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400000040

第40章

文武并重,汉皇用群力;

儒道合一,大汉宗儒风

汉皇刘邦安顿好了边国的诸多事情之后,心里面就踏实多了!

这一晚,刘邦在椒房殿里的觉也睡得安稳了许多。

翌日,汉皇觉得龙体宽舒,起床后,侍女及侍宦们忙着伺候汉皇更衣、梳洗。

汉皇梳洗、更衣完毕之后,倍觉神爽,用过早膳之后,便登上龙辇,入得长乐宫坐朝来了。

大臣们许久没有见到汉皇,今日听说皇上临朝,就班班齐集长乐宫。

今日汉皇端坐在龙床之上,接受百官朝贺。汉皇乃徐徐开言道:“朕自坐了这龙床之后,久久思虑着这得天下与治天下之事,总也不能释怀。朕的一班爱将们跟随着朕鞍马劳顿,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为大汉的立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朕岂能忘了他们!朕如今还要依赖着他们为这大汉国守卫疆域,保家卫国呢!他们是朕的左膀呀!朕虽然已经与功臣们剖符作誓,让他们享受功禄,但是,这还不够!朕要让他们的功勋永垂后世,要让他们的于国之功,荫及子孙!

“朕今日下诏,大小功臣,依其功勋,着令丞相府会同太尉府议定等次,制作丹书铁契,用金匮石室藏之,藏于宗庙,代代为证,永垂不朽,诏令太史令记述他们的功勋,使之万世流芳!”

左右丞相及太尉府齐声答应:“诺!敬受命,吾皇英明,万世不及!”

汉皇接着说:“朕多时思之陆卿的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之言,深觉有理呢!诸位试想啊,这武将虽能定国,却未必能安邦!那萧何能次律令,叔孙通能制礼仪,陆贾能造《新语》,张苍能定章程历法,这些本领却是安邦治国的了不起的本事!这些本事啊,武将们却是没有的,朕的天下还要凭借这些读书人撑起这半边天哩!

“朕现在想想,朕过去对待儒者,对待那些读书人的态度是多么的不恭,多么谬之!诸君试想,那始皇听信妖人之言,焚了典籍,坑了儒人,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朕有时想啊,这些读书人的著书立说,于国有大益,于天下有大益!特别是对子孙们有大用,这些书乃是宝贵的遗产啊!朕不能糟蹋了这些宝贝,得给后世子孙们留着。这些贤臣们就是朕的右臂!

“朕现在诏令:太史令记下儒人们于国之功,令其业绩永垂天下。诏令奉常府筹建国之藏书阁,将这些宝贵的典籍庋藏起来,以备万世之用!”

奉常府应命:“敬诺!吾皇万岁!吾皇睿智,开儒宗之风,乃是天下之首创!吾皇英明,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治国之道,圣人难及!”

汉皇听了奉常们的话笑了,摆摆手说道:“爱卿们言重了,朕乃是做了该做

的事,谈不上圣明!”

奉常府乃奉汉皇之命,督促修建了国家藏书阁两座:一座叫做“天禄阁”;

一座叫做“石渠阁”。

奉常府将古今之典籍,特别是当朝的典籍尽藏于阁中,以享国用,世代传承。

时隔不久,汉皇又在未央宫中与大臣们商议,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溥天之下的有才之人都能够为国所用。

办法议定之后,汉皇就亲自下达“求贤令”。

求贤令颁布天下,令郡县及有司,对一切读书人,不论出身贵贱,唯才即举,唯才即用。

一时间,大汉国上上下下,举贤任能,蔚成风气。

就这样,大汉之初,国家形成了“举孝廉”和“举秀才”的用人之风。

且说那天下的读书人,自从大秦焚书坑儒之后,对读书至用信心全无,唯恐有祸,避之不及。今见大汉开宗儒之风,举国上下,人们乃又开始向书向儒,渐至蔚然成风。

溥天之下,人们又开始有了忠君忠国的理念,“仁”“义”“礼”“智”“信”,又成为了人们的德行准则。

老有所依,少有所养,先贤的“大道”之风,又得以“风行”天下。

这天下百姓的思想、行动,以及崇尚礼义之风的渐渐形成,令汉皇颇为安慰。

是呀!现在的天下大势,正是汉皇所要追求的局面啊!

可是,有一个人,有一件事,却叫汉皇伤心失望!

这就是,那曾经与自己相交深厚,互为膀臂的大智大儒的张良,在天下渐定,百姓渐安,儒人渐趋名利,汉皇越来越倚重才人的时候,却是渐渐地淡出了朝廷。

张良辟谷求道,遁入山林,与自己是渐行渐远了。

张良的离去叫汉皇好不伤心!

汉皇思念起了他与张良当年在留县途中的相遇,一见倾心的事。

张良放弃楚王而投奔自己,知遇之恩犹在眼前。

汉皇最不能忘了的,就是张良的大智之谋。

张良的每一次谋略,就成就了汉皇的一次辉煌。

在长乐宫,在未央宫中,每当一切喧嚣静寂下来之时,汉皇就会思念起张良的功绩来。

在那相随的数年之间,每当危急的关头,张良就会献出奇谋大策。而每当想起“张良”这个名字,他的功勋就会一一闪过汉皇的脑际。汉皇曾经对陈平的功绩作出了“六出奇计”的评价。汉皇今天对张良的功劳也作了一个评价,认为张良乃是功盖天地!立有大汉第一奇功!

汉皇将张良的功勋也坐了一个归结。

汉皇把张良在西进关中途中的谋划,叫做“西进运筹”;

把劝谏汉皇当年退出咸阳宫,并与民约法三章之策叫做“谏主安民”;

把在鸿门宴上的应对叫做“鸿门侍宴”;

把入汉中时所献之策叫做“明烧栈道”;

把汉皇彭城惨败之后所献之策叫做“下邑之谋”;

把边吃饭边用筷子比划着献策,劝阻勿封六国之后的宏论叫做“借箸画策”;

把出使齐地,对拥兵北国的韩信的安抚叫做“抚绥韩信”;

把劝封三王而合击项羽之策叫做“联兵制敌”;

把赞同娄敬之谋,劝汉皇迁都长安之策叫做“劝都关中”;

把在众将争功不休,纷扰动乱之时所献的安定将心的献策叫做“奏封雍齿”。

汉皇自己在心底里感叹不已:

朕此生得一张良,如鱼之得大海,如禾苗之得阳光。这张良就是上天送给我刘邦的骄子!这上天可是没有亏待我刘邦呀!送给了我那么多的高人奇士!助我立此江山,为帝为君!

想我刘邦,乃是一个农家子弟,何德何能,能驭使天下奇才,能有今天高坐在这龙床之上的功绩?还不是全仰仗着那么多的诸如张良这样的能士贤人?

而汉皇只要一想到诸将争功时的那些鬼样子,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张良力辞接受齐地三万户的封赏,而只选择了一个又小又贫瘠的留县的情形。

张良之举,叫做什么?这就叫做高风亮节!这就叫做淡泊明志!这就叫做作平地神!

这等高风亮节之志,这等淡泊名利之心,这种古之圣贤之风,叫汉皇对张良平添了多少敬意哟!

汉皇在心中由衷地感叹道:“这子房是天生的‘帝者之师’,没有众将,则可能还有大汉,但是没有张子房,则一定没有我刘邦的今日!”

当年,汉皇剖符行封之时,因为张良的功劳太高,汉皇特意让张良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齐地,自择三万户食邑。

人们对于张良所受到的垂青羡慕不已!

可是,叫众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张良却极力推辞,只选择了一个贫瘠的一万多户之地------留县,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

张良自谦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留县乃是子房得遇陛下的福地,子房愿为陛下守拙留县之田园。臣愿从此弃却人间之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

汉皇闻得张良之言,十分感奋,遂封张良为留侯,食邑一万户。

自此,这张良就自托神道,功成身退,自此,不再过问国事、政事,隐入民间,淡入山林溪流之间去了。

但是,凡是了解汉初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张良可谓是洞悉古今的,真正地大彻大悟的,对于功名富贵真正是放得下的千古第一人!

张良的智慧在于:能用退避之术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他在汉皇的权位渐次稳固之时,立即由“帝王师”退居于“帝者宾”的位置,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退的处事准则。

张良的这种明智之举与后来争锋不止而招致杀身之祸的韩信之流比,诸君能不为张良赞叹吗!

张良的大智慧招来了后世大方之家的好评如潮。

唐代大诗人李白游下邳时,凭吊古迹,曾留诗对张良以叹之: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水流,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北宋宰相王安石也有诗,赞叹张良的从容气度:

汉业存亡俯仰中,

留侯于此每从容。

固陵始议韩彭地,

复道方图雍齿封。

汉末,张良的第十代孙------“汉中王”张鲁,为了缅怀先祖不以功高盖世而讨封,不以位极人臣而自居的超群拔俗之德,便在秦岭深处,在那紫柏山上,觅得当年先祖隐居的颇有仙家灵气,依山傍水,终年云缭雾绕的“辟谷”之处,修建了著名的“留侯祠”。

今天,若你走进这“留侯祠”,你就会注意到,那殿上高悬的白金匾额上的“帝王之师”的这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那是分外的醒目。

庙内留有许多赞叹张良懿德的名联:

联曰:毕生彪炳功勋启自授书始,

历代崇丰烟祀端由辟谷开。

联曰:送秦一椎,

辞汉万户。

联曰: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存。想那志士名臣,千古空余凭吊处;

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可做逍遥游。

联曰:富贵不淫,有儒者气,

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联曰:秦世无双国士,

汉廷第一名臣。

今日的紫柏山上,仍存有受书楼,留侯祠。

言毕留侯庙中诸事,我们回头再叙它事。

且说汉皇刘邦因为感念张良的功劳和功成隐退的作为,心中甚为惦念,但却无从寻迹,这让汉皇许久许久难以释怀。

汉皇感念文武功臣的功劳,作为一个从血雨腥风中滚过来的皇帝,深知江山得来得多么不容易。

于是,汉皇日日夜夜勤于国政,唯恐有所疏漏,硬是将这朝政里里外外打理得井然整肃,政事通达,百姓和乐,大汉江山已是一派祥和之象,这也让汉皇心中十分的欣慰。

同类推荐
  • 抗战忆事

    抗战忆事

    本书分为血战、铁证、号角、追忆、受降、审判六部分,由人民政协报社组织整理编写,书中展现了抗战期间中国军民奋起抗击侵略者,顽强斗争,不惜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还原了战后中国军队受降情况等,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本书从多侧面、多角度清晰地反映了我国抗战的概貌和脉络,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历史是什么?三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悲剧?诸葛的蜀汉精神能否带动两千年中国历史走向更强盛更理性的轨道?一位诸葛亮的粉丝回到三国,辅佐心中的偶像。在三国历史的舞台沉浮奋斗,在熟悉的历史中反思创新,在战火中成长壮大。谱写儒家精神的新篇章,书写热血沸腾的新三国历史!
  • 清史

    清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9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蔡东藩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他自称所编历史演义,“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对稗史、逸闻等史料的使用极为谨慎,往往要“几经考证”。在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 明帝国的崛起

    明帝国的崛起

    弘治十三年夏末秋初,宅男理科生张昭穿越来到明朝。瑰丽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这繁华,美好,欣欣向荣又潜藏着王朝危机的时代,张昭一路青云直上,手持权柄,上佐天子,外镇四夷,书写属于他的华彩乐章。五千年的治乱循环,明亡后华夏文明的沉沦,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推荐九悟完本的老书,均订过万,《奋斗在红楼》九悟书友群:312484933.进群验粉丝值。只要订阅了九悟的书即可。
热门推荐
  • 绝思

    绝思

    林露淅淅,百川戚戚。愿为珍鸾,与君相依。她是猫族公主,画槿。全名九尾穆槿。因与九尾天族共有九尾,被九尾天帝猜疑。五百年前那场夺位之争,令她失去母亲,在猫族举步艰辛。去狼族、夺回神、因大战、毁命石……这一切,只为最后的——称王。她爱过一个人。恨过一个人。为了他,她宁愿不顾猫族大局,引得狼、猫两族开战。那他,又做了什么?
  • 龙山四友

    龙山四友

    本文所记乃是蒲城一个少年,姓寇名公遐,出身本是耕读之家,从小好武,最喜结交江湖豪侠之士,才十七岁便匹马仗剑,出作壮游。与其好友结拜为龙山四友,专诛灭异派余孽,报效国家。
  • 王者荣耀:大神,带飞可好

    王者荣耀:大神,带飞可好

    王者荣耀冠军杯比赛之后,她捧着奖杯走到了他面前,一脸严肃:“嗯……我琢磨了下,咱俩现在的关系不太合适……”“你说什么?”“嗯,我说……”她将奖杯塞进了他的怀里,笑的眉眼弯弯,“顾寒,做我未婚夫吧,能领证的那种。”“嗯?”“呐,聘礼你都收了,可不能反悔!”然后,她被强吻了,当着全国玩者的面。大神,咱说好的高冷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

    不怕企业有缺陷,就怕企业无视缺陷。让本书给你的企业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清倒企业垃圾,重塑完美企业管理。
  • 神魔蚩尤

    神魔蚩尤

    远古时期,天下分为九九八十一个原始部落,其中以炎帝为首领的神农氏部落最为强盛,其余部落都听命于他,向他进贡。后来随着炎帝的衰老,神农部落逐渐走向衰败,同时其他部落也逐渐壮大起来,对炎帝越来越不敬。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相互之间的纷争也增多,矛盾越来越深,使得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黎民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见此情况,为了平息战乱,派遣轩辕投胎于有熊部落,由他统一天下。谁知人类虽由女娲创造,但繁衍多年,已有其自然规律,潜移默化中竟然出生了一名为蚩尤的人,对女娲的干预进行反抗。
  • 武侠界的科技系统

    武侠界的科技系统

    作为一个标准的宅男+废柴,王皓可以说是碌碌无为了20多年。就在他像往常一样熬夜肝DNF的时候,头一歪,猝死了,清醒过来时竟然穿越到了以武为尊的武侠世界,还带着一个神奇的系统.......
  • 弃而不舍持之以恒

    弃而不舍持之以恒

    “父皇,我不想离开”时辰可怜兮兮的戳了戳,父皇的后背。狼王抚摸着时辰的头发,亲切柔和的回答:“辰辰,你要学会长大。”时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来时辰遇见以恒,才发现……“你是?”以恒凝望着时辰,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时辰对上以恒的目光,这才想起,原来是你……原书名:跳跃恩怨之门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万恶萌妃

    万恶萌妃

    三年前。“我纪慕寻对天发誓,就算我从这里跳下去,死外面,也绝对不要嫁给那个面瘫王爷!”尚书千金不惜跳崖拒婚,一时轰动朝野。三年后。“嘻嘻,夫君你真好看!”昔日的落跑新娘逃不过真香定律,真相究竟为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