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000000019

第19章 大唐惊变,繁华盛世过眼云烟(2)

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内直郎韦宾和殿中监皇甫恂私下里议论朝政,结果被揭发了出来。李隆基立刻下令杀死了韦宾,把皇甫恂贬了官。韦宾是李业的妃子的弟弟,李业害怕受到牵连,惶恐万分,李隆基知道后并没有怪罪他,而是安慰了他,带他去赴宴压惊。

唐玄宗李隆基虽然表面上对兄弟并没有猜忌之心。但实际上,在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后,还是开始对宗室兄弟起了防范之心,提高了警惕程度。他重申了禁约,不仅禁止诸王和群臣的交结,还禁止皇亲国戚间的交结。在裴虚己事件后,李隆基对驸马都严加管教,不许他们和朝廷大臣们往来,以免搬弄是非。

李隆基一方面猜忌、观察、防范自己的兄弟们,另一方面又极力地显示自己对兄弟们的友爱之道。他赐给兄弟们宅邸,让这些宅邸相邻,并环绕在皇宫的一侧,这样的布局有兄弟共处的深意。

李隆基还经常在打理朝政的闲暇时间里,与兄弟们一同举办宴会,互相交流感情,还亲自去他们的宅邸,赏赐他们黄金珠宝等,为了表示与兄弟们永远共同分享富贵,他还将自己服用的丹药也赠给兄弟们。他几乎给每个逝世的兄弟都追封了太子的封号,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友爱方式。

唐玄宗李隆基历经政变和动乱,为了皇位的稳定,所以必须大力宣扬和兄弟的友爱之情。李隆基不担心兄弟们享乐,只是猜忌、担心他们会有所企图,为了掩盖自己真实的矛盾内心,他才会在优待兄弟这件事上大做文章,真是煞费苦心。

废后不立,日诛三子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发生过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因试图谋反的罪名,被废为庶族,监禁在宫中的东城里,之后全部被诛杀。

当时很受宠的武惠妃报告李隆基说:“陛下,太子和二王身披盔甲,互相串通,正打算谋反。”事发突然,李隆基也感到很意外,立即派内侍去查看,果然和武惠妃说的一样。李隆基大怒,立即废李瑛、李瑶、李琚为庶人,之后又全部诛杀。一日之间连诛三位皇子,且有太子在内,朝廷上下哗然一片,但是因为皇帝的严酷,所以没有一个人敢为皇子们申辩。

然而,这只是武惠妃设下的一个圈套,三位天真的皇子轻而易举就上了当。武惠妃本来只是宫中的一个下等侍女,幼年时被武则天召入宫中。李隆基在诛杀武氏子孙时,在宫中发现了文静美丽的武惠妃,一见钟情,纳为妃子。

在武惠妃出现之前,李隆基身边有一位赵丽妃,她生的儿子名叫李瑛,是李隆基的第二个儿子,后被立为太子。按照传统,太子应该由皇帝的嫡长子来当,这李瑛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本来没有机会当太子,但是李隆基的皇后没有儿子,所以嫡子根本就不存在。嫡子没有,就应该是长子当储君,然而长子小时候打猎被野兽抓伤了脸,所以不适合当太子。于是李瑛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武惠妃受宠后,赵丽妃就渐渐被冷落了,但是她的儿子李瑛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威胁。直到李瑛的母亲赵丽妃去世,他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太子之位开始变得岌岌可危。

武惠妃虽然专宠,生了好几个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生的三个孩子都夭折了。所以生到第四个孩子李瑁的时候,她不敢自己带了,干脆送给了李隆基的大哥宁王,对外谎称是宁王的儿子。李瑁七岁的时候,武惠妃看儿子健康活泼,就从宁王那里把他接回身边,李隆基很高兴,封他为寿王。

武惠妃不甘心只当宠妃,她用了种种手段,扳倒了皇后,想成为新的皇后。由于皇后位置的空缺,李隆基就跟大臣提出要立武惠妃当皇后。但是这个提议一旦通过,武惠妃变成了皇后,那太子李瑛就得给她的儿子让位。有一位大臣出来说话了,他说:“陛下,太子已立,武惠妃又有儿子,如果让她当皇后,难道太子也要跟着换吗?”李隆基想了想觉得的确不妥,于是放弃了立后的想法。武惠妃几乎到手的皇后之位随风而去,李瑛的太子之位保了下来。

虽然没能当上皇后,但是武惠妃还是想让儿子当太子,但是苦于在朝中没有支持者,所以一直没能得逞。寿王十七岁的时候,娶了杨玉环为妻。眼看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武惠妃更着急了。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转机。李林甫悄悄让宦官带话,许诺要帮助寿王,武惠妃在朝廷终于有了支持者。另外,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也长大了,嫁给了杨洄,她是唐中宗和韦皇后的女儿长宁公主的儿子。小夫妻两个都愿意帮助母亲让哥哥当上太子,武惠妃的势力一下子就增强了。她在后宫给李隆基吹枕边风,李林甫在外廷暗中相助,杨洄夫妇负责盯着太子的一举一动。

机会终于来了,杨洄向武惠妃汇报说:“最近,我发现太子李瑛总和两个弟弟混在一起,三个人经常发表对皇帝的不满言论。”原来这三个人的母亲当年都曾经得过宠,后来有了武惠妃,都失宠了,所以同病相怜,我们不满意父亲对自己母亲的薄情。其实这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武惠妃却将这件事小题大做,哭着对李隆基说:“陛下,太子和两个王爷结党,说是臣妾夺了他们母亲的宠爱,想要害死臣妾母子呢,请陛下千万要为我们母子做主啊!他们还说了您好多不堪的话,实在太恶毒了。”李隆基听了十分愤怒,就跟宰相提出,太子和两个兄弟结党,擅自议论皇帝,应该废掉。

这时宰相张九龄说:“陛下,太子是天下之本,不可轻易更换。”他还给李隆基讲了很多历史上因为听了女人的话,改换太子引发的祸害。李隆基此时根本听不进劝说,但是又碍于宰相的反对,没有马上决定。李林甫看到李隆基犹豫不决,退朝之后对着李隆基身边的宦官嘀咕了一句:“这是皇帝的家事,有必要问外人的意见吗?”他知道,宦官肯定会把他这句话报告给皇帝。事情果然跟李林甫猜测的一样,李隆基得知李林甫的这番话后,觉得言之有理,但是毕竟事关重大,心中还是有些嘀咕。

就在这个时候,武惠妃沉不住气了,她派心腹宦官牛贵儿去找张九龄,跟他说:“废了以前的太子,又会立新的太子,您要是能够支持,以后会有很大的好处的。”张九龄一听,觉得受到了侮辱,把牛贵儿骂走了,还把这件事报给李隆基。李隆基恍然大悟,原来武惠妃居然想对外廷插手,跟宰相勾结,越想越后怕,于是马上打消了废太子的想法。

李瑛的太子之位虽然保住了,但他在李隆基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边缘了。更糟糕的是,他的保护人张九龄后来被罢相了,远贬荆州。就在张九龄离开的第二天,李隆基再次召集宰相,商量要把太子李瑛废掉。

此后武惠妃设计派人向太子传旨,说是内宫有盗匪,请太子立即领兵护驾。于是,太子李瑛还有李瑶、李琚赶紧带着自己的卫队赶去了。等到三兄弟带兵进宫了,武惠妃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去向李隆基报告,说他的三个儿子要造反了。李隆基就把这三个人给抓起来了。

上一次李隆基要废掉太子,被张九龄劝阻了。现在的首席宰相已经是李林甫了,李林甫当然是支持废太子的。但是李林甫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们当大臣的不应该过问的,您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处置吧。”这种说法貌似不表态,其实就是默认支持。看到宰相没有意见,李隆基就下定了决心。他直接派了一个宦官到宫里宣制,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废为庶人,又被赐死在长安城东的驿站里。

君臣同心,共建开元盛世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力求有所作为。故开元年间形成了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史称“开元之治”。

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和大臣。

姚崇办事果断,他因为向唐玄宗提出了十条建议而被器重,做了宰相。十条建议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唐玄宗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对于皇亲国戚,姚崇也不进行照顾。当时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姚崇奏请玄宗批准后,惩办了王仙童。姚崇还主持了开元初年对蝗灾的治理工作。当时在黄河的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蝗灾,蝗虫飞起来遮天蔽日,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姚崇深知如果不能及时消灭蝗虫,不仅会导致经济的重大损失和百姓的灾难,而且对于国家稳定也不利。他亲自指挥,下令各郡县要全力以赴消灭蝗虫,有功的进行奖励。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蝗灾没有再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姚崇之后是宋璟,他也很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虽然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决不徇私枉法,相反,对自己的亲属还更加严格地要求。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予以照顾,弄个好官儿做做。结果被宋璟得知后,不但没有给他说情,反而特地关照吏部不给他官做。

张九龄是广东人,当时的广东被称为岭南,还不是发达地区,犯罪的人也经常被流放到那里,以示惩罚。所以在人们眼里,那里是荒凉、艰苦的地方。出身于广东的人由于历代在朝中做官的很少,所以那里出来的人很难在朝中做到宰相这么高的官。但是张九龄却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被玄宗相中。张九龄在做宰相之后,也像玄宗那样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干,而不是看重其背景。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时,他一直主张要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同时,对于玄宗的过错,他也及时地指出,加以劝谏,不因为玄宗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隐瞒实情。

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有了贤能之臣的相助,李隆基开始大展宏图,开创开元盛世的壮丽之景,君臣同心,其利断金。

在唐玄宗统治的天宝年间,全国一共有超过一千多万户,实际人口超过了七千万。公元八世纪,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东法兰克福王国从塞纳河到莱茵河之间的人口是二百到三百万,直到十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人口才五千万至六千万,北非的人口是三百万。在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里,人口就是生产力。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人口繁盛,展现出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唐朝的版图,比汉代有了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当时全国的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相当于六亿多亩,人均占有高达九亩多,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开元时期前来朝贡的藩国多达七十余个。这些藩国从东亚的日本、朝鲜到东南亚地区的诸国,从边疆到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长安、扬州等城市,云集着从海陆丝绸之路来华的胡商番客,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与政治联系的重要渠道。亚洲各国的留学生来华留学,络绎不绝,还有不少外国人在唐玄宗的朝廷中担任职务。

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禅宗迅速兴起,儒佛道合流成为历史的潮流。李隆基就曾经亲自为《孝经》、《老子》、《金刚经》作注。当时的三夷教,就是祆教、景教、摩尼教,也在大唐得到了传播。

开元年间,李隆基听说一行和尚的学问十分渊博,尤其精通天文历法,就聘他来到京师,安置在皇宫里的光太殿,并多次去看望他,询问治国安民之道。李隆基诏令一行和尚改造新历,以纠正旧历的失误。一行和尚先制造了黄道游仪,以确定黄道的进退。接着,用它测量了二十八宿与天体北极的度数。在实际测量中发现了二十八宿的位置与古籍记载的不同,从而证明了恒星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他使用自己设计的覆矩图,利用勾股图计算,得出了南北两地相距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一行等人实地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在当时的全世界都是首例。一行和尚还在研制成黄道游仪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历法写成了《大衍历》的草稿,不久后就病逝了,张说和陈玄景继续编写,第二年撰成上奏,颁行了新历。《大衍历》提出了比较正确的“定气”概念,推算出与农时相应的二十四节气。

李隆基统治年间,唐朝的文教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四部图书的分类正式被国家官方图书馆所采纳,就是在这个时期。当时的藏书十分丰富,一共有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代学者自己著的书就有两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书多得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李隆基曾经组织鸿儒学士,在集贤书院校订四部图书,编订《大唐开元礼》,这是当时最为完备的礼仪书籍,之后不久又完成了《大唐六典》的编纂,是当时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性质的文件。李隆基还大力提倡教育,广泛设立公私学校。允许百姓设立私学,下令天下的各个州县都要设置一所学校,招收更多的学生来上课,以致于当时的老人小孩都十分懂礼。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也生活在这个时代。

最能形象地说明开元时期的繁荣局面的是杜甫的那首《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同类推荐
  • 神通之吕布传

    神通之吕布传

    吕布《三十六计》兵术神通,道门三张乱天下,袁氏凤血儒门尊,董卓将身化飞熊,孟德铜雀刻《吴起》,江东《孙子》霸猛虎,刘备持剑争汉位。
  • 浊世砺行

    浊世砺行

    南北朝,东西魏,悲离乱,叹纷争。阿斗泥豪义慷爽,贺六浑枭雄无双;天宝暴虐亦真性,黑獭英姿然弑君。一时粉墨登场,纷纷霸业王图。又小果儿一枚,随波逐流乎?昂首信眉乎?历浑噩浊世,成参天大树。
  • 红楼之石头新记

    红楼之石头新记

    神瑛使者几世轮回,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却粗心丢失了风月宝鉴,蝴蝶效应会有怎样的故事呢?集北静王水溶与侠客柳湘莲身份为一身的柳濯清穿越迷津,创造属于他的新红楼世界。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在真武崛起

    在真武崛起

    一个宅男写手魂穿真武大陆,在探索武道的同时也明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偶得武穆遗书,因修炼百战决,需战气入体,投身兵营,征战疆场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渔民农女

    渔民农女

    飞机坠毁,重生在古代一个小渔村。成了小渔村中一个为家计操劳的小女娃。一家之主的秀才爹变木匠,还摔断腿,让这个家雪上加霜。瘦弱貌美的娘是一个哭包,还有三个面黄饥瘦的弟妹。谢冰林只能拿起抄家本领带着全家发家致富,一不小心开启了航海贸易。民不与官斗是她历来的人生准则,生意做大了,自然要找个靠山了,这不,靠山来了,连带相公也有了。……世子问道:“你说这树是你看中的?有写你名字吗?”谢冰林怒瞪:“没写我名字,但我和它抱在一起了,自然就是我的了!”内心却是崩溃的,这么幼稚的话,她真的一句也不想说出来。世子笑了,“哟,抱在一起就是你的,那我抱你,你不就是我的了?”作势要抱上去的姿态。“……”小脸气的通红,她居然被调戏了!“登徒浪子……”最终落荒而逃,第一回合,谢冰林没人家脸皮厚,输了!----人要脸树要皮,她这辈子加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世子爷,你的脸呢?”谢冰林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儿,轻声问道。“还在呢,你要不要摸摸,挺嫩的,保证你爱不释手!”话落就把脸往上凑了凑!“……”她能把这个不要脸的家伙一脚揣到大海里吗?------经过慢慢长路,世子终于抱得美人归,但却争不过一张图纸。一天,世子怒气冲冲的从外面走进屋内,用力扯过谢冰林手中的炭笔丢在一边,铺上一张上好的宣纸,三两下把自己给扒光往罗汉床上一躺,霸气的说道:“画我!”谢冰林傻愣住了,手还维持着握笔的姿势,“……”随即面红耳赤。
  • 人走茶不凉唐唐太甜辣

    人走茶不凉唐唐太甜辣

    她是漂亮自信的校园女神,被父母安排了一场相亲。当天学校论坛上——“被逼相亲怎么办!?”校园男神披着马甲“拿水泼他。”于是,他在与一个女生相亲的时候,被泼了水。缘分就是那么奇妙。
  • 孩子受益一生的20部蒙学经典:百家姓

    孩子受益一生的20部蒙学经典:百家姓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我国三大蒙学读物,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人广泛传颂。本书既是一部启蒙教材,又是从古至今人们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的宝贵资料。
  • 校园不可思议传说(推理罪工场)

    校园不可思议传说(推理罪工场)

    作家河狸的少年推理系列,收录23篇少年推理小说,将校园生活,无限童趣与悬疑推理结合的精彩作品集!全书一共有23个推理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将少年生活与悬疑惊悚元素完美结合,读者在回忆童年的同时也感受到推理的乐趣。
  • 九叔带带我

    九叔带带我

    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演员,中年病逝。 直到林十一遇到了他,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和背后的故事。 林十一更没想到的是,自己也完全陷入了一个大漩涡之中。九叔普通书友群:850942618欢迎进来畅聊。本故事主要传递正能量,故事纯属虚构,没有雷同,也不会巧合。
  • 90后剩女

    90后剩女

    长篇小说《90后剩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历,讲述一个感人肺腑爱情故事,故事描述的是一位90后少女阿美的生活学习和恋爱经历,阿美是一位高中女生,生在农村,因为自己的特长,她被一所大学录取了,从此在花花绿绿的大都市,她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活。偶然的一个机会,她遇到了一位男孩,后来慢慢地爱上了他……就这样,他几乎改变了她的命运,她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在这座繁华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阿美将何去何从?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有评论家看过此书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它不单纯是一部文学作品,它是一部社会学,尤其是对青少年了解现实社会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佛说大阿弥陀经

    佛说大阿弥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睡前故事》分“挚爱亲情篇”、“友情无价篇”、“美丽生活篇”、“善良真诚篇”四篇,每个故事都告诉孩子们一个生活的道理,用生动有趣的情节帮助孩子领悟其中的真谛,对培养孩子的性格大有裨益。
  • 与君策,请君入瓮

    与君策,请君入瓮

    历经千山万水,踏过白骨森森,一朝从头再来,柔夷指点江山,浮沉宦海,谋权夺势一世浮华,半梦半醒,原来所有的信念皆与所谓的初心背道相驰……
  • 黑背鱼之谜

    黑背鱼之谜

    接二连三的灭门惨案,唯一的幸存者给警方做出的凶手拼图,面貌竟然酷似法医谷平,而黑背鱼给出的杀人预告则表明,第四个牺牲品已经在他手上。残忍的杀戮即将拉开序幕,谷平该如何洗清自己的清白?10年前尘封的往事将给他何种启示?年仅10岁的弟弟又将告诉他哪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