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800000004

第4章 古法塑孔子

第一编 相由心生·肖像雕塑创作

编者按: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吴为山所塑的孔子像妙合形神、普世端立,一派和谐慈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精粹。2008年10月,该塑像被位于英国剑桥的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Cambridge)收藏并陈列于博物馆广场中央。2009年5月31日,孔子像又被南京大学作为礼物赠送给国民党党主席吴伯雄先生,为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2011年,孔子像立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符号。

对人的价值之评述往往要退远到一定的时空。当我们遥望一个历史的背影,便油然追问:他给这个世界照亮了什么?对于孔夫子,我们可以说:他对一个伟大民族的深层心理、道德伦理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二十多年来,我钟情于现当代历史文化人雕塑创作,对象多是耄耋之年的学者、艺术家。可塑性的泥在满怀深情的手的运作中,常常痛快淋漓地表现着生命的颤动。以此法创作则塑痕鲜明,流动性大,可以凝固瞬间变化和感受。我塑孔子,开始也习惯地用这种手法。但越塑我越觉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的孔子,其应有的凝重与浑朴失去了。

匡亚明先生曾说:“世界历史三大名人,耶稣、释迦牟尼、孔子,前两者搞宗教,而孔子一生为人类,我看孔子更伟大。”虽然古书中对孔子的形象有描写,唐代吴道子、宋代马远均有画本传世,但老百姓心中自有一尊只可意会而不可言状的孔圣人像!文字描述中多奇象。马远的画太夸张,前额宛如年画中的“老寿星”;吴道子画得飘逸、有仙气,但转化为雕塑,则“分量不够”。以西方雕塑写实的手法塑造,尽管高额、垂耳、长须等特征都出来了,却缺乏古意。文化人的长相对应其文化特性。而文化的生成受时间、空间及种族影响。凡大哲皆为某一文化之代表,故有异相、奇相,非以一般意义上的比例、结构所能刻画。所谓古意便是时间的悠远,它是古代文化留给我们挥之不去的想象与意象。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石窟雕塑,那体积的稳衡和精神的恒久,均是不拘泥于生理结构,注重整体体量对比所致,它有历史的遥远与静穆。这是“古法”,是我们文化中的生命音符,是古代匠师对天、地、人认识的朴素体现。以此法塑孔子会获得文化背景与文化符号的谐和——内容与形式的同构,就如同在古代的歌谣中寻找一个古代的人和事。

找到了形式的框架,碰到的是如何具体塑造孔子这个问题。为此,我专门找到了孔子嫡传后代的照片,但令人失望,并不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相。倒是冯友兰、匡亚明身上有这种影子,特别是冯友兰由内到外的一股儒气,浓密丰茂的胡须、匡老饱满的天庭……这是儒学精神熏出来的!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化的源流、渗透是何等的潜移默化,甚至影响到人的长相。仔细回味,我所熟识的大文化人,几乎或多或少都有孔子的影子,未必全在长相,有的体现在举止言谈中。即我们所说的“儒雅之气”。

我把孔子塑成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慈祥、渊博。外形式上尽量单纯,舍弃一切不必要的凹凸,轮廓趋于弧线,身体以半圆体喻示儒家的中和,衣纹用阴刻线表现,简朴、纯化,古韵十足。

这尊1994年塑成的孔子胸像,头微前躬,谦恭、大度。见者都说,是“春秋战国时的鲁国人”。

2006年,我的雕塑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主题为文心铸魂,重在展示古今贤人雕像。孔子像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时空里,他是云中之巅峰;在文化里,他是和煦之春风。当然,他更是一尊凛然的化石,那仁慈,从脸上道道皱纹中绽出,似山脉水系,流韵弥长。手的礼仪传达着“仁”,孔子之仁,二人为仁,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伦理关系。

塑像以大方淳正为造型基调,形体的线面变化在敲塑、压塑中呈现。创作的快捷和感觉的敏锐成为二重奏,在拍、削、切、揉等手法的交响里锤炼出平实、大方、温和、仁慈的孔子形象。体量的厚实与凝重,外化了大哲大圣的文化内涵,我曾作诗:

春风宣圣煦千秋,

仁者爱人励索求,

盘古当今弘教化,

和谐日月满神州。

这尊两米高的孔子像不仅成了文心铸魂展“和”的核心,也成了英国菲茨威廉博物馆雕塑广场的中心。同样还为我最近创作8米高的孔子像提供了借鉴。

著名的古典主义雕塑家、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主席安东尼先生在南京博物院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观看了这尊孔子像后写道:现在我坐在这里看孔夫子,觉得他就是那样,越看越觉得是那样,那么久远,就像我国的莎士比亚,他像一条河流的源泉,像中国文化长河的源头,放在中心是非常好的设计,似乎所有这些雕像都源于孔夫子。安东尼的评论阐述了“中心”问题,不仅是空间中心,也是精神中心,这可能也是西方城市公共广场中心理念的延展。

我塑的这件8米高的孔子像将立于室外广场。室内雕塑与室外雕塑有别,非只尺度差异。关键在于室外雕塑的参照对象是天、是地,8米的孔子像背靠雄伟高大的建筑,面对众生川流的街衢,它当元气淋漓、壁立千仞。故雕塑必须大。所谓大,不只是尺度的概念,更多是气象、气度。它体现在雕塑自身各部分造型的体量对比关系以及轮廓线的角度、线面交接关系的塑造。当然本质是作者的胸境,胸纳乾坤,天地为塑。否则,尺度再大,也只小模型而已。

我根据自己创作的8米孔子像小稿进行等比例放大,结果十倍于模型的大稿并未显大。原因在于放大后的雕塑其视觉方位及心理感受已不同于小稿。它必须延展竖向的线沟,增强高远,才能形成“仰止”感。

我们通过研究乐山大佛、研究云冈和龙门石窟,对这些造型规律会获得感悟。此中有以小观大、以大观小的宇宙观和观察方式与造型智慧。北魏时期高僧昙曜在云冈石窟的主佛雕造时已妙用了线体的关系。雄阔浑然的量体辅以疏密有殊的经纬,由此而生发的庄严肃穆感和神秘崇高感,是我们民族的造型之法,是古法。

立于现代都市广场的孔子像,倘以相对写实的形体衣纹表现,则在视觉语言上格格不入于现代建筑。古代衣冠是古代文化的样式,它在反映时代精神的同时将封建文化的信息传递给观众。而孔子的概念已超越作为“古人”的孔子,它是跨时空的精神坐标,当是一座文化泰山。今天立像远非“像”的意义,更在于立碑。立意既定,形式天成。故而,孔子的造型便在人的生理结构与山体之间找到了结合点。自上而下纵观,山脚、山腰、山顶,层层递进;自左而右横看,道道天沟,一泻而下,纵横万里。或峭壁奇凸、或峰壑互生。孔子面含春风,满怀慈爱,智者仁相,巍然山巅。这种文化与自然的双重意象使得它与现代都市环境虚实共存,古今相融,这是自然之法。

古人长于在主体与客体间找到平衡,在人与自然的和谐里获得意象,这意象令人们由诗性表达遁入哲学反思。科学理性、现实功利愈来愈远离于这诗性、哲学,它反映在造型上为俗相横生。今天,文化复兴的意义在于呼唤那失去的魂魄。唯念唯此,像成诗成:

其一

注经立传“易”乾坤,

德润中华蔚国魂,

治乱兴亡多少事,

崇儒浴日正逢辰。

其二

铁树扬花吟杏雨,

至圣大哲寿尧天,

国学苑里群贤起,

构厦华章日益妍。

孔子像的正气,缘自中华文化厚重的大象,来自大自然的磅礴,得助于山脉构造的伟力。中国画论中强调“师造化”,其实更适于雕塑艺术。关于法,我以为:

法古之法始成法,

变法求法我为法,

法由有法至无法,

方得法中之真法。

2010年11月于中国雕塑院

同类推荐
  • 请赴音乐的盛宴

    请赴音乐的盛宴

    古典音乐应该怎么听?有哪些曲子不可错过?面对璀璨如群星的大师,浩渺如烟海的名曲,每一个初涉“乐土”的人都不免心生一丝迷茫。辛丰年,这位漫游“乐土”数十载的大乐迷,自告奋勇愿做一名向导,引我们入古典音乐的大门。不可不听的必读之曲、且听无妨的可读之曲、聆听古典乐的种种方法,还有乐史中的种种趣事,请听辛丰年一一道来。
  •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把意为“美的”中的“美”当成美是什么问题的“美”这一学术问题,根据自己总结的“神经元群理论”解决了在美学中一直争论不休的对动物来说是否有“美”与“美感”问题,并且驳斥了罗素的“自然界是无色无光无声无味的”这一被人们当成真理的理论。作者取得的这些理论成果,对解决美是什么问题或理解美是什么问题的答案来说,十分重要。本书也说明了,作者给出的美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即“美”的定义,与事实符合。
  • 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重要部门和主要部门,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又与其他部门艺术如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所以,本书以美术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美术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同时也注重在特殊中寻找一般,在个别中显示普遍,力求阐明艺术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从而进一步的探索美术艺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作者通过撰写这本《美术基础理论及其运用研究》,希望有助于促进和推动一般艺术理论的发展。给美术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 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是从作者已发表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的32篇论文汇集而成的个人文集,它涵盖了五个方面的论题,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艺术理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学语言之思、艺术语言论析、艺术理论家评述。
  • 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

    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

    这样听音乐,你就懂了。杨照介绍了自己喜爱的100首西方古典乐曲,包括晶莹清响的钢琴独奏曲、深沉隽永的大提琴曲、层次丰盈的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他通过长年积累的音乐深度,书写乐曲创作故事、时代背景和乐段精华,让人得以感受音声下的丰富与感动。作者自幼学习小提琴和乐理,又将各领域的知识带入音乐,结晶为一篇篇精简迷人的短文,通过独特的切入点,透过历史听音乐,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光芒和独到的见解,足以燃起所有读者对每首乐曲无限的好奇和遐想。
热门推荐
  • 世界地理全知道

    世界地理全知道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世界地理全知道》分为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等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 这灵气要命

    这灵气要命

    【逆转时空,重启未来!】旧日支配者是我的武器,外神是我的化身。我来自遥远的过去,行走于崩溃的未来。越是想要杀我的,越是令我更强大。我是旧日人类的复仇,我是连神祗都惧怕的黑暗。========================新书《这届人类不行》已发
  • 十八星尊诀

    十八星尊诀

    诸天万界,开启18体脉者,天地唯亲。林羽穿越而来,三次开脉失败,不过……我有系统啊!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们30年来上下求索、深刻反思的思想历程,是作者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心灵写照和诚实记录。在这里,作者们以“客观的理解”为准绳,力图用简洁的语言、适当的叙述、合理的逻辑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这部著作完全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本来面目”,这些解释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因为我们深知解释学的合理性,深知我们与马克思之间存在着“文化差”、“时代差”,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理解的难度也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
  • 这个巨星有毛病

    这个巨星有毛病

    重回十八岁那一年,开始不一样的巨星之路。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这本《德川家康》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猫苑

    猫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艾泽拉斯深海之王

    艾泽拉斯深海之王

    资深休闲玩家重生魔兽世界,永恒之井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