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4000000042

第42章 仰天山秋行

我相信,仰天山,我来得还不算太晚,正是时候。虽然夏已尽了,但其轻轻曳过的裙角,还没有完全褪尽花色的鲜艳。余热尚存,我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衫,从山上闲杂的树林里穿过,与脚下金黄的野菊花跃动媲美。婉转的小路载着我,脚步轻盈,心情放松到极致。

是谁,在一路轻歌?哦,我听到了,是一个愉悦的声音。摘一串熟透的野果,丹红,叫不出名字,因而不敢吃它,拈在手里。空气仿佛过滤一般,饱满的负氧离子使人精神,猎猎的风涛,也是让人平生意气。

仰天山,这才是真正的天然氧吧!茂盛的绿色植物,擎天的树木森林,像仰天山上的齐长城一样,护卫着山里空气的清新。没有商业目的人为开凿,没有大面积的林木破坏。山透着绿色,风也仿佛透着绿色。站在山上,立在风中,具有仙风道骨般的衣袂飘然。

听说,那晚的山上,也来了几拨客人,他们不为赏秋而来,而是趁了夜幕降临,每人挟着摄影器材住下,凌晨时分,与星光一起隐入山里,为那精彩的画面潜伏去了。那是一些精神更加富有的人们。一直以来,他们追逐着生态与光影的组合,通过有形的视觉艺术,塑造美好自然的影像,构成一张张无与伦比的精彩画幅。

和我相比,他们才是自然的钟情者,生活的热爱者。他们的目的不仅赏秋,而且还要留住秋色,把人世间的美,定格在取景框里,如同定格在心灵之中。世界上,有什么可比心中的画面更加永恒的呢?

与之不同的,我是大张旗鼓地来,虽不曾吆喝着歌声,却是迈着舞蹈一样的步伐。我是惊叹着山间的茂密丛林而来,惊叹着那一串串鲜红的山果而来,我的心中愉悦而忐忑。我怕季节不等我。

来这里,我分明感受到自然给予人类的丰厚的馈赠,来这里,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时光的匆匆与更迭,来这里,我分明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心绪和激情,仿佛一股澎湃的热血,直至将脑海占据了,变作了涛涛的林声,变作了目光里充塞着的浓浓的绿色,心中冥想着的,是这多彩的山峰,是这满山遍野的簇簇绿叶、红叶。

迎着这样的美,驶过游蛇一般逶迤蜿蜒的九龙盘,在曲折山路上拾级,我来到这座被称作“一窍仰穿,天光下射”的仰天山,继尔登上了八百米高的摩云崮。放眼四围,每一座屏障,都仿佛是仰天山的锦带,而它周围的团团树冠,则是锦带上的琉璃七彩,如珠点缀。说它七彩,一点儿也不为过。满山树色,像极了调色版上的颜色,有的浓重,有的浅淡,浓淡相宜,水一般融化在一起了。

季节的颜色,因春夏而不同,因秋冬更相异。春是宽容的,包容着各种颜色,可以单调,也可以五彩缤纷,可以绿得生腻,也可以粉红似美人两颊上的胭脂。而秋对色泽的要求,从来都是严格的,像浪漫而严谨的画师,哪些颜色是黄栌,哪些颜色是苍槐,哪些颜色是低矮的灌木,都做了细致的安排,界定在精心勾勒的线条中,布局分明。

后来,我才知道,我只是踏进了这座山里,我只是看到了眼前的景色,更多的风景还在高处,还在第二天的行程之中。所谓登高,才能望远,踏进深山,才能拜得古寺。吃过早饭,我们动身,去仰天山的主峰。从地图上看,东侧有一平台,南、西、北三面皆为悬崖,幽林仙境,高耸的绝峰,简直就是佛家圣地。

深山之中,探出一角寺院飞檐——文殊寺,俗称仰天寺,占地四千五百平方米,是我国现存的三大文殊寺院之一。寺院古老,文物丰富,名人题刻俯仰皆是,寺内外各处石碑,以及附近的峭壁上,山岩上,随处可见摩崖题刻。文字为证,说明该寺初建于北宋初年。文殊寺,在佛教活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明朝嘉靖年间重修寺碑中记载: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遨游天下,见仰天山好似梦中见过的境界,以为菩萨显灵,即命在此立寺。

这里悬崖当头,绿树染金,尽管是在秋季,叶萌仍然遮日蔽天。一路走过,最先看到的大树,当是文殊寺门前的槐树了。槐有两株,分列文殊寺正门前方,树龄已千载有余。此为国槐。枝繁叶茂,秀姿挺拔,如同点染了仙风道骨。每年暮春时节,槐花都依次盛开,花香馥郁,溢满整个山谷。只是两株槐树花期不同,前后相差数十天。一株开放,二十天后,另一株才姗姗绽放。此状让人感到甚为奇妙,不意又成为山中一景。

站在文殊寺内,透过阳光照射,绿树掩映的缝隙,能看到寺院后山上的佛光崖,峭壁上的佛像非常清晰。文殊寺旁的道路条石砌就,十分规则。拾级而上,景点繁多,简直是一步一景。比如牛女洞、文昌阁,佛光崖、千佛洞、望月亭……

牛女洞,传说是牛魔王的女儿,因憎其父恶行,屡劝不听,故独自出家,居于洞中,再不回头,表现出非凡不俗的决心。文昌阁,位于仰天寺北山崖之上,内供奉着文昌帝君。旧时附近进京赶考的学子,临行都要到这里进香膜拜,以求功名。明朝状元赵秉忠和清初状元刘墉,在进京赶考之前都曾到这里进香膜拜过。文昌阁外,面对青山,道路曲折。站在阁上,可一览文殊寺全貌。

史书载,佛光崖顶部圆形,呈褐色,下部土黄色,间黛色墨迹,山崖右下部有北宋时线刻如来佛祖及两童子像。如今,穿过千年的风雨,佛像及两童子像仍然清晰可辨。如来佛祖神态从容,衣袖线条乃及莲花座的云字花边雕刻得栩栩如生,极度精美珍贵。

这里的悬崖,综连一起,如神工斧削过一般,形成一个高达数丈的长形绝壁,垂直耸立在山上。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天气里,可以望见佛光崖佛光普照,如同海市蜃楼。明朝工部尚书钟羽正在《仰天山文殊寺佛光崖放光记》中写:万历四十八年四月朔,佛光崖放光三日,夜则穿月两垂,色明如银,昼则映日园下,色耀如金……

佛光崖放出佛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在这方面,早就有一些科学的解释,它是当地球和太阳形成一定的角度时,其角度与光线变化的一种反射。《仰天记事》中就记载了天启七月,佛光崖放光的奇观。我游走在古树的中间,不断地仰头看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隙,烛照着历史文化的身影。

这里,还是世界最长的回音壁。在佛光崖附近站立喊话,满山谷里都会有回荡之声,婉转而神秘,令人悄然神往。这时的悬崖绝壁,便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回音壁。为试真假,果然就有人长长喊了一嗓,一声洪亮的吆喝发出,“哟喝喝……”声音如同受到物体的撞击一般,变得更加粗犷浑厚,悠长悦耳。

我是很想放声一喊的,然而不管怎么努力,也喊不出来。在大自然面前,我突然变得羞涩起来,渺小而拘束。城市生活的种种锈迹,在这里赫然暴露无遗。我觉得自己往常的日子,像树影一般斑驳惨淡,没有一丝令人自负之感。悻悻地抬头,我去寻找望月亭,恍然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呼吸。

望月亭,是明朝工部尚书钟羽正所建。明朝嘉靖年间,文殊寺得到重修,工部尚书钟羽正在此流连,发现这个山岗是观月的最佳去处,于是叫人营建望月亭。该亭全部用石料和黄泥做成,拱顶无梁,门窗四达,使明月与群山、丛林四面相映。亭门上方有“望月”两字,是钟羽正亲手题书。据说望月亭的顶部生有三棵结义柏,树龄在三百年以上。而我们见到的是亭的左侧,有一棵平地而生后又分杈的柏树,直径一尺有余,两柏相携,姊妹一般。依松柏的生长规律推算,此柏生长在此,恐怕不止三百年。

穿过三百年风雨,望月亭依然可以望月,只是没有怡然如古人的心境了。人生太多匆匆,为钱财和生计,为前世的徒劳和后世的安逸,谁还有心掬一杯清茶,与友人一起端坐望月亭下,欣赏普照春华秋实的月亮呢?时光不居,月依然是那个月,人却不再是那个人了。站在望月亭中,我渐而生出一种幽古情怀。

离开望月亭,再往前走便是千佛洞。文字记载,千佛洞古时称白云洞,又名太祖洞。洞阔数米,深六十多米,高三十米。洞内供有铜制佛像一千零四十尊。2007年,美籍华人、著名佛画大师夏荆山居士曾考证,此为“天下第一大佛洞”。洞顶有一天然石隙,仰可见天。每逢农历八月中秋午夜,月悬中天之时,能看到月华倾泻于洞中,形成“仰天高挂秋月圆”的著名胜景,仰天山即因此而得名。

而我们去仰天山的时候,不巧适逢月半,尽管如此,月色还是比山下明亮了许多,半轮月色,依然清凉如水,将山峰照了个晶莹剔透,到处布满了月的银辉。人影树影,飘摇绰约,更觉山峰玲珑,恍若仙境。从山上下来,晚间闭了客房的轩窗,有厚重的窗纱遮蔽,本该能够安然睡去。哪知这一夜,帘纱也挡不住山风,呼啸着钻窗而入,比白天的景色更为好客,几度使窗前的纱影摇曳。

这,尘嚣中无可听到的风声,在山中竟能清晰入耳,吹起秋天的萧瑟,也吹起月光的清明。是夜深了,却无眠。我起身,伏在窗前,对月观望了许久。我知道,对面便是绝顶断崖,幽暗峰峦,而半边的明月,恰好衬出满天的云朵。我能望得见它,它却看不见我。关闭纱窗,窗户内外,若天地相隔。山里的夜晚,黑得如此静美,如此寂寞。一时间,我为这严密的黑夜而安心起来。我感动于自己,终于走出城市的喧闹了,远离光和声音的残暴,而不再惧于它们的威力。

我有些飘飘然起来,为这超越凡尘的机缘,而暗自感叹。花前铺毡、月夜登高,莫不是文人墨客所乐。行于山水,若有一日,能够在此山上,为了一个神往的旧景,想念的人,或者其他,微雨凭栏、飞雪围炉,是何等诗意多情,浪漫随兴。只是这种雅兴,这种耐人寻味的情致和境界,于今天的人们生活之中,早已是难得齐全了。

这一晚,终究还是睡着,梦里,我闻到了花香。莫名的。秋天,是生命的绝响啊,何来的花香?这也许是一个梦幻,是我流浪多年的精神,在这安静的夜里,与我心交神归,以花香谈天。我知道,在人生的滩涂上,总有一些物质不会死去,悄然存在着,存在着,在一个无人知晓的时刻里,得到生命的涅槃。

同类推荐
  • 振兴辽北工业经济探索

    振兴辽北工业经济探索

    本书从六个方面探讨了怎样振兴辽北工业经济发展,克服农业大市的弱势,走工业立市的发展改革之路。本书是作者多年的心血之作,颇多精辟见解,对铁岭工业经济将发展进行了深度探索。
  • 述而批评丛书:竭尽全力的轻盈

    述而批评丛书:竭尽全力的轻盈

    轻盈同时也意味着明澈,意味着不依赖面具就讲出艺术和生活的真理。上海最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萧红、台静农、张大春、苏珊·桑塔格、翁贝托·埃科、科塔萨尔、约翰·欧文……作者的笔触自如穿梭于中外古今,善于娓娓道来,亦不乏侃侃而谈。不做高头讲章,只以性情文字,品味文学带领日常轻盈飞升的奇妙力量。这些批评文章本身也可看成优美的随笔,处处有洞见与惊奇,每一篇都让你看透一句话、一本书、一位作家。《竭尽全力的轻盈》收录了作者在近几年撰写的多篇文章。文集所讨论的作家、文本大多具有一定分量,对近年重要的文学类新书和引起文坛关注的作者多有触及。文章分为5辑:辑1,“文学的千分之一”,谈论的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史书写本身,所评论的对象包括林达、骆以军、张大春、毕飞宇等当下知名作者,和文学史上更为经典的萧红、台静农等作家;辑2,“作为复数的生活”,谈文人、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和杂文、随笔,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时代、人生与自然;辑3,“纸上的爱”,讨论文学中的爱和温情;辑4,“跟着自己的心写作”,评论的是苏珊·桑塔格、埃科、伊坂幸太郎等外国作家及其作品;辑5“亦新亦旧”里都是诗论,话题涉及诗歌写作的技艺、诗歌翻译的得失、具体诗人和作品的评论。
  • 生灵书

    生灵书

    本书内容主要分五部分,分别为“游荡的生灵”“疼痛的乡愁”“转动的年轮”“黑夜的身影”“实验”。本书中的作品,既有生活中日常细节和特殊命运的理解、书写和关照,也有对自身对乡愁的特殊理解。
  • 狄金森全集:卷二·诗歌

    狄金森全集:卷二·诗歌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 去吧,摩西(福克纳文集)

    去吧,摩西(福克纳文集)

    《去吧,摩西》是福克纳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也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南方庄园主麦卡斯林与女奴生有一女,后又与这个女儿生下一子泰瑞乐,泰瑞乐后来娶了另一位庄园主布钱普的女奴谭尼,其子嗣都以布钱普为姓氏。麦卡斯林的外孙女则嫁给了爱德蒙家兹。全书写的就是这三个姓氏的子孙间的复杂关系,最浓墨重彩的人物是麦卡斯林的孙艾萨克,他在黑人猎手的带邻下自小参加猎熊活动,长大后看透了白人与黑奴间的畸形关系,自愿放弃家产,到镇上做木工为生。全书由两个中篇及五个短篇组成,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共同融合为一幅完整的画面。
热门推荐
  • 改变决定人生

    改变决定人生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对普通人而言,工作是他们最普通的生存状态。人之为人,都应当乐意并有能力去工作。诚实劳动的人认为要生存就必须工作;其实,对于一切生存着的和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来说,同样如此。当别人辛勤劳动的时候,怎么会有人游手好闲呢?那他怎么能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赢得荣誉并承担责任呢?工作是最好的老师,它迫使每个人和其他人以及现实的社会打交道。如果我们研究名人传记,就会发现:那些最伟大的人都是那些在工作中最勤奋刻苦的人;都是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孜孜不倦的人;都是那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顽强拼搏的人。实际上,人类的知识、才干和社会的进步、文明,都源自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 快穿之我的宿主沙雕体质

    快穿之我的宿主沙雕体质

    #尽量日更#我的宿主沙雕体质还玩梗不停动不动就开外挂(本统十分无奈哎宿主太强大怼不过)小9号:你准备好了去拯救他们的生活吗"凉柒:?你怕是疯了我为什么要去拯救他们,与我无瓜<双洁1V1男主都是同一个人哟,新书误坑需谨慎呦>
  • 每天遇见你

    每天遇见你

    【脑洞短篇,非太监文】我知道自己有病,我的记忆是有问题的,我记得每天发生的每件事,但唯独记不住一个人。——林忆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未换得与你的擦肩而过;今生的五百次相遇,才换得你的怦然心动入我怀。——艺零注:本文采用的是日记体,非传统小说,慎入。
  •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互联网行业、通讯行业、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的必读书!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却是一位从大学辍学的80后。一个沉默寡言、言行举止都令人琢磨不透的“社交障碍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网络帝国的王者》是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看他怎样实现从0到百亿元的疯狂。
  •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自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以来,颇受众人的青睐与关注。为此,我们重新编辑了这部书,希望从中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王国维的经典词学理论。在编辑此书过程中,我们选用了完备的手稿本,以重现其真容。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下篇是未刊稿及删稿,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解析,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此外,我们还精选了100多幅精美插图,以图释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词章意境。
  • 战争的一瞬间

    战争的一瞬间

    同奥威尔、海明威一样,洛瑞·李也是西班牙内战的亲历者。1937年12月,年轻的他决心为共和军而战。他离开英格兰,在风雪中翻越比利牛斯山脉,以国际纵队志愿者的身份进入西班牙,谁料却立即被“自己人”当作间谍逮捕,径直坠入了险象环生的命运和苦涩的混战之中……在这本扣人心弦的回忆录中,他用真诚朴实的姿态,揭示了西班牙内战不为人知的战情时况与黑色荒诞,书写了一个年轻人的理想主义之灭亡。本书是继《萝西与苹果酒》《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之后,洛瑞·李“自传三部曲”的终篇。
  • 科学与无神论文集

    科学与无神论文集

    将无神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构建成型,是我们当前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特殊需要,是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无禁区,唯真理是从。世界上究竟有鬼神还是无鬼神?我们至少不能误导青年学子。本书内容包括:对邪教的揭露和对人体特异功能的批评,宣扬科学精神;对“文化传教”的审视和“宗教渗透”的关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问题的探讨。
  • 斗破之绝世云韵

    斗破之绝世云韵

    炎帝破空之时,发生意外,斗气大陆上发生异变,云韵遭受偷袭,深受重伤。可是,再次睁开眼睛时却发现自己居然重生了……而此时斗气大陆,风起云涌,斗气大陆的内斗渐渐的演变成为了与外来者的战斗,且看云韵如何笑傲苍穹,问鼎至尊。
  • 一生许你情深

    一生许你情深

    “好的好的,我知道啦,我会按时过去的!”晴小葵挂下电话,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里的面孔,发着……
  • 蜗婚:距离爱情1平米

    蜗婚:距离爱情1平米

    最暖昧的男女关系,最感动的婚姻领悟。爱情只是面对面,婚姻却是肩并肩。就算蜗在1平米空间,爱情也绝不跑偏!爱情只是面对面,婚姻却是肩并肩。最暖昧的男女关系,最感动的婚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