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0600000010

第10章 心理罪之第七个读者(10)

他的手里捧着书本、钢笔、热水袋、水杯,看上去狼狈不堪。男孩察觉到女人的目光,低下头,站在门旁不动了。

女人在心里轻叹一声,慢慢站起身来,走上前接过男孩手中的东西。男孩脱下身上的军大衣搭在椅背上,弯腰从桌子下面拿出一只脸盆,拣出毛巾搭在肩膀上,转身拉开门要走。女人叫住了他。她从地上提起一只暖水瓶,把男孩的牙杯、香皂从脸盆里拿出来,先向牙杯里倒了半杯热水,然后就把剩下的热水倒进脸盆里。

男孩连声说够了够了,女人还是固执地倒着。热气在两人之间升腾起来。男孩看见女人的睫毛上凝了些水珠,在电灯下闪闪发亮。

直到暖水瓶被倒得干干净净,女人才满意地住手。男孩看着手里的大半盆热水,表情复杂地笑了一下,转身出门。

男孩的微笑鼓励了女人。她提着空空的暖水瓶,脚步轻盈地跟着出门。片刻,她提着一瓶冷水回来了。

从抽屉里拿出电热棒,插进暖水瓶,接通电源。然后,女人就坐在椅子上,看着电热棒上的指示灯出神。

过了一会儿,男孩也回来了。也许是刚刚用热水洗脸的缘故,男孩的脸红扑扑的。女人抿嘴笑着,拿起毛巾,帮男孩擦干后脑勺上的头发。男孩垂着手,任由女人摆布。

擦干了头发,女人细心地帮男孩把头发抚平。忽然,她伸手搂住了男孩的腰,把脸贴在他的后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

男孩的身子抖了一下,有些紧张地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似乎给了他勇气。他闭上眼睛,把手放在女人的胳膊上,慢慢地摩挲起来。

女人似乎很享受这种抚摸。她闭上眼睛,在男孩的背上露出微笑,把脸贴得更紧了。

良久,墙角的暖水瓶颤抖起来。断断续续的“呜呜”声悄然响起,滚开的水从瓶口“噗噗”地冒出来。

男孩拍拍女人的手背,示意她放开。

女人已经进入了半蒙眬状态,撒娇般地扭动着身子,嘴里“嗯”了一声,抱得更紧了。

“水开了。”

女人这才如梦初醒般松开手,急忙走过去拔掉插头。一瓶滚开的水恢复了平静。

室内的两个人也恢复了常态。男孩有些窘,走到桌旁拿起一本倒扣着的书,随便翻了翻。

“《东京塔》,好看么?”

“挺好看的。”女人把电热棒放进柜子里,“我很喜欢。”

“没想到你居然看这种小说,呵呵。”

女人撇了撇嘴。“你又小瞧我。如果当年我家里条件好一些,我也不至于考上了大学却读不起。”她走到桌旁坐下,表情怅然,“也许现在我也是个大学教师呢。”

男孩似乎并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他笑了笑,把书按原样扣在桌子上。

“我去睡了。”

女人的目光一下子柔和起来,两朵红晕浮现在脸颊上。

女人的表情都被男孩看在眼里。他移开目光,语气若无其事:“你也早点休息。”说完,他就拎起书包进了里间。

女人眼中的光一下子黯淡下来。

良久,她没精打采地站起来,在屋子里漫无目的地张望了一圈,又重新坐下去,拿起那本《东京塔》,一页页翻看着。

女人的眼睛虽然盯着书页,心思却不在上面。连翻几页,却不知道究竟看了些什么。她意识到自己的失神,轻叹一声,放下小说,双手掩面。

夜似乎漫长得无边无际。女人放下手,把目光投向时钟,发现距离天亮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打量着四周,似乎想给自己找点事做。来回扫视了几圈之后,最后望向里间那扇紧闭的门。

女人慢慢站起来,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把耳朵贴在门上,屏息倾听着。

里面一片寂静,没有男孩往日轻轻的鼾声。

女人犹豫了一下,轻轻地推了推门。

门无声地开了。

女人在门口站了几秒钟,随即轻手轻脚地走进去。

黑暗中,男孩背对着女人,侧身躺着。女人坐在床边,低头凝视着男孩沉睡的脸。看了一会儿,女人忍不住伸出手去,在男孩的脸上轻轻抚摸着。

男孩一直平稳的呼吸骤然沉重,女人吓了一跳。

他没有睡。

女人抿嘴笑了,胆子也大了起来。她半眯着眼睛,咬着嘴唇,手从男孩的脸上一路向下……

忽然,男孩翻身而起,一把将女人搂在床上。

女人只来得及小小地惊叫一声,就被男孩的热吻堵住了嘴。

“门锁好了么?”男孩含混不清地问。

“嗯……”女人只能发出这种声音了。

撕扯。纠缠。扭动。战栗。

一切恢复平静。女人慢慢地坐起身来,顶着蓬乱的头发,默默地看着已经熟睡的男孩。他的脸上还有一丝尚未消退的潮红。这让他看起来就像一个贪玩的、筋疲力尽的孩子。女人的手指轻轻掠过男孩干瘦的胸膛,忽然感觉到,和男孩光滑的皮肤相比,自己的手竟粗糙得像一块砂纸。男孩也仿佛在睡梦中感受到了胸前的麻痒,伸手抓了抓,翻个身,鼾声再起。

女人缩回手,借着门口那一点微弱的光反复端详着自己的双手。看着看着,神色渐渐黯淡。

她俯身在男孩的额头上亲了一下,轻手轻脚地下床,穿好衣服后,关上门出去了。

室内静得可怕。挂钟单调的“嘀嗒”是唯一的声音。激情之后的女人感到有些疲惫,她呆呆地坐在桌前,眼睛盯着墙上的挂钟,一动不动。

心中的洞似乎没有填满,反而越来越大了。

良久,她微微地叹了口气,拿起那本《东京塔》,一页页看下去。

第十章 死亡借书卡

方木并不是一个侦探迷,但是他自己很清楚,他比这个校园里的任何人都关注这几起杀人案。

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够感受到那个人。

是的,那个人。

没有人告诉方木这三起案件系一人所为,但是他一直都相信,杀死周军他们的,是同一个人。

有一个恶魔就无声地游走在这个校园里。在每一个角落里,不管是光明还是黑暗,似乎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这校园里的鲜活的生命,冷笑着按照恶魔的法则选择下一个羔羊。没有人是安全的,这就是恐怖。

而方木常常被自己的想法弄得浑身冰冷。

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恶魔。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难道我梦游?

难道我是另外一个我?

难道我心中的恶,真的能幻化成一个具体的肉体?

他开始强迫自己不要入睡。

实在挺不住了,就把手偷偷地绑在床头。

他开始假装随意地问宿舍里的每一个人自己是否说梦话。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精神分裂者。

当种种试验最终肯定了每天夜晚他都或清醒或沉睡在自己的床上之后,他略略感到释然。

而那个答案也在那些翻转、扭曲、疯狂的念头里渐渐清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他。

就好像在阳光灿烂的正午,你看见洒满日光的地面上,忽然出现一个若有若无的黑影。那黑影模糊不清,又仿佛充满着实实在在的质感,你能听见他的呼吸,感受到他的目光,甚至能嗅到他那带着淡淡腥气的味道。你和他,隔着大声谈笑的人们默默地对望着。你知道他的窥视、他的焦虑、他的悠然自得,然而你不知道结局。而当你试探着迈出一步,他又消失在空气中,只留下隐约的窃笑。

在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方木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他满身大汗地喘着粗气,死死地揪住被子,竭力倾听着寝室里的每一丝动静。直到听到黑暗的宿舍里每个室友规律起伏的鼾声,他才慢慢平静下来。

刚才的梦中,他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满足。

然而,这感觉不是方木的,而是,他的。

方木摸索着戴上眼镜,慢慢理顺自己的思路。

他,那个恶魔,开始在这个游戏中找到了乐趣。

第一个死者被勒死在厕所里。

第二个死者被推下楼摔死。

第三个死者被绑在旗杆上活活冻死,风雪让那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具雕塑,逼真却毫无生机。

第四个死者被墙上落下的冰凌插死。那需要多么精确的计算和判断。

这些死者,一个比一个死得诡异。

他,开始在杀人中找到乐趣。

那么,这个游戏就不会完结。

方木开始有意识地寻找一些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来看。那天的晚归,就是由于在图书馆里逗留的时间太长。

方木很难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似乎不能仅仅用好奇心来形容。复仇?似乎也没有必要。除了对周军还略有好感外,其他的死者对于方木而言,都只是一些曾经存在的生命而已。

也许,他更想解释的,是他自己。

还有什么比忽然发现自己的异常更可怕的事情么?那不是清晨洗脸时无意间发现的小痘痘,也不是屁股上让自己坐立难安的火疖子,而是一种全然的陌生感,就好像你在镜子面前伫立良久,离开后镜子里的人仍然微笑着看着你的背影。

是的,那是另一个自己。

图书馆的肇老师对方木很不错,每次方木来借书都大开绿灯,有一些规定不得带出图书馆的书,也允许方木带走,不过次日一定要还。

这天下午方木来还书的时候,肇老师正忙着整理图书,地上堆满了书和凌乱的借书卡。方木办完了还书手续后,看到肇老师累得满脸是汗,就主动提出来帮忙,肇老师很乐意地答应了。

工作量很大,但是很简单,就是换借书卡。

师大图书馆的借书规则是:读者选好要借的书后,把插在封底的借书卡拿出来,在指定的位置填好自己的姓名、院系和学生证号码,然后把借书卡交给管理员,就可以把书拿走了。还书的时候,管理员做好登记后,再把借书卡插回书里。如果一本书被借阅的次数很多的话,借书卡很快就被写满了,因此需要定时更换。

方木的任务就是翻开两个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如果借书卡被写满了,或者只剩下一两个空格的话,就把借书卡换成一张空白的。

方木一边忙碌着,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肇老师闲扯。大约一个小时后,一个书架的书整理完了。方木直直腰,走向下一个书架。

这个书架上的书主要是英文原版书,来借的人不多,方木很快就整理了大半架。这时候,正在处理借书卡的肇老师看看表:“呦,快4点了,方木你先回去吧,马上开饭了。”

方木看看书架:“没关系,还剩下小半架,很快能做完。”

肇老师笑笑:“也行,一会儿我请你去教工食堂吃饭。”

方木随口答应着,伸手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

这本书看起来有点眼熟,借书卡还留有大片空白,不必更换借书卡。方木把书合上,准备插回书架,就在他合上书的瞬间,几个名字从眼前隐约闪过。

方木心念一动,却没有在意。

接连查看了几本书之后,方木发现自己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似乎仍然集中在刚才的那本书上。仿佛刚才的匆匆一瞥,已经将几个字牢牢地镌刻在他的脑海中。

他停下手上的动作,扭过头,静静地看着刚刚经过的地方。犹豫了一下,方木抬脚走过去,取下那本书。

他把书翻至封底,径直望向借书卡的姓名栏。

方木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在一大串名字中,佟倩这两个字赫然在列。在她的名字下面,就是周军的名字。

方木急忙把借书卡翻过来,心脏开始狂跳。

他在另一面的借书人姓名中,看到了宋飞飞。

方木把书合上。这是一本英文原版书,书名叫《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呆立良久,方木看看正在低头忙碌的肇老师,悄悄地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开始逐行抄写借书卡上的每一项内容。

抄完后,方木飞快地查看着余下的书架。整理完毕后,他拿起那本英文书走向门口。

“肇老师,我想借这本书。”

“可以。”肇老师抬起头,“怎么,你要走?我请你吃饭吧。”

“不用了。”方木飞快地填好借书卡,在肇老师诧异的目光中离开了图书馆。

走在校园里喧闹的人群中,眼前的日光有些眩目。直至走到一片松林旁,方木才意识到自己的大脑竟是一片空白。

回过神来,方木茫然地打量着四周,似乎对一切都感到陌生。视线中出现一张长椅,他走过去坐下,慢慢整理着自己的思绪。

三个死者的名字都出现在一张借书卡上,而这本书现在就躺在自己的书包里。

这是巧合么?

如果不是,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身边走过一群群敲打着饭盆,大声谈笑的男女。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人那么关心吃饭。

如果那个游戏真的没有完结,那么,是不是这张借书卡上的每一个人都要死?

方木开始浑身发抖。

因为,那张借书卡上也有他的名字。

良久,方木艰难地站起身来,书包显得沉重无比。他紧紧地按住那本书,仿佛它会突然扑出来,一口咬住方木的咽喉。

他需要找人谈一谈,尤其是那张借书卡上的人。

方木、吴涵、祝老四围坐在寝室里的书桌前,桌子上放着那本书和记载着借书卡内容的笔记本。

空气仿佛沉甸甸的,从四面八方压迫着三个人,就连寝室里微微浮动的灰尘也仿佛有了质感,幸灾乐祸地来回翻转、飞舞。

三个人都不说话,脸上的表情却惊人的一致。

惶恐。

良久,祝老四缓缓地开口了:“这么说,死者都曾经借过这本书?”

“是的。”方木指指自己的笔记本。

“这能说明什么?”吴涵问,声音有点发颤。

“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觉这本书和杀人案一定有关系。”方木舔舔有些发干的嘴唇,鼓足勇气说,“也许,这本书的读者就是凶手的目标。”

“你是说,凡是借过这本书的人,都要死,包括我们两个——不,我们三个?”祝老四的脸色白得吓人。

方木沉默了好一会儿:“我不知道。”

吴涵低头看着笔记本,小声查着:“11、12……一共14个人。”他抬头看着方木,眼神中满是惊恐,“这么说,还要死10个人?哎,不对。”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又低下头查看名单:“少了一个。”

方木和祝老四同时问道:“什么?”

“经济系的那个男的,就是被插死那个。他叫贾什么来着?这上面没有他。”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7年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7年短篇小说卷

    吴义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7短篇小说卷)》选取1997年的短篇小说近20余篇,包铁凝、苏童、贾平凹、王安忆、毕飞宇、邱华栋、杨绛等茅盾文学奖得主、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二十余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
  • 矮子当道(同名美剧原著)

    矮子当道(同名美剧原著)

    同名美剧《矮子当道(Get Shorty)》原著小说。似乎厌倦了自己的身份,但又不知道还能怎么办。被卡在那里动弹不得,却只能默默忍受生活。这是收债人奇力的困境,似乎也是大多数人的困境。就像有些人半点也不关心他们的工作,但说到底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突然,有一天,机会来了。这一次他向一个电影制片人讨债,就此踏足充满魅力的电影圈。去他的债主老板,他早就厌倦了追钱讨债的无聊工作。拿上讨来的债款,他自己就是一个让人咋舌的好故事,他要把自己的反抗拍成电影。于是,一场造梦与追逐的闹剧,展开了。
  • 1984(英文版)

    1984(英文版)

    这是英语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作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预测世界未来走向,会出现两大集团彼此对峙。此小说中的很多词,后来都被人们经常使用,以致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2005年,《时代》杂志将此小说评为“1923年以来最佳100部小说”中的一部,位列编辑选择第13名,读者选择第6名。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其列为“大阅读”书目,位列第8名。本版本是西方最流行版本。
  • 劁骟王与琵琶女

    劁骟王与琵琶女

    鄂西凤中树茂草肥,极宜养殖。凤中人种田捞虾之余,无不饲养家禽家畜。早晨起床,打开门来第一件事,除了撒泡热尿外,便是将牛羊赶上坡、鸭鹅撵下河,就连那鸡呀猪呀,也是不准呆在家里的,一并往山坡林中一吆喝,任其大嚼大咽吃个腰圆肚胀,任其追逐打闹搅个地覆天翻,直到天晚路暗,才各自归笼入圈。当然,要说对家禽家畜绝对地不加管理,那也是不确切的,因为除了少量的留着做种外,其余的就得一刀子割了劁了骟了。否则,它们就终日骚气十足,只顾着你找我我找你地干那事儿去,快活个没完没了。
  •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

    1888年的纽约,煤气灯依然闪烁在城市上方,但“电”的奇迹已经萌发。谁能掌握这种把黑夜变成白昼的技术,谁就能创造历史——并且获得巨大的财富。托马斯·爱迪生在这场赛跑中领先,他起诉了仅存的竞争对手乔治·威斯汀豪斯,索赔金额达到前所未见的十亿美元。威斯汀豪斯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选择:他聘用了年仅26岁、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律师保罗。爱迪生是一个强势、狡诈而危险的对手,保罗面对的挑战令人胆寒。但他与大名鼎鼎的对手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计任何代价也要获胜的冲动。这桩官司让保罗有机会见识了镀金时代纽约上流社会的疯狂——他发现每个人都各有打算、每个人在表象之下都另有面目,直到他遇见尼古拉·特斯拉——一个脾气古怪却智慧超群的发明家,他手里很可能掌握着击败爱迪生的关键。
热门推荐
  • 全球封魔时代

    全球封魔时代

    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有一堵横跨星系绵延无尽的亘古长墙,这是旅行者1号最后传来的震撼画面。地球,究竟是世外的桃源还是被放逐的厄土?一个掩埋在上古的恐怖真相,一场亿万年的诸神博弈。万族争锋,神秘无尽。待到诸神落幕时,以我魔血染青天!
  •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奸细

    奸细

    高考前夕,各校会动用资源和手段将其他学校尖子生弄到自己学校。徐瑞星是班主任,另一个学校的黄川就希望通过经济贿赂的办法,让他透露出自己学校里“好学生”的信息。徐瑞星不愿意这么干,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他还是当了“奸细”。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秧歌、鼓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东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河南秧歌;山西秧歌;陕西秧歌等。
  • 故事会(2015年3月上)

    故事会(2015年3月上)

    朋友告诉我,她最近新认识一个男人,双方趣味相投,有点想继续发展的意思。但问题是,男人双鱼座,她是白羊座,别人都说这俩星座不搭,问我怎么办。我想了想,给朋友讲了个故事:有个女孩,她曾经读过一篇关于睡姿的文章,说专家经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向左睡的人自私,向右睡的人大度,仰面睡的人稳重,趴着睡的人粗心。女孩上了大学,一个宿舍四个人,搬进去第一天,大家都熟睡了,女孩忽然想起那篇文章,就好奇地悄悄起身观察,发现三人中只有阿宝是朝左睡的。那天之后,女孩总忘不了“向左睡的人自私”,开始和阿宝保持距离。
  • 萌宝凶猛:爹地,亲够没!

    萌宝凶猛:爹地,亲够没!

    这是女主重生文(双重生)!!!这是男主重生文(单重生)!!!这是萌宝文(正太是人类,公主不是人类)!!!这是宠文(除了萌宝外,该虐的还是要虐的)!!!这是套路文(反套路)!!!【一句话简介: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 二货萌后的霸道皇帝

    二货萌后的霸道皇帝

    上官汐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说她二货,并不是的,她总是积极乐观,渴望武功天下第一。且智商有点掉线。某日她二货病犯了,在湖边捡到了一个男人,想要扒光他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结果把自己的一辈子给赔进去了。说她萌,是因为在某位皇帝的眼中,她是一只小野猫,而且是一只炸毛的小野猫。自从碰到小野猫后,那位皇帝的唯一兴趣便是驯服她,“说”服她。最终爱上她。替她实现她所有的愿望。
  • 这个同桌太要命

    这个同桌太要命

    田筱念第一次不小心抱住黄墨阳的腰的时候,就是在黄墨阳骑着自行车载她的时候,而田筱念第二次不小心抱住黄墨阳的腰的时候,也是在他骑自行车载她的时候。而这两次给她的感觉都是“腰好细啊!”而这两次黄墨阳都不好意思的脸红了。那是田筱念第一次抱男生的腰,那也是黄墨阳第一次被女生抱腰。高三时,黄墨阳的一句“我喜欢你”就让田筱念记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