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1400000002

第2章 立身篇:有志者,事竟成

中国的古圣先贤,把立身当作一个人走向社会、成就事业的根基。立身的前提是立志,那么人应当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孔子认为,人所立的志向应该是利他的,而且并不只限于治国、平天下这类大事,还应该建立在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上。比如,把志向建立在尊敬老人、关爱幼小、孝敬父母长辈和取信于友等诸多力所能及的事务上。

在古圣先贤看来,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固然合乎人性,但如果把这种享受当作人生目标而失去积极的进取心,这样的享受很快就会成为过眼云烟。所以,生于顺境,并不值得羡慕;生于逆境,也并不可悲。人无论处于何种境遇,只要能树立一种正确的志向来立身,到何时何地都不会迷惘,都能够取得成功。

儒家强调以道德立身,但并不是以德论德,而是要让人们投身于社会干一番事业。这种事业目标对于个人的价值体现就是立德、立言和立功。通俗地讲,即人们以德立身,是担有社会责任的。这些责任包括在实践中将自己的美德转化成社会公德;让自己的言论成为引导人性向善和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让自己干出的事业有益于社会。

1.孔子在《论语》中倡导了哪些人生志向?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儒学著作。孔子在很多章节中谈到了人生立志的重要性。其中,用最直接的方式谈到人生志向的有两处。

第一处出现在《论语·公冶长》篇中。一天,孔子的弟子颜渊、子路围拢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两人说:“你们两个说说自己有什么志向吧。”子路先说道:“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辆、马匹、衣服、皮袍,来与我的朋友一起使用,即使这些物件被他们用坏了,我也不会抱怨。”颜渊则说道:“我愿意做到不欺压良善,不把吃苦受累的事强加给别人。”子路接着又对孔子说道:“老师,我们想听听您的志向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人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弟子们得到关怀。”

在当代人看来,志向都是与个人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追求往往是按照自身的需要出发,所以也就体现了更多的名利价值观。因而,现代人的志向往往与“高大上”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有些人自小就树立起解放全人类的远大志向,而更多的人则把自身放在现实的利益思考中,把志向定位为当科学家、当明星、当大老板、当股神等。在这些志向中,贯穿的都是让自己成为他人瞩目崇拜对象的思想,主体是自我。而孔子与其弟子们所谈到的志向,关注点则是别人。子路的志向是乐于助人,颜渊的志向是无害于人,而孔子的志向更具有社会意义——表现为尊老爱老、取信于友和关爱弟子三方面。他们的志向都是把仁爱作为立身之本,并把仁爱化育在具体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利他”的高尚情怀。

依照现代人的观点,人都是生活在物欲世界里的,每个人不管有怎样的志向,都会有出于本性的物质需求。也就是说,人必须依赖粮食、衣服生存,无法放弃对它们的依赖性。这时,从人的本性上来说,物质会让人产生征服或永不满足的欲望。那么,孔子又是如何面对这些现实欲望的呢?

在第二处,即《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谈到了这个问题。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赤四个人陪着孔子坐在一起。孔子对他们说:“我现在问你们一些问题,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就不敢直说。你们平时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呀。’所以,我要问的是: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又要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回答道:“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国的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能让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对冉有发问道:“冉有,你会怎么做呢?”冉有回答道:“一个面积有六七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我可以让百姓吃饱穿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接着发问:“公西赤,你呢?”公西赤回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那么你呢,曾皙?”孔子继续问道。曾皙当时正在鼓瑟,他一听老师问自己,赶紧站起身,说道:“我要说的和他们三人都不一样。”孔子鼓励他道:“那有什么关系呢,说出来吧,不过是谈谈每个人的志向罢了。”于是曾皙回答道:“我的志向就是,阳春三月的时候,大家都穿上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位少年,在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大家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听罢,长叹一声,说道:“我赞成曾皙的志向。”

显然,子路、冉有和公西赤三人的志向同现代人的志向有相通之处,都体现着人生抱负。这种抱负同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但是,在孔子看来,这并不是自己所推崇的志向。真正的志向,首先在于内心力量的强大。面对物欲世界,始终以一副超然的态度面对,把人生的最大乐趣归于精神范畴。团结友人,提携年轻人,把一同洗澡、吹风、唱歌当作人生的乐趣和追求。

人的志向往往与物欲、利益紧密相联,这也是世人追名逐利的根源所在。而孔子却把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当作人生的志向,淡泊名利,这实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处世态度。

2.《大学》对修身提出了哪些要求?

《大学》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教育理论的儒学著作。到宋代以后,它成为官方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部书中,对人的修身提出了很多要求。

《大学》提出,人们修身的目标在于“明明德”,即塑造光明正大的高尚品德。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求人们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会“格物”。格物,简单来说就是认识事物和它的发展规律。人活在世上,不能像动物那样依靠本能生活,而应该用知识来武装头脑。为此,《大学》中要求人们去亲近和接触天下的万事万物,认清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只有通过接触和了解,才能区别什么样的动物是骡子,什么样的动物是马。并且,要想认识得更全面、更切实,不能道听途说,必须亲自接触,亲身体会,从而分清骡子和马的长相,分辨出它们叫声的差别之处。这实际上是对人如何立身所做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要学会“致知”。致知,就是在认识事物后,能通过表象发现本质,并找出和掌握其中的发展变化规律。人们获得知识提升的途径在于依赖现有的知识去研究万事万物。从本质上来讲,人都具有认知能力,只不过自身的知识有限,才导致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不能被进一步认知。所以,《大学》就要求人们在格物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进一步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做到对事物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世上的知识无穷无尽,《大学》要求人们做到,在自己所接触的范围内,做一个明白人,不让自己因无知而受到蒙蔽——一旦受到蒙蔽,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再次,要做到“诚意”。诚意,就是在处世过程中,做到心无杂念,一切出自本心。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始终做到不自欺欺人;要像厌恶腐臭和喜爱美好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当你认为自己做的事神不知鬼不觉时,却不知神目如电,隔墙有耳。所以,对于自己的举止,别人一眼就能看穿,掩盖是没什么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表里如一,不伪装,不矫揉造作。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希望人们做事能遵循诚意。

最后,要做到“正心”。正心,就是要做到端正心思,不动歪脑筋,不搞歪门邪道。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现实一再告诫人们,心不正则身不正,身不正则事不成。正心,就是从思想认识上树立道德的标尺,从而能正确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挑战和诱惑。《大学》把正心视作修身的前提,人只有在内心建立起守正的原则,才能成就内心的强大。这样在面对愤怒、恐惧、喜好和忧虑时,就能处变不惊,从容面对。正心,能让人具有恢宏的心胸和气度,让人置身花花世界、酒池肉林不为所动,淡泊悠然。

《大学》倡导的修身成果是“治国平天下”。在这之前,还要通过修身来处理好家庭和家族间的关系,即“齐家”。这是因为,人们对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

“齐家”的要求,既是修身的行为表现,也是修身的进一步要求。它和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一道,都是《大学》提出的修身要求。

3.儒家为什么把立身看作为人处世的基础?

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比方说,有的人以相貌身材立身,有的人以才华知识立身,有的人以技术能力立身,有的人以信仰立身,等等。而儒家所强调的立身,指的是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伦理道德之上,并以合乎伦理道德的方式来待人接物,即以道德来立身。那么,该以什么样的道德来立身呢?

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侍奉父母,不能使父母高兴,就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使父母高兴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使父母高兴;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使自己真诚。所以,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这番话表明,儒家立身的思想之本在于真诚。

西晋大臣王祥曾著《训子孙遗令》,从行为方面将立身归结为:“说话做事经得起考核查对,这是诚信的最高境界;把美好的名声让给别人,自己甘愿背上恶名,这是德行的最高境界;通过自己成名来使父母感到荣耀,这是孝敬的最高境界;兄弟之间心情愉快,家族之间和睦相处,这是友爱的最高境界;面对财富能时时谦让。这五个方面是立身之本。”这五个立身方面归结起来,就是至信、至德、至孝、至悌和让财。

从孟子和王祥的话中,明显可以看出,儒家立身的道德,必须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不是方便与人交往的,也不是出于某种现实需要而临时拿出来应付的,它是出于人的本心,已经融为人的心性的一部分,体现出来就是真诚。有了真诚这个思想基础,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就不会欺骗外人。说话做事一切从诚信出发,经得起考验;不贪慕虚荣,不贪图富贵,并能营造和睦的家庭关系。这样的人,就过了儒家提倡的立身关。

儒家强调以道德立身,但并不是用其来以德论德的。也就是说,儒家强调的立身,并不是为了让人通过修身养性来明哲保身的,而是要让人投身社会干一番事业。而事业目标对于个人的价值体现就是立德、立言和立功。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人们以德立身,是担有社会责任的。这些责任包括在实践中将自己的美德转化成社会公德;让自己的言论成为引导人性向善和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让自己干出的事业有益于社会。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纷纭复杂的,同时也是贫富不一、饱暖不均的。有的人生下来就坐拥家财万贯,足以让他一辈子吃穿不愁;有的人自生下来就一贫如洗,不得不为了生存而风里来雨里去地拼搏;有的人挥金如土,偏能不劳而获;有的人节衣缩食,依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个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立身处世就显得尤为重要。

明朝有个叫宋濂的人,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吃不饱,穿不暖。到他上学时,因为家里太穷,根本就买不起书。但他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把勤俭作为立身之本。为了读书,他就把别人的书借来抄录下来。不管天寒地冻,他都坚持抄书、读书。书抄完后,他会立刻完好无损地将其归还给对方。遇到自己不懂之处,他有时会到百里外的地方向别人求教。他长期这样坚持着,到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家,还参与了《元史》的编写。

宋濂这种立身精神,实际上就是将儒家所倡导的立身精神运用到了自己身上。他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成为了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同儒家所倡导的以立身来处世的主张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是儒家处世的目标。而由此,也就能理解儒家为什么把立身作为一个人处世的基础了。

4.道家和儒家关于立身的观点有哪些异同?

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代表作品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和《庄子》。现代学术界公认的事实是,儒家的很多思想都是直接或间接从道家思想转承过来的。所以,它们的许多观点都有着相同的地方。就立身的观点来看,它们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家与儒家都认为立身处世的根基是修身。《老子》第五十四章写道:“一个具有蓬勃朝气的力量是难以消除掉的,一个拥有吸引力的事物是不能轻易摆脱掉的。如果后世的子孙们能够懂得这个道理,那么这个家族就会绵延不息。如果遵循这个道理来修炼自己的品德,这个品德就是真实纯正的……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老子这番话,从个人的修身一直讲到“平天下”,这同儒家《大学》所提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十分类似。不管两者立身处世的具体态度如何,就起点来说,它们都强调以道德修身来作为立身处世的根基。

其次,从道德层面上来看,道家和儒家都主张“仁”和“俭”。在《老子》第六十七章中,老子说:“我有三件宝,第一件是仁慈,第二件是节俭……”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其学说的核心内容。孟子在孔子仁爱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仁政的政治主张。关于“俭”,除了要求人们控制欲望外,儒家更把它纳入了礼的范畴,与温、良、恭、让一起被称为“五仪”要求。从道德上来看,道家和儒家所持的“仁”和“俭”的观点是相通的。

另外,在主张悟道立身方面,道家和儒家在行为要求方面也存在相通之处。道家认为,“道”精微高深,其中含有真意。所以,他提倡人们积极探求存于事物中的“道”。而孔子更是提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处世思想。在《中庸》中,他还给出了“率性之谓道”的明确定义。

道家和儒家都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周朝的势力已经衰颓,礼崩乐坏,政治腐败。一些诸侯国乘机掠夺兼并,致使战祸连绵,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这样的社会环境,引发了道家和儒家学者的深思,进而产生了丰富的政治思想。由于各自所站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道、儒两家的思想就有了本质上的不同。从立身处世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修身的标准不同。儒家的修身主要强调的是忠恕和三纲五常,希望通过反省自修,达到合乎治国平天下的社会道德要求。而道家的修身可以说是没标准的,因为它强调清静无为,即做到顺应自然即可。

其次,关于立身的人生态度不同。儒家把“仁”作为人生的最高思想境界,并把它当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强调按尊卑、贵贱和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另外,儒家还把仁纳入了礼的范畴,认为只有向别人施以仁心、言行合乎礼的要求,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道家则立身于宇宙和大自然,认为人生应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他们主张人生首先应该“无为”,而不是“有为”,他们反对圣、智、仁、义、礼等伦理道德规范,认为众生是生而平等、无贵贱之分的,每个人都应当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发展。

再次,对社会责任的态度不同。儒家主张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事务,敢为天下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则主张人们以避世、与世无争的消极态度来对待社会事务,事事不敢为天下先,做到谦让卑下。

到庄子时,他既反对像“江海之士”那样的避世态度,又反对儒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张。他要求人们将自己置身于世俗生活中,不必躲到深山老林中,但又要与世俗保持距离。从立身的角度来看,这还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

儒家要求人们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投身社会,并在社会中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实现人生抱负。道家则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淡化了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从立身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它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立身有什么启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同名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列举了舜、傅说等六位圣贤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最终担当大任的事例,证明忧患、磨难能激励人奋发有为、取得成就。进而,他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样适用于国家兴亡。

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提出了许多实现国富民强的政治主张。他从动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一时的落后贫穷并不可怕,只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就能走出忧患,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孟子的这个观点对个人的立身处世同样具有积极的启示。

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人的生理特点、劳动分工和生活习惯诸多方面,更体现在物质资源的拥有方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贫富不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类社会所有不幸的根源都可归结为贫穷。因此,对被贫穷“关照”的人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他们立身处世具有很好的指导和鞭策意义。

另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如同千年田地八百主一样,贫和富是相对而言的,而且它们之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存在着转化的可能。贫穷的人如果不因自己的家庭出身、生活状况低人一等而灰心丧气,而是立志于改变现状、成就事业,那么,总有一天他会成为笑对人生、无愧人生的铮铮铁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9岁时就成了孤儿,生活无依无靠,只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而是放下以前官宦人家的身价,十分勤奋地跟当地的农民学习干农活的技能。刚开始投入反对王莽的斗争时,他的部队兵少将寡,装备非常差。到打仗时,他竟然骑着牛上阵。后来王莽政权覆灭,他立下大功时,他的大哥竟然因受到更始帝的猜疑而被杀,他自己也受到猜疑,险些被杀。

可以说,刘秀的前半生都是在忧患中度过的,然而,他始终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面对挫折、打击,乃至屈辱,他始终不改心志。最终,他终于成就一番霸业。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挫折、打击固然让人难以接受,但对于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来说,它们恰能给人以反面的启示和教育作用。人的才干不会从天而降,机遇不可能垂青游手好闲之人。与磨难斗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锤炼心志、毅力和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历过磨难的人,往往都是能笑到最后的人。

对于物质财富丰厚的人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其立身处世无疑具有警示作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便以为大功告成。于是,那些跟着他打江山的将领纷纷起了享乐之念,把京城搞得天天像过年一样。结果,没多久就因失去进取心而被入关的清兵打败,从而一败涂地,最终身败名裂。

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固然合乎人性,但如果把这种享受当作人生的目标而失去进取心,这样的享受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过眼云烟。所以,生于顺境,并不值得羡慕;生于逆境,也没什么可悲之处。无论处于何种境遇,只要能树立一种正确的志向来立身,到何时何地都不会迷惑,都能取得成功。可以说,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每个人的最大启示。

6.为什么说立身要以立学为先?

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欧阳修说过这样一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意思大体是说,一个人来到世上,要把勤奋学习放在修养品行的首要位置,而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

现代人一谈到学习,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太苦,太累!”这种感叹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把学习当成了应付考试的手段,这样也就忽视了学习的社会性和学习本身的趣味性。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古代大儒们给出的答案是“经世致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学习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子思在《中庸》中说:“喜欢学习就会不断增加智慧,把智慧用于社会实践,就会培养起仁德,然后就会知道怎样处理问题,办起事来就会非常有成果,然后就知道怎样来修炼自己的品行,怎样来管理他人,到最后也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子思的这番话,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不是为了个人出人头地的,而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这就是学习的社会性。当你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具体矛盾和问题,或有了创新、有了发明创造时,社会自然会回馈给你荣誉。这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子思的话中,还包含另一种含义:学无止境。庄子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没有尽头的。所以,对于求学者来说,要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过程,没有终点,并坚持活到老学到老。要学到什么程度呢?儒家提出的要求是“博学”。孔子说:“人的知识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当它积累到广博的程度时,他的才能才会充分发挥,并取得显著的成果。”要达到博学的程度,往往离不开一个“勤”字。

宋代的范仲淹,两岁时就死了父亲,家里非常穷。后来,他获得了在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的机会。他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常常是白天刻苦读书,直到黄昏时才吃一点东西,他每天都读书到深夜。想打瞌睡时,就将一盆冷水浇到头上,好让头脑保持清醒。就这样,他坚持了五年,不仅领悟了六经的主旨,而且学以致用,制定了许多治国策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也成为读书人的座右铭。

范仲淹为什么能做到勤学呢?那是因为他把学习求知当作了一种生活乐趣,而不是让它成为追逐功名的手段。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把求学当作生活中的一项乐趣时,他学习的心态就会非常端正、积极。这时,求学不仅是乐趣,而且成了获取知识的动力。

儒家将读书人的立身目标定为“治国平天下”,也就是管理国家。对于管理国家的人,儒家希望他们既要具有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更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所有这些品德、知识和能力,都是从学习起步的。所以,按照儒家的思想,“立身以立学为先”的观点,可以放大为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人不管确定怎样的人生目标,他都必须从学习开始,把学习当作相伴终生的伴侣。

“立身以立学为先”的观点,经受住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检验。到南宋时期,大理学家朱熹把它当作教育思想的核心,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它仍然值得倡导。

7.人贵立志,为什么会“欲速则不达”?

中国古代的儒家先贤,最推崇的就是人对社会有作为、有贡献。为此,他们从个人立身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贵立志的观点,强调人活着就要有奋斗目标。孔子在《论语·子张》篇中提出了“博学而笃志”的立身观点,希望人们通过广泛的学习,获取全面的知识,然后坚定自己的志向,这样就能成就自己的智慧,从而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

通常,人们在经历过一场大喜大乐之后,往往会突然发现自己十分迷惘,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当初的好心情也会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转变为发怒、抱怨。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是陡然间发现自己没了生活目标所致。正因为这样,有人才说,志向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一旦没有了志向,就可能出现六神无主的情形。

生命不仅体现为一段生存过程,它的社会意义还在于要播种、要开花、要结果,更要有收获。在这一过程中,谁付出的心血汗水多,谁的收获就多。那么,要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呢?这就是人生的目标所在,志向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恒心和毅力。如果能及时明确自己的志向,过着心灵充实的生活,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名叫厉归真的人,从小就喜欢画画,并立志成为一个大画家。他特别喜欢画虎,但是,他从没有见过真虎,以致画出来的老虎都像病猫一样。为了提升自己画虎的技艺,他义无反顾地闯进深山老林,希望能见到老虎的真面容。为此,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在一些老猎户的帮助下,见到了老虎的真面目。于是,他现场写生临摹,决不退缩。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画出来的老虎就像真的一样。后来,他又将大半生的时间用来游历各地的名山大川,每到一处,都临摹飞禽走兽,直至惟妙惟肖为止。他通过这样的坚持和努力,终成一代大画家。

厉归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画家,不仅在于他敢于付出,还在于他不畏艰难,长期坚持。而这恰恰体现了孔子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这个地方的长官。一天,他向孔子请教处理政务的方法。孔子就告诫他说:“办理政事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的作为。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作为就做不成大事。”孔子的回答,对于个人立身明志向来说,同样非常适用。

俗话说,“真有志者立长志,无真志者常立志”。立志不是一天立一个决心,那样就是朝三暮四。立志重在随后的践行,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迎难而上,坚持不懈,才有可能一步一步接近人生目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任何知识、技能和个人素质的提高,都是长期艰苦努力的结果。

拔苗助长,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结果都只能适得其反。事实一再证明,大到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每一次进步,小到个人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结果。所以,从立身角度来看,有了明确人生目标的同时,还应该有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8.“过犹不及”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立身原则?

《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天,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个人相比,谁表现得更优秀呢?’孔子回答说:‘子张做事总是做过头,子夏又做得不够。’子贡问道:‘这样说,是子张表现得好一些?’孔子回答说:‘做过头和做不足是一样的。’”

孔子的回答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做事情做过头跟做得不够所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他所强调的就是,做任何事都要把握一个度。从立身的角度来看,达不到这个度,就是畏缩;超过这个度,就是夸张。所以,过犹不及,体现了孔子“量体裁衣”和“适可而止”的立身原则。

儒家提倡人们积极投身社会做贡献,希望人们以道德来修身,把“治国平天下”作为立身的人生目标。为此,他们鼓励人们树立志向,并坚守志向不动摇。但是有时候,不管个人的主观愿望多么强烈、主观诉求多么坚决,客观因素却早已注定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比如说,有人立下决心,要把一只猫修炼成一只猛虎,并且他信心满满地认为,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地让猫修炼下去,终有一天会使其变成猛虎。但猫永远不会修炼成老虎。所以,这个人的愿望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呢?这就要求人们在确定立身目标时,要学会量体裁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切实地实行。”他主张凡事都用不偏不倚的方式去解决,不走极端,利用温和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思考和行动。

知识的多样性和人生的有限性,表明谁也做不到穷尽一切。人们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除了用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还用来解决自身问题,即让自己具有自知之明。一个对自己具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确立人生目标时就不会好高骛远,也不会妄自菲薄。他会根据自身条件出发,确定自己将来要走的路,包括相伴其间的各种需求。这就是量体裁衣。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都是有欲望的。受这些欲望的支配,人往往会失去自控力,让心性变得贪婪起来。这种贪婪有时会堕落到穷凶极恶的地步。这时,让适可而止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就显得非常迫切。针对这种现象,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就十分形象地提出:“人们总是爱好美酒佳肴,面对它们总会胃口大开,吃起来没个停歇的时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人的共同爱好。但是面对可口的酒肉,哪怕供应充足,也绝不能由着性子乱吃一气,而要有所节制,这样才不会伤身体。”这显然是一种奢侈之风,而这种风气的由来,就是人们不懂得适可而止造成的。

从立身角度来看,一个人哪怕能力再强,也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礼记·曲礼》中就提出:“礼不逾节。”儒家的政治主张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等级观念之上的。抛开这个时代因素,以今人的眼光来看,人的言行同样要懂得适可而止。老师不一定处处都比学生强,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出差错。但是,谁也不应该因此对老师做出轻慢的举动来,这是最起码的做人准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利用恰当的时机,不损老师的颜面、不失对老师的尊敬而提出来。同样,对于能力比自己差的人,不能嘲弄歧视,更不能挖苦打击,而要引导他见贤思齐。

画龙该点睛时不点睛,画蛇不该添足时偏添足,这种适得其反的做法,是同儒家的立身原则背道而驰的。子思在《中庸》中对人的行为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按照所处的地位行事,不抱非分的想法。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按照富贵者的身份行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按照贫贱者的身份行事……处在患难之中,就按照患难者的身份行事;无论处在什么地位,都能够恰如其分地行事。身居上位,不欺凌在下位的人;身居下位,不巴结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求于人,这样就不会招致怨恨。上不埋怨苍天,下不归罪别人。”

所以,孔子过犹不及的观点,从处世上来说,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从立身上来说,反映了儒家一种正确的处世原则。实际上,它所倡导的就是让每个人都从自身条件出发,确定人生目标,制定行事标准、明确行为方式,从而让整个社会都处于和谐有序之中。

9.孔子为什么耻“恶衣恶食者”?

孔子对人立身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非常合乎人性。他认为,人立志向,应该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而且重在道德方面。为此,他在《论语·里仁》篇中说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士人的志向应该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对于那些在乎吃穿的人,应该以和他们交往为羞耻,也就不值得与他们谈论道。孔子这句话,和现代人所说的人生在世不能只有吃喝二事的意思是一样的。

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着一种先天性的差别。先不说性格、气质这些内在条件,就说外在条件,有的人一出生,由于家中什么都不缺,所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生活。而更多的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不停地奔波忙碌。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更好的生活,是值得尊重的,但偏偏有些人长了双势利眼,只把眼光盯在那些有权、有钱、有势者的身上,并以讨好巴结他们为荣。殊不知,万事都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唯一不变的是人的气节操守,而这是人立身的第一要务。

明末有个叫刘军臣的人,他家里很穷,30多岁还娶不起老婆,很多人因此瞧不起他,并当面毫无礼貌地喊他“军瞎”。有一年大年三十,刘军臣在祠堂提了个修理神龛的建议,结果遭到族人的嘲笑。后来,他外出经商发了大财。回到村里时,人们再也不喊他“军瞎”了,而改口喊他“军四爹”。他针对祠堂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后,众人反而附和着说好,结果惹得他大为恼火地说:“你们都是势利眼,嫌贫爱富要不得!”

势利眼之人,就是孔子所说的“恶衣恶食者”。先不说这些人的行为和表现怎么让人不齿,仅就他们的生存意义来说,他们只不过是生活的附庸,永远活不出自我的精彩。普通人,并不意味着他们会一世平庸。纵览历史,多少帝王将相、富商大贾无不是从普通人中崛起的。为此,孔子在《论语·子罕》篇中从立身的角度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堂堂的人,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从立身的角度来看,这种志向就是人的操守气节——活出自我,做个有骨气、有思想的人,不趋炎附势,不昧心悖德。

北宋真宗时期,聊城有个人名叫李垂,他十分有才华。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他发奋读书,终于考中了进士。踏上仕途后,他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想方设法地巴结权贵,而是始终保持着正直的态度待人处世。

当时朝中的宰相名叫丁谓,他就是通过阿谀奉承讨得宋真宗欢心的。手握大权后,他便玩弄权术,独揽朝政。许多官场中的人,都纷纷寻上他的门路,通过吹捧巴结他而获得升迁。唯独李垂不为所动,有人就出于好意告诉他,不到宰相府走动走动,就会一直得不到升迁的。李垂大义凛然地说道:“丁谓身为宰相,不但不公正处理事务,反而仗势欺人,有负于朝廷对他的重托和百姓对他的期望。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去拜谒他?”他的直言很快被人打了小报告,丁谓听说后大为恼火,随即找了个缘由就把他贬到外地去了。

宋真宗驾崩后,宋仁宗即位,丁谓随即倒台,而李垂则奉诏回到京都。他的一些朋友提醒他说:“朝廷里有些大臣知道你才学过人,想推举你当如制诰。不过,当今宰相还不认识你,你何不去拜见他一下呢?”

李垂听后冷冷地说道:“如果我从前去拜谒当时的宰相丁谓,可能早就当上翰林学士了。我现在年纪大了,见到有的大臣处事不公正,就常常当面指责他。我怎么能趋炎附势,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借此来换取他们的荐引和提携呢?”结果,他的这番话又被人打了小报告,新任宰相也借故将他贬到外地去了。

李垂的人生际遇令人感到惋惜,但他的为人,尤其是他那不为名利、权势所动的气节,却让人肃然起敬。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后人诠释了什么叫“匹夫不可夺志也”。他的表现,是对孔子以及古代先贤关于立身的完美践行。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近代思想文化论集

    近代思想文化论集

    本书为学部委员专题文集,收入作者关于近代思想与文化研究的论文。本书所收论文,写于1985—2011年,26年之中,作者一直关注着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想与文化转型的问题。这是关涉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的大问题。作者试图揭示这个转型过程的内外机制与种种条件,揭示我们已经走过的轨迹,这对于我们如何走向未来,真正摆脱种种中世纪式的羁绊,迈入现代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是很有意义的。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本书是为《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之精装本。本书主题内容为作者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有关中华文化史的一门课程。学生提出许多有关文化问题让作者快速回答,名曰“闪问”。后来这本书又加入了台湾大学许多学生的“闪问”,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对中华文化的精髓进行了论述,独树一帜。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热门推荐
  • 穿越重生:宠妃要出墙

    穿越重生:宠妃要出墙

    穿越有风险,419需谨慎。——这是谢瑶嬛的穿越心得。前生——渣皇帝对她说:“今生你成全我,来生我许你万里江山。”于是毫不犹豫的将她弃之如履成为一颗弃子。痴情丞相说:“我不求你爱我,只求你不负我。”可惜一辈子太短,她爱上另一个人,已经来不及。重生之后,她励志做一名合格的宠妃,一心想要回家。可是那个谁……你能别这么频繁的在我生命走来走去么?明明你很讨厌我的不是么?还有皇帝,别这样……我喜欢你到此为止了,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那不是我不是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天奇门之英雄志

    九天奇门之英雄志

    一个糟老头在荒野拾得神秘婴儿,慢慢抚养长大成为少年,少年逐渐发现自己卷入一个漩涡,似乎有人在酝酿惊天大阴谋。少年能否打破阴谋,创造奇迹?
  • 80后创业金律

    80后创业金律

    《80后创业金律》编辑推荐:人们为什么要创业,爱创业呢?因为创业不仅是一种能养活自己的劳动方式,它更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财富传奇现象!众多的商业巨子、都是通过创业,完成了从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到腰缠万贯的财富达人的转变过程。
  • 龙翔九界

    龙翔九界

    一颗龙珠,一生的记忆,超凡的能力,九界永恒的传说......
  • 清春系

    清春系

    原名《公主与公主殿下》你要走,我会等,因为我知道你会回来——《等待》……………………………………………………………………………………………………你听,风在耳边说话——《听风》……………………………………………………………………………………………………仙女下凡,桥段好老啊!是不是还有个放牛郎的偷了衣服——《尘缘》……………………………………………………………………………………………………不要妄想用人的‘表面’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善恶》(具体内容,以文为准。佛系更新,因作者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召唤大佬

    召唤大佬

    化身天魔,回应召唤,吞魂夺身,诸天应愿。(已完本精品小说无限制神话、神话原生种,人品保障,放心食用。)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他的心火燎了我

    他的心火燎了我

    守望先锋五百强猎空主播突然销声匿迹,只有战队队员知道他最近在做什么——他在开小号看女主播。后来,老大在和这个女主播双排?再后来,老大居然在直播间给女主播唱歌?!最后的最后,老大指着女主播告诉他们:“叫嫂子。”【我的暗恋从第三赛季开始,直到你说“我喜欢你”的那一刻起,我才敢用这满腔心火,燃烧你】这是一个披着电竞皮开篇就谈恋爱的小甜饼,不甜你打我。【表面温柔矜持的电竞男神、背地里暗戳戳偷窥女主各种动态的痴汉男主X本质是个沙雕网友且性格暴躁是个喷子的词作小姐姐】新书筹备中,欢迎加入我的书友群呀~1009129808
  • 泯灭的歌声

    泯灭的歌声

    一个深受杀仇之恨的孤儿却要假装阳光坚强的活着,他努力寻找着生者的希望,在一次狩猎灵兽的巧合中他拯救了一名绝色却又神秘的女子,他在她昏迷的时候,自私的篡改了她的记忆,让她变成了自己活着的容器。这个世界充斥着欲望,这个世界也并非童话,带你走进内心的最深处,领略那无尽的杀伐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