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0400000002

第2章 “一战”拉开序幕(1)

普法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这使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得以动摇,于是,欧洲进入了多个强国角力的混乱时代。

由于新兴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德国兴起,这就与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并难以调和,由此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一方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另一方是新兴起的以德国为首的国家,双方都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使一场世界性的大战不可避免地到来。

普法战争埋下“一战”的种子

普法战争使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之前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改变了欧洲各国关系的态势,世界从此进入了强国角力的时代。

普法战争

在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只是一个松散的号称德意志邦联的政治结构。1864年,普鲁士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上台后,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丹麦王国的战争,丹麦战败,普鲁士得到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也得到了荷尔斯泰因。

随后普奥之间的关系开始迅速恶化,因为俾斯麦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奥地利就成了他下一个要对付的目标。

1866年6月,普奥战争爆发,普军在萨多瓦大败奥军,这是关键的一仗,战败的奥地利只得承认了”没有奥地利帝国参加的新德意志组织”,同意普鲁士在美因河以北成立一个德意志国家联邦。

1867年,在普鲁士主导下北方德意志联邦正式成立,这是德国统一的前奏。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奥战争中,俾斯麦一举击溃奥军,本可乘胜侵占奥地利领土,但他估计到法俄两国那时定会出面干预。再从长远考虑,于是他拒绝了攻下奥地利首都的建议,而是和奥地利签订了宽松条约,以求以后与法国争斗时,奥地利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在早期,四分五裂的普鲁士对欧洲其他国家并没有构成太大的威胁,它与英国、俄国甚至结成联盟,共同击败了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但是,如果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统一后的德国,人口和工业潜力非常巨大,发展战略非常明确,就是要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强大,使其可以压倒周边的任何国家,其中包括法国。

在俾斯麦对付奥地利时,为了让欧洲霸主法国保持中立,曾许诺了很多好处给法国,法国也乐得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但随着普鲁士的迅速取胜和迅猛崛起,开始对法国的霸权构成威胁,法国这时才突然惊觉普鲁士已不再是以前的弱小邦国了。

俾斯麦

俾斯麦(1815-1898),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他是19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3月被威廉二世解职。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恩堡公爵,此后他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法国此时便竭力阻止普鲁士统一德国。而对普鲁士来说,对法作战就成为统一德意志的最后关键“一战”,俾斯麦在等待着有利的时机。

俾斯麦利用南部德意志诸邦对法国的恐惧心理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以此促进南北德意志双方的民族感情。1870年,时机到来。这一年7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亲属——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应西班牙政府之邀同意继承西班牙王位。法国因担心普西联合反法而极力反对,要求普王书面保证永远不赞成霍亨索伦家族的亲王登上西班牙王位。普王虽感屈辱,仍表示将在柏林继续讨论这一问题,并将有关情况电告了俾斯麦。

俾斯麦毫不犹豫,以普鲁士国王的名义拒绝了法国大使的要求。消息传到法国,引起了法国人的愤怒,这就迫使法国于7月19日首先向普鲁士宣战。

法军制定了作战计划:集中兵力先行出击,越过莱茵河向法兰克福推进,迫使南德意志各邦保持中立,而后联合奥地利取道耶拿直取柏林,最终击败普鲁士。

然而,路易·波拿巴的如意算盘无一不在俾斯麦的意料之中。

1867年8月2日,法军开始进攻普鲁士,然而巴黎政府内部的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法军的士气和决策。而普军则在统帅老毛奇的率领下,连续大败法军。就在这一年的8月31日,法国沙隆军团被普军第三、第四军团围困在色当。在9月1日的色当之战中,法军几次突围,均被击退。次日,不得已的拿破仑三世率军9万余人向普鲁士投降。法军在色当战役中战败,拿破仑三世连同在色当的法国官兵全部成了俘虏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广大人民对拿破仑三世统治不满的情绪立刻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纷纷冲入波旁宫立法团会议厅,要求废除帝制,恢复共和。共和派议员在市政厅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国,建立临时政府,法兰西第二帝国就此垮台,随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然而,拿破仑三世的投降并没让俾斯麦满意,获胜的普军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1871年1月底巴黎失陷,两国签订了停战协定。为了镇压巴黎群众的革命运动,法国政府与德国签署的《法兰克福条约》规定:法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大部地区。法国以此换取德国从法国撤军和释放战争中被俘的10万名法国战俘,用于镇压巴黎公社运动。

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结束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进入巴黎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宮加冕为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这种形势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态势,欧洲从此进入了多个强国角逐的时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种态势才发生了变化。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国统一后,国力迅速增强,扩张之势强劲。

在此过程中,德国与周边国家存在诸多矛盾。德国与法国由于阿尔萨斯和洛林等领土问题积怨已久,德国和俄国的关系也由于长期的贸易摩擦而恶化。与此同时,奥匈帝国因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地区而冲突不断,这给了德国一个机会。

为了防范法俄结成反德集团,德国决定加强与奥匈帝国的关系。1879年10月,德奥首先缔结了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德奥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进攻,另一方有义务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另一国家进攻,缔约国另一方应对其盟国采取善意中立,但是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直至共同议和。

不久德国又利用法国和意大利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以共同对付法国。

1882年5月,德、奥、意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法国进攻意大利,德、奥给予意大利军事援助;如果法国进攻德国,奥、意负有同样义务;如果三个盟国中任何一方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国攻击,其他两国保证给予援助。这个军事同盟集团以德国为主,奥匈帝国是依附于德国的伙伴,意大利则是一个随时待价而沽的不可靠的盟友。

1883年,罗马尼亚与奥匈帝国签订秘密条约,成为这个军事集团的附庸。

为了与这三国同盟对抗,法国和俄国也进一步接洽。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结成法俄军事同盟。条约规定:若德国、意大利进攻法国,俄国出兵协助;若德国、奥匈帝国进攻俄国,法国出兵协助;若三国同盟同时出兵进攻法俄任何一方,双方须共同作战。截至1894年,两国还签订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协定,逐步建立起同盟关系。

在欧洲大陆国家初步形成这两个相互对峙的军事集团时,英国尚置身于集团之外,坚持其”光辉孤立”和对欧洲的均势政策。但英国对来自德国经济的强烈竞争,及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深感恐惧。当德国为了贯彻其称霸世界的政策而着手建立一支强大海军时,英德两国展开了直接对抗。英国因此认定德国故意奉行反对英国的政策,英德矛盾逐渐上升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

为了战胜德国,英国调整外交战略,采取了积极的结盟政策。1902年,英国与日本结成同盟,以遏制俄国和德国在远东的扩张。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协调了两国在殖民地方面的矛盾,协约规定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利益,法国不妨碍英国在埃及的行动。1907年,英俄缔结协约,划分了两国在波斯的势力范围,俄国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的利益。法俄同盟与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一起,构成了三国协约。

至此,“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也称“同盟国”和“协约国”这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形成了对峙局面。“一战”爆发前,国际政治舞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几乎都是这两大军事集团对抗与冲突的体现。就这样,普法战争后一系列的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动荡的巴尔干,欧洲的火药桶

1914年,由于拼凑而成的国家之间形成了不安定的疆界,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极特别的地方。在这里,各个地区的人说着自己的语言,而语言是认同感的主要支柱,且每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这就更加加深了彼此间的矛盾。19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就是各种势力相互角逐最激烈的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也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并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殖民统治和奴役之下。

在奥斯曼帝国长达四五百年的残酷统治下,巴尔干各地的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于19世纪先后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巴尔干半岛各省一个接一个地宣称民族自治,或者干脆脱离土耳其独立。

1817年塞尔维亚取得自治权,1829年瓦拉几亚与摩尔达维亚也争取到地方自治的权力,1832年希腊独立,1878年塞尔维亚完全独立,而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也在同一年独立,保加利亚则于1878年取得地方自治权,并于1908年独立。

尽管如此,在20世纪初,包括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色雷斯、克里特、爱琴海诸岛屿等地区在内,巴尔干地区仍有很大一部分领土处于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下。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就像草原上倒下的一头大象,吸引了一大群嗜血的狮子、鬣狗和秃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各强国瓜分的重要目标。

巴尔干半岛的两个邻近帝国——奥匈帝国和沙俄帝国,都希望能在瓦解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那里获得新的领土,这使得它们之间经常爆发冲突,互不相让,在巴尔干半岛展开了长达40年的暗中争斗。

以德国为首的其他列强,则利用“利益均沾”的方式卷入这场地区争夺。面对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片土地,意大利首先发难,它对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土属的的黎波里早有野心,于是在1911年发动了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

奥斯曼帝国对意大利的挑战显得无可奈何,战争进行了一年,也没能打败意大利,这充分暴露了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的软弱无力。但这场战争也让巴尔干周边的国家认识到又多了一个竞争者意大利,要分割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地,于是,它们开始寻求结盟。这时俄国也担心巴尔干地区被别的列强抢占,便竭力说服和促使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国家与俄国结盟。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奥斯曼人初居中亚,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之北苏丹与也门。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得以融合。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控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

20世纪初的欧洲大陆,战争阴霾密布,已是山雨欲来,各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巴尔干地区已经成为这些矛盾的交汇点,1912年终于爆发了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黑山等国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由于各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所以这些交战国的身后都有大国插手和较量。

战争进行中,巴尔干同盟国把重点兵力指向各自预先想夺取的地区:黑山军队进入阿尔巴尼亚北部,保加利亚军队攻打东色雷斯,塞尔维亚军队出击马其顿北部,希腊军队开赴马其顿南部。巴尔干同盟军情绪激昂,乘胜前进,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奥斯曼帝国军队则丢城弃地,节节败退。

同类推荐
  • 汉末之横扫三国

    汉末之横扫三国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为黑山张燕,编练百万精兵;纵横天下逐鹿,横扫天下群雄!……
  • 高端直立人

    高端直立人

    比泰山还大的月亮,长着翅膀的恐龙,五米高的巨猿,正在进化中的直立人,一个生命走到尽头的行星。商究:“既然这个世道蛮荒,我就要为这天下,立个道义。我不要建个国家,一世辉煌。我只要公道,自在人心。”
  • 全球战国

    全球战国

    穿越者真正的对手只能是穿越者。七个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现代人,集体穿越回了西元1600年,托生于这个时代不同的国家和王室。七个人之中,谁才是真正的穿越者之雄?
  • 男人的天空

    男人的天空

    本书别具匠心地选取了42位历史人物进行评析,把哲理和现实生活血肉一体地融合起来,把自然、人物和政治思想、社会组织联系起来,把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复活了真实的历史人物,活生生地表达他对政治、对社会、对人物的见解和思考,在解读其幸与不幸的遭遇时,描写丰富而深刻,准确而到位。
  • 凛凛北歌

    凛凛北歌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架空乱世,一段可歌可泣的民族史歌。但是这里没有穿越,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更没有一步成神。有的只是波谲云诡的庙堂沉浮,尔虞我诈的豪门倾轧,妙策神谋的惊天谋计和热血沸腾的铿锵战歌。小子陆容,天下万民皆以你为柱,五国兴亡凭你一念之间,你是要势成英雄,还是要枭雄逆势?
热门推荐
  • 登越王楼即事

    登越王楼即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梧桐山上

    梧桐山上

    超能力者陈拾,他和普通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他除了正常生活外还要维护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 仙府种田

    仙府种田

    叶凌是一名出身贫寒的采药弟子,无意间得到一个蕴藏仙府的玉佩,从此踏上真正的修仙之路。在这座神奇的仙府里,有一间木屋、几亩灵田,和云雾飘渺的幽谷山巅。一边在修仙界中采药炼丹,一边在仙府里种田,其乐无边。
  • 许你微阳

    许你微阳

    汐沫vs阳夏,本是一对欢喜冤家,却被外人认为是正热恋中的小情侣,汐沫:嗯???有种来大战一场啊。却在相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上了阳夏,喜欢又怎样,死也不承认
  •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它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震撼人的心灵,操纵人的情绪。“投资口才等于投资未来,”拥有好口才,你就能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助你改变思维模式,为成功打开更多的通路。
  • 芳华女侯

    芳华女侯

    我的新文《贵圈真乱》http://m.pgsk.com/a/954719/m.pgsk.com乱世沉浮,宫阙旧事。宣成二十二年,北朝大魏朝中传闻,永历帝得力心腹谋士,似乎是一女子,机变无双,狡黠多端。永历二年,南朝大夏民间传闻,永历帝亲封的芳华侯,也是一女子,闺名青樱,芳华绝代。永历三年,京中亦有传闻,永历帝宠冠六宫的英贵嫔,闺名也是青樱。此女是否彼女?此青樱是否彼青樱?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前尘往事和惊天秘密?红烛罗帐,金碧椒房,谣言纷纷,传说芳华侯时常留宿宫中,就在连皇后也不许进入的清明殿中龙榻上……礼部尚书冒死上谏:“芳华侯纵然是有功之臣,夜宿宫中也名不正言不顺,有损圣上清名!还请皇上放芳华侯回府!”他闻言冷笑道:“朕会让这件事名正言顺!”与一向得宠的逸妃在御花园偶遇,逸妃强命芳华侯行礼,谁料当夜便被打入冷宫思过!他阴沉道:“招惹她,这就是下场!”为他甘愿深宫终老,为他指点江山,为他策马沙场,为他远赴北朝纵横捭阖,却在宠冠六宫之时方知,他强留她在宫中,为的只是“得凤潜者得天下。”而她的身份却是……北朝四王拓跋彦,雪山上救她一命,战场上纵她数次,从未山盟海誓,只每年生辰遣人来道:“只盼他负你。”南朝旧事,芳华女侯。
  •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我把一大束勿忘我插进一只陶罐里,最近发现用这种质朴的陶罐插花很好看,比透明的玻璃花瓶更有质感,别有一番田园风味,尤其用来插这些粉紫色的小碎花。拧亮台灯,顺手把天棚上的顶灯熄灭,夜晚已睡意朦胧,不需要过于强烈的光亮。一壶老白茶刚刚煮好。花香、书香和茶的暖香交织浮动,若有若无。书桌上电脑开着,小说写了一半,故事里几个人物一直在脑海里晃荡,晃荡来晃荡去,晃出来千头万绪,却又毫无头绪,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写。正绞尽脑汁思考,手机响了一下,是有人想加微信。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本卷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第I卷,从经典作家和学者们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收录文章。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是对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和探讨中提出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类未来的观点的介绍性或者研究性文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寻宝档案之擎天棒槌

    寻宝档案之擎天棒槌

    传说在东北长白山的深山之中,也就是满清的龙脉所在之地。有一个巨大的人参,它有真人般大小,长者人身上所有的器官。而且据说可以幻化人形,呼风唤雨,甚至施展圆光幻术。它就是“擎天棒槌”而且它还有一大堆的子子孙孙。可是想见到它,并不容易,一个开人参行的老板洪奎和一个祖传的风水之术的张铁嘴,还有一个背负着灭门之仇的放山人的儿子二憨,三个人走进了东北的深山老林。踏上了寻找擎天棒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