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3200000006

第6章 夏衍30年代的电影剧作艺术(4)

《春蚕》是茅盾先生1932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32年11月的《现代》杂志第二卷第一期)。小说描写了农民老通宝一家把生活的希望寄于养蚕卖茧上,结果,由于进口人造丝的冲击,蚕茧丰收却遭遇破产的悲剧。这部小说发表以后,受到进步文化界高度评价。它以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和民族工业破产的现实,以其深刻的揭露批判意义,达到了小说创作的高峰。它以平实朴素的表现手法,加强了小说的纪实性,增加了表现的力度。它与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所反映的“谷贱伤农”的现实一样,描绘出一幅中国30年代农村生活的面貌。

夏衍把这部小说的改编,作为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剧本创作,与《狂流》一样,他再一次选择了农村题材,除了他对养茧的兴趣与熟悉外,说明了他对农村乃至社会经济问题的关注。这一点恰恰是当时进步作家、文艺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创作取材的对象。夏衍认为《春蚕》小说“不仅是真实地对蚕丝问题作着素描,而是联系到整个的社会经济机构与农村问题的一个郑重的解答”[43]。这也证实了夏衍之所以改编这部作品的主要着眼点之所在。如果说《狂流》的主题确定为天灾来自人祸,把阶级压迫的理性概念作戏剧性阐释的话,那么《春蚕》的主题是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特别是农村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的侵略压榨下的经济惨状作深刻暴露,表现出真实积极的时代感。

《春蚕》的改编确是一次不寻常的举动,对电影文化运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它是开辟了中国的新文艺电影之路”[44]。电影艺术长期以来处于与进步文化界相游离的状态,只作为小市民阶层的“消遣品”,“影界对于新的文学的作品是一向置若罔闻和不屑采用的”。[45](新文化界以前对电影界也是“敬而远之”的)。而以《春蚕》为代表的一批左翼进步电影剧本的出现(也自然包括影片的摄制),“把一向作为‘罗曼司的记录’的电影转向到‘社会生活史’的方面去叙述”[46]。有意识地使电影与左翼文学界乃至进步文化界迈出一致的步调。“从中国电影文化运动的发展上看,……可以说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47]其次,为当时电影界变革中的剧本荒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把电影中的意识形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更把电影的文化形态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这种结果,无形中使电影剧本这一文学形式获得了新的品质:用“坚实而严肃的手法”[48]创造的散文化的纪实性风格。

但是作为电影剧本的《春蚕》与原小说相比,仍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变化,除了必要的形象化工作之外,夏衍还作了以下一些增改:在剧本开始增加课堂教学和一些新闻资料、数字图表,这些资料计有“人造丝历年输入中国统计表”、“华丝历年输出统计表”及“从小至大的新闻纪事—华丝输出锐减、虹口丝厂全体停工、丝厂关门引起纠纷”等等。这些材料为人们对民族工业的某一部分作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剧本故事发生的背景提供了教材,也加强了故事的说服力。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构思,以一种训喻的方式,把观众作为学生,使他们对由于“几十年来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已经使过去的光荣变成了无常的春梦”[49]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训导话题留下深刻印象。在故事的叙述顺序上,剧本把老通宝为生活计把丝送进当铺的情节由结尾提升到开头,也在客观上加深观众的这种感性认识。此外,剧本增加了老通宝借债的情节,这个情节是造成老通宝心理压力的整个叙事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还有荷花的戏得到加强,增加了多多头扔掉大蒜头的细节等等。

如果说剧本的主要情节、主题、风格忠实沿袭了茅盾先生的小说的话,那么这些增改无疑鲜明地体现了剧作者个性的东西。

首先,剧本在忠实于原著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春蚕》只是把文学的作品忠实地搬到银幕上”[50],电影中以往不乏对旧小说的改编,或取主要故事情节,或改头换面,将旧瓶装新酒,或截取某一段,重新发展为一个新故事。因为均取材于通俗、娱乐性较强的小说,如武侠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等,其本身的价值与创作目的,也不需要严谨的改编,只是“为着适合颓废的人们这一时的娱乐而搬上银幕”[51],当然人们也不会对于改编作品与原作的距离进行挑剔。而茅盾的小说则不同,它以其现实的价值,成为新文学的重要作品。夏衍对它的改编就成了与过去的改编迥然不同的新工作。为了不降低小说的品位与价值,态度的严谨,手法的忠实,使这首次的严肃的改编成果不能不显出些许拘谨,甚至“字幕也就尽可能地用着原来小说中人的对话”[52]。但也必须承认夏衍确实做到了尽可能的忠实,对原作的主题精神与结构风格做到了尽可能地保持。正如他所做的解释:“这一不是Melodrama(情节剧)的而是极端素描的题材”,“所以在编这剧本时,我很注意‘教育’这一点。因而取了‘纪录电影’的方式。”所以,“与其为要使它多些趣味而加入了许多格格不入的穿插,实在还不如保持它这样一种情绪来得好”[53]。证明剧本对小说的忠实和既成的风格,是夏衍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是他创作上现实主义的深化表现。

其次是保持甚至加深主题表现的深度,这是夏衍所作增改的一个主要目的。他把原作隐含的农村经济和民族工业破产的现实,通过这些而推到了表面,“作者有意识的在画面上展开黄浦江的兵舰,煤油和肥田粉的深入农村,以及开始时丝业衰落的数字图表……”“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这些……无论如何这是剧的中心”。[54]建立故事与环境背景之间的联系,是左翼电影剧作家的重要贡献。夏衍作为主将之一,在意识与技巧上都是开创者。以《春蚕》为例,他所作的增改的剧作功能主要在于加强背景的真实感和制造人物的悲剧性上,这些东西在故事中将人物与社会背景环境中间建立起这样互相依托,互相映衬的关系,“鲜明地勾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般形态”[55]。最后,当一切希望都幻灭了,多多头把蒜头抛进溪水里,水面泛起圈圈涟漪,是人物不再相信希望的形象化比喻。这是现实主义典型化手法的出色运用。

从小说到电影,从文学形态到银幕视觉化形态的文字表述,这中间是要经过一个转化过程的。一部作品改编的好坏,主要看其这个转化是否成功,即是否在不损害原作主体风格和思想的前提下,用另外一种艺术语言的最恰当的方式再现原作品的精髓。这种艺术语言的转换,无异于一次重新创作。《春蚕》小说,其实包含了很多动作化、视觉化的成分,从养蚕到作茧这一套记录式的叙述详实地介绍了劳作的程序,用电影来再现这个过程不是什么难事。而唯难在如何用画面形式表现冲突—更多的是心理活动、心理冲突。随着仪式,大蒜头、荷花风波、借债直到卖不出茧子,几段重要情节以有效的时序和节奏展开叙事主题,递增心理压力。剧本成功地营造出一种不祥的气氛笼罩和人们心中不得不抱有希冀之间的那种悲惨的折磨与煎熬。这种悬念性因素一步步地深入,伴随着蚕的长大、成熟,伴随着主人公对报偿的期待却日夜提心吊胆的复杂心态,又没有让这个过程变成突出的戏剧化冲突,而损害整个剧作风格的原态。正是这种在内部涌动的压抑感是剧本改编的成功之所在。

夏衍对这部小说的改编是时代的需要,是30年代“文化革命”的深入,是“中国的电影事业在文化的坛上开出了绚丽的花朵”[56]。他在这部改编作品中开创了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纪实性的表现手段,表面平静的叙述态度、冷静客观的观照视角使剧作本身缺少表面化的戏剧性成分,有别于传统作文法,亦被有些人不解:“使人感觉到比较的沉闷”,“剧的成分太少”,“故事不戏剧化”,“难于引起‘剧的紧张的空气’”等等[57]。这些异议说明人们对电影剧作要素的某些误解和时代局限,也正从另一侧面表明这部作品气氛上的独特之处。这种风格在夏衍后来的电影剧作中得到完善。

同类推荐
  •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本书从历史层面叙述影视艺术的发展,认识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从理论层面分析影视艺术的语言系统与理论演变,认识它独具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从艺术层面解读与鉴赏中外优秀电影作品,感受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 国宝

    国宝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国宝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本书从各个领域选取了六十余件有代表性的国宝,进行系统的编排,力求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每件国宝都配有精美的图片,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激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国宝的关注和热爱,从国宝中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的国宝。包罗万象的名家字画、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这一片片历史的残骸,它们记录了大量的文字信息,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自己也成为了传奇。不管是历史的残简碎片,还是体系完备的煌煌巨制,都是民族的魂魄,中华的瑰宝。本书中介绍的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们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国家辉煌灿烂的文化。
  • 中国的相声

    中国的相声

    本书以史话的笔法,追溯了中国相声的历史渊源,讲述了波澜起伏的百年相声发展史,是相声艺术领域的经典著作。此次增订,收入作者评论马三立、侯宝林、马志明、郭德纲、梁左等诸多相声名家的十余篇文章,以飨读者。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热门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燕归来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燕归来

    《燕归来》主要讲述一个三男为追一女,结伴同行去西部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女主人公杨燕秋,经历了从难民到丫鬟再到富家小姐的蜕变,从没有饭吃到锦衣玉食,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养父的去世,让她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个世界,重新自己奋斗,抱着寻找自己的亲人的愿望,怀揣开发西部的宏大志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部的征程。
  • 谈婚论价

    谈婚论价

    原以为堪称现代奇迹的爱情马拉松道路终究不会平坦,直到跑完全程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一路下来竟成了一场跨栏比赛!
  • 孟汤

    孟汤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曲折阻挠才可成长?一个人,又要经历多少舍取才可圆满?三生石旁,忘川河边一碗百味的孟婆汤,又夹杂了人生多少味道?凡尘俗世,红尘袅袅,又困住多少痴心男女?是悔恨,亦是不舍?是留恋,方是释然?看那一碗汤,毁掉前世一生缘;看那一抹笑,道尽人生一世艰。我是孟婆,千百个日夜里,我都会和你一起,去缅怀,过去的时光。
  • 夫君无奈:庶出娘子要夺势

    夫君无奈:庶出娘子要夺势

    柳书亦只想带着生母平安度日,可奈何现实总是将她一步步逼进深渊。罢了,既是如此,那不管是何夺人所爱,还是冷血弑父,她都统统背负。只要对其伤她母亲之人以牙还牙,万死也愿。
  • 百年时尚符号

    百年时尚符号

    本书阐述了旗袍、高跟鞋、电影院、交谊舞、美发、内衣等时尚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在国内引起的反应及风波等。《百年时尚符号》对于时尚文化收藏者来说,具有收藏价值。
  • 修了个绝世衰神

    修了个绝世衰神

    原名:《大佬快来渡我鸭》《大佬修神欢乐无比》《绝世衰神》地球暴走群中——【院长老子】:“苏妲己,你又兼职接私活,说了多少次了,身为共享修神世界老子学院的老师,一定要注意优雅的身份。”【开天老铁】:“苏小妹儿别怕,盘哥哥这里新出了一批神兵利器,抽空过来整哈广告代言啥的,价高,量大,管够。”【姻缘一线牵,远离单身汪】:“有没有搞对象的?没有,我等会再来哦。”【想追太阳】上线。【想射太阳】上线。【最后一只金乌】上线。……【帅得你发慌】@全体成员:大家好,我系渣渣水,全名划清水。……【瞄人缝】:圈子懂不懂?【鸭神鬼三多】:cp懂不懂?
  •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他一定是太过仁慈,才会这么在意他身边这个特别的小秘书,甚至几日不见就开始怀念起她的味道,更可恶的是,这个女人早在多年前就怀了别人的孩子!
  • 幻樱曲

    幻樱曲

    (作者纯粹小白,水分有点多,想看的话要有点心里准备,我没有大纲,毒点注意)命运也许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光,只有一只小小的蜡烛照着前行,你还会继续走吗……当然,命运可能也是一本书,当你写下,命运就已经开始了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很简单,紧接着面临怎么写的问题。我咨询了一下正准备睡觉的妻子,她对我的写作毫无兴趣。她一向对我的写作毫无兴趣。但我的写作也不是无用的。因为非常明显,稿费可以列入生活中的一项进账。如果让我考虑在富有的情境中做一个伟大的希尼(爱尔兰诗人),我是愿意的。我现在当然也愿意把我所喜爱的希尼的名字说出来。因为是从阅读希尼开始,我才知道怎么写作的。但在这一篇文章中,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哪里呢?如前所述,我已经谈到了经济问题。
  • 穷人好办事:创富与成功需要掌握的办事方法

    穷人好办事:创富与成功需要掌握的办事方法

    过去常说,一无所有的人办事,一个字:难。正所谓“人穷办事难”。贫穷失败、怀才不遇的人说话,一个字:轻。正所谓“人微言轻”。其实,办事不难,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办事成败的并不完全是你所拥有的关系、背景和财富。有那么多成功和富有的人都曾经一贫如洗,但最终靠着自己的奋斗精神和办事绝招,一步一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前程。本书概括起来将从三个方面提升你的办事能力:第一,树立正确的办事心态;第二,办事才能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第三,把办事当成人生的挑战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