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100000004

第4章 儒家婚姻中的两性观念(1)

一 序言

中国的传统婚姻制度与婚姻礼仪在周初基本完备,是周贵族家国一体化与儒家尊卑秩序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婚姻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但因这种婚姻是建立在男权制基础之上,所事宗庙,所继后世,所指都是男本位。这种婚姻是妇女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性失败基础上建立的,男女两性主体客体的关系是天与地的关系,体现的是“男尊女卑”、“男外女内”、“三从四德”的两性观念。

父权制下家国一体化或曰家天下的最大特点是人伦、政治、道德一体化,统治需要流着自己纯正血统的后代,子孙必须在长幼尊卑人伦关系的家庭中成长,要拥有众多的子孙后代必须有众多的女人生儿育子,因此婚姻成了统治与子孙来源的源头,所以儒家说:婚礼是王化之基,人伦之端,万世之嗣。

儒家一方面重男女夫妇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易·序卦》说: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1]

一方面又男尊女卑,男主女顺,男女有别。男女夫妇之重要,主要指作为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的传宗接代与宗法家庭的香火延续。男权制下,男女夫妇家庭人伦再重要,也是在男尊女卑、夫为妻纲性别原则之下的性别关系。

但在父系男权制前,男女关系并非男尊女卑,而是相对平等的两性关系。女性甚至比起男性还略微更受尊敬。《说文解字》说:娲,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也。[2]但《淮南子·览冥训》高绣注却说:女娲,阴帝,佐宓牺治者也。开天辟地的神在三国之前是女娲,但到了三国之后被篡改为盘古。到了男权社会,女人的地位由原来的创造世界变成了后来的辅佐;由原来的主导者变成了后来的附属品。周代以后连辅佐的资格也取消了,完全困在狭小的家庭中,成为附属品,男言不入,女言不出。从神话到哲学基础再到礼乐典章制度,当历史进入父权制度完备的周朝,男尊女卑的观念被确立,一系列重男轻女的制度与风俗形成。最终男性将女性彻底赶入婚姻家庭,就是在婚姻家庭中,也是男性说了算。男权制后中国的婚姻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二 男女不同的地位

男权社会把女人挤出政治舞台,赶出公共领域并束缚在家庭中,还不罢休,还不断强化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目的是彻底征服与统治女人,以达到性的忠贞与婚姻中的顺从。原先的女人并非现在的女人,而是商代妇好那样的女人,可领兵打仗,可统治国家,因此男人是害怕女人的,所以为了矫枉过正,就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周贵族统治者与儒家,正是出于对女人的不放心,才规定了许多现代看起来非常过火的原则与规范。什么“三从四德”,什么“男尊女卑”,但正是通过这不近人情的规则的一代代的强制与压迫,最终才建立男性统治的男权社会。儒家经典中对女人种种规范的制定,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从周初开始,儒家从神话到哲学再到典章制度一步步将女人变成男人的奴隶。下面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一步步做的。

先秦时代的《诗经·小雅·斯干》这样形象的说明男女的不同地位: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漳。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禓,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3]

男女的待遇不同,还要加一句不要给父母惹麻烦,岂有此理,有必要这样过分地强化男女的尊卑吗?有,只有不断地强化,才能让女人接受她们卑贱的命运,生为女人变成了一种不幸,生为男人变成了一种幸运,只因这是一个男权社会。这段话又反证了儒家虽然重男女夫妇人伦之端,但却轻视女人。女人是宗法家族社会传宗接代的人类生产者,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但因为失去了权力,就变成了卑贱者。中国的整个两性史,统治者及儒家不断告诫、警告女性自己卑贱的地位;告诉女人:卑贱者必然遵守卑贱者的规矩,遵守卑贱者的道德。这样分别对待是有意的,后来就变成了观念与习俗。女人事实上成了男人的被征服者,成了男人的奴隶。而男人成了征服者,成了主人。主人为奴隶规定好了一整套的伦理道德与劳动分工。女人一生: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

一个女人的一生分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前二十年,在父母家,为将来嫁到公婆家伺候公婆、丈夫做准备,学习家务劳动与女红;第二个阶段,大约二十年,做了人家的媳妇,直到自己熬成了婆婆,受着各种的限制与奴役;第三阶段,做起了压制媳妇的婆婆。男人则像下面《礼记·内则》描写的那样,被培养,被重用,被尊敬,是室家的君王,国家的栋梁,世界的主宰者,社会的主人。所以男女的教育与成长自然不同。《礼记·内则》:

(男子)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绔;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致事。凡男拜,尚左手。

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凡女拜,尚右手。[4]

男女七岁开始有别。十岁始,男子外出读书学本领,为将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准备,至三十岁才始理男事。以后他们在公共领域所做的任何事都尊崇的不得了,都有关国家社稷、家庭命运,所以他们受到格外的尊敬。女子则十岁不再出门,只是在家学习桑蚕、酒食之事,为将来嫁到婆家服侍丈夫公婆做准备。女子从十岁开始干家务一直到死,她们没有机会学习、受教育,只是一味地劳作,与男子三十岁才始理男事相比,女子一生承担更多的家庭劳动与义务,甚至实际她们同时承担着养家的责任。但这样的男女分工,因为一味地强调男性工作的重要与崇高,对女性的家务劳动不仅没有重视、尊重和充分承认,反而贬低女子的劳动价值,说她们的劳动容易、不创造价值,靠男人生活。这样截然不同的成长与教育经验,还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使男子博学多闻,备受重视;女子无知无识,受尽歧视。男女不仅地位不同,识见差距也大,又反证了女子不行的男尊女卑观念。男女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提醒他们的尊卑,从此以后不断强化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婚礼使这种灌输达到高峰,婚后是这种思想的实践。男人一生用两字概括:发展,学做主人;女人一生用两字概括:顺从,学做奴仆。

男权传统婚姻观,男本位,所以对男家有利就是福,对男家不利就是祸,《国语·周语》中说:夫婚姻,祸福之阶也。由之利内(男家)则福,利外(女家)则取祸。整个社会男统女顺,家庭内部男帅女从。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传统社会的两性价值观,男外女内是社会的劳动分工,三从四德是家庭中对女性的原则要求。三项齐备为女性一生的做人准则。男权社会一切以男性的利益为准则,为了确立男性的统治,树立男性的权威,只能以极端的办法压制另一个性别,让其彻底的屈服,彻底的服从。为此让他们有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待遇,不同的人生。但儒家又特别的重视结婚这件事情,重视结婚的礼仪,因此人们以为儒家也是重视女人、重视妻子的,其实不然,婚礼之重要是借婚礼之机灌输男女不同的规范、原则、责任、义务,并宣告一个男人传宗接代的开始。传统思想大多通过习以为常的风俗灌输、接受。以为本该如此,其实是有意为之。

三 儒家婚姻观

为什么要有婚礼?婚礼的意义是什么?《大戴礼·感德篇》:

凡淫乱生于男女无别,夫妇无义,婚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道也。故有淫乱之狱,则饰婚礼享聘也。[5]

《淮南子·泰族训》:

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乱。……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6]

……待媒而结合,聘纳而娶妇,而亲迎,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礼记·昏义》说得最清楚: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7]

婚姻既然这么重要,婚礼当然要非常的隆重。儒家结婚的婚仪“六礼”,表明对婚姻的重视与隆重。结婚必须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子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行为被看成是父母、国人皆贱之的非礼之举。儒家将婚礼抬到礼之本的位置,婚礼为别男女。婚礼的仪式是灌输男尊女卑观念的时机,儒家通过婚礼的仪式再一次地告诫妻子,应该怎样:成妇顺,明妇责。而且要明白“壹与之齐,终身不改,夫死不嫁”。男先于女。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从一而终”与“三从四德”的教谕由此进一步确立。

儒家这样论述夫妇及婚礼。《礼记·郊特牲》曰:

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挚以相见,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婿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玄冕齐戒,鬼神阴阳也,将以为社稷主,为先祖后,而可以不致敬乎?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之齿。器用陶匏,尚礼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8]

儒家在这里将婚礼的价值说得明明白白,结婚为了生育。结婚仪式告诉男女的是:主从、帅从关系,更告诉女人,三从特别是从夫是女人的命运,且要从一而终。而且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婚礼安排好了男女的命运。婚礼礼节多、隆重,预示一个男子可以传宗接代。女人的一切由男人代理,所以女人的荣辱附属男人。女人没有独立地位,独立人格。从夫,事人,唯一的价值是生育。

婚仪“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问名、纳吉是议定婚约的节目,“纳采”是男方向女方家求婚;“问名”是男家写帖派人到女家问女子的名字;“纳吉”是订婚前的卜求吉日;“纳征”是正式订婚,男家下聘帖派人给女家送聘礼;“请期”是请女家同意婚期;“亲迎”是正式迎娶,“亲迎”是娶妻节目的高潮环节,除天子外,贵族平民都要亲迎。孔子的弟子们编撰的《礼记·昏义》非常详细地记述了婚礼的这个过程,现录于下:

同类推荐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中国心绞痛

    中国心绞痛

    本书是著名文化学者、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以一个中国独立文化学者的良知及社会责任感所发表的随笔评论的集结。书中文章谈及文化、政策、教育、民风等诸多方面。其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更催人省思。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热门推荐
  • 绝星尘

    绝星尘

    生与死的交锋在低沉的号角声中开始。诡谲云涌的世界,你,能存活多少秒?历史给予人们的伤痛是不可抚灭的,要用多少次后会无期才能明白?谎言撕裂信任,血色黎明降临。大幕拉开,故事重演――下一秒,存活与否,与你付出的代价,相等……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你来时星夜长明

    你来时星夜长明

    开始——乔榛:“学长你好,我想追求你。”后来——姜归:“你确定你在追求我?那你能不能认真点?”***听见他的声音,我突然很有安全感;知道他的名字,我找到了我的归处。欢脱阳光小仙女vs内敛温柔大学长
  • 百炼毒帝

    百炼毒帝

    无尽的大陆经无数年的发展,强者世代为王,弱者万古为奴,帝国以武为昌,万亿生灵以武为尊,在这里群雄争霸,妖魔同舞,百鬼共行,天地万物共演世间繁华。当各世家王族天才纷纷崛起之时,一个从边境小城出来的少年携带万古邪功,一路嬉笑,一路高歌,闯入这时代,与众多天才英豪争芬芳。
  • 中老年健康参照书

    中老年健康参照书

    中年正值工作上的中坚,还一般上有老,下有小,身心不堪重荷,身体发育也从成熟走向老化。很多人在这时期积劳成疾,伴随身心的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或者“亚健康状态”。
  • 我愿余生都是你

    我愿余生都是你

    “骗了我的感情还想走?”孤傲大神慵懒的看着对面的小东西,小东西抿了抿唇:“你的感情还用我骗?”某位大神眯了眯眼,凑近说:“小时候的账,都还没算呢。”大神勾了勾唇,小东西打死不认账,没关系,我会让你乖乖承认的。
  • 二嫁悍女:妖孽王爷宠上天

    二嫁悍女:妖孽王爷宠上天

    前世有眼无珠,错识良人,竟累得家人葬身火海,她亦含恨而终。凤凰涅槃,重生而来,她只想护家人周全,报前世血海深仇。只是,却不知哪里出了错,竟惹上了一个甩也甩不掉的大麻烦。他宠她、纵她、疼她、爱她、护她,却要她以自己作为回报,这笔买卖,怎么看怎么亏本啊?“亏本?那我以这天下江山为聘,只求你一人,可否?”可倒是也可,可是王爷,你为何不告诉我,你也是重生而来的?
  • Glinda of Oz

    Glinda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奔赴岗位

    奔赴岗位

    写下这十天的日记之后,按照编辑部的安排我已从震区返回北京进行暂时休整。今天,当我把十天来的抗震日记整理出来时,我的自我评价是:一位摄影记者震后奔赴岗位的文字写真。我以为,汶川地震发生后摄影记者的岗位一定是在灾区的最前沿,而不应该是别处。所以,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到达现场,否则就是失职。事实上,和我一样无论是先行一步到达现场,还是稍后一点赶到现场的同行们,目前,他们仍然还有成百上千的人继续奔波在抗震救灾的各个角落进行着艰苦的采访。
  • 重回明朝当暴君

    重回明朝当暴君

    新书(江阳王)已发布对时空猎人来说,保持充沛的精力是他们工作最重要的部分,他们会跨越不同的时空去“打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束缚他们,他们可以行动自如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真正的时空猎人并不多。具体的说,只有不到十个。他们是如何得道和修炼的已经无从可考,他们喜欢驾驭别人的命运,他们喜欢故弄玄虚,把人从一个时代拖入另外一个时代。他们以上帝的视角,俯视这个世界,给小人物安排一个身份,安排一个时代,让他在这个时代成长、生活、历练…白少阳就是他们被选中的其中一个人物,命运究竟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是别人手里?穿越以后,白少阳明白了一个道理,秘密只能自己知道…新书(江阳王)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