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000000007

第7章 一代明君,开创大唐盛世(3)

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传说龙的喉咙下面有一片逆鳞,摸到的人会被龙咬死,所以批评皇帝也叫作“逆龙鳞”,后果很严重。魏征勇于进谏,直言不讳,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毕竟皇帝身处高位,即使是明君,但总被说也会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跟魏征说:“你就不能在一众大臣都在场的时候应付一下,等其他时候单独来提意见吗?”魏征说:“以前舜告诉大臣叫他们不要表面服从,背后却有意见。如果臣答应您的要求,以后都当面不说过后再说,那这就是背后有意见,您觉得呢?”

群臣请唐太宗到泰山封禅,只有魏征反对。李世民颇为不悦地问他:“你反对我进行封禅,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够、全国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吗?”魏征回答:“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是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户口还没有恢复,国库还很空虚,如果您执意要驾车东巡,一路的费用巨大,会给沿途的百姓带来困扰的。您如果只是为了虚名,做这样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还望陛下三思。”李世民听后无可奈何,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是魏征说得也有道理,只能听从。

李世民虽然贵为人君,但是对于口无遮拦的魏征也是有些忌惮的。李世民喜欢打猎,计划到秦岭山中打猎取乐,出行的装备都已经准备妥当,但是迟迟没有出行。后来,魏征得知此事,问他为什么没有去。李世民回答说:“我之前是有这个想法,但是一想到你得知后肯定觉得劳民伤财,又要直言进谏,所以我就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鹞子,心中十分喜爱,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正高兴时,魏征进来了。李世民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但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了,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李世民心中着急,但又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闷死在怀里。

有一次,李世民到洛阳去,途中住在显仁宫,因为供应不好而大发雷霆。魏征对他说:“陛下,隋炀帝因为追求享受,搞得民不聊生,现在您因为供应不好就大发脾气,这跟隋炀帝有什么不同呢?”唐太宗听了他这番话,心里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注意节制了。又有一次,魏征和李世民因为讨论问题发生了争执,魏征毫不客气地顶撞了李世民,气得他当场退朝。回宫后,李世民余怒未消地对长孙皇后说:“我早晚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魏征竟敢当众说我的不是,让我下不来台,有损帝王的尊严。”皇后听后说:“君明则臣直,魏征那么直率,敢于直谏,正说明您的圣明呀。”

贞观十六年(642年),魏征患病卧床不起,唐太宗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一同到他家探视,发现魏征一生节俭,家里连一间像样的居室都没有,立刻下令把宫中的材料拿来给魏征修建房屋。魏征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说:“寡妇不在意自己织布的进度和质量,而担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李世民听后很感动,当即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没过多久,魏征病逝了,时年六十四岁。李世民十分悲痛,五天没有上朝,为魏征致哀,他按照一品官礼葬了魏征,让九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去奔丧,还赐予了手持羽毛的仪仗队和吹鼓手。但是魏征的妻子说:“魏征为官清廉,生活简朴,现在用这么豪华的仪仗队,还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于是统统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

失去了直言敢谏的魏征,李世民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我现在少了一面好镜子。”为了纪念魏征,李世民将他的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亲自撰写碑文,将他葬在昭陵,谥号文贞。

统一经学,树立儒家权威

李世民如愿登上了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一方面抬高了李唐皇室的家世,另一方面借机抑制佛教。道教在唐代以前虽然也很盛行,但是始终赶不上佛教。在李渊还没有退位的时候,曾有人向他报告,在羊角山上遇到一名道骨仙风的白衣老人,老人说:“你去告诉现在的大唐天子,他是我的后人,有我的庇护,今年会天下太平、无灾无祸。”李渊听后顺水推舟,开始宣称老子为李氏家族的祖先,派人去羊角山建立庙宇祭拜,并将羊角山所在的浮山县改名为神山县。第二年,李渊宣布道教第一,儒家第二,佛教第三。宗教的盛行使得寺院道观占据了大量的农耕土地,为了修建、维护这些建筑,官府向百姓横征暴敛,许多百姓被重税逼得纷纷出家当了僧人或者道士。那些地位比较高的僧人和道士甚至可以随意地出入宫廷,和内监、朝臣们结交,扰乱朝政。

因此,尽管李世民和父亲李渊对道教的看法是一致的,也将老子尊为李氏家族的祖先,将道教放在佛教的前面。但是在他看来,道教与佛教一样存在着弊端,一旦任由其自由发展,都对国家的发展和自己的统治不利。所以在李世民心中,需要推崇的既不是道教也不是佛教,而是儒家思想。

唐太宗李世民在即位之初,就曾对诸位大臣们说:“梁武帝父子喜欢浮华,崇尚老子的学说,最终却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在江陵,已经面临了巨大的危机,被重重包围,但他还是不停地讲着老子的学说,让那些身穿军装本该去奋战于沙场前线的武将们也一起听,最后城池被敌人攻陷了,君臣都被抓了起来。所以现如今,朕崇尚的只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有了这些理论,朕才能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如果失去了这些理论的支持,那我将无法一统江山。”因此,李世民在即位后,进一步提高了孔子的地位,李世民下令在全国各州县都设置孔子庙,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后来,他又下诏,令尊孔子为宣父,在兖州特设殿庙,专门委任二十户人家作为管理员,维持他的供养。此外,唐太宗还曾数次亲自到国学机构去,让那里的祭酒、司业、博士等人进行讲论,讲完后,各自赏赐他们束帛,来自四方的数以千计的儒生都背着书赶到那里。在李世民的大力倡导下,儒学的兴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情形。

从汉代末期以来,由于长期的变乱,儒家典籍大量散佚,留存下来的也章句杂乱,为了适应科举取士和维护全国政治统一的需要,李世民召集了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正义》。“五经”指的是五部儒家的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由于汉武帝执政时期,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列为经典,并称它们为“五经”。《五经正义》这部书排除了经学内部的门户之见,结束了从西汉开始的各种纷争,摒弃了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家、贯通南北,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兼容并包,被当作唐朝的经学标准,完成了经学统一的过程。

李世民在没有成为皇帝之前,很喜欢与士大夫交朋友。即位后,他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各种书籍史册,在弘文殿内收藏了将近二十多万卷的书籍,在弘文殿旁修建了弘文馆,用来存放图籍,广揽天下的文人儒士。李世民打天下依靠的是那些勇猛的武将,但是现在天下稳定,所以他深深懂得,现在守天下更需要的是文官出谋划策,使得天下长治久安。所以李世民任命虞世南、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人担任学士,给他们安排最好的食宿,经常让他们进入内殿,一起讨论书籍、商量政事,直到深夜时分。他又让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等著名的学者担任秘书监,管理国家的图书馆和藏书,挑选五品以上专于图书的人作为书手,在弘文馆设立检校馆藏的官员,进行缮写、整理、校勘图书,将书籍藏在内库中,让宫人来掌管。除了弘文馆之外,官方的藏书机构还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藏书的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被人称作“群书大备”。

为了培养更多通晓儒学的士大夫,李世民还大力兴办学校。当时的学校直接隶属于国子监,被称为国学。他在隋朝时所设立的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这五学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律学,扩大为六学。他还大大广泛地招集天下有才、有志的文人儒士,给他们十分可观的经费,让他们留在学校里教课,大大地充实了师资力量。有了优秀的教师,李世民派人修建学生上课和住宿的地方,增收学员数千余名。当时大唐的国学兴盛之极,各地纷纷修建孔庙,还吸引了高句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地的贵族子弟入学深造,这些人就是当时的留学生。

在当时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除了国学之外,还出现了私学,也就是那时的私立学校。国学是官府办的学校,主要招收官僚子弟,这些人大部分家世显贵,对上学十分不以为然,即使不努力学习也可以拥有普通百姓所不能拥有的特权和舒适的生活,所以这些人中深造成人才的很少,国学有名无实,成为了贵族子弟结交同好、谋取官职的一种途径。私学比较注重实用,授课内容不止限于经学,还涉及了文史和其他内容,比如《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主要招收那些庶民子弟,他们没有天生而来的权势,所以都十分勤奋好学。李密、杨玄感、窦威、王世充、虞世南、张行成等人都上过私学,王恭、颜师古等人兴办过私学。私学的兴起使得当时的学术氛围十分活跃。

玄奘西行求学,荣归大唐

玄奘法师俗姓陈,名袆,洛州人。玄奘的母亲是洛州长史宋钦的女儿,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以及父亲陈惠都曾做过官,但是玄奘的父亲后来辞官回家搞起了儒学研究,没有了收入,再加上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家里的生活变得非常拮据。为了活下去,玄奘随着二哥住进了洛阳的净土寺,开始拜佛念经,在他十三岁那年,正式削发为僧。

后来,玄奘开始云游各地,到处拜访名师,因此精通各家学说,在他对佛经的研习中,接触到了各派理论,但他深深感到佛教与各家学说差别太大,便下定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搞清到底什么才是佛法的真谛。那时恰逢一个印度僧人来到长安,向玄奘介绍了一位印度法师以及他的《瑜伽师地论》,这更坚定了他的决心。于是玄奘向朝廷申请西行求法,但因为突厥把边境局势搞得很不稳定,所以他的报告没能被批准。

但是朝廷的拒绝并没有打消玄奘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经过两年充分的准备,他混在难民中逃出了长安。那一年,玄奘二十七岁,从这天开始,他便踏上了一条充满危险和未知的道路,因为根据当时的规定,偷偷通过边关的惩罚很重。果然没过多久,朝廷就以偷渡出国的罪名对玄奘发出了通缉令,命人在沿路各县搜捕他。

一个多月后,玄奘抵达了凉州,凉州是当时甘肃河西走廊上的大城市,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为了防备突厥军队的侵扰,凉州都督奉朝廷圣旨封锁边关,禁止任何人西行。当玄奘打算继续西行的时候,凉州的守关官兵阻拦了他,让他立即回京,玄奘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天无绝人之路,一位叫慧威的和尚帮助了他,慧威是河西一带有名的僧人,他派慧琳、道整两个弟子护送玄奘偷偷出关。由于白天官兵防守森严,于是他们趁着夜色顺着绳索偷爬出城。出关之后,玄奘和慧琳、道整一路风餐露宿、昼伏夜出,几天后到达瓜州。

瓜州刺史十分敬重佛法,于是派人盛情款待了玄奘一行人。此时,凉州都督搜捕玄奘的公文来了,瓜州刺史开始对玄奘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他将公文拿给玄奘看,问道:“公文上通缉的僧人是不是你?”玄奘心中忐忑,不敢回答。瓜州刺史又说:“不要害怕,我一向敬重佛法,如果你就是玄奘,那我会为你想办法的。”玄奘想了想便将自己西行的目的如实相告,瓜州刺史听了很感动。于是他信守承诺撕掉了文书,让玄奘尽快离开。

玄奘为了避开官府的盘查,不敢走大道,选择了难走的小路。从凉州来的两个僧人相继离开,虽然有个胡人答应与他同行,但是后来因为畏惧,在中途丢下玄奘回去了。玄奘只好一个人硬着头皮继续前行,他穿越了五个烽燧,进入了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在穿越中,他差点儿被卫兵射中。进入沙漠后,虽然没有了官兵的威胁,但是来自大自然的危险更加恐怖。遮天蔽日的大漠风沙不时从他身边裹挟而过,海市蜃楼犹如魑魅魍魉般冲击着玄奘的心理防线。雪上加霜的是,他不小心将水袋打翻了,水洒得一滴不剩。玄奘想到了退却,往回走了十多里,但是想到自己曾经立下过誓言,不到目的地情愿去死,于是又掉转马头,继续朝西而去。玄奘在沙漠里走了五天,没有喝一滴水,终于体力不支昏了过去。半夜的时候,一阵寒风把他吹醒,他挣扎着站起来继续前行,还好自己的马儿在附近找到了水,这才摆脱了困境,走出沙漠,到达西域的第一站伊吾。又过了数日,他来到了高昌国。

同类推荐
  • 抗日战争经典战例

    抗日战争经典战例

    “人民军队历史上100个经典战例’丛书共四卷: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四个历史时期,撷取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100个人民军队经典战例,每卷书精选25个战例。其中既有进攻战、防御战,也有围歼战、阻击战、攻坚战、奇袭战、伏击战、遭遇战……这些战役战斗,或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或以逸待劳,或长途奔袭,或运筹帷幄,等等,无不体现出指挥者的胆大心细、神机妙算、英勇果敢,闪耀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智慧光芒。这些林林总总的战役战斗,无法穷尽人民军队所创造的石破天惊的经典战例、所书写的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所孕育的凝心聚魂的战斗精神,只是力图运用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还原历史真相,讲述传奇故事,展现雄才大略。
  • 乱世痞贼

    乱世痞贼

    当云也穿越密道爬进王爷新婚洞房的一刻起,一个痞子的乱世崛起之路就此展开。平行时空列国纷争,奈何统一大势已成,覆灭死局如何化解,是力挽狂澜还是随波逐流。草民教头殴打王爷一生恩怨情仇,皇家海盗奉旨打劫,崛起于东南微末,掠国成瘾发家致富,朝廷鹰犬坏事做尽,丧尽天良,却有人拍手称快,侠肝义胆,不服命运,到手荣华岂能轻言放弃,艰辛之路,最终又有几人能还。既是痞贼,又何言仁义道德,血洒征途终有儿女情长。
  • 大明神厨

    大明神厨

    新西方毕业的优秀学生,还未来的及施展拳脚,便因一场厨房火灾穿越到了明朝初年。拥有现代灵魂的林青和这个时代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 中国通史纲要

    中国通史纲要

    本书为叙述了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提纲挈领而完整齐备。各朝代制度、文化、民生状况以及风俗无所不及。
  • 归楚

    归楚

    幼时目睹母亲被杀害,楚立注定走上一条复仇之路,沉寂十年之后,他冷血归来,开始手刃一个个仇人。只是随着报仇计划的推进,他发现了更多难以承受的阴谋,这时,楚立又该何去何从?历经生离死别的磨难之后,楚立奋力站上权力的巅峰,最终天下归楚,成就皇图霸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一朝乌云悲少年,谁人能护可怜人!楚立不是可怜人,只要他想,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可怜可恨的是世间的人!
热门推荐
  • 佛说较量寿命经

    佛说较量寿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报予桃花一处开

    报予桃花一处开

    清明觉得她这一千三百岁的桃生中就败给了两句话:“我等你醒来,你要快快醒来。”这第一句是她灵智未开还是枝头酣睡的小桃花时迷迷糊糊听见的。“我来带你回家。”说这句话的人允诺护她永不凋零。两次,她都是一败涂地。最后一次,她把欠他的都还了个干净,舍心镇魔,万劫不复是她的选择。在那之后,天地同尊的青帝,一十七重天的主人——扶珏帝君不见了,而阴山之下,多了一个被压在大地狱里的神明万年后,不料她的命盘再起波折,这一次他不会再让人毁她,他找到她,就算魂魄尽散,他也要做到答应给她的永世安稳。
  • 天才萌宝:爹爹来了,娘亲快跑

    天才萌宝:爹爹来了,娘亲快跑

    “娘亲!”刚穿越过来就被一个小娃娃抱着大-腿喊娘亲,齐苗苗整个人都懵了,看着围着她指手画脚的围观者,连忙纠正,“小家伙,我一黄花大闺女怎么可能是你娘,你认错人了。”“是不是黄花大闺女本帝会不知?”某个臭不要脸的男人开口,齐苗苗顿时火冒三丈,指着他,“王八蛋,到底要老娘说多少次,你儿子不是我的。”“娘亲,我是你和爹爹的。”小奶包抱紧娘亲大-腿,楚楚可怜。齐苗苗从未想过,穿越后的第一天,她竟然会遇见这般无耻的一对父子,于是乎,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只是为毛天下那么小,走哪都有他们爷俩?
  • 代嫁庶女:腹黑王爷请指教

    代嫁庶女:腹黑王爷请指教

    季春晓从睡梦中转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去和亲的喜船上。什么,她穿越了?成了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此去茜香国是代南安太妃之女出嫁,好保住她那吃了败仗的兄长?谁能告诉她,她究竟是谁?她的灵魂是季春晓的,她的身体是贾探春的,身份却是南安郡王之妹,护国郡主单月儿?喂喂,等等,说好的穿越福利呢?不是都有黄金、美食、俊男宠吗?为何等待她的只有一只冷面王爷,天啦撸,谁来救救她?
  • 凰谍

    凰谍

    “为什么你们都以为我在为亲弟争皇位?我明明是为我自己啊!”“这皇帝,既然你们谁都当不好,那就我来吧!”殉国而死的昭明公主重生归来,南北两国风云变色!朝野内外,谍影重重,权力之争,一触即发,且看苏景宁这一世如何逆改国运!“秋豆麻袋!”某穿越伪王爷:“公主殿下,说好的私奔呢?怎么变成了相爱相杀夺天下?来我房里解释一下!”(某傲娇公主已被流氓兵哥哥惹毛,欲知家暴详情请点击正文。)
  • 幸运草

    幸运草

    有人说,假如能寻获一片由四瓣心形叶片合成的幸运草,他(她)就能拥有永恒的幸福?!花语、风筝、芦花、黑茧、幸运草……十六篇悬疑精彩、柔情优美、动人心弦的中、短篇小说,篇篇都娓述着一个浪漫、细腻、感人的故事!
  • 管理寓言枕边书

    管理寓言枕边书

    这些经典寓言小故事读起来简单、轻松,富有情趣,相信广大读者朋友能于轻松愉悦中读完本书,并能从中悟出管理的真谛。
  • 不就是修了个仙么

    不就是修了个仙么

    叶小凡躺在较为平坦青草地上,睁大着双眼……
  • 某御坂妹的综漫之旅

    某御坂妹的综漫之旅

    新书《Re,骨傲天屠戮的我》,望各位书友读者多多支持,求收藏和推荐!学园都市排名第三位的超能力者御坂美琴的克隆体之一,御坂19090号,由于被布束砥信注入恐怖感情程序,出现了和其他个体的差异,被研究员提前取出装置用来实验了。御坂19090号毫无悬念被一方通行杀死了,但是,死亡,或许是新的开始……为了他人的目的而死亡,而无论这个目的是否达到,这是御坂妹注定的命运——人类,英灵,亡者,使魔……御坂妹有了自我,却难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以不同存在形式,在无数的次元中以其他形式重复着自己的命运,却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御坂妹能够实现愿望吗?她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会?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