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100000006

第6章 儒家两性双重道德礼教观

一 两性道德礼教的流变

两性道德观的变化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遵守的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无论男女老少,谁有功于人类的生存,谁就受到尊崇,没有特别的针对某个阶级与性别的道德。到了私有制产生的“家天下”,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从而产生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道德,在男女之间实行男女有别的两性道德,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却将这种不平等的两性道德说成是男女两性共同的道德。再往后,则开始实行只是单方要求女性的道德,比如贞节观则只是针对女性。

儒家的道德礼教观,最初是普遍适用的“仁义礼智信”,后来随着对人伦关系主次统顺的强调,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男女两性的道德有了差别意识与差别强调。《礼记》中的“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强调男女不同的道德——夫义妇听。到了君权至上的汉代,董仲舒提出强制性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男性成了道德的主体,女性则成了道德规范的最底层,被要求“三从四德”,贞专柔从成了单就女性的道德礼教规范。至此道德礼教的规范性赋予了性别的特色,或者说繁复的道德礼教规范主要是针对女性的,针对男性的还是男女共同遵守的提纲挈领的“仁义礼智信”,但针对女性的道德礼教规范则日益繁复。

因此说儒家道德,先秦时男女遵守的是“双向道德”,即“夫妇有义”和“夫义妇听”,不管怎样丈夫说的对妻子才听,所以孟子说: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所以《古列女传》中才有许多妻子劝谏丈夫从善或成就功名的例子。后世的《列女传》就全是贞节烈妇的故事了,《列女传》的变化也可看出妇女道德礼教的变迁。汉代以后,男女夫妇的两性道德变成了单是要求女性尽义务的单向道德,不管是贞专还是柔顺,都只是要求女性,男女两性双重道德标准到汉代实践起来,至此以后的两千年,实行的就是男女双重道德标准。

二 女性道德礼教的变迁过程

道德礼教标准由多元到单一。儒家对女性的道德礼教要求是温柔与贞节,以儒家的道德标准衡量,什么样的女人才是好女人呢?《明史·列女传》说出了随着朝代的推移,对妇女的道德评价由春秋秦汉的全面品德到明代的单一要求贞烈的变化过程。《明史·列女传》曰:

刘向列女传,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范氏(范晔《后汉书》)宗之,亦采才行高秀者,非独贵节烈也。魏、隋而降,史家乃多取患难颠沛、杀身殉义之事。……明兴……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节烈为多。

春秋秦汉评价妇女从才识、能力以及智力、人格多项因素评价,当然也包括贞顺,贞节还是最强调的,只不过不排除其他品德与才华,那时的女子有德也有才。魏晋南北朝至隋开始强调女性的贞节,《北史·列女传》说:善女人之德,虽在于温柔;立节垂名,成资于贞烈。宋朝加剧,明朝最盛,明朝时对女子的评价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与春秋秦汉的评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才也变成了不道德的一种可能因素。清朝沿袭明朝对妇女的评价与规范。儒家对妇女的道德约束逐渐由宽到严,逐渐由双向到单方。到了宋、明、清时期,两性完全走向极端的双重道德标准,男子可以多娶,女子必须守贞;男子丧妻可再娶妻,女子丧夫不能再嫁;男子可以嫖娼宿妓,女子夫死则须贞烈。

三 儒家道德与礼教的大致内容

(一)儒家女性道德要求

“三从四德”,柔顺娴静,是儒家女性道德原则。

柔顺是父权家族与男性对女性的要求,出于男性家族安定与男性心理安宁的需要。春秋晏婴十议说:君令臣共(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母慈妇听(《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就是要求妻妾要柔顺服从。《北史·列女传序》说:

温柔,仁之本也;贞烈,义之资也。非温柔无以成其仁,非贞节无以显其义……。

说的是女性的仁义即温柔与贞节,强调了温柔是女性的做人根本。乾坤、天地、阳阴对应的君臣、父子、夫妻决定了妻是属于阳刚阴柔关系中的阴柔一方,所以女性的柔顺服从早在《易经》中就奠定它的哲学基础。孟子说:“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柔顺,女性这一伦理道德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不变的女性原则。

柔顺的道德标准是:服从、克制、尽职,女子从人身到人格都要服从男子。儒家讲“从一而终”,又讲“三从”道德——“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其中以服从丈夫为中心。汉代女教书,班超的《女诫》对柔顺讲的最露骨,说女子首要是卑弱,谦恭让人,女性要唯唯诺诺,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这是女性应秉持的态度。一句话:夫唱妇随,阳倡阴和,完全不能自作主张。

克制才能做到柔顺,而克制就是要——静默寡言、去私、去妒、不悍。妻子最好少说多做,沉默寡言最好,喋喋不休是“七出”之一条。古训说:“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妇有长舌,维厉之阶”,幽闲贞静是妇女的美德。明文后《内训》说:

妇人德性幽闲,言非所尚,多言多失,不如寡言。

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贵族女子要端庄娴静,普通女子要低眉顺眼,言听计从。去妒才能柔顺,从汉代起,一面进行“不妒”的教育,一面惩罚忌妒的女人,忌妒的女性将被休掉。《大戴礼记·本命》中说“妒,为其乱家也”。男人要求正妻不妒,众妾安分。去私才能柔顺,去私就是“忘我”、尽职,“尽女孝,行妇顺,执妻职,为母贤”。汉代以前要求妇女尽女职,汉唐以后,重妻职,《孟子》说“娶妻为养”。《礼记·内则》“妇事舅姑如事父母”,柔顺娴静就要遵守三从四德的女性道德。所谓三从: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儒家又称作“四教”,郑玄说:法度莫大于“四教”,郑玄毛诗笺说:“四德”教育从周代已有,《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宫廷贵族接受四德的情况。普通士大夫家庭对四德的教育同样重视,“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学习四德。女子十六岁笄礼后就可以嫁人了,嫁人后的女子要严格按四德行事。郑玄这样解释四德: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柔顺的样子),妇功谓丝橐。妇德、妇言、妇容都要求柔顺。

先秦时儒家主张女子“德才”兼备,汉代,有许多才学女子如:卓文君、班婕纾,班昭、蔡文姬等,都被载入史册。魏晋时代的才女有谢道韫、鲍令晖、钟琰等都被时人称道。唐代才女与诗人诗词酬唱,也无人指责。宋代以前,妇女的“治内”之才和“抒怀之才”都不禁止。但宋以后情况发生变化,男人们开始恐惧有才能的女性,连最开明的王安石也认为:妇人以无非无仪为善,无所事哲,哲则足以倾城而已。到了明代社会,开始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因为男人们把女子有才和“不贞”联系起来的缘故。女子有才就可以和李酬张,因为《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就是因为能诗才和张生搞在一起,于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男人们愿意让女人因噎废食,终究是害怕她们不贞。礼教束缚,道德说教,加之愚化教育,再加之裹足,这下男人们才彻底放心。三从四德、贞专柔顺是女性做人的起码道德。

(二)儒家女性礼教要求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讲: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教是由外而内的约束与规范,通过习惯的强制使之成为自然。儒家治世的指导方针是“礼治”,君臣、父子、夫妻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中轴,“三纲”是制约人伦关系的总枢纽。由此推及的一整套亲疏、贵贱、上下、尊卑秩序和伴随而来的权利义务,处世(事)准则,就是礼治的内容之一。人际之间的礼包括两方面,一是体现上层社会人物身份、地位、特权、面子尊严的礼,一是限制制约下层人服从听命的礼,前一种礼,“礼不下庶人”,对妇女的礼教属于庶人的礼,所以是礼教,带有训诫的性质。男子世界中所有的人——君、臣、父、子、夫都可在自己的阶级有权利监督与驱使妇女守礼。

对于妇女的礼教,是男性支配女性的男性中心社会稳固之后,为限制女性自由,确保女性对男性的贞顺,从而维护男子的支配权和家族利益的功利目的而设定的。妇女礼教的原因是男性恐惧“女性的诱惑”与女性的力量,目的是让女性服从与守贞,具体是柔顺与贞节。具体做法是“男女有别”,男女防范。春秋时代孔子做鲁国司寇时,曾大力推广“男女别于途”的古制,《礼记》中有“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的规定。孔子治世的办法是“礼制”,他特别强调日常礼仪,特别是男女之大防的礼仪。尽管如此,春秋时,男女恋爱与交际还是普遍自由的,许多男女交往的古代风俗儒家一时并未能禁止,但《诗经》中写男女恋爱较活泼自由的诗歌,孔子斥之为淫诗。随着父权制的巩固,战国时代成书的三礼:《周礼》、《礼记》、《仪礼》成为儒家礼教的集大成著作,通过对各阶层的规范与教导达到礼教的目的。

男女礼教有个演变过程,起初是男女双向礼教,后来演变为只对女子防范的单方禁闭。由“男女有别”到禁女深闺,由“别”到“禁”再到“惩”。先秦儒家认为“男女无辨则乱升”(《礼记·乐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礼记·丧服小记》)。“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礼记·大传》)。制定礼的目的是用来“坊(防)民所淫,章(漳)民之别”(《礼记·坊记》)。孟子说民无教化“则近于禽兽”。“男女有别”是正人伦、施礼教的基础。男女有别先是“男女分途”,孔子在鲁国推行了三个月,终因迂阔而废除,后来王莽又推行此招,也推不下去。继之战国又在男女交往上规定“男女无媒不交,无币(帛)不相见”,婚姻关系之外的男女不能相见。孟子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传情示爱方式会受到“父母国人”之贱视。男女必须如孔子所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一言以定之“男女授受不亲”。上述为原则性的规定,下面则为《礼记·坊记》具体的规定,如“寡妇之子不有见则弗友也,君子以辟(避)远也”,“访友不在不入室”、“朋友之交,主人不在,不有大故,则不入其门”,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以此坊民,民犹淫佚而乱于族”,“以此坊民,民犹以色厚于德”(《礼记·坊记》)。

礼教后来发展为只是针对妇女的单方的禁闭。《礼记·内则》讲“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女子从十岁起只能闭锁在深宅固门里。七岁开始男女“不同席”,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礼记·曲礼》)。“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礼记·内则》)。在家庭中从衣食住行到饮食起居无所不别,目的只是不让女性干涉男子的事情,守家务劳动的本分。虽然儒家一贯强调礼教,但却又对男子的纳妾戏婢大开绿灯,这显而易见是礼教的双重标准,也显示了男权礼教的虚伪性,礼教只是针对被压迫的女性而设。而被各种经典记载的贞节妇女榜样则是劝诫女性要守礼教。舆论与示范作用是推行礼教的主要手段,《古列女传》对妇女的礼教教育影响重大,而班昭的《女诫》这部女性写的女教书对女性的影响更大。对女子的礼教实质是防止女子的淫,“万恶淫为首”,家教与惩罚并重,政府与家庭并举,女性被礼教严加防范,最后达到男子独占的目的。在管教惩罚妇女的礼法上,最有影响的是“七出”,原是家法,后被写进国家律令成了国法家法统一体。《礼记》中规定了“七出”的具体条例,《大戴礼记·本记》也有“妇有七去”的具体规定。《大清律例》照搬了《大戴礼记》和《孔子家语》中的“七出”,次序有所变化。但同时也有“三不去”,但三不去不包括犯奸者。后世女子裹脚也是防范女子淫行的一种措施,“恐他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传统社会中的男人想尽各种办法防范女性的可能淫行,以达到让男人彻底放心的目的。这样不公平的礼教,最后走向虚伪与败坏。

同类推荐
  •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本书对教育问题做出的深度剖析,按照教育挑战的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指出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 华大讲堂(2010)

    华大讲堂(2010)

    本书收录2010年作客“华大讲堂”的龙永图、陈少峰、王长江、黄平、李慎明、唐元、李林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经济形势、城市文化、政党政治、国际形势、全球化发展、十二五经济、中国法治建设等热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本书还收录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听众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本书内容系根据专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让人犹如身临讲堂。
  • 记者生活研究

    记者生活研究

    你眼前的这本关于记者的书确实值得一读。记者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是审视、研究报道别人的,而很少为别人所研究,报道。其实,现代人离不开媒介,而记者是媒介的核心,更是其灵魂,他(她)既是信息的报道者,真相的揭示者,也是观点与意见的提供者。可见,作为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记者,其生存的社会化程度极高,公众关注他(她)也是关注我们自己。这本书从“生存状态”着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记者的新视角。而其讨论的许多话题不仅具有现实性,更具有趣味性,其中仅仅与“三”相关的内容就很吸引人的眼球。比如,决定记者生存状态的“三大要素”,记者“撬动历史的三种角色”,记者作家的“三种主要形态”,记者屁股后面的“三把火”等等,都别有意趣。更值得提及的是,这是一位曾在主流媒体做过十年记者的人写的一本关于记者生活的书,这决定了它与出自一般研究者之手的书有所不同。惟其做过记者,其谈起这一行才不隔不玄,感同身受;惟其做过记者,其对这一职业的思考才能入木三分,“挠到痒处”;惟其做过记者,其对这一职业的“沙化”现象才会有切肤之感,对良好的新闻生态才会那样渴求企盼;惟其做过记者,其文风才能那样畅达,如同山间跳动的小溪,清新而流畅……不需恐惧渊深的学理,也不需畏难艰涩的表达。这部书别有韵致却又浅显易懂:沿着那一行行简洁明快的文字读下去,你会获得一种春日游园的惬意;而间歇掩卷,你又会浮想联翩,领悟颇多。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热门推荐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弃女重生:首辅养成计划

    弃女重生:首辅养成计划

    重活一世,她不复仇,只想找一个良人过好这一生。阴差阳错嫁给了浪荡子,这日子,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她也想,不负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这样爱着你

    我这样爱着你

    他明明很爱我,可是当我嫁给他之后,一切都变了。我不懂他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也不懂他又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坏?等我懂得时,一切都太晚了。靳少宁满脸泪痕地瞧着我问道:“姚千羽,现在你满意了吗?你知道我是这样爱着你,可是,有什么用?上帝不给我们机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地球版神话

    地球版神话

    (无敌于次元都市)多年后,陈雨辰在平行时空地球中醒来,神话中的人物也开始一一的出世...........。陈雨辰来到了一个混合版的玄幻武侠科技神话的世界,这里有次元版都市:有着写轮眼的忍者,吃了恶魔果实的恶魔人,吸血鬼,赛亚人,天使.....。 华夏国一个城市之上,有一道巨大虚影围着一座城市,这道虚影上半身燃烧着金色的火焰与闪电,高达上百万米高的燃烧着金色火焰的巨猿,那是一头黄金毛发披身,身上燃烧着金色的火焰,仿佛身披着黄金战甲的神明。 近似人脸,金色的猿目中流露出凶残暴戾的光芒,仿佛漠然世间一切的生命。那双瞳孔,更是金色。“在一瞬间,这黄金巨猿的神力指数瞬间跳到了百万点、千万点、亿、十亿…。 “一人守一城!” 当一个普通的青年突然来到神话版地球会这样呢。
  • 薄情帝少偷心妻

    薄情帝少偷心妻

    她不过是趁着刺杀小小的报复了一把,顺带收拾东西走人!不想,惹来一场海上对峙……军舰对飞机?少帝对少将?不是吧!她不就是犹豫了下,居然用炮来轰!糟糕!船破了!我不要喂鲨鱼啊!
  • 火囚水

    火囚水

    林西,黎明帝国大公爵的三儿子,却因帝国之间的战斗而牺牲。没想到,在死后不久又附身到了,离战争地方不远处的小村庄中,一个六岁小女孩身上。一切都重新开始,“总有一天,我会强大的过来,成为人人都仰慕,人人都惧怕的存在,在亲手创造出一个黎明帝国,我也会是这个帝国的第一个女皇,陈溪!”可是,却从来没想过要爱情的陈溪,却一步一步的,不知道从何时起发现,自己爱上了个男人。
  • 乡村教师花晓桃

    乡村教师花晓桃

    新书开坑,这个是一个短篇故事,讲述的是去乡下任教的女教师花晓桃的故事
  • 咫尺江湖

    咫尺江湖

    她虽孤身一人,却武艺高强,又善于伪装,因而在江湖闯荡也过得快活潇洒。只是时而碰到些烦人的事,有的可以轻松躲过,而有的……“什么破王爷啊!怎么那么小气啊,拿你点银子怎么啦?你不还一直抢我玉佩来着!”“那玉佩本来就是本王的!你头偷本王的东西还有理了!来人啊,给本王抓住她!”“哎,姑娘不会不记得在下了吧。你借过我五两银子啊。”“我的天啊!怎么又是你这个呆瓜啊!”“哎,姑娘别跑啊!你的五两银子不要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笑够了没有……”“没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个神经病找打!”“哎,别打脸啊!疼啊!我不笑了行不行,救命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牌校花:会长大人是恶魔

    大牌校花:会长大人是恶魔

    她腹黑无良,霸道倔强,仁佳学院人人惧怕的恶魔会长,无奈天降桃花,各色美男重磅砸下。火爆妖精男一脸委屈:小叶子,你说过的,你会永远对我好。花心无赖男一脸深情:低等植物,我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也抛弃了世界,现在,我找到了我的整个世界,再也不会放手。诡异吸血美男慵懒一笑:女人,你是第一个让我产生兴趣的人,你以为我会放手?某女白了一眼几个俊美到天怒人怨的绝色美男,笑得灿烂:“来人呢!全给我绑了,立马在全校放出消息,极品烂桃花廉价甩卖,熟人可享受九五折优惠。”没有动静,某女一个转身,却栽进了另外一个胸膛,腹黑妖孽男一脸冰冷:柯幻叶,你有能耐惹上这么多烂桃花,现在,你还想逃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