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700000007

第7章 林场(1)

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巴山县花成区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天穴山。山脊南北走向,最南端的山巅上,有一座荒无人烟的天穴古寨。天穴寨的东、西、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险不可攀,唯北方的山脊蜿蜒延伸至南江县的地界。山上苍松、翠柏成林,四季常绿。天穴寨西面峭壁下的山坳上,就是高岩林场的所在地。

一栋一楼一底的房屋,紧挨着一套农家院落。林场的楼房比农家院落高出一头,老远看去,格外醒目。

一块水田呈弯月形围着农家院落和林场,水田外面的青坡上长满了青树。深秋时节,青树的叶子黄了,地上的落叶更加枯黄。那边山崖下,有一丛盛开的野菊花,黄得鲜艳而令人心清气爽。

牛治凡把知青送到林场,第二天就打算走了。吃了早饭以后,他叫上汪益隆、张晓云和刘新艳三个人,要到公社去。他们从林场出来,走过那条田坎,来到青坡。牛治凡边走边说:“……我走了以后,高岩林场搞得好与不好,就看你们三个了。全林场二十一个知青,只有你们三个是共青团员。你们一定要起好带头作用,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作出表率,让大家都能安安心心地留在这里……至于工作方法么,其实很简单,就六个字: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要发现和鼓励积极追求上进的;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帮助落后的、不安心的……”

汪益隆一边走一边点头,似乎对牛治凡的经验之谈极其佩服。他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牛治凡都一一作以解答。刘新艳问:“牛老师,你看何曼昨晚上哭了那么久,她是不是有点儿后悔了?以后会不会不安心呢?”

牛治凡回答:“我认为不会。她年纪还小嘛,第一次离家这么远,难免不想家,不哭鼻子。要抓活思想,她的出身好,你们要重点培养她……”

刘新艳的成分也是工人,她心领神会地“哦”了一声。张晓云不以为然地笑笑,默默地跟在后面走着。

顺着山腰的小路,绕过两个大弯,到了公社。社长肖勋和林场指导员沈和清,正在那儿等候他们。牛治凡、汪益隆、刘新艳和张晓云依次进了社长办公室,肖勋和他们一一握手。沈和清倒了几杯开水,一边递给四个人,一边客气地说:“辛苦了,辛苦了。”

牛治凡向肖勋介绍:“……他们三个都是共青团员,都是积极主动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到山区来扎根山区、建设山区的。尤其是刘新艳,虽然她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但是她志向远大,坚决要求到农村来。她妈妈不准她来,把她锁在家里。她是翻窗子逃出来的,然后偷偷地拿到户口,背着她妈妈办好了下乡的手续……”

“咳!”

“咳!”

肖勋和沈和清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叹,对刘新艳的行为表示赞许。

牛治凡接着把汪益隆和张晓云的情况,简单扼要的作了介绍。在牛治凡的主张和推荐下,高岩林场的领导班子成立了。不用说,社长肖勋是林场理所当然的场长,这是上面的规定。由于肖勋要负责领导整个公社,指导员沈和清就要代他主管林场的全面工作。汪益隆是副场长,主管林场知青的工作。刘新艳是团小组长,因为只有三个团员,还不够设立支部的条件。“……以后多发展几个团员,你就是团支部书记了。”牛治凡说。张晓云呢,就是林场民兵排的排长。这样一来,林场的“党、政、军”都有人分管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好好干,前途光明得很咧!”牛治凡笑着说。

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牛治凡与肖勋和沈和清握手道别。汪益隆、张晓云和刘新艳还要送牛治凡一程,三个人都跟着走出了社长办公室。

恰逢这天赶场。高岩场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日,村民们便会来赶场。有人来卖点儿自己的农副产品,也有人来买点儿生活必需的用品,比如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场上人声鼎沸,甚是热闹。这么偏远的山乡,在赶场的日子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活力。牛治凡、汪益隆等人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经过,从高岩场的东头走到西端,到了场口,牛治凡说:“好了,我就从这里下花成。你们也去赶一下场吧。”

汪益隆说:“我们再送一会儿。”

几个人都有点儿依依不舍的样子,于是又走了一段路。牛治凡说:“行了行了,你们该回去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嘛……哦,还有件事儿要告诉你们,记住,三年之内,不准恋爱,不准结婚,不准探亲。”

刘新艳似乎颇感羞涩,脸颊泛出红晕。显然是由于当着三个大男人的面听到了“恋爱”、“结婚”之类的字眼儿。

张晓云听了想着:他为什么要说三不准呢?

汪益隆习惯性的点了一下头。

牛治凡跟三个人握手道别,转身离去。

汪益隆、张晓云和刘新艳三个人,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朝着渐渐远去的牛治凡挥手,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了才转身离开。张晓云问汪益隆,牛老师为什么要说三不准。汪益隆说,可能是上头的规定,但是人到了年龄要恋爱要结婚,谁都无法制止。他们三个人回到了场口,刘新艳说想“买点儿东西”,她要去赶场。汪益隆说他要去找肖勋,想多认识几个公社的干部,问张晓云去不去?张晓云说:“我先回林场去了。”

张晓云独自一人走上了回林场的那条大路。所谓“大路”,其实还不到一米宽,比起重庆的大马路来,自然只能算是小路。这样的小路,两个人不能并排走,只能走成单列。赶场回家的村民,三三两两的,都是成单列行走。初次看到这种情形,张晓云的感觉是挺新鲜的。想到林场已经开始在一起生活的、总共二十一个知青,他的感觉也是挺新鲜的。想到自己一夜之间竟然成了民兵排长,那种感觉,更是新鲜得有如拥抱了早晨初升的太阳。从小到大,一十七岁了,他连一个小组长都没有当过,这一下突然当上了民兵排长,这就是加入了共青团的好处么?牛治凡说“好好干,前途光明得很咧!”或许自有他的道理……张晓云又想到林场的那些知青,有的连姓名都还不知道,好在一个个都年轻而又单纯,正像一棵树上挂着的果实,大多是青涩的,只有少数几个微微泛红……

二、“专家”与“和尚”

高岩林场的二十一个知青,其中有八个女生,十三个男生。他们来自重庆的十九中、十四中、寸滩中学等。钟远贵的年龄最大,虚岁二十,比汪益隆大两个月。他来林场的原因,一不为当官,二不想发财。追根溯源,是在学校那次开“出身不由己,道路可以选择”的主题班会以后,他便对姚玲产生了好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毕业后返校那两天,听说姚玲要下乡,他就义无反顾地跟着来了。

一路上,钟远贵总想引起姚玲的注意。在车上的时候,只要姚玲一起音,第一个跟着唱歌的,必定是钟远贵。在船上,张晓云吹口琴的时候,第一个跟着唱歌的是姚玲,第二个便是钟远贵。在爬山的时候,他曾几次试图帮姚玲拿行李,都被姚玲婉言谢绝了。这令他郁闷而又烦恼,但不气馁,反而更加卖力地要在姚玲面前表现自己。

开始上班以后,没过几天,钟远贵就遇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这天出工是锄草皮。山区的梯田,有的田坎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垒成的,比人还高。人站在水田里,用锄头把那些石缝里的杂草和土皮铲进田里,以作沤肥,叫作锄草皮。知青们用的都是新买的大锄头,锄把有一米多长,锄头很容易从锄把上脱落。姚玲的锄头没用多久就从锄把上脱落了,她斗好锄头,没锄几下又脱了。这时候,钟远贵笑嘻嘻地走过来说:“让我帮你斗吧。”

姚玲实在不便推辞,只好将锄头和锄把交给钟远贵。钟远贵暗自高兴而得意。他爬上田坎,试着斗了一下,太松,原因是锄把不够粗大,斗不紧。他四处一望,发现那边有一棵碗口粗的柏树,于是过去用锄头铲下一小块柏树皮,然后用柏树皮包住锄把,斗进锄头里,装上卡铁和楔子,正合适。他提起锄头,在一块大石头上使劲杵了几下,然后回到田边,将锄头还给姚玲。

钟远贵面露得意之色说:“这下好了,随便你用好久,都没有问题。”

姚玲半信半疑地问:“真的么?”

钟远贵拍着胸脯说:“我敢打包票。”

姚玲低声地说:“谢谢。”

钟远贵仿佛吞了一颗糖,一颗特殊的糖,心头甜蜜蜜、美滋滋的,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伟大好伟大的事情。想不到三天之内,田凤英、刘新艳、宋立萍等几乎所有女生的锄头坏了,都来找他修理,并戏谑地称他为“专家”。

第一个称钟远贵为“专家”的人是宋立萍。宋立萍比姚玲瘦而显得清秀,齐耳的短发,看起来特有精神,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脉脉含情。毕竟是三年的同窗关系,说起话来一点儿也不拘束,她说:

“喂,专家,我的锄头也坏了,帮我斗一下。”

钟远贵欣然接受,十分熟练,且十分乐意地帮宋立萍斗好了锄头。不过帮姚玲斗好锄头那种好伟大的感觉没有了,只有好平凡好平凡的感觉。

从此以后,钟远贵便获得了一个“专家”的雅号。十二年寒窗苦读,终于成了一个斗锄头的“专家”,钟远贵自我感觉良好。此外,他还会理发。母校曾经赠送给知青们一个篮球和一套理发工具,都由钟远贵保管着。这天是星期日,是知青们自己确定的休息日。他和张忠宏等人打了一会儿篮球之后,把成涛叫到院坝里,拿了一只凳子让成涛坐下。

钟远贵说:“来,我帮你理发,你的头发太长了。”

“你会不会理哟?”成涛迟疑地问。他是男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与何曼相仿,也只有十六岁。他的鼻梁高高的,眼睛圆圆的,说话略带童音,“我这个头理好了很好看喽!”

钟远贵大不咧咧地说:“是钢是铁,试了才晓得。”

成涛问:“……你收不收钱呐?”

钟远贵说:“免费,完全免费,分文不取,童叟无欺。”

成涛在那儿正襟危坐,钟远贵找来一件旧衣服围住他的颈部。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围了过来,要看“专家”给成涛理发。钟远贵还真沉得住气,俨然一位专业的理发师,一边用一把小木梳梳理成涛的头发,一边打量成涛的长相说:“你这个头,要剪成平头才好看。”

成涛说:“行,我喜欢平头。”

钟远贵握住推子,从成涛右边的鬓角往上推,往上推。

“高了!高了!”徐为民在一旁嚷着。

钟远贵赶紧停下,从正面看了看成涛,分辩说“我觉得不高,正合适。”于是又用推子从他左边的鬓角往上推。

“高了!这一回真的高了!”张忠宏也在一旁嚷着。

钟远贵再一次停下,从正面端详成涛,果然是一边高,一边低。这时候汪益隆过来了,他接过钟远贵手中的推子说:“我来,看我的手艺。”

汪益隆握住推子,从成涛的后脑勺起推,一直推到头顶,仿佛推土机在山坡上推出了一条小道。知青们见状哄堂大笑,成涛倏地跳起身来,李昱递了一面小镜子给他。成涛用镜子照照脸的左边,又照照右边,一摸后脑勺,真令他哭笑不得,大声嚷嚷:“好哇!拿我当实验品!”他操起凳子就要砸汪益隆。徐为民、张忠宏等人赶紧拦住他,好说歹说,才把他按在凳子上重新坐下,让钟远贵继续给他理发。

“还是让我来。”钟远贵一边笑着,一边用推子又开始推剪成涛的头发,“这一下只有委屈你,剃成光头算了。”

汪益隆在一旁说:“我就是想给他剃成光头。革命时期,好多红军都剃光头。光头还有一个‘革命头’的美称咧!”

成涛说:“你也来剃一个革命头嘛……”

汪益隆说:“你放心,下一个就是我。”

“别动,别动。”钟远贵一手按住成涛的头,一手握住推子,一丝不苟地将成涛头上的头发推得干干净净的。

“……嘿嘿,像个和尚。”李昱说。

“和尚。”

“成和尚。”

徐为民、张忠宏等人随声附和着。从此以后,成涛就得到了一个“和尚”的绰号。也有人称他为“成和尚”,不过张晓云还是习惯于叫他成涛。

“成涛,我问你个事儿。”张晓云说。

“什么事儿?你说。”

“你为什么要来当知青?”

“嘿嘿,为什么?我只晓得不花钱可以坐两天的车……”成涛由于贪玩,小学只读了五年,就辍学在家,成天和一帮大小哥们鬼混,“龟儿马老头说这里有山有水,果木成林,好玩极了,我还以为这里跟花果山差不多也……”

原来如此,张晓云对神圣的“上山下乡”事业,不由隐隐约约产生了一丝疑惑和忧虑。

三、米汤和盐巴

名为林场,实际上每天干的都是农活。除草,挖地,积肥……跟当地生产队的社员一模一样。这与想象中的林场好像有些走样,张晓云深感困惑。其他的知青心中也有同样的困惑,可是大家都不便说出口,都想表现自己是任劳任怨的、追求上进的知识青年。

这一天,在指导员沈和清的安排下,钟远贵、徐为民由老场员吴春生带领着,在牛圈里,用长长的铁耙将圈肥耙起来,放进运肥人的背篼中。运肥的人都背着一个呈喇叭形状的背篼,手上还提着一个呈“T”字形的木架(山区称其为“打杵子”)。将打杵子放在背篼底部,杵在地上,背背篼的人就可以省力地稍事休息。

沈和清带头,让吴春生他们将他的背篼装满,然后背上一背篼圈肥,上路了。

汪益隆、张晓云、张忠宏等人先后背上一背篼圈肥,跟着沈和清,来到了月亮湾的一大片麦地里。

沈和清的动作十分熟练,一弯腰,背篼里的圈肥便全部倒在了地上。汪益隆、张晓云等人学着沈和清的动作,将背篼中的圈肥倒在麦地里。不过他们的动作呆板,没有沈和清利索,有圈肥洒在身上。

同类推荐
  • 乌苏里船歌

    乌苏里船歌

    本书为中短篇小说集,涉猎赫哲人捕鱼的爱情故事、赫哲族抗日、拆迁、环卫和生产队等等一系列题材。小说《乌苏里船歌》通过形象描述,展现了赫哲族迷人的独特风情和美好的高尚情操;小说《神秘的依尔嘎》描述了赫哲族姑娘在抗日战争中智勇双全,英勇杀敌,表现了赫哲族是一个英勇无畏的雄族……
  • 托尔托罗

    托尔托罗

    绑架是一种游戏,对一个富家小姐来说,玛丽亚显然拥有太多的时间。她既不用劳心劳神于学习成绩,也不必亲自动手拖地做饭(除非是她心血来潮,想活动一下筋骨),更不用提到什么前途、什么全球经济危机,就算她把黄金当饭吃,她的父亲、著名的科技界的领头羊、商业界的巨富劳里先生也供得起。劳里并发有指望这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儿有什么出息,成为什么惊天动地的女强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比男人还缺乏温柔的女强人已经太多了,她们是时代的怪胎。所以他对玛丽亚放任自流,随她怎么闹。
  • 莫清烟探案之未名谷

    莫清烟探案之未名谷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莫清烟惬意地骑在马背上,偶尔抬头望一眼天上或聚或散的云,心里闪过无限憧憬。此刻,她是快乐的,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而她,现在也只想安安静静,自由自在地欣赏无边春色,犹如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沿着湖边蜿蜒的,是一片茂密的草坪,正酝酿一场美丽的绽放,草坪深处,有一个入口,那里便是她此行的目的地:未名谷的人口。未名谷其实是一个小镇。据说那里是天下最有意思的地方,每个人身临其境,各自感觉均会不同。
  • 大海,大海

    大海,大海

    艾丽丝·默多克是“全英国最聪明的女人”。作为维特根斯坦的女弟子,她的哲学修为就很深,著有《存在主义与神秘主义》等。而“存在主义”则是她第一部小说《在网下》的主题,成熟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思考,让这部处女作取得惊人的成功。此后,艾丽丝以独特的风格成熟的思考叱咤英国文坛,共获得6次布克奖提名,为该奖历史上获得提名最多的作家,并以1978年的《大海啊,大海》夺魁。有人称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为“开放的现实主义”。的确,这本书有包容广大的气象,经得起神秘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等各派评论家们的种种折腾;同时她的作品又以娴熟的技巧和发人深省的故事震撼读者。可以说,她的作品,是对哲学最完美的文学化演绎。
  • 大清神鼎

    大清神鼎

    大清咸丰二年,一件由陕西出土的西周古鼎,辗转落入潍坊籍翰林学士陈介祺的手中。擅长于金石文字的陈翰林在研究鼎内铭文时,发现了藏于文字之间的一个大秘密,此时,一封放在家门口的血书,使他意识到自己被人利用,接下来,他被动地卷入一场朝野纷争。可他并不知道,被他命名的毛公鼎,居然开始左右大清国的国运,更大的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靠近……陈介祺如何摆脱各方势力的纠缠,保住大清国的威严和自家的性命?
热门推荐
  • 武侠之冒牌教主

    武侠之冒牌教主

    宋寒被仇家拍下山崖后又被身受重伤的魔教教主救下,因为容貌相像成为了魔教教主的弟子与替身,从此走上杀伐果断的魔教之路。家门血仇,江湖争端,朝廷倾轧,且看景云如何纵横江湖,书写他的传奇!天教我心如烈火,直教鼠辈化劫灰!魔教教主:小子,本座看你面皮清靓白净,身材也是不差,来来来,走近些让本座好好看看。宋寒:阁下救我性命,恩同再造,但小子饱读圣贤之书,并无龙阳之好,断袖之癖啊!
  • 刘耀文感谢青春遇见你

    刘耀文感谢青春遇见你

    我也不知道说啥,第一次写小说,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担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由32篇励志故事集结而成,故事关乎存在、遗憾、梦想和爱情。谁不想过上好的生活,但是每个人都有迷茫、孤寂、沮丧、绝望,怀疑着自己,怀疑生活的艰难时刻……希望我们可以消化掉那些令人不安的事,在磨砺中变得更勇敢,朝着梦想继续披甲向前。32篇故事都是作者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写实。篇篇扎实亲切,未必字字珠玑,却句句含情,能给你一种真实的力量,让你面对时没有隔阂。他的文字仿佛一把婉转温柔刀,划开你平静而麻木的内心,拨开你的心中每一个皱褶,让你的纠结、借口、脆弱无处遁形。读完没人打你的脸,你的脸也会红;不拿针扎你,你也会浑身有刺痛感。作者说了那么多,就是要告诉你:年轻,就是拿来努力的。
  • ALMAYER'  S FOLLY

    ALMAYER' S FOL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把白首许他人

    你把白首许他人

    宁洛歌抱着他许的一生白首的诺言,忍受着所有爱带来的痛苦,期盼着他能回头看她一眼,可是家破人亡,腹中孩子变成一捧灰,她才忽然间明白,那个爱她的人早就死了,死在那个白首的诺言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发球上网

    发球上网

    拿起球拍走向网球场吧,在那里你可以收获健康的身体,快乐的时光,真挚的友情以及——单身的朋友会收获完美的爱情!梵浩意外回到少年时代,努力成为职业网球选手,与桑普拉斯,阿加西,萨芬,费德勒,纳达尔,小德等大师同场竞技的故事。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编辑部的事故

    编辑部的事故

    村委会选举出现了贿选事件,作为市委机关报,是报道还是不报道呢?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坚持要刊登这则消息的人不是为了法理,准备刊登消息的报社不是为了正义,那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郭雪江到报社上任那天,雪花纷飞,路上泥泞不堪。他在进楼前有意在台阶上磕了磕鞋子,可还是在一楼大厅跌了一跤。郭雪江心里很窝囊,脸上颇尴尬,嘴上骂了句娘,在保安和服务大厅职员的众目睽睽下爬起来,拍了拍沾上污渍的西服,向电梯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