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9900000001

第1章 美妆部分(1)

花钿

贵族女子的优渥与闲适

《南歌子》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倚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唐·温庭筠)

温庭筠擅写女子相思和闺情,旖旎缠绵,九曲心事,都在他的笔下兜兜转转。这首《南歌子》也是写闺中相思,女子斜倚枕畔,半盖锦被,床上装饰着金纱帐,眉间点缀着翠钿花,隔帘听莺儿叫,望春光好,心里梦里念里,都是一个人。她妆容精致,神情却慵懒着,对春光无意,打扮精心,皆因相思二字。

眉间翠钿深,是说女子眉间画着翠钿。翠钿,是花钿的一种,绿色。花钿颜色纷繁,花色也多,是古代女子化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些闺情妆容上,诗人是比史官更忠实和真实的记录者,关于花钿,翠钿的诗词洋洋洒洒,为今天的我们,展开了一幅古代美人妆容的画卷。

张泌《浣溪沙》也有美人饰翠钿的描写: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沉吟,翠钿金缕镇眉心。

小槛日斜风悄悄,隔帘零落杏花阴,断香轻碧锁愁深。

这是说一个春睡起的女子,头上的花冠都歪了,一枚翠钿贴在眉心,依然是慵懒神态,清愁春恨,说到底,也是相思起,导致春光失色。

通过诗词记录,今人大概能了解,隋唐和宋,女子们使用的花钿多为翠绿色,翠眉翠钿,丹唇皓齿,是标准的美人儿形象。

宋代徐俯也有《浣溪沙》,描述美人花钿:

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

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十千名酒十分倾。

一枚小小的花钿,给美人增添了几分颜色和风情。

还有同是宋代的大词人姜夔《好事近》:

凉夜摘花钿,苒苒动摇云绿。金络一团香露,正纱厨人独。

朝来碧缕放长穿,钗头挂层玉。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

这阕小词说明,花钿其实是首饰的一种。夜深了,女子要休息了,便将钗环首饰卸下,花钿也取下来,放进梳妆盒。

花钿因其小巧,妆点,摘卸,还是要费些心思的,否则很容易弄痛皮肤或者随便将它遗落在哪个角落,丢失。每当夜色覆下来,微软的烛光中,女子凑近菱花镜,轻轻揭下额头的花钿,拈在手里,指尖渡过鸾镜,微凉,那么明澈冷硬之物,对比手如柔荑,花钿清脆,柔软与坚硬,明镜似乎一个洞悉人心的仪器,映照出女子心中的九曲回肠,万种寂寞。

南朝诗人梁沉约《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钿。

一枚花钿,点缀额间寂寞,也打发大把时间,每日晨起,细细妆起,深夜,又轻轻摘下,许多个这样重复的日夜,仿若轻轻的叹息,叹息流年似水,年华空耗。反不如一枚翠钿,经得起等待,经得起岁月,一直翠美着,绵软着。

诗人李端笔下的女子是: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装饰了花钿的女子有多美丽呢,连水里的荷花都要妒忌她们呢!

章孝标则在《柘枝》诗中描写了一位风姿绰约的舞姬: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摇。

这个小女子穿着罗衫,眉间点着花钿,穿棉靴,细腰如柳,风姿卓约,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跳舞,舞步轻盈,花团锦簇。

所谓花钿,是古代女子贴在两鬓、眉间或面颊上的一种花朵形的装饰物,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它的源头无考。早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女俑的脸上,就画了许多呈梯形状的三排圆点,这也应该是古代女子妆容史上花钿的一种。河南信阳出土的楚墓彩绘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点有圆点,这应该是花钿的雏形。

唐末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

五色花子,和陶俑木俑脸上的小圆点,都是花钿的雏形。

自从有了人类,女子对美的追求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她们在不断的尝试中与改良中,终将一枚小小花钿,掩进沉重的历史,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

唐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靥钿之名,盖自吴孙和误伤邓夫人颊,医以白獭髓合膏,琥珀太多,痕不灭,有赤点,更益其妍……以丹青点颊,此其始也。

说三国时期,吴国太子孙和喝酒后,在月下舞水晶如意,不小心伤到了最宠爱的邓夫人的脸,命太医医治,太医用白獭髓调和琥珀给邓夫人治伤,伤愈之后脸上留下斑斑红点,无法去除,邓夫人觉得自己毁容再难得宠,孙和却觉得,这样的红点,反而给邓夫人更添妩媚,更喜欢她了,邓夫人因祸得福,后宫里见状,也纷纷模仿,于是,人人面颊上点红点,期待得到孙和的宠爱,宫廷的就是流行的,民间也很快兴起了丹脂点颊,世世流传。

其实并不是面颊上红点好看,而是爱由心生吧,情人眼里出西施,伤痕也好,圆点也好,他爱的是面前这个人。所以那些模仿的人,除了留下花钿妆,并没有因此得到太子的眷顾和宠爱。

邓夫人的花钿是贴在面颊上,所以也称为面靥或笑靥。

最特别而浪漫的花钿之源传说,与邓夫人面上红点无关,而是来自寿阳公主。

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写: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寿阳妆。

南朝宋武帝的爱女寿阳公主,某一天,来到梅林赏梅,玩累了,就在暖洋洋的含章殿屋檐下设的美人榻上睡着了。一阵微风吹来,一朵红梅飘飘悠悠落在公主额头,她醒来,怎么清洗也无法将这朵梅花从额头拂落,后来,皇宫里想了许多办法,都没能将这朵梅花自公主脸上擦拭拂落。于是,公主只好带着这朵梅,在宫里走来走去,因为额头上的五色梅花,公主愈发娇美动人。

宫里爱美的女子多,她们见公主如此娇媚,也学着在额头妆点梅花瓣,轻轻贴于额头,可是梅花只开一季,梅花落了之后,有那大胆爱美的,便摘了桃花来贴,依然美丽。所幸四季都有鲜花,女子们遍采四季之花,贴于面额,后来干脆自己剪来贴画,倒也别致奇巧,一年四季都可装饰,形成花钿。

五代前蜀时期诗人牛峤在《红蔷薇》中写道: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便是这段典故了。

梅花落于公主额,这样浪漫美丽的传说,给花钿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所以后世有人说,寿阳公主其实是梅花仙子,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大胆浪漫的想象力,是美好而丰腴的精神信仰。

花钿到底起源于何时,一直有争议,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这枚小小的花色经过了演化,升华,愈发美丽妩媚,点缀在女性的眉间,也点缀在男人心间。

最凄艳的花钿便是贵妃额上的那一枚了: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花钿之所以会落入泥土,实在是贵妃死前经过了一番挣扎——谁愿意就花样的年华就死呢!所以,推断,杨贵妃不是自缢,是被乱军或者随行太监生生勒死的。白居易笔下的贵妃凄凉惨死,挣扎至花钿落地,让人心酸。

花钿是贴在面额上的,到了唐代,粘贴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花钿使用的是一种呵胶,此物一经呵气便发粘,相传是用鱼瞟制成的,粘合力很强,可用来粘箭羽。女子用之粘贴花钿,只要对之呵气,并蘸少量唾液,便能溶解,将花钿牢固贴于额头。卸妆时用热水一敷,便可揭下。非常方便,却不会担心脱落,所以,推断,贵妃死时花钿都掉了,实在是经过了一番强烈挣扎导致。

花钿起源不可考,但是花钿的全盛时期是在大唐,又逐渐寂灭于素淡的元代。花钿的起源五花八门,各种传说都有,材质和制作工艺,也丰富多彩。

五代后蜀孟昶妃张太华《葬后见形》写过:寻思往日椒房宠,泪湿衣襟损翠细。诗中的翠钿是用翠鸟的羽毛制成的。

大多数花钿,是巧手女儿们用金箔银箔纸剪出来的花样,此外也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大唐女子对美的追求和发扬,可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巅峰。

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写: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这是用蜻蜓翅膀做的花钿了。

贵族女子,每日里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梳妆打扮,闲了在花园里看一回花儿,看一会儿水,也有那调皮的,扑一下蜻蜓,拈在手里,觉得蜻蜓翅膀小巧可爱,又薄如蝉翼,于是灵机一动,剪下蜻蜓双翅,描了金粉金线,贴于额头,真是别致天成。

卢纶《古艳诗》中写道: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珠帘觑客来。推醉惟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亦是刻化了一位神态慵懒娇憨的美丽歌女,凭借着手中摆弄的一枚小小花钿,平添了几许妩媚和风情,看的人,都醉了。

花钿是统称,它的形状多变,因人而异,除寿阳公主的梅花形,邓夫人的圆点型,还有新月醒,星星型,牛角形、扇面状、桃子型……女子巧手,喜爱的各色花物都可剪来贴于额间,每一朵花钿,都是一次轻轻的抚摸,肌肤与肌肤的温暖相触,花钿微凉如细雨,悄然落在眉间,开出或婉约或艳丽的花朵,镜子里,女子双手扶持,对仪容做最后的修整。

有些花钿的图案,是需要手绘的,比如古诗中常常提到的翠钿,便是由各种翠鸟羽毛制成,整体花钿呈青绿色,晶点闪闪,清新别致。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温庭筠很细致的,捕捉到了千年前的这一细节,刻画出一枚珍贵珍稀的翠钿。

花钿装饰一直延续到宋代,从宋代几位皇后像中依然可以窥见花钿的风采,只可惜,随着社会上对女性的约束越来越多,随着朱熹三从四德说的发展,女子素面淡妆,做娴静状方算淑女,花钿与许多装扮都渐渐失去了本色,到现在,终于无踪迹可循了。

花钿是女子的爱物,是妆台上必备的首饰之一,是贵族女子闲来无事,精心贴于额头的一抹寂寞。是情长恩短之后的浪漫想象,其实,她们明白,花钿悦的是自己,并留不住男人心。

时世妆

流行就是一阵儿接一阵儿的不可理喻

《时世妆》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唐·白居易)

大唐是女子最恣意的一个时代,她们浓妆艳抹,鲜艳如花,男权倒退,女权空前膨胀,男人的审美已经完全无法影响和左右女性,她们恣意而为,酣畅淋漓,在妆扮上和服饰上,都接近封建社会的巅峰。

女子的审美和妆容,一直随着大时代变化。盛唐,女子丰腴端丽、健硕为美,完全摒弃了对女性美的要求——卓约飘逸瘦弱楚宫腰。

封建历史上,大唐是唯一的一个时代,女子的心像身体一样宽泛,每一个女人,都盛开如牡丹。她们穿露胸背的衣服,披着华丽的披帛,她们任由身体丰腴,心灵绽放,她们可以自由选择婚姻,甚至可以拥有多个情人,武则天之外,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玉真公主,韦后,安乐公主,高阳公主……这些上层社会的贵族女子,都或多或少有几个情人,世人竟然认为自然,这要换到礼教森严,妇德严重的宋朝,恐怕早就够浸几次猪笼了。

所以,大唐的女人们,穿什么样的衣服,化什么样的妆,选择怎样的情感方式,都是自由的,男人们看不惯,社会道德不允许,统统都毫无意义,她们不在乎,女权几乎和男权平齐,于是,连历史都有了幽怨之声。

《旧唐书》里有一段话这样写: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不讳。

说女子太不像话了,一点也不听男人的话,盲目追求时尚,甚至,为了时尚,她们连美不美都不在乎,真是一点也不顾及男人的感受啊。

时世妆是很特别的一种妆容,虽然在上流社会的女子间很是流行,却并不符合正常审美,白居易完整描述了时世妆的特点,他的另一首《上阳人》也是写妆容的: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诗的意思是说,一群很老的宫女,在冰冷的后宫消磨了几乎一生的时光,因为身处冷宫,她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翻云覆雨,还保持着进宫时最时髦的打扮,实在是过时的很厉害,她们连最时髦最流行的时世妆都不知道,还画着细眉,做天宝年间的打扮呢。

元稹写过:近世妇女晕淡眉目,绾约头发,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

没人认为时世妆是好看的。就连时世妆最流行的时代,大家也觉得这妆容很丑。女人这样的明目张胆将浓艳涂抹到脸上,搁到宋代和元代,肯定要被乱棍打死的。太招摇了。

不止元稹,白居易也不喜欢。所以写此诗嘲讽,连带警醒世人:昔闻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

好像一个长者在那里感叹: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你们的打扮都成了什么样子哟,照照镜子嘛!

有人甚至厌恶此妆,将时世妆和大唐灭亡联系起来,说此妆容有亡国悲戚之兆。

这种上纲上线牵强太过,甚至可以算是无聊。但,时世妆并不好看,不止男子如此,女性自己也并不觉得好看。

唐代诗人秦韬玉《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女夸口说自己的手巧,却并没有想要像贵族女性那样浓妆艳抹,反而素淡可爱,她叹自己没机会,也顺便欣赏了自己的洁净天然。

同类推荐
  •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

    本卷收录了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这些散文大都写的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散文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 华杉散文选

    华杉散文选

    全书共收入文章130篇,分为《乡情如歌》、《亲情点灯》、《爱情围城》、《心情留痕》和《杂七杂八》五部分,较为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归来记》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第六部。《空屋猎“猛兽”》是福尔摩斯历劫归来后办理的第一则案子——自从福尔摩斯与伦敦罪犯首领莫里亚蒂教授双双跌落雷清贝瀑布后,所有的人都以为福尔摩斯死在雷清贝瀑布——未料八年后福尔摩斯化装成老流浪汉回来,利用他在贝格街的旧宅一举破了三起伦敦市悬而未决的案子……故事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侦探小说迷的愿望,其创作过程本身即以足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段永难磨灭的佳话。
  • 综穿之炮灰黑化日常

    综穿之炮灰黑化日常

    这是一个个穿越与反穿越,炮灰黑化逆袭的故事!被夺舍的顾淼(连载中)林家幺女穿成男主他妈女主她姑带着古宅在六零第二婚我的工农兵大学知青的女儿农家老太……PS:年代文!!!
  • 我家女王超萌的

    我家女王超萌的

    【高冷女神*腹黑助理】谁人不知,京都大boss乔木冷酷决绝,杀伐决断,从来不喜女色!却被京都所有女生称之为男神!但是没想到男神突然喜欢上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还是大boss的助理!从此,“夫夫”联手,共卷京都风云!安助理:“乔总,这个文件需要签名。”乔木看都没看直接签上了名字。安助理:“乔总,现在民政局还没有关门。”乔木:“……”看了眼前这份合同:【结婚协议书】乔木:“你这算骗婚吗?”【女扮男装,男女主身心干净1V1】
  • 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自述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赢在第一步:从零开始学选股

    赢在第一步:从零开始学选股

    选股是关乎股票投资盈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掌握选股的方法和技巧后,就已经取得了投资成功的先机。本书共分9章,以多视角、多层次的选股方法和技巧为主要讲述内容。具体包括:如何分析基本面、基本面有哪些必知的内容、基本面选股技巧以及技术面上的K线选股、均线选股、趋势选股、量价关系选股、指标选股等内容。全书采用大量的案例分析,以类似实战的方式使中小投资者在阅读时不但容易记忆,而且更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 奈何孤驾到

    奈何孤驾到

    她的一生,就如那个男人,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都付出给家国天下,最后,一样被守护的人背叛。而他,一身华贵翩翩飒飒,游戏于权利的纷争,却一心守护着所爱。她的恨意,他来完成。*****1.不喜勿喷2.女扮男装
  • 幽玄明烨

    幽玄明烨

    前世光景,恩怨万千。世人都说:“你若给她一根竹竿,她也能让你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云幽明死了?不可能!!!且看我换魂大法,许你今生再创辉煌!!!
  • 我亲爱的傅先生

    我亲爱的傅先生

    江城人人都知,看似温和的名媛陆挽音,是个厉害角色。母亲早死,父亲偏宠继母继妹,她却能在这样的处境中,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续优雅高贵的做她的陆家大小姐。然而傅亦川将陆挽音捡回家的时候,她被未婚夫背叛,狼狈,无措,可怜,失魂落魄。傅亦川把她娶回家,悉心照料,处处迁就,给予她十九年来从未有过的爱。人人都说,是陆挽音用尽手段,迷惑住了江城新贵傅亦川。而事实上,是傅亦川近乎病态般的迷恋着自己这个会时不时亮爪子的小太太。 陆挽音说:“我于傅亦川而言,不过是他在想结婚的年纪恰巧碰上的一个对的人。” 而事实上…… 傅亦川觊觎陆挽音,绝不止一两天,也不止一两个月,甚至……不止一两年。
  • 萌宝出击:爹地,妈咪又跑了

    萌宝出击:爹地,妈咪又跑了

    他要她为她生下孩子才肯放过她,但却由于种种误会,在她怀孕之时对他心灰意冷。五年后,她带着天才明星宝宝华丽回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