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1700000009

第9章 秦汉巨宦多诡诈(3)

果然,汉成帝在王凤死后,就拜淳于长为列校尉诸曹。不久后,淳于长又迁为水衡都尉侍中,后升为卫尉。卫尉是九卿之一,掌管皇宫的禁卫,握有皇宫的禁卫部队——南军的指挥权。如此枢要的地位,足见淳于长已博得汉成帝的好感。

汉成帝好酒贪色,宠爱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可他还是闷闷不乐。原来汉成帝废掉许皇后之后,希望赵飞燕填补这个空缺。但老妈王太后坚决反对,放话出来说你宠谁我不管,但想让出身卑贱的赵飞燕做皇后,没门。

淳于长从两母子闹矛盾中发现了机会。他主动在皇帝与太后间周旋,充当善解人意的调解人。

听完皇帝表兄弟倒苦水,又跟太后姨妈拉家常。这一来二去,他弄清了关键。王政君太后主要是看不起赵飞燕的出身。于是他把消息透露给表兄弟,然后又跟姨妈分析道——赵飞燕姐妹没背景,将来不会威胁咱王氏集团的权势。

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最满意的还要数坏青年淳于长,先被封为关内侯,没几年又升级成定陵侯。无功得高爵,比好青年王莽还升得快。

说淳于长是坏青年没冤枉他。他是个巨贪,利用皇帝宠臣的身份,广泛交结各地诸侯、州牧、郡守。大家多意思意思,本侯亏待不了你们。于是地方官员们纷纷拿钱买仕途,淳于长暴富。

王根老同志准备退二线了。大司马的位置据说很可能给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淳于长。很多官民觉得木已成舟了,但王莽突然站出来说不!

这天,王莽来探望叔叔王根,顺便汇报了两件事:第一,淳于长表哥私下给很多人许诺只要当上了大司马就给他们加官晋爵;第二,这个衣冠禽兽跟前任皇后许氏有一腿。

王根大怒,带着王莽找王政君太后告状子。太后更光火,让皇帝罢免淳于长的官爵,打入大牢。待到查清罪行后,直接在监狱里将其处决。

表哥一死,王莽顺利接替根叔叔做了新任大司马。那年他38岁,年富力强。

不愧是众望所归的巨君同学。王莽执政后,一扫朝廷贪腐恶习,继续发扬克己不倦的正派作风。淳于长卖官受贿,他就广招贤良,拿出自己的私人财产来款待名士。

有一次,百官公卿来探望大司马的母亲,见到有个中年女子衣着简陋,以为是王家的婢女。谁知王莽介绍说,这是我的夫人……

王莽的民意支持率与认可度直线飙升。可惜好景不长,次年,汉成帝去世。他没有亲生儿子,过继了定陶王刘欣为继承人。刘欣正是汉哀帝。汉哀帝继位后,其祖母定陶国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外戚集团一时得势。小皇帝跟王莽关系不亲,王莽只得卸职回封国新都隐居。

王莽不想给地方政府添麻烦,做起了宅男。但他的二儿子王获不知何故,杀死了家奴。

等级社会,家奴命贱。就算报官,也不会罚太重。王获肯定是吃准了这点,才敢杀奴。他万没料到,老爹王莽闻讯暴跳如雷,一定要给世人一个说法。

孔孟圣贤说过,仁者爱人。家奴法律地位不高,但毕竟人命关天。你这不肖子竟敢伤天害理残害人命。我王莽没你这个心理变态危害社会的混账儿子。你自己了断吧!

王获被老爸的道德大棒打得彻底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真的自杀了。

此事一传开,人们交口称赞,王莽大义灭亲,真是个好人。这么正直廉洁的人被罢免,真是国家的不幸。不知谁挑的头,许多平民和官吏都呼吁朝廷让王莽复出。

汉哀帝见民意难违,只好重新征召王莽回京城。是要官复原职了吗?不,仅仅是让他侍奉太皇太后王政君。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崩,没孩子接班。王老太后动作快,即刻到未央宫把传国玉玺收回。她下诏要求群臣推举大司马人选,群臣心领神会,纷纷举荐王莽。

只有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表示反对,并互相推举对方。因为他们讨厌王氏外戚继续专权。

反对无效。王家党羽遍及朝野,况且王莽的能力口碑摆在那里,谁人能敌?于是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群臣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政务暂由王莽代理。

王莽摄政标志着西汉王朝进入了倒计时阶段。道德模范王莽逐步露出了另一重人格——枭雄。

排除异己,哪怕是叔父。他逼着姑妈王政君赶走了叔父王立。

整死反对派,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王莽想铲除汉平帝的外戚家族卫氏集团。于是将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亲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他的大儿子王宇担心小皇帝记仇以后报复,于是坚决反对王莽此举……王宇最终被亲爹毒杀。

王莽还借用此事,把卫氏家族给灭了。他一口气清除了朝野各方的反对派,还操控舆论把此事宣传为王莽“大义灭亲、奉公忘私”。

元始一年(公元1年),“定策安宗庙”有功的王莽被封为“安汉公”,并与其三大亲信共为“四辅”。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除封爵外,朝廷一切政事皆由“四辅”裁决。

为了巩固权势,王莽还让长女儿嬿做了汉平帝的皇后。岳丈大人帮女婿打理家业,听着似乎很温馨。当你对号入座后就会发现,王朝的家务事是如此的寒气逼人,心肺都给冻伤了。

汉朝虽然还有皇帝,但真正的统治者已经成了王莽。天子的宝座唾手可得,只要他再往前走一小步!

“新”朝不易毁江山

儒家讲忠君爱国,推崇圣人周公代王摄政,又能归还大权。替少年天子把事情办好了,不居功自傲,回到自己大臣的位置上去,这才叫真正的大儒。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周公的粉丝。极其推崇这种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从小读儒经的大汉臣民们,都期盼着王莽能成为自周公之后又一个摄政大儒的典范。王莽能承担起大家的期盼吗?

在众人发现“答案是否定的”之前,还真把安汉公王莽当成拯救天下的贤臣。

安汉公排除异己,朝臣们要么支持,要么怕。支持者当然是想用站队谋福利,紧紧跟着王氏集团新当家走。内心不支持的也明哲保身,怕被王莽定点清除。况且,放眼朝中,也找不着比王莽更清廉正派的人。

对于百姓来说,上层权力斗争与他们无关,他们只关心官员管不管正事。安汉公干掉的政敌,几乎非贪即腐,不是啥好东西。权当是为国家杀蛀虫。人民群众这么一想,还觉得安汉公肃贪还不够狠。

王莽大权在握,站到了与他大伯王凤同样的位置。王凤执政,以权谋私,贪得无厌,加剧了社会不公。王莽想得远,他要反其道而行之。

安汉公表示以前的政策不够实惠,受益面太窄,该改改。于是他很快向王老太后提交了一份关于提高全国福利的意见书。

诸侯王与功臣后裔是统治阶级的轴心,应该大加封赏。

在职官员为维持社会运转付出了辛勤劳动,应该大加封赏。

宗庙是王朝的象征,应当增加礼乐供奉,以求祖先庇佑。

百姓生活不易,鳏寡孤独更艰难,平民士人报国缺少门路,应该多给恩惠。

上述内容无不体现了儒家德治仁政的王道精神。

想法是好的,但钱从哪里来?

国库出一份,大家从小金库里凑几份。别哭穷叫苦,我王莽带头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王政君老太后带头勤俭节约,你们谁好意思再铺张浪费?都给我积极捐款救济民众。

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遭到旱灾与蝗灾的双重打击,灾情最重的青州百姓纷纷流亡。

王莽果断放弃酒肉,只吃素食。他还带头给灾民捐款捐物,有二百三十名官员献出土地和住宅给灾民。对了,灾区减收租税,就这么定了。王莽还下令将皇家的呼池苑改为安民县,在长安城中建一千套房子,用以安置灾民。

上述一连串大手笔,让王莽彻底征服了人心。王莽49岁时被封为宰衡,其地位在诸侯王公大臣之上。这回不光是一手遮天了,整个大汉朝都紧紧追随王宰衡的步伐而走。

元始五年(公元5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病死了,也有人说是他是被岳父王莽毒死的。王氏集团立年仅2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王老太后命王莽暂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

权臣王莽离真皇帝只差一层窗户纸。他的党羽不断在朝野煽动舆论,天下唯有德者能之,王莽是周公再世的圣人,干脆让他做天子算了。到了公元8年,王莽终于“顺应”朝野“呼声”,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建国元年。

一个5岁小孩断奶还没几年呢,哪懂什么叫“禅让”?分明就是“被禅让”嘛,生气的不止刘家皇族,还有王政君老太后。

王老太后放纵王氏外戚是为了巩固权力,但她的目标是让王家人做刘家人的忠实盟友,而非取而代之。她大骂侄儿是个伪君子,不肯将传国玉玺交出。王莽不敢直接挨板砖,命令弟弟安阳侯王舜去讨要。王舜没有哥哥那么在乎形象,直接放话,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眼见退无可退,王老太后悲愤至极,把玉玺狠狠地摔在地上……王舜差点吓尿了。玉玺没碎,只是缺了个角。这东西只此一件,重新制作的不灵。王莽让人拿黄金补上,继续使用。

传国玉玺残缺了,似乎不是一个好兆头。接下来发生的事,印证了人们心中的不安。

国家不可能光发福利不赚钱。王莽称帝后,开始按自己的想法改革。他读的是圣贤书,自觉走圣贤指引的路。

孔孟两夫子不光说要搞仁政、搞德治,还鼓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全面复古。上古三代的王道美轮美奂,恢复井田、周礼等古代制度是通往理想社会的必经之路。

春秋战国秦朝太务实,没给他们机会。汉朝是王道霸道两手抓,不纯粹。唯有前道德标兵及现篡权者王莽,真把儒者的梦想当宪法。

儒家反感篡权者,但不得不承认,王莽做了他们几百年来想做而没做成的事。但王莽的实践结果证明,全面复古的政治路线大有问题。

王莽宣布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王田”,奴婢是私属,都不准买卖。这就是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井田制”换了个名。东汉王朝最顽固的地主豪强普遍表示不满。普通农家百姓也没从中得到多少实惠,对王大善人的好感降低。

为了改善经济,王莽废除了原有的货币,铸造了几种新钱。不让大家用旧钱,新钱又乱发,经济秩序乱完了。这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全社会都怨气冲天。

内政问题已经够让人头痛了,外交麻烦更是折磨得王莽神经衰弱。这却怪不得别个,都是巨君同学自找的。

匈奴、高句丽、西域诸族、西南夷等周边民族,臣服大汉朝很久了,行政级别都是“王”。王莽无缘无故就把他们降格为“侯”。匈奴单于很不高兴,新朝皇帝把汉朝授予他的印玺收回去,给了个新匈奴单于章。

这就算了,最可气的是王莽还要乱改人家的官方名称。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没这么糟践人的。

从单亲少年到一朝天子,权臣王莽用了五十四年。从众望所归到人神共愤,王莽只用了八年。

新朝天凤四年(公元17年),王凤与王匡等在绿林山(在今湖北当阳东北)拉起饥民搞起义。

王莽面对内忧外患手忙脚乱,终于被各方反抗军拉下了台。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同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割了他的脑袋,悬于宛市之中。最终夺得江山的是刘氏皇族远子弟刘秀。

刘秀是英明神武的汉光武帝,王莽从此沦为彻头彻尾的反面教材。有人说,王莽要是死得早点,就真成圣人了。

同类推荐
  • 唐颂天下

    唐颂天下

    阴差阳错来到大唐被误会为谪仙降临,王伦就顶着谪仙的名头到处造(zao)福(yao)天(zhuang)下(pian)
  • 汉室风云录

    汉室风云录

    两汉数百年,除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有多少英雄故事淹没在历史长卷里,让我们一起挖掘出来,来不及先生感谢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书友群:760932811
  • 篡秦

    篡秦

    既然我来了,那就搅动这风云,让这天下因我的到来而有所不同;刘邦、项羽等着吧!我来了,你们就注定只能是配角......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数当世英豪,唯我而已......
  •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所谓“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是一种人文文化的历史体现。它是指一种风物景观,后来各地也称自己的风景名胜为八景,例如青岛八景、燕京八景等。对于八景之说,滥竽充数者也不在少数,有人便视这种现象为社会危机实存下的附庸风雅和粉饰升平,但始终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 再见霸王

    再见霸王

    欲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并未消失在司马迁的笔下。再见霸王,他又是怎样的飒爽英姿?再见霸王,他能否卷土重来一雪前耻?
热门推荐
  • 我觉醒了最强异能

    我觉醒了最强异能

    楚凡穿越到了一个充满异能的世界里,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妹子。觉醒了雷系的他一直想隐藏自己的能力。但实力却不允许他那样做。“我觉醒了雷系,我也很无奈,我想低调,可实力真的不允许!”
  •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三星在李健熙的改革下,仅花12年就跻身全球前20大最有价值的品牌;企业的收益增加了66倍;品牌价值超过160亿美元……本书讲述了李健熙的人生智慧与管理理论,并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他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事、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企业经营的要诀。本书结合崭新的人生智慧和前沿的管理理论,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李健熙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世、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多诸方面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入山之门径,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两世情缘:痴情摄政王

    两世情缘:痴情摄政王

    异世穿梭,当她遇到他时,一切又是零开始他原以为她是失忆了,才会不认得他却没想到,是因为她仅仅是失去了关于他的记忆不过都没关系上一世,是她追的他这一生,换他来!
  • 雪球专刊第013期:玩转余额宝

    雪球专刊第013期:玩转余额宝

    余额宝本质上是货币基金的一个销售渠道,而支付宝是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所以它做余额宝是合法的,没有任何违法的地方,但它的宣传中存在不合规的地方,即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按法律规定说明基金有风险(虽然我认为货币基金的风险提醒其实并没有意义)。
  • 农业经营管理

    农业经营管理

    《农业经营与管理》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农业经营与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中专、技工和职业高中)种植类、养殖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通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 七宝玲珑凤盒

    七宝玲珑凤盒

    一只被誉为神赐之物的宝盒将吴缘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意识混沌之下他忘记了自己的原本的记忆。一次拍卖会中,他发觉自己对那些奇怪的古董竟然有着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熟悉,这让他找到了寻回自己记忆的途径,于是他走上了致富之路,为的是收集那些古董。
  • 国师谋朝

    国师谋朝

    上辈子陆明溪谨遵师命,克己复礼,大道为公的活了二十年,为国为君为苍生,拧巴着心性辅佐太子,却是落了一个不得好死!重活一世,本想撸猫斗狗,过两天安生日子,却没料又被一厚脸皮的荒唐太子给缠上了。陆明溪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拐个太子,谋朝篡位!
  • 哈佛家训大全集:全世界家长都在用的百年家教经典

    哈佛家训大全集:全世界家长都在用的百年家教经典

    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同时也是全球最多亿万富豪就读的大学。几百年来,从中走出许多日后享誉世界的精英名流,前后曾培养出八位美国总统。最为世人称道的是,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多数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人际关系沟通及商业经济运营等方面的能力都格外优异,皆得到用人单位首肯,品格修养也广为社会赞许。到底是什么让哈佛大学如此具有魔力和魅力,哈佛教育到底充满了怎样的深刻智慧,足以造就几代优秀学子的辉煌人生。“哈佛家训”家教理念应运而生,正为解开这些谜底,其以哲理故事品读的形式集中展现了百年哈佛成功教育的内涵,广受学生、家长欢迎。此次出版的《哈佛家训大全集》是迄今为止“哈佛家训”最全版本。
  • 五一班的女汉子

    五一班的女汉子

    小美最喜欢上的课是图画课,全神贯注去画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是很愉快的一件事。特别是上林老师的图画课,让小美更加快乐。
  • 大杂院纪事

    大杂院纪事

    二凤,那年二十二三岁吧,生得好看。个头儿不高不矮,胖瘦匀称,皮肤又白又细,眉清目秀;尤其是那两只大眼睛,像含着一汪水,滴溜溜的,看你两眼,你魂儿就没了。有那么邪乎吗?有人说她眼睛会说话。这是真的。京剧《鸿鸾喜》里金玉奴有台词云:“青春正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春寂静,空负貌如花。”用这戏词形容贾二凤,也最恰当不过,而且,她还不止年方二八呢!也就是那年月,男女之间不那么解放,长得美怎么着,也就是多看两眼。但穷,和她爸抽白面儿,可就把她耽误了——空负貌如花啊!前院是个四合院,住着七家,可说是个大杂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