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8300000013

第13章 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

公元1442年10月12日凌晨,朝霞满天,哥伦布率领着他的船队经过了七十多天的海上航行,到达了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最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航海与地理大发现。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兴起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同时降生的一对双胞胎。这对双胞胎是一个联体双胎,谁也离不开谁。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自由,而地理大发现与航海一方面为资本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另一方面也从天文学、地理学、海洋、生物等方面直接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还是自然科学的复兴都离不开广阔的海洋。

最早的古代世界的文明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起源于大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无不如此。但是从它们中间都没有直接生长出现代文明来,而比它们晚得多的古希腊文明是依赖那浩瀚的地中海成长起来的。所以只有她才有可能经过欧洲文艺复兴重见天日,也只有她才能够成长为近代科学与文明的参天大树。事实上,欧洲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许多东西都是从古希腊人那里直接搬来的,所以英国著名大诗人雪莱才会说:“我们都是古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艺术的根源都在古希腊。”

从此以后,海洋文明就替代了古老的大河文明。

欧洲最早进行远距离航行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其中功勋卓著者就是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

1.热爱船和大海的孩子

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于1451年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据说其父母都是移居热那亚的西班牙人。哥伦布小的时候家境不太好,因此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是,他勤奋好学,凭着自己的天赋自学到许多知识,为他后来辉煌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哥伦布从小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小船,一是爱读书。

哥伦布非常喜欢小船,热爱大海。热那亚是个繁忙的海港,那水陆交织的景色,那扬帆入海的航船,那来自遥远的东方的商人,那产自异国他乡的珍禽怪兽、奇花异草、金银玛瑙,引起他强烈的好奇心和事业心:将来一定当个海员,到大海上去远航。

哥伦布还非常喜欢读书。尽管他很早就失了学,但是他已经能读书了,劳动之余他就一头扎进了书堆,他读过许多书,还学会了九国的语言:葡萄牙语、拉丁语等,当然还有西班牙语。在他读过的书中,他最喜欢的就是那本《马可·波罗游记》。这是一个叫马可·波罗的威尼斯商人在狱中讲述的自身经历,在这本书中,那个名叫马可·波罗的人叙述了他历尽艰辛到达东方的经过和大元帝国的皇帝同他的交往。书中还叙述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可能是由于马可·波罗越说越高兴,后来就信口胡说起来,一直到把中国说成了一个遍地黄金、富庶无比的天堂之国。以致后来有些人对这位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都产生了怀疑,不过,小哥伦布却是毫不怀疑地全盘接受了。

哥伦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学习了许多知识,研究了许多东西。什么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等著作,掌握如何利用观测天空的星象定位的方法,了解风力、风向、风速等方面的知识,还学会如何识别海图,为后来的航海事业准备好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在艰苦的学习和大海的召唤下,哥伦布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2.美丽的梦想

有一天,哥伦布读了一本奇怪的书。这就是亚历山大里亚的著名学者托勒密在公元三世纪前后写成的《地理学》,书中托勒密“大地是球形”的观点,深深地吸引了哥伦布。

当时,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十分强大,横挡在从欧洲到达东方的道路上,因此东西方的交通并不十分方便,所以哥伦布想到:既然大地是球形的,那么只要从欧洲大西洋的西海岸出发一直向西航行,不是照样可以到达东方——印度和中国吗?

于是,哥伦布就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当时意大利著名的数学家、地理学家托斯卡纳里,并且很快收到了这位学者的回信。托斯卡纳里在信中鼓励哥伦布说“你想着手航行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困难,相反,你决定的航线肯定是没有错的!”据说哥伦布航海时使用的海图就是他给绘画的。有了这位大学者的支持,哥伦布的信心就更足了。遗憾的是,无论是哥伦布还是托斯卡纳里,他们都没有把地球的尺寸搞对。

当时,“地球是圆的”这个观念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地球的尺寸到底有多大就更说不清了。在哥伦布那个时代,地球的周长有三个值:最精确的是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的缪司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埃拉托斯特尼计算出来的值,他认为地球的周长大约是二十五万希腊里。其次是中国唐代高僧一行和尚实测的值,比实际值还大六分之一左右。最差的是由比埃拉托斯特尼晚两个多世纪的另一位天文学家波西多留斯计算的地球周长,只有二万八千公里,比实际值短了三分之一。很不幸托斯卡纳里和哥伦布都接受了这个错误值(后来牛顿也上过当)。这个错误一方面促成了他的航海计划的实现(托斯卡纳里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认为哥伦布的航行计划不难实现)。另一方面也差一点儿使他失去了“发现新大陆”的殊荣。

哥伦布真不愧为海上英雄,为了锻炼自己,他很早就到了一个远方叔父的船上,熟悉大海,熟悉海船,熟悉航海生涯,准备着有一天自己率领船队在大海上扬帆远航。

3.首航出师不利

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在航海生涯中一直很不幸。

哥伦布先把他的宏伟计划献给了热那亚,希望得到官方的资助到东方航行。但是当时的热那亚在地中海的商业贸易中失利,财政十分困难,虽然对哥伦布的航海计划很感兴趣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支持哥伦布实现他往西航行直达东方的庞大计划,哥伦布没有办法只好转向另一个海上强国葡萄牙。

哥伦布来到葡萄牙,向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献上了他的航海计划。可约翰二世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听有这么好的事情,十分高兴。但是,他并不想给哥伦布出钱让他去风光一番,而是想自得全功。他一面和哥伦布谈着,一面暗暗组织好船队,派自己国家的船长,按哥伦布的计划启航了。

海上的事情可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再加上葡萄牙国王派出的这位船长是个大笨蛋,出海不久又遇上了飓风,于是为了保命很快就返航了。这小子不怪自己无能,反而在国王面前进谗言,诋毁哥伦布的航海计划。约翰二世本也昏聩,就再也不理睬哥伦布了。于是西航东进之举又一次失败。

古人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在哥伦布因远航成为泡影一筹莫展之际,他那患难与共的妻子又身染重病。虽百般医治,然而因回天乏术,抛下哥伦布和他们年仅5岁的儿子回到她的创造者那里去了。哥伦布心痛欲碎,但也毫无办法。由于妻子病逝,计划泡汤,连生活也成了问题。哥伦布只好携带幼子到西班牙去投靠他的姨妈,想先把孩子寄养在姨妈家中,自己再去闯荡大洋。这次西班牙之行,导致了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完成了辉煌的事业。

4.柳暗花明

哥伦布带着他的儿子从热那亚先到了西班牙的·巴罗斯港。由于天色已晚,不便赶路,父子俩就住进了附近的一座修道院。这修道院院长正是西班牙颇有声望的人文主义者胡安·佩雷斯。这胡安·佩雷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与哥伦布一见如故。听了哥伦布的宏伟计划和不幸遭遇,动了侠义心肠,立即动笔给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让哥伦布去见女王并且把哥伦布的小儿子收养在修道院里。

哥伦布留下儿子,带上佩雷斯院长的信,叩见了伊丽莎白女王,并当面陈述了自己的航海计划。他的计划一讲完,女王的部下就急了,纷纷指责哥伦布违反教义,异想天开。因为按《圣经》的说法,除了亚当的后裔之外,地球上就没有别人了。因此,地球的“背面”根本没有人类,所以转到地球的“背面”去找通往东方的路,纯粹是疯子的想法。但是那女王可不这么想。这位女王真乃是巾帼不让须眉。她在位期间先统一了整个西班牙,又励精图治,使小小的西班牙成了威震欧洲的海上强国。她可没有听部下的胡言乱语,而是一边安顿哥伦布的生活,一边组织了一个由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其它学者组成的“审议会”来讨论哥伦布计划的可行性。没想到这个审议会里都是十分保守的家伙,他们从《圣经》上给哥伦布的计划判了死刑。眼看计划落空,哥伦布心急如焚。

然而,哥伦布真不愧为一代英豪,屡遭挫折,仍旧不改初衷。他见西班牙已无意实现自己的航海计划,立即打点行装,告别挚友,准备转赴英法,再展宏图。据说,当时哥伦布已经登程启航了,伊丽莎白女王派来的信使才赶到,当他听到信使的传令: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先生,女王陛下已准奏,请您回宫时,他几乎都有点儿不相信了,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伊丽莎白女王何以力排众议,接受了哥伦布的计划呢?有人说是德高望众的胡安·佩雷斯院长亲见女王,劝说成功。恐怕最重要的是由于女王为了西班牙的利益,不能让英法或其它国家先打通东方的航道,那可能会影响西班牙的海上优势。因此,女王对这件事下了极大的决心,甚至当众表示:“若国库空虚,愿将朕所佩珠宝变卖,支付航海费用。”为此哥伦布感动得热泪滚滚,恨不得去吻女王走过的地面。

5.船队扬帆远航

1492年8月3日,天将破晓,巴罗斯港上挤满了人群。连德高望重的胡安·佩雷斯院长也带领着修道士们赶到了这里。大家都是来给远航的船队送行的。太阳快要升起来了。被伊丽莎白女王封为海军上将的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庄严地登上了小舰队的旗舰圣玛丽亚号。面对即将出发的船队和巴罗斯港的父老乡亲们,哥伦布热泪盈眶。他大声宣誓:决不辜负女王陛下和父老乡亲的愿望,此行定要成功地带回东方的财宝,并使所到之处皈依基督教。然后,这位海军上将就发出了启航的命令。就这样,哥伦布满怀信心地带着西班牙伊丽莎白女王给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着三艘海船一直向西出发了。在岸上众人的注目之下,船队越走越远,最后完全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上了。

按现代的标准,哥伦布“上将”的三艘小船要远航东方真是太小了点儿。旗舰圣玛丽亚号最大,仅有120吨,另一艘“王牌”号仅及旗舰的一半,载重60吨。第三艘“少女号”则只有40吨。这三艘船根本不适合远距离航行。

这三艘小船一头扎进大海奋力西行。不料想一路上连遇怪事。

出发没几天,一天,天刚黑不久,一个巨大的怪异的火球落入离船队不远的海中,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响。弄得海员们心里七上八下,提心吊胆。其实,这是一块巨大的陨石落到了海里。

没过两天,掌舵的舵手又发现罗盘的指向与北极星的指向偏离了不少。因为许多人相信海洋的尽头就是地狱的入口,连罗盘都不能用了,可能是到了地狱的入口了吧?一霎时军心浮动,议论纷纷。众人都问哥伦布,哥伦布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不是罗盘失灵,是北极星偏移了。”也不知是哥伦布从来自东方的书里真的了解到了磁极产生的偏角,也不知他是蒙对了,反正这个结论早就由中国宋朝的沈括发现了,而且早已被证实了。但在西方,这还是第一次。以后哥伦布这句话就成了西方人发现磁偏角的准确日期了。

哥伦布稳定了军心,船队又勇敢地向西前进了。

6.终于到达美洲

大约又走了一个多月,“少女号”上的海员报告:发现了一大群海鸟,可能已经快到陆地了,哥伦布却告诉大家,还早呢!但是两天以后,“少女号”又报告发现了陆地,而且是一大片大片的草地,于是人们开始跳跃欢呼起来,哥伦布则根本不相信,果然船队进入“草地”一看,根本不是什么草地,而是进入了一个极为神秘的海域:这里水平如镜,水质澄清,水中漂浮着密密的褐色的海藻,远远一看很象一片“大草原”。于是哥伦布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马尾藻海”。其实这片水域十分凶险,这里常年无强风,帆船进去就出不来了。螺旋桨推进器的动力船进去,就会被“魔鬼”般的海藻缠死,一动也别想动了。哥伦布的运气还真不错,遇到了罕见的风天,只用了19天竟闯过了这危险的海区。

开始,船员们还满有信心,过了两个月后就都心烦意乱了,连哥伦布自己也有点着急。因为按照波西多留斯计算的地球的周长,此刻已经该距离中国不远了。幸好他夜间在甲板上散步时看见一群迁徙的候鸟直向西南飞去,他一下子就放心了。既然有候鸟飞,必有陆地供它落下,所以距离陆地已经不太远了。然而船员们却已经失望了,10月10日(出发后的两个月零五天),有人纠集了一些船员发动叛乱,妄图杀死哥伦布掉头返航。幸好哥伦布早有准备。他制服了对方,又宽大为怀,没有惩罚他们,并安慰全体船员,三日内必可见到陆地。

哥伦布确实不凡,公元1492年10月12日凌晨,水手们发现了茫茫大洋中的陆地——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清晨,朝霞满天,他们驶进了这片美丽的土地。海岸是洁白耀眼的沙滩,岸上到处是奇花异草,高大的棕榈,丛生的含羞草,带刺的仙人掌和其它叫不出名字的美丽的植物。鹈鹕在水边觅食,鹦鹉在林边鸣叫,更多的美丽的鸟儿到处飞来飞去,叽叽喳喳。远处是浓密的树林,绿色的美丽的泻湖位于岛的中央。这儿的风景真是太美了,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都以为到了人间仙境。再看岛上的居民,全是黄皮肤,跟马可·波罗游记中说的差不多,就是肤色有点深,只见他们赤身裸体,在鼻子上、耳朵上戴着黄金首饰,哥伦布和他的部下真以为到了东方呢。

由于哥伦布看过《马可·波罗游记》,知道中国非常发达,不会落后到这种程度。因此就认为这是到了印度的属地,这些人不是中国人,一定是印度人。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儿的居民叫做“印第安人”。其实这里离印度还远得很呢。

7.新大陆的发现者

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主要是为了寻找黄金和香料而来的,另外还为了扩大西班牙的版图。后来,他们为了寻找黄金又在土著居民的带领下到达了今天的海地。

但是哥伦布和他的部下只打听到了出产黄金的地方,在还没有找到黄金之前就发生了矛盾。一部分人早已归心似箭,而且从土著居民手里弄到了不少黄金,已经是心满意足了。另一部分人跟着一位西班牙船长溜了,圣玛丽亚号又损毁了,于是哥伦布只好留下了39个人驻守在当地收集黄金和香料,亲自带领其余的人胜利返航了。他们临走前带走了一只独木舟,还掠去了几个印第安人。

由于当时哥伦布只剩下了一只“少女号”,为了万一发生危险也能让自己的功绩流芳后世,哥伦布就把航行的全部情况写下来装入了一只瓶子,以备发现。日月如梭,光阴似箭,300年后这个瓶子奇迹般地出现在西班牙的比开斯湾,成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有力的证据。

1493年3月16日,哥伦布回到了西班牙。航船进港,观者如潮,西班牙王家卫队亲自为他开路。前面是头戴金饰的印第安人,后面是船员们抬着的献给女王的礼物。回国后的哥伦布得到了极高的荣誉。当他进宫拜见女王时,伊丽莎白女王和王子亲自欢迎了他。

俗话说:“乐极生悲。”哥伦布回国后,女王待他极好,又三次派他带队前往黄金之国——中国。然而他始终也没找到。女王要的大批的黄金和香料也没弄到多少。于是西班牙宫廷逐渐开始对他不满意了。

后来,由于1498年,达·伽马绕道好望角真的到达了印度的果阿,并带回了大量的亚洲产的胡椒、丁香、生姜、豆蔻等香料和一些金银。于是,人们纷纷指责哥伦布是骗子,欺骗了女王,也欺骗了民众,结果这位“海军上将”被逮捕下狱当了“犯人”。

还是女王出面,人们才把他从狱中放了出来。哥伦布为西班牙王宫历尽了艰辛,最后于1506年在贫病交加之下悲惨的死去了。据说,哥伦布死后,当地还发布了一个消息说:“那个自称海军上将的人死了。”

由于一个数据上的错误,使哥伦布直到死都认为他真的到达了亚洲,到达了东方,而不知道他已经发现了一块“新大陆”。尽管后来是意大利一个叫阿美利加的人第一个宣布美洲是一块新大陆,尽管地理学家们也给这块新大陆取名为阿美利加洲,但是人们仍旧说:“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并且一致把“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的这一天定为发现美洲的日期。

同类推荐
  • 亚特兰蒂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亚特兰蒂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自公元前355年柏拉图首次提出亚特兰蒂斯之后,这座湮没在洪水、时间和历史长河中的岛屿引起了人们长达几个世纪的不懈研究与探索。数以千计的文章、著作探讨着亚特兰蒂斯的历史与命运。这座岛屿是否真的存在过?是柏拉图真实的历史反映还是想象中的奥兹王国?它到底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现有的这些证据到底是历史还是伪历史?是什么激发了柏拉图创作出这样一座岛屿与文明?这一系列的问题推动着人们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渐渐揭开亚特兰蒂斯那神秘的面纱。
  • 断五代

    断五代

    世间纵然有千万条路,然而对于帝王来说,唯独没有退路,非生既死。这个时代,只有铁和血,刀和剑,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终真龙者,唯一人也!我,誓断五代!(备注,此书纯历史)
  • 大宋圣婿

    大宋圣婿

    他是一个王牌特工,穿越之后,竟然成了卑贱的赘婿,本以为来到的是靖康之耻前的北宋,却发现现实中充满了土木堡之战之后的明朝影子。他刚刚立下不世军功,却被写着瘦金体的皇帝打压,他想逃脱家族的束缚,却发现自己成了「红楼」四王八公集团的一份子。……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尊为政治哲学的至高圣典,并被认为是唯一由孔子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但《春秋》以微言大义暗藏褒贬,是非常费解的,尤其是经过历代经学家的解读变得越来越芜杂。那么《春秋》以及相关经典是如何在两千年专制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甚至呼风唤雨的?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熊逸从唐朝一桩谋杀案讲起,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案例,运用翔实考据和缜密逻辑,一层层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时代的中国经典文化,包括《春秋》“一经三传”、《论语》《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权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权力的工具的。熊逸对数千年的史实和典籍信手拈来,并让帝王、圣贤、权贵、武将、文士等不同时代的人隔空对话,他也在其中嬉笑怒骂,行文充满真知灼见,文风轻松幽默。当读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时,一根绵延两千多年的线索逐渐纤毫毕现。
  • 回到唐朝开书店

    回到唐朝开书店

    莫名其妙穿越到唐朝的金源保成为了书店小老板,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一些偏差。“呛!”紫霞拔出紫青宝剑架在金源保的脖子上。紫霞:“你再往前半步,我就把你给杀了!”金源保吓得浑身一颤,指间夹着的中华烟掉到地上。“美女,别冲动,我走成不?”紫霞:“……”程怀默躲在凉亭后急道:“臭小子,说台词!说台词!”金源保重新点燃一根中华烟,深吸一口再吐出来,淡淡说道:“……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所以,不要逼我。”紫青宝剑“啪”地落到地上,紫霞咳嗽两声,捂着嘴幽怨地盯着眼前之人:”臭猴子,我恨你,恨你一万年!“脑中机械声响起:由于剧情改变,任务难度提升一级。程怀默气得跳脚:“臭小子,我要砍死你!”
热门推荐
  • 后智能时代

    后智能时代

    仙路为何断?科技缘何起?子聪不知道。他刚一苏醒,就欠了硅基智人一百万。他朋友不多,女朋友更少。他没有背景,只有龙魂伴生。他功法普通,是烂大街的《九九乘法口诀》。他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 魔法中餐厅

    魔法中餐厅

    郑科是蓝星的一位厨师,因一次意外后失去味觉,也失去了做厨师的资格。在一次偶然的条件下,郑科魂穿到了平行世界的他身上。这个世界是一个绚烂的魔法世界,然而在郑科眼里,这个世界却是一个有着无数他不曾接触的美食世界。郑科凭借着这个世界没有的独一无二的料理技艺,他决定用美食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大名。
  • 全民蠢萌的美国

    全民蠢萌的美国

    《全民蠢萌的美国》是《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代表作。比尔·布莱森作品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00本书”书单。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亲身经历,戳破固化的美国印象,近距离观察普通美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轻松诙谐的吐槽,意想不到的脑洞,比尔·布莱森延续一贯的嬉笑怒骂,给你一个画风清奇的美国。翻开这本书,从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懂一个真实的美国。客居英国二十年以后,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举家迁回美国。此时的美国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布莱森用熟悉又陌生的眼光,重新观察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点滴,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大壮适形

    大壮适形

    建筑不仅是避雨、御寒的物质对象,而且呈现人本质力量的精神对象。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被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社会性、实用性和艺术性而被看成是文明演进和文化发展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建筑,又被称为是各民族用各种建筑材料“写成的史书”,是各民族以各种建筑手段创造的“凝固的乐间”。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七个独立的建筑体系,分别为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古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其中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或成就和影响相对有限。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建筑的三大体系,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创造了更为辉煌的成就。因而,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建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建筑不以空间与体量而立,也不以坚固久远而建,“大壮”、“适形”是它的营造准则。可以说,中国建筑文化是一种指向现实人生、关注现世的文化。
  • 超神级好人

    超神级好人

    吴金站在城边看着满目苍夷的大地,感叹可悲可哀。立誓,拯救世人,做一世好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际废材:低调冷妻高调夫

    星际废材:低调冷妻高调夫

    渡劫失败,从古修真界穿到未来星际,修真天才成了低等级基因废材,父母不疼,兄长不恭,未婚夫退婚,只好守着几位老人过活。未来星际存在着不同等级文明,表面平静,暗中波涛汹涌;异能、精神力、体术成了这个时代的标志;云斯琴又发现了今生的这个世界和她前世的修真界有着极多的相似之处,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本以为生活很平淡很顺利,却不知道危险已经在靠近;以为有着前世的经验,她必为强者,却不知道有猛虎在身后;星系内部斗争,星系外的文明等级斗争,她一步步的陷入其中。
  • 快穿:男神真绝色

    快穿:男神真绝色

    买彩票中大奖,出门大晴天,拿伞下大雨,考的全会蒙的全对,反正靠运气这件事,云芸就没有输过。靠着无往不利的运气活了二十年的云芸,一个不小心被系统绑定了,从此过上了在其他世界靠运气的日子。哈哈哈,身为好运的代言人,天道的亲生女,云芸感觉这日子过得简直美滋滋。虐虐渣,逗逗男女主,撩撩小哥哥,生活怎么可以这么美好啊!倒霉的小可怜,黑化的反派,霸道的大佬,躺好,让你们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绝望!系统:夭寿了,男女主靠气运,我家宿主靠运气!气运与运气之战,气运完败!男女主:说好男女主凡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呢?但凡遇到云芸,气都运炸了!小哥哥:躺平任撩。
  • 遥不可及的第八天

    遥不可及的第八天

    进入了太空,生命,可以计量。我谨以我生命的最后七天去探索那过往的曾经;还有,去希冀那遥不可及的第八天。
  •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情志养生、日常养生、四季养生、运动养生、房事保养、美容养颜等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