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4000000045

第45章 流年忆苇

不知是雨声唤醒了记忆,还是千百年来的这个日子早已刻上磨灭不去的文化痕迹,使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辗转于梦、无法忘怀,每当端午来临,仍要身不由己地前去追寻。

端午之前,早上起来,按照往年的惯例,还是想赶着早市,去买几把新鲜的苇叶。菜市场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瓜果青菜摊摆得密密麻麻,卖苇叶的却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逛了半天才在一个小小的角落,找到几个卖苇叶的小摊。在其中一个小摊前蹲下,翻来复去地挑选了一会儿,发现这个摊上的苇叶,比其他小摊的苇叶要宽大一些。一场夜雨之后,青绿的叶子上沾满了水汽,使它显得油光可鉴,青葱可爱了。最终,我仔细选了几把,把钱朝小摊的主人递过,然后将苇叶抱在怀里举着,像一丛会游动的芦苇,涉过人海愉快地返家。我庆幸自己起了个大早,不然是绝对买不到这么宽这么好的苇叶的。

看见苇叶,就让人想起端午,想起端午,大概没有人不回味起粽子的味道的。那味道不是糯米本身的味道,而是粽叶的香气经过细火的蒸煮,由外向里进行的均匀渗透所致,使原本无色无味的糯米终于飘起诱人的芬芳。曾经在山村苇塘边上长大的我,从记事起就知道,苇叶是包粽子的绝好材料,其他的材料无法替代,起码在我们这里是这样的。

听说也有不用苇叶的,用粽叶包,竹叶包。北方竹子种得少,而南方盛产竹,肯定是要就地取材了。既然竹筒饭都名扬四海,那么以竹叶缚粽,也一定会毫不逊色的。粽子好吃不在米上,而在于包粽子的叶子上,什么叶自然发出什么香。好粽子的功夫不仅在于包,还在于煮,小火慢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达到的,它得经过一番高温蒸煮的过程,米与叶子间的相互渗透,叶子不再是原初的清气,米也不再是原初的味道,真正口味绝佳的粽子才能出锅。这的确是有点与众不同,用美食家的话来说,它们已经是粮食与植物的完美结合,是味素与叶绿素的高度提炼,用现代汉语里的一个词比喻恰到好处,这个词就叫“清气怡人”。

幼年生活在乡下,周围村庄的边上,少不了青苗开阔,河流环绕,湾湾岸岸,处处苇荡,经年累月生长着茂盛的芦苇。最大的河流有百十丈宽,河面光洁如镜,逶迤南北,遇到沟壑地带,便形成了两人多深的河塘。在两岸的淤泥地带,到处潜伏着看不见的芦根,时有芦苇从远处转移过来,在这里悄然驻扎。红莲与白莲的根系也在其间暗暗迁移,单等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小荷初露,新苇生发,这时候,水面上荷叶便会袅袅婷婷,淤泥里芦苇也芊芊而生,丛丛繁茂的芦苇与红莲、白莲衔接在一起,可谓满塘春色,蓬蓬勃勃,浩浩荡荡,宛如一道专为水上精灵开辟的绿色屏障。茂密的它们,把两条河岸给生生隔开,人们便靠着横在河上的一座东西小桥,来往两岸,走亲串门。秋天芦苇逐渐老去、苍黄,它们把自己的暮年交给秆头纷披的芦花,交给壮观的水上乡村,每当花开之时都遮天蔽日,积絮如雪,布满整个河汊的角落,时有“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的自然景象。秋荻也是水中不可缺少的植物,它的叶子很像芦苇,当地人经常采了编织席箔,秋风秋凉的时候,它们便纷纷扬起飘逸的紫花,让人想起“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

农历五月,正是芦苇生长枝叶茂盛的季节,一人多高的苇丛,枝干紧实茁壮,叶子柔韧宽厚,此时恰有端午节姗姗而来,清新的叶片,自然成为人们包粽子的首选材料。端午这个节日,乡下人是非常重视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上山采艾蒿,下河打苇叶,拿回家洗净浸好等着包粽子。包粽子一般要采新鲜的苇叶,干枯了的苇叶包出来的粽子没有新叶香,米与叶间煮起来也不透彻,不黏糯。所以在端午节之前,米就要提前泡,苇叶就要提前采。当地人把采苇叶叫作“打”。苇叶打下来,用河水洗净,再放锅里水煮几分钟,捞出来就可以包粽子了,煮过的苇叶柔软绵性,耐得折叠,包粽子时不会轻易折破。一切材料备好,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包粽子、煮粽子,从月上树梢一直忙碌到深夜。

用苇叶包粽子是一门手艺活,要根据苇叶的宽窄不同量材来包,米要装得适当,包时注意随机造型,包好的粽子煮出来才能软硬适口,好看好吃。随机造型是一门小学问。我曾试验过,拙手脚的会包破,笨手脚的简直不会拿苇叶,比如我自己,尽管有过无数次眼观心摩,默念无数遍“左手托苇叶,右手填糯米”的心诀,但一到苇叶托在手上,真的操作起来,总觉摆弄得不趁手,有时甚至手忙脚乱,包好的粽子煮熟后不是缚扎的绳子散了,就是米流出来了,样子别提有多难看。

提起粽子,母亲是极会做的,她包的粽子以三角型居多,而且苇叶包得结实,线绳扎得松紧得当,煮出的粽子大小对称,十分饱满,就像精心制作的一件工艺品。母亲手巧,做家务是一把好手,粗茶淡饭在她手里能做出不同的花样,不仅可以饱腹,也让人吃得津津有味,更别说小小的粽子拈在她的手中了。当年生活条件差,过端午节却买不到糯米,对于这,母亲是从未被困难吓倒的。没糯米和大米,母亲就用其他粮食来代替,我吃过的粽子就有麦子粽子、小米粽子,一半糯米一半大米的粽子,直至现在的纯糯米的粽子,不光是纯糯米的,粽子里面还加上了红枣、栗子、花生、肉松、火腿等各种各样的辅品,这丰富多彩的粽子,都曾是母亲的精心杰作。

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手拙的,拿几片苇叶在手上,绾不起也叠不好,一边包一边露馅子,只好改用粽叶包,粽叶也是包粽的好材料,它的学名叫箬叶,比苇叶稍微宽阔些;其次是用菠萝叶,它有着不规则的椭圆形,叶子形状像手掌,边沿似荷叶的裙皱,根系发达,生命力强,多生长在崇山峻岭之中,是保护泥土的好植被。粽叶只能包长方型,三角型的粽子包不了,否则会浪费材料。与苇叶粽子相比较,它方正而敦实,有点像地里的野菜,朴朴拙拙,土生土长,煮熟后粽香的味道也极好。

每年端午节,与家人在一起,一边吃粽子一边回忆旧事,话头往往就停不下,粽子握在手上,吃在口中,往事也在脑海里翻腾,于是想起儿时的那片苇塘,想起芦苇丛边出泥不染亭亭净植的红莲、白莲的姐妹,想起夕阳余晖下的小桥流水,以及一种叫声特别的鸟儿,不免情绪振奋。“喳喳、喳喳”的声音也许并不好听,不悠扬,也不生动,音色也过于平直,但它们每天都在芦苇荡里忙碌不止,为的是生儿育女,繁衍生息。这种鸟儿我们叫它“苇喳喳”。在芦塘玩耍,有时是为了避暑,有时纯粹就是为了调皮,没少挨大人的打,捉鸟便是其中的一例,我的那些哥哥们绝对是鸟儿们的公敌,只要他们在河塘出现,总有一窝小鸟难以安生的。

清塘的风景,是离不开那些芦苇的,小村的生息,更是离不开那些河塘,吃水来自河塘,烧柴来自那些芦苇,芦苇夹缝里长大的蒲草,也是做蒲鞋的好材料。我就穿过蒲草编织的鞋子,形状和棉鞋差不多,里面的衬底里填上少许的棉花,鞋面的花纹上染着红花绿叶,精致得像一件手工艺术品。蒲鞋也保暖,只是它不能适用于化雪时泥泞的地面。荷花在芦苇的佑护下,静静开放,潋滟的花朵点缀着两岸的河塘,茂盛的青草从不与它们相争泥肥,大度地任红莲白莲们亭亭成长。还有那些“喳喳”可亲的小鸟儿,竟然能将三棵芦苇交叉搭错在一起,用几枚苇叶、棉花和理顺的麻团,便缠啊绕地做成一个个圆圆的小窝,这便成就了一对对小鸟的夫妻,它们一个在窝里孵蛋,一个出外觅食,毫无怨言地尽着鸟儿各自的职责。

记忆里,哥哥们是每天都泡在苇塘里的,后来他们告诉我,少时在河塘里捉圆鱼(鳖),学会了看鱼(鳖)窝,哪里有圆鱼,看水面上冒出的气泡就知道了,对它们的窝点了如指掌,只是那时的人们不兴吃这个,也不知圆鱼是中医大补的良方,所以逮来的圆鱼大都又放回到河里去了,转尔去捞他们喜欢享用的鱼虾,那才是改善伙食的佳之美味,对他们来说,无尽的童趣就在那些小草棵里躲藏着了。后来,我们跟父亲搬家进城,便渐忘了那片苇塘,等终于多少年过去,跟父母再回故乡探亲时,却发现那片苇塘早已经干涸了,塘中的芦苇已消逝得无影无踪,站在那条干涸了的河塘边回想它当年的盛况,面对它我就像做了一场与苇塘有关的梦。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想到,那条沙石裸露的沟壑在多少年前会是一个河塘,会是个苍青的芦苇和红莲白莲以及水鸟的天堂。

如今端午将至,卖苇叶的人却越来越少。听他们说,芦苇少,且大部分苇叶都让饭店采购去了,所以集市上就显得特别奇缺。君不见,商场上、超市里,到处可见包好的现成粽子,在冰柜里储存着,种类繁多。周一可以吃粽子,周末也可以煮两个。中秋不吃月饼了,过年不吃年糕了,大街上卖粽子的吆喝,让人简直分不清确切的季节,我经常听人们扳着手指数算,得有多少苇叶才能满足这样的市场投放?

有多少河塘步入干涸,就有多少芦苇悄然消亡,我有些遗憾,又有些不安。它们的消亡,与我们人为的破坏有没有必然的关联?永失了河塘的村庄再不会有山水连天、苇荷相依、水鸟啁啾、鹤影凌波的自然景象,再不会有天生好奇的孩子嬉戏苇塘的童真乐趣,而那些曾经从河塘度过来的人们,是否还会在入夜的梦里忆起那片芦苇,清凌凌地再次泛起碧水阳光,还是浸人的秋水寒气?这所有的疑问,使人心底生疼不已,黯然神伤。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邹韬奋作品集(1938)

    邹韬奋作品集(1938)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 我的红楼我的梦

    我的红楼我的梦

    这是一部以曹雪芹著的《红楼梦》为背景的幽默搞怪短篇小说集。作者以令人叫绝的文笔,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用现代语体介绍曹雪芹《红楼梦》笔下的男男女女,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袭人、晴雯……共38个人物,每一个人物,独立成篇,没有连篇累赘的繁琐冗长,只有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小说笔法,揭示我们所了解的《红楼梦》的背后,一些隐藏着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不尽山河

    不尽山河

    作者从事科学报道工作几十年,多年来笔耕不辍,有许多优秀的科技报道文章。本书既精选了作者过去在报刊上发表过的优秀随笔散文杂文,又收录近年的最新文章。作品大多记录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涉及文化、科学报道、学科人物、科学著作等各个方面,可见作者对科技、生活都有着独特的观察视野和较高的哲学思辨。尤其是在第三辑中,作者记录了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的见闻,文风诙谐,文笔老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晚安,墨少明天见

    晚安,墨少明天见

    晚榕,曾是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每当一个人被落下在人群时总会出现心慌,发颤,头晕的症状。墨亦晗,清冷矜贵的少年,遇见晚榕之前,他活着只为报仇;遇见晚榕之后,他活着只想好好爱她,好好疼她,给她最好的。一次意外,墨亦晗和晚榕分开了整整5年。再次相遇,她失去了那段记忆,忘了他。而他,为了找她,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开了一家医院。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进了一家诊疗室,这一次她又重新走入了墨亦晗的生活,获得了新生......
  • 绝世神医:夫君,请自重

    绝世神医:夫君,请自重

    一朝穿越,就成了太子妃,本以为可以衣食无忧,混吃挥霍,奈何相公不争气,皇位成了奢侈品。当即明白,好女当自强!姨娘欺负她,庶妹陷害她,分分钟将她们踩在脚底下,不敢再说话。白莲花想要跟她抢老公,撕下她的伪装,狠狠的抽她!一身卓绝的医术,引得天下为之轰动!她名义上的相公,原主的有情人,某个妖孽的男人,究尽谁才是她的良人?
  • 木叶的魔鬼教师

    木叶的魔鬼教师

    无意中穿越到木叶忍村,成为特别上忍,在忍界混得风生水起。助纲手传承木遁秘术,建设忍界绿色生态家园;解大蛇丸虚无主义心结,传授核心黑科技;救自来也于危难之中,赠其金玉良言:写小说死路一条!我叫卓尔,卓尔不群的卓尔,是一名平平无奇的教师,我喜欢上了一个日向家的女孩子,结果发现……她居然也是穿越过来的!Σ(°△°|||)︴------------这是一本不太正经的同人文。略沙雕,单女主。
  • 犬系青梅:傲娇竹马,别太凶

    犬系青梅:傲娇竹马,别太凶

    因为种种原因,颜音成为了易嘉禾的专属保镖兼陪读。却没想到,这一陪,就把她的身和心都给赔进去了,从此开始了每年365天的忠犬生涯,负责他的衣,食,住,行兼......暖床。......人前,他是高冷毒舌的校草,身份尊贵的少爷,考一百分只因为考卷只有一百分的学神。人后,只有颜音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傲娇,记仇,抠门,以及......超级护短的大路痴。
  • 鸣机夜课图记

    鸣机夜课图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你安好便是天晴

    若你安好便是天晴

    她是顾安好,他是她的小天哥哥,他说“安好,等我来娶你”她是顾安好,他是吴天晴,身负婚约,她说,“小天哥哥,你说要娶我的”他皱眉,他何时成为她的小天哥哥?待他风光迎娶另一个女人时,她落泪,他的心痛了。当她转身离开,他对她说,“我娶你可好?”“可你不是他......”从一开始,我们从初遇再到分离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从一开始,我们的初识就注定要错过对方的。?从一开始,我们就要知道,爱,不止有甜的。若你安好,便是天晴!
  • 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野心勃勃,进犯大宋边境。杨宗保奉命出征,不幸以身殉国。穆桂英和杨门女将身负国仇家恨,领兵出征。在战场上,她们遇到了一个劲敌,心狠手辣、精通兵法的西夏皇后——没藏秋水。在火器的帮助下,杨门女将初战告捷,滋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没藏秋水再现消失了数百年的方圆大阵,重创宋军。宋军陷入绝境,险些酿成兵变,佘太君力挽狂澜,平息了暴乱,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的穆桂英冒险前往杨宗保殉国之地,遭遇没藏秋水的伏击,幸得一群身份不明的人出手相助,化险为夷。在一座古老的山寨中,穆桂英邂逅了一个神秘的家族,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也了解到没藏秋水的真实身份和她潜伏在夏国的目的。得到自己族人的帮助,再加上经过改进、威力巨大的火器,穆桂英反败为胜。没藏秋水铤而走险,自立为皇帝,复兴故国。遭到背叛的李元昊选择与宋军联手,绞杀没藏秋水,条件是宋夏签订和约,永不相犯。就在战局峰回路转时,穆桂英遭到政治暗算,被解除了兵权。当她费尽周折,重掌兵权时,却又遭遇了族人的背叛。
  • 炼宝专家

    炼宝专家

    从浮上岸的那一刻,萧易已死,死在滔滔江水之中,而炼宝阁第十六代宗主楚御在历经大劫之后终于夺舍重生了。
  • 修仙界的小新人

    修仙界的小新人

    被封印三千年,一招解封,已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幸好,曾经的仇人们基本还在。可惜,修为清空,穷途末路,一切还需重头再来。没关系,谁还不是从新人开始的?
  • 乡村漫笔

    乡村漫笔

    作品《乡村漫笔》是一本描写主要乡村生活的文集,乡村生活不外乎山山水水,家长里短,读书放羊,下地种庄稼的事情,我的前半生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全部倾注在里面了,文章大多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进行描述,希望读者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