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400000011

第11章 农业基本法研究(3)

第二节农业基本法的内容

《农业法》作为我国的农业基本法,对我国新世纪农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总则

《农业法》在明确了我国农业法的立法目标,并对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后,明确指出:“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基本制度,《农业法》规定:“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振兴农村经济。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国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的努力目标,因此,“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科技、教育事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于农业主体的权利保护问题《农业法》规定:“国家保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此外,总则部分还对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和责任进行了原则规定。

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农业生产概述

(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及其制度的总称。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是基本稳定的,其生产经营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适应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经营制度也会作相应的调整,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1957年实行的是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合作社的形式;1958一1977年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1978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建立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

1.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集体所有土地是指法律规定属于劳动群众集体共同所有的土地。根据《农业法》第十条和《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以及《土地管理法》第十条之规定分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一定范围的农民集体,其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类型有三种: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组(原生产队)农民集体。(具体讨论和研究见本书第四章“土地管理法研究”)

2.村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根据《农业法》第十条、《土地管理法》第十条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根据1992年1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村委会与村合作社关系问题的请示作出解释“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规定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应当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没有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由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精神分析可知,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是村农民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者,而村民委员会对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属于代行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3.公有农业生产资料承包经营和农业承包合同。《农业法》第十条至第十四条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作了较具体规定,主要涉及农业承包经营的范围和形式、承包经营权的确认和保护、承包方经营自主权、转包和农业承包合同的转让、优先承包权和继承人承包权、发包方提供生产服务、“四荒”承包等规定。(具体讨论和研究见本书第五章“农村土地承包法研究”)

4.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农业法》第二章和第九章作了原则界定,其他章节将作专门论述。

(二)农业生产

《农业法》规定:“本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本法所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农业生产的法律规范主要有:

1.国家对农业生产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业发展规划,采取措施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指导和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国家引导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市场的需要,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3.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的制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乡村道路、农村能源和电网、农产品仓储和流通、渔港、草原围栏、动植物原种良种基地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国家扶持动植物品种的选育、生产、更新和良种的推广使用,鼓励品种选育和生产、经营相结合,实施种子工程和畜禽良种工程。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动植物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

5.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制度。

6.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7.气象事业为农业服务的准则。

8.关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

9.动植物防疫、检疫制度的实施。后面专章介绍。

10.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安全使用制度,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与合理价格。

11.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三、农产品流通与加工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出路。

由于我国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发展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相脱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很低,1997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79:1。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一般相当于农业产值的3~4倍。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率占80%,深加工产品出口只占20%,而荷兰深加工产品出口占到了75%。这说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助于克服农产品“卖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还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但我们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目的,不仅仅是着眼于当前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的困难,更是着眼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加快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为此,《农业法》对“农产品流通与加工”作了以下规定:

(一)明确了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方向,规定农产品的购销实行市场调节

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生产什么,企业加工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而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则是“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加工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所以,《农业法》规定,农产品购销实行市场调节,同时,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的购销活动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并通过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制度,完善仓储运输体系,做到保证供应,稳定市场。

(二)明确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规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实践证明,市场流通不畅,是结构调整的直接制约因素,在农产品供过于求、出现卖难的情况下,建立多种经营方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是促进结构调整的关键。《农业法》明确规定,国家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集贸市场,国家给予扶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交易秩序,防止地方保护与不正当竞争。

(三)规范市场流通秩序,疏通“绿色通道”

《农业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活动。支持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农产品收购、批发、贮藏、运输、零售和中介活动。鼓励供销合作社和其他从事农产品购销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市场信息,开拓农产品流通渠道,为农产品销售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督促有关部门保障农产品运输畅通,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简化手续,方便鲜活农产品的运输,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扣押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工具。

(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

国家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完善检测手段,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保障食品安全。

四、粮食安全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只能依靠自己,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粮食虽然由过去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但人均粮食占有量仍比较低,还要考虑到人口增长、资源束缚和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为实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农业法》设置了“粮食安全”一章,主要作了以下规定:(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耕地保护制度。(2)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3)对部分粮食品种可以实行保护价制度。(4)国家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和分级储备调节制度。(5)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6)国家提倡珍惜和节约粮食。

五、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

农业投入是指用于种植业、林业(不包括森林工业)、水利、气象、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以及农村其他事业方面的资金、物资投入,包括劳动积累。农业资金投入,按来源分,主要包括:国家(含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基本建设拨款)、农业贷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农业生产的投资、乡镇企业支农资金、农业劳动者用于农业生产的投资、农业利用外资等部分。

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影响,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体现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农业法》设置了“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一章。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确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按照“绿箱”、“黄箱”政策,规定了财政投入农业资金的使用方向;(2)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投入农业的资金增长幅度的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管理;(3)鼓励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4)在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对农民实施收入支持政策;(5)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6)规定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向农业提供金融支持;(7)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建立和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

同类推荐
  • 无主财产法律问题研究

    无主财产法律问题研究

    无主财产的存在是一个制度现实,但理论与实务界因无主财产量少价菲而更多地关注有主财产,偏废了对无主财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书通过对无主财产之认定,包括认定条件与认定程序之设计、无主财产之归属,即围绕中国现行法的制度现状,通过比较法考察得出无主财产归属之应有规则,以及无主财产致害之责任归属等结论。这一研究不仅对中国现行法的理解与适用具有意义,同时对后续立法理论的研究亦具有积极意义。
  • 法官告诉您怎样打仲裁官司

    法官告诉您怎样打仲裁官司

    《法官告诉您怎样打仲裁官司》内容主要包括仲裁与仲裁法的基本知识;仲裁程序;仲裁证据;仲裁裁决的申请撤销和执行;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及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2开 红皮压纹烫金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2开 红皮压纹烫金版)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为配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学习、研究和实施,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以及广大公民能够结合更快、更好地理解、娴熟地掌握该法,本书的作者们在追踪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的过程中,结合修订意见及宗旨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一书。与一般的学术研究与论文著述不同,本书紧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条文的立法、修订的主旨、立法原意进行解读,突出简洁性、实用性和理论性的结合,具有鲜明的特点。
  • 天才远离法学

    天才远离法学

    本书乃随笔集,共分三辑。第一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外法律文化有关。第二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内法律文化有关。第三辑十多篇文章基本属于文学小品文。本书的某些观点、思想倾向,如法学对数学的借鉴,当代中国法学对古今中外法学资源的汲取,等等,对于中国法学的发展而言,不无激励促进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西方要决科注

    西方要决科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主要描写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之间的恋爱悲剧,同时又穿插了大家闺秀何丽娜对樊家树坚持不懈的追求,卖艺为生的关寿峰之女秀姑对樊家树的暗恋,军阀刘德柱仗势霸占民女以及豪侠仗义的关氏父女锄强扶弱等情节。该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京味浓郁,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不仅在旧派章回小说的老读者群众,引起强烈反响,也使当时的新文艺界惊异不止,流传广泛而深远。
  • 落跑娇妻:司少,请自重

    落跑娇妻:司少,请自重

    五年前,她遭人算计,一夜荒唐,怀了他的孩子。十月怀胎,她生下一双儿女,他派人抢走儿子,溺死女儿,弃她于不顾。母亲被害,父亲失踪,她成了陆家弃女,被撵出家门,更被困死在火场中。人人都道,陆家大小姐不检点,害死父母,这是她的报应,却不知那一场大火,是让她彻底封口的阴谋。侥幸逃生,四载蛰伏,她强势归来,只愿手握财富权力,向害她的人讨回公道。“我要红,我要司总你亲自捧我做一姐!”她找上那个权势滔天,如钻石般耀眼的男人,却忘记了他们之间的一夜荒唐。“做一姐不如做司家少奶奶。”她是他眼中攻于心计贪钱怕死的坏女人,他是她就算前尘忘尽再相见也会一眼看穿的渣男。一场你情我愿各取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暴力女探

    暴力女探

    “我这个人办案,从来都是按照心情走,看谁不顺眼就会往死里整他。”“不好意思,蝼蚁之辈的面皮我从来不会记得。”
  • 企业伦理新论

    企业伦理新论

    西方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消费者反欺骗、反污染、反不正当竞争的呼声的高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将伦理道德因素纳入企业活动的范围。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广泛。
  • 两只老虎(中篇小说)

    两只老虎(中篇小说)

    清时文人刘尔多,虽京都大试榜上有名,却始终未见朝廷加封,亦未见有识之士招募入僚。在京城散闲几年以后,被北疆的墨尔根域内的小县城,招做县衙的主簿,更觉无聊,放下公文,常与一些山客上大森林猎狩,日久天长,便有了奇遇。一日猎得一只狍子,在山中割了精肉,烤了,又喝得一壶好酒,就不觉醉了,在森林中穿行,误入死谷。见那里积雪如山,深秋季节,寒气袭人。又见两只黑物在雪地上僵卧着。
  • 我有一个阿拉丁系统

    我有一个阿拉丁系统

    本是孤儿的她,正对着未来迷茫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得到了一个系统。系统:我是阿拉丁神灯,有什么愿望,我都能成真!她:我想体验不同的人生。系统:如你所愿这是一个孤儿得到系统后,改变人生的故事
  • 潇湘策

    潇湘策

    【第一人称,双向救赎,强强】//其实如果我想要离开,以那几乎什么都抓不住的力气,我只需要再往前走一步,只要一步就好。只要一步就能挣脱这温柔的海洋,只要一步就能拥抱自由。但是,我回头了。我也清楚的知道,我回了这个头,就再也走不了。“潇湘,你忘记拿玉佩了。”她独步踏入这场纷乱的大局,再也不回头。
  • 韶光因你而美

    韶光因你而美

    (1V1双洁,宠文。)都说项尚集团的CEO项叡忱从不亲近女人,但初次见面,这个俊逸矜贵、气场令人生畏的男人却帮夕韶系好了松开的连衣裙丝带;之后,夕韶作为庭院景观设计师询问自己的大客户:“项总,请问您对别墅庭院的设计有什么设想吗?”项叡忱:“你看着设计就行。”夕韶:“那么您的预算大概是多少呢?”项叡忱:“你觉得多少预算合适?”夕韶:“那么花木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吗?”项叡忱:“你觉得什么好看就用什么。”于是整个方案谈下来,夕韶觉得不像是给客户的别墅做设计,倒像是给自己的别墅做设计。再后来,夕韶酸溜溜地问项叡忱:“听说你有一个深爱六年的前女友,还一直为她守身?”项叡忱眉头一蹙:“说的肯定不是我,我从始至终只有你一个,洁身自好是为了等你。”(韶光美,只因有你;有主角有配角,不同的方式,相同的宠溺。)
  • 奶爹天王

    奶爹天王

    “今年的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是海…!”“额!是你爹!”“海博士,真抱歉,今年的诺尔贝物理奖被你爹拿走了……”“海,我们输了,你爹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黑客!”……男主有孩子做奶爸…温馨霸气有爱的故事?…那过了二十年呢?应该叫奶爹了吧!一代老爹穿越平行世界称霸的故事!海棠:“坑儿子,我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