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9600000008

第8章 突围的思想(1)

只有真实的心灵才能涵盖一切、突破一切。

5.董仲舒:复杂的历史与简单的思维

如何让中国传统教育参与到现代教育思想的创造中来?董仲舒以“大一统”、“融诸家”等方式改造了儒学,创造了今文经学,实际上就是以儒学经典话语表达汉代思潮,用汉代之前的传统文化创造汉代思想。

向四面八方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开放”也逐渐成为教育宣传的主题词。事实上,学校也越来越趋向于开放,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其进程还是相当慢的。

教育改革开放的进程慢到什么程度?新闻业巨子默多克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假设有一个人在50年前被冷冻了,今天突然醒来,他将几乎不敢相信今天所发生的事情:通信与网络的变革自然不必赘述;医生的诊断工具已从听诊器变成了CT和核磁共振等;股票交易早已进入了无纸化网络时代……遗憾的是教育不在这个行列。

是什么使教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保守、封闭使然。当哲学界中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的思潮一浪接着一浪时,当文学艺术界风起云涌时,当科学技术革命的周期越来越短时……因为僵化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与学业评价制度,学校基本无动于衷,甚至努力让学生与世隔绝。当老师都在用电脑办公时,考试时学生依然一律不准用计算器;当网络资源已无处不在时,有的学校依然规定教师备课一律手写;每个人均已处于资讯时代,但有的学校规定学生不准看电视、上网,更不准用手机……

我们保守、封闭,不仅源于学校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还因为将政治与学术相混淆。例如,对董仲舒的学术评论,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取决于政治考量,缺乏必要的开放态度。

关于董仲舒,我们的共识是:他是一个大学问家,借鉴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的思想,对儒家进行了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他响应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这些主张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并使儒家学说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从而逐渐成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而对董仲舒的学术评价,可谓褒贬不一。有的批评者甚至认为他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罪人”、“御用文人之一代伪儒”;有的认为他是“旷世大儒”、“汉代孔子”。其中争论最多的是关于是否限制君权的问题。例如,人教版和岳麓版中学历史教材的说法就不一样。

在介绍“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这一内容时,人教版说:“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这样的介绍,没有明确表示是否限制君权。因为讲不清楚,所以人教版的编者就间接引用董仲舒的说法,让读者自己判断。岳麓版教材则明确指出:“这种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同时,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

两种版本的说法不同,这在中学历史教育界曾引起较大的争论。在我这个外行看来,这两个版本的说法都很正常,没什么问题。可历史老师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两个版本的教材介绍的是同一个人物,那么就应该一致,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的真相。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理解教材的差异?岳麓版教材评价董仲舒宣扬的天人感应时说“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这样的评价在人教版的教材里就付诸阙如,又该如何理解呢?董仲舒的思想到底是限制君权还是维护君权呢?

为此,历史学界的两位重量级人物秋风与袁伟时在《南方周末》上开始了论战,分别发表了题为“儒家一直都想限制绝对权力”和“不能这样糟蹋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这场笔仗的起因是两者对董仲舒是否限制君权这一问题意见不一,一方说董仲舒在妥协中抗争,限制君权;另一方说其实质就是维护君权。

我不是历史学者,在我看来,儒家学说不过是汉武帝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已。事实上,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举贤良时曾只从儒生中选官,太学博士弟子也是从儒生中选取,然而,汉武帝也通过其他途径提拔了大量非儒生当官。如张汤就是从学习法律文书的小吏逐渐被提拔为廷尉、御史大夫的,后来成为汉武帝的宠臣;桑弘羊则通过“赀选”当郎官,后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学纵横术的主父偃、杂家东方朔是通过“公车上书”当官的;汉赋名家司马相如是通过“征辟”当官的;汉武帝时选官的途径多得很,高官可以“任子”,富人可以买官,都有法可依。

在这种情况下,儒学本身就是君王的工具,何谈限制君权呢?岂非自欺欺人!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也说明所谓限制君权云云,只不过是一相情愿的文人的意淫罢了,哪里限制过“过度”的君权?君主什么时候承认过权力“过度”?后人又如何界定这种“过度”?这些都难以说清楚,那么“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云云也就有些无的放矢。实际上,儒家自匍匐于皇权的脚下,就很难发挥出限制皇权的作用,至于以天来限制君权,只不过是小骂大帮忙而已。

还原历史真相并非目的,当前,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中发现未来,这或许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小时候,我最喜欢听历史故事,爷爷恰恰是个讲故事能手,而他讲的几乎都是自己的故事。我已不记得具体的故事情节,但记得爷爷总是称太平天国的勇士为“长毛”,当然,这是我们家乡一带老人对太平军的统一称呼。显然,乡亲们对太平军几乎没有什么好感。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十分怀疑当时历史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的客观性。后来读《书斋里的革命》,知道了另一种历史观。在美国,南北战争是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就这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南方有纪念馆,纪念罗伯特·李将军以及他们的子弟兵,北方也有纪念馆,叙述林肯以及他们子弟兵的英勇事迹。历史在此被演绎为“他者的故事”。谁是谁非也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谁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记忆版本。或许,这更接近历史的本质。

在“他者的故事”中,我们的解读就有了多种可能性,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也有了多元性。如此,看待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术,又何必纠结于是否限制君权呢?为什么不透过汉朝的民间生活报告来观察与思考董仲舒呢?

在这里,不得不提大历史观。黄仁宇倡导宏观地研究历史,他的研究更多的是揭示历史规律。例如,他指出,“长城基本上是沿着某某毫米等量降雨线修建的(某某毫米降雨线是宜耕宜牧的天然南北界限)”,“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气候不利的时候,马背上的剽窃者就不由自主地打算袭取种田人,后者通常有半年的积蓄”。寥寥几句话就概括了“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民连亘了两千多年的斗争记录”。

《河殇》第一集里就引用了黄仁宇的观点,后面更加巧妙地运用黄仁宇的观点来阐述一些历史现象,例如,“游牧文明是无法取代农业文明的,这不仅是因为农业文明高于游牧文明,重要的原因是气候带的制约。进入中原农耕区的游牧民族不可能把农田变成牧场,因为那等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因此他们只好接受被同化的命运”。

用大历史观来看董仲舒、儒学与汉武帝及历代王朝的结合,我们不难发现汉朝的经济转型、小农经济的兴起与董仲舒、儒学密切相关,伦常关系的强化,是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

如果没有开放的态度,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只能是历史知识的教学,无法将现代理念融入历史教学;如果没有开放的观念,我们的历史或许不能告诉我们未来;如果没有开放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就会逐渐落伍甚至被历史淘汰!

教育有一种生命的连续性

当前,在绝大多数学校里都存在着几套话语系统:一是受政治影响的话语系统,喜欢用政治术语代替教育教学用语,这在教工会议与国旗下讲话中比较明显;二是受苏联教育影响的话语体系,标志性词语有“自学”、“训练”等,这在制订教学计划与日常教研组活动中比较明显;三是受新课程改革影响的话语体系,标志性词语有“对话”、“生成”等,这在公开教学研讨活动中较为明显。总之,通过分析当前学校的话语体系,我们很难发现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子。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西学东进的浪潮中,当前的学校教育几乎与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断裂了!是的,学校要向四面八方开放,但开放不是为了“断裂”,而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创新中国的教育文化。

话语体系的紊乱,客观上造成了实践标准的紊乱。例如,对于什么样的课堂才叫自主课堂,你说你的标准,我说我的标准,最后大家只能凭感觉谈谈;再如,对于对话教学的样本究竟是什么样的,也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讲就是“理论上清楚,实践中模糊”,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新的“断裂”!

教育有一种生命的连续性。只有遵循教育话语体系的连续性,最好是中国式的话语体系,我们才能真正串联起中国教育的过去和未来,才能真正达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境界!

董仲舒的儒学,一般被称为“今文经学”。儒学从“古文经学”到“今文经学”的转变,是一次巨大的革新,其革新的过程揭示了文化创新的规律,其中自然蕴涵着教育创新的道理。

董仲舒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革新,又是怎样革新儒学的呢?

西汉初期,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儒学地位不高,寥寥数人被封为“博士”,也就是安抚一下,没有什么实权。此时的董仲舒埋头苦读,博览群书,汲取各家之长。他把诸子显学以及儒家各派的要义,都整合在孔子的名义下,以“春秋公羊学”为载体兼容并蓄,最后统一于“天人感应”的思想。这就是说“天”是至高无上的神,人的活动受命于天,皇帝自然是“君权天授”,臣又受命于君,以此类推,“三纲五常”就自然成立了。

经董仲舒革新,向来被看做“好古”的儒学,一变而成为“霸、王、道杂之”,合乎“今用”了!

等汉武帝真正掌握了政权,董仲舒根据他的哲学观点,提出许多影响甚大的建议。这些建议一部分被汉武帝采纳。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大一统。董仲舒说,“大一统”是天地的常道,古今之通义,现在学者们各持异说,门派林立,朝廷无法一统,法制屡变,老百姓不知听谁的,往往无所适从。因此,他请将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一概废绝不用,专用儒术,正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二,以仁义替严刑。秦朝主要遵循法家学说,严刑峻法,反思秦朝失败的原因,董仲舒主张“更化”,要求以仁义代替严刑,也就是要求以儒家学说代替法家学说。他认为限田是更化的关键所在。秦朝自商鞅变法后,准许民间买卖田地,富家田连成一大片,贫家连放个锥子的地方也没有,因此建议限田,不许豪富占田过量,从而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君主的仁义。

第三,推阴阳五行。在落后社会里,占卜术常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汉武帝常召集各种占卜家,问某月某日可不可以娶妻,五行家说可,堪舆家说不可……辩论纷纭,不得解决。董仲舒主张一切宜忌,以阴阳五行为主。阴阳五行家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尊重和信任,成为日常生活的指导者,儒家和阴阳五行统一起来了。

这些思想和建议主要出自著名的“天人三策”。所谓“天人三策”,是指汉武帝向大家咨询意见,董仲舒连上三策作答,因首篇专论“天人感应”,所以史称“天人三策”。此后,董仲舒闻名天下,光照千秋。他比李斯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既不“焚”也不“坑”,而是用思想统治思想,用文化统治文化。今深谙此真谛者亦常说:“真正好的管理是思想的管理。”

从孔子到焚书坑儒,再从董仲舒到朱熹及至当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文化具有一种生命的连续性,教育也有一种生命的连续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其灵魂则是文化的复兴。君不见,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其本质是美国核心价值的全球化,当然也是美国核心利益的全球化。当下的中国教育,从理念到内容,从目标到方式,大体上以舶来为主,几乎失去了“生命的连续性”。没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创造,就没有真正意义上中国教育的伟大复兴。

如何让中国传统教育参与到现代教育思想的创造中来?董仲舒以“大一统”、“融诸家”等方式改造了儒学,创造了今文经学,实际上就是以儒学经典话语表达汉代思潮,用汉代之前的传统文化创造汉代思想。

这一文化创新的思路当下仍可借鉴。今天,我们的指导思想当然不是为皇权服务,而是为每一个人乃至每一种生命的尊严与幸福服务;我们要融合的不只是中华诸家,而是世界各国流派。因此,我们要研究世界各国的经典,更要研究自己的经典。

中国的教育传统是丰厚的,也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与独特思想。让传统文化参与到现代教育思想的创造中来,这是中国教育创新的一条路子,也是学校文化创新的策略之一。

同类推荐
  •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本书是对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的数字化发展策略和新闻工作现状的近距离考察。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使得《纽约时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荡。一方面,纸质版的竞争变成了电子版的竞争,不仅是同行之间,在《纽约时报》内部,纸电亦是敌友难辨;另一方面,受众不仅要求新闻的获取及时、方便,甚而要求与之互动并参与新闻生产;而社交媒体在成为新闻记者信息源的同时,也冲击了记者和媒体的传统工作方式以及权威性。作为全球媒体的标杆,《纽约时报》上至企业管理制度,下至新闻工作流程和记者的个人技能、岗位,都不再能够满足当下新闻工作的需求,不得不大量引入编程、网页设计人才并与众多博主、网络极客合作,进行各种探索和实践。这些方方面面的转变值得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思考、借鉴,对于有志从事新闻工作者或者关注时事的网民也未尝不是有趣的读物。
  • 2017年上海民生发展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7年上海民生发展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智库报告之一,集中反映了上海转型发展、城乡一体、社会民生、基础教育和社会建设等领域的最新成就和一线案例,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改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时政谈屑

    时政谈屑

    争取和平环境、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理论界要为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体系 、关于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内容组成。
  •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作者比较了中西方各时期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后发现,中西方社会之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相互较量并形成主导力,谁掌握了各历史阶段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谁就获得了更强的文化渗透力,并逐步掌握了世界话语权,乃至决定权。基于此,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整套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社会特点的人文秩序理论,期望未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之路,能够实现掌握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
  •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人类的家园

    人类的家园

    本书是一本专属于房龙的、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地理书。它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
  • 金刚四拿(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金刚四拿(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金刚四拿》是人气作家田耳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打分器》《合槽》《金刚四拿》等七部作品。在此集中,田耳的文字秉持着以轻松幽默洞悉世事人心的特点,以西南地区的小城“佴城”为背景,叙述了乡村少年与弟兄设计捕盗,“文学中年”面临创作和恋爱的双重尴尬,村里担任“金刚”的传统仪式日益失传等等故事。这些作品想象丰富,表达生动,实则反映乡土中国人们的思想精神变化,显示出田耳创作的旺盛和多维。
  • 白月光作死日常

    白月光作死日常

    【新书《退休后豪门真千金又躺赢了》已开】 |穿书、偏执、甜宠|恶狠狠地在书评区留下一大段讽刺女配一手好牌打乱的南浔,一觉醒来自己变成了书里和自己同名的女配。#我成了男主的白月光##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南浔:“……让我原地爆炸吧!”为了防止翘辫子,南浔二话不说选择直接跑路。结果——偏执男主:黑化了!“浔儿,”少年笑容温软,语气却渗人的温柔,“你想跑去哪里?”南浔看着少年唇角带着的威胁,咽了咽口水:“白白,我没跑。”被江修白强行带走的南浔眼含热泪——妈蛋她是不是拿错了女主的剧本!剧情崩坏了男主你知道吗!!!cp:与世无争佛系少女南浔X偏执病娇掌控系江修白
  • 火车与匕首

    火车与匕首

    上午九点半,早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消退,学校的操场上像刚下过雨一样,湿漉漉的。天空被一层灰蒙蒙的东西笼罩,分不清是薄云还是浓雾。高一(3)班的新生面孔也显得灰蒙蒙的,他们懒洋洋地列开队形。前面的女生身子一律胖乎乎的,身形笨拙,像是一群在海滩漫步的企鹅。后面调皮的男生忍不住先笑出了声。体育老师严厉地看了他们一眼,笑声虽止了,身体动作却暴露了他们的心不在焉和随意懈怠。这个班的课间操真是太不像样了。体育老师的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旁边有几个高年级的同学在看热闹。他们或勾肩搭背,或抱着膀子,歪着身子。
  • 诸天葫芦藤

    诸天葫芦藤

    无数混沌诸天大能为争夺一株混沌品级的先天极品灵根,毁坏亿万宇宙,无数中千世界。但最后被牧貅捡了便宜,灵魂与诸天葫芦藤融合,逃遁到混沌虚空海旁。修行千万年却不知还要多少年才能化形,但却能分出亿万分身,进入混沌虚空海亿万位面世界内。每一世界分身可为他斩出七情六欲各念,融入其中。亦可依托这些念头斩出三尸,促进化形。
  • 落情罚

    落情罚

    一点梅蕊染芳心,半片红尘沾长巾。东风不解寒花语,飘摇零落正伤心。一曲梅花落,两世纠缠,错错错。他跪在血海中,泣不成声:“阿无,是我错了"
  • 好莱坞制作

    好莱坞制作

    新书《最佳娱乐时代》已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普通大众挚爱有加,影评人深恶痛绝——杜克便是这样的导演。他执导的卖座影片,拥有炫目的快速剪辑,永无止境的爆破和打斗,以及百分之二百的视听享受,总是无限制的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影评人不喜欢他,“杜克不关心你的灵魂!他就是一个虐待狂!疯狂的虐待你的眼睛和耳朵!”“我尽我所能的努力工作,我很高兴看到除了影评人之外观众都喜欢这部电影。那就让我们无视那些影评人吧。我拍电影就是为了让观众喜欢。”杜克如此说道。这是个给全世界男性注射了一剂雄性激素的导演,是被誉为在彗星撞击地球时出生的男人。有人爱他,有人恨他,却无人能忽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