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7100000003

第3章 难老

我姑姑放到哪里,都是头等的雍容漂亮。母亲居然在乡下见到这等人物,觉得探亲假像是做梦。姑姑的三弟,我父亲,念过大学、做了工程师和车间主任,在姐姐跟前,还是土头土脑、磕磕绊绊;她大哥惯于发号施令,也要耐着性子把她的话听完。她在娘家存着只粗瓷白碗,能盛四两地瓜酒,喝一口,说一件事,曲起的几只指头都伸平了,酒碗正好见底,神色如常,只面上添些粉红,眼里含着两汪山东风景所没有的水汽。事情经她剖析,件件大刀切白菜,弟兄们随后再叽叽喳喳一番,没有更高明的见解。

“爹,你说呢?”

爷爷在炕里,只是吧嗒着烟袋微笑,最后说了句:“他妈的!”不知道是对事情本不该如此却非如此不可的自嘲,还是觉得某个细节有趣。他对事情的表态方式大多这样,既含糊又清晰地影响着家庭。遇到沟坎,默默地寻一个辛苦而妥帖的法子。

父亲一直羞于提及,家族的小小发迹,始自爷爷上辈从地里挖出来两筐铜钱。花掉这些钱的过程像是等待情人般甜蜜漫长,家中的男人在集上和骡马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牵回好年纪的牲口,如一匹匹行走的绸缎。他们人多锅大,连连生出儿子。爷爷直到老去,仍能一点不落地忆起几十年前村中的土地交易,那些耕地如榫卯一样咬合成起落地势。他把它们凑起收拢,又在土改中失去,对大哥说:“俺留下的这十几亩,零零散散,可都是好地。那些人懒,分给他们也守不住。”家中财物也被悉数搬走了,眼看要冷,他领着女人孩子日日上山割草,挑到集上换钱,似乎是要给人看,他可以让儿孙们重新穿起棉衣。待他用一卷卷零票子再次拼凑起几十亩良田时,时兴的是万元户了,不太有人能领略他的荣耀。他向我讲这些,我听不大懂,只记得最后叹息:“俺那些地,真好啊。”大姐儿子大江载我去看他最后开的菜地,现在是个苹果园,里面有半个土丘被挖平,像个考古遗迹,“这都是俺太姥爷一个人儿干的”。如果他能见到东北的大片黑土,会如善知识见到智慧一般欢喜歆羡,觉得把这地犁开、播种,是天赐福分。

他七十岁上,第一次离开村庄,走到哈尔滨住过半年。见我父母房只一间,第二天弄了把小锯和几块板子,挨着门口,给自己隔出个能容身的间壁。“你爷爷可是个好老头儿,走了怪招人惦记的。”我姥姥说,她和姥爷比爷爷年轻二十岁,看他是个老头,“没有他那么明白的人。”他帮着送完我哥上托儿所,扫过院子,就不慌不忙地背着手去街上溜达,看商店里出入的人和银行里出入的钱,饭桌上呵呵一笑,说,现在才知道钱是怎么变成东西又变回钱的了,原来会越转越多的。他不怕城市,对照着日头,没走丢过,从谁都没听过的街里找到个大杂院,全是招远、掖县、黄县人(掖县为今莱州,黄县为今龙口,同属烟台市),寻获了小块的老家。

大哥三杯酒下咽喉,就犯地域歧视,左手一指埋汰我的生养地塞北粗野而不讲信义,右手一指数落他的生意伙伴江南奸狡而不讲信义。“咱们这里是礼仪之邦,规矩大”,他坐主陪的十二点方向,和他儿子一边儿大的生意搭档坐副陪,端起杯来,天地君亲师个个敬到。我看过地图,我们村实则在齐国,要一变才能至鲁,至了鲁,也就快要被人灭掉了。

《大雅·既醉》记“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追求长生,相信永锡难老的是我们齐人。周得太公望于渭滨,得八百年江山。山东先是鸟夷,封太公于齐,后得征伐为大国,定都营丘。周之后是羌人,太公与姬姓同体,是从西面来的周人,人民多归,太公的子孙们,自得于脚下是礼乐的渊薮,又鼓吹伦常礼法、自傲骄矜。求田问舍,有了积攒,财富和权力一道向宗族的老人手里集中,对孝道的要求就具体而微;游牧民族的老者,不能再骑马放牧,就让出权力,寻帐篷的一个角落,对逐水草过活的人而言,是理当如此。《格列佛游记》写成时要闹工业革命,里面对永生者的描述是:永生者不能死却一直变老,所以国家定出到一定年龄就剥夺他们财产的对策。早一百年,斯威夫特未必想到这细节,晚二百年,会发现永生者当上了独夫,把自己的塑像和照片立得到处都是。

依照爷爷他爹的盘算,已给家谱列下八字,自他而始,沿着脐带,向下四散,直至遍布各个镇县,远达东部海湾。他决意把所有子孙都打上烙印,在为整个家族的记忆建立一个起点的同时,也抹平了之前的过去。他知道后辈要在石碑前、供桌上、灶台旁的墙龛里、烙刻着前世今生的面相掌纹之中世世辈辈供奉他,屏息凝神地平胸举起三炷香,献上瞪着两只红眼睛的面鱼,绘着花纹的饽饽,久煮不烂的绿豆粉,即墨出产的黄酒,一个接一个头磕进尘土。在烧化的黄表纸里,在雪地上炸开的通红的二踢脚碎屑里,他知道他永远位于那个散发着酒香肉香烟烛火气叫作“年”的日子的开端。他知道他的子孙,那些相貌相近的弟兄和他们各自的女人,要被拴在同一块土地里劳作,默默地积攒家道,聪明优异的去读书进学,扬显祖宗;他们还在一片相连的屋檐底下吃和睡,若有哪个外姓人冒犯了其中的一个,都要引起他们全体的仇恨,若是哪个做下见不得人的丑事,使全族蒙羞,就摒弃于祖坟之外;他们谁都无法撕裂、断绝这纠结的血脉和荣辱,福祚磨难与共,生来就要领受名字中间的那个字。谁料,那一行范字,到我父亲那儿就随意弃置了,再没有重新拾起。

爷爷只是家计的具体执行者,还要偶尔和儿媳直接吵嘴,互相赌些伤感情的咒,四儿一女,翅膀硬起来了一个,就走出去一个。他没机会享受他父亲的定制,去做个“尊翁”甚至封翁,只能以耐劳温顺的老者面目,一日甚于一日地接连老下去,留给他拾取的,总是等待和疼痛。

母亲那次回家,在毕郭下车,见爷爷已袖手蹲在车站墙根下,身边排列着全家的孩子和媳妇,互相拖拽,每人抱着半个烧饼在啃,这是他能调动的全部人马。站外的人都拍手,说你们可算到了,这老爷子天天领孩儿们来,一等就一天。在家时,父亲出门拜客,爷爷总要跟着,起初是上炕落座后捻山羊胡子微笑,到快要走的几天,偷偷抹眼角。母亲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咱们不在跟前,装几天相,并没尽过什么孝,老人反倒说好。父亲想得开,说从古至今,哪家不是这样。

父亲爱讲《鞭打芦花》,他看的是草台班子演的吕剧,以为说的是邻县的事。奶奶过世时,父亲十二岁,四叔八岁。爷爷正盛年,却回绝了所有的续弦提议,意思是家里如今穷了,少娶张嘴,留着让这俩小的穿棉花吧。他带不了孩子,两个孩子各随嫂嫂度日,只专心种地,媳妇们送什么就吃什么,夹眼前的一点点儿菜吃,舀锅底存的水喝,刷完锅碗,就和衣倒在炕上。

他首先失去的是次子。二大爷那年二十七八,任教员,吹拉弹唱俱精,二大娘也是巧人,两人都生得标致,又有对白胖儿女,过的是眼前花的光景。一九六一年的医学也罩在跃进余晖里,县医院外科发明出摘除脾脏更有益健康的理论和操作,有人蛊惑他也去摘,都无端地轻信没有问题。爷爷没正面回忆过这事儿,只说,那天出门打草,一路都有个小旋风像条狗似的跟着他。天是晴的,但他听那风声极清楚,左一搂,刚拢起的草堆就被风卷走了,右一搂,又被卷走了,这报的是个凶信儿。事后,他主张二大娘尽快再走一步,找个能干的好人,自己会极力地看顾那对儿女。

姑姑和大爷都活到了五六十上下,不算夭寿。我对他们没留下印象,母亲第一次见大爷,是来哈尔滨接爷爷回去。她说,只见个大一号的你爸站在小屋里大声喊,他从家穿来件你大姐的绿毛背心,说屋里的东西摆得都不是地方,正指挥你爸挪呢,然后就倒头连睡了一个昼夜,叫也叫不醒,你爷爷和你爸都说他就是这样——那大概就是大爷的病征。

四叔是家里出过的最聪明的人。他年轻时被称为“偢四”,因为别人看他读书读呆了。同学间打闹,扔石子擦着了他口袋里的火柴,他就直愣愣地盯着胸前那团火焰,琢磨燃烧的原理。老师都说,数理化卷子上有多少分,他就能拿多少分,肯定是全县头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到了他那年,高考取消了,他不说话,连着一个月去水库边上来回地转,琢磨这背后的原理。爷爷的主意是火速说房媳妇,比他大几岁才好,没有文化也不怕,丑妻近地家中宝。四叔去世时四十几岁,从觉出胸口疼到心脏停跳,只有片刻。爷爷削了个外圆内方的木头戳子,安上把,快到清明和七月十五时,在一沓沓的黄纸上叮叮叮地敲出印,烧给自己的小儿子。母亲与大哥对坐时叹道:你们四叔不光是聪明,还很浪漫。大哥也叹气:俺爷爷这辈子,就做了那一件糊涂事。四叔过世,父亲带着我们兄弟去接爷爷,回程时铁青着脸,船到大连,才开口说话。四婶坚决不肯,以之为夺志,这需要尊重,爷爷不置可否,暗示不愿再动,或许有更深的疑虑,视自己为不祥。

没人敢告诉他我父亲的消息,拖了几年,直等到他自己问:“老三早没了吧?什么时候没的,你说给我,好叫我安心。”他养育了五个子女,所欲求的,是如应节当令的亲亲顺序,既苦作过,该有权求分内的收获。他的收获,是儿孙围坐炕桌前,媳妇们在灶间忙碌,笑声中夹杂着几句闲话拌嘴,而不敢高声,怕惊动了他,窗外院中有成群的孩童嬉闹,大门上新贴了春联福字。须臾间,竟化作不可追的碎影。几十年里,他不断求其次,还是落得如地里的枯茎,这一生服侍后土,仅得到苦涩的长寿而已。尼俄柏丧子之际,剧烈悲哀,祈求,化身为石像,是因与神的激烈对峙。他面对的只有虚空,所做的向来是顺从,事情既然不照心目中的那个次序来,要他额外悲恸几场,也只得默默吞咽,无从哀告不平。父亲离家求学时,爷爷问他,记不记得自己曾打过他,父亲说只有一次,和四叔互相推搡到他跟前,被他一人一脚踢散了。这样的事情,他都记得且许久不安,要活下去,只能把心中的一盏盏灯尽数熄灭,壮烈的不活,是希腊人才能做的事情。那之后,他的脸上很少有表情,每天揣着电匣子,到路边看人下棋打扑克。我们回家看他,他问车船票要多少钱,飞机票得多少钱,估算得挺准,说话只说眼前的事。

我读过首诗,大意是:一个赶车的老者说,我少年时候第一次赶车,觉得要一辈子这么活真是怕人,现在,我真的干了这活一辈子。我当时正在少年,看到以后悲恐交加。炫耀年轻,是生猛世界的时尚,因为只能顾眼下,好的坏的,都要跑着去躲去抢,老人和弱者落在最后。秦国生猛,男人们自己背着粮食,以头颅为爵位,敢赌敢干,咬牙切齿地把六王毕了,两眼通红地把四海一了,办成了很多以后一千年里都觉得奇怪的事。那种年头里,礼仪和经验最不值钱,齐国人看不上也看不懂始皇帝做的事,觉得他就差活埋老人了,于是在民间传闻里给他补上。这谣造得挺好,始皇帝重明确的秩序,却对隐性而坚韧的秩序估算不足。爷爷从来没炫耀过经验,一来儿女们虽奉敬他,但并不对他唯命是从,二来,隔些年,他就赶上次生猛年代,旧的那套一再沦为笑柄。他从地上知道的,就是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人再轻狂,也没法子欺哄天地。

父亲和家里通话,尽力用山东口音,可他没什么语言天赋,说的只是招远普通话,只在梦里还有乡音。爷爷耿耿于怀没给他置房子,就把他寄的钱攒下,在全家都快搬出村里时买了邻居的三间房,默默盼我们能回去住上一夜。四叔的浪漫,也许是源自于此——应该说并非浪漫,是执行他的职守,要为子孙留下基业,即便是几块瓦片的象征。这信念,任何革命大局均不可动摇,他的一生一世,全在这小小的村庄里,完成之后可以向上告慰祖宗,向下对得住儿孙,黄泉之下坦然面对为他养儿育女的妻子。不如此,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如此了,即便无济于事,或在眼前失去,他仍有空虚的心安,足以把四婶家里那间小屋里的火炕烧热,沉沉睡去。

我没有学前教育,儿时见闻也都是从电匣子里来,里头说社会主义优越,美国是“儿童的天堂,老年人的地狱”,一边玩泥巴一边想,此天堂现在肯定去不了,等能去了,也老了,赶上了地狱的一部分,届时还是留在这边好,这边语言是通的,想吃炸油饼买得到。那时,没几个人见过美国,写这宣教的材料员也是学舌,说养老院吸干了美国老人的血,孤独寂寞,只有温饱而已。这自信也有道理,爷爷所珍重的,均被砸得彻底,也建了新体制,宗旨是人人从生到死要依附公家。他从村中领过一段时间的钱,都交给了二大娘家,二大爷留给他的第三个孙子是读书种子。他讲一件事,土改前村里最大的财主,是个善心人,家里常备两个草垛,门外拴着一头好骡子,两个草垛给家里没烧的人取用,骡子白借出去。县里经研究,觉得从大局出发,还是枪毙为好,有人念这财主为人不错,放他跑了。他在外做了多年泥瓦匠,回村后,见谁家房子该修,就端着盆去抹墙批灰,分文不敢取,除此外就成天醉酒,不事生产。那人像疯子一样把全村砌得平平展展,只有自己还住着间破房。爷爷的意思,是不大羡慕五保户,不很在意那些月钱。

大哥善观机会,辞掉公职自己办厂时,连城里都还没有“私营”的概念,在长辈的指责还不绝于耳之际就发了财,买了好几块咯噔咯噔响的金表,挨个送,父亲边嘀咕他这样以后能行么边把表仔细地戴上。大爷有两个儿子,他的二弟六七岁时感染了大脑炎,半边身子永久癫痫,智力也留在那时。那是次纵横关中的瘟疫,乡村中有无数孩子感染,陆续死掉了。大哥说,也是我命犯孤星“上蹬下踹”才连累了他,他没得那病,会比我出息得多。九几年,他听说市福利院急着买桑塔纳,缺两三万,去提议说:这钱我赞助,换院里把我弟弟收下,符合政府收养条件,反正是国家拨款嘛。照当时物价,那笔钱似乎够在农村养个人,都笑他多此一举。十年后,他每次去看弟弟,院长都拉着他喝茶,笑说还是你老板精,可把我们亏死了,两万现在够干甚的。我二哥觉得自己在福利院是上班,住二人间,吃穿不尽,终日背手闲逛,国家还发零花钱。爷爷对大哥说,你这事比我看得远,那你再做一件事儿,你弟弟是后天的病,生孩子没事儿,你们每支上都要有后。大哥也应承下,慢慢地寻访,母亲听了大惊,责怪说怎么这么荒唐。大哥说三婶你不明白,这是要做的,成了就是又一家人家。母亲看到了孩子,是个很好的孩子。

爷爷的五七,墓前只剩下孙辈,也不齐全。四邻的婶子大嫂来帮叠纸钱,个个鼓鼓溜溜,秀气得像她们包的饺子,不像我叠的又大又丑。山东的葬仪比我们东北多了许多烟火气,献祭用的是自家锅里做的饭食,车上还装了两只活公鸡,不宰杀,要它俩在烧纸时叫几声。从村里赶来两位叔辈,严肃地彼此作证,把一张按了许多红手印的收据和七百元钱给我,告诉我韩家村的房子早就比人多了,求着都没人去住,光你们家就空着三十三间,倒了的还不算,好不容易才卖出了当年的价钱。

(2012,2016改)

同类推荐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胡适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所仰叹。本书精选林徽因最有代表的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若干合为一集,以飨读者对这位才女才情的仰慕。本书版本典雅、素朴,内文排版大方,是阅读、收藏不错的版本。
  • 李叔同精选集

    李叔同精选集

    本书精心整理收录李叔同的自述性散文、佛学经典演讲录、中西文艺简谈、新旧体诗词,涉猎全面、层次分明,以李叔同最经典、最平易的文字,带领大众读者走进李叔同的世界,感受他在红尘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致在空门的清心苦修、慈悲为怀。
  • Yingxiu: After the Earthquake 和春天一起到映秀

    Yingxiu: After the Earthquake 和春天一起到映秀

    映秀有两个春天,一个在迎春的枝头,一个在人们的心坎。2011年1月31日,两个春天同时降临,使这块土地成为吉祥福地。《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讲述了援建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抢时间、赶进度,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重大历史事件留下清晰真实的记录。
  • 灵魂的独语

    灵魂的独语

    “言必胜希腊“,“我们都是希腊人”,生活于现代西方人为什么对那个久已逝去的古希腊文明如此情有独钟,为什么对那个曾活跃于地中海的蕞小民族如此神往?这是因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人是西方人公认的文化祖先。就是这个由大约200个弹丸邦组成的希腊民族几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热门推荐
  • 穿书女配要修仙

    穿书女配要修仙

    白明月作为一个穿书的无名女配,并没有做反派的打算,她只想努力修仙,好走上人生巅峰,飞升成仙。却没想到,修着修着,发现自己居然是个大腿子,比女主还粗的那种。。。——时间如斯消逝,能够抓住的,不过是在这其中飘摇的本心罢了,只要道心依旧,即便天地翻转沧海桑田,我亦能登顶飞升。
  • 朋友的遗憾

    朋友的遗憾

    后来的时间里,朋友的遗憾渐渐的也成了我的遗憾。
  • 我有一个系统世界

    我有一个系统世界

    刘峰开局一个大世界,还附送天道系统。从此开启了他的无敌装X之路,走向了人生的巅峰。简介好难写,各位大佬直接进来看正文吧
  • 夜绕晨曦

    夜绕晨曦

    她,被杀手界誉为死神,被医毒界誉为阎神,是唯一一个拥有双神之名的王牌特工。却不想,组织背叛,坠崖身亡。当她再一次睁眼时,银眸之中,锋芒乍现!欺我?我让你跪在地上喊阎爷;算计我?我让你穷到衣服都穿不起!各类大神齐上线,她一个打十个!逆天血脉,绝世医毒,她一步一步的在这片异世大陆,闯荡天下。可……这个极品美男是哪里来的?还动不动勾引她?不知道她对于美色,最没有抵抗力吗?快要把持不住啦!(本文多甜少虐,大部分绝对的高甜文!不喜勿喷,作者名为曾用名,不必多想哦!)
  • 魔尊图腾

    魔尊图腾

    少年天骄,被同门陷害,一剑穿身时,誓言:愿,没有来生,愿,成魔,报仇雪恨!我既为魔,举世皆魔!
  • 我有一座知识宝库

    我有一座知识宝库

    一次偶然,陈述携带了来自外太空的超文明遗产重生在了一个他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江湖,从此又多出了一段故事。
  • 台湾诗钞

    台湾诗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铁匠的另类生存

    铁匠的另类生存

    在现在这个物质至上的世界,那些传统的技艺传承人也逐渐的被分类出三六九等,拥有艺术性的无疑站在了巅峰,而与古代十分契合的铁匠却遭遇到了现代社会的无奈忽视,不是不能找到放光的地方,而是背后势力的不够深厚;由此也逐渐开始没落,即使国家百般扶持,也无法拯救这在现今被广不看好的职业。主人公长孙承天在师傅的无奈之下被迫进入社会历练,心中却怀揣着振兴铁匠的梦;一次次的碰壁终于换来了卑微的工作----游戏工作室铁匠,至于他能走到何种高度,全看他是否努力了。
  • 我的部落有点强

    我的部落有点强

    带着部落冲突游戏系统的李奈穿越到了一个龙与魔法的世界。“野蛮人,上啊!让他们明白什么叫残忍。”“哥布林,臭袜子就不用抢了,我们只要值钱的东西。”“雷电暴君,让他们尝尝雷罚的滋味。”建立了自己部落的李奈只想静静的种田,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接踵而至。“我也想静静的种田,可实力不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