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3700000004

第4章 原始章第一(1)

立身成名的根本

此章论述为人处世的基础和根本法则,所以称其为“原始章”。黄石公认为,为人处世应该具备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者,这五者统而言之囊括了东方文明总体思想的原始理论。这里的“道”,精微玄妙,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规律;这里的“德”,瑰伟高超,也不等同于现今的文明礼貌。“以道为体为因,以德为用为果,济世以仁,处事以义,待人以礼”,可以说这就是经世治国的根本,是谋仕、权变的准绳,也是涉世、立身的起点。所以为人者就要在时机未到之时,加强自身德行与能力的修养,审时度势。一旦时机成熟,则可进取天下,成就一番伟业。

构建人生的五种思想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译文】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种品质,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解读】

宋·张商英:“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清·王氏:“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着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黄石公是中国道教史上的传奇人物,其著作《素书》是一部韬略奇书,但本书开篇讲的却是似乎与谋略无关的道、德、仁、义、礼。这是因为在黄石公眼里,道、德、仁、义、礼是统摄一切权谋的纲领,是最高境界的韬略。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道、德、仁、义、礼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体系,应该系统地去认识。老子在《道德经》第38篇有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思就是说:天地化生万物,有一定规律,如道路一般,是之为道;由于世风日下,人们距离天道原有的和谐、完美越来越远,人心日益丧失先天的淳朴、自然,矫情、伪饰成了人们必备的假面,所以才不得不用伦理道德教育世人,当道德教育也不起作用的时候,只好提倡仁爱。当人们的仁爱之心也日益淡薄之时,就呼吁要用正义,在正义感也丧失殆尽后,就只能用法规性的礼制来约束民众了。因此,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是天道因时势之不同而权变使用的结果。

【案例】

中国儒道二家最核心的就是这几个基本概念:道、德、仁、义、礼。这几个核心概念是一个相互依存、作用和演化的体系。为使修养境界不至于节节败退,君子还需要“三省吾身”。

修身是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三省吾身”的修养精神对于一个有志于建设社会的人而言,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律、自省精神。鲁迅曾经感慨过:“中国是古国,历史长了,花样也多,情形复杂,做人也特别难。”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应不断检讨自己的过失、提高个人的修养。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也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要有自省的过程与自省的高尚精神。

没有反省就没有进步。人只有不停地通过自我反省,才能不迷失方向,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在企业管理方面也需要自省精神。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一场学术报告中畅谈了对于管理的看法:“想当好管理者,首要的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每天都要反省,看一看今天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凡是没有做好的地方,必须想办法弥补回来。同时,再想一想今天的成绩,用它们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同样的方法,每一个月、每一年都要做这样的反省。”

反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只有经常反省的人才能进步。每天进行心灵盘点,时刻进行自我检查与审视,及时知道自己近期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从而取得更出色的业绩,事业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日本“保险行销之神”原一平每天晚上8点进行反省,并将之列入每天的计划当中,他把反省当成每天的工作,最终摘取了日本保险史上“销售之王”的桂冠。

道是宇宙最高法则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译文】

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着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解读】

大至宇宙万物,小至人自身,无不是“道”的体现。道在事则为理,理周则事顺;道在人则为伦理规范,符合此规范则家齐国治,社会稳定。但我们常因奔波、忙碌,对此视而不见。当我们以虚静之心去仔细体味时,似乎能恍兮惚兮地感觉到个中之真味;可是一旦忙乱起尘世琐事,我们则又陷入茫然之状态。天有昼夜四时的变化规律,这是天理自然之道;人有伦常规范,这是社会之道。如果我们能上遵天时,下顺地利,掌握自然人事之道,那么事情多易成功。

宋·张商英:“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清·王氏:“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案例】

明人洪应明说:“处洁也立方,处丸也宜圆,分水宇之也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意思是说,生活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爱憎分明;处在政治黑暗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随机应变;当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要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平民大众要宽严互用。这种方式可谓是遵道处世的典范。

职场上也如此,竞争激烈,稍有不慎,即有危险。很多时候,我们要掌握规律,适当地加以变通。

老子曾在“上善若水”的总纲之下,明确地讲了七条准则,可以运用于管理之中: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条准则是从水的七种特性里引申出来的。“居善地”的原则是为人立身处世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心善渊”的原则是大度能容;“与善仁”的原则是仁慈柔和进行管理;“言善信”的原则为诚信无伪的准则;“政善治”的原则是善于管理;第六“事善能”的原则是能方能圆;第七“动善时”的原则是及时而动。这七条,可以说就是管理之“道”,能把握这些,管理当中自然应付自如。

有德者必有所得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译文】

德,即获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欲求得到满足,自然界万事万物也是如此。

【解读】

“德”其本意是舍己为人,是效法“天道”以成就世人,恩泽天下,使广大民众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尽其才。也就是达到古贤所理想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境界。然而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讲道德,欲望终将落空。只有以道德为立身处世的根基,才能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君臣父子才会各尽其责,各得其位;鱼虫草木才能各自依从自然规律生息繁荣。德之功用,对别人来说是使之得其所欲;对自己来说,则体现为一种崇高伟大的道德品质。

【案例】

古语云:“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熏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砺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矣。”意思是说,遇到狡猾欺诈的人,要用赤诚之心来感动他;遇到性情狂暴乖戾的人,要用温和的态度来感化他;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要用大义气节来激励他。假如能做到这几点,那天下的人都会受到我的美德感化了。世上的人千人千面、千变万化,每个人都面临适应人生、适应社会的问题。所谓以不变应万变,面对大千世界,应抱定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的态度来适应人们个性的不同。以我之德化,启人之良知,终可德化落后之人,保持真诚平和的人际交往。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是做人的根本。在现阶段,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是我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标志。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职场中也需要严以律己,以德服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有人说,管理其实是最简单的事情,但能把简单的事情一直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向管理要效益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实的写照。

宋·张商英:“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清·王氏:“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仁者爱人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译文】

仁,是指对事物和人类有亲切的感情与关怀,有慈悲恻隐之心,让万事万物都能够遂其所愿,有所成就。

【解读】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伦理关系,它的表现是对人慈爱优惠、真诚自然、恭俭谦让,应对事物宽宏忠恕、怜悯体恤、忧伤慈悲、遂物顺理。如若相亲相爱,就必须具有仁慈乐施的恻隐之心,常存利人利物的奉献之念,胸怀使天下人民、世间万物各遂其愿的伟大志向。因此,仁的本质无所不容,无所不滋养。真正具有仁德的人,虽然不刻意表现自己爱护民众,但是天下人民无不自觉自愿地亲近他,因为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他的恩惠,种种生灵在他的庇护下都得以安乐生存。《尚书》中所说的:“大禹施行德政,在位其间,连鸟兽鱼鳖也不受侵扰地愉快生存。”《诗经·行苇》借芦苇温柔相依地生长在一起来比喻兄弟亲人之间的体贴关怀。这都是充满仁慈友爱之情的生动表现。

【案例】

为人处世,要怀仁爱之心,凡事应学会宽容。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倘若没有宽容,我们将永远生活在仇恨的痛苦中,无论被亏欠者还是亏欠者,都无法逃脱“恨”的钳制。只有宽容,才能让我们不再在刀锋上行走。如果美可以选择,那么一定要先选择“宽容”!

宽容并不等于懦弱,这是在用爱心净化世界,而绝不是含着眼泪退避三舍。宽容是人世间永恒的爱与被爱。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把宽容插在水瓶中,它便绽出新绿;播种在泥土中,它便长出春芽。

职场之中充满了竞争,竞争的硝烟也往往使我们容易迷失自我。我们会不顾一切击败对手,我们会享受胜利的感觉。但是竞争需要底线,底线就是道德,道德就是同情心。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击败对手,但是适当给予对手同情心,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不必担心你的同情心会被人利用,因为真正的同情心可以化解一个永远的敌人而获得一个忠实的朋友。职场中,我们在竞争的同时如果能够及时展示我们的同情心,那么在我们失败的时候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毕竟在复杂的变化中,谁都不能保证每次都是赢家。也许比起赢家,输的一方最需要的就是同情心。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对下属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管理者缺乏同情心,那么下属必然会感到工作没有保证,始终存在着戒备之心。来自领导者的一个富有同情心的鼓励,会给组织内部其他人一个有力的暗示,把组织成员当成有感情的人而不是生产要素来看待,可以为企业内部营造出这样的气氛,即每个成员都很清楚自己为改进工作所做的努力将得到他人的赞赏。几句温馨的安慰话,或者一次轻轻的握手,这些细小的行为都会让下属感到这是一个温情的领导,也会竭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回报体贴人的领导。

宋·张商英:“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有心以)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清·王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有道义者可立功立世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同类推荐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沉思录(英文版)

    沉思录(英文版)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是古罗马帝国“五贤王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储君,他7岁入学于罗马的萨利圣学院,17岁成为罗马的执政官,凡所修习无不精专,为同辈之首。作为帝王,他夙兴夜寐,励精图治,虽统治期间战争不断,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国库空虚,他却战无不胜,武功赫赫,承袭先人余烈,尽力守成,防止腐化。作为哲学家,他致力于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三大门类中的伦理学,在鞍马劳顿中写下《沉思录》,被称为“帝王哲学家”、“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的哲学家”。在《沉思录》中,奥勒留并无意将自己打造成一位哲学家,写下一部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整部书只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是自然的本性与沉思的理性之间的对话,是行动之后的反刍再思考,是作者内省的辑录,是这位古罗马皇帝对人类生存、价值指向、道德原则、善恶荣辱、苦乐祸福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热门推荐
  • 古易考原

    古易考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堵墙两张床

    一堵墙两张床

    墙内墙外,床上床下,领略真实的现代都市生活。
  • Fascination

    Fascination

    When Hydee answers the ad placed by Marques Carlos de Alva Manrique, she expects to be taken on as a governess and nursemaid to his two children. But when the darkly handsome Marques makes a surprising alternative proposal--that she become his wife instead--Hydee could not be more shocked.She barely knows the man, but she finds herself undeniably drawn to him. Will she deny his proposal, or will his searing caresses draw her into a life she never could have imagined?
  •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九宫真游

    九宫真游

    2149年,地球的科技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也因此享受这科技带来的成果,不仅是生活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就连寿命也增长一倍多.如此,在人口暴增的情况下,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为了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各国政府都在争相研发一种虚拟现实游戏,以此开辟人类的第二世界.但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们也渐渐的放弃这个计划.而华夏,也一直在这领域不断努力着,虽然也和西方国家一样,曾有过许多次失败,但炎黄子孙骨子里那股劲,依旧没有放弃.所以,最后在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18年后,推出了一款虚拟现实游戏,为《九宫真游》...但是,在2149年10月7号当天,有位特别的婴儿,诞生了...
  • 篁墩文集

    篁墩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德公祠勒石诗章

    让德公祠勒石诗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月与神

    星月与神

    严伊,她一直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活着,过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然后到老。当第一位‘神明’出现在她的世界中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平淡梦却是多么的不切实际,本着找寻记忆的目的,却一步步发现命运一直在逼迫自己,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了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借词莫悔

    借词莫悔

    早已看淡人生,早已看透世俗,结束,轮回还是转生人,妖,神最终长眠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