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000000027

第27章 凄凉晚景,昙花一现怎奈何(1)

贸然削藩,引发四镇之乱

藩镇割据的局势从唐肃宗李亨执政时期开始就有所征兆了,唐代宗李豫执政时期已经形成,到了唐德宗李适执政时期,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到破坏国家统一的程度了。李适即位之后,励精图治,为了执政严明而远离宦官,整顿吏制,而且崇尚节俭,惩治贪污浪费等现象,推行两税法,增加了朝廷的收入,大大提高了国库的储备,这一系列举措颇有中兴之主的风范。

面对藩镇割据的颓势,急于有所建树的唐德宗李适毅然采取了武力削藩的政策,但是他的一些行动有些操之过急,没有完全考虑自身是否有削藩的条件和能力,导致了一些不该提前爆发的矛盾迅速激化,不仅给自己的统治带来了威胁,还使江山社稷陷入了摇摇欲坠的情形中,最终引发了四镇之乱。

当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相互勾结,试图把自己的领地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田承嗣死后,李宝臣等人极力支持田承嗣的侄子田悦继承魏博节度使的职位。李宝臣死后,田悦又极力支持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继承成德节度使的职位,但是唐德宗李适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李惟岳见继承无望,就去向田悦和李正己等人诉苦,并暗中共同谋划起兵造反。按照计划,田悦带兵包围了邢州等地,李正己带兵驻守在徐州等地,梁崇义在襄阳起兵响应,扼住北上的运输路线。

李适积极应对这次兵变,任命刘玄佐担任宣武节度使去攻打李正己的兵马,派遣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和河东节度使马燧攻打田悦的兵马,派遣卢龙节度使朱滔攻打李惟岳的兵马,派遣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打梁崇义,为了给他们助阵,李适还派出负责护卫朝廷的神策军,可谓全力以赴。

田悦的大队人马在临洺城下和马燧、李抱真的部队进行了两次会战,大败而归,被围困在魏州。李正己在起兵后不久就死了,由他的儿子李纳继续和朝廷对抗,李纳想夺回徐州,却被朝廷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梁崇义驻守的领地地盘比较小,而且兵马数量也不多,所以很快就被攻破,梁崇义见局势没有扭转的余地,就自杀了。其他几个节度使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战败的战败,归降的归降,战争本来应该就此结束了,但是处理李惟岳领地时分配不均,使得局势发生了大逆转。

现任成德节度使李惟岳的父亲李宝臣原有领地冀、沧、深、恒、定、赵、易等州,在重新划分这些领地时,唐德宗李适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等州的节度使,任命王武俊为恒、冀等州的观察使,王武俊觉得自己功劳大但是得到的奖赏少,不是很满意。李适任命康日知为深、赵等州的观察使,李适又把原本属于淄青镇的德、棣两个州划分给了卢龙节度使朱滔,命他返回卢龙。朱滔最想得到的深州被分给了别人,他为此十分不情愿,驻军在深州不肯离开。当时田悦被围困在魏州,当他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刻派部下去游说朱滔,让他把贝州送给自己并出兵救援魏博,以便可以继续维持藩镇割据的局势。朱滔当时正愤恨不已,听了田悦的主意简直正中下怀,答应把深州送给他。朱滔去找王武俊商议行动计划,让他把唐德宗李适派来的使者抓起来,并出兵攻打康日知,出兵救援魏州。当时朱滔军队中有一些将士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为了将计划顺利进行,不惜杀死一大批部下。

李适派出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兵反击,朱滔和王武俊刚刚抵达魏州,就和李怀光的军队短兵相接,李怀光在最初的战局中取得了胜利,不再把朱滔和王武俊的军队放在眼里,但是马上就遭遇了惨败。朱滔等人乘胜追击,引来运河的水冲断了朝廷大军的粮道,使他们断了后援,不得不退到魏县。朱滔随后带兵赶到魏县,与朝廷大军隔水相望,互相牵制。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四个人见自己的兵马完全可以牵制住朝廷的军队,于是决定各自建立王国,彼此结盟,互相帮助。于是,朱滔自称翼王、王武俊自称赵王、田悦自称魏王、李纳自称齐王,这就是所谓的四王之乱。在这四个王中,朱滔的兵力是最强的,于是其他三个王推选朱滔作为盟主,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和朝廷类似的官制和礼制。

天下大乱,藩镇割据积重难返

在四镇之乱发生的同时,淮西也发生了叛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与四镇勾结反叛朝廷。李希烈的性格十分残暴,当唐德宗李适想要加封李希烈的时候,时任宰相杨炎进谏道:“陛下,您有所不知,李希烈是董秦的养子,董秦十分信任他,但是李希烈为了自己的利益,六亲不认,驱逐了养父董秦,夺取他的节度使职位,这种不守礼法的人,您怎么能重用呢?如果您派他去讨伐梁崇义,战争胜利后,您能保证他不会跟四镇一样自立为王吗?还望陛下三思啊!”尽管杨炎的这番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李适根本听不进去,一心想着尽快改善藩镇割据的局势,还是执意加封了李希烈。

李希烈进攻襄阳,得胜之后果然把襄阳收入自己的私囊中,抓当地的百姓作为奴隶,把那里的财物洗劫一空,看到襄阳已经没有可利用的地方了,李希烈又撤离那里。唐德宗李适没有吸取这个教训,又让李希烈出兵攻打淄青。李希烈奉命来到淄青后,暗中阻挠运河的交通,准备偷袭汴州。

当李希烈看到四镇自立为王时,心里痒痒,也想当王,于是自称建兴王。他出兵攻打汝州、尉氏,围攻郑州,直接威胁到了洛阳,他还派兵驻守在邓州,完全切断朝廷通往南方的交通路线。李适见无法控制住李希烈,一边积极地控制自己直接管理的神策军,一边调集淮西周围的各地军队,一起对付李希烈,但是纷纷遇到了挫败。

战火就这样从河北蔓延到河南,唐德宗李适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士兵们冒着雨雪前行,路上十分寒冷,常年在外打仗也无法回家照顾一家老小,所以希望朝廷能给一笔可观的报酬作为安家费,但是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却并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心情十分不好,再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们发生了哗变,冲进了城里,把府库里的金银财宝全都抢走了,又占领了皇宫。有人提议让朱滔的哥哥朱泚来做领袖,于是朱泚连夜入宫,自称大秦皇帝,后改称汉元皇帝,年号应天,李适的削藩之战被迫终止,这次兵变就是泾原兵变。

在士兵攻进皇宫之前,唐德宗李适仓皇逃到奉天,成为了在唐玄宗李隆基、唐代宗李豫之后的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李适为此十分心痛,写了一封罪己诏,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李适在诏书中宣布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他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对待他们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李适开始逐步调整对藩镇用兵的政策,甚至对朱滔也予以宽恕,准许他归顺朝廷。于是王武俊、李纳、田悦等人决定取消王号,上表谢罪。马燧收复河中,李怀光因为兵败而自杀,李希烈被部下陈仙奇杀死,陈仙奇归顺朝廷,李适任命他为节度使。

这场藩镇混战,从四镇之乱开始,一直持续了五年之久,全国人口锐减,生产等方面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尽管四镇取消了王号,但是依然各自割据一方。李适在削藩受到巨大的挫折后,对待藩镇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使登基以来解决藩镇问题的形势和机遇转瞬即逝,藩镇割据积重难返。

“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革

杨炎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长相十分俊美,学识也很丰富,而且为人豪爽大气。在唐代宗执政时期,杨炎曾在朝中担任官职,负责起草诏令,但是因为宰相元载一案,杨炎受到了牵连,被唐代宗贬了官。唐德宗李适不计前嫌,任用杨炎为宰相,他上任不久,就在经济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按照旧制,天下的钱帛都被贮藏在国库中,一年分四季由官员向皇帝上报具体数额,还有专人负责来核实钱帛的收支情况。后来因为京城中的豪绅很多,索取赏赐不加节制,皇帝为了取用方便,就将国库中的钱帛全部归入内库,由宦官来掌管,掌管内库的宦官最多时竟有三百多人,他们牢牢地把持着内库。杨炎担任宰相之后,决心要革除积弊,他向李适上奏说:“钱帛是国家的根本,人生存的命脉,天底下的各种动乱都因此而起,如果由宦官来掌管的,那么丰俭盈虚大臣们都无法得知,就无法了解到目前国家的财政情况,经常会出现中饱私囊和贪污腐败的事情,导致国库空虚,国家的根本一旦动摇,那么天下也会随之动摇。”

在唐朝初期,朝廷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实行租庸调制,就是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这是以人口为本的赋税制度。到唐玄宗执政末年,由于户籍制度的废弛,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土地买卖情况、财产变化情况都很久没有人调查,也没有重新进行登记造册,均田制度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在征税的时候,官府不管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只是按照以前的户籍情况向乡里按人头数目收税。安史之乱发生后,户口锐减,但是由于战祸,朝廷到处向百姓征收赋税,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官吏总是巧立名目,随意增加赋税,新税旧税接连不断,根本没有限度。那些家里人口众多的富人家庭,一般都有朝中官吏或者寺院的庇护,可以瞒报逃税,但是普通的贫穷百姓没有靠山和后台,无法瞒报人口,而征收赋税的官吏借机对百姓进行侵夺,百姓承担不起繁重的赋税,只能成为流民,生活十分困顿。

为了革除这种税收的弊病,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解决对藩镇的军事费用,杨炎向唐德宗李适建议实行两税法。简单来说,就是从征收谷物和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以征收金钱为主的新税法,一年两次征税,分夏、秋两次,夏税纳税时间不超过六月,秋税不超过十一月。具体内容来说,要根据国家原来的各项财政支出额,确定国家的税收总额,再把这个总额分配到各地,按照地税和户税这两个税种向百姓征收。地税依据两税法实施前一年的耕垦田亩数量来征收。户税的具体征收原则是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在所居州、县的户籍,在所居地纳税。征税标准不再按照人口数量,而是按资产征税,不论丁男、中男,一律按其拥有的资产多少来纳税,资产多的多纳,少的少纳。商人要在经商所在的州县纳税,和当地的百姓所承担的税费数量相同。

两税法是唐代社会经济繁荣、商品货币经济显著发展的结果。这一改革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又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以货币纳税,在杨炎提出两税法之前,只在局部地区实行过,两税法推向了全国,加速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过程。百姓们为了纳税,就要出售他们的农作物换回货币,扩大了商品生产的范围。两税法简化了税制,把租庸调及各种杂税合并,这样一来,税目减少了,缴纳时间也集中了,纳税手续变得更加简洁。

李适采纳了杨炎的建议,可是掌管赋税的官吏们大多都反对这种税法的推行,他们觉得租庸调制已经实行了四百多年,以前的规矩不能这么轻易地就更改了,但是李适十分坚持,才使两税法得以贯彻实施。

两税法的推行,在当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天下人都称赞宰相杨炎的聪明才智。杨炎在财政方面的成就,除了两税法之外,还有将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分开,提出了量出制入的原则,开中国预算制度的先河。

宰相杨炎,疑人不用还是用人不疑

唐德宗李适执政期间,很希望能一展宏图,于是广招贤士,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当时的宰相崔祐甫极力向李适推荐很有文学才干的杨炎。在李适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听说过杨炎的名声,于是欣然接受崔祐甫的建议,任用了杨炎。

杨炎作为一个被贬的官员,能被封为宰相已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了,上任后短短几个月,由于他辅佐得力,不断创下佳绩,因此被赞誉为贤相。宰相崔祐甫患病后,不能再处理政事,另一个宰相乔琳也被免职,这些情况使杨炎得以独揽大权,野心和私欲也不断膨胀。

杨炎性格中的弊端慢慢显露出来,专权不久,他便开始报恩复仇。杨炎一直对元载心怀感激,总想为他做一些事情用来报答知遇之恩。他先奏请李适要求实施元载生前提出的在原州修建城堡的规划。李适就派人去向泾原节度使段秀实征询意见,段秀实十分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地指出其中的弊端,他说:“在边境建立防线以便抵御外敌侵犯是一件十分长远的事情,应该从长计议,不应该如此草率而为之。而且修建城堡需要很多人力,要大量的去征徭役,现在春天的播种工作刚刚结束,还有很多后续的农事要做,农事是百姓的大事,您应该分清轻重缓急,请等到农耕的间隙再考虑此事吧。”杨炎听说了段秀实的话以后,勃然大怒,认为段秀实想限制自己,于是解除了段秀实节度使的职务,征召为司农卿。

同类推荐
  • 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

    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

    喜欢五百废的历史读者看过来,新的五百废出现了。一切从一场有组织的到十七世纪初欧洲的穿越试炼开始。对于优秀的赵红军和他的三个兄弟而言,航海探险可以有,征服世界也可以有,然而前提是通过五百名额的试炼……首先,他面临的问题是……他是个文科生,而且马上要被抄家了。“在十七世纪打警察犯不犯法呢?”赵红军。
  • 驱虏

    驱虏

    赵玉陪着母亲去安庆姥姥家省亲,途中遇飞机失事,莫名穿越到了大宋德佑元年的安庆府外。这一年,北元军队势如破竹,相继攻下安庆池州,然后在安徽铜陵附近打响宋元之间最后一场大战。再过一年,临安朝廷就会向蒙古人投降,再过四年,大宋最后抵抗的军民将会从崖山跳下。自那以后,中国到宋朝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的资本主义萌芽倒退了回了原点!自那以后,汉人同胞们的父母兄弟一个个饿死,只能当和尚讨饭为生,而这群鞑子却占着广阔肥沃的土地,却用来牧马放羊。自那以后。。。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姐姐是徐惠,天才加学霸,还是桂花女神;姐夫是李二,号称雄才大略、千古一帝的那位;穿越的徐齐霖本想做一个闷声发财、醉卧花丛的纨绔。但为了亲人的幸福,他只好手持“拘魂令”,赚钱发家,朝堂争胜,改造大唐,改变历史。一令在手,呼文唤武,招医请道,牛掰不解释。徐齐霖:“嗯,除了生娃儿,好象就没有小爷不会的哈……”
  • 初云与晚云

    初云与晚云

    苍茫大陆东方有两大帝国,分别是初云,晚云。其中北方为晚云,南方为初云;两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共同统治东方。西方为无数小国,其中以秦国,百越国,满月国等国为最
  • 都柏林的暴动

    都柏林的暴动

    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并非就是这场起义的史实。对这场起义我一无所知。当下,我对它也还是一无所知,也许到若干年后,这场起义的真相才会浮出水面,为世人所知。而我所写的,无非是陈述了下这座城市的四分之一区域内刚发生的故事,也同时是在这将近两周时间里的流言蜚语和悬念剧情的集合。而就在这两周里,这些无数的流言与悬念,却是都柏林人唯一关注的新闻信息;就像面包之于人一样的重要。
热门推荐
  • 乱世闪婚险恶心

    乱世闪婚险恶心

    ……这年秋天来得很早,没到立秋,天上就飘起了小雪。亚历山大在他的地里收割葡萄,看着葡萄地里落满了清雪,就感叹着,看来今年要不顺哪。唐久凌这天也去了亚历山大的葡萄地,望着地上的雪,和亚历山大一样感慨,这是天灾。亚历山大说,天灾不怕,怕的是人祸。人祸终于来了。……张作霖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缴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被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他成立了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平,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 一见卿心:夫人,莫招摇

    一见卿心:夫人,莫招摇

    爹爹说过人这一生很短,最幸运的莫过于寻到一人白首不相离,感情的世界实际上很小,三个人很挤,两个人刚刚好。这番话她也曾觉得说的甚是有道理,但是为什么现在她却觉得自己的行为有悖爹爹说的那番话呢?一边是梦中时时纠缠着自己的男人,一边是王赐婚许配给她的夫君,明明就是两张不容的容颜,可为何她会同时对两个男人念念不忘呢?难道说她水性杨花,想要一脚踏两只船?NONONO,她一直奉行一生一世一双人,怎么可能会勾三搭四呢!当两张容颜交叠在一起的时候,真相终于大白,谁说她朝三暮四,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了,她明明用情至深的说!
  • 人生默默

    人生默默

    高中几年,大学几年,少女就明恋了少年几年…少女在校门口等待着,找寻着人群中的那个人,其实不用找,他的气质永远是那么吐出。少女在回家的路上拦下少年“沈云易,我喜欢你,做我男朋友好不好”少年皱眉抬头看着开学这几天一直出现在他眼前的女孩冷冷的说到“你挡路了”几年后,当初的几人还是一样的在一起,可是都变了,年少时的几人意气风发,长大后越行越远。
  •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装帧精美、制作新颖、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是一本经济而实用的优秀作文书,学生“一册在手,作文不愁”。《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既有实用的写作指导,也有优秀范文及点评;既有好词、好句的分类罗列,也有典型病文的分析;还独具创意地设有“作文速成宝典”,为小学生提供写作模板。
  • 至高次元

    至高次元

    融合次元之书,获得泛次元具现之力。他亲手开启地球灵气复苏,让仙佛成为真实,让人人皆可长生久视。他是所有仙神心中神秘的“大道”,他是修炼者眼中的“道之尽头”,他是芸芸众生心中的“长生”具现化。他便是至高次元!
  • 后村诗话

    后村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神征途

    龙神征途

    龙神重生,身具龙族本领,懂得龙族万法,生在异世,且看他如何重现龙族辉煌。
  • 玄剑世界

    玄剑世界

    玄剑世界,陈昱年少意外获得神秘小剑,从而踏上武道至尊的道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