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7200000002

第2章 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的萌芽

1985年,考古学家们在河南舞阳贾湖村东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后来震惊世界的东西——16支用兽骨做成的笛子!经过碳-14的科学测定,这些骨笛是8000年前的杰作。对于古代艺术史的考察证明,在我们祖先那里,音乐与舞蹈总是互相依赖的。因此,从这一支骨笛的音阶安排上,我们大概能够想象那时的舞蹈也该有相当的水准了。辽宁西部地区牛河梁所出土的5000年前红山文化遗址,有祭坛、积石冢群,构成了女神庙的基本结构。其中一枚保存完整的女神像,说明在那时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祭祀活动。其具体过程和所用形式手段虽然目前还未能考证,但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性线索,还是可以想见当时为祭祀女神大概已经有比较成形的祭祀性仪式。舞蹈,或许是其中主要的表达手段。

如《导言》所述,《尚书·益稷》中已经用简明的语句“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描述了华夏祖先们的舞蹈。中国舞蹈史学家们猜测,这是原始部落的人们因为各自崇拜着自己的图腾物,或虎,或熊,或不知名的野兽,所以披着“百兽”的皮而击打着石头,群起而舞,以表达对于图腾的崇拜。

那么,有没有具体的舞蹈形象可作为古舞的佐证呢?回答是肯定的。

如前所述,那只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就是一组远古的群舞形象,5800年以前,中国古代舞蹈的激情似乎伸手可及!同为青海地区出土的宗日彩陶盆,在内壁上也绘有舞人形象,分成两组,一组13人,一组11人,也是连臂而舞,姿态生动。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地区,曾经出土过7000年前的稻种和木桨,说明了中华文明特别是稻作文化起源之悠久。河姆渡所出土的文物大都标在6000~4000年前左右,大量精美的物品说明这里曾经是文明的一个中心地区。其中江苏吴县江凌山良渚文化墓葬的一枚透雕冠状舞蹈纹玉饰,整体造型均衡对称,结构完整,中央处为兽面纹,两侧有对称性的舞人形象,头戴冠,两人侧面对峙,很是传神。玉饰上刻有多条流动的阴刻纤细线纹,动感十足,配合舞人头像,似乎是翩翩起舞的流韵。

原始舞蹈在氏族社会中已有很大的发展,图腾信仰的产生,促使原始舞蹈成为以原始宗教活动为重要内容的一种仪式化人类行为,并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重视。图腾的形象出现在相当多的出土文物、岩画、石刻上。

中国西北地区的西安,不仅是历代名城。在西安半坡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据测定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一个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一般认为,仰韶文化代表了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分布在黄河中游一带,由于多使用纹饰色彩鲜艳的陶器,又称为彩陶文化。20世纪50年代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形象之一。这种人面鱼纹的形象正是一种图腾,通常在画面中央部分有一圆形的人面,两眼细长,两耳部位多画有小鱼,而整个头部则必有带毛刺的三角型纹饰。

除了多产的鱼之外,蛙也在早期人类的崇拜视线之内。这或许是人类在渔猎时代常常逐草木丰盛之地而居,蛙之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食物是否丰富的缘故,而蛙本身又是多产的象征。云南苍源岩画上描绘的蛙形人,两臂平举,两手上扬,两腿平蹲,与蛙形类似。大量的蛙形人在岩画上的被描绘,说明了这不是一时之举,而包含了重要的意义。它们既可以被看作是图腾崇拜的复写,也被有些舞蹈史学家们认为是某种舞姿。这样的人形周围还多画有牛、羊等家畜形象,说明了图腾崇拜与人类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极为密切的关系。与此类似的还有广西左江花山崖画上的蛙人形象。早期人类图腾物中,并不一定都局限在人类的食物圈子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祖先们十分惧怕的、景仰的或代表着某种超凡力量而很难战胜的动物,也往往在被崇拜之列,如大型食肉动物老虎,就是很多民族的图腾。甘肃省出土的虎斑纹陶片就是很好的例子。

内蒙古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地区,在绵延数百里的范围内,有大量岩画,几乎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画廊。阴山岩画早在5世纪时就已经见于文字记载,被称作“画石山”“石迹阜”,其中有些动物在阴山地区早已绝迹,考古学家们推断岩画中的早期“作品”大约始于青铜时代前后,大量出现则在秦汉时期,一直延续到清代。画中内容丰富,形象多样,有些被舞蹈史学家们认定为“舞者”。有一幅画的画面上,三个舞者均作两手搭肩、两腿半蹲、双脚并拢的姿态,头上似乎有动物的角作装饰;这或许是某种宗教仪式的场面?除此之外,不带血腥祭祀味道但也同样充满神秘气氛的画面也在内蒙阴山岩画中出现,十分值得人们注意。有一幅图中,起舞者“蒙着兽皮之类的伪装,扮作各种鸟兽,模拟着动物的动作。这些舞人虽在一处起舞,但动作、队形并不划一,缺乏整体组织,可能更接近于早期原始味道的自然状态”。其他的人形姿态,与南方的某些远古岩画形象遥相呼应,也有做两臂平举、手肘上扬、马步蹲裆的形象,有的画面则将这个基本姿态扩展到群体形象,并添加进动物,给我们很多的联想。

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大约是从公元前2500多年到公元前2140年。由于年代太久远了,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那时的舞蹈,甚至连有关的出土文物都很少见剑。不过,形象资料的缺憾在中国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得到了补充。

关于先祖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人们对于先祖的崇拜心理。其中有许多关于舞蹈的记录。可以看作是整个华夏文明之原始舞蹈在典籍中的记录。其中著名的有赞美伏羲氏的《扶来》,称颂神农氏的《扶犁》,黄帝时的《云门大卷》以及防风氏之舞、葛天氏之舞等。

《扶来》

传说中的伏羲与女蜗一起创造了人类,所以受到历代的景仰。《扶来》就是歌颂伏羲的乐舞。

伏羲,也叫作伏戏、包牺,又称作牺皇、皇羲。传说中伏羲和自己的胞妹女娲通婚,生育后代,后来又被禁止。这实际上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社会的族内婚到族外婚的演变。传说中的伏羲还是个多作发明的人。他的发明之一是八卦,用以记载和预测世事。伏羲之世,天下野兽很多。他发明了网绳的编织,因此可以用网来捕捉动物以供食用。人们用来歌颂他并在捕猎劳作中表达欢快之情感的乐舞,就是《扶来》。

《扶来》又称《立本》或《立基》。也有人说乐舞歌词部分叫《扶来》,整个乐舞名《荒乐》。这个乐舞的内容,讲的就是伏羲氏发明结网,教会人们以网捕鱼的事迹。当网结成的时候,大家为之欢欣鼓舞,甚至连美丽的凤凰亦飞来庆贺,于是《扶来》之“扶”,实际上就是飞来之“凤凰”。原始舞蹈的举行总是载歌载舞的,虽然那时人们所唱的歌词早已经失传了,但是根据人们经常把歌中的衬词或首句当做歌名的做法,猜测“扶来”即歌中的词句,于是取名《扶来》。唐人元结写过《补乐歌》十首,其中提到纪念伏羲之乐舞名叫《网罟》:

吾人苦兮,水深深;

网罟设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

网罟设兮,山不幽。

由于有了网罟,水也不深了,山也不再阴森幽冷,人们的劳动生活充满了快乐,人们起舞纪念伏羲,以生动的方式说明了结网在渔猎生活中的价值。

实际上,狩猎的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占据了很长的一个时期,并且留下了很多的印迹。新疆皮山县昆仑山口的岩画上就留有许多狩猎图,其中人形生动,颇似舞姿。人们在狩猎中得到的动物角、牙齿、骨头或皮毛等,显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所以很自然地被用作装饰,并被融合进带有舞蹈意味的形象中。

《扶犁》

传说中的炎帝,一作神农氏,也被称作烈山氏、厉山氏。据说神农氏姓姜,生于今陕西岐山东面的姜水。相传神农之世,人多而禽兽少,食物不足,疾病流行。神农氏发明了农具耒耜,即原始的犁,教民农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平,减轻了人们劳动的强度。神农氏又遍尝百草酸咸,曾经一日遇到七十毒而不停止草药的寻找,终于兴盛了中草药之学,被奉为药祖。神农的这些功绩受到华夏民族的崇拜,传说里人们纪念神农的乐舞名字就叫《扶犁》。《路史·后纪》卷三记载了他的事迹:“(神农氏)捋土鼓以致敬于鬼神,……耕桑得利而究年受福,乃命刑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

《扶犁》,或称作《扶持》,又叫《下谋》。从以上记载看,这个乐舞与炎帝神农氏的敬鬼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同时又是专门为了农业丰收而做的乐舞。这个乐舞的具体表演情形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了。在传说里神农氏使用了一种叫作“土鼓”的乐器。它究竟何等样子?在山西襄汾陶寺曾经出土一件标为夏代的土鼓,看似一件日常用的陶制器皿,类似水罐。但是上下皆蒙皮,实际可用作“鼓”。它是否就是神农氏所用的土鼓,虽然目前还不可知,但是否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呢?

据传《扶犁》是神农氏的大臣刑天创造的。刑天是中国神话系统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经与天帝争神而被杀,死后不服,没有了脑袋,就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愤怒地手持干戚而舞。《山海经》记载了他的不屈精神和愤怒舞干戚的情形。晋人陶渊明诗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当然,干戚之舞的动态当和《扶犁》有较大的区别。但是从有关刑天威武的说法里,我们也许能够想象《扶犁》也该有一番健武的气势吧。

《云门》

神农时代结束之后,黄河流域有黄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出现,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大约是原始氏族公社从昌盛走向衰颓的时期。

传说中的黄帝,是少典氏之子,又称作缙云氏、帝鸿氏、有熊氏。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正妃,又以云命名百官,鼓励了多种发明和创造。如采首山之铜以制鼎,作舟以济水路不通,嫘祖发明了蚕丝的编织,而史官仓颉则初创了书契,等等。黄帝由此继炎帝神农氏之后被北方各部族尊为天子。

由以上传说可以看出,黄帝的时期几乎是一个充满了文明创造力的时期,是一个大发明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我们首先必须提到的就是黄帝的《云门》,也叫《云门大卷》。《路史·后纪》卷五说:“(黄帝)命大容作《承云》之乐,是为《云门大卷》。……今日《咸池》。”

对于这个乐舞名称的来历,舞蹈史学家孙景琛认为:《承云》之名,可能是由于制作这个乐舞的目的原是为祭祀云图腾而来的。传说黄帝即位时,天上瑞云呈祥,便以云纪。作乐祀云,也就是一种图腾崇拜的仪式。《承云》的“承”字可以解作献奉的意思,也可以解作承受(瑞云之福佑)的意思。综合起来看,《云门》原来也是黄帝部落的一种图腾舞蹈。

关于这个乐舞的另一个名字《咸池》的由来,大概是和古人的星宿观念紧密相关。古人认为,“咸池”也就是天上西宫星之名。它主管人间的五谷。如果咸池明亮,这一年的庄稼将获丰收;如果晦暗不明,人间就会颗粒无收。所以人们恭敬地向咸池朝拜,祈求丰产。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黄帝的祭祀乐舞都和云图腾相关,在农业科学尚不发达的黄帝时期,人们的粮食丰收与“天老爷”的旱涝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云门》作为乐舞的举行,在当时该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仪式化行为。它从云图腾崇拜到后来的祭祀黄帝,一直是严肃的大事件。《庄子·天运》中曾经记载了《咸池》(即《云门》)的具体表演过程和它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文中记载说,有一次黄帝在洞庭之畔举行《咸池》的演出。有一个叫北门成的人看了,先是觉得非常害怕,继而觉得浑身懈怠,又觉得心神不宁,恍惚不安,很不自在。看过表演之后,他就去向黄帝询问其中的缘由。黄帝首先肯定了他的感觉,并解释了自己的乐舞:一开始就是惊之以雷霆,表现天地万物周而复始、无始无终、循环往复的规律,表现出宇宙无头无尾之状态和相比之下生命的短暂。所以它让人看过之后感到心神不宁。接着,乐舞表现的是世间万物的规律运行,阴阳相济,刚柔调和,所以它又让观者感到安心和舒畅以致懈怠。最后,乐舞表现的是或生或死、无声无形的境界,所以又让人感到迷惑不解。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开始的时候感到害怕,对于灾害有所警觉;继而通过懈怠而懂得逃避;最后在迷惑中认清自己的本性应该是返朴归真。

从以上《庄子》的记载中看《咸池》,它好像和云图腾崇拜之乐舞没什么关系,而是充满了老庄哲学的味道,其中难免有庄子借题发挥之处。但是庄子所形容的《咸池》(即《云门》)所具有的“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惑”的特点,倒是和原始祭祀舞蹈的宗教特征十分吻合,我们从中可以领悟一些原始祭祀仪式的神秘力量。

《九招》

帝喾,号高辛氏,传说为黄帝的曾孙。他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统治者,曾经兴修过“水利工程”而留下治民的好名声。乐舞名叫《九招》,但是具体的记载简直就是凤毛鳞角。卜辞中记载帝喾是殷商人的高阻。《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载:“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钟。帝喾乃令人抃,或鼓鼙击钟磬,吹苓展管篪,因令凤鸟天翟舞之。”从这则记载看,帝喾的乐舞是非常好看和好听的,可谓钟磬齐鸣,神采奕奕。以上传说里是帝喾命令自己的臣子咸黑创作了《九招》、《六列》、《六英》等乐舞;又命人做了鼓、钟、磬、苓、管、椎钟等乐器。据说当《九招》表演时,众乐齐鸣,民众观舞的情绪高涨,此时甚至连凤凰也会合着节拍起舞。这似乎在《竹书纪年》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帝喾高辛氏……代高阳氏王天下,使鼓人拊稗鼓、击钟磐,凤凰鼓翼而舞。”此乐舞的特点是神鸟“凤凰”的加入,使这一歌颂天帝和祖先功德的乐舞变得神秘、神圣和光彩。

《大章》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即传说中从黄帝到尧、舜、禹的时期。传说中关于尧、舜、禹的“禅让制”,在后世传为美谈。这是在部落联盟内推举首领的一种选举制度。从传说内容看,当时也有乐舞活动。其中尧的乐舞叫《大章》。

尧是我国古代实行“禅让制”时一个部落联盟首领。因为他曾经是陶唐氏的首领,所以历史上又叫他唐尧。孙景琛所著《中国舞蹈史·先秦部分》中记载:“据说他仁德如天,智慧若神,百姓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阳、仰望云彩一样,是曾经为部落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的人物。相传,尧的乐舞叫《大章》,内容是颂尧之德大明于天下的。这个乐舞的创作者是尧的臣子质,质在创作的时候,模仿着山林溪谷间的声音用了曲,以陶鼓、石磬等乐器伴奏。另外又有一老年的盲艺人拿原来的五弦瑟增加成十五弦,就这样演奏起来,于是百兽都跳起舞来了。帝尧就拿这个乐舞来祭祀上帝。”

传说中的百兽之舞,当然不是真的有野兽加入了人类的乐舞行列,而是人扮作兽形舞蹈,它是原始图腾崇拜之舞的标志。

关于《大章》,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此乐舞也叫《大咸》,孙景琛认为:“因为它是增修黄帝之乐《咸池》而成的。不用增修部分的,就仍名《大章》。看来,这个乐舞大概原来比较粗糙些,于是吸收《咸池》来增修了一下。增修后,十五弦的瑟又增为二十三弦,舞蹈部分也改用《咸池》之舞,而不再是百兽舞了。这个传说似乎暗示着原始舞蹈到这一时期已有了继承、发展的关系了。这一现象在原始舞蹈的发展里程上来说,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标志。”

《大章》是歌颂尧的乐舞。在传说里,尧的时期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民间自娱性的、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叫做“击壤”,并且有这样一则传说:那是在尧执政的时候。有一天,一个过路人看见很多老头在街上玩“击壤”。他不禁感叹尧治理国家的功绩。谁知老人们听了很不以为然,就唱着歌回答遣“太阳一出我下地,太阳落山我休息;喝水自掘井,吃饭自耕耘。帝德和我啥相干?”据说玩这“击壤”的时候,人们要顿足、击土而作歌。史学家们认为,这是一条重要的舞蹈史消息,它暗示着原始歌舞,此时已经从单纯的乐舞纪功、歌颂先祖的状态里产生了某种分化,即此时已经开始有了表现地位较低下者之思想感情和生活状态的游戏性乐舞。

《箫韶》

传说中帝尧暮年时,传位给了舜。舜曾经是有虞氏的首领,由此史称虞舜。记载中的舜姓姚,是颛顼的第七世孙。

舜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建树的首领,而他的乐舞《箫韶》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乐舞。《箫韶》简称《韶》,又叫《九韶》《韶箾》《韶虞》《九辨》《九代》,等等。韶有时又写作招,磬。

关于这个乐舞的具体表演情形,《竹书纪年》卷上说:“帝舜有虞氏,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作《大韶》之乐。”《史记·夏本纪》载:“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这里所描写的《箫韶》之乐舞,阵容十分可观,“百兽”当为各部落尊奉着自己崇拜的图腾形象,或许是亲身装扮,又或是高举神兽之型,载歌载舞。

《箫韶》有许多名称。用如此多的名字来称呼一个乐舞,在中国舞蹈史上是不多见的。究其原因,后人的解释也很多。一种说法是古人用“九”字,有时和“大”字用意相同,因此《九韶》和《大韶》是同名的乐舞。另外的说法是“九”字代表了演出时的段落数目,《尚书·益稷》中所说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九成”正是这个意思。

《箫韶》的“箫”字,也许是一种舞竿的名字,所以有舞蹈史学家认为《大韶》有可能因跳舞时舞者需执此竿而舞,人们于是将该舞重新起名,叫做“箾韶”。古代舞蹈史上此种因舞蹈道具而得名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大韶》的另外一个名字是《韶虞》。这大概是因为舜曾经是有虞氏的首领,部落的印记打在了乐舞的名称上,当然也有可能暗示着这个乐舞和“有虞族”的某种传衍之舞有关。

同类推荐
  •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分为三部分:第一编电影史:比较研究的视角,第二编女性电影,第三编知识分子理论与后现代美学;内容包括:也谈《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建构——以中国现代史学脉络为视角,破产的乡村与失衡的现代中国——谈左翼早期电影对中国农村的再现,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目光政治学与“凝视”理论,站在摄影机后面:女导演先驱,元叙事的危机与知识分子的坟墓——评利奥塔的知识分子理论,知识分子与革命——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等。
  • 塑者何为

    塑者何为

    吴为山从事雕塑创作20余年,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创作了400余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本书汇总了吴为山在雕塑、美术方面的思考与感悟随笔,全书分“创作篇·写意的塑者”“理论篇·诗意的雕塑”“感悟篇·点染美术”三部分。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

    全书介绍了多国的电影,这些电影都是轰动过全球。有美国的电影,《党同伐异》、《美国往事》等,有前苏联的电影,《列宁在十月》、《白比姆黑耳朵》等,有浪漫的法国的电影《天堂的儿女们》、《最后一班地铁》等,还有日本等国家的电影。
热门推荐
  • 与杀手为邻

    与杀手为邻

    《与杀手为邻》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与杀手为邻》《白痴的证词》《逍遥法外》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我慕君心雪白头

    我慕君心雪白头

    她那么爱他,可是他看不见,只是误会她,一次次伤害她,亲手伤害她,看着别人伤害她……他不顾她的性命,流掉她的孩子,让她最恨的人羞辱她,欺负她,就连她疯了,他都不放过她……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她伤,看她痛,如若还有以后,她决计不再爱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这里读懂美国(套装共2册)

    从这里读懂美国(套装共2册)

    《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记述了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以“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美国民主党在美国大选中失败后,如《时代》所评价的那样:愤怒和无时不在的恐惧成为了主流。在这样美国民众情绪的推动下,桑德斯依据自己40多年的从政和参加美国大选期间获得的资料,运用大量现实的数据和案例,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制度体系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思,出版了《我们的革命》,同时讲述了个人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美国政治党争。《我们的革命》在美国政治、阶级、经济、环境、种族、社会正义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和改革方案,在美国影响力巨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逆天命:问梦情

    逆天命:问梦情

    她,一出生就被抛弃在柴房内,只因她出生时额间有一个胎记,却因胎记被称为祸星。与她同一天出生的姐姐却与她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一开始忍气吞声,却在她新婚之夜被陷害坠崖。三年后归来,还继续被陷害?哼!她从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要比狠?她可以狠到让人头皮发麻。陷害她?她可以反将一军,让你死的不知为何。哼,俗话说的好,人挡杀人,佛挡是杀佛!无意间捡到一枚玉佩,却牵扯出神魔人三界的残酷历史,她从此惹祸上身。她在所有人眼里便是个让人头疼的女子,谁拿她都没办法。当她用上某个妖孽时,却头皮发麻。
  • 他朝她暮

    他朝她暮

    父母过世后,李鹿白便变卖掉了一切,离开家乡,转学到了陌生的城市,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原本规划好了余生简单惬意的生活,却没想到一场意外,叫她一脚踏进了一个陌生的朝代,然后又因为一次意外,她不得不女扮男装进入摄政王府当起了世子的伴读。就在她苦恼着要怎样守住女扮男装的秘密时,什么?那个冷心冷面的摄政王早就知道她是姑娘家了!而他非但没有拆穿她,还费心帮她掩饰,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喜欢上她了?
  • 红楼迷梦之国士无双

    红楼迷梦之国士无双

    泱泱红楼,重重迷雾,慧心黛玉静堪迷局繁花之下,有暗流汹涌,笑面之内,有险恶之心。林家女儿有傲骨,宁赴清流不入污渠死而后生,看才情卓绝的黛玉怎样破茧成蝶;历尽波劫,慧黛玉终成无双国士。阅尽了人间险恶,看淡了儿女情长,心怀济民之志的黛玉,反而更令人着迷,是默默守候的如玉君子,是狂情肆意的异族王者,还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他,他,他,都是绝世男儿一时之选,可哪一个才会是妹妹的归处?
  • 张载集摘

    张载集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八号当铺之万界交易所

    八号当铺之万界交易所

    无尽永恒的存在,曾经在各个位面都流行了它的影子,想要知道它是谁吗,欢迎来到第八号当铺,只要你给我满意的典当物我可以给你所需要的一切包括生命..........神没有听见你的愿望吗?你还想要什么?为了满足欲望,你准备付出多少代价?四肢、五官?第8号当铺接受任何物品的典当,包括你的灵魂……欢迎加入八号当铺,群号码:11856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