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3900000006

第6章

次日早晨七点,电话响了。

我从黑沉的睡海海底向上浮,慢慢悠悠。杰伊·茜给我发来的电报已经贴在镜子上,她通知我今天不用去上班,要我好好休息一天,彻底恢复利索。还说知道了蟹肉变质的事,很难过。所以,真想不出来还有谁会给我打电话。

我伸长胳膊,把电话扯到枕头上来,锁骨上搁着话筒,肩膀上放着听筒。

“喂?”

一个男人的声音说:“请问是埃丝特·格林伍德小姐吗?”我似乎听出了些微的外国口音。

“正是。”我说。

“我叫康斯坦丁……”

没听出他的姓到底是什么,只觉得里头有好多S和K。我并不认识叫康斯坦丁的人,可也不好意思说破。

这时,我才想起威拉德太太和她那位同声传译。

“当然,当然!”我喊出声来,唰地坐起身,双手紧抓话筒。

可真没想到,威拉德太太会介绍一个叫康斯坦丁的男人给我认识。

我总想结识名字有趣的男人。我认识一个叫苏格拉底[8]的,他个头很高,面相丑陋,学究气十足,父亲是好莱坞一个大有来头的希腊制片人,可他信奉天主教,这样一来,他也好,我也好,都觉得没戏。除了苏格拉底,我还认识一个叫阿提拉[9]的白俄罗斯人,他在波士顿商学院读书。

我渐渐听出,康斯坦丁是想约我出去,今天晚一点时候见面。

“你想不想下午来参观联合国总部?”

“已经去过了。”我神经兮兮,嘻嘻傻笑。

他似乎不知如何应对。

“我从窗户里就能看到联合国的大楼。”我寻思着自己说英语是不是语速太快了些。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

然后他说:“也许你愿意等会儿去吃点什么?”

我在词语之间听出威拉德太太的语气,顿时丧气。威拉德太太总会请别人“去吃点什么”。我想起来了,这个男人刚到美国的时候,曾去威拉德太太家做客——威拉德太太参加了这么个项目——你邀请外国人到家中做客,那么你去国外时,他们也会在家中招待你。

明白了,威拉德太太拿她在俄罗斯的主人家换了我在纽约的一顿饭。

“嗯,我是想吃点什么。”我拘谨地回答,“你几点过来?”

“大概下午两点,我在车里给你打电话。你是在亚马孙酒店吧?”

“对。”

“啊,我知道这地方。”

刹那间,我觉得他的语气别有深意,想了想,很可能亚马孙酒店里有些姑娘在联合国当秘书,也许他曾约请其中一位出去过。我等他先挂了电话才放下听筒,又深深陷入枕头,情绪低落。

随即又强打精神,做着美梦,想象这个男人对我一见钟情,堕入爱河,尽管我们见面的理由那么无聊乏味,义务性地参观一番联合国总部,然后再吃个三明治!

我想尽办法给自己打气。

威拉德太太的这个同声翻译十有八九又矮又丑,而我最后肯定会瞧不起他,正如我鄙视巴迪·威拉德一样。

这念头倒让我几分窃喜。我的确鄙视巴迪·威拉德,尽管所有人都仍旧以为我会嫁给他,只等他从肺结核疗养院里出来。但我心里清楚,即使满世界就剩下他这么一个男人,我也绝不会嫁给他。

巴迪·威拉德是个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自然,我起初根本不知他底细。我从前以为,认识的男孩当中他无人可比。遥遥暗恋他足足五年,他都没正眼瞧过我。后来一段日子十分美好,我依然暗恋他,而他也终于注意到我。再后来,他对我越发青睐,而我却不经意之间,发现他是个可怕的伪君子。而如今,他希望我嫁给他,而我对他厌恶无比。

最糟糕的是,我又不能直白说出我对他的看法,因为在我开口前,他得了肺结核。眼下我只能迎合他,等他身体养好了再跟他摊牌,不加遮掩,讲个清楚。

我不打算下楼去咖啡厅吃早餐了。要去的话就得起身穿衣,而我反正打算一上午窝在床上不起来,穿衣服岂不多此一举?我猜也可以打电话到楼下,请人给我送上早餐,但那样做的话,我得打发人家小费,而我从来拿不准该给多少钱。在纽约,付小费这件事,我可经历过数次难堪。

刚到亚马孙酒店时,一个穿着酒店小工制服、貌如侏儒的秃顶男人帮我把箱子拎到了电梯里,还给我打开了房门。我当然立马冲到窗边,眺望窗外的风景。过了一会儿,我才发觉那小工还站在洗脸盆旁边,边旋开冷热水龙头边介绍:“这边是热水,那边是冷水。”又打开收音机,逐个报上纽约电台的名字。我很不自在,便抱定心思绝不转身,背对着他,斩钉截铁地说:“谢谢你帮我提箱子。”

“谢谢、谢谢、谢谢。哼!”他语气尖酸,含沙射影,我还未及转身,弄清他为何生气,他已冲出门,“砰”的一声,粗鲁地摔上门。

后来,我跟多琳聊起这人的奇怪举止,她告诉我:“你这小傻瓜,人家这是找你要小费呢。”

我问多琳该给多少,她说最少得二十五美分,要是箱子特别沉,就该给三十五美分。我满可以自己把箱子提到房间里去,看到酒店小工那么热情,我才让他拿的。我一直以为,付过了酒店的房费,这种服务就无须另外付钱了。

把钱递给别人,请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我总感到浑身不舒服,难堪又紧张。

多琳告诉我,小费应该是总金额的百分之十。可我身上总找不出合适的零钱——先给人家半美元,再说“其中十五美分是给你的小费,剩下的三十五美分请你找零给我”?那也太难为情啦。

第一次在纽约打车时,我给了司机十美分做小费。车费是一美元,我以为十美分刚刚好,心里美滋滋的,微笑着递硬币给司机。司机呢,只把硬币托在手心里,死死地、死死地盯着。我下了车,直担心自己会不会搞错,把加拿大硬币给了人家。这时,司机嚷嚷起来:“小姐,你也要活命,我也要活命,大家都要活命哪!”嗓门那么大,吓得我狂奔而去。幸亏当时是红灯,不然他说不定会开着车一路追我,叫嚷着让我丢脸。

我问多琳这是怎么回事,她说,要么纽约的小费从百分之十涨到了十五。要么呢,那司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混球。

我伸手去够《淑女时光》送的那本书。

刚打开书页,一张卡片掉了出来。正面是一只穿着印花短上衣的贵宾犬,端坐在狗篮里,一脸伤心。反面,这只狗安然在篮子里熟睡,头顶上花纹围绕的空白处印着:“多多休养就能恢复利索。”卡片底部,有人用薰衣草紫色的墨水写着:“《淑女时光》全体同仁祝您早日康复!”

我信手翻书,一篇又一篇,找到一篇写无花果树的故事。

话说有个犹太男人,他的房子和修道院之间的草地上长着一棵无花果树。这犹太男人和一位深色皮肤的美貌修女,去摘成熟的果子时常常邂逅,然而一天,他们在树梢的鸟窝里发现,一颗蛋孵出了小鸟,小鸟的喙一点一点,啄破蛋壳,而两人的手背碰到了一起。后来,那位修女再也没来和犹太男人同摘无花果,前来摘果的换为一名信天主教的厨房女佣,此女一张刻薄脸,每次摘完果子,都要数数那犹太男人摘了多少,绝不让他摘得比自己多,犹太男人气坏了。

这个故事颇得我心——无花果树冬日被大雪压顶,春日则挂满绿色果实,我特别喜欢这些描写。很遗憾小说已经到了最后一页,我简直舍不得读完哪。多想爬进那黑色的字里行间,钻栅栏一般,去到那棵美丽的无花果树下,悄然入梦。

巴迪·威拉德和我,很像小说里的犹太男人和修女。当然,我们既不是犹太人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上帝一体论者。我们在一棵虚构的无花果树下相见,目睹的情景不是小鸟破壳,而是婴儿从女人身体里出来,然后发生了可怕的事,我们便分道扬镳了。

躺在酒店白色的床上,我孤独而虚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纽约上州,阿迪朗达克山中的那家疗养院里,感觉真是糟透了。巴迪给我写了好些信,老提起自己正在读一个医生兼诗人的诗作,还说发现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亡故短篇小说家,生前也是位医生,所以没准儿医生和作家合得来。

巴迪·威拉德和我相处的这两年中,他一直唱的可不是这个调。我还记得,一天他朝我一笑,说:“埃丝特,你知道诗是什么吗?”

“不知道。你说呢?”我回答。

“是一片尘土。”言毕,他满脸扬扬自得。我注视着他金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和白色的牙齿——他的牙很长,甚是健康——我说:“也许是吧。”

整整一年之后,置身纽约城中,我才想到,该怎么回应他那句话。

我常常在脑海中与巴迪·威拉德对话。他比我大几岁,很有科学头脑,因此总能拿出证据,证明这个,证明那个。跟他在一起,我得费好大劲,才不至于窒息而死。

那些虚构的对话,一般开头都借用了我和巴迪的真实场景,不过结尾时,我不会乖乖坐着点头赞同,而是厉声对他反驳。

现在仰面躺着的我,想象着巴迪对我说:“埃丝特,你知道诗是什么吗?”

“不知道。你说呢?”我会这样说。

“是一片尘土。”

就在他微笑着,开始扬扬自得时,我就回答:“你切开的那些尸体也是尘土。那些你以为你拯救了的病人,也是尘土。他们无非是尘,无非是土。在我看来,一首好诗能活得比一百个人加起来还长呢。”

当然,巴迪听了这话会哑口无言,因为我说的没错。人的身躯不过是尘土,我觉得救治那些尘土一点也不比写诗高尚。人们悲哀时,卧病时,失眠时,会想起那些诗篇,默默地背诵给自己听。

我曾把巴迪·威拉德说的每一句话都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这正是症结所在。还记得他第一次吻我,是在耶鲁新生舞会之后。

巴迪邀请我去参加舞会,完全出人意料。

圣诞节假日的一天,他从天而降,忽然登门,身穿一件厚厚的白色高领毛衣,帅得不得了,我忍不住直勾勾地望着他。他说:“我哪天可能会去大学看你,好吗?”

我瞠目结舌。之前,我只有在大学放假回到家,周日去教堂时才能见到巴迪,只能远远地倾慕,实在想不出来他着了什么魔,会跑过来看我——从他家出发,足足跑了三公里多,还说跑步是为了参加越野赛的训练。

当然啦,我们俩的妈妈是闺密。她们一起上过学,都嫁了教授,又在同一个镇子住了下来。可巴迪读的是预科学校,要么秋天拿了什么奖学金出远门,要么夏天去蒙大拿州救治疱锈病赚钱,所以尽管我们的妈妈是同学加闺密,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那次意外拜访之后,巴迪便杳无音信。三月里一个晴朗的周六早晨,我在大学宿舍里看书,复习“隐士彼得[10]”和“穷汉沃尔特[11]”,准备周一的历史考试,这时走廊里电话响了。

照理说,大家应该轮流去接走廊的电话,但我是这层楼上唯一的大一新生,那些高班女生基本都指望我去接电话。我等了一会儿,看会不会有人赶在我前头。后来又想,多半所有人都去打壁球或回家度周末去了,于是出去接了电话。

“你是埃丝特?”楼下负责守门的女孩问。我说是,她说:“有个男的找你。”

一听这话,我大为吃惊。那一年,我相亲好几次,可那些男孩都不曾第二次约我。运气太糟。每个周六晚上,手心冒汗,满怀好奇,下楼去见哪个高班女生介绍的什么姨妈最好朋友的儿子,最后就会见到一个苍白虚浮的家伙,要么长着招风耳,要么生着龅牙齿,要么一副罗圈腿——这种经历我真是烦透了。真不觉得自己活该遭这份罪,我哪方面都不差,只是学习太卖力,从不知疲倦罢了。

我梳梳头,抹上一点口红,拿起历史课本——万一那男的丑八怪,我就说自己正要去图书馆——下了楼,却发现巴迪·威拉德站在我面前!他倚在放信件的桌旁,身穿卡其布的拉链夹克、蓝色棉布休闲裤和磨旧了的灰色跑鞋,咧嘴朝我笑。

“我过来跟你打个招呼。”他说。

这倒怪了,我心想。他从耶鲁一路搭便车过来——这样省钱——只是为了打个招呼。

“你好。”我说,“我们出去吧,坐到外头的门廊里。”

我提出去门廊,因为那个守门的高班女孩爱管闲事,正好奇地上下打量我。明摆着,她觉得巴迪犯了个大错。

我们并肩坐到两把藤编摇椅上。阳光明媚,没有风,甚至有些热了。

“我只能待几分钟。”巴迪说。

“啊,留下吧,留下吃午饭吧。”我说。

“不行。我是过来找琼去参加二年级舞会的。”

晴天霹雳!我真是个大白痴。

“琼怎么样啊?”我冷冰冰地问。

琼·吉林也是我们镇上的,她也去我们教堂,在大学比我高一年级。她是大名鼎鼎的年级长,读物理的,也是大学曲棍球冠军。琥珀色的眼睛总瞪得溜圆,白闪闪的牙齿大得像墓碑,嗓音低沉,跟她在一起,我总是尴尬得不知所措。她的个头大得像匹马,我想巴迪的眼光真差劲。

“哦,琼啊,”他回答,“她大概两个月之前就问我要不要去参加舞会了,她妈妈还问了我妈妈,愿不愿意陪她,我还能怎么办?”

“哼,要是你不愿意陪她去的话,干吗答应呢?”我醋意十足。

“嗨,我还挺喜欢琼的。她并不在意你有没有为她花钱,也喜欢户外活动。上次她来耶鲁开放日的周末,我们骑自行车上了东山,从前还没有哪个女孩可以自己骑上去,不用我推呢。琼人挺不错。”

我嫉妒得浑身发凉。我还从没去过耶鲁呢,我们宿舍高年级的女生周末都想去耶鲁玩。我决定,不能再对巴迪·威拉德心怀希望。不对他人怀有希望,也就永远不会失望。

“那你还是走吧,去找琼好了。”我面不改色地说,“我约的男生随时会到,他可不愿看到我和你坐在一起。”

“你约了人?”巴迪吃惊地问,“是谁?”

“约了两个呢,”我说,“隐士彼得和穷汉沃尔特。”

巴迪一言不发,于是我又说:“这是他们的外号。”

又补了一句:“他们是达特茅斯大学的。”

我猜巴迪没怎么读过历史,因为他的嘴角一僵,猛地从摇椅里站了起来,还毫无道理地用劲一推。然后,他把一个淡蓝色、印有耶鲁校徽的信封扔到我腿上。

“我本想,你要是不在的话,就给你留下这封信。里头有个问题,你写信回答我好了。我现在没心情问。”

巴迪走后,我拆开信封。他邀请我跟他一起参加耶鲁三年级舞会。

我惊讶地欢呼几声,一路跑进宿舍楼,喊着:“我去我去我去!”门廊外的阳光那么耀眼,楼里显得一片昏暗,我什么也看不见。欣喜若狂,我一把抱住那个守门的高班女生。她听说我要去参加耶鲁大学的三年级舞会时,同样惊讶,马上对我敬意有加。

奇怪的是,这件事后,宿舍同仁对我态度大为改变。我楼层的高班生都开始跟我套近乎,偶尔她们也会自己想起去接接电话,再没人在我房门外故意大声刻薄,挖苦我一头扎进书堆里,白浪费了大学好时光。

然而舞会上,巴迪对我的态度只像个朋友,或者表哥。

跳舞时,他跟我的距离似乎整整隔着好几公里,只在演奏《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曲子的时候,他才把下巴搁在我的额头上,仿佛疲劳不堪似的。凌晨三点黝黑的冷风中,我们缓缓地往我留宿的那栋房子走去,足足走了五英里路。花上五十美分,便可在房子客厅里的沙发上睡一晚,尽管沙发太短,睡不舒服,但其他多数有正经床铺的地方,都得两美元一晚。

我感到乏味而失落,幻想纷纷破碎。

我曾想象,巴迪会在那个周末爱上我,这一年往下的周六晚上,都无须再操心该如何消磨。我住的那幢房子就在眼前了,巴迪突然说:“我们去化学实验室吧。”

我震惊:“化学实验室?”

“对。”巴迪拉住我的手,“实验室后头的风景很美。”

不用说,化学实验室后头是有一道勉强称得上小山的斜坡,可以眺望到纽黑文几座房子的灯火。

我装作欣赏风景,而巴迪则忙着在崎岖不平的泥土里站稳脚跟。他吻我的时候,我一直睁着眼睛,想要牢记那些零星的灯光,让自己永远不忘。

巴迪终于往后退了一步。“哇!”他感叹一声。

“哇什么呀?”我诧异地问。这浅浅的吻干涩平淡,毫无火花。我还记得,当时心里直嘀咕,真可惜我们在寒风中走了长长五英里,两人的嘴唇都干得要裂了。

“哇,吻你的感觉真棒。”

我客气地保持缄默。

“你一定跟许多男孩子约会过吧?”巴迪当时说。

“嗯,是的。”我琢磨了一下,那一年的每个周末,我见的男孩都不同。

“哦,我的时间都在学习。”

“我也是啊。”我忙说,“毕竟得保住我的奖学金呀。”

“不过,我想每隔两周,应该能抽出一个周末来见你。”

“那就好。”我都快晕过去了,一心只想赶紧回学校,向所有人宣布。

巴迪在房子的台阶上又吻了我一次,第二年秋天,他拿到了读医学院的奖学金,我便没再去耶鲁,而是去医学院看他。在那里,我终于发现,他这些年来一直在愚弄我,这个伪君子,彻头彻尾。

那一天,我们一起去看婴儿出生。

同类推荐
  • 隐字书

    隐字书

    男孩布雷克在牛津参观巴德里图书馆,当妈妈沉浸于浮士德的论文研究时,他无意中遇见一本古书。奇妙的是,原本空白的书在他打开第一页后,突然有了生命,逐渐浮现出文字,而且只有他才看得到!布雷克不喜欢念书,却也忍不住受吸引,想踏上那忽隐忽现的文字路径,搞清楚它们通往何处。但他没料到,在这世上最古老的图书馆里,有个巨大而善恶未知的秘密,将他卷入五百年前的文字风暴中,跟当时仍被视为妖术的印刷术之发明者古登堡有了不可思议的连结……
  • The Perfect Block (A Jessie Hunt Psychological Sus
  • 土地

    土地

    李家坪乡方圆百里,都知道李家坪村有个鼓眼崽。因为他的名气大,人们竟忘了他姓什么,叫什么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叫他鼓眼崽。鼓眼崽这个名字的由来,全是因为他的眼睛鼓。他的眼睛鼓得有些特别,眼珠子像两个羊卵子,凸在眼坑的外边,眼皮要想盖住眼珠,得使劲眨巴。人们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眼珠子就要向里面凹陷,眼眶像桐球坑,鼓眼崽却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两个眼珠子不但没有凹进去,似乎更加向外面鼓出来。据说,鼓眼崽从他娘肚子拱出来的时候眼睛并不鼓。
  • 我的罗茨矿兄弟

    我的罗茨矿兄弟

    那里有我的兄弟,一群罗茨铁矿的劳动者,我再次站在铁矿的办公楼前,是为了向他们致敬,了解矿山生活。那天已近黄昏,光线灰暗,空荡荡。罗茨铁矿距离昆明约110公里,地处云南禄丰县,气温稍高,空气中聚积的热情,透出无处可去的紧张,没有风,四野寂静,热气悬浮,时间停止。几排建于五十年前的灰色矮楼和红砖墙旧屋,卧在暮色中一声不响。落日在远山之后,余光将尽,昼夜交替前的神秘呼唤咔咔震动。睡在路旁柏树下的两条狗,一条黄毛,一条黑毛,迷迷糊糊。黄毛狗受惊动,耳朵竖起,站起来朝无人的小路前方跑远,瘦小的黑毛狗一跃而去,冲进暮气下坠的夜晚,消失不见。
  • 氏族之王

    氏族之王

    霜狼酋长之子萨尔被刺客抛弃在荒野中,嗜酒如命的布莱克摩尔捡到了他,作为奴隶将他抚养长大。在敦霍尔德的囚室与角斗场上,萨尔一方面浸泡在布莱克摩尔阴晴不定的恶意中,另一方面也从塔雷莎和军士长的身上学到了仁慈和爱。逃离敦霍尔德的萨尔在与自己族人接触的过程中,重新学习了兽人种族的历史与耻辱,继承了古老的萨满传统。在他的带领下,兽人最终实现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解放。
热门推荐
  • 魔弹双枪

    魔弹双枪

    铁匠和木匠教给了艾锐安身立命的本钱,而疯老头子则教会了艾锐如何确保自己能够带着这份本钱活下去。如果不行,那就同归于尽。
  • 重生白月光

    重生白月光

    这是一个女主柔弱如莬丝花,但偶尔也能爆发出大脾气,而男主就负责宠宠宠的故事。
  • 高僧摘要

    高僧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江湖有bug

    我的江湖有bug

    铲除奸邪,天下正统!狗屁奸邪,本尊才乃正统!
  • 神州志之剑尊前传

    神州志之剑尊前传

    这是一个只有剑道的世界。剑者,开双刃,生而为杀。方尘,手持断剑,登临剑道巅峰。
  • 我在天堂看着你

    我在天堂看着你

    它是人类躲不开的大考.它以特别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饰,裸露出一切真实。——钱钢《历史视野中的四川大地震》。我是罪恶的渊薮!我之苟且偷生,必招来我之赎罪来生!大魁是个魔鬼,他会施展一种魔法,让你爱他,也让你恨他;让你痴狂,也让你警醒;让你明知道是在一步步迈向深渊,却又愁肠百结,欲罢不能!我和他同居了整整三年。三年来,我快乐过,悲伤过;因他而幸福,也因他而痛苦。
  • 不负情深不负你!

    不负情深不负你!

    大雨夜,他当众掐着她的脖子,撒旦般冰冷的笑容完美绽放,噩梦般的一夜,她成了他真正的妻子,她贪心沦陷于他,却发现,她只不过是他掌心最卑微的玩具,他说:“任何人都能从我心上走过,唯有你,不行!”。她傲然转身,他步步紧逼,当她拖着白纱手挽着另一个男人,他带着一个酷似她的小男孩踢开教堂大门,男孩天真的眨眼,“毁了她的婚礼?”他就那样望着她,冷笑着,“废了新郎,岂不更快……”
  • 导演1998—2030

    导演1998—2030

    新书《光影交错1998》!这第一本签约书写的太乱了。 他是电影投资人最爱的投资对象。 老演员说他满腹才华。明星说他喜欢调教演技。新人演员说他脾气暴躁。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只说自己是个,连高中都没读过的影视爱好者。他是王铮,一个重生后,穿越到一个与地球类似的平行空间后,在那里掀起了影视界的腥风血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蔓上童心

    蔓上童心

    或许我们这一代80后,都有渴望过回到过去,重新来过。蔓上和童心是两个最好的朋友,她们在各自人生的轨迹里奋斗拼搏,累并快乐着。但有一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