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3400000002

第2章 叛逆·开拓·创新——序《尤利西斯》中译本(1)

萧乾

1942年的一天,我在英国伯明翰参观过一次莎士比亚外国译本的展览。在东方国家的译本中,最辉煌、最完整的是日本坪内逍遥的那套全集:剧本之外,还附有传记、年谱、研究专集等,精装烫金数十册,真是洋洋大观。紧挨着的就是中国:空荡荡的台子上,摆了薄薄的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译者田汉(说不定还是由日文转译的),中华书局出版。其实,我记得30年代末期商务印书馆也零零星星地出过几个莎剧译本,大概主办者没有找到。总之,那个孤零零的小册子同日本的全集译本并排摆在一起,就像是在一桌丰盛的筵席旁边放的一碟小菜。还不如一本不放,真是丢人!而那是在珍珠港事变发生后,中国还是西方的“伟大盟邦”呢。我至今想起此事,仍记得当时何等狼狈。我赶紧从展览会上溜出,一路在想:一个国家的国力不仅仅表现在大炮军舰的数目上,也不光看它的国民产值多少。像世界公认的这样经典名著的迻译情况,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四年前8月间的一天,南京译林出版社李景端社长来到我家。他说他们社出完普鲁斯特的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之后,还想把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也请人翻译出版。他风闻我早期摸过这本书,又知道文洁若也是学英国文学的,就力促我们合力动手把它译出来。

40年代初,我确实曾钻研过这本书。当时我才三十几岁,都没考虑去译它。如今八十开外,去搬这么一座大山,那是太自不量力了!所以就一口回绝了,说我不想没罪找枷扛。

然而这位立意想做一番事业的年轻出版家热情敦促,执意怂恿。当我告诉他出这么大而难懂的书是会赔钱的时候,他气概轩昂地说,只要是好书,我们不在乎赔钱。这在50年代听了,并不足奇。然而在“一切向钱看”的90年代听了,可使我一怔。他的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先被说活了心的是洁若。1947年她在清华读外国语文学系时,就听到过这本书的介绍,知道是20世纪西方小说中的名著。1922年就出版了,至今中国还没有个完整的译本。她雄心勃勃地马上就答应下来。洁若已开始翻译之后,起初我只答应当个“校者”。然而动起手来就越陷越深,终于成为她的合译者了。

我最早听到乔伊斯这个名字,是在1929年。1928年我因参加学运被崇实(今北京市二十一中)开除后,就远走潮汕,教了半年书,闹了一场初恋(因而后来写了《梦之谷》),1929年混进不要文凭的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那一年,在杨振声(今甫)先生开的“现代文学”课上,第一次听到英国文学界出了个叛逆者乔伊斯。后来在美国教授包贵思开的“英国小说”课上,又一次听到他的名字。当时还不知道乔伊斯是爱尔兰人。

1930年好友赵澄为我弄了一张“原籍潮阳”的假文凭,使我混进刚刚创办的辅仁大学。这是一家天主教大学。教授大都是美国本笃会爱尔兰裔神父,西语系主任雷德曼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当了两年他的助手,我接触到爱尔兰文学了。也是在那两年里,我才知道乔伊斯原来是个爱尔兰人。但是雷德曼对他并无好感,常说乔伊斯不但给爱尔兰抹黑,而且也诋毁了天主教。

我对叛逆者一向持有好感,何况我自己那时就正在写揭露基督教会的小说。在我心目中,乔伊斯必是个有见地、有勇气的作家。然而,当时我并没能读到他的书。

所以1980年当挪威汉学家伊利莎白·艾笛来信问我在写《梦之谷》时,是不是受到意识流的影响,我感到很奇怪。在回信中我告诉她《梦之谷》写于1937年至1938年(从上海写到昆明),那时,我只听说过乔伊斯的名字,可并没读过他的作品。当年,北京图书馆及燕京和辅仁的图书馆,都还借不到他的书。

1939年秋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时,学院为了躲避**轰炸,大学整个都疏散到剑桥去了。在大学城里,最便当的是买书。当时我的薪金十分菲薄(年薪二百五十镑,还要抽所得税),可是我每月都要留出一笔购书费。我还想,自莎士比亚以来英国古典的文学著作,在国内不难找,所以我就集中买当代的文学书。劳伦斯、维·吴尔芙——自然我也买了乔伊斯早期的短篇集《都柏林人》和《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画像》。那时《尤利西斯》刚开禁不久,英国版才出了没几年。它的单行本最早是1922年由巴黎莎士比亚书屋出版的。我买到的是奥德赛出版社(1935年8月版)出版的两卷本。当时有关此书的索引及注释本都还没出,我花了好大力气才勉强把它读完。

1942年我辞去东方学院教职,正式去剑桥读研究生了。我研究的课题是英国心理小说。导师瑞兰博士对亨利·詹姆斯有所偏爱。所以我开头读的就是这位美国大师的作品。瑞兰又一向是吴尔芙的宠儿。所以接下去读的是《到灯塔去》和《戴洛维夫人》。乔伊斯当然躲不开,而且是重点。然而我个人更喜欢的还是福斯特。这自然一部分是由于我同他个人之间的交往,然而这里也包含着我对他的小说观的共鸣。可以说,福斯特同乔伊斯在小说艺术的观点上是对立的。在《小说面面观》里,他坚持小说必须有故事情节,这同乔伊斯的看法可以说是背道而驰。所以,正当整个世界卷入战火纷飞的年月里,我却躲在剑桥王家学院一间14世纪的书房里,研究起乔伊斯的这本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来了。当时一边读得十分吃力,一边可又在想,不管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它总是本世纪人类在文学创作上的一宗奇迹。同时,我心里也一直很明确,这不是中国作家要走的路。我们还太穷,太落后,搞不起象牙之塔。我们的小说需要更贴近社会,贴近人生。可同时又觉得在中国从事文学写作或研究的人,应该知道西方有这么一本书,了解它的艺术意图和写法。

可是,正当我啃了半部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时(那是1944年6月),联军从诺曼底登陆反攻了。我也就丢下学位和乔伊斯,重操旧业,当随军记者去了。

1945年初,我去瑞士向欧洲告别时,曾专程前往苏黎世郊区踏访乔伊斯的坟墓。凭吊之余,我曾在《瑞士之行》中写道:“这里躺着世界文学界一大叛徒。他使用自己的天才和学识向极峰探险,也可以说是浪费了一份禀赋去走死胡同。究竟是哪一样,本世纪恐难下断语。”1946年至1948年在复旦课堂里,我曾重复过“死胡同”的话。但是1987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做关于现代主义的演讲时,我说我在文学上是个保守派,但不是个顽固派。我认为就中国国情而言,我们只能走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道路。但我不赞成蒙上眼睛、堵上耳朵走路。对于西方在写作方面新的探索,我们应注视,应了解,不可自我封闭。

这次由于动手译此书,我同我的一些“老友”重逢了。这就是40年代我在英国购买的一些乔伊斯著以及有关他的书。这批书跟我一道回到内战前夕的上海,然后又流徙到香港,最后于1949年被带到开国前的北京。谁料到当时知识分子要找个专放书的地方,根本是枉想。那批书先寄存在老友赵萝蕤教授处,最后,通过老友严文井和何其芳转到了刚刚成立的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这回我从那里借了其中的几部。首选自然是1939年刚到剑桥就买的两卷本的《尤利西斯》。灰色封面上印着紫色的书名和作者名。正是由于我在1946年带回的这批近一千册现代派作家的书早在50年代初就换了主人,它们才逃过了如我其他藏书藏画的劫难,四十多年来安然无恙睡在研究所的资料室里,居然封皮完好。也不知这期间可曾有学者借阅过。打开封皮,看到半个世纪之前我那拙劣的笔迹:

天书

弟子萧乾虔读

1940年初夏,剑桥

(可以看出当时我对乔伊斯是多么顶礼膜拜!从“天书”二字也可知对我来说,它有多么深奥。)

下边还有一段描述当时我的生活及环境的话——字迹已经淡得有些模糊了。写的是:

联军因比(利时)王投降,被迫退出北战场时,身为外国男性,每早六点前、晚八点后即不许出门(女性为十点半)。读此书以消磨日子。

两本书的边页上都满是读时做的笔记或注释。

几年前,近代史研究所的同志又从胡适的书信中找到1940年6月3日我从剑桥给他寄去的一张明信片,其中有一段写道:

此间(指东方学院)工作已谈不到,心境尤不容易写作。近与一爱尔兰青年合读James Joyce(乔伊斯)的ULysses(《尤利西斯》)。这本小说如有人译出,对我国创作技巧势必大有影响,惜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2]

这封不知怎么会保存下来的信说明那时我就认为这本书应有中文译本,而且会对创作界有影响。同时,我也充分意识到它的难度。然而我并没考虑过自己动手去译它。

今天,同洁若译起这本书来,我仍然相信它会对我国小说的创作界有所启发。由于国情以及传统的不同,我不认为我们应全盘接受这一技巧。任何技巧都只能由作家本人去匠心独运。但我们需要扩大文学视野,绝不可自我封闭。

译林出版社已请爱尔兰文学研究者陈恕教授在编写一本《〈尤利西斯〉导读》,这里,我就仅向读者做一些关于本书的简单介绍。

爱尔兰和挪威都是欧洲边缘上的小国,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且都坚持保存自己的文化,抗拒异族的同化。乔伊斯写《尤利西斯》时,爱尔兰还是英国的一个自治邦。

乔伊斯和易卜生都出身富有,家道中落;都是先笃信宗教,后来叛了教。有些人认为《尤利西斯》中有易卜生的影子。我在读第十五章时,就常联想起《培尔·金特》中的妖宫那一幕。

1900年乔伊斯还在读书时,就在英国文学杂志《半月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易卜生的《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的评论:《易卜生的新戏剧》。那是乔伊斯的处女作。接到稿酬后,他去拜访了一下刊物的编者。看到作者竟这么年轻(18岁),主编大为吃惊。

易卜生当时有一位英国朋友威廉·阿切尔。此人是《易卜生全集》最早的英译者。乔伊斯的文章发表之后,阿切尔曾在给易卜生的信中提过此事,可能还把那份《半月评论》也寄给了他。在回信中,易卜生表示他因不谙英文,不能一读乔伊斯的文章。但他请阿切尔代他转达一下谢意。

阿切尔照办了。乔伊斯听到这位大师对他如此赏识,大为兴奋,就立志学起挪文。转年他先用英文拟了一封致易卜生的信稿,然后又自己译成“蹩脚的”挪文:

听到阿切尔先生转告您的话,我自是十分感动。我很年轻,是个十分年轻的小伙子。倘若您设想一下您自己在大学毕业之前就听到一位您所崇拜的先辈(像您在我心目中这样)对您表示的厚意,您就会了解我对您的心境了。唯一遗憾的是我那篇文章写得十分草率,我理应写得更好些,才配得上您的称许。相信文中必有不少糊涂处,我也不再为自己辩解了。我这样一个毛孩子的胡乱评论,可能会使您生气。但我相信您宁愿倾听一个头脑过热的人瞎扯,也不愿听那些神经麻木而彬彬有礼的人那模棱两可的应酬话。

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已经在大学里喊出您的名字。这里有些人对您毫无所闻,有的则阴阳怪气。我提出您在戏剧史上应有的地位。我阐述了您的卓越——崇高的力量,也指出您的讽刺多么锋利,以及您在技巧上的运用和您的作品多么完美和谐。您会以为我这是英雄崇拜吗?不然,在辩论会上,当我谈到您的作品时候,大家都洗耳静听,没人叫嚣捣乱。

人们总是把自己最珍贵的保留起来。我并没告诉他们何以您的剧作使我感到如此亲切,也并没提您一生的战斗和胜利怎样感染了我,没提到您在探索人生奥秘上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您对公认的艺术教条规范的彻底蔑视,以及您决心走自己的路的英雄气概。

作为新一代的人中曾受过您的教诲者,我在此向您致敬——不是谦卑地,因为您大名鼎鼎,而我则是个无名小卒;也不是懊丧地,因为您是位老人,而我还年轻;也不是冒昧或伤感地,而是欢欢喜喜地。我怀着希望和爱慕之情向您致候。

詹姆斯·乔伊斯

1901年3月

乔伊斯认为易卜生的戏剧中有一种青春的执拗的美,像一股劲风向他吹来。他崇拜易卜生在艺术上追求真实,对人生则超然独立。他欣赏易卜生缜密的逻辑,佩服他敢于从宗教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同类推荐
  • 出轨

    出轨

    生活中的好多事情,都是事儿赶事儿赶到那儿的,看似是巧合,其实是宿命。发生在法官刘世续身上的事儿,就是如此。本来,这件事跟他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就因为他为人热心,这事就跟他关联上了。当然了,一年前他要不是作为优秀法官调到诉讼服务中心来锻炼,即便他再怎么热心,也不会遇到这件事。因为诉讼服务中心是法院的窗口单位。这天上午快接近中午时分,当事人马鼎盛来到诉讼服务中心大厅,诉讼服务中心大厅有很多窗口,马鼎盛当时的位置离刘世续所在的窗口很近,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冲刘世续的窗口去,而是直奔他的同事王一梅的窗口去了。
  • 萍踪侠影录

    萍踪侠影录

    小说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通过朱明王朝与张士诚后代的矛盾、朝中奸宦与忠臣义士的斗争以及中原与蒙古之间的民族冲突,表现出爱国保民的主题。其间穿插了张丹枫与仇家后代女侠云蕾的爱情波折,有机地与家国命运交织在一起,深沉蕴藉,凄怨动人,表达出作者“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的创作思想,交织成一个豪侠浪漫美好绝伦的传奇。
  • 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

    黄昏时,孩子们像一群鼓噪的老家贼从场院跑回村里,一路上吼着、喊着:“机器咬人喽!铁疙瘩闻见人肉香喽!”“铁疙瘩把亥丑的手咬掉了一圪节!”二花抱了柴禾正要做饭,听见孩子们的喊叫,将柴禾一扔追了上去:“你们说甚啦?说甚啦?”这会儿,杨三老汉也从场院急火火地赶回来,气喘吁吁,脸憋得通红,冲着二花先是用手比划,半天才挤出一句:“你哥的手让铡草机咬了……”泪水刷地从二花的眼里涌了出来:“爹,这可咋办?”“还能咋办,赶紧送医院呗!”
  • 苍天在上

    苍天在上

    《苍天在上》为陆天明创作的反腐倡廉长篇小说。章台市的女市长和公安局长,因为涉嫌贪污案件,先后死于非命,并且,凶案现场被他人伪造。究竟谁是幕后黑手?高级工程师黄江北临危受命,出任章台市代理市长,他面对的是扑朔迷离、真假难分的困难局面。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新任代理市长黄江北励精图治、市委书记沉着应对,使得章台市一起千万元公款挪用大案终于被侦破,副省长的问题被揭开。小说主题积极向上,宣扬了人间正气,抒发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名门列传之血指环

    名门列传之血指环

    长安的冬天冷,风里裹着拳头,呼哧直往人脸上招呼。“客官,你喝了十六坛啦,还没付酒钱!”小二把毛巾往肩上一甩,凑近年轻的客人耳边大声说。唉唉,又是一个醉鬼。长安城每天有无数人来喝酒,但醉成这样的,十个有八个是发了疯。剩下两个,是伤了心。小二正在考虑要不要把这小子扔出去,只见一个姑娘气喘吁吁地从风雪中跑了进来:“麻烦一下,你这里有没有一个——”她话音未落,就看到了桌上醉得一摊烂泥般的少年。
热门推荐
  • 帝世九天

    帝世九天

    苍穹1124年燕国发生了一场举国皆知的反叛,但其中真相被人埋没。风易辰神奇的回到了3年前,意外觉醒系统,这一世他不会在软弱。(爽文!新手写书!)
  • 豪门蜜宠:腹黑总裁不好惹

    豪门蜜宠:腹黑总裁不好惹

    一只被“禽兽”看上的小白兔,在婚后不断跟禽兽抗争,却慢慢发现禽兽对自己似乎“别有用心”的故事,沈糖在顾行北的精心设计下不得不嫁到顾家,却对初恋情人恋恋不忘,始终不明白为什么那个信誓旦旦说将来一定会娶自己的男人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娶了别的女人,顾行北从来不擅长表达自己的任何情感,他对沈糖的付出从来都是默默无闻,但好在只要真心总能被发现,他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总算明白了彼此的心意,从此携手不再孤独!
  • 001号星球大战

    001号星球大战

    《001号星球生死大战》本片属科幻片描写外星人与中国宇航局之间的生大战肉容包括外星球的外星人与宇航局的生死较量对外星人的探索研究及充满正能量和聪明的人类之间的生死较量场面包括飞碟飞船各种新式武器等的构成结尾以爱情的方式大结局~
  • 新版小食大补治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版小食大补治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编者有的放矢地编著了本书,既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疗病养生的实用功效,此外还筛选了大量简单可行的养生疗病妙方,其食材均是实用常见的食物,供读者采用,可谓实用到家。相信本书定会给您的健康饮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路遇神话

    路遇神话

    几个懵懂少年遇见一神秘怪人,从他手中各自得到了一本功法秘籍,缘分罢了。(本人第一次写作,而且有点懒癌,大哥大姐们就当看个笑话吧(??˙o˙)?)
  • 比利和好朋友一起撒过的谎

    比利和好朋友一起撒过的谎

    对小朋友而言,撒谎有几个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想免遭麻烦。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最终,说实话要比撒谎明智得多。比利和好朋友安冬一路打打闹闹去学校,还跑去买了糖果,最后迟到了。关于迟到的原因,他们对老师撒了谎。但谎话总是会被戳破的,当警察来学校调查一起抢劫案时,比利和安冬的谎言被揭穿了。他俩会有麻烦吗?父母老师还会再次信任他俩吗?
  • 爱如烟,情已散

    爱如烟,情已散

    夏语凝是世界上最悲伤的新娘,结婚当天,爸爸入狱,妈妈被软禁。龙君浩冷冷的说:你真是贱。夏语凝说:我就是太贱才会爱你。他嘴角带着讥讽的冷笑:爱我?你不配。
  • 隋唐异闻书

    隋唐异闻书

    你有上古最强幻种“白天禽”?我有八翅凤凰神鸟“嘲天雀”!你有天下三神兵“青犀伏魔棍”?我有“南柯”“黄粱”双刀踏梦行!什么!你说你是前朝太子身处五大门派身边还有高手如云....?没关系,我把大明宫中惊神大阵搬到身体里,易筋换脉,吞尽天地灵气!来,看弟子陆渐如何在这混沌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 泡沫易破烟易散

    泡沫易破烟易散

    民国初年,军阀当道,四大家族白、沈、江、赵进行权力纷争,从而展开一系列的爱恨情仇。以一个女子沈烟沫的一生为明线,以军阀主权的变动为暗线,叙述她遭遇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