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5200000014

第14章 佛法的增长(3)

内心的敌人

通常我们大部份的人都会认为,外在物质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但不知大家有否察觉,当失去了这些东西时,我们却会蒙受痛苦。会有这种想法,皆因大家都不了解何谓“无常”。

有极度的快乐,就有极度的恐惧

当你有了极度的恐惧,你也将会有极度的快乐。当你感到极度快乐,你同样也会出现极度恐惧的感觉。这就像一枚有着正反两面的钱币,凡事往往也有正反两面。这就好比当你收到礼物、当有人赞美你、当你去旅行、当你尝到爱吃的食物、当你去逛街购物、当你观赏了一部好电影等时,你会因为你的获得而感到开心,也许你还会雀跃万分地手舞足蹈,甚至语无伦次。这本无伤大雅,因为你只是在流露你的开心。但是,你一定没有想过,凡事都不会孤立存在,都有它的两面性。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真的非常不好,特别是如果你为了得到这些异常兴奋的感觉,以致可以牺牲掉他人、牺牲你的工作目标、牺牲你的一切承诺、甚至牺牲生命来取得这种快乐时,那么你这就是非常的不负责任。

当你感到极度快乐的时候,其实就不是一种好现象,相信“物极必反”的道理,大家都懂。当你逛街购物时非常愉快、你收到礼物时很高兴、你见到朋友时很开心,或你在做某些事情时感到快乐的时候,通常这些都不是一种普通的快乐,这是一种潜藏在你内心深处,令你可以不顾一切去得到的快乐。从长远来说,这种快乐其实非常危险,它对我们,甚至对每一个人都可能搆成危险。也许大家都以为外在的事物可以创造快乐,因而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投射:“倘若我有了这些、倘若我有了名誉、倘若我有礼物、倘若我有物质上的富足、倘若我拥有这个人、倘若我有这份工作、倘若我在这里……我就会非常快乐。”可是结果往往却适得其反,怀有这种投射的人通常都会感到非常沮丧、不快乐,以致于无法发挥原有的潜能。就是因为你过于在意外部的情况,误会外在的物质与现象可以令你非常快乐,每当你无法获得这些东西,每当期望落空时,你即刻就会因此而感到懊恼、沮丧、伤心和愤怒。当然,我所指的是大部份人,并非所有人。

外在的东西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假如表面与外在的东西能带来快乐,那么我们越是拥有得多,就该感到越快乐。假如这些是令我们快乐的主因,那当我们得到的时候,它理应让我们达到与停留于某个快乐的层次,当失去了这一切时,也不会带来什么反效果。假如我们有一段感情,我们理应一年比一年快乐。可是,真的是如此吗?真正能够让我们快乐的东西,是当我们得到时会感到很开心,那种开心的状态随后即使不上升,它也不会下降或远离你。这就好比禅修、修习佛法和培养慈悲心——当你培养了这些特质,并且愈见精进,那么即使这些造成或帮助你培养这种特质的因素不在了(如你的上师去世了),你依旧能够保持某种程度的快乐。佛陀的上师去世了,祂仍能证道成佛,祂不会因为上师的不在而得不到证悟。宗喀巴大师及弥勒日巴的上师都去世了,他们的洞居不在了,但他们还是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

其实在绝大部份的情况下,拥有得越多并不会让我们感到越快乐。有时候可能你会质疑,为什么某些人可以一辈子生活在一起?真相也许很残酷,他们并不是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他们只是因为习惯。原因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外表不再好看,他们不再年轻,不容易再寻找新的开始;也许他们担忧年纪再大些,没人可以相伴与依靠;也许他们已习惯了那个人,他们对彼此的喜爱与厌恶了若指掌,可以彼此迁就,他们就把这种生活称之为“幸福快乐”。事实上,他们非但不能彼此迁就,而且还要经常对自己说:“我爱那个人。”嘿嘿!这就是他们的处境,他们年纪大了,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又需要彼此,所以只好相依为命地和原来的人生活在一起,跟他人说他们很快乐。虽然大部份的情形都是这样,但我也曾见过少数例外的,这当然还要看我们的业力及处境而定。

我们也可看看现在身上所穿的衣服来反观自己,想想当时我们新买这件衣服时,心里有多么地高兴?过了一段时日后,那种感觉又是如何的呢?把这感觉与想法延伸到我们所得到的每一颗美丽珠宝、每一趟旅行、每一份新友谊……初时不也都会很高兴吗?也许有一些人表现得更加明显,当他们刚认识了新朋友,就一厢情愿地认为这个人符合他们的想象,认定他/她就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人”,然而几天或几个星期以后,他们就会开始显露出厌恶的表情来。我遇过不少这类的人,他们与我共同研读佛典,研究有关心灵及执著的问题,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与以上的心得相符。

无论有情与无情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无情的东西会让我们苦恼,那是因为人类需要依靠多种娱乐与依赖性的东西来不断地刺激脑袋。可是,这些珠宝、衣服、汽车等物质又只能刺激我们一时,我们的脑袋都惯于喜新厌旧,看到新的东西时又会想:“假如我有这些东西,就会更加快乐。”这也就是广告公司会赚大钱的原因,他们善于利用人类脑袋里的投射与喜新厌旧的心理来大做文章,呈现出虚拟的画面与情景来影响你。

至于那些有情的事务如:宠物、人物或餐舞会和迪斯哥等之类的群体活动,我们去参与时可能抱有幻想和目的性,先把自己精心打扮,要让自己的姿色成为现场的注视目标。可是,要是到时我们引不起别人的注目、不能成为众人的焦点、或是我们所吸引的人并不是我们所喜欢的类型,我们就会因此而感到沮丧与懊恼不已,觉得一切准备功夫都白费了。为了这个约会,你可能在一个星期以前就忙于做准备,积极减肥、发型搭配、脸部美容、精心装扮让自己更好看,但费尽心思后所换来的失望,我们也许会搁不下面子,也可能会倍感失落与沮丧。于是,我们把自己的沮丧归咎于人与事。眼下的每一个人都是错的,每一件事情都不对劲,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有问题。事实上,我们只是不明白烦恼背后的真正原因。

烦恼因为我执

到底要如何去检视一个人是否有很深的执著呢?我不是说外在的东西,执著于外在的人事物只是一个症状,真正的问题在于“我执”。有一些人,当他们得到了新的东西、去了新的地方、认识新朋友时,他们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彻夜难以安寝。如果你能更深入地去观察和检测这类人,你也许就会发现他们都是些非常自私的人。他们得到东西时会很兴奋,会情不自禁得难以克制自己;可是每当所求不得时,往往就会有相反的反应,他们会陷入很深的忧郁之中,无时无刻的感到沮丧,即使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也会令他们烦恼与羞愤。渐渐地,他们会变成一个喜欢撒谎、欺骗、扭曲事实、隐瞒真相的人,他们会不断重复这些行为,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习气。

无论如何,这类人尚属温和类型,更可怕的是那些暴躁型的。当他们所求不得时,容易动怒、变得暴戾、殴打妻儿、对人恶言相向、欺诈瞒骗、甚至扭曲事实来伤害别人,他们迁怒于全世界,把怒气发泄在每一个人身上。他们这种愤怒、欺诈与瞒骗的行为会一直增长和演变为一种习气,成为一个动不动就发火的人,身边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他们宣洩愤怒的对象。以上这类人的共同症状就是,他们的心绪波动都很大。当他们求得东西的时候,他们无法克制自己,容易兴奋尖叫,但我们不能以好坏来判断他们,这只是他们的心灵状况。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人,虽然他们在得到某些东西时不会欣喜若狂,求不得时也不会沮丧生气,但这也只是属于另一种的心灵状态。事实上,这些人也非常执著于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他们必须要拥有某些东西,才会觉得有安全感,才会感到高兴与幸福,他们以为拥有了一切“必须”才会美好。其实,这些人往往活得比我前面所说的那些类型的人更加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善于压抑与掩饰他们的痛苦,不愿显示出来。但是,痛苦毕竟还是存在着,这些人对自己的隐私与私人生活都非常重视、工作上也尽量保持低调;他们对自己的经济规划和财务状况保密非常,也经常表现得非常简朴,近似连一无所有都满不在乎、不执著。可是,这些表面上的不执著都只是他们的刻意表现。

当你能够检验他们的内心,对他们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以后,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执著与任何人都一样深,他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来。他们得到或拥有某种东西时刻意表现得很沉默,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感受就不强烈;特别是在他们的内心里,他们会顽强的认为拥有某种东西就是快乐的必须。尽管他们费尽心思来隐藏和掩饰自己的感受,但事实上这反而消耗了他们更多的能量,所以他们更容易受伤、会想到去自杀、容易失去理智甚至患上精神失常。我就遇过很多这类型的人,他们最为显着的特征就是视钱如命。

我曾经辅导过许多属于这一类型的人,当中有几位损失过几千万元的,他们的确有资格沮丧与痛苦非常;但也有那么一类人,经常告诉别人他们没有钱,他们非常吝啬,总不肯付出或与人分享。当他们来找我占卜时,我发现其实他们所损失的数目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这些人在见到我时,通常是先关上门,确保周围只有他一人后,就卸下心房无法克制地哭泣,但他们的哭声通常也很小,很怕别人听到。

在我见过许多这类型的人后,我综合了他们各自的特点,把他们分为三类:(一)炫耀财富,但不与人分享;或者与人分享,但主要是炫耀财富。(二)根本不炫耀,但也不与人分享。(三)不炫耀并乐意与人分享财富。但无论是其中哪一类,他们都对自己的钱财很执著,在失去时都会感到极大痛苦。

我曾见过几位受过高等教育,长相漂亮且穿着入时的女人,当她们踏入我的会客室,把房门关上的那一刻,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那是因为她们实在受不了日以继夜的煎熬,她们在股市蒙受惨重的损失。她们的损失经常令我感到吃惊,我当时的反应就是:“什么?你损失了一千五百万?”。嘿嘿,我还见过一个损失了将近六千万元的,不过后来他得回三分之二,那是我通过占卜所取得的预测,他很快就得回了部份损失,但还是不能取回全部。我这可不是在凭空捏造故事,也不是在转述从佛法课上听来的例子,这些都是我所亲身接触过的。

我真正要说的是,那些由于拥有或得到某些东西,会感到极度兴奋的人,他们格外容易陷入忧郁的情绪当中,他们还容易遭受打击、容易受到焦虑的袭击、容易恐惧、害怕失败,因而不敢承担太多的责任。这些人其实就是外向的内向者(extroverted introverts),意思是说他们看似外向、乐观与开朗,但把他们处在一个必须承担责任的位置,或必须以真面目示人的时候,他们就会崩溃。这不是他们的不好,他们只是经历了太多的失望。追根究底,他们必须明白这些失望不是因为外在的因素,那只是源自于他们自己所投射的一种观念,比如:“假如我有这个、假如我有那个……我就会很快乐!”

动机不同,果报也不同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佛教修行者,可以拥有这些、拥有那些?”“为什么大成就者就可以拥有这些、拥有那些?”。其实,资深修行者与普通人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是因为两者在拥有某些东西时,其背后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某些人拥有这些东西是为了利益他人,但更多的人却是把拥有的东西深藏起来,然后让自己快乐,或是自认为很快乐。这两者在动机之间的差异很大,所造的业也各不相同,当因果成熟时,其业报当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差异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拥有东西时的动机。

简而言之,无论是那些对自身的执著毫无隐藏,还是那些内心极度渴望,但表面却沉默不语,让压抑积累的人,这两种人其实都一样,他们全被执著所套牢。至于是否愿意与别人分享财富或过于吝啬的行为,这些都无所谓。我们要明白的是,人类会因为执著而容易受到焦虑的侵袭,让执著压抑者往往更会做出极端的行动,这是因为他们消耗了更多的能量来隐藏他们的执著。

在轮回中流转的我们,每个人的外在如何显现也许不同,但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想法:外在的事物就是导致我们快乐的主因。大部份的人都没有去觉察到,当失去外在的物质时,我们就会蒙受痛苦。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依赖外在的这种想法皆因我们不相信或不了解无常,无以参透无常之本质的缘故。在四圣谛里,佛陀说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其意义,当我们再三的反复省思后,就会发现对外在事物的执著已在逐渐减少。这不是提示你是否能够拥有,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东西不会给你带来烦恼。

同类推荐
  •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所熟习的人,真的就是的确如此吗?有没有一颗时刻澄明的心能够去随时随地看透任何一个流转不息的人和瞬息万变的世界呢?当这样追问自己的心灵时,就会发现执著于自己一时一地、一人一物的幻象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认识的主体在迁流变化,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在迁流变化;我是有限的我,你也并非全知全能的你,那么为何那么确实地相信这个虚妄的、流动的自我呢?
  • 挺胸的意味:利他

    挺胸的意味:利他

    本书分为政治人的胸襟、处众、认知世间等三卷,探讨了社会价值观以及如何处众融和等问题,讲佛家之经意,又融合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实践,通俗而易懂。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热门推荐
  • 梦的末世抉择

    梦的末世抉择

    作者总会碰到不真实的梦,或许预示着未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佛心陀罗尼经

    诸佛心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嫂娘

    嫂娘

    她新婚第一天就失去了丈夫,但却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扶养丈夫的五个弟妹的重任……从没吃没喝到最后把五个孩子都拉扯成人,全都靠上了大学,她在完成了自己的人间使命之后溘然而逝!本书以精彩的日常生活故事串联起主人公15年的人生岁月。全面展现了主人公担当、诚信、孝老、敬亲、表率、教导、抗争、赤爱、博学、无私的精神境界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品格。书中涉及了爱情与责任,孝义与担当,既有特定社会状态以及个人无奈境况之中的坚定不移,也满是人生的况味。触及了当今社会存在的大龄剩女、爱情的杯水主义、空巢老人等敏感话题。故事感人至深,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叙事简洁明快。全书读来催人泪下,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老婆别想溜

    老婆别想溜

    一个普通文秀的女子展言欢因为电梯里的一次邂逅爱上了写字楼的金质男人喻正仁,阴差阳错中两人缔结了一段无爱的婚姻。
  • 窃爱止境

    窃爱止境

    晴朗的初冬午后,陆小词刚刚参加了一场朋友的婚宴,赶回公司上班。她还沉浸在新郎新娘甜蜜的爱情故事里,这让还是单身的她既憧憬又心酸。她这些年桃花不断,却总是遇到烂桃花,真恼人。办公楼外静悄悄的,上班时间未到,同事们大都待在办公室里。陆小词刚要走进办公楼,突然听到一声高亢的惨叫声,然后是一声巨响。她回过头,看到办公楼前面的草坪上趴着一个人,是个女人,。
  • 忘了忘记你

    忘了忘记你

    这是宁立夏从没有想到过的重逢。本以为蒋绍征已是在脑海中抹去的儿时记忆,却在MBA的课堂上与他重逢。此时他是全校知名的男神教授,矜漠高冷,而她险些因缺勤被当掉课程。怎么想,这都不是一个愉快的重逢。更何况,那段与他相处的童年时光,已是她刻意隐瞒的记忆过往。她不再是他青春年少时没大没小的青梅颜谷雨,而是神秘精致的私家菜馆的美女主厨宁立夏。虽然她留下的白日菊代表永失所爱,但他始终忘了要将属于她的美好遗忘……
  • 穿成美男子

    穿成美男子

    穿了!穿成了张昌宗——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小白脸!想起唐书写的: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张昌宗摸摸脸,放下铜镜,心头危机感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