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7400000003

第3章 帝国的惆怅(3)

这位正科级的少吏时来运转,是因为被朝廷选派出去学《尚书》。我们知道,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学问几乎失传,以至于“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精通《尚书》的只剩下一个“济南伏生”。可是当朝廷发现他时,这位“故秦博士”已经九十多岁了,“老不可征”,只好诏令太常寺选派可造之材到老先生家里去学(往受之)。苍天有眼,太常寺选中的年轻人就是晁错。这下子晁错的学问大长,名声也大振,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文帝发现了这个人才,便任命他做太子府的官员。先是做太子舍人,以后做门大夫,最后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的级别是秩八百石,可以算是“中层干部”了。

家令虽然比不上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或太子太保,晁错对后来的景帝影响却很大。此公“学贯儒法”,口才又好,经常在太子面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太子便对他“有点崇拜”(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的家人也都称他为“智囊”。“智囊”这个词,最早用在秦惠王的弟弟樗里子(樗音初)的身上。樗里子这个人,大约是足智多谋的,故“秦人号曰智囊”,并有“力则任鄙,智则樗里”的谚语。可见“智囊”是一个很高的评价(颜师古的解释是“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显然,晁错也是个有才华的人。

晁错还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和同时代的贾谊(二人均诞生于公元前200年),堪称西汉初年最有头脑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论守边疏》、《论贵粟疏》和贾谊的《治安策》、《过秦论》被誉为“西汉鸿文”。一个人有了思想,就总想表达出来。如果这思想是关乎政治的,则还会希望实行。所以,晁错在太子府的时候,便屡屡上书言事,对时政发表意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这篇疏文在收入《汉书》时,被分成两个部分。言“守边备塞”的那一部分(即《论守边疏》)收入《晁错传》,言“劝农力本”的那一部分(即《论贵粟疏》)收入《食货志》。我们现在读这些文章,仍然能感觉到晁错是很了不起的。

就说“言守边备塞”。

所谓“守边”,其实也就是防御匈奴。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一向是“中国”的大患。用晁错的话说,就是“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这实在让人恼火。所以晁错也是主张对匈奴用兵的,还比较了匈奴与“中国”的长短优劣,得出“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的结论。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当时所谓“中国”,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当时的“中国”,是“中央之国”的意思。古人认为,天下五方,东西南北中。中央居住华夏民族,四方居住其他民族。其中,住在东方的叫做“夷”,住在南方的叫做“蛮”,住在西方的叫做“戎”,住在北方的叫做“狄”。华夏民族既然住在中央,当然是“中国”。“中国”之“长技”既然多于匈奴,当然可以战而胜之。因此,晁错主张,用“以一击十之术”,“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

对于这个“纸上谈兵”的建议,文帝表示嘉许,但并未当真采纳。于是晁错又提出新的建议,这就是《论守边疏》的内容。

晁错认为,秦代的戍边失败,在于决策有误;匈奴的难以对付,在于流动不居。秦有什么错误呢?第一个错误,是动机不纯。秦始皇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卫边疆救助人民(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而是为了满足贪欲扩大地盘(贪戾而欲广大也),结果“功未立而天下乱”。第二个错误,是方法不对。秦王朝的办法,是调遣内地军民轮流戍边。内地军民千里迢迢赶到边疆,既不熟悉情况,又不服水土,结果是作战则被人俘虏(战则为人禽),驻守则自取灭亡(屯则卒积死),到了边疆的死在边疆(戍者死于边),走在路上的倒在路上(输者偾于道),不过徒然地劳民伤财而已。第三个错误,是政策不好。晁错认为,但凡军民人等甘愿坚守战斗到死也不投降败退(凡民守战至死而不降北者),都是有原因的(以计为之也):要么是因为“战胜守固”能获得封赏,要么是因为“攻城屠邑”能掠得财物,这才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可是,秦代的戍卒只有千难万险(有万死之害),没有半点好处(亡铢两之报)。一个人战死之后,他的家人连减免一百二十钱赋税的待遇都享受不到(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谁还肯前赴后继?所以秦代的军民,无不视疆场如刑场,视戍边为送死(秦民见行,如往弃市),还没走到半路就准备叛变了,陈胜就是例子。这是秦人的错误。

匈奴的特点,则是流动性强。他们就像野生动物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如飞鸟走兽于广野)。条件好就停下(美草甘水则止),条件不好就搬走(草尽水竭则移);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往来转徙);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时至时去)。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此胡人之生业),也是难以对付的原因。试想,匈奴人来了,朝廷派不派兵呢?不派,“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派,派少了不管用,多派一点,则我们的部队还没到,匈奴人就跑得无影无踪。还有,派去的部队,是留下呢还是撤走呢?留下,朝廷耗资巨大;撤走,匈奴接踵而来。连年如此,中国就又穷又苦又不安宁了。

因此,晁错主张改革边防军“一岁而更”(一年轮换一次)的制度,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那些在内地生存有困难的人向边疆移民,安营扎寨,屯垦戍边。这些内地移民以他乡作故乡,视卫国为保家,必能“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因为国家利益和他们的个人利益已联为一体,而且也没有敌情不明水土不服的问题。移民解决了生计,国家节约了军费,边防得到了巩固,人民得到了安宁,岂非两全其美?

这是一个好主意,因此被采纳(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言“劝农力本”的主张也被采纳,其他如“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等则被拒绝(孝文虽不尽听)。不过文帝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奇其材),调他做了中大夫。中大夫也是郎中令的属官,秩比八百石,和太子家令级别一样,但职责不同,是“掌论议”。

明月何曾照沟渠(3)

晁错终于如愿以偿,参与朝政了。这也正是他的宿命。他这个人,是不甘寂寞的;而历史选择他来唱削藩这场大戏的主角,也绝非偶然。

可惜,历史选错了人。

历史之错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晁错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廷大臣的关系就不好[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进入中枢以后就更是关系恶劣。公元前157年,文帝驾崩,景帝即位,任命晁错为“内史”。内史的职责是“掌治京师”,相当于京城的市长,是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级别则是秩二千石。晁错一下子越过秩千石的副部级(丞),变成和九卿(部长)平起平坐的“部长级干部”,自然春风得意,也认为有了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便不断向景帝提出各种建议(常数请间言事),景帝也言听计从(辄听)。结果是“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贵。

俗话说,树大招风。朝廷大臣对这个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一路青云直上的家伙原本就心怀不满,现在见他今天改革,明天变法,把原来的秩序搅得一塌糊涂,弄得上上下下不得安宁,便恨透了这根“搅屎棍子”。第一个被惹毛了的是丞相申屠嘉,当时就找了个岔子要杀他。事情是这样的:晁错因为内史府的门朝东开,出入不方便,就在南边开了两个门,把太上皇庙的围墙(壖垣)凿穿了。这当然是胆大妄为,大不敬,申屠嘉便打算拿这个说事,“奏请诛错”。晁错听说以后,连夜进宫向景帝自首(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于是第二天上朝,景帝便为晁错开脱。景帝说,晁错凿的墙,不是真的庙墙(非真庙垣),而是外面的墙(乃外壖垣)。那个地方,是安置闲散官员的(故冗官居其中),没什么了不起。再说这事也是朕让他做的。申屠嘉碰了一鼻子灰,气得一病不起,吐血而死。申屠嘉是什么人?是追随高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也是文皇帝任命的宰辅重臣。这样一个人都搞不定晁错,别人又哪里斗得过?不难想见,这件事以后,晁错自然更加恃宠骄人。

这里得顺便说一下,就是申屠嘉这个人,绝非小人,司马迁称他“刚毅守节”。他“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也就是从不在家里面谈公事,任何人都别想走后门。袁盎从吴国丞相任上回京时,曾到他家里求见。申屠嘉先是老半天不见,见面以后又冷冰冰地说,大人如果要谈公事,请到办公室找办事员谈,老夫也会替你奏明圣上;如果要谈私事,那么对不起,老夫身为丞相,没有私话可说。袁盎好歹也是王国的丞相,申屠嘉却一点面子都不给,可见其正派清廉。

申屠嘉也从不拍马屁,反倒疾恶如仇。汉文帝有个“幸臣”,叫邓通。这家伙是个小人,也是恃宠骄人(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申屠嘉却不吃这一套,逮住把柄就问罪,邓通把头磕破了也不顶用,最后还是皇帝出面赔礼道歉说好话,才算了事。这事让申屠嘉在朝廷享有崇高威望。所以,申屠嘉憎恶晁错,就等于一大批正人君子都憎恶晁错。晁错得罪了申屠嘉,则等于得罪了一大批好人。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和晁错搞不来呢?除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外,性格也是一个原因。晁错的性格是不好的,《史记》、《汉书》都说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什么叫“峭直刻深”?峭,就是严厉;直,就是刚直;刻,就是苛刻;深,就是心狠。这可不是讨人喜欢的性格。不难想象,晁错在朝廷上一定是咄咄逼人,逮住了理就不依不饶的。

晁错的性格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执着。他是那种认准了一条道儿跑到黑,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他可以不顾一切,包括自己的身家性命。汉景帝二年八月,晁错由内史晋升御史大夫,极力推行削藩政策,引起舆论哗然。晁父特地从颍川赶来,问他说:皇上刚刚即位,大人为政用事,就侵削诸侯,离间人家骨肉,究竟是为什么?晁错说:“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晁错的父亲说,他们刘家倒是安全安稳,我们晁家可就危险了(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我走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也就是服毒自杀了。

这当然证明了晁错的忠心耿耿,但同时也证明了他的执着。执着好不好?做一个学问家,执着是好的。做政治家,执着就不好,而且是大忌。政治家需要审时度势,见机行事,该坚持时坚持,该妥协时妥协,坚持而不失灵活,妥协而不失原则。晁错显然缺乏这种品质。

晁错是那种为了理想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受人崇敬,但也往往误人大事。也就是说,这种人只有“美学意义”,没有“现实意义”;作为小说人物十分好看,担任朝廷大臣就很可能误国误民。因为他的头脑中,只有“该不该做”,没有“能不能做”,而后者却恰恰是政治家必须考虑的。政治家不但要考虑“能不能做”,还要考虑是“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汉文帝就懂得这个道理。晁错向文帝上书,说“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文帝回答说:“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使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也就是说,作为建议,没有什么狂妄不狂妄的;作为决策,却有英明不英明的问题。因此应该道理归道理,事情归事情,建议归建议,决策归决策,不能混为一谈。

同样,像晁错这样的书呆子,也只能让他发议论,出主意,不能让他办实事,掌实权。文章写得好的,事情不一定做得好;调子唱得高的,手段不一定高。高瞻远瞩的人,可能看不清细节;深谋远虑的人,可能看不见眼前。所谓“知人善任”,就是要把策划与执行、设计与操作区分开来,让他们各就各位。汉文帝欣赏晁错,却不委以重任授以实权,除晁错资历尚浅外,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可惜汉景帝没有乃父那种政治家眼光,而晁错要做的又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大事,这就惹出了天大的麻烦。

同类推荐
  • 长梦未央之风起时

    长梦未央之风起时

    年少的剧变,饱尝人间的冷暖,繁华盛世早已不在,暗流涌动,大风四起。家国,天下,人人只只为了保全自己,而他,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风起云涌的天下!
  • 乱世倾城之七朵

    乱世倾城之七朵

    战国期间,七雄争霸,七位美丽的女子身份各异,于乱世之中相识各自的英雄,君王、将军,才子,战争、恶魔、前世,他们究竟会有怎么的遭遇
  • 南朝大争霸4:萧梁风云

    南朝大争霸4:萧梁风云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这一时期虽然短暂,但对后来的隋唐大一统产生了极为正能量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是时代及读者的需要。本系列图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纵深讲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异彩纷呈的历史,对南北朝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铁马金戈的战争场景、波谲云诡的宫廷阴谋、离散破碎的皇权亲情、无边泛滥的情色欲望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描述与评论,帝国争霸兴衰史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本书为该系列的第四册,讲述了南朝政权——萧梁,从繁盛到走向衰亡的过程。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热门推荐
  • 灵武穹尊

    灵武穹尊

    灵武世界,实力为尊,天赋为圣,灵器为至,灵技为上。人有灵力,称其为灵武者,灵武修为分十三境界,为入灵,通灵,出元,玄灵,地灵,天灵,君武,尊武,宗武,万象,始原,入鸿,鸿蒙。灵武者又以灵技横行大陆,灵技强度分一到九品,其中九品最为强盛。七大陆上强者与灵兽遍布,双方皆当仁不让,相见便杀。而灵兽又以常兽,兽英,兽尊,兽魔,兽霸,兽王,兽帝为强度排行,其中兽帝为灵兽中的最强。少年王雨沐,出身七大陆中的垫底大陆,于平凡家族中成长。但即便如此他也依然立住要登临大陆巅峰。收神器,降兽帝,战四国,闯四方,且看其在修武一途上与自己的伙伴共创传奇!
  • 倾宫乱:只做杀手不为妃

    倾宫乱:只做杀手不为妃

    他与她因为一次次的误解而擦肩。(慕容宇)他为了不与她擦肩,而宁愿永远站在原地。(墨尚岚)她以为,儿时小小的心里装载的,那满满的东西就是爱情。(慕容皓)她以为,与他一线牵缘,便是终生(慕容宇)她以为,一次的同床共枕,就是幸福(墨尚岚)可到了最后,她错了,他们都错了。爱情经不起时间的蹉跎,经不起怀疑的消磨,更经不起现实的打击。
  • 落日总是令人不安

    落日总是令人不安

    身后有个影子。这不是幻觉,它就在不远的地方,不紧不慢地跟着我,只要我转身,它就躲起来,隐藏在了一垛墙后,或是一个房子的拐角,幻觉中的影子一定脸色煞白,慌乱地喘着气。自从鄂桃花出事后,我的脑子总是出现幻觉,疑神疑鬼的,总觉得身后有个逼仄的影子形影不离。每次我转过身看时,身后空空荡荡的,除了清白的光,什么都没有。我能感觉它的存在,它等待着我的转身,只要我一转过身,它会继续跟着我。三个月前,我们小镇出了件大事,一个女税官用绳子勒死了新丰水泥厂的会计,然后弃尸在河里,当这个会计的尸体被泡成小水牛那么大后,顺流而下,卡在桥洞里,才被人发现。
  • 我和你呀如鲸向海

    我和你呀如鲸向海

    是一个关于大海的故事时间最难熬的就是等因为啊你不知道结局是疾疾而终还是良人归来我相信所有有心的等待都会有美好的结局这个故事有诸多不足但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 我的外卖达万界

    我的外卖达万界

    【最新畅销小说】看(我在万界送外卖)夏天意外获得万界外卖系统,成神之路在此展开。坑爹系统兑换的比例,让夏天更加爱上了送外卖这个职业。卧槽,老子的根骨是0,我有这么傻吗?你这是在侮辱我,好歹曾经我是一位皇子……
  • 坏茶

    坏茶

    这个世界究竟是谁设下的圈套?为了什么而设下?我不知,只希望,你我能如初见时那班温柔相待……
  • 仅此一月功成

    仅此一月功成

    家破人亡的孤女逃亡大周遇上回国复仇的幽禁皇子,当孤女身世破晓,皇子大仇得报,孤女是否该手刃仇人?皇子又该如何?当年你问我,我的所期,却不知我心中所想:“愿君安好”一场王朝的更替却一直逃不过永恒的定律,最好的结局是什么呢?
  • 本章说

    本章说

    进本章说感觉像回家一样,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里面的!
  • 网王之我这么可爱当然是男孩纸了

    网王之我这么可爱当然是男孩纸了

    ?女扮男装?北岛语蝶,从异世界而来的神秘天才少女,身体虽然缩小,哈哈,但是头脑却依旧,在网球王子的世界里,会发生什么呢?北岛语蝶自信满满的对一猫系少年说打一场吧,我赢了你是我的,你赢了我是你的猫系少年:。。。有区别吗?你管它有没有区别,打不打,一句话"打"最后。。。。。猫系少年:不是打网球吗,怎么,,,
  • 被狗咬成巨星

    被狗咬成巨星

    在沈叶成为巨星时记者问道:你是怎样成为巨星的。沈叶说:热爱这项运动,努力训练,抓住机会……(最重要的是你要被狗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