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6500000001

第1章 科学

钱博士的黑科技

文/赵洋

黑科技非一日之功

五十年前即1966年的10月27日,我国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成功。第二天的《纽约时报》这样报道这一事件:“一位在美国接受了十五年教育、培养、鼓励并成为科学名流的人,负责了这项试验,这是对冷战历史的嘲弄。”

当然,在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导弹核武器已经不算黑科技了。但钱学森的惊人之处在于,他不但负责了中国首次“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更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关注着一系列在今天看来依然很高深的尖端科技。其中有火箭飞机、核动力飞机、核动力火箭等等。

钱学森的导师,力学大师冯·卡门以为“火箭”一词最初是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担心给人不严肃的感觉,所以建议把这个研究火箭的实验室名字改为“喷气推进实验室”,简称“JPL”。钱学森担任喷气推进实验室喷气研究组组长。冯·卡门没有料到的是,不但后来的科幻作品不断地援引JPL的研究成果,连漫画英雄也要借助喷气推进实现飞天。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

1938年,钱学森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流动边界层研究,给出了发生这种逆变的马赫数计算公式。他们当时在考虑此问题时,还只有理论上的兴趣,后来证明,这显然是一个实际问题,垂直起飞火箭就与它有关。

在40年代,他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钢铁侠的外骨骼装具能够飞行,全靠上述理论和类似装置。

1949年,他提出了火箭客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

在1953年,他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

他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这个概念正在被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2号”实现。

从航天飞机到空天飞机

1949年12月,钱学森在纽约召开的美国火箭学会会议上,提出实现洲际高速客机的蓝图。他说,将来可以设计出一种“火箭客机”,形状像一只削尖的铅笔,长约80英尺,直径约9英尺,自纽约垂直起飞后,用不到1小时就可以抵达洛杉矶。这种火箭客机就是航天飞机的雏形。钱学森设想:“在30年内,人类将可以登上月球,而这趟月球之旅,可以在一星期内完成”。

对于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钱学森其实更看好后者。他在1986年就做出预见:“看来到21世纪,美国航天飞机是要被淘汰的,代之而起的是水平起飞、水平降落,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并用的‘空天飞机’。我建议我们跳过航天飞机,直接研制空天飞机。”

当时苏联没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它现在只能进博物馆。美国的航天飞机也在2011年全部退役。

将客机的水平起降能力与航天飞机的轨道飞行功能集于一身的念头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只是由于技术难度太高,这种被称为“空天飞机”的飞行器一直未能投入使用。

在英国,空天飞机的研制工作已经以各种名目存在了30年。目前的“云霄塔”太空飞机方案是最新的一种,预计可以在29千米高空巡航,速度达到5倍音速、可进入近地轨道。拟用于“云霄塔”空天飞机上的“佩刀”吸气式火箭发动机同时采用了喷气式涡轮发动机和火箭技术。飞机起飞时不用火箭助推器,而是像普通飞机一样从跑道上水平起飞,发动机吸入空气,将之与氢混合燃烧。在高空逐渐加速,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上层飞行。进入太空前,因为氧气稀薄,喷气式发动机切换为火箭发动机模式,以自带的液氧和液氢助推进入太空,成为航天器。空天飞机降落时则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在飞机场降落,飞机的所有部分均可重复使用。

如果“云霄塔”太空飞机能够投入使用,它将成为第一种使乘客“坐着”上太空的飞行器。此前的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都要求宇航员躺在里面垂直发射,巨大的加速过载不是未经训练的人可以承受的。为提供舒适的乘坐空间及合适的运载能力,“云霄塔”长达90米、翼展25.4米,起飞质量345吨,比航天飞机大许多。30位乘客的运载力也是载人区区7名的航天飞机望尘莫及的。据估算该空天飞机每次飞行费用为945万美元,可发射人造卫星。在客运状态下折合每位乘客30万美元。这个价格看似昂贵,但远低于目前运载火箭每次发射费用的5000万美元,航天飞机每次发射费用的5亿美元。届时热爱太空游的富豪们要算一笔账,是只花区区30万美元舒舒服服地进入近地轨道,还是花3000万美元乘颠簸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到国际空间站上过一周。

“不要回答”与红岸基地

像钱博士这样的学院派,是不屑于别人把上述内容叫什么“黑科技”的。他更倾向于“尖端技术”这个称谓,还专门发明了对应的英文单词“Hyper technology”。他认为,国家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去搞尖端技术,即便现在还不大清楚将来会出什么样的结果,但又不能等我们看清楚了再搞,“因为它不定什么时候出一个突破,那时候你要再赶的话就太晚了。”这与《三体》中“技术爆炸”的概念十分相似。不过,这番话是钱在1977年在中央党校讲课时说的,时间上很可能早于叶文洁悟出技术爆炸。

说起叶文洁,她无视1379号监听员“不要回答”的警告,贸然向外星人发出信号,导致了一系列悲剧。其实,这个问题钱学森在1935年就考虑到了。当时天文观测发现火星上突然出现一个大十字形,人们猜测可能是火星上的生物故意做出来引起地球人注意的。对此事件,钱学森写道:“但我们人类的能力比较起来,实在可怜得很,我们只有装傻,我们现在是无法和火星通信的。”恐怕不仅仅是无能力为之,更是不敢为之。费米悖论和黑暗森林这些事,钱学森在留美之前就琢磨透了。

钱学森在公开出版物上还讨论过更为“科幻”的事——远程星际航行的可能性。比如,在195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里,他写道:“一旦到了那颗恒星上去,我们就可以真的看一看宇宙的奇观: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实际上是紧紧靠近的三颗恒星,其中一颗比我们的太阳还要大些,其他两颗是光度较小的黄色以及发红的星。在天空中有三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岂非奇观。”

我们自然不能说《三体》里对三体星的天象描述效仿了这个思路,不过“红岸基地”倒是很可能来自钱学森与老人家的一次对话。

1964年2月6日下午,老人家约见李四光、竺可桢和钱学森,讨论科技问题——

老人家:“总要搞防御。搞山洞,钻进地下去就不怕它了。”

钱:“我们正在遵照主席的指示,先组织一个小型的科学技术人员小组,准备研究一下防弹道式导弹的方法、技术途径。”

老人家:“有矛必有盾。搞少数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

于是中国开始进行反导技术研究。光炮、粒子束武器、反卫星卫星、远程预警雷达的蓝图纷纷出现。对光炮的研究催生了《珊瑚岛上的死光》这部科幻小说和同名科幻电影。其中一座已经废弃的远程预警雷达更是在互联网上被《三体》爱好者奉为“红岸基地”的原型。

其他科技预见

后人将钱学森称为“战略科学家”,是因为他具有指引学科发展的战略眼光——

人工智能

钱学森很早就关注人工智能的问题。1956年,他在做火箭导弹专题报告时,讲到导弹的控制系统,他专门提到人工智能问题,“像这样的系统,它本来是没有智慧的,可是如果把他安排好了,就可以产生出智慧来,它也能够学习”。——这可是在“阿尔法狗”通过自学习战胜李世石60年前做出的预测。

纳米技术与生命工程

把人脑的一部分功能搬到体外,用设备、装置代替,不但代替而且增强和改进其功能。21世纪的发展必将大大扩展这方面的功能——人脑变成人脑和机器、信息系统的联合体。由于纳米技术的发展,生物分子组成的局部功能将来可以用人造的微型设备代替,把它植入大脑局部失效的地方,以恢复原来的功能。

生物分子、生物细胞以至生物是怎么形成的?掌握了此中道理,我看就有可能构造不是氢、氮、碳、氧原子组合的、有特殊功能的“新生物”。这不是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任务吗?

这两段文字分别出自钱学森1990年和1996年的信件——脑机结合、纳米人体组织、人造生命——目前科学家仍在朝这些方向努力。

可回收火箭

甚至现实版“钢铁侠”Elon Musk也不能摆脱钱学森的技术预见。钱学森在1961年一篇文章中指出提升火箭经济型的方法之一是:设法回收第一级火箭的空体,修补后再用第二次。这正是今日SpaceX公司不断尝试可回收火箭试验的原因所在。

飞碟与UFO

严肃的科学家不会因为某种事物没有定论而不敢讨论它。很多科学家把飞碟与UFO现象的话题当作怪力乱神敬而远之,但钱学森却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1961年,钱学森指出,飞碟是靠上升气流来飞行的,与滑翔机一样,飞碟不能飞入高空。国外也有人造过飞碟式的飞行器,但都因效率不如滑翔机而未成功。“有人说什么飞碟是太空武器,那真是胡说乱道。”

1984年他给《飞碟探索》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引用《新科学家》杂志的观点,“(UFO)很可能不是来自天外,而是来自地下,是地层断裂引起的。这就可以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甚至搞实验室测试。真正搞UFO的科学研究。如果这方面有结果,那么UFO的科学研究将会对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地震预报,做出贡献。那就是大事情了。”

有趣的是,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中也提到,“在多次大地震前,人们都看到球状闪电从地上的裂缝中飞出!”

宇宙学

伟大的科学家最后总要思考终极问题,钱学森也不例外,关于宇宙,他是这样看的:

有无数个性质不相同的“小宇宙”不断相互作用和演化,有生有灭。我们所在的这个“小宇宙”虽可能有百亿光年之大,也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这与霍金后来在1994年提到的“膜”上宇宙的概念不谋而合。

地外生命和星际航行

钱学森对地外生命的存在和恒星际飞行都抱有乐观的看法。

他曾写道,“在其他行星上能不能有与地球上的生命不同的生命?能不能不以碳、氢、氧、氮等原子的组合为基础,以其他原子组合为基础?这种不同的生命也许能生存于完全不同于地球上的环境:耐高温或耐低温,有很短的寿命或有极长的寿命。”

1964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时任欧洲空间研究组织负责人的皮埃尔·俄歇发表了一篇名为《科学的极限》的文章,对1984年的科技发展远景进行展望,其中认为人类的太空旅行存在极限。科技发展远景、太空旅行——这正好是钱学森用功最深的两个领域。

1965年,钱学森发文驳斥了俄歇说人类有旅行的极限,“不可能访问任何其他行星系”的说法。钱学森认为,“这是把目前科学技术上还做不到的事,当作是人类永远也做不到的事;也就是他不承认科学还一定会进一步发展。”

钱学森进一步论证:“如果限制于利用现有的化学燃料和可以想象得到的裂变及聚变核燃料,要加速到0.8倍光速,以便用几年的时间到邻近太阳的其他恒星上去旅行,需要的质量比最小也要35亿!如果火箭燃料的能量大大提高,使有效喷气速度上升到0.5倍光速,那么上述的起飞质量将不是1.50×103?吨而是将近七千吨;这虽然也是个大的飞行器,但可以在技术上实现。这就需要在物质结构的认识上来一个飞跃,从原子核到基本粒子,从基本粒子到次基本粒子的阶层。物理学的研究正在向物质的次基本粒子阶层进军,我们正处在揭露这一物质结构新阶层的前夜。所以俄歇的悲观论调是没有依据的。”

从上面的论证可以看出,钱学森不但对恒星际飞行的前景极其乐观,而且是与章北海一样支持无工质火箭的,甚至还洞察到了“蚁人”这样的微观层次。所以,笔者对于《三体》中智子只找汪淼的麻烦是有些费解的。

可以说,钱学森将中国人在美国失去的尊严,从太空里讨了回来。阿瑟·克拉克对钱学森极为敬佩,在《2001:太空漫游》中,中国只在侧面出现了——在讨论月球上发现隐秘存在的时候,美国主人公提到这是不是中国人在搞鬼。把超自然的神秘现象归因于中国人,可见他把中国人抬到多高的地位。克拉克在后续的科幻小说《2010》中更是让中国的“钱学森”号成为第一艘登陆木卫二欧罗巴的人类飞船(登陆点名为“钱氏村”)以示敬意。并借主人公弗洛伊德之口说:“我们只能等着看中国人会做出什么。如果他们再一次智胜我们,我一点儿都不会吃惊。”其实,不是因为中国人是什么特殊物种才能智胜西方人,而是由于有像钱学森这样的具有深厚科技功底和深邃战略眼光的爱国科学家,才能使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杨枫】

同类推荐
  • 杀人沟纪事

    杀人沟纪事

    从喜文去世十周年祭日前一天起,村里唱了三天四夜大戏。剧团当然是虎子请来的且来自省城。我和虎子回了一趟村里,但没有心情去看戏,只是给喜文和会计伯等至亲的坟头添了新土,烧了纸钱就离开了村子。省城的剧团名角云集,每一出戏都演得精彩绝伦,惟妙惟肖,招引得十里八乡的人前来观看,只是演出的剧目都与冤鬼凶神有关,看得人心惊肉跳。据说戏唱完很长一段时间,村子气氛森煞,夜幕刚落,家家户户就大门紧闭,再胆大的人也不敢出门,生怕撞上鬼神。后来虎子告诉我,这些剧目都是他定下的。
  • 昆嵛儿女(第二部)

    昆嵛儿女(第二部)

    《昆嵛儿女》是作者积半个多世纪的生活阅历、人生思索、文史沉淀,经三十余年的酝酿,四载笔耕,四易其稿,用心血凝成的一部反映一代人生活与思想变化轨迹的长篇力作,展示了主人公一门七个孤儿的成长、奋斗与情感历程,给人启迪,催人发奋。作品文笔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人物生动鲜活,是一部现代“苦菜花”。
  • 根儿事件

    根儿事件

    小根接到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的这一天,正是他爸老根工作的非法采矿场被炸毁并关闭的这一天。采矿场对于小溪村太重要了,男人们大多在这个矿上工作,虽说每月也只挣四五百块钱,但这四五百块钱可就是一家老小生计的本钱啊。因此听说要被炸毁,全村的男男女女一大早都涌到山头上。男人们嘴上说得凶,要跟政府如何如何的,但一到现场,看到一大群官员和公安气势汹汹地过来了,他们就憷了,散了。
  • 阿来山珍三部(《河上柏影》《蘑菇圈》《三只虫草》)

    阿来山珍三部(《河上柏影》《蘑菇圈》《三只虫草》)

    “山珍三部”既充满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也充满了温暖、动人的人情之美。“我相信,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
  • 思考机器之幽灵汽车

    思考机器之幽灵汽车

    《幽灵汽车》作者福翠尔共创作了五十篇以思考机器凡杜森教授为主人公的短篇推理小说。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布局离奇、解答高明,体现了福翠尔高超的推理创作天赋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故事中的凡杜森教授拥有天才的大脑、敏锐的直觉和精湛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解决任何费解的谜团,被誉为“美国的福尔摩斯”。福翠尔的思考机器探案系列作品代表着短篇黄金时代的最高水平,诠释着推理小说“解谜至上”这一最本质、最纯粹的乐趣。其中如《逃出十三号牢房》等名作,几乎入选了所有推理小说的推荐书单,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一九一二年,杰克·福翠尔携妻子前往英国洽谈作晶出版计划。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至尊凰妃

    至尊凰妃

    一朝国破,她被迫逃亡,因缘际会,成为敌国女相。帝王愿以天下为聘,娶她为后,她不愿。邻国太子为了她愿终生不娶,亦不能使她动心。外臣妒之,内宫祸之,阴谋陷害,接踵而至。但,几次命悬一线,总有一个男子立于她身前,保她无恙,护她周全,为她出生入死!
  • 女皇陛下您的皇夫不见了

    女皇陛下您的皇夫不见了

    倒霉小白领墨清清醒来就成了丹凤国的公主墨倾城,皇帝老爹女儿奴,皇兄妹控,还和天下无双的相爷莫沉渊看对了眼。眼看幸福的日子刚刚开始,不曾想就被一脚给踢出京城历练去了。一年之后,风云际变,她登基为女皇,莫沉渊成了她的太傅,对她极尽撩拨之能事。国丧后,墨倾城迫不及待下旨封他为皇夫,谁知下旨当日,莫沉渊消失不见了!墨倾城怒了:“朕要选郎君,朕要夜夜做新娘!”那一夜她喝醉了酒给自己壮胆,朦胧间听到了一声咬牙切齿的声音:“你要是敢做别人的新娘,我就让你永远起不了床!”
  • 我点亮了锦鲤光环

    我点亮了锦鲤光环

    重活一世,安思瑶意外点亮锦鲤技能,却遇上了精分的向崇烨。安思瑶出离愤怒:“我连堂带表,满打满算共有七个哥哥,集齐便可召唤神龙,就问你怕不怕!”向崇烨:“不怕,我一顶三,各个击破。”安思瑶一脸冷漠,转而慰问小叔子:“你大哥是不是日常变身?怎么一天一个样?”向二少瑟瑟发抖:……不,我哥他只是有点精分!(女主自带锦鲤体质,男主三重人格,日常精分,不喜勿入)
  • 蚁王的超级帝国

    蚁王的超级帝国

    重生变成蚁,惊喜吗?意外吗?惊喜是没有的,惊吓足够了。
  • 恋幽幽倚苏苏

    恋幽幽倚苏苏

    我家夫君EQ有问题,时而爆满,时而为负。正EQ时撩的人是晕头转向,可负EQ时,拜托,你就不能做点哄小姑娘的事!跟哪里杵着是要当雕塑吗?!这不!“我不会一直留在原地等你。苏辰。不,诛寂公子,你回头的太晚了,抱歉,我已经不想在等了。”孟幽冷漠的扫向自己那只被苏辰抓住的手臂。脸上挂着化不开的疏离。苏辰无力的摇头:“不要——”。孟幽眼角眯起危险的弧度,努力维持着脸上的表情:“撒手!”苏辰无力摇头。孟幽扬手将苏辰抓着自己手臂的手拂落,果决的转身,拂袖关门。苏辰眼看着孟幽的皓腕自自己指尖滑脱,她的身影随着门缝关闭而消失。空荡荡的房间异常寒冷。他好想拉回孟幽,浑身却犹如抽去筋骨般无力。半晌,孟幽破门而入:“姓苏的,你脑残啊!女朋友跑了你不知道追啊!难怪找不到媳妇呢,也就是我,瞎了眼才会看上了你……”苏辰猛然拉住孟幽,将她搂入怀中,温热的唇落下……孟幽……兽性不改,就不该回来。真是瞎了眼了。
  • 闲妻不下堂

    闲妻不下堂

    娶了个扶弟魔,好不容易让小舅子过上了好日子,这还没完,小舅子不想养的儿子他养了,小舅子不能干的事他干了,再这么下去,家里面的那个闲妻他都不想要了。忙碌了大半生,好不容易等来岁月静好,下堂,没门。
  • 少年逆旅

    少年逆旅

    少女夏亦初,在千军万马中杀入最好的高中,原本只想两耳不闻窗外事,结果却在阴差阳错中遇到了旧友韩聿,只是,她在山海里,他在云雾中,而爱,却在河流里。青春至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爱恨厮杀。
  • 回档少年时

    回档少年时

    如果你生之不幸、活之不幸,那是时代的扭曲与被强奸的灵魂,给你打上了不可重来的人生印记。2018,重生有爱,少年归来。书友群:626793087
  •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程龙来到宗教至上的平行世界,没想到意外获得了龙神殿系统。建立万界宗教,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上帝啊,你这样的脾气不改,就给我去贫瘠世界当神官去。”“释迦牟尼,你这斋菜做的不地道啊。”“女娲……算了,没你啥事,把孩子抱给我看看。”……从此,程龙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