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3900000083

第83章 初露锋芒

人心不足蛇吞象。冒顿把目标锁定在了大汉王朝身上,而想进入中原,就必须经过最北方的韩国。为此,身为一方诸侯的韩王信早已有了准备。他把大部队调到马邑,做出了严阵以待的态势,只等匈奴大军一来便迎头痛击。

韩王信苦苦等待的冒顿终于来了。那一天下着大雪,韩王信一清早就起了床,首先嵌入他眼帘的是一片白,银装素裹,全世界好像都变成了白色。

雪,一片一片,飘飘柔柔,洋洋洒洒地下着。这时,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守在城头的士兵已经在惊呼了,他们撕心裂肺地叫道:“狼来了,狼来了!”韩王信擦了擦眼睛,定睛望着远方,但见白茫茫中果真有黑压压的发着绿光的狼影在闪动着。

怎么突然之间会来这么多狼呢?又过了一会儿,那群数不尽的狼像变魔术似的,瞬间就到了城下。直到这时,韩王信才看清这群狼的庐山真面目,原来他们是一群披着狼皮的人。此时,这群“狼人”正虎视眈眈地望着城上。

为首的狼王冒顿打了一个手势,写了一封信直接射进城里。

韩王信哪里料到这么寒冷的天,这一万来匈奴人竟然会如天神下凡般突然出现在眼前,而他身边只有几千守军。韩王信看了信,是让他开城门,这下该如何是好啊!

顺便提一下,这个韩王信与其他诸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翻脸像翻书一样快。当初刘邦攻克彭城时,韩王信马上归降刘邦。彭城兵败后,韩王信马上掉转马头归降项羽,后来见势不对又归降刘邦。

此时,这些匈奴人的威言激发了韩王信“顺风倒”的风格。面对这样的一群狼人,韩王信虽然对守城一点信心也没有,但他同时也有顾虑:如果真的投靠了他们,狼人的生活,他们这些地地道道的汉人能适应吗?

韩王信正在犹豫,他的部将来劝他派人去向刘邦求救。韩王信当时想想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于是派了一个装扮成狼人模样的士兵,趁夜色溜出了城,然后向刘邦所在的咸阳进发。

由于不敢打草惊蛇,他行的是蛇行鹤伏之绝妙身法,生怕惊动那群狼人。但人的脚力毕竟有限,哪能跟马相比,因此,他走着走着就感到力不从心了。当他累死累活到达咸阳时,时间已过了五六天了。

五六天并不长,但对被困在笼中的韩王信来说就是度日如年了。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七天,终于熬不住了,于是他派人出城去和狼人进行归降细节的谈判。

那边刘邦接到信使的报告后,马上调兵遣将,准备去救被困在马邑的韩王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在这时,传来了韩王信正和匈奴人谈“芝麻开门”的事,刘邦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如果他们真的结盟了,那自己再派兵去那里,岂不是很不受欢迎吗?

不受欢迎的事谁都不会轻易去做,于是刘邦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他直接给韩王信写了一封信,以求他能及时回心转意。

韩王信因为利益和政治地位与匈奴进行了数轮艰苦的协商,但由于双方存在语言障碍,想找精通两国语言的翻译官当真是难于上青天,再加上韩王信对这些匈奴人的底细还不是很了解,所以谈判进程十分缓慢。

刘邦的信一到,倒是帮韩王信下定了决心。说白了,韩王信为什么谈得这么慢,就是对刘邦还存有最后一丝幻想和不舍,对匈奴还存有最后一点戒备和提防。接到信后的他不再犹豫了。

刘邦的这封信,说白了是一封问责信:“我封你为韩王,是叫你镇守在北方,为国效力的,不是叫你和匈奴人勾三搭四的……”

受到责备的韩王信不再犹豫,马上开门把匈奴人迎进了城里。冒顿进了马邑城后,欢喜之余,马上拜韩王信为大将,让他充当先锋,越过句注山,南攻太原。

韩王信的彻底背叛激怒了刘邦。他不顾年老体衰,决定亲自挂帅出征,去擒韩王信灭冒顿,以解心头之恨。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十月,刘邦挑选三十万精兵,从咸阳直接向太原出发。由于是刘邦亲自出征,很多元老级重臣都跟随他出征了,其中包括樊哙等武将,也包括陈平等谋士。

不过,刘邦手下的“三杰”没有参与这次军事行动。

萧何从来都是管理后方的后勤部部长,前方打仗的事他向来不亲自参加,况且他此时还在帮刘邦搞工程建设,不去在情理之中。

张良迷上气功后,整天闭门不出。刘邦曾亲自上门慰问这个昔日自己手下的顶梁柱,但他已变得面黄肌瘦。因此,张良没有出征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韩信连降三级后,已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侯了,就是他想出征立功,刘邦也不会再给他机会。

刘邦大军很快就抵达了马邑。这个马邑是冒顿好不容易才拿下来的,自然不能轻易交还给汉军,于是冒顿马上派左贤王和右贤王带一万二千人马去支援马邑。冒顿以前战无不胜,满以为自己这次派这么多人去已足够扫平汉军了。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左、右贤王的一万二千铁骑到达马邑后,和马邑城的匈奴残兵合在一起,马不停蹄地赶到晋阳。在这里,他们正好迎来了汉军。

左、右贤王以前在打东胡征月氏等战役中几乎没有吃过败仗,这时仍然发挥其惯用伎俩,采取骑兵特有的战术:高举高打。

第一批上前的是冲锋队。按左、右贤王的战略意图是想把汉军冲得七零八落,然后再大快朵颐。以前他的冲锋队那可叫一个绝啊!个个都不顾生死冲进敌阵中,把人家好好的阵形搅得一团糟,为随后自己的大举进攻提供机会。

但此时,面对汉军,他们这一招却不管用了。因为他们的冲锋队一溜烟地向前冲,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刺耳的惨叫声从地底下发出来。不用说,先锋队的人都掉入汉军早就安排好的陷阱里去了。陷阱里布满了竹签等东西,上面又遮盖了茅草和虚土。就和猎人狩猎一样,只不过规模和工程大很多而已。

冲锋队失利后,左、右贤王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们充分发挥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士兵突击”精神,马上派出了第二批敢死队。

这批敢死队小心翼翼地绕过刚才的线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而去,眼看就要跟汉军有个亲密接触了。可汉军对这群狼人并不感兴趣,只听一声炮响,汉军万箭齐发,顿时天空中下了一阵箭雨。最后这批敢死队几乎全部中箭身亡了。

匈奴人既然如狼又似虎,三板斧岂是浪得虚名?前面两击不中,他们使出了最后的绝招。左、右贤王大手一挥,第三批敢死队拿着刀,背着剑,拿着挡箭牌,接着奋力杀向前。虽然挡箭牌帮他们挡住了箭雨,但也挡住了自己的视线,他们只能跟着感觉向前冲。

事实证明,这种跟着感觉走的策略并不好,因为他们很快就人仰马翻了。被摔得缺胳膊断腿的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这是地面上一根根毫不起眼的绳子惹的祸。

摔倒在地的匈奴兵还来不及站起来,两边的沟底又涌现出了汉人的骑兵,上去就是刀剑相加,顿时一片血肉模糊。

眼看绝杀技都不奏效了,左、右贤王还不知道知难而退。他们发出了决战的信号,全军都呼啦啦地向前冲去,看架势非要跟汉军拼个你死我活了。然而,他们冲了一阵才发现,自己冲进的是汉军的包围圈,四处呼啦啦的都是汉军。

眼看情况不妙,左、右贤王这下才充分发挥打不赢就逃的作风。两人一人在前开路,一人断后,终于杀出血路逃了出去。只是他们逃出重围后,回头清点人数,这才发现,冒顿给他们的一万二千人马只剩下了不到三千。

什么叫欲哭无泪,左、右贤王这时才体会到。冒顿听说自己最为倚重的将领居然打了败仗,这一惊非同小可,他们可是被人称为黑白双煞的无敌战神啊!怎么这次不败金身被汉军破了呢?冒顿揉了好几次眼,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一万二千人马现在只剩下三千人马了?天方夜谭啊!”冒顿痛惜道。

左、右贤王哭着说他们是如何如何中了刘邦的奸计,如何如何拼命才得以逃命。直到这时冒顿才知道,原来这支汉军不是等闲之辈。他下令全军集结,共同对付汉军。

此时已是十一月,大雪越下越来劲。汉军感觉马上就要被大雪的寒冷和压迫感所吞没了。

中原人哪里遇到过这样寒冷的天气?汉军士兵被冻得焦头烂额,手肿如包,有的连兵器都拿不稳,更别说打仗了。这时候,刘邦在城里也没有闲着,他一边祈祷老天赶快停止下雪,一边祈祷那个千刀万剐的狼王冒顿千万别这时候跑来打仗。

刘邦就是刘邦,他不愧为天子,既然是老天的儿子,他的祈祷当然奏效了。雪虽然还没有停,但冒顿却在几十里外停止不前了。

此时天寒地冻,汉军不适应这般寒冷的天气,个个都在和冷空气做斗争,如果打起仗来真是凶多吉少。在大好机会面前,心狠手辣的冒顿怎么就像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法一样,突然裹足不前了呢?

刘邦感到很奇怪,于是他派了已被自己重用的娄敬去打探虚实。雪停了,风小了,天空也变亮了,然而好几天过去了,就是不见娄敬回来报告消息。

刘邦坐不住了,总不能在这冰天雪地中长期住下去吧,又冷又饿的喝西北风啊?这时他真渴望能和冒顿好好打一仗,早完事早回家。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于是,刘邦决定主动前去寻找冒顿,和他们进行决战。沿途的匈奴百姓见了汉军就像老鼠见了猫,吓得非躲即窜。

胆小如鼠,不足为虑嘛。刘邦不由对匈奴人多了几分轻敌之意。沿途不时有扎过帐篷烧过火的痕迹,这下刘邦更断定匈奴人是心虚撤军了,于是更加放心大胆地去追击。

当他们到达广武时,这才碰到姗姗来迟的“探子”娄敬。此时的娄敬已变得蓬头垢面,他跪在地上对刘邦说:“陛下,臣以为不宜再进攻啊!”

刘邦自然要问为什么了。

娄敬说他这些天至匈奴军营中见到的都是老弱病残,他们个个弱不禁风似的,这和剽悍勇猛的匈奴人哪里有一点相像呢?所以,娄敬判断这很可能是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

此时刘邦正追在兴头上,他正为自己马上可以全歼胆小如鼠的匈奴大军而踌躇满志,非但听不下娄敬的建议,反而以“妖言惑众”为由把他给抓起来了,还派人把他从战争的最前线直接送到广武的黑深大牢里去了。

娄敬不由泪水涟涟,发出了这样一声叹息:“陛下啊!我们这一见是永别吗?”

被娄敬这么一搅和,刘邦一怒之下,变本加厉地提升了进军速度。骑兵在前,步兵随后,行军过程当真层层有序。

这时候,匈奴人的狼皮、羊皮、虎皮等皮衣派上了用场。骑兵还好,有马可坐,步兵们可就苦了,他们身上都是几十斤重的铠甲,能走多快?于是,当骑兵到了平城时,步兵和一些落队的骑兵都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这时天气突然变得奇好。刘邦终于看到了蓝天白云,下令在平城休息休息再说。

“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啊!”进城后的刘邦解开厚厚的皮毛衣,躺在座椅上,望着头顶暖暖的太阳,柔柔地来了这么一句。然而,他话音未落,一阵刺耳的狼叫声便惊醒了他,接下来马上有探子来报,说冒顿四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大有包围平城的迹象。

刘邦大吃一惊,这平城城小墙薄,被困在这个城里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他当机立断,马上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这时,匈奴骑兵的叫声越来越大,已从四面八方围集而来。汉军仓皇之下,交起手来,哪里是人家的对手,只有节节败退的份儿。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刘邦认为凶多吉少时,前面出现了一座大山救了他一命。刘邦喜出望外,下命向山上撤退。这山口两边是峭壁巨石,中间只两丈来宽的口子,易守难攻。匈奴人虽然勇猛,但又哪里能冲破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呢?

这座山叫白登山(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

冒顿眼看一时半会儿攻不上去,他是聪明人,知道此时的汉军不到十万人马,而且山上又没有挡风避雨的屋子,这天寒地冻的,只要把汉军围在山上几个月,在饥寒交迫之下他们就会不攻自破了。于是,他马上叫手下四十万人马把山的四周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长安的“酒鬼诗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人、一个政治家、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口才最好的反对纳粹德国的演说家,温斯顿·S.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这本自传中,丘吉尔回忆了他的童年、他的学校、他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担任战地记者以及他的初涉政坛——成为议员。《丘吉尔传:我的青春》不仅仅让读者对这个伟大人物有了一个了解,而且正如丘吉尔自己所写的一样,是“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缩影。”
  • 梁启超妙语录

    梁启超妙语录

    一位“新民少年”的醒世恒言,囊括了梁启超的学术神话和传奇岁月。综观梁启超的一生,对政治和学术的双重关注构筑了其思想大厦,本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精心选取了最能代表梁启超为文与为政的言论、观点,通过这些文字,生动地展现出一个“振臂一呼,令武人仓皇失色”的政治家梁启超和一个“开‘新史学’之先锋,致力于‘学术兴味’”的学问家梁启超。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苏格兰玛丽女王

    苏格兰玛丽女王

    玛丽·斯图亚特女王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受爱戴和最有争议的女性之一。玛丽女王是国王詹姆斯四世和妻子玛格丽特·都铎的孙女,她既是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又因苏格兰改革中的暴力,使她具有了16世纪最有戏剧性和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苏格兰玛丽女王》讲述了玛丽的真实故事,主要聚焦她作为苏格兰女王统治期间,更多的赞美了她的生活,告诉大家为什么她是真正一位走在时代前端的女性。本书是《世界史上的传奇巾帼》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纪实性传记。共包括四个时期的介绍。
热门推荐
  • 狗日的城市

    狗日的城市

    天就要黑透了,金凤才看到一个人影向自己走来。在村头站了一个多点儿,腿有些酸酸的。女人的直觉告诉金凤,那个人影是自己的男人永利。金凤迎上去,接过男人的包,问,事情咋样了。永利说,回家再说吧。儿子小翔在家门口等着爸妈。看到爸爸回来,小翔很高兴,知道爸爸这次去湖城是为了自己上学的事。今年村里有三个孩子考上了一本,都是初中或高中转到湖城上的。尽管小翔在乡中学成绩很优异,永利和金凤还是想让小翔去湖城读书。金凤麻利地给男人端上饭菜,还有一壶酒。饭做好一个多小时了,饭菜都不是太热了。放下饭菜,金凤又转身对小翔说,做作业去。
  •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将揭开海洋是怎么诞生的,海洋是什么样子,海洋里有什么,人们怎么去探索海洋、了解海洋、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串成一线,回答青少年未知的海洋知识。读完《掀开大洋的盖头来》,您会对海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您会发现,海洋科技领域将成为广大青少年报效祖国的用武之地。在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祖国新的海洋事业正在等待着千百万有志青少年投身其中。
  • 人之废除

    人之废除

    《人之废除》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43年在杜伦大学的演讲稿,于同年出版,副标题为“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 少年心理师II

    少年心理师II

    平静的晨曦之晨,先是被笃信末日将至的嗜睡男孩打破,接着闯进诊所的武警更直接将心理师莫晓乙定罪为军火贩子。来不及等待救援的莫晓乙,被秘密关押到号称“只进不出”的第六监狱,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意料——他的狱友不只是“特殊人才”,还都患有怪癖之症。因为好友莫晓乙被诬入狱而火冒三丈、追随而来的周大警监周觉,却将催化这场“疾病”。他们在狱中连续遭遇挑衅和暗杀,事态的发展完全脱离了控制……
  •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是个古老的社会组织,至今仍能看到它的活动踪影。宗族为什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而绵延不绝?今天的宗族和古代的宗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色?本书注重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试图以简练的笔法和典型的事例,概括地展示宗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宗族又贵族化到民中华的组织延边,宗族的古老传统以及多变的适应性特点。书中内容涉及祖先崇拜与宗族的祭祖、宗族的形态与结构、宗族的教化和族人的生活、宗族与地方社会等诸多方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表哥别弃疗

    表哥别弃疗

    一向冷清的表哥竟然操心起她的婚事来,蓝清眉表示鸭梨山大。她只是想随便嫁个人生两个白胖儿子混口饭吃而已,何必挑选得那么认真。关键是,表哥,为什么挑来挑去你竟然挑中了自己?!
  • 我叫刘箩粒

    我叫刘箩粒

    她与他的纠缠究竟是爱是恨,她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到底还恨不恨他,我只觉得这一切该结束了。
  • 末世美食屋

    末世美食屋

    或许我这里将是这末世最后一片净土,一片充满香气的净土。
  • 重生之皇后炼成记

    重生之皇后炼成记

    冷面女间谍穿越成了懦弱乡村童养媳,她元芷汀岂是任人欺负的小绵羊?打养母?小意思!谁爱说谁说!断了恶霸的子孙根?这种人渣的子孙也好不到哪去,留下来只会继续祸害人间!闯皇宫、闹江湖,俘获一大堆美男的芳心,组建天下最大的情报组织天网……不过这是谁家的妖孽男,为什么追着她不放,就她这副没发育的小身板他竟然也看得上?还上下其手?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拳打过去,这妖孽男却说被毁了容,要她对他负责?毛线啊,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