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3800000049

第49章 “良人三策”遭忌恨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大批杰出人物,举世无双的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千古传诵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史学家司马迁,还有为数众多的谋臣策士。在这璀璨的人物星群中,主父偃以其非凡的见识、笔锋犀利的文章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主父偃,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他的仕途之路和公孙弘一样,也属于坎坷、曲折型。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他的成长史:广集学,高攀友,缓步行。

主父偃早年学“长短纵横术”、辩士之说,晚年学《易》《春秋》以及百家之言,其思想与学术比较驳杂,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门派——杂学派。是为“广集学”。

主父偃初出茅庐,闯荡江湖时,曾在故乡齐国广泛结交各个学派、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人物,意图是朋友多了路好走,为自己的仕途铺路。然而,他不会料到,他这样“高攀”的结果却出乎自己的意料,他不仅没能得到别人的赏识,还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挤。是为“高攀友”。

主父偃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因为家境贫寒,又无人借贷,为了生活和发展,主父偃遂“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国,可结果同样是“莫能厚,客甚困”。是为“缓步行”。

这段惨痛的经历使他认识到,在诸侯国中很难找到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只有京师或许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父偃来到长安寻求发展。他一到这里,马上做了两大举措,学东方朔来了两次毛遂自荐。

主父偃第一次毛遂自荐的对象是卫青。主父偃用糖衣炮弹攻心,卫青虽然不是见钱眼开之辈,但却被主父偃的诚心所打动,于是极力向汉武帝推荐他。然而,当时的卫青自己还处于“发迹”阶段,远没有达到大红大紫,因此,汉武帝漠视了他的推荐。主父偃的第一次毛遂自荐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主父偃第二次毛遂自荐的对象是汉武帝。眼看“曲线自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主父偃所带的盘缠也要消耗殆尽了。他走投无路之下,决定冒险一搏——上书汉武帝。

庆幸的是,汉武帝亲自阅览了他的上书,文笔洋洋洒洒,论证引经据典。据史书记载,主父偃的上书中“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大概因为上书的内容涉及不少当时的热点问题,从历史到现实,条分缕析,极力论证攻伐匈奴乃得不偿失之举;可能是主父偃将反对的道理讲得比较充分,有助于汉武帝全面思考;也可能是某些观点和言辞深深打动了汉武帝;抑或是汉武帝被他的才华和雄辩所折服,总之,汉武帝非但丝毫未怪罪于他,反而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致“朝奏,暮召入见”,即奏疏上午递进去,下午汉武帝就召见了主父偃。

这一次,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主父偃。一同被召见的还有一起上书的徐乐和严安。汉武帝竟有点兴奋地说道:“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这就是成语“相见恨晚”的由来。

最后,这三人都被拜为郎中(皇帝的低级近侍)。是金子总会发光,主父偃终于得到机会一展才华,终于可以发光了。随后,他又进行了多次毛遂自荐——“数上书言上”。汉武帝特别欣赏他能主动出谋划策,于是接连拔擢他为谒者(皇帝的低级顾问)、中郎(皇帝的中级近侍)、中大夫(皇帝的中级顾问)。一年之内,主父偃四次升官,最终顺利地进入了汉武帝的中枢——内朝。

主父偃一年之内“连升四级”,成为朝中年度进步最快的“新人王”,令群臣侧目和咂舌。由于受到汉武帝的器重,主父偃积蓄许久、被压抑许久的主张终于得到全面释放,上书言事更加积极主动。

归纳起来,主父偃的出谋划策中,有著名的“良人三策”。但正是这良人三策的出台,使他成了一位朝中大臣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个人便是公孙弘。下面,我们就来看个中曲直吧。

首先,来看主父偃“良人三策”中的第一良策:迁徙“郡国豪强”。

主父偃提出迁徙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内实京师,外削奸猾,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

茂陵是汉武帝上台后就开始为自己修建的一条生后路。这座大型陵墓的修建直到汉武帝死时才宣告结束。其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唯秦始皇的骊山陵墓可以相媲美。但是,修建之初,这里位置偏僻,交通不太发达,是全国人口密度较低的地方。汉武帝把自己的陵墓选在这块风水宝地后,便一心一意想把茂陵地区建设成一座“小香港”似的城市。主父偃的建议正和汉武帝对茂陵进行“招商引资”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于是,主父偃的建议一出,汉武帝便下了一道诏书,各郡各户,凡个人私有财产达到三百万以上的“富翁”,限期搬到茂陵,留头不留家,留家不留头。

因此,我们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汉武帝在茂陵建自己的陵墓,而全国大大小小的富豪们举家千里大迁徙地奔向荒凉陌生的茂陵。这么一折腾,自然有很多人心里不乐意了,但大多数富豪都敢怒不敢言,毕竟谁都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众人都不敢,但有一个人却例外。这个人的名字叫郭解。

郭解,河内轵县(今河南省济源市)人,他家世代都是大地主,有钱有势,人称“关东大侠”,是方圆数百里有名的重量级人物。他家里的钱据说可以用屋来堆,手中的权势也不容小视,据说跟卫青“交往甚密”。

人家世世代代生活在河南,突然要搬到茂陵去,郭解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他便找到卫青,求卫青帮他说说情。

卫青是个讲义气的人,他马上向汉武帝上演攻心术,说郭解家里很穷,不具备搬迁条件,请求留在本地。

汉武帝不是能轻易糊弄的主子。他听了卫青的话后,幽幽地反问了一句:“能请得大将军为他说话的人,难道会是贫穷寒酸之辈、碌碌无为之徒吗?”

就这样,卫青的求情失败后,郭解一千个不心甘、一万个不乐意地上路了。到了茂陵,也不知是出于对上级政策的不满,还是为了打击报复,总之郭解摇身一变,由富翁变成了黑帮老大,把“为富不仁”四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鉴于搬迁到茂陵的都是“大腕”级别的人物,再加上又是汉武帝直接管辖的“直治区”,郭解纵有三头六臂也没敢造次。他敢造次的地方是他的老家轵县。

郭解虽然人搬到了茂陵,但他手下的人却在轵县。于是,郭解“身在茂陵,心在轵县”,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投机倒把,可谓无所为不为,无恶不作。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纵使天高皇帝远,汉武帝也听到了郭解的那些龌龊事。他马上给当地政府下达了严查令,当地政府也很快上报了严查结果——郭解没有犯罪。

连郭解的“父母官”都说他无罪,是个好人,汉武帝也无话可说了,只好把目光从郭解身上转移开了。

事情到这里,眼看没有什么波澜可言了,汉武帝在长安做他的大汉皇帝,郭解在轵县做他的“土皇帝”,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但是,嚣张的郭解不会想到,他的一次无意之举,却使得自己的“井水”犯了汉武帝的“河水”,从而引来了杀身之祸。

事情的起因是郭解无意中杀了一个人。如果在平时,他这个土皇帝草菅一条人命那是连眼都不眨一下的小事,但这一次却是例外,他杀死的是一个儒生。汉武帝重用的主父偃、公孙弘等人都是儒生出生,所以说此时的儒生都是汉武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他的“自己人”。都说打狗得看主人,郭解这一次无疑只看到了“狗”,却没看清狗背后的“主人”。

太岁爷头上动了土,汉武帝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再次对当地政府下达了严查令。汉武帝满以为这次县令一定不敢徇私舞弊,一定会秉公办事,给出一个满意答卷。然而,结果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县令还是老调重弹:郭解没有罪。

这明摆了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忽悠了一次还不够,这第二次忽悠终于引来了焚身之火。

这时,丞相公孙弘站出来了,他已对汉武帝心里的想法了然于胸,于是主动请缨去轵县调查这件事。

丞相愿意亲自出马,汉武帝当然愿意了。不久,公孙弘回来了,把搜集到的一大堆郭解的罪状交给了汉武帝。随后的事已无悬念可言,郭解不但死有余辜,还被株连九族。

整个“大迁移”的计谋是主父偃提出的,而平息“内贼”却是公孙弘干的。因此,这一次可以算作两人的亲密合作,姑且把他们这时候的关系美其名曰为“蜜月期”吧。

其次,来看主父偃“良人三策”中的第二策:提出在新夺取的河套地区设置朔方郡。

前面已经说过,当卫青收复河套地区后,主父偃立马向汉武帝提出修建朔方郡的建议。通过在河套地区修建城墙,扩河捞淤,设置郡县,抗击匈奴的入侵。汉武帝很欣赏,于是马上就此进行朝议。

但是,主父偃的提议却招致一片反对声,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公孙弘,理由很简单,这是劳民伤财之举。于是,两人在朝堂之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主父偃和公孙弘都是才学渊博之人,口若悬河之辈。这番辩论你来我往,数回合也没能分出高下。最终,汉武帝叫停了这场辩论赛,单方面宣布主父偃获胜,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主父偃着实风风光光了一回,因为他战胜了朝中牛得不能再牛的“牛魔王”公孙弘。

公孙弘着实灰头土脸了一把,因为他败给了朝中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字辈”主父偃。

睚眦必报的公孙弘从此怀恨在心,两人的关系也急转直下,一举撕破了脸。我们姑且把他们这个时候的关系称为“磨合期”吧。

最后,来看主父偃“良人三策”中的第三策:推恩令。

主父偃认为,诸侯王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而为淫乱,急则合纵以反抗朝廷,对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因此,他向汉武帝建议,令诸侯推恩分封子弟为侯,这样王国自分,诸侯王的权力也随之削弱。可以说主父偃的“推恩令”和晁错当年的“削藩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晃错当年因为“削藩”削出了个七国叛乱,而主父偃“推恩”则推出了个“二王之乱”(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来。这是后话,这里先卖个关子,按下不表。

推恩令得到了众多诸侯子弟的响应和拥护,因为他们有利可图,可以因此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封地。但是,朝中有一个人却对此极为反感加极力反对,这个人便是公孙弘。这件事他不但无利可图,还让主父偃一个人大红特红,大火特火了一把。主父偃这一主张把他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想不红,想不火也不行啊!

忌妒是一把双刃剑,公孙弘却宁愿冒着伤及自己的危险来挥出这把剑。因为这个时候的公孙弘已经视主父偃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公孙弘不愧为政治老狐狸,他把目标瞄准主父偃后,并没有急着下手,而是不动声色,默默地等待。终于,他等的机会来了。

同类推荐
  •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内容简介:马路上,三毛盖着一张报纸睡觉。一个坐轿车的有钱人,从车窗丢下一个烟蒂。于是,苦命的三毛又遭了一回火灾……差不多和三毛同龄的我,为可怜的三毛担心,也为他不平。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天才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收录了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媒体等对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的经济思想、著作、研究成果、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评价,通过第三方的角度,为读者客观、全面地介绍了刘诗白教授的学术成就,展现了刘诗白教授的治学成就、人格魅力和大师风貌。他成功地构建起了一套对中国改革实践富有解释力的严谨理论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起到了有益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希望

    希望

    希望是一种很原始的力量,它隐藏在内心的深处,激发出这种力量将得到一种全新的思想变革。国家、企业、个人都需要这种力量,这是我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课题,我的理想就是将这种力量教给每一个人,让他们能自行掌握从谷底走向巅峰的方法。
  •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

    这是曾经激励过数千万人的著作,它如今也必将激励着你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奋力拼搏,享受生活。如果放弃一根小小的荆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相信所有的妻子都会回答:我愿意。但真正伟大的妻子并不仅仅如此。她还会成为伴侣背后的支撑,令其获得更大的成就;她亦会娴熟地打理生活,令幸福和美满遍布人生的各个角落。这部久负盛名的经典,不但能令无数女性获得更具活力、更高品质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亦能造就伟大的女人,培养伟大的男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回归神坛

    回归神坛

    处于游戏神坛顶点的赵子超意外被害,身体全废,无意得知真相,再次向神坛顶点出发,且让主角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网游世界。
  • 北游记

    北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本良善

    我本良善

    本书由七个中短篇小说组成,描写了艰难世事,人间冷暖。作者试图通过对人性善恶变化之原因的探索,寻找一条防止这种变化的路径,从而提醒人们如何自治自律,如何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文中主人公都对未来寄予厚望,希望自己升华,希望社会和谐,希望世界更加光明。
  • 旷世妖师

    旷世妖师

    气道九转,九转之上为玄黄天人动、武圣绝、人王开府、地尊飞天...这是一片神奇的世界——一位落魄少年,偶从一具海上浮尸身上,获得一枚神奇紫骨,里面记载着一门早已失传的上古魂诀...……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新书发布,求收藏,求推荐!!
  • 行者玄奘(套装8册)

    行者玄奘(套装8册)

    一本囊括世间万千佛理的小说,孟非、陈坤、马伯庸、严峰、胡紫薇力荐。写尽玄奘的一生,一个孤独行者的求真苦旅!玄奘,俗名陈祎,出生在关中一个官宦家庭。大业八年,朝廷下诏在洛阳剃度十四名僧人,十一岁的陈祎用自己的方式争取到了机会,破格剃度为沙弥,法号玄奘。隋末群雄并起,处于风口浪尖中的洛阳饥荒蔓延,十室九空,玄奘开始负笈游学天下,广拜名师,成为名震一时的少年高僧,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和疑问。当再也无人能回答他的疑问的时候,玄奘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天竺。17年56个国家110个城市1335卷经文5万里路=玄奘西行。新兴的大唐王朝、马背上的突厥人、神秘的中亚、多种思想大碰撞的印度……展现在玄奘这样一个孤独行者的求真苦旅中,成就了人类徒步史上最伟大的探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生悲欢皆为你

    余生悲欢皆为你

    新书【嫁给全城首富后我飘了】已开,欢迎品读。“你娶我吧,婚后我会对你忠诚,你要保我不死。”走投无路,乔玖笙找上了传闻中患有眼疾、不近美|色的方俞生。他空洞双眸毫无波澜,却道:“好。”一夜之间,乔玖笙荣升方家大少奶奶,风光无限。*婚前他对她说:“不要因为我是盲人看不见,你就敢明目张胆的偷看我。”婚礼当晚,他对她说:“你大可不必穿得像只熊,我这人不近美|色。”婚后半年,只因她多看了一眼某男性,此后,她电脑手机床头柜办公桌钱包夹里,全都是方先生的自拍照。且看男主如何在打脸大道上,越奔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