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5000000008

第8章 白云劝尽杯中物(1)

天子呼来不上船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到底是诗圣懂李白,一句“天子呼来不上船”,便把李白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

有关“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船”字,有多种解释,一般人理解这个“船”就是水上的船只。唐玄宗在白莲池泛舟,召见李白,李白已经喝醉了,上不了船,由高力士扶了上去。我觉得这种解释不符合李白狂傲的个性,再说,《饮中八仙》首联“知章骑马似乘船”,那个“船”乃水面的交通工具无疑,作为诗圣,不会让一只“船”坐两位酒仙。有的说“船”字其实是个“穿”字谐音。李白喝醉了,听到皇上召唤,穿不了衣服了。这种似乎解释过于牵强了。有人把“船”理解成皇权的代称李白不听皇帝的召唤,藐视皇权,不与皇室合作,不上他的“贼船”。似乎过于拔高李白了。古时,“衣领、衣襟谓之船”。故有一种解释,李白喝醉了酒,天子要召见他,他不愿扣衣扣,不想跟他们玩了。船,在古代也是一种酒器。李浚《松窗杂录》中有“上因连饮三银船”之句。把“船”解释为酒器。意思说,皇上招呼臣来了,怎么不上酒呢?臣可是酒中仙。

我觉得把“船”解释为酒器似乎更靠谱,李白狂傲蔑视权贵不假,不过,他还是有颗入世之心的。

杜甫的《饮中八仙》首位是贺知章。据说李白初至长安,见的就是贺知章。那时不兴递名片,只能是自报家门,“我乃海上钓鳌客李白。”贺知章笑问:“以何物为钩线?”“以明月为钩,虹霓为线。”二人大笑。李白从袖中取出诗稿《蜀道难》给贺知章,贺知章很欣赏,夸赞他是天上的谪仙,知道李白也嗜酒,便解下身上佩玉金龟换来美酒,与李白共醉。贺知章真要用玉佩换酒吗?未必。无非想说明贺知章对李白文采的敬重。传说是不能去推敲的,姑且说之姑听之。

相传李白抓周时,一手抓了一本诗经,一手抓只酒杯。其父亲喜出望外,他知道诗人都好酒,断定儿子长大后能成为大诗人,想给儿子起个不同凡响的名字,一直没想好。

一年春天,李白的父亲想到了两句诗,“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让李白的母亲接,李白的母亲接了句,“火烧杏林红霞落。”下句还没想好,只听李白童稚的声音传来,“李花怒放一树白。”

其父一听,拍手叫绝,儿子果然有诗才。他口中念叨着儿子的诗句,“李花怒放一树白”。忽然眼睛一亮,诗句的收尾放在一起——李白,这就是儿子的名字呀,回想起儿子出生时,妻子梦见了太白金星的事,感觉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少时,李白凭着自己聪慧,一心急于求成,不用心读书,一年春天,他在私塾读书,想着春天的青山绿水,就出去游春吟诗,便偷偷地逃学出去游玩去了。

李白到村头小河边,见小河边一位老太太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好奇的李白便蹲了下来看老太太不紧不慢地磨铁棒,他猜不出老太太磨铁棒干什么,便问老太太,“老奶奶,您磨铁棒干什么用呀?”“我要磨一根绣花针。”老太太漫不经心地回答着。“磨针?!”李白惊讶道,“如此之粗一根铁棒如何能磨成绣花针?”

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呀,铁棒是粗,可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绣花针针吗?”

老太太的一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李白,水滴石穿,做什么事都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读书也一样。李白悄悄回身走了。老太太望着李白的身影,会心一笑,不由感慨道:“李白果然天资过人。”原来老太太是下凡的神仙,专为点化李白而来。

其实,故事想告诉我们,天才也要努力。话说李白渐渐有了诗名,便出去闯荡,到了长安,也就是初见贺知章那次,虽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毕竟开阔了眼界。

话说天宝初年,闲居南陵的李白接到了朝廷传诏。贺知章觉得李白是个人才,极力推荐给唐玄宗,这才有李白的峰回路转,李白接诏自然喜出望外,觉得自己的时机来了,他高吟着“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去了长安。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他。李白“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悬河,笔不停辍。”,玄宗大为叹赏。相传唐玄宗特命以七宝床赐食,还亲手为他调羹。从此,李白就待诏翰林院,在宫中侍宴时吟诗作赋,佐酒助兴。

这种生活远非李白想要的。不久,李白就厌倦了,便沉饮酒肆,后来干脆与贺知章、汝阳王李璡、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一起,纵酒狂饮,吟诗唱和,喝醉了就睡在酒家,常常害得内侍们四处寻找。这就是杜甫作《饮中八仙》的“原材料”。《月下独酌》就是在其间所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写下他在长安不得志的孤独心境。

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归,结束他的文学侍从生涯。

一天,他登黄鹤楼,被目前壮美的江山所憾,诗兴大发,正欲题诗,忽见崔浩的七律《黄鹤楼》,崔浩写得太妙了,以至于诗仙李白不得不感叹道“眼前有景题不得,崔浩又是在上头。”遂打消了题诗的念头。不过,李白倒写过“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的诗句,为此还引起了一场风波。

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在江夏时遇到时任南陵县令的故人韦冰,两人对饮叙旧。李白趁着酒兴写了《江夏赠韦南陵冰》一诗。诗中有“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句字。丁十八曾写诗文来讥笑他。为此,李白写下了《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捶碎黄鹤楼》一诗。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此诗,李白用诙谐的笔调回答了丁十八。有人说此诗非李白所作,不过,李白“捶碎黄鹤楼”的故事却已不胫而走。宋代有个和尚曾用此事戏作一偈曰:“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显题诗在上头。”

李白一直记着崔浩的那首《黄鹤楼》,心里憋着一口气。一年,他来到金陵,登上凤凰台,望着滚滚奔流长江,想着六朝的兴衰,诗意大发,便步崔浩的韵,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与崔浩的《黄鹤楼》都称得上是七律诗的杰作。

李白晚年,政治上失意,赋诗饮酒,醉心山水,足迹遍及安徽的宣城、南陵、歙县、采石等地。李白对这片土地似乎情有独钟,以至于捞月溺亡。

天宝三年,李白离开京都长安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十二年秋,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来此看他,离别前,李白陪他登谢朓楼与饯别。于是,便有了《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年后,李白从金陵又到了宣城,写下了《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在这片山水间,留下了不少佳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这位诗中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呢?竟然跟诗仙又如此深厚的感情。

关于汪伦其人,《李白集校注》录有《题泾川汪伦别业二章》,可为参证。不过,诗中也没有透漏出多少有关汪伦信息,仅知汪伦很富有,在泾川有别业,而且热情好客,盛情邀请李白到他别业小住。

泾川山水秀美,汪伦善酝,他的家酿美酒,自然是上乘的佳醪,甚合李白心意。“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由此可知,汪伦与李白聊天聊得投机。从诗句“相过醉金罍”,“吴籥送琼杯”来看,李白在汪家吃喝得也很开心。

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对汪伦之约,有一段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

好一个袁才子,“李大笑”三字,活脱脱地勾画出了,李白当时里的心情状态。没有摆大腕的谱子。袁才子文中的汪伦机智而又可爱。

难怪李白要深情赋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此诗流露出了李白对汪伦的深情厚谊,这比虚飘应景的“云想衣裳花想容”不知要感人多少倍。

晚年,李白漫游到了当涂,传说结交一老者,镇日与老者在山中饮酒对诗。故事是这样的,一天清晨,李白在当涂城街头的一家酒店饮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家远吗?”

老人答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心想,此老者非凡人也。便起身出门去追老者,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没身竹林里,李白追上小桥,穿过竹林,上了山道,累得气喘吁吁,老人已消失地无影无踪了。李白心想,“莫非我遇到仙人。”此时,空中传来吟诗声:“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李白听吧,连声称妙,后来,便于老人成了酒朋诗友,饮酒对诗。

月明之夜,从老者夜饮,醉酒泛舟江中,见月亮沉入江底,纵身江中捞月,溺水而亡。

有关李白之死,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饮酒过度而死,二是身患重病而死,三是捞月溺水而死。

第一种说法记载于《旧唐书》,“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第二种说法有两个版本,一者根据唐代诗人皮日休在《七爱诗》:“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郭沫若更是以此为据,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考证出“腐胁疾”是“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这是关于李白之死最有说服力的正史记载。另有,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第三种说法则见于文学笔记和歌咏传说,很浪漫,十分符合李白浪漫情怀、生性以及行事风格。也许正因如此,这种说法的传播最广,影响最大。五代人王定保的《唐摭言》中有:“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根据“水中捞月”的传说,后世文人画家创作了不少相关题材的作品,“捉月亭”、“醉月亭”等建筑也相继出现。更加离奇的是,有人把“捞月”和“骑鲸”联系起来,说李白是“直驾长鲸归紫清”,活脱脱把李白描述成一个“谪仙人”。

我也宁愿相信李白是捞月溺亡。这才符合“天子呼来不上船”之酒仙诗仙的身份。

酒债寻常行处有

最早了解杜甫,是在语文课本上,诸如《石壕吏》、《春望》、《兵车行》、《秋风为茅屋所破歌》等,老师说,杜甫是现实主义大诗人,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这就是知识,似乎也成了杜甫的一个标签。及至后来读了有关杜甫的闲书,对杜甫有了一些自己的认知。

如果说人生是条长河的话,当然要有大方向,主流,也会有回环,支岔,这样的人生才浑厚,才真实,才更是本然的样子。不能一提到杜甫,就给他带上忧国忧民的面具,一脸的沉郁,刻板,不苟言笑,这只是杜甫的一面,或者说是杜甫的正面,是杜甫的证件照,他的生活照的样子,更鲜活,有趣。

在此不妨晒几幅他的生活照。

杜甫的诗都是写实的,从他有关酒的诗歌中能看到,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饮酒了。“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引用的诗句节选自《壮游》。此诗是杜甫卧病在夔州时,写的一首自传性的叙事诗。杜甫是善于用文字画肖像的,几笔勾勒,形神兼备,就像他在《饮中八仙》用“骑马似驾船”勾画醉态的贺知章,“天子呼来不上船”速写酒后的李白一样,“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这幅自画像画得也很妙。勿须我多费言,看着他的自画像,就觉得亲近,就想跟他碰一杯。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同类推荐
  •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 唐诗三百首全解

    唐诗三百首全解

    唐朝承接隋朝,历经将近三百年,无论文治武功,还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顶峰,曾出现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也曾有“安史之乱”“泾原兵变”等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单从文学而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顶峰,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亮丽的风景线。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奇迹,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都奉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
  •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青春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青春洋溢的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法国文学史教程

    法国文学史教程

    《法国文学史教程》从中世纪论述到当今,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而重点突出。二是改变以往的《法国文学史》以每一百年作为一个文学发展时期来讲述的方式,基本上以流派为每一章的划分标准,特别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采用了“19世纪浪漫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巴那斯派、象征派和自然主义文学”、“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和荒诞派”等分章,打通了这两个世纪的文学,也就是说,以文学发展现象作为横向划分的依据,重视文学发展的规律。三是在“概述”部分分析历史文化背景、流派的形成和思想艺术特点,以展示文学发展的概貌,让学生总体把握这些文学流派。四是不仅进行思想内容的分析,同时也注重作家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的艺术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五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例,援引一段作品,并附原文,让学生获得实感。
  • 创造与毁灭

    创造与毁灭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这是一位著名诗人的人生训诫,早已妇孺皆知。令人痛惜的是,有的人本已功成名就,却因迈出错步而使多年辛苦造就的伟业毁于一旦。本文所描述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曾经是英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刑警队长;另一位是拥有数十亿资产、名扬全国的商界奇才。两个曾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初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结识,到后来结下恩怨情仇直至最终同归于尽,其间所揭示出来的性格悲剧,令人痛惜又令人深思!可悲的是,在当今中国,令人痛惜的悲剧人物远不止他们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曾红极一时最终却纷纷自毁前程的众多民营企业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遇见本命上一秒

    遇见本命上一秒

    【为你疯,为你狂,为你哐哐撞大墙!】【1V1高甜】一觉醒来,睡懵了的秦九歌发现自己空降热搜,原因竟是追星小号曝光。于是举国震惊。#国民妹妹李二丫居然是国民初恋季临渊的头号迷妹!?#——某日,领完最佳新人女演员奖的秦九歌,被唇角微勾的季男神,堵在了颁奖典礼后台休息室一角。“你,你不要乱来!我,我李二丫是会跆拳道的!”可惜,花拳绣腿,不堪一击。季男神未曾使力,她已成俘虏。 注视着被桎梏在自己怀里香香软软的女孩纸,季临渊目光灼灼。他低头轻笑,嗓音低沉醉人,像是引人溺毙的一坛美酒。“想跑?晚了。”“秦九歌,你不觉得自己……还欠我一句谢谢么?”——后来。“季临渊!我要攻略你!”于是季男神回头,像听到什么好玩的事情般挑眉戏谑道。“攻略我?我是绝不会沦陷的。”她神情笃定,“我一定会成功!”季男神星眸璀璨,眼角眉梢俱是春情潋滟。他淡定道。“哦?这么自信?”“那我就,拭目以待咯?” 最终。 记者:“二丫,你为什么会选择和季影帝结婚?” 秦九歌:“因为……他满足了我对另一半的,所有幻想。” 此生。 唯你一人,执手白头。
  •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本卷收入作者电视文学剧本《苍凉后土》和中、短篇小说17部(篇)。电视文学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96年拍摄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并播出。
  • 年少有为的卡卡西

    年少有为的卡卡西

    在他人眼中,卡卡西是一位年少就成名的忍者。五岁从忍者学校毕业,十二岁就成为一名合格上忍的他,却有着一段无法被他人救赎的回忆。
  • 快穿之攻略男主99式

    快穿之攻略男主99式

    朱茱死后灵魂在虚空漂泊,某一天遇到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完成任务就能回到原来的世界,朱茱答应了。接着,找到男主并攻略他成了朱茱的日常。逛青楼,钻男澡堂,只要能找到男主,她拼了!可为什么系统给她的身份总是这么不讨人喜欢!?两百斤的胖子,黑不溜秋的小矮子,嘴角大痣的服务生,最后一个世界他喵的还直接不是人……朱茱:其实我想成为魅人的妖艳贱货,奈何实力不允许,我只能靠人品征服男主……ps:1v1,各个世界的男主都是一个人的不同形态
  •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开筏止

    花开筏止

    普通上班族花筏因上班赶时间而出了车祸,再次醒来来到了陌生奇幻的魔法世界。(这是一个大坑)
  • 我,关键先生

    我,关键先生

    兄弟的脸,父亲的心,一对史上最养眼的别样父子,两代人热血跌宕的圆梦之旅,演绎最温暖人心的骨肉情深。
  • 前妻请签字

    前妻请签字

    他说:“你签字,我给钱。”她答应了这桩以利益为目的的婚姻,婚后他仍是抢手的成熟黄金单身男,她是娱乐圈的绯闻天后。当他目的达成,她大着肚子递上一纸离婚协议。而她再次站到他面前,他有一个神秘儿子,却依旧逼她到墙角:“夏繁锦,抛夫弃子四年,你还舍得回来!签字复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