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3100000007

第7章 虞书(5)

这件事有些蹊跷。其一,苗民之君已成邪恶的象征,上天已经为他定了罪,禹的讨伐属于代天而罚。但是,义正辞严的“天罚”,却是征而不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僵持不下,只好收兵。这就说明,奉上天讨伐、奉舜帝讨伐的正当性依据是有疑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收兵就是对“天降之罪”“代天而罚”的否定。其二,通过武力不能征服苗民,在自家门前跳上70天“文舞”就让苗民心悦诚服,似乎让人难以置信。因为,要说施文德之教,这本来就是舜的“拿手好戏”。舜之为君,本来就是以德正身,以德治国。换言之,注重文德之教,乃是舜的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任何时候都没有间断过。

对于这一点,苗民想必是清楚的,但苗民并没有因此而归顺。苗民为什么长期抗命、军事征伐也不服,待人家编排“文舞”之后就服了呢?如果苗民在此时此刻的归顺确有其事,那么,在施文德之教与跳文教之舞以外,一定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只是这些原因,我们不甚清楚而已。

总结《大禹谟》记载的三件事,可以发现,舜、禹交替时期的朝政,很可能是“三驾马车”的状态:舜是资深的政治领袖,禹是候补的政治领袖,但皋陶、伯益家族同样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记录这些言行的人,有可能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否则,《大禹谟》中的人物,就不会如此安排了。

当然,作出这样的推断,是假定《大禹谟》与《尧典》《舜典》一样,都出自虞舜时代的史官。如果它真是后人伪造的,虽然上文的主要结论依然可以成立,但就不能说记录这些言行的人,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了。

皋陶谟第四

【原文】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1]。”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2],庶明励翼[3],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4]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5],在安[6]民。”禹曰:“吁,咸若时[7],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8],能官[9]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10]?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11]?”

【注释】

[1]皋(gāo)陶(yáo):也作“皐陶”、“皋繇”或“皐繇”,虞舜时的司法官,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允:真,诚信。迪:遵行,履行,遵循。明:高明,英明。弼:辅佐的意思。谐:和谐。[2]惇叙:惇:敦厚。叙:顺从。惇叙:使敦厚顺从。[3]庶:众人,百姓。励:劝勉或使努力,尽力。翼:辅佐,帮助。[4]昌言:美言,赞赏的话。[5]知:了解。人:与“民”相对,这里指官吏,就是诸侯或部落的首领。[6]安:安抚治理。[7]咸:全部,完全。时:用作代词,是,这样。[8]哲:明智、聪慧的人。[9]官:任用官吏,使用官吏。[10]驩(huān)兜:又作欢兜或驩头,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三苗族的首领,因为与共工、鲧一起作乱,而被舜流放至崇山。孔:甚、很。[11]壬:奸侫的人,巧言善媚的人。

【译文】

传说皋陶和禹在舜帝面前讨论治理天下的事情。皋陶说:“帝要是真正能够遵行其美德,那么,计谋就会高明,辅佐帝的大臣们也就都和谐了。”禹说:“好啊!到底该怎样做呢?”皋陶说:“啊!应当慎重地提升自身修养,凡事都要有长远考虑。要宽厚地对待九族的亲属,这样民众就会勤奋地起来辅佐你。事情要由近及远,先从自身做起。”禹听了之后,连忙拜谢皋陶的明达之言,称赞说:“讲得真是太好了!”皋陶说:“哦!重要的在于知人善任,在于把臣民治理好。”禹说:“哎呀!完全做到这样,连帝尧都感到不容易啊!知人善任,那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恰当任用官吏。要想把臣民治理好,便要给他们以恩惠,这样臣民当然会把恩惠记在心里。既然聪明而有恩德,还怕什么驩兜?何必迁徙流放苗民?又何必害怕那些花言巧语、献媚取宠的坏人呢?”

【原文】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1]。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2]。”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3],柔而立[4],愿而恭[5],乱而敬[6],扰而毅[7],直而温[8],简而廉[9],刚而塞[10],强而义[11]。彰厥有常吉哉[12]。”“日宣[13]三德,夙夜浚明有家[14]。日严祗敬六德[15],亮采有邦[16]。翕受敷施[17],九德咸事[18],俊乂[19]在官。”“百僚师师[20],百工惟时[21]。抚于五辰[22],庶绩其凝[23]。”

【注释】

[1]亦:当读为“迹”,检验。下文“亦言”之亦,同。行:品行。九德:九种美好的表现或德行。[2]乃:这样,就。载:句首语气助词。采采:采:事。采采:动宾结构,从事其事,就是说将要试用他。[3]宽:宽大。栗:严肃恭谨,小心谨慎。[4]柔:指性情温和。立:自立,指有自己的主见。[5]愿:忠厚、老实。恭:庄重严肃。[6]乱:治,这里指才干或能力,特指有治国才干。敬:敬谨,不傲慢。[7]扰:原意为烦扰,但在这里应理解为和顺,指能听取他人意见。毅:刚毅,果断。[8]直:正直,耿直。温:温和。[9]简:直率而不拘小节。[10]刚:刚正。塞:充实。[11]强:坚强,勇敢。义:心地善良,合符道义。[12]彰:明,表现。常吉:祥善,指九德。常:经常,常常。[13]宣:显示,表现,体现。[14]夙:早上。浚明:恭敬努力。家:这里指卿大夫的封地。[15]严:通俨,矜持、庄重恭谨的样子。祗:崇敬、恭敬。[16]亮:辅佐,辅助。采:事务。邦:诸侯的封地,在古代又称之为国。[17]翕(xī):聚合,约束。敷施:普遍推广。[18]咸:都,全部。事:动词,从事,任职,管理事务。[19]俊乂:马融说:“才德过千人为俊,百人为乂。”在这里指特别有才能的杰出的人才。[20]百僚:指众大夫,百官。师师:互相学习和仿效。第一个“师”,活用为动词,效法。[21]百工:百官。惟:思。时:善。[22]抚:顺从,遵从。五辰:北辰。北辰有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北辰居天之中,所以此处用来借喻国君。[23]庶:众多。绩:功绩。凝:成就,建成。

【译文】

皋陶说:“啊!检查人的行为有九种美德,要想说某一个人有美德,就应当以事实为依据。”禹说:“什么叫作九德?”皋陶说:“态度豁达,毫不拘束,又能恭敬谨慎;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行为谦逊而又严肃认真;虽有才干,但办事仍不傲慢;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又不为纷杂的意见所迷惑,而能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态度温和;直率旷达而又注意小节;刚正不阿而又脚踏实地。能够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这九种德行来,就常常能够把事情办好了!”“每天都能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九种德行中的三德来,并且无论早晚,都能恭敬努力地按照这些道德规范行事,那就可以做卿大夫了;每天都能庄重而恭敬地按九种德行中的六德来约束自己的行动,那就可以协助天子处理政务而为诸侯了。如果天子能够合三德六德而并用之,并以之布施政教,大凡依据九德行事的人都给以一定的职务,有特殊才能的人都给予公卿的官位。”“大夫们都能互相学习,百官也都能思考并善于处理自己分内的事情,大家都能遵从国君的指令来处理政务,这样,许多功业便都可以建成了。”

【原文】

“无教逸欲[1]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2]。无旷庶官[3],天工[4],人其代之。”“天叙有典[5],敕我五典五惇哉[6]。天秩有礼[7],自我五礼有庸哉[8]。同寅协恭和衷哉[9]。”“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10]。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11]。政事懋哉懋哉[12]。”“天聪明[13],自我民聪明。天明畏[14],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15],敬哉有土[16]。”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17]?”禹曰:“俞,乃言厎可绩[18]。”皋陶曰:“予未有知,予思曰赞赞襄哉[19]!”

【注释】

[1]无:不要。教:效仿。逸欲:安逸、贪图享受。欲:安乐。[2]一日二日:每日,天天。万几:好多的事情。几:事务。[3]旷:空,这里指空设其位。庶官:众官。庶:多。[4]天工:《汉书·律历志》写作“天功”,上天指派的事。[5]叙:次序,引申为规定。典:常法。[6]敕:告诫。五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和子孝五种伦常。五惇:使五伦惇厚。惇:厚。[7]秩:秩序,这里用作动词,规定秩序。礼:尊卑的等级。[8]自:用,遵循。五礼: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种礼节。庸:经常。[9]寅:恭敬。协恭和衷:同心同德,精诚一致。衷:内心。协:和。[10]五服:标志着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五种等级的礼服。五章:表彰这五等人。章:原意为图案、纹样,这里用作动词,是显扬的意思。[11]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五用:施于这五类罪人。用:施行,执行。[12]懋:勉励,鼓励。[13]聪:用耳朵听,指听取意见。[14]明:用眼睛看,指观察问题。明:赏赐、奖励。畏:处罚、惩罚。[15]达:通。上下:上天和人民。[16]有土:拥有土地的君王。[17]惠:语中助词。厎:致,达到。[18]俞:表赞同的语气词。绩:功绩。[19]赞赞:连言赞赞,模仿其语气。襄:帮助,辅佐。

【译文】

“做诸侯的不使自己产生私欲而贪图享受,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要知道一国之内每天都要发生许多事件,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在各种职位中,都不要空设其位,因为所有的官职都是上帝设立的,怎么可以让那些不称其职、无所作为的人来代替上帝行事呢?”“上帝既然安排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常次序,那么便应当顺从天的意旨,使这些关系都惇厚起来!上帝所规定的秩序,有一定的礼法,我们要遵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的五种礼法,要经常去实践!推行了五礼,便会使君臣之间互相尊重、同心同德、和睦相处,处理好各种事务。”“上帝为了使有德的人各称其职,便制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五种服装制度,以分别表彰他们不同的德行;上帝为了惩罚有罪的人,便制定了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分别用来惩罚五种罪人,这些都应当认真执行啊!为了搞好政务,君臣之间可要互相勉励啊!”“上天都是从民众中间听取意见、观察问题,上天表彰善人,惩罚坏人,也是依据民众的意见进行的。上天和下民的意愿是相通达的,谨慎啊!拥有国土的君主们!”皋陶说:“我的话都是顺从天意,一定可以用来实行的吗?”禹说:“对啊!你的话是可以实行并获得功绩的。”皋陶说:“其实我又知道什么呢?我只是一心想着如何协助国王治理国家啊!”

【评析】

皋陶对参与治理国家的人提出了修身、知人、安民三项要求。这些要求的前提是实行德政,而不是苛政、暴政。修身养性、知人善任、安民从理论上说起来很容易,在实际当中却非常非常不容易。政治家因为公务繁忙,权力斗争激烈,少有时间用于提升修养、提高素质,官场上野心家、阴谋家、奉承献媚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多半戴着厚厚的面具,难以识破。他们抓住人性中喜欢别人奉承的弱点,化妆表演,实则为自己捞取好处。得逞了,就为世人作出了榜样,以行动告诉人们还是做官好。安民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人力物力。

皋陶提出的从政者应具备的九种品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对政治家们最高的要求,是政治家能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倘若全部具备九德难以企及的话,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六德;再不行,还可以退一步,只具备三德,便可以于国于家于民有益了。一德都不具备,只会乱国、扰民,只适合作一介庶民。

具备九德需要足够的修养,而且还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考验。比如,性情温和的人往往没有主见,要他两者皆备,可以让他多去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来锻炼。有才干的人往往自视甚高,恃才傲物,主观自信,这样的人让他多碰几次壁,多摔几次跟头,让他知道世界有多大、有多复杂、有多少人力所不能及的意外。

所以,培养九德就是一个过程,也许还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这就有个问题:让无德的人或少德的人到重要的领导岗位去摔打锻炼,岂不是误国误家误民?也可以反问:如果不通过摔打锻炼的实际考验,不把骡子和马牵出来溜溜,怎么知道是马还是骡子,有德还是无德?

这是帝舜在位时与大臣讨论政务的一次会议记录。对于这种说法,今天只能当作传说来对待。皋陶为尧舜时代主管刑罚的大臣。篇首记录皋陶与伯禹的讨论,篇名由此而来,“谟”是谋划的意思;接着记录了舜、禹之间的讨论,帝舜朝堂上的乐舞盛况;最后记下了舜与大臣之间歌诗唱和之乐。篇中强调修身、知人、安民、勤政、任贤等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所描绘的升平景象,为后世社会的“文治”提供了一个样板。

同类推荐
  •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作者以调侃、风趣、幽默的文笔,书写百家讲坛那些人和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悬念:学者怎样上电视?如何从"学术人"变成"电视人"?学者是否应该明星化?上了"魔鬼的床",主讲人被"截短拉长",是否还张扬个性?易中天、于丹等人是怎样被发现,并被拉上"魔鬼"之床的?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等人一讲成名,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了阎崇年青灯独对,坐拥书城五十载,厚积薄发,面对台下一名观众,一举成名;性情中人易中天妙语如珠,机智洒脱,哪怕是与央视名嘴对话,照样挥洒自如,机锋迭出;于丹为人谦和冲淡,洞察人世,掩不住顽皮活泼,骨子里侠气激荡;老夫子王立群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他用苦难来磨砺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自己;纪连海懵懵懂懂,总是被好运眷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嘎小子,成为名动一时的中学老师……《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不仅对十大主讲人做了精彩的描述,对栏目的一些运作内幕,如何在大学里"选秀",如何"修理"大腕主讲人,都有细致生动的解读。
  •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系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几十年来在台讲授《孙子兵法》的集大成之作。《毓老师说孙子兵法》重在告诉读者要懂得变局,知晓为人处世之道;要有智慧,遇事要以智取;更强调,凡事要留余地,得势时不可以赶尽杀绝。《毓老师说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最终的目的是使人类和平,天下一家,所有人类都同一尊贵,应同等对待!如能用此一眼光读《孙子》,相信人人皆可用智慧,为自己也为家人谋得一幸福的人生。如果社会因为智者多了,大家遇事能以智取,不作无谓之争,和睦相处,社会、国家也就日趋于安宁。大家共存共荣,互不侵害,最终才能达成天下一家的理想。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才只开了个好头。地处海峡西岸感潮地带,有活泼源头,有海涌回澜,风景无限,逝者如斯,可别打盹!漏了一组新镜头,便会遗憾凝眉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热门推荐
  • 思维的乐趣

    思维的乐趣

    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自身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为重要矿藏,用杂文以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由和理性的反思和书写。由李银河编选的王小波杂文集《思维的乐趣》展示给我们的正是一座巍然屹立于戏谑的笑容和令人会心而战栗的幽默之后的智性的迷宫,并让我们在真切地体会到思维给人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快乐的同时,从他那里学会如何去独立而自由地思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神火凌天

    神火凌天

    少年罗昊,本为天纵圣体,却被封印。十年沉寂,受尽屈辱,一朝崛起,炼九天神火,从此逆天破命,以无敌之姿逆天崛起,脚踩八方,鏖战天下,举世无敌!一雪前耻。大世天骄,万域纷争,一条与亿万神魔争锋的无敌之路!有古兽只手遮天,有大魔祸乱天地,有人族先贤镇压八荒,背负希望,挽山河于破碎之前,护日月于血染之时!胆敢染指这片世界之人,都将在这片世界喋血。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人族绝不为奴!湮没的星空,远去的天族,缘起缘落之间,背后是什么?大道争鸣,界域之外,至强之争,争相竞逐那无上之境。直到世上无人敢称尊,我帝昊!为周天之主!
  • 喇嘛代报案(中篇小说)

    喇嘛代报案(中篇小说)

    桑多乡的后乡长正在办公室里发呆,听到几下胆怯的敲门声。他猛地站起来,不小心撞翻了身后的背靠椅。这时,敲门声停止了。那人似乎是在静听门内的动静。也许听到了后乡长在慌乱中发出的声响,那人又敲起门,这次的声音是坚定的,不慌不忙的。后乡长最近动不动就发呆。原因嘛,既和无穷无尽的工作有关,又和媳妇的唠唠叨叨有关。如今乡上的工作都围着老百姓的生计转,乱如细麻,理不清,也不好搞,更搞不完。媳妇是个文盲,不懂也不关心国家政策,肚量又小,尽盯着蝇头小利,又熟知自家男人的脾性,乡长这顶官帽的光环在她眼里早就暗淡了许多,因此不是很支持男人的工作。
  • 魔法与冰火之战

    魔法与冰火之战

    剑与魔法的世界,实力为尊,拳头大才是真理,可是一段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记忆却阴差阳错的被东方红叶得到,他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变化?欢迎来到异界,我是东方红叶。
  • 魔妃别嚣张

    魔妃别嚣张

    一场恶战,使得绝世天才顾倾城魂穿到五百年前的一个天生废材身上,这就算了,身份还是一个不受宠的太子妃?!一切重新洗牌,步步为营,身负重任,携一身魔功,坐拥上古神兽,迎接那场惊天浩劫,任你前路多么曲折坎坷,也要一一踏平,执掌命运轮回,搅动八方风云!且看她一代魔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再次谱写她的传说!这个世界,没有规则,实力就是硬道理!男女主实力1V1强宠,强强联合,谈情打怪,升级历练,共同成长!(欢迎收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清天心正法

    上清天心正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厨神世界

    厨神世界

    这是一个崇尚厨艺与饮食的地方,想要成为天下的霸者,必先执掌厨神世界。一个人人瞧不起的没落子弟,成长为举世无双的绝世厨神。血雨腥风、生死兄弟、侠骨柔情,身在绝境的他,却能在厨神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什么叫嚣张?什么叫强势?什么叫幸福?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有故事可以说。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