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4600000008

第8章 商品的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2)

当两地相隔很远时,商品的真实价格与货币价格就不再成正比了。对往来贩运货物的商人来说,商品的货币价格更重要。也就是说,他只考虑购买与出卖同一商品所花费的金银数量的差额。同样的劳动量或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在中国广州只需要花半盎司白银就可以购买得到,而在伦敦却需要1盎司甚至更多。所以,广州商人以半盎司白银出售的某一物品,也许比伦敦商人以1盎司白银出售的这一物品更有价值、更重要。这时,如果广州的这一商品被伦敦商人以半盎司白银购得,然后又以1盎司白银的价格在伦敦出售,那么这笔买卖就使伦敦商人获得了100%的利润。此时,伦敦银价和广州银价几乎完全相同。不过,对这个商人来说,就算广州的半盎司白银比伦敦1盎司白银更能支配较多的劳动量或生活必需品、便利品,那也不是最重要的。他所希望获得的,只是在伦敦花1盎司白银,就能支配两倍于广州半盎司白银所能支配的劳动量或生活必需品、便利品。

名义价格(货币价格)决定了日常生活中几乎一切买卖行为是否适当,所以自然的,人们大都只注意名义价格,却不注意真实价格。

但是,这并不是说商品的真实价值就不需要讨论了。本书会根据需要,适时地比较特定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的不同真实价值。换句话说,就是特定商品在不同时期,可以为其所有者提供不同的支配他人劳动的能力,此时就必须比较它的真实价值。这么一来,我们实际上要比较的,就是由不同的金银量购买的不同劳动量,而不再只是出售特定商品所得的不同金银量。但是,当时间和距离都相隔很远时,往往又无法正确地知道劳动的时价。虽然很少有地方会正式地记录谷物的时价,但是,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和著述学家)一般都会清楚地记得谷物的时价。由于谷物时价和劳动时价的涨落比例一般是最近似的(不是同一比例),所以我们一般可以放心地用谷物时价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劳动的大致时价。下面,我将进行几个类似的比较。

随着产业的进步,商业国家为了便利,开始同时使用好几种金属铸币。比如,用金币来偿付大的款项;用银币来做款额不大不小的买卖;用铜币或更低贱的金属铸币来做数额更小的买卖。在这三类金属中,往往有一种会被特别选定为主要的价值尺度。被选定的这类金属,一般都是最先被用作为商业媒介的那一类。因为,这类金属在还没有其他货币可用时,就已经是本位币,后来也就自然地被沿用了。

据说,罗马在爆发第二次普尼克战争40之前只有铜币,直到第二次普尼克战争爆发的前5年才开始铸造银币。后来,罗马共和国的价值尺度还是铜币。因为,罗马虽然出现了银币,但在国内的一切账簿中,还是出现了若干的阿司镑或塞斯特斯(Sesterce)。塞斯特斯是银币的单位,1塞斯特斯=25阿司镑。塞斯特斯虽然是银币的计量单位,但其价值却经常用铜币来计算。因此,在罗马,如果一个人负债很多,就会被人们说成“欠了别人很多铜”。

而那些建立在罗马帝国废墟上的北方民族国家,似乎只有银币,甚至若干年之后也没有金币和铜币。英格兰也是如此,在撒克逊人入主当地时,当地还只有银币,直到爱德华三世41时才出现了少量金币,詹姆士一世42以后才有铜币。

所以,依据这一理由,我可以相信英格兰及近代欧洲的其他各国,都是用银来计算一切账簿、货物以及财产的价值的。人们在表述一个人有多少财产时,不说他拥有多少几尼43的金,而是说他有多少镑纯银。

我相信无论各国,都是以那种被认为是价值标准的金属铸币作为法定支付手段的。比如在英格兰,黄金铸币即使出现了很久,还是没有被用作法定的货币。金币和银币的价值比例,只有市场能够唯一决定,而不是法律或公告规定的。所以,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用金币来偿还债务,也可以按一个双方都同意的金价来接受金币。

现在,铜币已经不再是法定货币了,只能用来兑换一些小银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本位与非本位金属在名义上的区别,已经不再是它们的唯一区别了。

渐渐地,人们习惯了同时使用多种铸币,并且知道了如何按价值比例对各种铸币进行换算。在那个时候,这一比例所带来的便利,我相信大多数国家都感受到了。因此,它们才从法律上规定了这一比例。比如,多少纯度和重量的几尼应该兑换21先令。此外,还规定了大数额的债款可以用先令作为法定货币来偿付。所以,在法定比例固定不变的状态下,本位与非本位金属只有名义上的区别。

但是,当法定比例发生变化时,本位与非本位金属在名义上的区别,又不再是它们的唯一区别了——至少我认为这种区别不是唯一的。

例如,当一切账目和债务都用银币来记载,而1几尼金币的法定价值又发生了变化(不管是由21先令落至20先令,还是升至22先令)时,再用相同数目的银币偿还旧债,这种名义上的差异就非常大。在1几尼金币比21先令低的时候,需要数额更大的金币才能等值偿付;而当1几尼金币比21先令高时,又需要用数额较小的金币偿付才行。在这种情况下,银价似乎不像金价那么容易变动。

这时,衡量一切物品的价值尺度似乎变成了银,而不再是金。金的价值取决于它所能交换的银量,而银的价值则不然。这种差异之所以会出现,都是因为人们习惯了用银币来记载账目数额。

相反的,如果有人欠了一张注明了价值25几尼或50几尼金币的德拉蒙期票44,那么即使是在法定比例发生了变动之后,他仍旧可以用同额金币来偿付。如果他用银币偿付,则这笔银币的数目必定会随着法定比例的变动而变动,甚至会有很大的不同。单就这张期票的支付来说,金价似乎又比银价更稳定。这时,衡量一切物品的价值尺度似乎变成了金,而不再是银了。因此,如果所有账簿、契约、债券上的数额都是用金币记载的,那么金就会被认为是价值标准或价值尺度。

当不同金属铸币有不同价值时,如果法定兑换比例保持不变,那么支配一切铸币价值的金属就是价值最昂贵的那一种。例如,如果用常衡(16盎司为1磅)来计算,那么英国的12便士铜币,重量应该等于半磅铜的重量;然而由于铜质不良,铜在被铸成铜币之前,基本上不值7便士银币。但是,法律又规定了12便士铜币可以兑换1先令,于是12便士又值1先令了,而且随时可以兑换。也就是说,在最近的金币改革之前,英国金币,至少是在伦敦及其附近流通的金币,还没有像大部分银币那样低劣到标准重量以下,就连磨损的21先令银币,也还是等于1几尼金币。

最近,英国政府为了使英国金币能够像别国的通用铸币一样足值,也采取了相关的法律措施,规定官署要在这一命令的有效期内,依重量来收受金币,使其与标准重量接近;而磨损了的银币,仍然继续保持磨损剥蚀状态在市场上流通,而且21先令银币仍被认为值1几尼优良的金币。金币的这一改革措施,显然抬高了银币兑换金币的能力。

同类推荐
  •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讲述了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最激烈、最残酷、最紧张的对抗形式,决策正确与否所带来的影响,马上就会显现出来,因而与其他领域相比,战争中的取胜法则也就更加明晰、深刻而有力度。用战争中的取胜法则来审视企业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及其取胜原理。可以说,战争理论在本质上是最具有实战性和操作性的竞争取胜之道。孙子兵法是公认的战争理论经典之作,它对战争中取胜之道的深刻理解,至今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今天,孙子兵法已经不单纯是一部战争的著作,它已经延伸到了包括商业竞争在内的所有竞争领域。它已经成为一部竞争理论的专著,散发着引导人们走出竞争困境的智慧之光。
  • 彭迪先全集

    彭迪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战时的日本经济、实用经济学大纲、新货币学讲话、世界经济史纲、经济思想史、货币信用论大纲等。
  • 危机不慌

    危机不慌

    何谓“变态”管理能力?如何找出危机中隐藏的诉求?管理层如何“小题大做”,将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危机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遇到危机,无需恐慌!危机让所有的元点迸发,释放原本潜伏的机会。机智的人假手危机,取最可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一点,演绎一出新秩序,这就是对危机和混沌应该持有的“潜优势”世界观!本书是对危机的一次新探索,阐述危机发生的基本环境,分析何为变态管理能力,帮助读者找到危机下潜伏的优势,并在混沌的环境中厘清新思路,指出新出路。
  • 赚钱的艺术

    赚钱的艺术

    这本书向你推荐了二十条赚钱的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到职业、消费习惯、学习和品质的各个方面。这些建议穿越百年的时光而来,历经岁月的考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下的生活依旧能产生启迪。P.T.巴纳姆是20世纪美国的传奇人物。按照当下斜杠青年的说法,P.T.巴纳姆就是最早的斜杠企业家,他是美国娱乐业巨子、节目经纪人、政治家、企业家和作家,也有自己的博物馆。25岁进入娱乐业,凭借出色的想象力和经营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他名下的美国博物馆和世界大马戏团,直到今年依旧繁盛如初。《人物》杂志把P.T.巴纳姆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个人之一。本书集结了他一生的智慧,献给渴望和勇于追求财富的人。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热门推荐
  • 证人

    证人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月亮溪

    月亮溪

    心灵的直觉告诉她,岩生也许是对的,她是山民的女儿,月亮溪才是她的幸福所在。可是,那座被人形容得热情高雅、光明磊落,又被另一些形容得冷漠粗俗、灰暗阴沉的省城,对她有强烈的吸引力。对这个山乡姑娘来说,那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一个未知世界,她要亲身去体验那种生活,探索那个新世界的奥秘。至于前面等待她的是幸运,还是厄运,她从没想过。她摆脱了最后的犹豫,脚步更加坚定。她知道,岩生正用冷峻的目光盯着自己,心里翻腾着爱与恨交织的烈火。她不敢回头。此时此刻,哪怕有一丝一毫动摇,她都控制不住自己,会跑回去扑进岩生宽厚的怀里,放声痛哭,祈求他原谅。
  • 超级破坏神

    超级破坏神

    “你破坏了路人甲的胸大肌,破坏程度为百分之15,获得73点数。”“你破坏了路人乙的下颚骨,破坏程度为百分之73,获得382点数。”……一个破坏神的养成之路。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古往今来的养生家们都十分注重节气养生,并把“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作为不违天时、顺道而行的重要法则。随着节气的变更,人体的正常机能在无形中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进行养生与保健切不可忽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为了深入探析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揭示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养生奥秘,《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阐述了起居作息、饮食养生、精神调节与运动指南等内容。此外,《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保健养生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力求做到文字通俗易懂,体例新颖别致,既注重知识性,更注重实用性。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 杀青,青春

    杀青,青春

    本书是一部青春成长励志小说,主要描述了以主人公何小龙为代表的一批80后富裕阶层的子女,被称为“富二代”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没遭遇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伤害,他们违犯校纪、追求女生、酗酒、飙车,他们毫无顾忌的个性、无端的放纵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非议,于是他们彷徨、苦闷、愤怒、浮躁、骚动、反叛。然而受伤跌倒后,他们并没有放弃对自己心灵的救赎。他们学会自己舔伤,在这些情绪中他们不断成长、不断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并逐步走向成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青春都是关于你啊

    我的青春都是关于你啊

    该作品讲述的是高中生叶芯三年来的高中生活,本想普普通通度过高中三年的叶芯万万没想到会遇到江辰宇。这个男孩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她的一切。可叶芯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一心一意追江辰宇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人,默默在她身边,,,,直到她后来失去了江辰宇,失去了所有在乎她的人。
  • 帝国珍宝

    帝国珍宝

    妙龄少女一度胎穿,没想到竟穿成异国公主!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上帝的安排,还是命运的使然?详情请收看《帝国珍宝》,咔——咔——咔,夏天忍不住哀嚎!穿到异国就算了,还成了一国公主,这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国度,身为一国公主,她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等着吧,女儿奴会有的,妹控会有的,人见人爱的公主殿下会有的,看异世少女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帝国珍宝!
  • 阿努比斯之门

    阿努比斯之门

    生活于20世纪的英语教授道尔,接受一个神秘企业老板的邀请,通过时间裂缝跳跃到1810年的伦敦去听浪漫时期诗人柯勒律治演讲。阴差阳错错过“回程”的道尔莫名其妙地被埃及巫师、伦敦地下犯罪组织等各路人马追杀,落魄一百多年前的伦敦街头。与此同时,诗史上神秘诗人艾希布雷斯该出现却没出现,理当在希腊旅行的拜伦却在街头四处请人喝酒,传说中的杀人魔王“狗头乔”不断犯案却始终难以抓获……一桩桩诡异至极的事件,在历史上人文气息浓厚的伦敦秘密上演。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