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4700000014

第14章 也说男人不是药

知道作家徐坤,是在90年代的什么时候看过她的小说《*的足球》。过去这么多年,大概的故事情节忘却许多,留下印象的是她的文风。一个年轻的女作家,笔法非常力道,摹写人物内心世界非常到位,而且语言犀利幽默,读者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她的思路她作品的人物走。时隔多年,在记忆里似乎早已淡漠了这个作家的创作,至于出了什么新作,还是在最近的网络里得知。最吃惊的是在看了有关《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的推介,说到徐作家离婚的事情,就连这部不很厚重的书,也跟她个人私生活有关,确切地说,简直是她的半自传。还有另一部小说《爱你两周半》,有一定阅读水准的读者一看书名,就会知道,这几乎就是一部快餐小说,如同网上热炒的《下班后抓紧时间谈恋爱》。这样,我就有着一番的好奇,赶紧抓空去买这本书。结果,在网上买到的,八成新,十多元钱。

一、原来,爱情是可以失踪的

作者的题记写道:总有一个酒吧里汇聚着人 总有一个单身的女人家里半敞着门 我们的爱情哪里去了?

看到这个题记,我内心轰然作响,是的,我们的爱情哪里去了?

这个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就是一对夫妻,努力向上,在北京吃苦奋斗,出人头地,结果在实现了最初的理想之后,丈夫,也就是女主人公毛榛的丈夫陈米松离家出走,抛弃了她。仅就文笔而言,也不如最初看她的《*的足球》那么好。我所说的好,是觉得这部小说尽管网上评论很高,但就我自己的感觉,文字粗糙,情节的叙事是老式的倒叙,不,应该是插叙,夹叙。没什么新意。我得到这个感觉很差异,不知道是我进步了还是她退步了。我似乎敢于这样说,稍有文字基础的,再有点生活阅历的,大多能写出来。但是名家的力量是不能小看的。人家毕竟是*的博士。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连篇累牍的写这个随笔呢?可以这样说,这部小说难能可贵的是它独特的视角,是它衍生出来的社会意义。

二、小说所投射出的社会意义

婚姻与爱情其实是两回事。幸运的婚姻可以和爱情汇聚,不幸的婚姻最后连自己也难保。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这是爱情;锅碗瓢盆,尿布洗衣,烧饭煮菜,这是日子。使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日子滋润,钱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爱情。以前鲁迅说,爱要有所附丽,才有生命力。很久以来,人们把爱情所附丽的事物称之为事业。可毛榛和陈米松都有自己的事业。恰恰是在他们基本功成名就的时候,爱远离了他们,或者说远离了毛榛。因为是丈夫遗弃了她。毛榛和陈米松不可谓没有爱情,他们分居两地的时候,刻骨铭心的思念,那是真实的沉甸甸的感情;到了北京安定下来之后,陈米松对毛榛也是呵护备至的。问题是一切都没有征兆:在依然是男权社会里的今天,在即使是高知家庭内部,女人的地位依然是被动的,哪怕她衣着多么华丽,手袋里有多少WIP卡和成叠的现金,她都无法掌握主动权。抑或说很少能掌握这个权力。作为高知的毛榛,亦然。

“1999年12月19日。”我看到这里,看到出奇的平静,是大事不好的那种感觉。而我们的女人公依然浑然不觉的去上新东方学校补习英语。这里像记流水账一样的记录的她一天的活动,“一切显得万分和祥和,丝毫看不出灾祸即将来临的迹象”。一路上还有太阳照耀。一切都那么宁静平和。有点松懈,有点似梦似幻。可是打开家门,立即觉得有点不对劲。赫然映入眼帘的是陈米松留下的厚厚的几页纸:榛儿,我走了……

至*至爱的爱人丈夫,除了留下字迹,告诉她怎样交水电费之类的,对于自己为何离家,为何出走,不着一字!

她连申诉和反抗的权力都没有!

其实,我叙述的也没什么新意。我为什么没有按照书里的顺序来解读这篇小说呢?这段话或许可以解释我的行为:当代探索小说,在叙述上,则有太多情绪话的夸饰;传统小说,则又完全停留在叙事的铺陈和对现实照相般的描摹上。实际上小说中的情节是从毛榛被丈夫抛弃之后,绝望,伤痛乃至自杀(未遂),然后大悟彻悟,去寻找医治伤痛的药——男人。故事就是从“第一夜没感觉”这里开始的。如果说作者在叙述这段故事以及后来发现这个大胡子男人“庞大固埃”在和她交往并且有着肌肤之*的同时,还有着电视台另外一个妞儿相爱的时候,又去投怀送*的赶赴另一个男人汪新荃的约会,应该说有着所谓探索小说的影子;而插叙进来的与陈米松的故事,则是传统的叙述。不知是我解读能力有限,还是这部标榜为转型小说本身的局限所在,我觉得在对毛陈婚姻生活的描摹上几乎就是照搬;在写庞大固埃这段还比较有新意,离谱的是汪新荃,小说中第三男主人公那部分,简直就是败笔。

为什么这样说呢?如前所讲,毛榛和丈夫陈米松是相爱的,或者说,毛榛是非常爱陈米松的。在被抛弃以后,虽有过想去骂他一顿,去他单位闹一场,可是当她清醒之后,在故事结局的时候,她本来是想约会汪的,想告诉他与他分手,可这个时候却看见陈走进来:

陈米松!

这个时候他离开他将近一年的光景。小说结尾是这样的:她满含泪水,在心底低低呼唤:爱人啊,不要不告别就走啊!衷心祝福你有个好的前程……

相信,读到这个地方,每一个读者都会潸然泪下,为这刻骨铭心的爱情。

如果说,毛榛在丈夫离家之后,在与庞大固埃的交往中,已经萌生了一些眷恋,一些*,一些*绵,一些相守终身的念头;而在知晓了庞的私密以后,她决然的搬出他的房子,回到自己的房子。之后,毅然决然的投入了汪新荃的怀*(第十七章*指南)。如果说与庞是恋爱的话,这次的行为就是*。目的明确。“变成了两个明白人心照不宣的游戏。谁都不用特殊说明解释什么,谁又都需要这样现状以证实自己,证实自己尚存的能力”。

*,就是睡觉不签约。

心,嗖嗖的冒冷气。我。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一个人,若两次踏进两条河流,每次都给淹个半死,可也够衰的。

两人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包括*,从前是坦诚的、*裸的、毫无保留的以生命相待,从*直抵心灵,和庞;而这次,永远隔膜。任怎么做,都是假的。后来,当汪从前的小妞找*来,她才知道感叹,傻浪漫傻浪漫的,都这么一把岁数了,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为什么要和汪*呢?就是为了愈合庞给她造成的伤口,是为了渡过眼前一段难捱的伤心难过的日子。她就是把*当药,把汪当药了。就像当初把庞大固埃当药,来医治陈米松留下的创伤一样。可是这副药根本不适合她的病症,因为在此之前,在和庞交往的时候,她就已经认识汪了。他不在她的道上,她也不在他的道行上。那么徐坤为什么还要安排这样的情节呢?我的感觉是故事不够!来凑一些吧。无论从故事情节上还是人物性格刻画上还是文字的表述上都显得潦草,匆忙,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似乎安排这个人物,只是为了完成那句话——榛儿,你为什么跟我好?她答曰:拿你当……拿你当药。

这句全书最为经典的语言。

三、男人不是药

可是,男人能够医治你的创伤么?!

在农业社会里,在男权社会里,即使在现代科学文明时代,究竟有几个男人有着那样的胸怀,能包容自己的女人做个真正意义上的才女?像女作家虹影,在写书的时候,名丈夫名教授赵毅衡把食物给她端到书房,这样的丈夫有几个?我不是女权主义者,可是我面对多少年来女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精神生活状况,感到非常的悲哀。人类社会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女人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处于从属地位,她们能够掌握的话语权,微乎其微;而婚姻恋爱则是残杀女人的一把*的匕首,短促快捷,直刺心脏。无数的女人在情殇里饱受折磨。最近看到网上在说,年届五十岁的铁凝,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婚姻。我笑!现代社会里,没有几个是被人强迫塞进花轿车的吧?哪个不是自己要的呢?可是,婚姻是场马拉松。比的是耐力,比的是恒心。半道分飞燕的不一定不好,白头到老的可能打一辈子。分,要看怎么分,为什么分。死*烂打固然缺德,像陈米松这样近乎冷暴力的也无法认同。

认同这句话,男人不是药。最近和一个密友聊天,说起知识分子的现状,他说了一句话,其实不是经典,却引起我内心的轰鸣:知识分子大多是病态的。我想说一句,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每个人都不甘病入膏肓,都在寻找医治自己病症的药。可是难以对症。其实真正的医生是自己,最大的对手也是自己。男人这副药,不是那么药到病除的。首先,他得愿意为你疗伤,像庞大固埃那样,不能说不愿意,可是在为你疗伤的同时,他还在伤害你,使得女人的伤口这边刚结痂,那边又溃烂;*之后又要重新面对僵硬;汪新荃呢,根本就没有疗伤的能力,他的功用充其量就是局部麻醉剂,让人暂且忘却疼痛;其实乃是自欺欺人,等苏醒过来,那疼痛将更加排山倒海。丈夫陈米松倒是一副好药,只是毛榛那时没病;等病的时候,他已是路人。

女人,还是自己救赎自己吧!

同类推荐
  • 我在深圳的60个日日夜夜

    我在深圳的60个日日夜夜

    “二奶”,现代汉语辞典缺席然而近十几年来却耳熟能详的名词,它已像越长越大的毒瘤存在于我们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中。“二奶”让人毫无疑问地联想到男人和女人,金钱与性交易,尤其是容易让人联想到女人的命运。二奶们幸福吗?她们怎样沦为二奶?她们为何当二奶?她们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吗?人们该谴责男人还是谴责女人?对此类丑恶现象,社会该如何疗救?……带着这一串串疑问,女记者出身的本文作者改名埋姓装扮成落魄女人,孤身暗访深圳河畔的“二奶村”,用长达60天的时间揭开了二奶们令人心悸的生活内幕和内心真相——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包二奶”现象日益严重。
  • 无限趋近于爱

    无限趋近于爱

    相亲第13次后,“只要有人娶,我就嫁。”齐瞳倔强地站在青春即将干涸的河床上孤注一掷,却有王子问她:“你说过的话,当真?”当命运再次以颠覆的面具在她面前翻云覆雨,她在婚姻的温床前断然做出决定:“我们,离婚吧。”那个契约者却宣称:“谁敢动我的女人!”那么地,不容拒绝……她曾以为,在爱过、错过之后,自己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可是,在他霸道的怀抱中,她如何能够否认,爱,已经无限趋近……
  • 表哥逸事

    表哥逸事

    方如,业余作者,1972年出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现居山东青岛。山东省作协会员。1989年开始陆续有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发表。2007年4月开始,先后在《黄河文学》《作家》《山花》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近三十万字,短篇小说《声铺地》被《小说选刊》《青年文摘》转载,入选花城版、漓江版小说年选,获山东省政府首届泰山文艺奖短篇小说奖。昨夜,表哥又闯进我梦里。他还是老样子,瘦瘦高高的个子,驼背,走路总喜欢猫着腰,又快又冒失,刚进门不久,他就撞到了门口的椅子。于是他弓着身子,呲着牙,开始吸气。
  •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布老虎短篇书系由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先生主编,目的在于推动当下精致的写作和阅读。这一想法的萌生,是源于对当下文学状况的忧虑: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消费性的写作已经占据了文学创作的主流,这一被隐形之手塑造的文学环境,不仅激发了作家对市场诉求的积极性,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培育了读者粗糙的文学趣味。而在这种消费性写作的大潮中,短篇小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显然成了市场的弃儿。但是从文学写作讲,短篇小说的精致更能够体现文学写作的某些特点,而对于精致的文学作品的追求,无论是作家,还是出版单位,都应该坚持下去。这套丛书正是本着如此的目的,策划编选的,所选的作家和作品,可以说能够代表了当下正在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群体的一流水准。
  • 狼嗥

    狼嗥

    本书是红柯近年来独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说的合集,收录了其西部神奇想象的《狼嗥》、《金色的阿尔泰》等25篇小说,体现了红柯作为“汉人”用“心”描写边地“神话”和风物,抒写绝域精魂和诗性生命的特色:大气诡谲,剽悍深情,震撼人心。随书附录李敬泽、曹文轩、陈思和等的解读、评论,深入探寻红柯“通灵”小说的奇幻情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全职高手

    重生之全职高手

    【玄幻+修真】修真界渡劫失败的陈天问带着千年修炼的记忆来到异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宽子第四个500人超级群开放,其余三个超级群暂满不招人,宽粉超级四群号71578895。
  • 我有一颗摇钱树

    我有一颗摇钱树

    以前赵浩总是觉得那些晒车,晒房的人便是土豪,有钱人。自从有了摇钱树后赵浩忽然发现只有那些装的起X还能让人道一声佩服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 你走后,四季都变成了夏天

    你走后,四季都变成了夏天

    一个是从小陪在自己身边最相信的人,一个是在最无知的年代最亲爱的人。长大以后,那个陪在自己身边的人却义无反顾的离开,原来她欺骗了自己那么些年,那个好久不见的最亲爱的人却是伤害自己最深的。在背叛与守候之中,在爱我的与我爱的人之中,看女主角米伊如何抉择,是否能够坚守那仅剩的亲情、友情、爱情。
  • 青荒战纪

    青荒战纪

    青荒,地域辽阔,仿佛无边无际,充满原始的气息,里面万族林立,各种逆天血脉互相征伐,有神有仙,有妖有魔,还有各种凶兽横行,更有传说中的神兽出没,大战不断,血腥惨烈,强者的世界铺满枯骨,且看主角青成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一路逆天而行,成为一代神话!
  • 登顶之族

    登顶之族

    实力到达顶峰,一个人的武勇不再是决胜的因素,一个强大的家族,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就成了活下去不被欺负的资本。不过在此之前,先允许莫林卧薪尝胆,韬光养晦重整落魄莫家再杀上门去。
  • 文笔要诀

    文笔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董事局

    修真董事局

    穿越到修真世界,我先开了一家药厂,又开了个法宝制造车间,又开了一个灵兽坐骑4S店,又开了一家闭关洞府开发公司,又开了一家渡劫升仙在线辅导培训班……我开的公司实在太多了,管不过来,只好拐一批修真大佬替我打工。通过一步步建立起商业帝国,我怼天怼地怼空气,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老天终于看不下去了……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胜利小队(了不起的许多多)

    胜利小队(了不起的许多多)

    “了不起的许多多”系列作品由《胜利小队》《竞选风波》《温暖引力》《皇冠小子》四本组成,是作家周晴老师专门为当下成长中的小学生创作的一套成长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许多多是一个典型的现代都市里的男生,他有着和绝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的快乐和烦恼。他头脑聪明,却也有不少小毛病;他成绩优秀,却也面临升学的压力;他家庭幸福,却也烦恼妈妈的唠叨……阅读这套书,你将发现许多多了不起的一面。他能把枯燥的背单词变为接龙游戏,他可以发明“多点银行”的小游戏来帮助自己和同学改正小陋习,他靠着自己的爱心、勇气和创意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片赞许。现代社会的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中,孩子会面临许多成长的烦恼,家长们面对孩子的成长有时往往苦于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在这套作品中,金牌导师周晴以自己的育儿经历,刻画了这个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无可逃避的男生,选择积极面对、迎难而上,用聪明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用对待生活的热情和友善,用童年的天真却有力的方式,在生活的夹缝中开辟出了一条通往成才之路的崭新路径。每本书后,都附有一篇“金牌导师亲子课堂”,以家长和孩子对话的形式将亲子教育中的典型问题做了解答,相信能够给到家长们一点启发。
  • 我点亮了锦鲤光环

    我点亮了锦鲤光环

    重活一世,安思瑶意外点亮锦鲤技能,却遇上了精分的向崇烨。安思瑶出离愤怒:“我连堂带表,满打满算共有七个哥哥,集齐便可召唤神龙,就问你怕不怕!”向崇烨:“不怕,我一顶三,各个击破。”安思瑶一脸冷漠,转而慰问小叔子:“你大哥是不是日常变身?怎么一天一个样?”向二少瑟瑟发抖:……不,我哥他只是有点精分!(女主自带锦鲤体质,男主三重人格,日常精分,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