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3300000004

第4章 病魔篇(2)

技术相当高超的小王护士“一针见血”地成功了!液体刚输到一多半,由于我的肌肉颤动,针头还是不听话地跑出了血管,顿时鼓了起来,无奈只好作罢。这次还算幸运,输进去的药液起了作用,烧渐渐退了。真是感激小王护士,要不是她的坚持和果敢,我的烧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退呢!

这次输液,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的牙齿坏得出奇。现在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颗好牙。蛀牙一块一块地坏掉,现在只剩下烂牙根无法拔除。

我平生最害怕的就是牙疼。由于治疗起来相当困难,所以每次闹牙疼我都只能强忍着,直到神经线自然烂掉坏死。每一颗蛀牙都要经历发炎、疼痛、坏死的折磨。那种痛彻心扉的折磨,只有患过牙疼病的人才最清楚。

有一次我的后槽牙神经发炎,疼得我昼不得安,夜不能眠,搅得全家人也都不得消停。母亲心疼地说“再这样下去可不行,孩子会生生疼死的!还是赶紧去医院吧。”

医生说,像我这样的患者根本无法配合。要想拔牙也行,只能做全身麻醉。就为了一颗小小的牙齿要全身麻醉,确实有点小题大做。而且全麻可能会对我的身体带来副作用和危害。后来母亲想到她的一位同学在医院的牙科工作,就请求她走走后门,能接诊我这个特殊的患者。

当我坐在牙科的“老虎凳”上时,紧张得别提了!抖动得也越发厉害,汗水湿透了全身。

那天陪我去医院的有父母和另外两个阿姨,再加上两名护士,哇噻!他们6个人一起协同医生像打仗似的按住我,而我像极了一个不甘就擒的俘虏,拼了命地挣扎……

局部麻醉后还有感觉,特别是看到医生手里拿着的那把大钳子,吓得我快要窒息了。正当医生不停地在我嘴里使劲拔动的时候,我突然休克了!全身一下子松软,再也不抖动了!!

这可把在场的所有人吓坏了!母亲的同学阎阿姨最为紧张,由于使劲摁着我,再加上惊吓,此时她浑身出的汗并不亚于我。再看母亲,已经瘫软在地上了。

牙科诊室里乱作一团。

医生急忙给我吸氧、量血压、掐人中……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才渐渐苏醒过来。这个时候就是想让我再抖动,也没有了可能。因为连出气儿的力气我都没有了。

事后,胆战心惊的阎阿姨几乎每天都要往我家里打电话问候,生怕再出什么意外。幸亏没出意外,要不然怎么对得起好心的阎阿姨啊。

从此,我再也没去过医院看牙病。每次闹牙疼时,都是阎阿姨在她们医院里拿来些麻药和消炎药水,自己在家里简单地处理一下。

那次牙没拔成,反倒在家躺了两个月,连瘫坐在椅子里的力气都没了。整整半年,我都没缓过劲儿来。痉挛加徐动型的脑瘫患者就是这样,有病不能医,有痛不能除,真的非常非常痛苦!

一颗牙齿,就差点要了我的命!

3.康复的艰辛

从出生的那一刻,我就注定这辈子要和医院打交道了。产时脐绕颈造成的脑缺氧让我在出生后的第一时间就实施抢救。当医生用产钳把我夹出来后,我只有心跳没有呼吸。这时的麻醉师、儿科医生、产科医生还有护士们层层围在我和母亲身边,他们在和死神争夺我。

大约20分钟后,我在母亲的脚旁发出了像刚出生的小赖猫一样的叫声,而并不像正常的婴儿为了迎接世界所发出的洪亮啼哭。但医生们还是松了口气说了一句:活了。

母亲生下我连看上一眼都没来得及,我就被转到儿科病房的暖箱里,整整抢救治疗了1个月。

父亲每天都会到医院隔着玻璃窗看我一次。

时间久了,父亲和那里的护士们熟悉起来。有时护士们就爱跟他开玩笑:“又来看小美女了,帅哥?”

父亲苦笑不语。

年轻时的父亲很帅,很多女孩子都喜欢他。说真的,我长得就像他。

母亲在家坐了个空月子,奶水回去了,刀口感染了。情绪极度低落的母亲,每天都在思念、流泪中度日。因为我的小命生死未卜。

1个月后我出院了。母亲这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生骨肉。她从父亲怀里抢过我,然后紧紧地抱着,生怕再次分离。母亲望着我那没有血色的小脸,愧疚心疼的泪水,顺着她的脸颊不断流在我的身上。

我的各个功能发育都很差。每次喂牛奶若是多一点点,就会从鼻子里呛出来。半岁时,父母带我到儿童医院做例行检查。主治医师毫不留情地再次判了我的刑,说我的未来将不会坐,不会走,不会说,不能动,是个呆傻儿!

面对如此残酷的医学结论,年轻的母亲如同当头一棒,被打蒙在诊椅上站不起来了。

她恨医生!更恨自己!恨医生说话毫不留情,不给她一丝的希望!更恨自己没有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觉得我的不幸全是她的过错!

现实就是这样令人沮丧悲哀!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我刚满1岁的那年,母亲在报纸上看到北京地安门有位老中医专治小儿脑瘫。为了节省开支,她一个人买京津往返的火车票,每周去一次,当天去当天回。

寒冷的冬天,天不亮母亲就抱着还在睡梦中的我,踏上了求医的艰难路程。坐火车还成,对号入座。可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公交车就没那么幸运了。

老中医的家离火车站还有一大段距离,需要倒两次公交车才能到那里。身材瘦小的母亲抱着耷拉脑袋立不起个儿的我,肩上还背着个大包,里面装的全是我们娘俩一天的干粮和我备用的衣服。别说还抱着我,就是空手一人都很难登上拥挤不堪的公交车!

汽车缓缓地驶进站。期盼了很久的人群,像见到了救命的诺亚方舟似的疯狂地涌到车门口。母亲随着人潮拼命地往前挤。怎奈她身单力薄不是个儿,几辆车开过来都没能挤上去。“嘭”的一声,母亲肩膀上的背包带被挤断了!她一只手夹着我,另一只手夹着背包,正要奋力再次登上车门,后面的人又“不失时机”地把母亲的鞋踩掉了!“哎呀,我的鞋!”母亲急忙转过身带着哭腔喊道。

挤车又一次失败!

用母亲的话讲,当时的情景真是狼狈至极!但为我治病的决心和力量最终还是战胜了拥挤的人群!

其实真正看病的时间才用了1个小时,而返津的车票是下午5点多,剩下的四五个小时只能在大街上度过。

看过病后,母亲抱着我来到北海公园里消磨时间。望着穿梭的游人和美丽的景色,再低头看看熟睡在她怀里的我,泪水模糊了母亲的视线。整个下午,她一个人注视着公园里的湖水默默发呆。后来母亲说,她当时真想抱着我一头栽下去,了结这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但她又觉得这不是我的罪过,我是那么的弱小可怜和无辜,便失去了跳下去的勇气。

这样的日子折腾了几个月仍不见起色。后来父亲看到母亲那吃不消的身体,便阻止了我们。

北京中医学院的张主任介绍了一种梅花针。形似梅花的六棵针绑在一起,每天都要在我只有2岁的小脑袋上来回敲打10多分钟。每次治疗,我都被击打得鬼哭狼嚎。有时邻居们听了实在不忍心,便过来劝阻:“算了,别让孩子受这份罪了,以后好生待她就是了。”

我2岁半那年,母亲买了张月票,每天下午都抱着我坐公交车到很远的地方,去一位80岁的老中医家里扎针灸。炎热的7月,挤在没有空调的公交车上,全身都会被汗水湿透,分不清是母亲的还是我的。后来母亲被汗水濡得起了一身痱子,而我的症状也没见好转,这才心有不甘地作罢了。

父亲的一位朋友是体育学院的教授,会一些中医推拿,经常给一些脑瘫的孩子做康复治疗。父亲特意买了辆三轮车,把4岁多的我连同小椅子一起放到车上,小花姐在旁陪伴。每周3次,蹬着三轮到离家很远的体育学院做分胯治疗。

一件有惊无险的经历,至今我依然模糊地记得:那天晚上去体育学院做治疗,回来时父亲感觉有些累。16岁的小花姐非常懂事地要求她来蹬三轮车。

天黑路远,这时对面开过来一辆大卡车,打着远灯直射着我们。强烈刺眼的灯光照得小花姐睁不开眼,正巧赶上下坡路又在拐弯处,她只好紧贴右侧,以防与对面车辆相撞。可没想到一下子撞到了右边的马路牙子上……

三轮车重重地翻扣在路边!小花姐一骨碌翻坐起来,再看自己的腿,磕得鲜血直流。父亲坐在地上老半天动不了劲儿。我人小体重轻,又在父亲的保护下,所以没啥大碍。看到他俩那狼狈相,我不懂事地嘎嘎笑着……

我的双腿呈剪子形,从大腿根儿分不开,肌张力非常高,需要按摩推拿硬性地把它们分开,就像母亲跳芭蕾一样需要从小练开胯。这次治疗,父亲没有像以往那样心软,顾不得每次我都撕心裂肺的哀号。这样一直坚持了半年,后来父亲自己也学会了按摩技巧,每天在家为我按摩推拿1个小时。

记不清有多长时间了,我的双腿从根部慢慢可以分开了,并且松软了很多。看来童子功就是厉害,现在我的腿还能劈开一点呢。

后来即使有了妹妹,但父母也从未停止过对我的康复治疗。那些年,只要父母带我去康复,都会带着刚满3岁的妹妹。母亲搂着我和妹妹坐在三轮车里,父亲蹬着车前行。无论夏天酷暑难当风雨交加,还是冬日冰天雪地寒风呼啸,从来没有间断过。就这样,我们走遍了天津的大小医院。偌大个天津城的大街小巷,留下了我们一家4口深深的足迹,也见证了亲爱的父母对女儿的一片爱心和苦心。这些康复的经历,更牢牢地镌刻在我心里!

1989年深秋,我在天津中医学院做经络导引,每天必去,风雨无阻,一治就是9个月。那时7岁的我,已经有了记忆:我身上按穴位缠满了经络的线路,然后通上电,一跳一跳麻酥酥地敲击着我。有时脑门儿被勒得过紧,眼睛都睁不开了。可那时候我已经懂事了,特别盼望自己能好起来,所以无论多难受我都不吭声。医生们都喜欢我,说我坚强。我小时候长得很漂亮,白白的皮肤亮亮的眼睛。医生们给我起了个雅号:“白雪公主”。

3岁多的妹妹常常看到我被残酷地“五花大绑”起来,哇哇地哭闹着和医生们争吵:“别把我姐姐勒得太紧,放开她,放开她!”

小时候我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老折腾我。长大一点后明白了父母的苦心。现在心里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父母为了帮我康复,梦想着我能成为正常人,真是用尽了心血,绞尽了脑汁。科学的,迷信的,哪怕有一点点希望,他们都要试试。

记得1989年冬季的一天,母亲的一位朋友说,衡水地区有个远近闻名的巫师,看病算卦准得很,提议带我去试试。母亲怕带着我路上太遭罪,便一个人去了。

她带着我的病历和很多礼品,风尘仆仆地不知费了多少周折才赶到那儿。80多岁的独眼老太太,就是所谓的巫师。母亲说,她睁着的那一只眼睛里射出的光,显得特别阴森幽暗,叫人恐惧。

一进门,她什么都不问,立刻抓住母亲的手,斜楞着一只眼,贼贼地望着母亲的眉毛好半天才说:“你的灾难全都在你的左眼眉上了。”母亲慌忙打断她:“不是我有病,我是替我孩子来看病的。”

独眼老太太略显尴尬地往后挪挪身,又惺惺地坐下。母亲赶忙把我的病历本递给她,并详细说明我的症状。可她却连看都不看一眼病历,也不再听母亲的叙述了。她抬起身来,一撩门帘颤颤巍巍地进了里屋。过了好大一会儿工夫才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纸包说:“现在不能打开看,要等回家后并且要冲着东南方向打开。”还说我是五台山上的童子跑下来的,吩咐母亲回家后该怎样怎样做……

母亲拖着一身的疲惫连夜赶回家,并按照巫师的吩咐一一照做了。

事后证明,独眼老太太的这些招数其实根本就不管用,全是骗人的!!

还有一次,社会上流行着气功疗法。也是一位好心的朋友介绍我们到教育学院做气功。只见那位身材魁梧、秃头光顶的气功大师,手里举着老粗老粗的长竹筒,一头对着他自己的嘴,另一头冲着我的脑袋瓜儿,一口气“嘟嘟嘟”地吹着,脸都憋紫了……我看着他,低头窃喜。觉得好搞笑。

虽说这些所谓的治疗都没起作用,但却从中看到了父母的用心真的是良苦啊!

我的一位小病友的父亲,介绍我们用艾灸疗法按穴位熏蒸。好几个大饭盒似的铜盒里放上艾灸点燃,底部都是孔眼儿,烟雾从孔眼儿里冒出来熏蒸穴位,全身都绑满了。每天一次的治疗,弄得满屋子里乌烟瘴气,烟雾缭绕,犹如到了仙人洞。

那年我都20岁了,强烈盼望康复的我,有一点希望就不放弃!记得有一次,捆在我胳膊上的铜盒燃得很旺,烫得我好疼好疼,可我硬是一声不吭,咬牙坚持了20分钟。待取下盒子再一看:我的胳膊被烫了一个好大的燎泡!那时正好赶上三伏天,伤口感染化脓了。后来用了很多偏方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好。不过,还是留下了一大块永远也抹不去的疤痕。

2009年已经在北京工作的妹妹,依然没有放弃对我康复治疗的信心。她获悉北京尔康医院专门治疗脑瘫,便帮我联系住院。那次住了40多天的医院,耗资1万多元!一套系统的治疗又一次差点要了我的命!

入院后首先要做一系列常规检查。因为要做头部带电针灸,需要做脑电图。可我不停地徐动根本做不了,只能在安眠状态下才可实施。护士喂我口服了两瓶水合氯醛,但仍不能完全入睡。浓呛的药水令我呕吐不止,难受无比。没办法只能咬牙硬挺着。

同类推荐
  • 职场精英生存全攻略

    职场精英生存全攻略

    本书为初入职场人士的快速进阶宝典。职场精英规避“阴沟里翻船”的细节精典。帮你屏蔽从面试,融入、提升、叱咤职场时所遇到的小事情大风险。助你在窥得冰山一角之后,绕开潜在的职场陷阱深渊。讲述你在职场必然经历的小状况,提醒你不要因忽视它而伤害到自己。每天3分钟,直接了当,通过真实故事让你了解内幕,未雨绸缪。
  • 名人佳作:格言寄语篇

    名人佳作:格言寄语篇

    《格言寄语篇》共有七辑,主要收入人生与命运、理想与追求、学习与求知、爱情与婚姻、道德与品格、交际与处世、生活与娱乐等方面格言。
  • 品读国学

    品读国学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华儿女。职业女性身兼职场与家庭两重重任,忙碌终日,似乎与国学相离越来越远。本书,选取浩淼国学智慧中符合现代职场女性的心境与职场处世、修身之道的部分,加上深入浅出的分析、点评,使之走入职场女性的内心,开解、宽慰她们的心灵,提升她们的处世技巧,增加她们的自身气韵,使她们行走职场时更自信,更大气,更睿智,更从容。
  • 淡然:幸福的人生不较真

    淡然:幸福的人生不较真

    《淡然:幸福的人生不较真》讲述在这个忙碌的、充满诱惑的世界上,生活的焦虑和工作的压力,常常让我们无法开心和快乐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社会现象。比如:有些人患得患失,有些人苛求完美,有些人悲观失望,有些人烦躁不安等等。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让我们痛苦不堪,甚至有人开始抱怨命运、抱怨社会的不公。其实,与其说是这些外界因素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少了份安宁,倒不如说是我们的内心少了一份淡然,少了一颗平常心,毕竟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
  • 女人受益一生的幸福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幸福课

    幸福是一件大事,但要从小事开始!很多人都告诉你不要做什么,不要这样做,但没有人对你说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卡耐基通过对女人的人生愿望、生活烦恼以及女性生理、心理的深入研究,以自己睿智的见解和精辟的人生感悟指导女人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如何培养一个幸福的婚姻,如何与他人交往……聪明女人善于聆听智者之音,既然幸福是一辈子的事,那就从本书开始揭开幸福之课的扉页吧!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萝莉成神手册

    快穿之萝莉成神手册

    作为唯二的神魔之子,绮里陌凉表示压力很大。作为一名优(凶)秀(残)并被时空管理局的高层都忌惮的任务者,她面无表情:呵呵,当初既然敢威胁,就要做好位面被她玩崩的准备!
  • 睡莲少年

    睡莲少年

    国内首部心理悬疑纯爱小说。“纵使青春密布最悲伤的梦魇,请相信爱是我们唯一的拯救……”沉默的反穿校服、反背书包的少女夏微识,在初夏的公交车站牌下遇见睡莲一般静美的少年俞北连。夏微识的沉默,是因为失去了语言能力。许多年前的秘密,被同一屋檐下的姐姐发现,她因此离家出走。俞北连喜欢上了这个藏有秘密的女生。他决定帮助她,恢复讲话的能力。他能够拯救夏微识么?16岁的夏天黄昏,他们拉勾承诺过,一百年不许变。但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谜团,藏在俞北连身上,此刻呼之欲出……
  • 想过平凡生活的我有个超凡女儿

    想过平凡生活的我有个超凡女儿

    虽然我不记得这个父亲以前的记忆,一度让女儿陷入了危险中,但好歹是凑够学费能让女儿上学了。女儿天赋异禀,被来自东方的道人和精灵族长老相中成为亲传弟子,魔族干部和教会的红衣主教对她也很亲切,她还将我给她讲的《命运之夜》写成了小说。聪明乖巧又富有机缘,这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孩子。如此平静地生活下去,用现代的知识为孩子建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吧。......第一卷的视点是父亲,第二卷的视点是女儿,简介这一句已经够清晰说明了第一卷的故事了,不喜欢父亲的大家请从第二卷开始阅读吧。
  • 我明明是个超强现充

    我明明是个超强现充

    “我坚信,风雨过后必定是彩虹,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坚强,勇敢,无所畏惧。”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围观历史之政变

    围观历史之政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变之举,不绝如缕。先秦汉唐,俯拾皆是;宋元明清,代代皆有;魏晋南北朝,“禅让”相替;五代十国,兵变迭兴……为了皇位,上演了多少互相残杀的惨剧。在权力的漩涡里,一切,从来就没有常理。本书以风趣的语言将自夏商至明清各朝的大小政变娓娓道来,引领读者回到那些阴谋与颠覆的年代,静静围观嗜血皇冠导演的一场场血腥的权力演变,让读者在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变之中,看清权力、利益与生命的关系,于风趣、有味之中体悟更加真实的人生。
  • 天霄之战

    天霄之战

    茫茫天霄,武道为尊,英才争霸,谁得天下?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朝歌叹晚欲长安

    朝歌叹晚欲长安

    “你还爱他吗?”“不,比这个更可怕,他是我这一生的执念。”两世纠缠,倾了江山,负了你。长安故里,朝歌叹晚。一曲凤求凰,终是凤囚了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