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9800000121

第121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溯源】

源出《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典故】

古时候,有一个樵夫,孤身一人以打柴为生,秉性善良。有一天在上山的路上看见一条受伤的蛇,慈悲大发,于是脱下衣服小心翼翼地把蛇包起来带回家里,治好了伤,就把它当作宠物养了起来,闲时当个说话对象逗逗乐子。蛇也很通人性,日子久了樵夫与蛇也有了一定的感情,越来越舍不得放回野外。

随着日去月来几年过去,蛇逐渐长大,原本偏食肉类又加之食量也越来越大,樵夫感到负担不起了,同时也动了成家的念头。终于有一天,樵夫犹豫不舍地对蛇说:“你已经长大了,我也养活不起你了,我已经为你找了一个山洞,晚上趁夜色我把你送到那里,你要学会自己打食吃,我也会经常去看你。”蛇点点头表示愿意了。当晚他把蛇送到山洞后,又给蛇一个约定,以在洞口跺三脚当作自己来了的暗号。

樵夫不久成了家,继续以打柴为生养家糊口,的确践行前言经常去看望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多年之后,樵夫的儿子也长成大人,子承父业,父子俩一块打柴的时候常常见到蛇之后,父亲总是一遍又一遍给他讲述自己和蛇的故事。看到蛇一年一年长大,樵夫也年老体衰爬不动山了,就把经常看望蛇的承诺交代给儿子传续下去。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又过了不知多少年,樵夫的儿子有了儿子——儿子又有了儿子,生生不息。伴随着一代一代人的生老病死,樵夫对蛇的救命喂养之恩,其家庭与蛇结缘的传说,已经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传奇故事,当初的承诺也定格成祖训,而幸运的蛇也已经修炼成为一条吞云吐雾的巨蟒。

后来,到了那个樵夫的后代叫“象”的时候,当地有一个富甲一方的员外的千金小姐得了一种怪病,到处寻访名医久治无效,已经奄奄一息。有一天来了一位江湖郎中,看问把脉之后,开了一剂药方,并说务必要四两蟒蛇肝做药引子,才能发挥奇效,起死回生。可救女儿的命迫在眉睫,一时哪里能弄来这东西呢?员外十分着急,就在城里四门贴告示,许诺谁要能三日之内送来四两蟒蛇肝,治好女儿的病,不论年龄大小家庭贫富,就将女儿许配与他,并陪送一半家产。

消息传到“象”的耳朵里,“象”灵机一动,喜出望外自己好运发财的日子到了,就找到员外家许下诺言,然后就往蛇居住的山洞奔去。他站在洞口按照祖上传下的暗号跺了三脚,蛇听到之后就探出头来,“象”就把事情的原委和央求说了一遍。蛇早就有知恩图报的意愿,苦于没有途径和机会,听了之后不假思索点了点头,然后张开大口。“象”急忙钻了进去,找到肝脏处估摸着一刀下去割了一块,顿时感到了蛇身的一阵痉挛,就匆匆地钻了出来。看到蛇合上嘴紧咬牙关疼痛难忍的样子,“象”说了几句表示感谢和歉意的话,就离开山洞口下山,满怀喜悦一路小跑奔员外家而去。

小姐的病终于转危为安,不久逐渐痊愈。员外在高兴令爱的病逢凶化吉外,还欣喜即将成婚的女婿家庭虽贫寒点,与自己的女儿年龄却挺般配。员外不但答应当初的承诺,还特许房子、田地和其他家产由女儿女婿任意挑选,不久就择了个黄道吉日给二人完了婚,了却了心事。

“前人栽树,后人歇荫”,“象”依靠祖上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功德,一举成了暴发户,良田好地,深宅大院,骡马成群,牛羊满圈,男仆女佣,来往如梭,娇妻又如愿以偿生了个儿子,一年之中命运变化如梦幻一般。邻里乡亲在传说着他的“蛇腹取肝”富贵险中求惊心动魄故事的同时亦不免羡慕不已,而他本人也为自己走的这步险招成功颇扬扬得意之中更加几分自信。

“象”充分享受到了拥有财富的滋味,但却奢望更高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

无巧不成书,当朝正值妙龄的公主也得了怪病,宫中的御医都没了招,把一个民间郎中请进宫,看了之后开了个药方,同样需要四两蟒蛇肝。急中难求,皇上就下诏,在全国张贴皇榜,告曰谁若能送来四两蟒蛇肝,治好公主的病,就招为驸马,并封官加爵许以朝廷要职。

“象”正好在城里办事,看到了皇榜,怦然心动,破釜沉舟再赌一把的欲念,驱使他毫不犹豫地伸手揭下。看守皇榜的官差就马上拉住他去见了县官,问明何方人士,并告知揭了皇榜,逾期不能交差,可犯欺君之罪,非同儿戏。“象”就将自己曾经的蛇腹取肝的壮举向县官显耀讲述了一遍,然后签下文书,摁上指押,离开县衙。

回家的路上“象”兴高采烈的心情被一丝担忧所破坏,两条腿也顿时觉得沉重起来,蛇腹取肝毕竟不是上山打柴,一厢情愿如果被蛇拒绝,交不了皇差,误了公主的命必是死罪一条。毛骨悚然彷徨后悔之后,他深知事已至此已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家里,瞒着妻子,拿着刀子,壮着胆子往山上奔蛇洞而去。

来到蛇洞前,照常跺了三脚,蛇又探出头来,欲望的迫切和失望的恐惧使他的双腿不由得跪下去,向蛇哀求救他一命。蛇莫名其妙。“象”就如自我谴责般地将如何一时发昏冲动揭下皇榜,以及皇榜内容,若交不上差的后果讲述一遍后,又振振有词地声言,祖宗世代贫穷,以打柴为生,你历历在目,此举也是为了扭转乾坤,为祖宗争争光,希望你能看在告慰祖宗在天之灵的份儿上,再成全一次。

说毕似乎不由自主连磕三个头,乞求蛇说,救了他的命也等于救了他的全家,德高无量,必能修成正果。蛇深知“象”的这一刀下去,自己又将面临一次剧烈疼痛甚至生死边缘,但又一次想起其祖上对自己的恩典,没有当初哪有今天,又看了一眼“象”可怜巴巴乞求的样子,在一种十分矛盾心态下,慈悲感恩终于占了上风,于是就张开了口,让“象”钻了进去。“象”如上次一样摸到了肝脏处,说时迟,那时快,一刀下去就急忙掉头往外钻,刚钻到蛇的喉咙,蛇全身一阵痉挛抽搐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合上了嘴,咬紧了牙关。

“象”再也没有出来了。

“象”的突然失踪,引起家庭的一片混乱,在人们猜测纷纷纭纭的时候,官差来到家里,真相大白之后,不祥预感油然而生,家丁和邻里乡亲纷纷上山寻找,无影无踪,最后的判断是可能被蛇吞没了。而“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劝世经典也从此传扬开来,流传至今。

【观文解意】

“人心不足蛇吞象”作为劝世名言,各地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但劝人知足常乐和某种意义上守本分的宗旨是一致的,其蕴含的哲理教育启迪了历史一代又一代人。

人能自律和自我节欲,不干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比求神拜佛保佑自己更有实效。“人心不足蛇吞象”凝聚的丰富文化内涵,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百花丛中的亮丽一朵,成为我们相互劝说和自我鞭策,做人处世谋事的法宝之一。

同类推荐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大家家风

    大家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品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这些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上,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新时代的父母,又该如何树立家风?迷惑之时,我们总能在过往的历史中寻到一些痕迹。民国时期成长的大师、名家,多有其家风渊源,那时的社会,可说是“藏智于民”,许多家庭是文化世家,有深厚的学养。虽然彼时的民国,翻天覆地的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传统制度崩塌,新生力量正在萌芽。新旧碰撞中产生不少智慧的火花,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涌现出来不少杰出的人才,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来自同一个家族。无论是梁启超“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家教传奇,还是宋氏家族中宋氏三姐妹的高雅仪态和成功教育,或是钱氏家族文学大家、科研专家的培养,或是合肥张家对四姐妹的教育,都是值得探究和学习的。本书将讲述那些名门大家的家风传奇,破解世家望族那不为外人所知的传承密码,为今时的家风教育点亮一盏灯火,让迷惘的父母们在这些历史的痕迹中领会家风教育的智慧。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老北大

    老北大

    《民国趣读 老北大》是追忆当年老北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刘元功、沈尹默、周作人、高平叔、张申府、梁漱溟……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校史、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北大、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北大的过去,更好了解北大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北大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傅斯年讲国学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历史根源。本书以简体横排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对于晦涩难懂的部分给予读者注释。
热门推荐
  • 重启修道之门

    重启修道之门

    白林意外来到华夏,记忆不全的他为了生存,靠自己的本事在华夏生存下来。在一次次记忆复苏中,他翻开了以前的一切。
  • 武当剑侠

    武当剑侠

    洪武年间朝廷收集天下武学欲撰写《武定籍》,派出大量密探潜入各大门派收集武学。后太祖去世成祖继承大统一场政变使得朝廷所收集的各大绝学流落江湖,为了争夺绝世武学江湖上开始了一段血雨腥风。
  • 晚歌似梦星星似海

    晚歌似梦星星似海

    【桃叶渡文学社。】【已完结】一段录音,牵扯了三年,牵绊了所有。曾经静静躺在桌角的无糖咖啡,那个最爱看向窗外的少年,时过境迁,再无往昔。被伤过一次的人谈何勇气,被伤过两次的人谈何深爱?他曾爱过,她曾信过。一段生与死的纠葛,一场尔虞我诈的阴谋,将谁推入深渊,谁,又忍拆散时光鉴定的恋人?“你喜欢过我吗?”她随风而拂起发,他定眸,“不是喜欢过,是喜欢。”曾经的你啊,和风一起散了吗。
  • 吸血少女的奈恩之旅

    吸血少女的奈恩之旅

    路人甲:“希里娅,安顾问要拆了你家!”希里娅:“让他拆,等我把他给拆了!”路人乙:“希里娅,巴尔要你去侍奉他!”希里娅:“开什么玩笑,他都不能降临,我怕什么!”路人乙:“他派了魔人大君来抓你了!”希里娅:“兄弟,我会记住你的!”希里娅看了看他身后的魔人大君,掉头就跑。吟游诗人:“为什么你作为一个吸血鬼却混的风生水起?是不是有什么诀窍,能说说吗?”希里娅听到这个问题,笑道:“秘诀只有一个字,到天荒地老日月无光,你就可以出山了!”
  • 养疴漫笔

    养疴漫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国传奇之兽武大陆

    帝国传奇之兽武大陆

    穿越异世界,崛起驯龙城,建势力,谋发展,御妖兽,争霸天下,打造兽武大陆最强帝国。
  • 微雨染过初夏

    微雨染过初夏

    温桐静和留铭顺是青梅竹马,他和她原本可以携手数落花,却因为某个人的到来,打破了所有的平衡。十七岁,高二品学兼优的她与长期占据年级第一的林轶南争夺S大保送名额,整个学校风起云涌,暗流涌动……十八岁那年的初夏时光,温桐静高中毕业。为赚取大学学费,她到一家酒吧里当服务员,那个晚上,林轶南如同黑夜使者一般,挽救了她的清白,她躺在林轶南的怀中,看他如星辰般深邃的眼,扑朔迷离。那晚过后,林轶南的脸不断出现在温桐静脑海中,无数个夜晚,无数个梦里,都有林轶南的影子。温桐静是个傻姑娘,可林轶南不是个傻男孩。她的父母是普通职员,林轶南的爸爸是副市长,这不是一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故事……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蓝色面具

    蓝色面具

    这是誉田哲也的一部长篇悬疑推理小说,是“姬川玲子”系列的第三本。本书讲述了一名曾经在黑社会庭田组卧底的木野一政被人出卖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后走投无路,令其本就古板的性格变得扭曲。于是他改头换面用自以为正义实则犯罪的方式暴力打击黑社会,最终被逮捕的故事。网络版内容简介——在获释的第六天,那个黑帮头目却横尸在西池袋一丁目的繁华地段。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一起案件,却没有任何的头绪。没有人看到,没有摄像头拍到。是临时起意还是预谋已久?究竟是谁,如何做到的?……现在我觉得,自己到底还是无法理解他的本质。把恶徒抢光,杀光,把抢来的钱烧光,然后接着去抢。虽然能感到他心中有恨,恨意的焦点却久久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