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8300000009

第9章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2)

不能因为这些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我们就理所当然地用后世的看法,把它们视为带有声音的意义。不是说它们一定没有,而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们有,在功能上,它们大可以没有相应的声音。

并不是所有的符号都是声符,都有可以念出来的声音,甲骨文首先就是一套符号,一套用来记录不在这个世界的缥缈之灵的意见的符号。商人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发明了甲骨文,而且显然没有打算让很多人了解、运用这套符号。懂得这套符号,是份本事,更是一种特权身份。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这份别人没有的本事,抬高了他们的权力、地位,他们能比别人更有效、更有把握地与超越世界的神灵沟通,取得了使别人不得不臣服、不得不畏惧的特权力量。

从对于早周文化-周人在今天陕西地区兴起时留下来的遗迹-的考古探索中,我们清楚发现了周人曾经试图要模仿甚至窃取商人的这份通天地、传递超越讯息的特权力量。尤其在陕西岐山凤雏村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没有文字的甲骨,以及部分写得粗糙、歪歪扭扭的甲骨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民族对抗的关系中,周人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地位,从商人那里承袭、挪用甚至偷取了制造青铜器、以甲骨占卜,还有用符号记录祖先意志的方法。

不过,周人有周人自己的风格与文化,和商人极其不同。所以这些在商人社会中充满鬼神意义的东西,进入周人社会后,就有了根本的改变。原先象征着来往两个世界的神秘动物使者的青铜器复杂纹饰,到了周人手中就愈变愈简化,愈变愈线条化,失去了和动物形象间的联结。

同样地,甲骨文被周人运用后,也改变了其基本性格。周人保留了文字部分的神秘性质,不过他们更看重的,毋宁是文字的长久性,文字可以抵抗时间,将讯息固定下来,长久地留存。在周人的手中,文字由记录、保存超越世界讯息的功能,转变为记录、保存人间的现世讯息。

很可能就是在周人进行挪用、转化的过程中,才确定了文字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周人采用了商人发明的符号,这套符号从来就不是要为语言服务的,却被周人用来记录、保留语言。和全世界绝大部分文字系统不一样,中国的文字不是表音的,文字符号上没有容易学的声音规律,因而如何建立文字和声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文明课题。

这是别的文明没有遇过,或者是没有解决过的大课题。就算有些古代文明也采用过非表音的文字符号,遭遇到语、文分离的困难,他们几乎都很快就放弃了原有的表意文字系统,改用更方便、更合理的表音文字。

是的,从宏观的人类文明角度看,中国的非表音文字系统很不方便,甚至很不合理。就是因为那么不方便、那么不合理,所以中国文字成了独一无二的特例。

这么不方便、这么不合理的文字,竟然能够成功地建立和语言的关系,竟然能够传留下来,不能不说是一项奇迹,也是一项历史的奇观。世界上其他文明陆陆续续都走上了表音文字的大道。表音文字最大的好处就在让文字和语言密切相连,甚至可以说让文字作为语言的衍生物,语言怎么说,文字就按照语言的声音怎么记。只要学会二十六个字母,学会字母作为声符与声音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就懂得了如何将听到的英语,化为笔下写的、可以传送到空间与时间上的远方的文字。

中文从来没有走这条容易的路。中国文字先有了自己的逻辑,和语言平行发展,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才转而让这套原本不是依照声符原理设计的文字,用来记录语言。中国文字在转用于记录、传抄语言之前,已经确立了其神圣性。即使被运用到记录、传抄语言后,这份神圣特质仍然保留着。于是中国文字和语言的相互关系,就和其他文明表音系统中的关系,大不相同。

表音系统中,语言是主,文字在后面跟随、追摹语言。语言变化了,文字就跟着变化。因而文字被视为语言的不完美替代品,文字是复制的,语言才是真本、真品。但是在中国的系统中,却是文字地位高于语言,语言是暂时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要靠文字才能取得定性,才能抵抗时间,不再变化,也不会倾颓磨灭。

三千年前,中国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他们从嘴巴里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示“吃饭了没”这个意思?我们不知道。三千年前的中国语言,已经彻底消失了,无从还原。那样的声音,没有用任何形式传留下来,也没有留在文字里。

虽然文字里记录的是“曰若稽古帝尧”,但这绝对不是两千多年前中国人说话的方式。文字并不是忠实记录语言本身,而是用文字的逻辑将语言传抄、改写了。而且,因为是非表音的符号,也就没有留下关于两千多年前这几个字怎么发音的证据。

但他们要表达的意思留下来了。而且他们表达意思的方式保存在文字中,一留留了几千年,一直到20世纪白话文兴起前,没有太大的变化。若司马迁于九泉之下,对两千年后的梁启超说话,两人绝对无法沟通,连猜都无从猜起。但是,让他们两个人用文字写下自己想讲的,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除了极少数特别名词外,两人完全可以快速、直接、充分地沟通。

周朝人如何唱歌

我们不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怎么说话,然而因为有《诗经》,所以我们知道周朝的人怎么唱歌。

《诗经》收录的内容,具备高度的歌唱性。《诗经》是中国文字和声音相结合的最早例子,不过不是和说话结合,而是和歌唱结合。歌唱的语言,比日常生活说话的语言来得简单,更要来得有规律、有规则,其中有许多重复,而且有明确的声音模式。

《诗经》让我们知道周朝人如何唱歌。不过要小心,一来不能从《诗经》去推断周人如何说话,二来也不能从《诗经》去推断那个时代的人都这样唱歌。

我们无法排除一种可能,说不定周人也曾产生过长篇的史诗。用有韵的语言编写重要故事,到处传唱,像古希腊荷马史诗那样。不过,即使周文化中产生过长篇史诗,也不会留传下来。因为他们所使用的这套文字,不方便追摹、记录长篇的声音,既不是表音的,符号又复杂难写。缺乏适当的记录工具,史诗那样的声音艺术,在中国是无从像在古希腊环境中那样保留下来的。

这套不能记录史诗的文字,却还有办法应付四字一句、句子又不断重复的短歌。读《诗经》,让我了解中国文字系统如何尝试着去接近语言,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套文字系统能否在中国建立其主流、至高、唯一地位,还很难说。在与“歌”的接触中,当时的人们摸索出办法来,让文字至少能够部分地记录声音,并且建立起图像符号和声音之间的一些规律、原则。

我们很容易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找到文字与声音间的这些基本关系,迫于功能上的需要,当时或稍后的中国人,很可能会去发明、尝试另外一种不一样的、表音性的文字,那么中国文明势必就彻底改观了。

《诗经》之后,证明了这套本非为语言而设计的文字,虽然不方便、不好用,却毕竟还是可以用的。将就将就、妥协妥协,文字和语言就用这种方式联结了。

封存起来的声韵

《诗经》里的诗句,绝大多数都是押韵的,我们今天没有把握能够复原那些韵的声音,因为两千多年来,声音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我们用来查对“韵”的参考书,都是在《诗经》成书超过千年之后才编撰出来的。

目前通用的“国语”,只有四声加上一点点“入声”,这是一套相对简陋的声音系统。古代汉语至少在声调上一定比现代语复杂得多。此外,古代汉语使用的声母和韵母,也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距。可以这样说,现代“国语”在声音上,恐怕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简陋、最单调贫乏的一套系统。

说闽南语、客家话、广东话的人都知道,这些方言里的声调、韵母都比“国语”多得多。为什么“国语”会在声音上那么简陋?或说,为什么选了声音上这么简陋的系统来作为统一的“国语”呢?

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倒过来问:相较于“国语”,为什么这些方言在声音上都那么丰富?因为如果不动用那么多声音,语言里会产生许多同音字,很容易造成误解,带来不便。较多的声调、声母、韵母,交错组合成众多发音,可以大大降低同音字、同音词出现的比例。

“国语”中同音字、同音词的频率其实高得惊人。言谈中,我们经常要靠上下文关系才有办法判定别人口中发出的音,代表的究竟是众多同音字词中的哪一个,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诉诸牵涉到文字的辅助说明,来确定音所代表的意义。例如我说“没有异议”,为了怕人家误以为是“没有意义”,我得解释:“是相异的异,和议论的议。”

在声音组成上那么简单、简陋的“国语”,依然能够使用无碍,是因为大家都已经有了普遍的文字经验,文字统一了大家对于这些声音的认知与想象,靠着文字的存在、辅助,大幅降低了同音字会带来的误解,也就扩大了对于语言中同音字的容忍程度。

我们无法还原《诗经》的声音,不过《诗经》的韵文形式,大有助于我们追溯、理解中国古韵的规律。翻开任何一首作品,我们都可以借由其整齐形式,列出拥有同样韵母的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这样的句子里,“鸠”“洲”“逑”这几个字是押韵的,也就是有同样的韵母。如果遇到了《诗经》中形式上该押韵的字,在《佩文韵府》一类的后世韵书中分在不同的韵里,或者更常遇到的,用我们今天的念法念起来完全不押韵,那我们就知道中间有了韵上面的转变,也就能够试着从中整理、探查古今声韵的改变轨迹与规律。

不一定是大道理

《诗经》是歌,是歌词。今天的流行歌词无法充分、准确反映人们的生活与普遍的价值观,因而我们也就没有道理相信能够从《诗经》里充分、准确掌握周人的生活与想法。

《诗经》比较能够有效反映的,是周人唱歌的情境——当时的人在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状况下唱歌?在歌中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与内容?什么样的事件、什么样的情感对他们来说是适合放入歌中的?这些是我们读《诗经》时应该探问的问题。

读《诗经》,我们不能忽视歌的形式,包括句子的字数、句子和句子间的连接、同样句子的反复规律,以及整首诗如何由重复及相异的句子组成特殊的结构。读《诗经》,我们还应该特别关心字与音之间的关系,认真看待形象的符号,和口舌发出的声响,中间是否有些什么固定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读《诗经》,不要一开始就掉进传统的泥沼里。《诗·大序》《毛诗》或朱子《诗集传》的解释,主张每一首诗都要有“微言大义”,都要有历史影射或道德训诫,往往非但无助于我们接近、认识这些诗,还会让我们对《诗经》里的作品产生不必要的距离与厌恶。

让我们记得,在成为“经”之前,这些作品先是周人传唱的“诗”“歌”。当他们唱这些“诗”“歌”时,绝对没有想到有一天,其内容会变成“经”,被赋予那么高的地位,被贴附上那么庞大的意义。《诗》被抬高成为《诗经》,而“经”的定义就是包藏古代圣贤智慧、真理之处,于是后人就一定得要在《诗经》里读出配得上古圣先贤的内容。

“经”是记录大道理的,《诗经》是“经”,所以《诗经》里一定都是大道理。如此论理是严重的时代前后错置,拿后来的定义来改写之前的作品,强迫之前的作品要包括后来规定的内容。让我们去除掉这种错置,尽量将《诗经》放回其产生的时代环境中予以解读。

采集民歌与封建统治

《诗经》里所收录的诗,约莫是在西周后期陆续以文字记录下来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作品。编辑成书之后,就成了周人“王官学”传统中的重要一环,用今天的语言说,是周朝贵族教育中的一门固定课程。诗、书、易、礼、乐、春秋,是当时贵族教育的核心课程。贵族教育为什么如此构成、如此安排?我们无法从史料上完整回答,但可以透过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测。

《书》的内容,是古代史,记录了周朝建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先人对于这些事件的检讨、教训。周人在自己都意外的情况下打败了他们眼中极为强大的“大邑商”——商朝,于是积极地寻找自己究竟怎么赢了的理由。这一过程及找到的解释,包括批评商人迷信鬼神、沉溺酒中的恶习,警惕“天命无常”的忧患意识等等,都收录在《书》里。透过《书》,将周人的特殊精神价值传递给后世的贵族们。

对应于《书》,有《春秋》,《春秋》是当代史,是国别史。这里的“国”指的是“封国”,齐、鲁、晋、宋……这些“封国”,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国别史,原本形式很简单,每年分春、秋两大条目,记录上半年、下半年各发生了什么大事,所以叫做《春秋》。

《礼》是行为规范教育。是维系封建秩序所需的规矩和仪式的总和。“礼”最早可能不是以文字、经书的形式存在,而是借由实际的演练来流传的。所以在孔子的时代,还普遍有“演礼”的说法。

同类推荐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是南怀瑾于1983年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述《圆觉经》的记录,首次出版前曾陆续在《十方》杂志连载,获得广大读者们的热烈回响。《圆觉经》是了义经,是可以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经典,且经文文字优美。南怀瑾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初学者而言,可作为学佛入门读物;对有心习禅和参研佛法者而言,亦有助益。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新解鬼谷子

    新解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其门下既有外交枭雄苏秦、张仪,又有军事大家孙膑、庞涓,他们的军事、外交活动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走向。《鬼谷子》是智谋之书,通篇都是钳制对手、破解乱局的奇谋妙计。在《新解鬼谷子》中,作者以《周易》的深广智慧解读《鬼谷子》,智慧与智谋相映生辉,引人入胜。方今之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竞争激烈,如何摸清对手底牌、操纵对手心理、化解危局、克敌制胜?本书堪比一个强大的智库,生动丰富,易学易用。
  • 史记·本纪(精粹)

    史记·本纪(精粹)

    开纪传体体例之先河,堪为正史的典范。《史记》是中国开创纪传体体例之先河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完美典范。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垂留史册的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为“史迁”“史圣”。
热门推荐
  • 神尊与我的二三事

    神尊与我的二三事

    又名(千年缘生劫)封面待我抽空操刀再换它一换初遇时,他是父神座下弟子。而她是刚要修出灵智的彼岸花。他为了苍生,用她封印大祸害。而她被迫拯救苍生,却无人能拯救她。被封印在幽冥界千年万年,不得轮回。再遇时,她是凡界昆仑派小弟子,而他亦是凡界一枚小弟子。昆仑山下,她眼角流下清泪:“亦河,若有来生,我不想再见你了……”神尊,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是让她数万年不得轮回,继续背负拯救苍生的重任,还是如何……欢迎大家入坑,文短剧情快已完结。之后还会开关于长离帝君、忘川等故事的书。(ps: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支持!)
  • 两分铜币

    两分铜币

    名侦探柯南、毛利小五郎、怪盗基德、少年侦探团,全部来源于乱步作品。《两分铜币》,日本推理文学的起点,收录一九 二三年四月发表处女作至一九二五年七月之间所发表的本格或准本格推理短篇和极短篇共计十六篇。包括处女作〈两分铜币〉、〈一张收据〉、〈致命的错误〉、〈二废人〉、〈双生儿〉、〈红色房间〉、〈日记本〉、〈算盘传情的故事〉、〈盗难〉、〈白日梦〉、〈戒指〉、〈梦游者之死〉、〈百面演员〉、〈一人两角〉、〈疑惑〉以及出道之前的习作〈火绳枪〉。同时收录傅博先生撰写的导读和解题,日本评论大师权田万治先生撰写的评论以及乱步家族提供的照片若干。
  • Fennel and Rue

    Fennel and R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杀戮之主

    末世杀戮之主

    天空突然出现的神秘血月让人类走入末世,暗黑物质让所有生物陷入厮杀,而一把玉剑,带领主角开启了末世之行!且看我如何收服变异LO娘,建立末世帝国,身骑骨龙闯荡这杀戮末世!
  • 剑指天涯明月

    剑指天涯明月

    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笔力甚嫩,我以后会逐渐成熟的。加油!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 805班的那些事儿

    805班的那些事儿

    蓝星学校又一次迎来了特殊的805班,可这次的805班似乎有些不同……
  • 爱是长生殿

    爱是长生殿

    一个是可爱聪明活泼有趣的天才少女,一个是有事没事爱装可怜的大大老板。曼曼在面试的时候倒霉地得罪了大老板,可是居然这样也能进入梦寐以求的公司,不幸的是,她居然又倒霉地窥破了大老板的秘密!原来!平时外貌只是清秀的大老板唱起昆剧来就会变成绝代佳人。原来!大老板其实没有实权,所以只能闲闲地在办公室里唱戏。偷窥到大人物的秘密的代价是惨重的,心软的曼曼被爱装可怜的老板黏上了,就这样傻傻地陷入爱情……
  • 都市女人

    都市女人

    天快黑下来的时候,小毛还在刘贝的办公室呆着,刘贝要联系的一个朋友电话无法接通,拖住小毛让她陪她,小毛只好陪她。刘贝隔几分钟就拨一次电话,心绪不宁。小毛茫然地看向窗外,目光空洞散漫,没有一个焦点,心里也是烦烦的。窗外是萧瑟的冷风,冬天的夜来得很早。刘贝最后一次电话打通了,但她要找的朋友在外地,刘贝的叹息加长了两倍,情绪一落千丈。爱情使人烦恼。小毛看着电话,很想与谁聊聊,不管是谁,反正她感到太孤独太寂寞了,小毛也是渴望爱情,她的身体里燃烧着一种强烈的渴望,确切地说,不是身体里,而是她的思想里,她渴望一个强大的男人拥她入怀。
  • 乞丐王妃:腹黑邪王天天宠

    乞丐王妃:腹黑邪王天天宠

    鸡飞狗跳江湖路,各色帅哥来相助;花样除弊又创新,带领丐帮成大神;腹黑邪王默默守,剥皮拆腹落入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诸天万界老司机

    诸天万界老司机

    作为一个老司机,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恪守职位啦!什么?你被人追杀?没问题!老司机带你反败为胜!什么?你在异世界?没问题!老司机带你走出新风采!什么?你莫有钱?抱歉,我们不接受赊账!我们的口号是:随叫随到,钱付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