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6600000021

第21章 前门外

肖复兴

有好几年没到前门去了。

我说的前门,不单单指前门楼子,是说前门楼子以南到珠市口,东包括打磨厂、鲜鱼口,西包括大栅栏廊房几条这一带,一般人称前门外。前门外曾经是北京最繁华热闹的地方,是外国人进京必要逛上一遭的地方,是北京的骄傲,一块风水宝地。

自明朝将京杭大运河终点码头从鼓楼积水潭南移至大通桥下,北京的商业中心便也随之从鼓楼积水潭一带南移至前门外。古代哲人说万物由水而生,看来一点儿不假,水滋润得商业肥腴,便也滋润着城市的发展。明清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均设在前门内东西两侧,外地进京朝觐的官员、赶考的秀才,图方便近便贴近皇城,便都住在前门这一带。这里弥漫着官气,却也吹拂着文化气息。政治、经济、文化三色花开,自然让这一带色彩纷呈,风光超过北京外城周遭任何一处。那时,王府井都赶不上它热闹。而今流光溢彩的燕莎、蓝岛,当时更是一片荒地。前门的繁华,让整座北京城重心偏移,仿佛一艘巨轮,大多人马与辎重都压在前甲板,而使得北京“一头沉”。别的不说,光是庚子事变那一年(一九〇〇年),义和团火烧大栅栏的老德记洋药房,一夜的大火蔓延开来,烧毁的店铺就有四千多家。前门这一带该有热闹的店铺多少家吧!

前门,几百年来,曾是北京的象征。尤其是光绪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在前门建了火车站,只要下了火车,抬头第一眼望见的就是前门楼子,前门更成了北京的一张最赫然醒目的名片。大前门牌的香烟,就是从那以后才有的。小时候,看电影《青春之歌》,镜头里出现前门楼子,心里为它骄傲,觉得镜头里的前门楼子那么高大那么美,和林道静一般的美。插队在北大荒,看《第二次握手》的手抄本,前门楼子在小说里出现,心里也莫名为它激动,仿佛前门楼子一下子就在眼前,仿佛前门楼子就属于我自己私家的珍藏。

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六八年离开北京去北大荒插队,我在前门边上的打磨厂住了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是我整个的童年和青年。前门印在我青春生命的年轮里,我不能不为它隐隐地激动。

打磨厂是条老街,据史料记载自明朝初年便有了这条街。那时,房山的石匠运石制磨,最初便住在这条街西口一座破庙里。随着前门这一代繁荣发展,饭店林立,豆腐坊、酒坊以及会馆如蘑菇丛生,都需要用石磨磨面或磨别的东西,制磨的石匠便从房山涌来,越来越多,从街西口铺铺展展竟住了大半条街,“打磨厂”这名字就这样叫开了。我住在这里的时候,一家石厂也见不到了,多见的是饭馆,把街口挤得满满堂堂、热气腾腾,飘散着酒香菜香和浓浓泔水混合的气味。

我家住在靠西口较近的地方。听说往东走,是乐家的同仁堂药店的制造车间,再往东走,是老二酉堂、宝文堂书局。小时候,我在第三中心小学读书,学校就靠在我家旁边不远,是座旧庙改建的。打磨厂这条街一共东西长才三里地,光我知道的就有连同这座庙以及西口石工住过的破庙好几座。庙宇之多,香火鼎盛,足见这条街的兴隆。只是那时我一般只到西口去,很少往东走。直到考入汇文中学,才常走出东口去崇文门乘车,但已经见不到宝文堂的遗址了,只见到一些纸扇店、宫灯厂的小店铺。长大以后,曾在旧书店里看到并买过宝文堂出的书,感到很亲切,仿佛一条胡同里长大的小伙伴阔别重逢。但也感到遗憾,常埋怨自己小时候懂得太少,又没向老人求教,错过了亲眼目睹哪怕是它遗址的机会。

还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在打磨厂的正中间,曾有一家“顺兴刻刀张”,当时不仅在打磨厂这条街有名,在满京城乃至全国都是名声大噪的。它是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就在打磨厂开张,光绪六年(一八八〇)正式挂上“顺兴刻刀张”的牌子的。这家专门经营刻刀的小店,一直到解放以后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迁厂到顺义,才离开打磨厂。那年,我正上小学二年级。可是,我对它一无所知。以后读书读到齐白石三十年代曾专门到这家小店铺买刻刀,觉得这里的刀刻石如泥,不锛刀卷刃,又觉得店家为人忠厚、心地善良,便总到他那里买刻刀,并将小店推荐给当时许多书画家。齐白石曾对店家说,你是铁匠,我是木匠,都是匠人,深知匠人的手艺不可小视。拳拳之情,可以想见。齐白石在一九三四年曾送店家一副堂联:“君有钳锤成利器,我由雕刻出神工”,并送三轴亲笔画国画:一幅螃蟹写意、一幅工笔蜻蜓和一幅工笔蝈蝈白菜。一九三六年,齐白石南归之前,又特意为小店书写了“顺兴刻刀张”的牌匾。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店不在大,有名则鸣。小店使得整座打磨厂踩下了包括齐白石在内的许多大师如李桦、刘砚、古元等金石篆刻、木刻家的脚印。我后来看书中介绍“顺兴刻刀张”在打磨厂九十六号,当时我家住打磨厂一七九号,相距并不远,便愈发遗憾,失之交臂,便失之永远,起码连白石老人亲笔题写的匾额都没能看见。

那时候,不仅我一人,就连全院的大人,都很少往东去,一抬脚情不自禁就往西走。大家不知道东边有这么多妙处可去,只认为前门大街最热闹。我们大院里住着的三教九流,既有大学教授、小学老师、英文翻译、工程师,也有三轮板车工、泥瓦匠……但无论是谁,不管手头钱多钱紧,前门让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般,买什么都讲究,买什么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我到现在依然记得清楚:买鞋要到内联升、买帽要去马聚源、买布要逛瑞蚨祥、买咸菜要去六必居、买点心要到正明斋、买表要到亨得利、买秋梨膏到通三益、买水果糖到老大芳……就是我爸要买五分钱一包的茶叶末,也要去张一元。连我们小学生买个笔墨纸本,也要去公兴。这些店家均在前门大街这一带。大家说起到那儿去,亲热的劲儿都跟到老街坊家串门一样。

当然,像我们院里这些人家,只能到这些店去。我们这些人家再富的也逛不起廊房二条的珠宝店,但我们知道并懂得那里的珠宝地道而且名贵。德源兴的翡翠、荣兴斋的梁货(店老板姓梁,专做仿古玉器),是最有名的,国民党要员孔宋两家人以及白崇禧,都常常光顾于此。我从小就常听老人念叨这些古董,看他们得意洋洋的样子,仿佛那一枚枚玉器、翡翠,都戴在自己身上一样,便总想起他们教训我们小孩常吼的一句话:“你们了不得了?不听话啦?自以为比前门楼子还高啦?”觉得他们那样子才比前门楼子还高呢,便暗暗地笑。

大家便常去的地方是大栅栏。顾名思义,这地方以前肯定有栅栏。以后看书知道高高尖尖的木栅栏堵住东、西街口,是乾隆年间的事。说穿了,不过是朝廷虚弱,怕官逼民反。那时候,北京城很多胡同都建起了这种木栅栏,不知为何以后叫大栅栏的只剩下这一条街。在明朝的北京图上看到这里叫廊房四条,在清乾隆北京图上便叫大栅栏了。据大院街坊讲,大栅栏最热闹不在于卖货店铺多,而在元宵节的花灯,各店悬挂出来的花灯各种各样,五彩缤纷,连带得四周廊房头条、二条、三条、西河沿,包括我们打磨厂都处处点燃花灯,前门大街简直成了灯的海洋。可惜,这壮观我从未见到。

大栅栏给我童年最深的印象,一是有同乐、大观楼电影院和前门小剧场,我常去那里面看电影,那一年大观楼放映立体电影,是全国头一次,排队买票的长队甩出了大栅栏,我和弟弟一大清早就去轮流排队,全家看那场杂技团精彩又笑话百出的立体电影,觉得是那么新奇。我常到前门小剧场听相声,可以随时进出,每半小时才收取一角钱,又方便又便宜。二是有家鼻烟铺叫天蕙斋,高台阶、瘦门脸,窄小得像个鼻烟壶。因为我们大院有个给外国人当翻译的老头爱闻鼻烟,常让我们几个小孩子替他跑一趟大栅栏买鼻烟,便常爬上这高台阶,看看那画得琳琅满目的鼻烟壶,偷偷闻闻给老头买的清凉得有些呛人的鼻烟。

我还常去鲜鱼口,它在大栅栏对面。据说明朝大运河南移北京终点渡口,这里常卖鲜鱼。听老人们讲这里原先有座木桥,可见得河离这里很近,但我从未见过桥,只知道它东面不远的地方,现在还叫三里河、水道子,便相信大运河起码是支汊流经这里不远。

从我家穿过长巷头条,便是大众戏院,那时,新凤霞、小白玉霜常在这里唱评戏。往西走一点,便是天兴居炒肝店,旁边是清华浴池,对面是联友照相馆。把西口的是便宜坊闷炉烤鸭店、天盛斋鞋店、马聚源帽店。小时候,没钱吃便宜坊,天兴居的炒肝可是没少尝。那时,一角钱一碗,星期天,父亲常带上我们兄弟俩,在清华池泡好热水澡,出来一人吃上一碗热炒肝。我的小学、中学毕业相都是在联友照的,插队到北大荒,冻坏了耳朵,回北京买了顶皮帽,是到马聚源买的。只不过那时马聚源已经改名叫东升鞋帽店,从鲜鱼口搬到大栅栏里去了。

鲜鱼口快到西口路东有家百货店,我妈管它叫“黑猴”,她老人家一直到临终之前还念叨“黑猴”,能走动的时候买块布之类的东西,也愿意去“黑猴”,一直到我家搬了家,“黑猴”才依依不舍和我们告了别。据我妈讲,以前这里店前摆着用楠木雕刻而成的黑猴,手捧着一个金元宝。据说,原来真有只黑猴,白天帮主人干活儿,夜晚帮主人看店,招揽得生意格外兴隆。黑猴一死,店家为感谢这只猴,特意做了这个木雕,没想到,保佑这家店越来越火红,人家忘记了它的店名,都管它叫“黑猴”……

“黑猴”也罢,马聚源也罢,鲜鱼口、大栅栏、打磨厂也罢,这里每一条胡同、每一家店铺都曾融有我童年、少年乃至青年的梦。说起前门,等于打开一本旧相册,里面有我穿开裆裤开始的一张张发黄的旧相片,总让我回忆起许多往事,怀旧的情绪浓得如一杯热酒。

我从北大荒插队回到北京,又住进打磨厂。以后,搬了家,搬得离前门越来越远。前门也渐渐离我越来越远。

前几年,一位南方朋友来北京,我陪他逛过一次前门,从肯德基方向开始一直走到珠市口。尽管我一路尽数沿街两旁的百年老店的昔日风光历史,他却止不住摇头,连连说没想到前门外竟是这样子,既看不出老,也看不出新。其实他说得挺对的,可当时,我私下心里还很不服气。

又几年过去了,前门似乎没有什么新的变化,倒是变得越来越旧。前几天,我又去了一趟前门。我从珠市口往北走,穿过粮食店街,然后穿过蔡家胡同到煤市街,然后穿过大栅栏到廊房头条,到打磨厂、鲜鱼口……一条条都是我自儿时就熟悉的胡同,一家家都是我自儿时就逛遍的店铺,公兴虽然重新装潢了茶色玻璃,内联升重新油饰一新,全聚德虽然重新盖起雕梁画栋,但大多数店铺被挤得更小了,改变门庭了,甚至没有了。而那些胡同里的宅院,各种小房挤得像罐头盒。那些低矮潮湿的房子,起码在前门外站立了一个多世纪以上,老态龙钟得让人惨不忍睹。正是华灯初放时分,高楼大厦的灯光,辉映得这些断壁残房越加灰暗醒目。刚刚倒在地上的垃圾、脏水,散发着浓重刺鼻的霉味。炉灰还在发着余热,烧得发黄的蜂窝煤将最后一缕微弱的火苗吐将出来,舔着看不见星星的夜空……

我的心一下子很沉很沉地往下坠。这里是我的前门,我可以这样说。我的青春和我生命的大部分是和这里联系在一起的。这里的历史,是属于北京的,同时也是属于我的。我觉得它不该是这样子。当然,我并不是说它一定要变得时髦而金碧辉煌,如同燕莎、蓝岛那般簇新。它本来就不属于新潮,也没有必要非去追逐新潮。但它起码要保持、挖掘自己的特色。没有了特色,它便很容易被湮没,湮没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

或许,花开得最热闹的,最容易凋谢?前门外自明朝已经风光了几百年历史,风水轮回该让位于新兴的闹市区?潮起潮落,方才使得历史和城市平衡?前门,命定一般只剩下一个枯萎的标本横躺在北京现实之中,或是一曲怀旧的老歌录制在城市民谣的磁带之中?

就不能抖擞一下精神,恢复一下生气?将几百年的历史,化沉重为财富?就不能把百年乃至几百年老店也塑造成肯德基、麦当劳历久常新的形象?就不能把前门外辟成一片古色古香流韵悠长的古代商业街?勾画出一幅须眉毕现淋漓尽致的清明上河图?我们不是很有本事也很舍得破费财力去平地建造新的宋城、唐城,乃至老北京微缩景观吗?

真的,我很为前门不平,不服这口气。也许,说着轻巧,干起来难,几百年尘埋网封厚重的历史,并不是一页页轻轻翻得过去的书。

我忽然想起“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破到前门大街上,要把这些百年老店统统改一个革命化的新名字,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虽然,不少店改得火红一片,“左”得炙手可热。那些最能代表前门的老店没这样改,它们即使被迫无奈,改得也依然古风悠长、韵味十足,并未流俗而立马儿蓬随风转。比如:月盛斋改为“京味香”、便宜坊改为“新鲁餐厅”、通三益改为“秋江食品店”、大北照相馆改为“新北京”、六必居改为“宣武酱菜园”、亨得利改为“晨钟”……这是个奇怪的现象,现在看来无所谓,但在当时那种形势下,敢于并极富智慧地如此更名换姓,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干得出来的。前门这一带,必有能人。我便相信前门外绝不甘心就这般模样!

这几年,再去看看前门!

同类推荐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 路在脚下:新闻工作文论集

    路在脚下:新闻工作文论集

    我和吴国清同志相遇、相识已有24年。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新华社从国内外分社抽调了一百多名精兵强将组成亚运会记者团,我任团长,吴国清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通过近距离接触,我知道他是个勤奋、好学,把工作当作爱好的年轻人。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从校服,到婚纱敢不敢

    从校服,到婚纱敢不敢

    苏陌从小学开始就是学霸,每次考试都拿第一,毫无例外,步承悦从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帅哥,而且是个理科天才,这样又帅又有才华的男孩哪个青春期的女孩子见了会不喜欢呢?两个人考上同一所高中,被分到一个班,于是故事从这里开始……
  • 《中庸》64个人生智慧

    《中庸》64个人生智慧

    本书结合“中庸”的思想理念,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际应酬等方面将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诠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了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相关的共通点。
  • 蜜宠小甜妻

    蜜宠小甜妻

    外科医生还真是个危险的工作,居然遇到了危险人物,不仅要给他治伤还要以身相许。这是什么世道?宴会,医院,公司,家里……只要有人的地方谁敢对苏荷放肆?那可是我的女人,什么名门小三,美艳嫩模,全部给他靠边站,御子辰的心里你谁都装不下。丫头,你只需要乖乖听老公的话,分分钟将你宠上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榕树下失温的夏天

    榕树下失温的夏天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满灰尘的玻璃上面却明显的印着名叫青春的影子手指轻轻滑过留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痕迹时间是毒药亦是良药再美好的眷恋再深刻的伤心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隐没那些有关开心难过疼爱伤害,最终学会从容面对淡定遗忘慢慢成长的故事是你的,也是我的..
  • 荣耀上海

    荣耀上海

    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从外地来,见证了上海荣耀,也希望能够荣耀上海。我叫白洛,一个努力奋进的新上海人。
  • 春妮的重生时光

    春妮的重生时光

    孤儿出生的仲春妮重生为岐山村出了名的懒姑娘,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懒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隔壁老王家的小儿子王启霖,每一次看到仲春妮惬意的躺在院子里晒着大太阳,就觉得特别的刺眼,有一种想要上去把她掀翻在地的冲动。直到有一天,他把心里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却把他的后半辈子赔给了仲春妮。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失败,又最成功的一笔生意。成功的把仲春妮从懒姑娘,变成了懒媳妇。此时的王启霖却像瞎子一般,再也不觉得仲春妮碍眼,反而怎么看,怎么喜欢……
  • 仁学

    仁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活在明朝做孙子

    活在明朝做孙子

    穿越到万历末年的朱子云,似乎比别的穿越客多了一丝幸运。因为他成了大明最有财富的周王爷的孙子。他最终能否改变这个时代呢?他又将如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宰?请拭目以待!书友群:494642136(期待您的加入!)
  • 未来修真之崛起之路

    未来修真之崛起之路

    【qq群:1015303803】现代修真的非典型套路哦。这里的人们修真的时候会获得幻化之力,而功法的传承则是来自于精灵的记忆。所有的一切和普通修真都那么相似,但是套路却完全不一样,因为这里没有体修、剑修、或者是魔修。只有修习幻化之力的修士。
  • 霍先生的醋瓶子又打翻了

    霍先生的醋瓶子又打翻了

    凌潇潇经常觉得自己智商靠不住,只要遇见霍渊就经常掉线。被骗婚本来就憋屈。霍渊还特别爱吃醋。她前男友的也吃,她的亲哥也吃。他什么都吃,偏偏还不许她吃那朵白莲花的醋,叫她别闹。是可忍,孰不可忍。婚后第三年,她揭竿而起,翘着二郎腿,把离婚协议丢在霍渊的脸上,“霍总,强扭的瓜不甜。还是签了吧。”霍渊眯眼,吐了个烟圈,“甜不甜无所谓,只要解渴就行。”解渴?这是霍先生你喝醋的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