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0000000008

第8章 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创建符合人性的教育(1)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 高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回顾东北育才建校以来,特别是近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国率先开展超常教育实验,在东三省率先成立教育集团,在辽宁率先建成公办国际学校。可以说,东北育才在办学的道路上,始终不渝地在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学校而努力,更在为追求成为中国最“独一无二”的基础教育学校而拼搏进取。

1986年,学校创建了“超常学生、高速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启了从为少数超常儿童的卓越成长营造局部的教育“新生态”到面向全体、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小生态”的学校发展历程。

一、教育的使命:播种创新的因子

(一)教育应该播种创新的因子

美国国家资优研究资源中心总监兰祖利在其著名的资优三环说中认为,资赋优异是三个条件的综合,这三个条件为:智力在中等以上;显现出创造思考的特质,即有高度创造力;有高度的工作热忱。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称为资赋优异。这样的定义强调,先天具有的潜能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日后成就的主要因素,大多数人的智力都在中等或以上水平,一个人能否有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能否以持续不断的热诚,将其潜能充分激发出来。所以,资优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仅仅关注资优学生的发展,向既关注资优学生,也关注普通学生潜能开发转变。

2007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美国学术竞争力咨询报告》中提出美国教育系统中K12教育、高等教育、非正式教育需要相互整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雅克·哈拉克提出非正式教育是一种典型的终身过程,每个人通过日常经历,通过来自周围环境的教育影响和教育资源,即家庭、邻里、工作场所或闲暇活动、市场、图书馆及大众传播媒介习得各种态度、价值观念、知识和技能。

从以上理论和认识来看,创新能力是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内在潜能。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也说明,具有创造力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种类的根本区别。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人还具有为了创造而创造、为了探究而探究的行为动机。创造和探究可以满足人的兴趣,愉悦人的心情,因此,创造活动也是人类获得精神幸福的源泉,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呵护并发展学生创造力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培养并发展创造力的教育才是符合人性的教育。

(二)创造需要综合素质

有专家指出国际公民应该具备的三项条件是:技术、语言和创造力。创新教育模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势在必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各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但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

我理解的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是具备创造“根基”的人才,也就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所说:“只有全人才可以创造。”我所指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至少在四个方面有卓越表现:

第一,底蕴深厚。要有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孔子说“君子不器”,认为一个有才华的人应该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特别要上下求索,多汲取人类文明与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底蕴深厚,才能有豁达的心智、深刻的思维和经得起磨练的意志。

第二,视野宽阔。能够走出校门,具有与社会对话的能力;能够推开国门,具备主动融入世界的意识。宽阔的视野是推进学生创新潜能发展的一个潜在的“反应堆”,它不仅能够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具有宽阔的胸怀、前瞻的思考、高位驾驭的能力和更丰富的人生选择。

第三,兴趣浓厚。具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天赋,而兴趣恰恰是让学生发现这份天赋的“密码”。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知识,持之以恒地投入热情,享受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而教育的意义正在于呵护好学生的异想天开,点燃兴趣并使其更加浓厚。

第四,境界高远。人生有远虑,有大追求,大气魄。育才校友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冯友兰讲,做人有四种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天地的境界,就是要为社会,为时代,为民族乃至世界做一些事情,承担一些责任。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自身的精神高度和生命品质。

(三)创造性是涵养出来的

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因为凡是能传给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而可以被他人重复的则一定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就像一颗种子,需要土壤、阳光、雨露、空气,在自然生态的选择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这粒种子被放在适合的土壤中,提供适当的气候条件,并给与精心的灌溉、除草、施肥,它就能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学校教育就好比是对自然生态的优化,它有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更加适合创造性发展的教育“小生态”,使学生置身其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四)“小生态”的营造是慢功夫

创造性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积淀”到“勃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学校教育“小生态”也不能靠一招一式就解决问题,这同样是一个慢功夫。需要学校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考试评价、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循序渐进,逐步改善。同时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也和学校的文化底蕴、文化品位密切相关。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道路上东北育才已经探索实践了25年,期间,一些自发或是自觉、零散或是系统的教育智慧与实践,引领育才走到了今天,并站在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前沿。尤其是近年来,东北育才内外部的环境与体制都在发生重大变革,如以新课程改革为代表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创新发展,东北育才集团运行体制逐步确立。即便在这样巨大的改革时期,学校办学质量仍然稳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应该说,这主要得益于在东北育才内部,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小生态”,已经从自发走向了自觉,从局部走向了全局,整个生态系统在持续漫长的运转中,不断得到改善、整合,一点点走向成熟、丰盈。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坚持“高位驾驭,品位发展”。所谓“高位驾驭”,就是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全面实施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所谓“品位发展”,就是做厚育才文化底蕴,整合学校生态环境,积极搭建开放多元平台,培养具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为国育才:让拔尖创新人才在学校生态中成长

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生态中,学校精神文化犹如土壤,开放多元的课程犹如提供水分和肥料,教师犹如园丁,而办学条件就是阳光和空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动态中获得平衡。

(一)创新需要学生的解放

陶行知认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讲道:“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解放学生的手,让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需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够有广阔的视野,把握经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脉搏;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够自由、主动地思考问题;需要解放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想法得到尊重、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伸展。”

解放学生,意味着我们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由学生来主导自己的生命活动。但宽松不意味着放松、无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所创设的宽松的教育环境,其中一定蕴含着某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学校的精神所在。

(二)创新需要为国担当的情怀

著名学者克·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要成为哲学家。”在学校中,校长有责任把握学校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并使其形成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思想与信念,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引领精神文化建设,做学校的精神牧师。

东北育才的精神实质是“追求卓越”。从育才的发展历程来看,育才建校于1949年,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学校,学校创办初期,就提出了“建设新社会精锐干部”人才培养目标,六十多年来,学校始终抱有以自身的卓越发展培育英才、为国担当的情怀。集团内的东关模范小学是周恩来总理少年读书的地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周总理在这里提出的。

东北育才要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未来会成长成优秀的国际通用人才,他们应该有在大国崛起中的担当和责任。所以,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德育目标不仅是教育学生守住道德底线,更要让他们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报效祖国的本土情怀。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根基。所谓创新人格是世界观、方法论和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往往表现为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等。德育在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创新需要实践与体验

为培养育才学子始终心系民族、心系国家的责任感和为祖国担当的大爱情怀,在“广、活、精”的发展思路下学校建设起了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社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实现了学生活动的课程化,在活动组织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自主体验。

体验是教育真正介入个体精神世界的方式。体验以情感为灵魂,以自由为前提,教育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情感蕴育中自由、自主地体验,通过体验使学生丰富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坚定的信仰,实现教育对人生的正确引导。在体验式教学理论指导下,学校十分注重创设各类情境,使学生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环保社团“根与芽”小组开展了沈阳浑河水质调查、浑河沿岸土壤污染状况分析等一系列生态保护行动;阳光志愿者协会通过义卖、勤工俭学等形式筹集资金资助福利院儿童;在四川地震爆发后,在法国交流的育才学生、在美国大学读书的育才毕业生心系祖国、心系灾区,他们在法国街头积极募捐,在校园内举办哀悼筹款活动;一些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自费前往云南支教、奔赴地震后的北川中学、探访恢复重建中的四川安县。学生的表现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关爱情结和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公民责任意识。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不久,东北育才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协会的同学们收到了一份联合国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的来信,信中称赞“你们提升社会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所受到冲击的认识,对此所付出的所有努力我深表钦佩和祝贺”。在汶川地震后,身为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的公逸男和该协会的同学们产生了一个想法:致信联合国多个专业委员会专家和国内外的世界遗产保护组织专家,呼吁为汶川地震损毁的世界遗产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说干就干,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分头查阅资料,起草了一封中英双语的信件并寄送了出去。几天后,他们的努力获得了肯定。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提示我们:在德育教育中,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而不能用权威的影响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学校把生活中和现实社会中面临的道德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德育活动的对象,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讨论会、辩论会、主题班会、主题校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调查、分析、讨论、评价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以此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如针对诚信与成才问题进行的辩论,学生们在正方和反方的观点中反复思索、评价、选择;在“世界艾滋病日”,学生们走上街头宣讲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

去年,学校还成功举办了东北育才教育集团首届学代会、少代会,学代会的提案《校园设计之我见》体现了学生做学校主人,关心学校发展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广大师生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在诸如此类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德育的主体,实现了德育的自主体验,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道德智慧,塑造了学生的创新人格,增强了全校师生对育才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感。

三、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模式

教育活动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生态系统中,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环。建构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

(一)构建灵活多元的优才教育课程体系

东北育才创新人才素养的培养体系是逐步发展的。它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同类推荐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中国模式研究(解析)

    中国模式研究(解析)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经济、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对中国模式有自己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解,将多年积累整理为章节完整的专著,从中国模式的概念与外延出发,系统梳理了中国模式在基本制度体系中的含义,以及中国模式的溯源与发展,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人口新论

    人口新论

    该书从研究人的统一性着手(即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进一步研究了人的生产价值、消费价值和大于价值的理论,提出了人口与环境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二孩”永续平衡定理,即每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实现人口内部的基本平衡乃至人口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基本平衡;建立人口控制系统,加强人口控制领域的研究。最后,对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全面展示在“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自主探索、开发、实践园本课程的进程,系统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建构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成果,通过系统介绍:家、园、社合作共育模式的创新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框架、结构、内容、实践、评价等方面;结合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活动的优秀案例具体形象的展示课程实施的过程。书稿期待以严谨不失活泼、全面不失重点、理论不失可操作性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促进园本课程资源的多样化,为其他幼儿园在家、园、社和谐共育方面提供借鉴。读者对象: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区人员。
热门推荐
  • 周老师档案

    周老师档案

    大学刚毕业的教师周青一,如何一步步探索社会、学校、家庭怎样更好教育好孩子。
  • 帝君的小毒妻

    帝君的小毒妻

    一对一,身心健康,cp到底_(:з」∠)_一个冷情孤傲的一国太子,为何执意要娶不想嫁给她的丞相千金?说什么都不放,是因为爱?一个穿越时空而来的平凡女子,摇身一变,成了这个九州最抢手的女人。她一次一次从他身边逃走,是因为不爱?她被迫学了一身毒术在身,却不敢在那个男人面前肆意妄为!她心地善良,路边看见一个老妇人摔倒了都要去扶一下,可杀起人来,却比刽子手都还利索。她拥有着所有女人都羡慕的命运,可去命不由己,感叹,苍天不公!为得自由,她逗弄过“白莲花”,坑过自家的妹子,还主动投怀送抱,额......主动投向别人的怀抱!他见招拆招,却还是敌不过她如温柔似水的柔情,沉迷过度,便钻心刺骨。随着他的身份越发强大,而她的身份却越发扑朔迷离。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是神派来的......
  • 不死者之王戒神戒魔王

    不死者之王戒神戒魔王

    由起唯单枚王戒。佩戴上,永不死,若摘下,魂灵咩~有几位曾它拥有者,用它之摧残世界,常之立朝世,蕴等抄巢炒艹能力。但因太虚实于浩瀚,哪怕拥有它,也不脱微弱存在也。“开创事物,总比摧毁事物有挑战感。”又双叒叕位想死魔王者摘下戒指,怀抱满满后妃,庆幸终能于得以解脱……贪婪象征,将重新选择,它之独拥有者!!汝犹什么豫,立刻戴上!!!“哇哦…” 戴上神戒,立地成魔~
  • 完美对抗

    完美对抗

    她说:“我呀?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睡觉”;而他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戏弄朱喜喜!”恶魔,黄靖磊就是这样一个恶魔!朱喜喜狠狠地想;“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会在这里?”朱喜喜顿时变成“十万个为什么?”,“瘟神,瘟神,恶魔,恶魔……”朱喜喜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他说:“朱喜喜,你是猪吗?哦,对了,你就是猪,不仅姓朱,还长得很像猪,整天睡个没完,就连学号都是八,真是猪八戒一枚!”他嘴角抽抽,然后轻轻勾起,一脸轻蔑。朱喜喜涨红了脸,转过身来,一脸“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北”的模样。黄靖磊又喊了一声:“猪!”“你才是猪呢!你全家都是猪!!!”朱喜喜大吼着,这是她第一次发脾气总之,这个梁子不知从何时开始就结下了。然后,就看朱喜喜的完美对抗吧,么么哒~~~~
  • 穷养男孩全书

    穷养男孩全书

    本书通过各种案例让家长和老师知道如何“穷养”男孩,内容包括“三分爱,七分管:穷养男孩的必备教育准则”、“让男孩在金钱面前受受穷:培养男孩正确的金钱观”、“男儿当自强:经历挫折洗礼的男孩最有出息”等。
  • 色彩

    色彩

    棕皮鞋一出永定门火车站,就撞上了大脚翠姑,这在他是万万没有想见的。“大少爷!”辣辣一声喊,翠姑伸手就来抢行李。他起先没有看见她。人如黄昏的蜂群,一群群过来,一群群过去,嘈杂而拥挤。雨刚停,泥地上水洼如镜,亮亮地打闪。他避着水洼走,跨一跨,跳一跳,小心翼翼,尽量使皮鞋不染泥。这双鞋他在火车上就擦拭了好几遍。车过常州时,他还特意买了一只糯米粽,借粽叶上的一点粘劲,抹平了右脚鞋面上翘起的一块薄皮。在跳最后一个水洼的时候,一只挑着的柳条筐揍了他一屁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复仇战姬

    复仇战姬

    一个本该平凡的青年,因为曾经的一场变故,莫名圈进了一场纷争之中,他并非什么英雄,也并非什么救世主,只是一个为了生存下去的普通人。在这场纷争中,只有一个人,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 嘘,别惊扰了那年华

    嘘,别惊扰了那年华

    他是她的邻家哥哥,他是她的青梅竹马。父逝母离,她住进了他家,却和他打得火热,一场病魔,他选择守护,等她醒来;他选择远离,为她赚钱;却不曾想,卷入一场车祸中,他变作他人,他无辜受责;青春离乱,是谁的劫难,又是谁的际遇?经年已过,曾经沧海是否抵得过青梅竹马?
  • 蔓蔓情陆

    蔓蔓情陆

    见她第一次时,她梳着清汤寡水的发型,但一张脸却生的俏丽妩媚像是悉心化过艳丽的妆。他礼貌的对她点头之后,心中鄙夷又是一个意图攀龙附凤的心机女子。然而散场子时,她毫不犹豫谢绝了他送她的好意,头也不回的离去,他却站在车边愣了三秒。.见她第二次时,他握着酒杯的手一点一点捏紧,最后忍不住把她拖了出去。她在路边狂吐,他双手环胸高傲的望住她冷冷讽刺:你就这么贪钱?她挥手给了他一耳光,又一次头也不回扬长而去。.猪哥的微博:直接新浪搜索(hongxiu_明珠还),大家去关注互动喔,一切动向都在微博上通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