信件之外,还放着一块石头,感觉很奇怪。于是村民便好意地提醒邮递员说:“把石头扔了吧,还要走那么多的路呢,这块石头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啊!”

邮递员听了后,却将那块石头高高举在了手里,有些炫耀地说:“你们看啊,有谁见过这么美丽的石头吗?我可不舍得扔掉。”

大家听到他这样说后都笑了:“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的呢!”虽然是句玩笑话,可是回到家后的邮递员看着石头却反复琢磨着:“有这么多的漂亮石头,要是能把它们建成一座城堡,那该有多漂亮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邮递员在送信的路上,一看到漂亮的石头就忍不住捡起来。不久后,就收集了一大堆漂亮的石头,但是,离建造城堡的数量还远远不够。从那天开始,邮递员便开始每天推着一个小独轮车去送信。这样,每当遇到他中意的石头,就可以很方便地捡起来,装进独轮车里拉回家。

此后,邮递员就再也没有过上一天安闲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也是一个运输石头的工人,晚上,他又成了一名设计师—他一直按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来建造着自己心中想看到的城堡。所有人看他这样,都感觉不可思议,甚至认为是他的大脑出现了问题。可是,邮递员仍然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20年之后,在这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偏僻的住处,出现了许多错落有致、风格不同的城堡:有清真式的、基督教式的,还有印度风格的。当地人都知道有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递员,在做着一个如同小孩建造沙堡的游戏,没有人理解邮递员的做法。

直到1905年,美国波士顿一家报社的记者偶然发现了这个城堡群,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格局、样式都让他叹为观止。于是,他马上写了一篇介绍西瓦勒和他的城堡的文章刊登了出去。谁知,消息一出,西瓦勒迅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许多人纷纷慕名前来参观,连当时最有声望的大师级人物毕加索也专程来参观了他的这些建筑。

西瓦勒在建造城堡时曾经在石头墙壁上刻下了很多话,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其中有一句话就刻在城堡入口处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梦想的石头可以走多远。”据说,这就是当年西瓦勒捡起的第一块石头。

看到这里,相信没有人不被西瓦勒那简单执着的精神所折服。西瓦勒坚定的信念让他的内心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并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见,只要有了决心和信念,什么都可以做到。

有的人常常抱怨生活中缺少光明和希望,其实这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根本没有希望和梦想这些精神力量的缘故。而许多人之所以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壮举,也只是因为他们往往能看到自己的意念和精神的巨大作用。于是,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他们便能勇往直前,将任何困难都看得微不足道,最终通过自己的信念和坚持完成自己的目标。

在这个故事中,“用漂亮的石头建造美丽的城堡”这个理想就是西瓦勒“心灵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默默无闻、极其平凡的他,终于靠着年复一年的努力将这个看似很不切实际的梦想实现了。正如那块石头上刻着的话一样,想知道一颗有了梦想的石头可以走多远,就要问问一个人的心可以坚持多久。西瓦勒将自己的梦想化为“心灵的力量”,随着这些城堡的建造慢慢地融为了一体,最终西瓦勒成功了,也实现了自己最大的快乐和人生意义。

也许,这些漂亮的石头也惊艳了很多人的眼睛,可是他们没有像西瓦勒一样看到它们更多的价值,更没有西瓦勒那样美丽的梦想。只有西瓦勒,他将这种美丽与世界联系了起来,将这些石头放到了更能为世界绽放美丽的城堡中。正是心与物的完美结合才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万物与心看似有着很远的距离,其实却很近。只要你能在两者之间搭建一座桥,就能够看到两者碰撞而迸发出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克服困难、赢得战斗,也可以创造奇迹。

8.人乐,万物皆乐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与人类和世界和谐相处,才能时刻充满喜悦、快乐,生命才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是成功和幸福的。生活并不能只有“索取”,积极地“给予”,才能有所取得,我们的生命才能生长。这样,才是共赢、同乐。

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他的学生说:“人生在世,你们觉得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们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要有健康的身体,有的学生说要有很多的财富、名誉和很高的地位,最后一个学生说:“人生最需要的是一颗懂得爱和快乐的心!”那位哲学家说:“在这爱心和快乐心这两个‘心’中,包括了其他人所有的答案。因为有爱心和一颗快乐心的人,才能对自己的现状自安自足,并且能做一切于己有益的事。对于他人,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伴侣和可亲的朋友。”

即使大量地给予他人以爱心、鼓励、扶助,这些东西在我们本身也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反而会由于给人越多,我们拥有的也越多。给予别人的爱心、善意、互助越多,我们收回的爱心、善意、扶助也越多。

常常向别人说亲热的、鼓励的话,常常注意别人的好处,能养成这种习惯是十分有益的。人类往往在彼此的误解、指责、猜忌中迷失自己,让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假使人类能够减少或克服这些消极的情绪和想法,做到和谐、友爱、互助,就能改变整个社会的态度。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指责他人的缺点,多注意一些他们的好处,才能够让自己更快乐,也让他们得到满足。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这是王阳明“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还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道德是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因此,只有拿着善良和快乐的态度去面对别人,才能换得别人的善待和微笑,才能与万民同乐、与万物皆喜。

琳琳在大家眼中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孩。她总是非常快乐,因为她总是能看到事情积极的那一面。每当有人问她最近怎么样的时候,她总是会笑着回答:“我好极了,快乐无比。”

她是一名销售经理,虽然工作辛苦,可是她依然是个与众不同的工作伙伴和上司。她曾经换过几家公司,每次她离职的时候,都有几个老部下愿意和她一起离开。因为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个天生的领导者和乐天派。每当她发现哪个员工有了烦恼,她都很快能让那个人高兴起来,并继续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她的生活态度真是让人称奇和赞叹。一天,一个朋友问琳琳:“一个人怎么可能总是看到生活积极、快乐的一面呢?真是难以相信,你到底怎么做到的呢?”琳琳轻松地回答道:“很简单啊!每天早晨我起床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琳琳啊,你今天有两种选择,可以是心情愉快,或者是心情糟糕。当然,我肯定会选择心情愉快啊。然后我就命令自己要快快乐乐地度过这一天,于是我就做到了。而当遇到不好的事情时,我也会给自己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当一个悲观的受害者,二是放弃这种想法,努力从中学到些什么。我总是能从选择中学习,也从选择中得到快乐。当别人对我诉苦或者抱怨的时候,我仍然给自己两个选择,接受他们的抱怨或者指出事情积极的一面,我当然也会选择后者。”

“你说得太对了,但这并不容易做到吧?”朋友还是很怀疑。

“就是那么容易。”琳琳回答,“人生就是无数个选择的过程。每一个处境都会给我们两个选择,你的选择就是你如何面对这个处境的态度的选择。”

没有人知道,琳琳曾经被确诊过中期乳腺癌,需要动大手术。但在手术之前,她仍然每天都过着规律而正常的生活。所不同的是,每天下午三点她都要到医院进行规定的检查。而面对每一个给自己检查的医生,她都总是能用微笑来面对他们,使每个人都感到轻松而愉快。

在手术麻醉之前,她仍然对主治医生说:“医生,你可是答应过我的,明天下午要用你做的馅饼换我的插花。可别忘了!上次的馅饼味道真是好极了,口齿留香啊!”医生从没见过这样乐观的病人,哭笑不得做完了手术,手术非常顺利。一个月后,朋友来看望她,她竟然马上忘记了疼痛,坚持要送给朋友自己刚做出来的插花。等到她出院的时候,医院里一半的医生和护士都成了她的朋友,而她周围的病友也都被她的坚强和乐观感染,变得更加快乐。

充满着快乐与乐观精神的人,就像琳琳一样,时刻都会带着笑容、迎接阳光,即使遭遇暴雨,也能坦然面对。

人人都要拥有这样的精神,如果缺少了这种达观的态度,就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自怨自艾。大部分终日被愁云笼罩的人,往往不是因为遭受到了多大的痛苦和挫折,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缺少这种认识生活、正确对待生活的精神和态度。假若一个人有着乐观的精神态度和顽强的生存能力,那么即便遭受再大的不幸,也不会垮掉,一定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勇敢面对挫折,并积极找到解决的办法。

生活是喜怒哀乐的总和,我们必须清楚,一切的不如意和不顺心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只有带着阳光般的心态,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软化别人的误解和强硬,温暖他人的冷漠,在给自己带来好心情和好心态的同时,也感染着他人、影响着他人,让笑容和温暖成为面对面的祝福。

其实生命的节奏就像河流的奔涌,在大风大浪中都能挺过去的人就可以磨平生活不平的棱角,最终成为大海一般深沉、平静的人。很多人懂得助人为善的道理,可是他们被沉重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脾气变得暴躁,性情变得冷漠。即使有的时候面对别人的需要,你也会因为顾忌而选择远离。甚至,当有人向你伸出援手、抱以真诚的微笑和善意的眼神的时候,你也会时常警惕、防备着。

其实这真的是一种社会的悲哀,因为一次两次的误解,我们就要放弃保持善意和信任的态度吗?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做善事,愿意主动温暖他人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做那个打破坚冰的人,将自己的善心表现出来,让爱与信念和我们的实际行动联合起来,力争去影响每一个人,这样才能实现“乐天下之乐”的社会理想。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独乐、独享是不可能持久的,只有将自己的爱和快乐与他人互动、与他人分享,才能将这种和谐的氛围反馈到自己身上,让周围形成一个美好、欢乐的氛围。当然,首先我们自己要学会抓住快乐的影子,做积极乐观、热情善良的人,这样才会让自己与万物同乐。

同类推荐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35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克思主义

    35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克思主义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组织院内外著名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等,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本书主要收录了两种在世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表现、对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精神发展的阶段、划分精神发展阶段的原则等内容。
  • 素书新解(全译本)

    素书新解(全译本)

    《素书》为汉代黄石公著,全书分为六章,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对复杂的人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阐释,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洞察入微。全书虽只有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蕴涵着极大的智慧。内容包括治国安邦的大谋略和为人处世的小智慧,被誉为罕见的谋略学和智慧库。《素书新解全译本》以独到的视野和朴素的笔调,对《素书》中的文化精华加以深入的解读,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工作态度、企业管理等方面为人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每一次提点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读来如醍醐灌顶、豁然顿悟,是一部帮助人们走出生活与工作困惑的精品之作。
  •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周易》是一本以百科全书为“体”,而以占筮为“用”的性质奇特的典籍。它蕴含渊懿微妙的哲思,表达敬德、重民的治国理念,保留了好些商、周的史实,盛载大量的上古文化遗存。
热门推荐
  • 幸好有你陪着我

    幸好有你陪着我

    本书又名《丈夫的惊心往事》裸婚两年后,何静终于换掉家里最后一个大件,衣柜,在衣柜的夹层里,她发现了丈夫沈如平给她和她父母买的意外死亡保险,惊悸过后,她选择查找真相,没想到就这样一步一步揭开了沈如平的惊心往事…。
  • 世迷界沌

    世迷界沌

    这是一部探索宇宙衍生的科幻作品,驻足现实世界破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尝试推导人类的未来,破解地球文明被毁灭的终局。虽然定位是科幻作品,但小说是建立在很多科学理论和假说上的。有理论基础的读者可以尝试推导其中的构想,嫌弃烧脑的也可以赏析情节。
  • 天才控卫

    天才控卫

    身体不好,速度不快,个头又矮。他不具备一个篮球运动员该有的基本素质。但他却有现役第一的投篮手感……他被称为上帝创造的投篮标本!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当戒指开始绽放光芒,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建了一个群,群号238492556,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唠唠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

    2005年初,以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为主成立了“川江号子项目组”,并于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分组数批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就“川江号子现状”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工作。三年中历时180天,走访了18个市、县、镇,行程数千公里,直接采访号子传承人数十人,拍摄、录制及复制当地政府各类号子相关资料若干,拍摄照片数百张,并组织相关专家多次召开研讨会、论证会、学术交流会,对川江号子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
  • 来自纽约的中国

    来自纽约的中国

    书稿为文化学专家、著名学者王海龙今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包含“中国在纽约”“人类学及其他”“从彭城到纽约”“热议美国”“新说传统”五大部分,除了讲述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之外,更是以较大篇幅讲述了作者对多位近当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寻访和追忆,讲述了他们在纽约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如董鼎山、夏志清、徐志摩之子阿欢、项美丽、赛珍珠、老舍、叶浅予、宋美龄、张学良、李鸿章、华工丁龙等,在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美交流之外,更突出了海外华人普遍而伟大的爱国心与乡愁。
  • 曾国藩管理日志

    曾国藩管理日志

    一生戎马倥偬的曾国藩,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后来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官至两江总督。在毛泽东看来,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在本书中,曾国藩的形象不再局限在纵横战场的军事家上,而是突出了他在军事才能以外的德与行。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的人之一。本书将曾国藩的著述、家书中所传达的儒家精神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曾国藩作了另类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观察曾国藩的全新视角。
  •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本书是女诗人娜夜近年来所创作的诗作的结集。分“在这苍茫的人世上”“大于诗的事物”“阳光照旧了世界”“在时间的左边”“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5辑,收入其作品193首。对于娜夜而言,她的诗歌细小而开阔,自我而又具有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与真切恍惚的“现实感”。而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和“现实感”并不是外在于诗人的,而恰恰是与生命感受为一体的。娜夜的诗歌因为要寻找“真相”所以不能不尖锐和具有沉暗惊悸的痛感,甚至这份尖锐和痛感并不是瞬间到来的,而是缓冲式的递增——如小小的芒刺或针尖的缓慢接近。这份尖锐不只是对外在事物或整个生活环境甚至历史文化语境的探寻和揭示,也是对自身命运的省思与盘诘。
  • 白莲花的黑弱娇

    白莲花的黑弱娇

    (又名:两个努力凹人设的戏精本精的相爱相杀史)#婚前#“齐嘉木,我们结婚吧。”某人美眸水光流转,温柔一笑,却是吐出了淡漠至极的话语:“不要。”“为什么?”“我怕你太爱我。”毕竟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沈如乔嘴角一抽,“放心,我会超爱你的……钱。”#婚后#“齐嘉木,可以不要那么粘人吗?”沈如乔一掌盖到某人脸上。以前是谁说不要她的?!“老婆,我没钱了,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某人眨着星星眼,想着昨天来找沈如乔的大帅哥,委屈至极,顿感危机四伏。“放心,我会给你钱让我喜欢的。”(甜宠文——女主超宠男主的哦!)PS.男主很酷很强很霸道,但在女主面前又乖又奶;女主不白,只在男主面前天真。两个人都在努力将自己最干净的样子献给对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