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0000000059

第59章 新旧兼备的名臣张之洞

张之洞是晚清官场上的一个特例。他被列入清流又官运亨通,他因为处世圆滑既能得到慈禧的赏识,又能博得社会的美誉,他赞成维新、力倡洋务又不放弃守旧的立场,他是官场的不倒翁,是那个新旧混杂的时代一个新旧兼备的官场代表。

张之洞,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他从步入仕途之始,就对朝中诸多问题持独到见解。早年在主持浙江乡试和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期间,取舍考生的标准便超越世俗,开风气之先,他重品行,重实学,志在扭转空疏学风,为国家培养人才。他不拘文字格式,考生考卷不合陈腐的清规戒律而被录取者甚多。唯义理悖谬者,虽只一两句话,必予黜退。他根据这一标准,大批有用人才脱颖而出。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张之洞补国子监司业,补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转司经局洗马。同年,清廷因俄国侵占新疆伊犁,派左都御史崇厚赴俄国交涉索还伊犁。崇厚昏庸无知,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这一条约名义上收回伊犁,但西境、南境被沙俄宰割,伊犁处于俄国包围的危险境地。消息传来,舆论大哗。群臣上疏,张之洞上《筹议交涉伊犁事宜折》,分析俄约有十不可许,坚持必改此议,宜修武备,缓立约,并要求治崇厚罪。折上,被慈禧、慈安太后召见,特许其随时赴总理衙门以备咨询。他同张佩纶、陈宝琛共同起草奏折十九件,提出了筹兵筹饷、筹防边备的积极建议。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清廷派曾纪泽赴俄,重订伊犁条约。

当时,张之洞、陈宝琛、张佩纶、黄体芳称翰林四谏,号为清流派。他们拥戴军机大臣、大学士李鸿藻为领袖,而实际上张之洞是清流派的首领。在中俄交涉事件中,张之洞的政治声望提高了,并且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

光绪七年,张之洞受任山西巡抚,当时山西地方贫瘠,吏治腐败,灾荒连年,民生凋敝,但他没有沮丧,到任后从整肃吏治入手,采取多项措施,决心改变山西面貌,并开始涉足洋务,但因任期短暂,一切只处于初创阶段,但已可看出他破除陈规、锐意进取的爱国热忱,看出他不是一个尸位素餐的人。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奉调赴粤,任两广总督,当时抗法形势严峻,张之洞到任后,为筹备战守事宜,可谓竭智尽虑。他制定总体防务规划,协调内部关系,借款措置军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破除地域之见,在自身财力窘迫的情况下,多方援助福建、台湾和云南的军事行动,并反复陈奏收编原天地会爱国武装黑旗军,黑旗军得以屡立战功,击溃西线法军;又启用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击溃东线法军,从而扭转整个战局。

中法战争使张之洞饱尝物力财力匮乏、军械不利不足之苦,因而更加坚定了他兴办洋务的决心。战后他开始建造军舰、筹办水师、创立军火工业、建立新式陆军广胜军,开设学校、建铸币厂……洋务运动全面铺开。

光绪十二年,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局和广雅书院。广东原有端溪书院,在肇庆,他聘请梁鼎芬主持端溪书院,后来梁鼎芬率师生来到广雅书院。张之洞又聘朱一新到广雅书院主讲。当时梁鼎芬因弹劾李鸿章主和而获罪,朱一新因弹劾太监李莲英而降职。张之洞不怕非议,敢于延聘他们,显示了他的不凡气度。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卢汉铁路,自卢沟桥至汉口,以贯通南北。他认为铁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他提出卢汉铁路是“干路之枢纽,枝路之始基,而中国大利之萃也”。朝廷准奏,计划北段由直隶总督主持,南段由湖广总督主持,南北分段修筑。于是,清廷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

光绪十五年冬,张之洞到了湖北。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办起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首先是筹建汉阳铁厂。张之洞办企业,也曾闹过一些笑话。他致电驻英公使薛福成购炼钢厂机炉,英国梯赛特工厂厂主回答说:“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如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以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张之洞大言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英国厂主只得从命。结果,机炉设在汉阳,铁用大冶的,煤用马鞍山的。马鞍山的煤,灰矿并重,不能炼焦,不得已只好从德国购焦炭数千吨。1890~1896年,耗资560万两,还没有炼成钢。后改用江西萍乡的煤,制成的钢太脆易裂。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机炉采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于是又向日本借款300万元,将原来的机炉改用碱性配置的机炉,才制出优质的马丁钢。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汉冶萍公司的经理叶景葵评论道:“假使张之洞创办之时,先遣人出洋详细考察,或者成功可以较速,糜费可以较省。然当时风气锢蔽,昏庸在朝,苟无张之洞卤莽为之,恐冶铁萍煤,至今尚蕴诸岩壑,亦未可知,甚矣功罪之难言也。”

汉阳铁厂是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建成,包括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大小工厂10个、炼炉2座,工人3000,采煤工人1000。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而且在亚洲也是首创的最大的钢铁厂,日本的钢厂建设还比这晚几年。

张之洞还办了湖北织布局。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在武昌开车,纱锭3万枚,布机1000张,工人2000。织布局是盈利的。但是张之洞却将织布局的盈利去弥补铁厂、枪炮厂的亏损,使织布局一直处在高利贷的压迫下,无从发展。

张之洞看到棉纱销路很广,便决定开设两个纱厂。他致电驻英国公使薛福成向英商订购机器。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建成北厂,纱锭5万多枚,为湖北纺纱局。南厂一直没有建成,机器停放在上海码头任凭风吹雨打,后来张謇领去办了南通大生纱厂。湖北纺纱局、织布局、缫丝局、制麻局到了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转租给广东资本家组织的应昌公司承办。

张之洞还创办了制砖、制革、造纸、印刷等工厂,还有湖北枪炮厂。他在湖北还注重兴修水利,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前后修了三条堤。一条是武昌武胜门外红关至青山江堤30里,一条是省城之南的堤坝,自白沙州至金口江堤52里和一条从鲇鱼套起至上新河为止的10余里堤岸。这三条堤的修筑使常受洪水威胁的地区成为良田、市镇。

张之洞到了湖北,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调署两江总督,任期一年多。他十分重视湖北、江苏的教育,创办和整顿了许多书院和学堂。在湖北,有两湖书院、经心书院,又设立农务学堂、工艺学堂、武备自强学堂、商务学堂等;在南京,设储才学堂、铁路学堂、陆军学堂、水师学堂等。他派遣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在学堂、书院的学习科目方面,他针对社会需要有所改革,添增了一些新的学科。他也注意训练军队,在两江总督任职期内,他编练过江南自强军,人数逾万,地点在徐州,军官全部用德国人担任,采用西法操练。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他回任湖广总督,将自强军交给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北由此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而且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武昌起义中的领导人物很多都是张之洞培养的学生,正如孙中山所说,他可谓“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张之洞调署两江总督,虽然也筹饷筹军械,但他练的军队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作用。朝廷旨调四艘兵舰,他致李鸿章电说:“旨调南洋兵轮四艘,查此四轮既系木壳,且管带皆不得力,炮手水勇皆不精练,毫无用处,不过徒供一击,全归糜烂而已。甚至故意凿沉、搁浅皆难预料。”

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上《吁请修备储才折》,希望朝廷总结失败教训,变法图治。由于他慷慨激昂讨论国家振作,主张反抗侵略,又办洋务企业,因此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称张之洞“有天下之望”,对这位封疆大吏抱有很大的希望和崇敬。谭嗣同也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权达变,讲求实济者,要惟香帅一人。”这是当时维新派的共同看法。康有为组织强学会,张之洞表示赞助和同情,捐5000两以充会费。帝师翁同龢也加入了强学会,当时有“内有常熟(翁同龢),外有南皮(张之洞)”之称,翁、张成了强学会的两大支柱。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十一月,康有为南下到了南京,去拜谒张之洞,受到他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康有为准备在上海设强学会,推张之洞为会长,并代他起草《上海强学会序》。张之洞当时答应了。后来上海强学会成立时,请他列名,张复电说:“群才会集,不烦我,请除名,捐费必寄。”他以会外赞助人的身份,捐款500两,拨公款1000两,表示赞同。上海强学会成员中有汪康年、梁鼎芬、黄体芳、屠仁守、黄绍箕,都和张之洞关系相当密切。但是,后来他看到慈禧太后采取了行动,逼令光绪帝封闭了北京的强学会和《中外纪闻》,便借口康有为谈今文经学、主张孔子改制说和他平素的学术主旨不合,停止捐款。

1896~1897年,维新派在上海创刊《时务报》,梁启超主笔,汪康年为经理。张之洞以总督的名义,要湖北全省各州县购阅《时务报》,捐款千元,给予报纸以经济上的支持。后来,《时务报》发表了关于中国应争取民权的文章,使张之洞大不高兴。他授意屠仁守写了《辩辟韩书》,批判严复的《辟韩》一文,在《时务报》上发表。

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后,湖南掀起了维新运动。他在湖南的新政,包括办厂、改革教育等,得到张之洞赞同。在张之洞的影响下,陈宝箴也命令全省各州县书院的学子阅读《时务报》。湖南成立南学会,创办《湘学报》、《湘报》,张之洞利用政治力量,推销《湘学报》于湖北各州县。自第十册起,《湘学报》刊载了关于孔子改制和鼓吹民权思想的文章,这使张之洞大为不满。他致电陈宝箴,说《湘学报》议论悖谬,饬局停发。他还告诫陈宝箴说,这件事“关系学术人心,远近传播,将为乱阶,必宜救正”,对湖南维新运动施加压力。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张之洞刊行《劝学篇》。翰林院编修黄绍箕以《劝学篇》进呈。光绪帝发布上谕称是书:“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著将所备副本四十部由军机处颁发各督抚学政各一部,俾得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危言。”由于清廷的赞许,这本书风行海内。张之洞自言其书主旨在“正人心,开风气”。所谓正人心,就是提倡三纲五常,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批判维新派的民权观。所谓开风气,就是学习西方办铁路、商务、矿务、学堂等,并没有超出洋务运动的范围,仍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劝学篇》的出版,受到守旧派的赞扬,遭到维新派的严厉驳斥。顽固派苏舆所编《翼教丛编》,收入了《劝学篇》中的几篇文章,并赞叹说:“疆臣佼佼厥南皮,劝学数篇挽澜作柱。”章太炎则毫不客气地批评《劝学篇》上篇,“多效忠清室语”,宣扬封建的忠君思想。维新派梁启超评论此书道:“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何足道?不三十年将化为灰烬,为尘埃野马,其灰其尘,偶因风扬起,闻者犹将掩鼻而过之。”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张之洞和维新派有较多的联系。他自己也是相当活跃的人物。张之洞曾让陈宝箴推荐杨锐和刘光第。杨锐是张之洞的弟子和幕僚,到京后,与张之洞保持密切联系。后来杨锐、刘光第以四品卿衔任军机章京,参与要政。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张之洞奉调晋京,因湖北沙市发生焚烧洋房事件,中途折回。八月,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前夕,陈宝箴奏请光绪帝速调张之洞入京“赞助新政”,但未成。日本伊藤博文游历到北京,对总署说:“变法不从远大始,内乱外患将至,中国办事大臣,唯张香涛一人耳。”不久,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杀害了“六君子”,百日维新失败。张之洞急电挽救他的得意门生杨锐而不得,为此,他深感痛惜。

清廷在经过了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战争以后,不得不“变通政治”,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三月成立督办政务处,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遥为参预”。五月、六月,张之洞会同刘坤一连续上了三道奏折:《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这就是有名的《江楚三折》。第一折,是关于办学堂、废科举事,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励游学等建议。第二折,言整顿中法,提出了崇节俭、破常格、停捐纳、课官重禄、去书吏、去差役、恤刑狱、改选法、筹八旗生计、裁屯卫、裁绿营、简文法等建议。在这个奏折中说:“近日民情,已非30年前之旧,羡外国之富而鄙中土之贫,见外兵之强而疾官军之懦,乐海关之平允而怨厘金之刁难,夸租界之整肃而苦吏胥之骚扰,于是民从洋教……乱民渐起,邪说乘之,邦基所关,不胜忧惧。”这里反映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深度和毒害,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痛恨清朝政治腐败的程度和心理。第三折言采用西法,提出了广派游历,练外国操,广军实,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银元,行印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多译东西各国书等建议。在这个奏折里,他说:“施之实政则不至于病民,至若康有为之邪说谬论,但以传康教为宗旨,乱纪纲为诡谋,其实与西政、西学之精要,全未通晓,兹所拟各条皆与之判然不同。”他还特地申明他采用的西法内容和实质同康有为维新派的毫不相同。

《江楚三折》仍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具体化,在不变更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虽则如此,但改革的一些项目,如废科举、兴学堂、奖励留学、设商部学部、兴办实业等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文化传播的。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十月,张之洞被赏加太子少保衔。次年十月,他上《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提出兴办各类学堂,包括师范、小学、文普通中学、武普通中学、文高等学堂、武高等学堂、方言学堂、忠学堂、工学堂、勤成学堂、仕学院、省外中小学、蒙学等。两年后,张之洞奉旨入京,清廷批准张之洞等《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在全国范围推行的学制。当时称为“癸卯学制”。内容是把普通教育分为初等、中学、高等三级,修业期长达25年;与此并行的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九月,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以兴学校。清廷诏准,自翌年始,所有乡试、会试及各省岁考一律停止,一切士子皆由学堂出身,结束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废科举、兴学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张之洞在这方面的提倡和努力,在客观上是有利于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传播的。

清廷眼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势力愈来愈大,为了维护其统治,拉拢资产阶级,欺骗全国人民,便声称“预备立宪”。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第二年宣布官制改革,编纂宪法大纲。对于“预备立宪”,一开始,张之洞听到一些风声,感到惊讶,等到五大臣回国到上海,征求他意见时,他回电说:“立宪事关重大,如将来奉旨命各省议奏,自当竭其管蠡之知,详晰上陈,此时实不敢妄参末议。”态度暧昧。他对外官改制更持反对态度,认为“若果行之,天下立时大乱”,还说:“事关200余年典章,21省治理,岂可不详慎参酌,何以急不能待,必欲草草尔定案耶?”

清廷通过官制改革,欲加强皇权,削弱地方官吏的权力,便把当时地方督抚中权力最大的袁世凯和张之洞调到北京。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六月,张之洞由协办大学士充体仁阁大学士,七月入京,补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这时,张之洞年已71。清廷四面楚歌,处境危急。张之洞到了北京,竭力为清朝的腐败政治补苴罅漏。为了应付日益高涨的“革命排满”的形势,他再次向慈禧太后提出“化除满汉畛域”,说:“欲御外侮,先靖内乱,探原扼要,唯有请颁谕旨布告天下,化除满汉畛域。”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溥仪即位,改年号宣统。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监国,满族亲贵乘机集权,排斥汉官。袁世凯是当时权势显赫的汉族大官僚,加上戊戌变法时出卖光绪帝,为载沣等皇族亲贵所忌恨。于是,载沣等密谋杀袁。对此,张之洞表示反对,认为“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

六月,张之洞病重。八月,奏请开去各项差额,摄政王载沣亲临探视。旋即,张之洞在哀叹“国运尽矣”声中去世。清廷谥以“文襄”。

同类推荐
  • 三国无双之王道能臣

    三国无双之王道能臣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本书的格局正如其名,贴近于真三国无双,天涯借鉴了真三国无双七猛将传的设定。本书会有一将成军、千人斩的割草快感,也会有文臣谋略。前期会有毒点,开局跳过收典韦黄忠的详细描写,跳过穿越后的黄巾之乱,直接从十常侍与何进之死开始写。前期得到高顺李典,不过之后基本不再收猛将。喜欢三国无双和王道主题的书友可以来支持一下。简介写得比较朴实,就不学其他作者揣摩简介了。喜欢的人可以来qq群交流,指点天涯。qq群:648315109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一觉醒来,繁华尘烟落尽,现代的工科宅男竟然来到了贞观大唐!作为一个有武功、有技术、有理想、有文化的工科达人,哦,不,是工科宅男,李泽轩只想宅在家里,抱着媳妇儿,打牌睡觉看小说,过着“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的悠闲日子,闲的没事再教几个徒弟,让他们代替自己出去。但是嘛.........书友群:607882642(求正版订阅支持,作者打字手都快打残了...)
  • 隋唐秘史

    隋唐秘史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三百多年的时间,中华民族饱受战乱之苦,隋文帝杨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南征北讨,终于终结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又使中华大地归于一统,然而由于隋炀帝杨广的骄奢,又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李唐,这之间演绎了怎样的惊心动魄、肝胆狭义、儿女情长,请看......
  • 唐朝大首富

    唐朝大首富

    好不容易成了大唐的首富,结果沦为李二陛下的钱袋子,陛下,为什么你打仗要我出钱?哦,你要把公主嫁给我,谁呀?高阳。……陛下,你这样公私不分,是不对滴!我要弹劾你!!!
  • 三国之诸葛封神

    三国之诸葛封神

    少年未敢书轻狂,天激荡,长戟谓兴亡,三千风骑谁人当,跃马叱咤风云,羽扇扬,谈笑破阵,酒中七星留后世。纵横舌上,儒生济世,欲向黎民问饱暖,兵家杀伐不休不止,鬼谷奥妙无穷无尽,机关术数巧夺城,法度令行定新朝。啸三声,江山太平无虞事,再扬我,诸葛名声!!!
热门推荐
  • 璟爷霸宠:女王逆袭拽翻天

    璟爷霸宠:女王逆袭拽翻天

    【本文背景人物等纯属虚构】重生前,第一次遇见他,是在末世。他救了濒死的她,对她百般温柔,最后牺牲了自己助她出末世,得以重生。重生后,再一次遇见他,已经是十二年后。他像‘黑化’了似的,不仅性情大变,还失去所有的记忆。她决定,既然他不记得了,那么这次一定要远离他,不能再次害了他。可她越想远离,他越是凑上来。还总带着萌娃在她身旁晃悠,美名其曰是为了找回遗失的记忆……重来一世,早早就身居高位的她,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表面平和的世界实则并非如此,除了普通人外,还存在着少数‘异能者’……强大腹黑超护短女主vs冰冷如神谪纯情男主,外加一个腹黑可爱萌娃神助攻!注:男女主强强联合,后期会涉及星际等。
  • 女魔修在娱乐圈

    女魔修在娱乐圈

    一场声势浩大的除魔大战,修真界的女魔修滕真,魂飞异世。再次睁开眼睛,滕真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叫娱乐圈的地方。这个圈无形无相,却是人尽皆知。滕真默默地数着口袋里少得可怜的几张票票,只想/暴/躁/滴问一句:娱乐圈,能吃不?!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穿越之我成了海兰珠

    穿越之我成了海兰珠

    现代女医穿越到明末清初,逆袭皇太极的故事
  • 叔叔非婚勿扰

    叔叔非婚勿扰

    她为了通过家族的级别考试,没有办法,相信了算命神婆的指点,偷了别人家的种子。六年后,他是她的老板,他是她的管家,他是她的一切。只是,因为,他要上学了,所以……“妈咪,给我找个爸爸吧!我怕我上学,有太多的小妞喜欢我,所以会把你疏忽……”他是她的总裁大人,因为觉得她笨,所以时不时的欺负她,对她上下齐手,最后甚至想把她拐回家做老婆。她是撞坏他‘老婆’的直接凶手,无数次的巧遇寻找终于找到,却发现她另外不为人知的一面,而深陷其中,最后居然堂而皇之的住进她家。
  • 寻找与相遇

    寻找与相遇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道经》第十六章。在筑新路与胡帮文撞在一起,是3月份一个晴天清晨的8点钟左右。那时候,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上班的、晨练的、上幼儿园的、拉板车的、背背篼的,以及去黔灵山背水的都匆匆忙忙,像赶乡场。胡帮文背着背篼,背篼翻口篾条用黑胶布裹着,匆匆地穿插进熙熙攘攘的人流,突然斜插过来,超到我前面,我没有来得及收住脚身子就撞上了。
  • 动物表演史

    动物表演史

    汉唐时期以宫廷为舞台,兽舞厮杀,恢弘酷烈,彰显了盛世帝国的宏伟胸襟与宏大叙事;宋元时期演出走向市井,禽鸟竞技,优美亲和,铺展开一幅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时代人与动物互信互知的清明长卷;明清时期足迹深入民间,虫蛙鸣斗,浪迹江湖,折射出人人心中煌煌盛世背后隐藏的那份末世情怀……东海黄公搏虎的法力消失殆尽,唐明皇浩荡的百骑舞马业已绝尘。
  • 无罪证明

    无罪证明

    当你凝望着深渊,深渊也在凝望着你!世界所有的答案,都来源于,我们对未知的渴望,这条路上一直有人走着.
  • 我的火影忍者

    我的火影忍者

    博人传博人:我爸是火影,我爷爷是火影,我爷爷师父的老师是火影,我爸师父的老婆是火影,我爸师父的老婆她祖父和叔公都是火影,我爸的老师也是火影,我全家都是火影!鹿代:我们能不说火影吗?博人:六道仙人是我哥鹿代:...我们还是说说火影吧博人:我全家都是火影!鹿代:……这是一个小时候不小心解开了封印,导致九尾当爸,水门当妈的鸣人的故事。企鹅群:223685218新书已经发布,书名:为美好的异世献上科学,欢迎品尝
  •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