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7900000008

第8章 贾瑞很假 崇祯很真(2)

旁边伏侍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看,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摊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

“是何妖镜!(庚辰双行夹批:此书不免腐儒一谤。)若不早毁此物,(庚辰双行夹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

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

“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

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面跑来,喊道:

“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

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作书人用全回之文,详细写贾瑞由病至死的整个过程,除了一而再、再而三暗示时间之外,最重要处就是该回结尾处,贾瑞死时照的风月宝鉴。这面镜子,在贾府戏台之上,只出现了这一次,看官们需仔细品味其深意。明明只是一面镜子,作书人却不写“宝镜”而写“宝鉴”。“鉴”字除有镜子这一层意思外,还有仔细看、鉴别、鉴定等意,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应有作书人对各位看官的期待。希望大家能好好鉴别他书中所写的真事与假语。而镜名“风月”之说,其字面之意,是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朗的月,多美的意境。南朝时的谢惠,常独酌自乐,曾说:“入吾室者,但有清风,伴吾饮者,唯有明月。”这景象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时代,“清风明月”这四字,完全不是像字面之意那般宁静安详,而是充满恐惧与血腥。据说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对老朋友重逢,二人对酌畅谈,好不开怀。酒后分别之际,正风清月朗,夜色迷人,一人被此情此景感动,写下“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之诗,不料被人告发,清廷认定,这是“怀念亡明,诋毁大清”,其罪当诛。可怜这一位进士,就为这“风月”二字丢了命。因此可以看出,“清风明月”四字,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还真有其他意味。作书人在此将宝镜命名为“风月鉴”,应该就是隐“清风明月”之意,暗喻镜中所照皆为明清相交之时的人和事。

贾瑞之死,无论是作书人的行文,还是批书人的批文,字字皆有所指。因此,这一处行文,是全书打开反面所隐历史的钥匙。作书人和批书人一再强调:“千万不可照正面”和“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的正面,方是会看”等语,都已明确指出,看懂此书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反读、反解。他借镜子哭诉“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继续强调,只有反读、反解,才不会犯“以假为真”的错误,批书人又再三告诫:观者记之。由此可知,反读此处,解开贾瑞之谜,对解开全书之谜至关重要。

可怜人贾瑞会是谁呢?刚开始读《红楼梦》时,对贾瑞这个人物不以为然,认为他可有可无,死与不死,与全戏并无多大关系。熟读数遍之后,再来看贾瑞,便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同情与悲悯。虽说他对熙凤起过贼心,动过邪念,毕竟未铸成错,实在罪不至死。可是作书人为何偏要安排他死去呢?这是因为,他的死因和时间,都是作书人暗中着力强调之处,是解开反面所隐历史的关键。贾瑞初照反面时,镜中一个骷髅立着。照正面时,是凤姐朝他风情万种招手。这一处行文,应有多重深意。其间直白之意,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二则有男女转换之喻。王熙凤的扮演者,是书中反面所隐之史中,最为重要的主角,其悲惨命运,正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三之意,则是指出贾瑞扮演者的真实身份。既然正面照出的是熙凤,反面照出的应该就是照镜人。同时这里也是暗示,书中正反两面,正面是戏台之上的风月,戏下这个骷髅,就是作书人要暗中记录的“万骨枯将”;其间也包括贾瑞自己。作书人对贾瑞的扮演者,极力从时间的角度渲染和暗示,而批书人对贾瑞这尊枯骨的真容,却在批语中暗中指出:

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从这句批文可以看出,这一段描写,深藏作书人的苦心。从隐秘的时间线索可知,贾瑞死在1644年的春天。前文所说“红”字,意为朱明王朝的隐写,可知贾瑞的扮演者,应是朱明王朝皇室一员;“青冢”之说,根据谐音法,可理解为“清冢”,亦即满清所修坟冢。将这些关键词放在一起来看,贾瑞的扮演者,逐渐掀起了神秘的面纱。他会是谁呢?明清相交之际,有一位朱明王朝的皇室成员,死于春末,被清廷安葬。而其临死之前,曾在袍服上写下遗书: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读至此,便可知贾瑞的扮演者,正是甲申之变的主角之一,亡国皇帝崇祯。他死于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年立夏是农历三月二十九日。照此来看,崇祯死于春末,符合书中关于贾瑞之死的时间之说。而清军入关,多尔衮入主紫禁城之后,曾下令军民为明崇祯皇帝服丧三天,发丧安葬,又符合批文“青冢”之说。崇祯的著名遗书,内有“以发覆面”之言,不正是“掩面人”之意么?

这时再回看作书人行文,庚辰双行夹批所写“人之将死,其言也哀,作者如何下笔”,不仅仅是对戏中贾瑞连叫“菩萨救我”的批语,更是对崇祯所留遗言的批语。看了这段遗言,也可解明白,第十二回回目中“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的“贾天祥”之意。作书人在行文中一直写的是贾瑞,但回目却言“贾天祥”,作书人以“假天祥”暗隐贾瑞的扮演者崇祯,不被上苍所喜,不被上天所护,暗隐崇祯遗言中所留的“上干天怒”之句。

来看崇祯朱由检的一生。他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其母为淑女刘氏。1622年(天启二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至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朱由检虽是一国之君,但其一生的命运,亦是一场悲惨的虚空。因其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是父亲所薄的婢妾,他幼年极不幸福。五岁时,母亲刘氏犯错,被其父下令杖杀,年幼的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便将朱由检转送给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公元1622年,他才被其兄朱由校册封为信王。而其兄明熹宗朱由校于公元1627年8月(天启七年)死后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

崇祯的一生,与作书人在戏中所写贾瑞之病一般,皆无力回天。

据史书记载,崇祯继承其兄朱由校的帝位后,有一天梦见一个人在他手心写了一个“有”字,早朝时问各位大臣,都说是吉兆。只有太监王承恩大吃一惊,早朝过后私下拜见皇帝,说是不祥之兆。大字少一撇,明少日,加起来就是大明要少一半。此时明帝国因为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农民起义和外敌频繁入侵,朱明王朝在风雨中飘摇。通过史书,再来回顾一下,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崇祯人生中的最后一天。当他听说李自成的大顺军已经打进了北京城,绝望至极,不得不派亲信把三位皇子送出皇宫,然后将后宫妃嫔一一赐死,就连两个年幼的弱女,也倒在他的剑下,一死一重伤。家事处理完毕,崇祯换上寻常百姓所穿的布衣,和他的贴身太监王承恩一起开始了艰辛的逃亡之路。他们先到朝阳门,但是城门紧锁。崇祯只得又和王承恩一道奔向正阳门,然而此门已被大顺军占领,崇祯不得不随着王承恩又走到安定门,仍无法逃出去。这时天已渐亮,崇祯心里虽然知道,他已再无出逃可能,但在回宫之前,他仍坚持来到皇极殿前,敲响景阳大钟,想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出逃之计。但大钟响了很久,都无一人前来。崇祯这时才彻底放弃了求生的希望,心灰意冷,和王承恩一起爬上煤山,自缢殉国。

读至此处,想起作书人关于贾瑞苦苦求生的描写,便能理解,这行文和批语的字字句句,看似是为贾瑞之死而写,实为崇祯之亡而作:

那贾瑞此时要命心甚切,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偏生在内就听见了,直着声叫喊说:(庚辰双行夹批:如闻其声,吾不忍听也。)

“快请进那位菩萨来救我!”

一面叫,一面在枕上叩首。(庚辰双行夹批:如见其形,吾不忍看也。)众人只得带了那道士进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庚辰双行夹批:人之将死,其言也哀,作者如何下笔?)

此段两句批语,“如闻其声,吾不忍听也”,“如见其形,吾不忍看也”。作书人与批书人对崇祯之死的悲凉情景,既哀痛又同情。

历来各类史书,对崇祯评价都大同小异。

同类推荐
  • 假如未曾遇见你

    假如未曾遇见你

    邻城酒肆开了间文艺咖啡店,店中承载了太多的人间悲欢。进店里喝咖啡的人,有时候会找店主聊聊,讲讲自己的故事,说说自己的经历。时间久了,听得多了,邻城酒肆便生出整理这些故事的想法,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这本书,来自20位不同的故事亲历者,由20个治愈故事组成。这些故事无删减,贵在真实;这些故事曲折细腻,贵在感动人心。听别人的故事,走自己的路,转瞬之间,已是一辈子。
  •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鲁迅诗文精选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鲁迅诗文精选

    本书是鲁迅的诗文精选集,收录了鲁迅散文、诗歌、小说和杂文、家书。散文收录了《朝花夕拾》《野草》等名篇,并精选了鲁迅的新体诗和旧体诗。鲁迅之于诗,属业余偶作,但他的诗歌恰当而精彩地表达了自我意识,他的价值观和思想趣味。其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佳句现在依然被人传诵称道。
  • 周作人论文学(套装共三册)

    周作人论文学(套装共三册)

    《近代欧洲文学史》是《欧洲文学史》的姊妹篇,是周作人继《欧洲文学史》后为北京大学国文门二年级开设的“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史”讲义的整理。内容从中古到十九世纪,尤其对影响五四一代学人甚深的十九世纪欧洲传奇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有重点介绍。周著文学史洞见深邃、文词典雅、深入浅出,被称为开启“中国启蒙文学”之作。《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说理透彻,文笔精妙,身为中国的读书人,不可不细读之。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源流,经过,和它的意义,据周作人所知道所见到的,加以说明。“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整合审视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整合审视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整合审视》主要讲述了,审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是:如何看取女性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化背景中的自身演变发展轨迹,进而把握在此整体文化框架下女性文化观念、女性文学形态的生成、承续与嬗变,由此总结出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应有的历史经验。全书共六章即文化语境转换与女性话语的嬗变;多维女性人生与女性形象的时段印痕;文本嬗变:三种典型文本昭示女性意识的递进:“现代期”女性文本的意义与局限:新时期女性文本的变革与超越;整合审视:对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思考。从女性文学层级性演化视角切入,《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整合审视》探讨女性意识由模糊到清醒自觉乃至成熟的嬗变过程,从女性话语立场的演化、女性文学传统的承续与变异、女性文本的不同特质、女性形象的多样创造等多个维度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承续与嬗变进行整合审视,这不仅是一种文学史的观照视角,更重要的是就此可以总结中国女性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内在历史经验,为未来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本书分哲学遐思、文化断想、读书札记、思想对话、学术演进等,主要内容包括:哲学的位置在哪里;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哲学思维的特点;历史哲学:在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点上等。
热门推荐
  • Doctor Marigold 马里歌德医生(英文版)
  • 心欲成妖

    心欲成妖

    她天生一双阴阳眼,却因为这双眼失去双亲。她颠沛流离,周旋于魑魅魍魉、人妖仙鬼之间。离奇的红绳之下又悬着什么样的故事,古船的背后又生活着怎样一群异族。她本不欲踏足,奈何命运牵扯,深陷其中……她孤苦无依,直到遇见他……架空+玄幻··
  • 难得有钱人

    难得有钱人

    时敬桐:“不说了,我赚钱去了。”不花钱就让你长痘痘的系统你觉得是最伟大的发明?每天都有赚钱任务的人觉得好烦哦_(:з」∠)_【今天你赚钱了吗】【今天你赚钱以后花钱了吗】
  • 三生三世之相思无双

    三生三世之相思无双

    我们曾经被爱杀死,也终将被爱治愈。这是一个没有偏见,爱向死而生的故事。上帝的手从未停止过将我们推进命运的沼泽,在我们成长中经历过背叛,绝望,和杀戮后,是否还能坚守自己的初心?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万方山庄的少主方获月与江湖刀客张自朝相知相爱,却中了漠北亲王欧阳昭宇的计策,万方山庄覆灭,昔日亲友,纷纷被害……
  • 着装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着装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服饰是装饰人体外表的,每一件服装是人体艺术的软雕塑;服饰是美化生活的,每一种服饰都是人们心理的反映,生动的服饰表现,体现人们深刻的精神内涵;服饰又是时代的象征,每一个时期的服饰特点,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
  • 特战荣耀

    特战荣耀

    他叫叶成风,服役于风狼特种大队,在一次年度军事对抗演习中意外穿越至抗战前线。当兵就是为了打仗,他义无反顾的拿起钢枪抗击日寇。凭借着自身所学的军事技能建立“雪狼特战分队”使鬼子、伪军闻风丧胆!这是英雄的史诗,随我一起走进他们吧!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七天光阴因你而不孤单

    七天光阴因你而不孤单

    假如你生活只剩下了七天,你会怎么做?是继续混吃等死?还是在最后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又或者是去追逐那浩渺的希望?广场的见义勇为,奶茶店的相遇,夕阳下的身影,故校的游玩,婚礼的赞歌,雨中的拥吻……一切尽在最后的七天之中
  • 天淼淼地遥遥

    天淼淼地遥遥

    "我不知道爱是什么,但我知道没有你我什么都不是。"本文讲述的是一位遥遥公主从小被地藏菩萨收押,被舅舅宠幸,担任典狱长之职,却不料沾染了一身匪气,而且心狠手辣。让地府十八层成为世间最惧怕的噩梦,因解救上古凶兽获得自由,又因一场战争而闻名天下,最后天帝也对其束手无策。许多人都开始千方百计的利用她,得到她。在她为自己渡劫时爱上了自己的冤家,劫难却是让两个人生死相离。后来不相信天命的她堕落成魔,誓死捍卫着自己的爱情。
  • 一纸忘情歌

    一纸忘情歌

    相恋多年的男友贺思源意外身亡,叶承欢伤心欲绝,却在葬礼上遇到了贺思源的出轨的对象向晚晴,向晚晴以腹中的孩子逼迫叶承欢离开。叶承欢离职,临离开G市前在化妆舞会上邂逅一男子,并发生了一夜情。 在老家呆了两年的叶承欢在学长古沐霖的劝说下重回职场。在外市工作一年,古沐霖与叶承欢被调回G市。叶承欢撞见总经理古沐庭狼狈的一面,处处被古沐庭针对,甚至被古沐庭冷嘲热讽,最后更被古沐庭调到他的身边,当总经理助理。古沐庭早就认出了叶承欢是以前跟他发生一夜情的女子,却一直没有说破。种种巧合让古沐庭认定古沐霖与叶承欢一起设计了他。为夺得继承权,古沐庭用尽手段逼迫叶承欢与他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