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500000022

第22章 提高效率5

到了薛邑,冯欢召集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来集会,收到利息十万。冯欢用这些钱,多多置办牛酒,预先贴出告示:令所有借孟尝君钱的人,无论是能够偿还利息的,还是不能够偿还利息的,都要来验证借钱的契约。百姓听说有牛酒的犒赏,都如期前来验证债券。冯欢杀牛布酒,大摆宴席,款待借钱的百姓。当酒喝到畅快时,他走到宴席前一一验证百姓的债券,能够偿还利息的,便跟他们约定偿还期限,凡贫穷不能够偿还利息的,就收回他们的债券,当众烧毁。验券完毕,冯欢站在大家面前,高声说道:“孟尝君放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贫穷百姓进行农业生产。所以收取利息的原因,是要来以此供养宾客。如今,对富裕的人约定了偿还利息的期限,对贫穷的人则烧毁了债券,废除了应还的债务。有这样的好主子,大家难道可以辜负他吗?”在座的百姓都站起身来,连续跪拜了两次,一齐高呼孟尝君万岁。

冯欢在薛邑办完了事,便乘车返回,一路上没有停留。孟尝君见冯欢回来得这么快,很是奇怪,问冯欢道:“债金收完了吗?”冯欢道:“收完了。”孟尝君道:“一路上买回什么东西?”冯欢答道:“临行前,您曾经说过‘看我家所缺的东西买吧!’我见您家中财宝无数,狗马挤满了棚子,美女充满于堂中,您家中缺少的只有德义,现在,我已经把德义给您买回来了。”孟尝君问道:“为我买回德义是怎么回事?”冯欢道:“您有一个小小的薛邑,却不关心那里百姓的生活,还要利用放债的办法从他们身上获取财利,这不是鼓励那里百姓显扬您名声的作法。如今我烧毁贫穷百姓无力偿还的空头债券,为您买回来德义,使薛邑的百姓感恩戴德,亲附您,百姓甚至齐声高呼孟尝君万岁,从而显扬了您仁爱的美名,这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孟尝君听了,非常高兴,拍着手向他道歉。

一年之后,齐湣王听信了中伤孟尝君的流言蜚语,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官职。孟尝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去。当距离薛邑还有一百里地左右时,只见薛邑的百姓扶老携幼,箪食壶浆,挤满了道路两旁,迎接孟尝君的到来。孟尝君非常感动,频频向百姓挥手致意,并回过头来对冯欢道:“先生为我买来的德义,我今天是真正的看到了。”

古人云:“得人心者王。”此话一点都不假!三国时的刘备,就懂得收买人心的道理,如他一到西川,便“广施恩惠,以收民心”,自然得到百姓的爱戴,也被称之为一世“枭雄”。

经营之道也是如此。赢得顾客之心,保持良好的信誉,是企业能竞争制胜的根本原因。

如美国麦克唐纳快餐连销店的创始人雷?克马克就说过一句话:“把顾客放在第一位,钱就会滚滚而来。”千万不可“小利害信,小怒伤义”,一旦企业的声誉受损,将会失去长久的利益。因而,许多精明的企业家都信奉“巧诈不如拙诚”的原则,有时宁可牺牲眼前的利益,也不弄虚作假,失去顾客的信任。

总结:冯欢烧债之举,确实具有经营眼光,他烧的虽是一笔可观的财物,买回的却是德义。为孟尝君赢得人心和仁爱的美名,才是无价之宝。难道还有比这“金招牌”更贵重的东西吗?

没有人理会你是如何成为王者或者败寇的,他们只会对你是否是王者或者败寇感兴趣,做为领导管理者,所有的结果都应当由你去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因此,管理的实质其实就是让你的下属听话,无条件服从,各司其职地做好你布置给他的工作。

1、如让部下接受严厉的条件

如果要让部下接受严厉苛刻的条件或者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应当先提示一下更严厉苛刻的条件或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么,他们会条件反射地“择优录取”。

在高速公路上开了时速90公里的车,也不会感到非常快,可是在一般的马路开到时速90公里,就会感到是超速了,好像两边风景一直往后疾奔的样子。这就是心理学常说的“对比效应”。在高速公路上前后左右的车子也几乎都以时速90公里的速度驾驶,所以自己也开得快,可是看到周围汽车的速度时,也可以说是比较时,就不会觉得自己开很快,倘若旁边有开到时速100或120公里的车子,那么反而会觉得自己开得比人家的慢,而完全不考虑90公里的速度了。

可是在一般马路上,都是开40到60公里速度,因此开到90公里就会觉得好像超过90公里一般,所以同样开90公里的车子,在高速公路和在普通马路上的感觉就不一样,这就是“对比效应”所产生的错觉。

这种对比效应的心理结构,往往被应用在日常生活,当然用到好或坏的方面都有,刑警抓到嫌疑犯而嫌疑犯自招口供时,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你应该老老实实地自首,现在自首罪减轻很多,等到让人抓出来,罪就判得很重。”这也属于这种心理战的应用。

就是说自首罪刑可以减轻,这是现实的,而不自首罪会加重,这即是将来。如此,把现在和未来对比的话,嫌嫌犯会有“不自首罪会加重”的对比错觉产生。所以自首的现实就比实际状况好像减轻很多一般,而嫌疑犯就会自动招供。

换言之,要让对方接受严厉的条件时,就需提出更严厉的条件,那么前者所提的严厉条件,感觉上就好像变得微不足道。因此,对方才会接受我方提出的条件。

举一例,平常部下的推销员总是只能推销五、六十万元的货物,可是这次由于情况特殊要推销100万元才可以,这时对部下的推销员就严肃的说:“喂!这一次要推销150万元才可以,万事拜托你们,由于公司情况特殊,只许超过这程度不许达不到这程度。”如此,一开始就夸大的说出来,部下一定会说:“150万恐怕怎么做都达不到。”可是也有人会说:“100万元的话我拼了命也要达到。”如此,提高了士气,然后再做下去往往很简单的就达到100万元,可是如果一开始就说:“大家要推销100万元”的话,那么也许顶多只能推销到七、八十万元的货物而已。

总结:要让对方接受严厉的条件的话,应先提出一个更严厉的条件。

2、让对方把沉重的负担,轻松错觉化

笨重的负担倘若利用“心理上的除法”或者“心理的换算”,就会有负担倍减的错觉,让原来沉重的负担和任务显得很轻松。

日本有一位称为畅销书王的神吉晴天先生,他生前有一次让一位作者写一本以“观心术”为题的书。当时,这位作者常在一些杂志上投稿,从来就没有写一本像样的书出版,因此听了神吉的劝告时,他实在不知可不可以接受。可是神吉先生对这位作者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好像视若无睹,又说:“怎么样?这种题目很好吧?一本书大概要写300张稿纸,你一天只要写5张,事情就解决了。”说也奇怪,这位作者听了这句话,忽然感到负担很轻,好像快把这本书的原稿写出来一般的感觉。

300张稿纸一天写5张也要两个月,而300张这个数量确实会认人感到相当大的压力,可是神吉先生的说法是:“一天写5张”这句话又令人感到很轻松,因为作者在杂志社投稿时,经常在交稿前一天写了一、二十张稿纸,所以对一天5张稿纸忽然觉得很轻松,但是等到这位作者开始动手写时才知道,一天5张稿纸的确不轻松,可是既已答应人家他也不好意思取消。身为心理学者而上了人家的心理作战圈套,虽然后来作者也发觉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等到他写了一半以上时,又碰到神吉先生,这时他神吉先生看到这位作者也不讲话,只露出笑容,但从他的表情上就能知道他正想告诉作者“要写一本书当然要付出相当的精神和体力”。

像这种“心理上的除法”之技巧应用范围很广。例如,以地下钱庄为职业的人,面对顾客时会说:“一万元借给你,一天只收25元利息而已。”可是却不说这种利息,换算成年利就是90%以上的高利率,所以同样一件事,依讲话的表现,容易使对方产生错觉。如此,在社会上有很多能令对方产生错觉的手段,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借用这种高利金额,结果承担不起高利息的压力,因而影响公司前途的人还真不少。

和数字有关,心理操作的例子除了这里说明“心理上的除法”之外,还有一种叫“心理的换算”。例如,盖公寓的建筑商人,推出盖好的公寓时,在宣传单上写着“从公寓到火车站车程只需90分钟”,倘若说一小时30分钟的话,人家就会觉得太远了,可是换了单位用分钟来说,由于单位是分,所以就会有时间缩短的错觉,不管利用“心理上的除法”或“心理的换算”所列出的数字并没有骗人,只是稍用了技巧而已。

总结:笨重的负担,倘若利用“心理上的除法”或“心理的换算”就会有很轻松的感觉。

3、强制手段用缓和的方式表达

逆反心理可能会产生抵抗情绪,而强制就往往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要让对方去做他讨厌的工作,就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而改用缓和的疑问句式,这样对方就会比较驯服地接受的。

同类推荐
  • 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

    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医学)专家,欧、亚、非等地区和国家许多重要政府官员的健康顾问,畅销书《癌症不是病》作者安德烈·莫瑞兹的又一心灵力作。本书告诉读者:你可以创造你自己想要的现实因为你怎样看待自己,你就向外投射什么。不要用脑做评判,有时候心灵比我们更早知道答案。一本书帮你疗愈心灵伤痕,改变你的现实世界,习得幸福的能力。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可以清贫,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感。”对于个体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不竭动力;对于组织而言,只有每个人的责任汇聚为整个团队的价值,这个组织才能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凝聚力量、走向未来。在本书中,编者们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阐述了责任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才是一名有责任感的职场员工。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掌握职场成功的精髓,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员工,进而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实现自己更完美的人生。
  •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讲述了一路青春,一路迷茫;一路高歌,一路追梦。当偶尔迷失方向时,有人将纵横的道路当作迷宫,与上天玩起了智力游戏;当偶尔经受苦难时,有人将万般的困阻当作礼物,以解道路上的沉闷无聊;当偶尔体力不支时,有人将梦想与纯真当作食物,尽享汗水与荷尔蒙的盛宴……也许,我们都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即使受伤,也要面带微笑;即使迷茫,也要勇敢上路!
  • 职工工作准则

    职工工作准则

    企业职工的工作与生存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经济质量、安全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是企业质量的直接体现与有效保证。
  • 别让抱怨害了你

    别让抱怨害了你

    《别让抱怨害了你》分析了抱怨产生的原因、抱怨对个人成功的危害,更重要的是从各方面详细阐述了远离抱怨的智慧和方法,引导那些有抱怨情绪的人正确认知抱怨,并教会他们如何放下愤怒、放下怨恨,学会释怀、学会感恩,从而消除抱怨情绪,缓解压力,使内心获得洗礼与升华。
热门推荐
  •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包括梁漱溟生平及其心心理历程,梁漱溟人格特质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梁漱溟对心理科学学的理解,梁漱溟的分支心理学思想等八章内容。
  • 祝留

    祝留

    多年后,觥筹交错间,灯红酒绿里,项逢勾着酒杯,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走到了这一步。一个十年间只爱画画的女孩子不知不觉中活成了众人眼里耀眼的样子,当她无意中转身时却发现心里的男孩子早已变了样子。后来我见过很多人,历遍很多事,才知道非你不可。
  • 从北京到曼德勒

    从北京到曼德勒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外籍老师。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庄士敦,1898年赴中国,先后在香港、威海卫的英殖民政府任职,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他十分热衷旅行,在游历的同时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习俗、社情民意,写出大量关于中国的著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研究价值。《从北京到曼德勒》是庄士敦的一部长途旅行探险记。游历的时间为1906年上半年,途经北京、华北、武汉,上溯扬子江进入四川。以后全靠骑行或步行翻山越岭,跨越云南西北部,进入缅甸,旅行终点为缅甸的曼德勒。在这本书里,我们能了解到20世纪初期中国的真实样貌,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山川河流、自然风物、人文景观、宗教文化等等,在庄士敦的笔下都有十分详细的记录,可读性和史料价值都非常高。在书中,庄士敦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认为西方世界应该对东方的文化传统给予应有的尊重。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 都市逆袭之王

    都市逆袭之王

    【与众不同,火爆精品】仙帝重生都市,回到年少时代,从此强势崛起,吊打一切,踏上一条惊天逆袭之路;这是一个爽到爆的故事,先看几章,你一定会喜欢!……………………欢迎各位读者加群,群号:21708082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复苏中的修道者

    复苏中的修道者

    天地桎梏打破,灵气再次重现,远古神话,西方众神,历史中留下瑰丽身影的人物,再次从沉眠中醒来,扑朔迷离的传说,一次次揭开它的神秘一角。群号:724792870,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下。
  •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本书中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视觉享受?其内容包括了《拉斯科洞窟壁画》、《梅杜萨之筏》、《马拉之死》等的美术经典。
  • 大主宰之路

    大主宰之路

    叶武天一个无父无母的逆天之子,在遭遇世俗冷眼之后,开始了他的大主宰之路。
  • 坝上情

    坝上情

    描述坝上地区一家人从80年代到现在的生活点滴,感受时代变迁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其内容涉及家庭生活,主人公爱情等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