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6600000037

第37章 记溥西园先生

朱家溍

溥侗,字厚斋,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清光绪七年封镇国将军,光绪三十三年加辅国公衔;贝勒载治之第五子,人称侗五爷。兄,贝子溥伦,人称伦四爷。载治之本生父为奕纪,系成哲亲王之孙。因宣宗长子奕纬无子,过继载治为嗣子。

西园先生和我父亲朱翼庵先生是好古敏求的朋友,他又是我外祖张邵予的门生,所以我从幼年时就常见到他。我外祖在光绪年间任学部侍郎兼上书房师傅,溥伦、溥侗都是奉旨在上书房读书的。溥侗自幼按部就班地读经史,学作诗文,又常到老师家中请益,未到成年时已经显示了才华出众,不仅淹通诗书,而且写字作画也都有一种清新高逸的气质。他对于本生高祖成亲王永瑆的品德、学问和老师张邵予先生是怀着景仰心情的,尤其在书法和鉴古方面,他常提起成亲王和张老夫子。成亲王收藏的法书名画和古器物很丰富,传世著名的法书晋朝陆机的《平复帖》就是他的藏品,所以他的斋号是“诒晋斋”。成亲王逝世后,《平复帖》由恭亲王奕代为保管,所以恭王府的西院,也有一所悬“诒晋斋”匾额的建筑物。《平复帖》虽然未传到溥侗手中,但其他图书字画和古器物还有不少为溥侗所有。

溥伦和溥侗的住宅在大甜水井胡同内一座府第,人称“伦贝子府”。他们弟兄前后各分一半。西山水獭园地方有一座花园是分在溥侗名下的。当年我父亲和朋友们二十余人每逢春秋佳日,喜欢到西山游玩,住在大觉寺,春天看杏花,秋天看红叶。朋友中也有溥西园先生。一九二二年春天我随侍去过一次。在大觉寺住过几天之后,大家回程顺便都到溥西园的花园小坐。用他的话来说:“这个院子是哲太王爷留下的。”(成亲王的谥号是“哲”字,所以习惯这样称呼。)这个园子虽不大,但是池馆台榭、假山竹树疏朗有致,明轩奥室亦各有所宜。墙上的字画和几案上的图书鼎彝之属亦安设得所,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大家都在一棵老杏树下歇息喝茶。溥西园先生说:“你们喝着茶,我在屋里弹琴给你们助兴。”他弹了一曲《高山流水》。这里不仅字画陈设很讲究,桌、椅、几案也都很精雅。尤其是一张紫檀整板书案,案面是活的,侧面有清初名人宋牧仲的题跋。西园先生自己也有一跋刻在上面,是一件流传有绪的著名的器物(现在此案在王世襄先生家)。

他的文学艺术修养,他的审美观点,是在这样一个美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

他对于庭院的布置,也是不惜重金。因为看中了言菊朋家里有一株树,姿势很有画意,就和言菊朋商量,能否出让。言菊朋说:“我没打算卖树,你如果十分喜欢这棵树,我就送给你,可是你怎么挪走?要是移到你家种下去不活,那不是白饶吗?”当时西园先生向护国寺悦荣花厂请来一位种树人,经过与种树人研究,提出了具体办法:需要五个年头的工夫,第一年先在树的北面挖下去,切断这一面向外伸延的根,用木板插进泥土中作截断,然后仍旧把土埋起。以后每年做一面,第五年做树根下面,到第六年才可以起动,连根带泥用草席、草绳包起来,运到另一个地方种下去,可以保活。后来就是照这个办法做的。

据说在言家运出的时候是拆了一段墙,到西园先生家也是拆墙进去的。这株树确实活了。西园因为菊朋不要钱,就赠了他一身黄靠。菊朋先生在世时凡是演黄忠的戏,一直是穿这身黄靠。西园先生种活了这株树也心满意足,所花费的人工、物力价值大概比十身靠还多。

西园先生年轻时没有结婚,原因是这样的:凡近支王公子弟,都需要有皇帝或皇太后指婚,他一直在等待着指婚,就等到了辛亥革命。当然,不必再等,可是他也不想拘泥于结婚的形式。他认为有个妾也就行了。所以他一直没有主持家务的内助,给他服务的只是男女仆人。

西园先生的生活比较任性,没有靠得住的收入,没有钱的时候,就当卖度日,有了钱又随手花。大甜水井的府,当他们兄弟分家时,溥伦在分界处砌一堵墙。正值我父亲去看他,他指着墙笑着说:“你看,我们老兄把我‘赶门在外’了。”(这是京剧《天雷报》中的一句词。)没过两年,溥伦因债务无力偿还,宣告破产,由法院查封财产拍卖,处理债务。西园又说:“幸亏老兄把我赶门在外,墙这边还算是我的,没有封。”不过,没过多少日子,属于他这部分房子也卖掉了,西山的园子也卖掉了。在这期间就靠借钱生活。凡是借给他钱的人也都知道他根本不可能还,也就不要了。民国十六年,张作霖任大元帅时,政府设立一个“乐律研究所”,任命溥侗为所长,每月薪俸有四五百元(银圆)。生活刚有了着落,他又自我锦上添花,仍旧是老习惯:买古玩字画,还买了一部自用汽车。到民国十七年北伐成功,政府南迁,“乐律研究所”撤销了,他又陷入贫困。天无绝人之路,清华大学聘请他讲戏曲。后来国民政府因为他和溥仪是弟兄关系,而坚决不去伪满洲国,认为他是一位有坚定立场的爱国人士,于是请他到南京,并且给他一个“中央委员”的名义。从此溥侗居住在南京。有时回北平短期小住,也是偶然的事。抗战期间他没有随着政府内迁,住在上海租界里。抗战胜利我从重庆到上海,曾和他见了一面,那个时候他已经半身不遂。他坐在床上和我握手,笑呵呵的,毫无病容。还说:“《北诈》尉迟敬德有句词:‘真病好害,假病难装。’我现在真下不了地,真病可不好害。”那天谈兴还是很高的。后来我回到北平,听到他病逝的消息。

溥西园先生的戏,是“文武昆乱不挡”,并且在戏曲音乐方面也是“六场通透”。据说他从前学戏的时候,是这样一个宗旨:某一出戏谁演得最好,就重金请谁来教。如谭鑫培、王楞仙、陈德霖、黄润甫、罗寿山、钱金福、梅雨田、方星樵等都教过他。我看过他演的戏,老生的有《打棍出箱》《坐楼杀惜》,昆腔老生戏有《搜山打车》《别母乱箭》《弹词》,花脸戏有《山门》《刀会》,小生戏演《奇双会》的赵宠,小花脸戏有《连升店》的店家、《青石山》的王老道、昆腔《风筝误》的丑小姐。

以上是我亲眼看过的。还有更多是我没看过的,例如他还能演《金山寺》里的白蛇,是向陈德霖学的。

西园先生演戏和他写字作画给人的感觉一样,就是觉得他清新高逸的气质是许多专业演员所难比的。以我所看过的来讲,总的缺点是嗓子不好,但他整体的表演效果使观众不去计较他的嗓子,甚至还觉得那沙哑的嗓子还挺有味。

西园先生演戏,也不是每一出戏都在一个水平上,例如《打棍出箱》这出戏,报上登的广告原来是和新艳秋演《汾河湾》,地点是开明戏院。但实际当天却改了戏,演的是不带《问樵》,也没有《出箱》的《闹府》,唱念都是所谓“平淡无疵”。《坐楼杀惜》演得比《闹府》好些,田桂凤演阎婆惜,两个人都很有戏。这出戏虽然胜过《闹府》,但还不如演昆腔老生的戏更好。昆腔老生戏《搜山打车》和《别母乱箭》都非常好。但以两出戏来比较,则以《搜山打车》为最好。这出戏西园演程济,包丹亭先生演严震直,廖淑筠女士演建文帝。那天也是在开明,这出戏是大轴,前面还有兰闺雅集的女士们,如袁昺轩姐妹、鹿钟麟的夫人等人的戏,这都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只有《搜山打车》,至今已隔近六十年,仍觉得西园演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别母乱箭》也是在开明演的,罗福山的周母,赵芝香的周夫人,冯惠林的周公子,钱金福的一只虎。这天是“同志救济会”举办的义务戏,连演两天,第一天除《别母乱箭》之外,还有杨小楼先生的《连环套》,余叔岩、陈德霖二位先生的《南天门》。第二天西园先生和陈德霖的《奇双会》,杨余合演的《八大锤》。西园先生这两天的戏,都是夹在杨余之间,又有天赋的缺点嗓子问题,可是相形之下并不逊色,还能随心地发挥,足以说明他表演艺术的分量。

他的花脸戏《二进宫》和《战宛城》,我都是在堂会上看的。《二进宫》是王琴侬的皇娘,言菊朋的杨波。《战宛城》是杨小楼的张绣,钱金福的典韦,田桂凤的邹氏。这两出花脸戏比较一下,徐延昭西园演得平常而已,《战宛城》的曹操则演得太好了,气魄很大,不瘟不火,一切表演给人以适度感。《山门》演来很像钱金福。《单刀会》是一场公开售票的戏,地点在开明。我记得前面有坤角杜丽云的《虹霓关》。大轴是《单刀会》,钱金福的周仓,方宝泉的鲁肃,票友周裕亭的小军。西园先生这出戏演关羽,是揉脸,不勾油红,夫子盔是老式的,高矮合适,绒球很少,扮相威严端庄。戏里周仓面向外吩咐“把船缓缓而行”,和关羽背对背走“云步”转过身来,在开船的唢呐声中,关羽拈须看水,然后端坐椅子上,没有一般演《单刀会》两边三指的身段,显着简练大方。关羽在唱“恰怎生闹吵把三军列”时,宝剑并不拿在手中,只是拔出一段剑,随后就还原在鞘中。在唱这支曲子时,右手按剑,左手抓住鲁肃的手腕。这样既合理,身段又好做,相也好看。不像现在演《单刀会》的拔出剑来,放不回去。

西园先生《单刀会》的关公和王凤卿先生《战长沙》《华容道》《汉津口》的关公,我认为这两位代表着京派昆乱演关戏最高雅的路子。王鸿寿先生(三麻子)的关戏,我认为也很好,那另是一派。

现在演关戏的演员每次都要浑身哆嗦一大阵子,如演得胜之后的下场,一面跑圆场,一面哆嗦。不知这项表情目的是什么,也不知这哆嗦是谁的传授?总之,溥西园、王凤卿、三麻子三位大师演关戏都不哆嗦,国剧宗师杨小楼先生虽然只演过一次《挑袍》,但也绝无哆嗦。建议现在演关戏的演员免去这一没有目的性的表演。

西园先生的小花脸戏是罗寿山的传授。我看过的几出都是在堂会。《连升店》是兄弟二人演的,伦四爷演王明芳,侗五爷演店家。戏里王明芳得中之后,店家给他换新衣,照例有句词说,这是“老掌柜想穿,做得没穿就死了。今天您穿上简直像我爸爸”。那天西园没说“像我爸爸”,只说“简直像老掌柜的”,台下仍然哄堂大笑,因为他们是亲兄弟。《青石山》卖符的王老道,是在傅沅叔世丈家,石老娘胡同藏园堂会演的。票友钟林演关平,钟林的哥哥铨林,字燕平,演周家苍头。当时社会上称他们弟兄铨大爷、钟四爷。王老道画第一道符,叫苍头“贴在你们家大门上”,第二道符应该说“贴在你们家后门上”。那天王老道画第二道符,叫苍头“贴在黑芝麻胡同”。台下观众很多都知道铨大爷、钟四爷住在南锣鼓巷沙井胡同,其后胡同就是黑芝麻胡同,所以这句现抓的哏也来一个哄堂大笑。

《风筝误》里的丑小姐不知究竟是否小花脸应工,据说从前是武生张淇林反串这个角色最著名,西园这出戏就是向张淇林学的。在我看戏的年代,看梅兰芳先生、尚小云先生演《风筝误》,都是李寿山以大花脸反串丑小姐,因为李幼年学过昆腔贴旦,后改行唱花脸,所以丑小姐演得很好。西园这出戏又胜李一筹。我们不能以现在《凤还巢》演程大小姐乱嚷乱叫、尽量出怪相的风格来设想西园的丑小姐。他演这出戏的丑小姐身段脚步仍然是闺门旦,在勒网子时,一边眉眼吊起,和平常旦角一样,另一边不吊,眉眼是下垂的,在脸上点一个大黑痣,这是在扮相上表现丑。动作上有时在旦角身段中偶然出一点丑相。

以上是我看过的西园先生演的戏。还有我听说过,但没看过的戏有《空城计》《击鼓骂曹》,《群英会》里的周瑜。他所组织的“言乐会”还排演过全本《九莲灯》。他演富奴,钱金福演火判,言菊朋演阴阳界官。

我没向西园先生学过整出的戏,但在听他聊天时却受益不浅。我学京戏的同时,又学昆腔,就是听他的话;唱武生,也唱花脸、老生、小生也是受他的影响。黄宗江同志爱看我演戏,可以说是我的知音,曾经开玩笑,叫我“朱豆馆主”。不过我会的太少,无法和西园先生相比。

同类推荐
  • 舌尖上的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
  •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本书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两篇,是作者多年进行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丝绸之路实地考察的最终成果。作者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对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具体线路,沿路民族、文化、名城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对丝绸之路在中国与海外交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做了深刻的阐述。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本书讲述了作者闵捷独家采访过的40位科学文化大家的人生故事,如冰心、夏衍、端木蕻良、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陈逸飞、杨 振 宁、丁肇中等。作者力图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以全新视角勾勒出这些文化名流的独特成长历程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思考,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深远影响。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热门推荐
  • 南雅

    南雅

    凌晓:“茗儿,你不会真的在水里放了什么吧?”邓茗儿红唇一勾:“嗯,放了点安眠的香料。”昏沉沉的凌晓:“...”...凌晓从没有想过,会被闺蜜在温泉里放倒!却因此唤醒了尘封的记忆!该死的男朋友,居然和闺蜜勾结,试图...(详情一百章)一次被绑架后,凌晓重生了。重生后的凌晓卖萌撒娇救回垂危的母亲,夜半三更飙车逃命一点都不刺激,豪宅邂逅眼熟的美少年,被迫转型当声优...撒欢之后,凌晓悲催地发现自己的重生不太对!这个少年原来是她男朋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灾心变

    灾心变

    作为人类,你是否有尝试跳出“人类”这个思维?人都是头次为人,若不能自在潇洒……那还何必留恋人间
  • 重生之我不成皇

    重生之我不成皇

    她在尸骸遍地的血泊中登基为皇——“我不信天不信神,我只信我自己。”“地狱有种荼蘼花,听说吃了能往生。”前世不曾相见,今生浮屠半世只为与你擦肩而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独与卿欢

    独与卿欢

    陌上花开,可徐徐归矣!是我听过最美的情话,可是我要的不止是这些,还有,忘川河畔,与君长相憩,烂泥之下,与君发相缠。何况这短短的一生一世,又怎么够呢?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重生名门第一继承人

    重生名门第一继承人

    【校园+娱乐圈】【女主钱夏,男主谢池】校园小公主,亿万继承者,娱乐圈大亨,第一大导演,通通都是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她。钱夏: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其实我就想安安静静读个书而已[超乖.JPG]-遇到她前,他是帝都太子爷,矜贵优雅,精于计算,满眼冷漠。遇到她后,他是骚话小王子,一腔冷漠尽数化作肚中黑水,此后步步为营。-其实这就是一只小白兔将一头最凶狠、最狡诈的极地狼驯化成尾巴摇得会扇出风来的黑背的故事。-↓↓↓本书又名:《总有人真把我当小白兔》或《那些不得不打脸的日子》或《都叫你别逼我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