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8300000008

第8章 朱门(8)

丈夫是否仍像从前那样爱着她呢?他似乎少不了她,需要她,而且让她过得舒适。但是任凭他娶哪个女子做合法的妻子,他都会需要她,让她过得很舒适。对祖仁而言,他学的是经济,虽然不懂得情调,不过却是个很好、很规矩的丈夫,和值得尊敬的公民。他们刚结识不久,她就发现自己嫁了一个相当乏味的男人,似乎他的脑袋只朝一个方向发展,他看不出妻子强烈感受的事情。他一心要建立个好家庭,他所谓的好家庭就是住一栋房子,让太太穿美丽的衣裳,客人来的时候做些像样的佳肴。然而他自己却从未在意美味的菜肴,连汤里是否有火腿味,他都吃不出来。这些他根本就不在乎。人的神经就像是底片,有些底片感光好,能捕捉一切色调、音调的细微差别,有些则粗劣简陋。他胃口很好,精力充沛,但就是无法欣赏遏云那轻快的旋律和美妙的音色。他听到的只是表达意思的噪声。那个唱大鼓的名伶说的某些话,都是华丽、冗长,故意虚张声势的废话——他感到很不耐烦,他向来对文学敬而远之,甚至还有些害怕。他也很纳闷为什么太太打开皮包,把钱施舍给那些在街头发抖的乞儿。他说过他不赞成乞讨,这会助长人们偷懒怠惰。大寒夜里,往往会有乞丐冻死在路旁。

扎稳根基、受人敬重,这是他私底下的理想。干净、进步和水泥则是他理想中的中国。“中国需要的是水泥,嘿,美国的水泥地都是那么干净,躺在水泥地上都不会弄脏衣服哩。”他曾向太太说过一千遍。

大夫邸(8)

她是在上海认识他的。那时候他刚从美国回来,带着那股受了西式教育的年轻人的吸引力。香华已经从学校毕业两年了。虽然他的皮肤粗黑,但是体格倒是蛮健壮,加上衣着完美华挺,从任何一方面看来,他都具有清醒、能干、庄重、严肃、上进的青年的神采。他为自己吹嘘,而且大谈美国,香华被冲昏了头,嫁给喝过洋水的人是时髦的举动,也是现代社会的上流阶层风气。香华觉得这个男人是天底下最好的男人。他们在上海快乐地度过了两个月,几乎每两天就到一些闪亮豪华、五光十色的夜总会跳舞。他们和朋友聚聚,到苏州、杭州、无锡旅行,最后才把他们的小家庭安顿在古都西安。

结了婚,女人会发现两个心灵。首先是丈夫的,深藏在大男人心里的想法和秘密都暴露无遗,不需要像在社交场合中掩盖和隐藏;人类性格里的限制、弱点、偏见、自我主义,以及无知都显露出来了。她通常也会发现她自己的心灵,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的命运,以及活下去的目标。第二个发现则要从孩子出生开始。香华已经发现了丈夫的灵魂和个性,却还没有找到她自己的。

她来到西安——奇异、陌生的西安——就迷失自己了。在这里,李白、杜甫、杨贵妃曾经住过;在这里,汉武帝建过都,远征匈奴;在这里,发生过多少战役,改朝换代,宫殿连烧数月,皇帝陵墓惨遭掠夺。祖仁没帮上她什么忙。她听说城外有唐朝和汉朝的废墟——“唐宫”和“汉镇”,但是她从来没有去看过。她丈夫把那里说得一文不值:“没啥好看的,不过是些土丘和村落罢了。”她在大学读过《景教碑》,一千多年前,由远来中国的景教基督徒建立的石碑,就竖在西安城外的一座庙里。她甚至也没见过景教碑。其实她丈夫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块碑存在。他老是强辩说,他所学的只限于经济嘛!

今晚蓝如水提到在唐代来西安的基督徒、突厥人和波斯人。蓝如水还跟她提到“波斯关”——唐代波斯人住的特别区。当他说话时,他的热诚感染到她。他说,有一天他和朋友救出了六块古代雕刻的画板,那些画板被一个穷人家当作踏板铺在院子里,每天踩来踩去。每个画板上都雕了一个女人的全身像,显然是波斯女人。画里的女人穿着外衣,戴着帽子,脚上穿的是翘起的小鞋。“真不可思议,看起来好像是波斯帽。那几块石板一定是八世纪左右的遗物。”蓝如水说。就在这时候,她丈夫走到她身后,轻轻拍她的肩说:“走吧?咱们回家!”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要坐下来,等他们把话说完。他天生就不会替别人着想,即使没有醉兵的出现。假如他坐下来等,他也不会对蓝如水的话感兴趣。

香华看着门缝下的光线,她在床上翻了个身,终于带着那种尝过半生不熟的面包的感觉睡着了。

如果有个甜甜的小宝宝躺在她身边,对她咕噜咕噜地撒娇,她就不会感到空虚了。唯有婴儿的小手能解开心结,打开女性潜能的水闸。没有人解开香华的心结,医生说祖仁不能生育。

06

柔安搭黄包车到火车站附近的“翠香楼”饭馆,心一直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外面下着雨,黄包车前面紧紧地遮着,只有眼睛上面射进一道光线,好让乘客看到街景。虽然和李飞的约会并没什么不对,不过这样没有人看得见她,心里更舒服些。天色已近黄昏,她是从边门溜出来的。她必须回去吃晚饭。他到学校找过她几次,也打过电话给她,可是从来都没有约她出来过。

这是她第一次正式地和男人约会。车到了饭馆,心跳得更厉害。那天在茶楼李飞对她格外地坦白。她喜欢他说话的态度,仿佛他们已经认识很久了。这就是他。她也喜欢那双大而清晰的眼里那股锐利的眼光。从那篇谈磕头的文章里,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笔,他充满才华和独立精神。她喜欢爱旅行的男人,能对生命一笑置之,这和她见过的所有认真沉着、能干的薪水阶级完全不同。她收过许多年轻人写来的情书,有的她认识,有的她不认识,内容千篇一律,都是自作多情,令她恶心。

她披着红色的羊毛外套,下了黄包车,走进饭馆,努力压抑脸上的兴奋,四处张望。李飞在等候她,立刻走上前帮她脱下外套。

后面的餐室正对着铁路广场,距离火车站五十码。雨已经转成微微的毛毛雨了。旅客和挑夫在月台上来来往往,一辆火车正沿着边轨缓缓前进。虽然只有他们两人独处,但是能看到外面的街景,柔安总觉得自在一点。

柔安把皮包搁在桌上,望着他。

“你得几点钟回去?”他说。

“七点以前。”

“我好高兴。我可以叫你柔安吗?我不喜欢叫人家小姐。”他慢慢地说道。

“随你。”表面上她实在比李飞还要兴奋。

“那么你喊我的单名吧。我打电话给你,是因为我要去趟兰州,想在走以前见你一面。”

柔安露出诧异的眼神:“要去多久?”

“不一定。这次远行是我自己向报馆要求的。我想去见识见识边疆,先探探新疆的情形。我总是对那片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幻想。”

“你的心定不下来,是不是?”

“我喜欢旅行,去了解其他民族。喏,咱们来谈个条件,你如果答应再和我见面,十天后我就赶回来。我可以搭飞机回来,报馆会替我付部分的旅费,这就是做记者的好处。我自己可付不起所有的费用,我是个穷光蛋,不像你。”

“我也不是很有钱呀!我爹的财产都被国民政府没收去了。”

“有这样的爹爹,一定很妙。”李飞说。

“我想是吧。我崇拜他。你知道,他是个保皇派。”她的眼睛直直地看着窗外。

李飞叫了两碗汤面。

“是的,我看过他的文章。你一定从你爹那儿学到不少东西。可以说,你出身于书香门第。”

“书香里还夹着咸鱼味哩。你知道我叔叔是‘咸鱼大王’。”

李飞大笑。她喋喋地说:“当然我听我爹说过许多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事。你喜欢梁启超的文章吗?”

“还不错。”

“近代作家里你最佩服谁?”

李飞很高兴,也有些吃惊,他早该料到“翰林”的女儿会问这个问题。不过他还得时时提醒自己,她是个爱幻想、睫毛浓密的聪明少女,她竟如此单纯地紧紧吸引着他。

“‘佳音学派’,很可惜这份杂志停刊了。唯有佳音学派把古典的优雅和现代的强劲糅合为一体,合乎逻辑的推理。古典风格的缺憾就是讲理不精,往往失之泛论。”他犀利地说。

柔安很惊讶,就像发现了同好。《佳音》杂志很早以前就停刊了。自然没有人效仿,因为如果不是一个十分精通古典文学,同时又彻底受过西方逻辑推理训练的人,根本做不成。《佳音》的主编姓张,是留英研究法律的学生。她只由她爹的嘴里听过“佳音学派”。

“我爹也这么认为。”她说。

这对恋爱中的人而言,是个奇怪的约会。在她来赴约之时,会期待李飞向她示爱。她不会生气的。

外面仍下着毛毛细雨。他们吃完汤面,他说:“想不想走走?我喜欢在雨中散步。”

她犹豫一下。她讨厌被雨淋湿,可是又不想让他失望,于是两个人一块儿走了出来。白昼很短,街灯疏疏落落地排了一串。她把两手插在口袋里,和李飞并肩漫步,迎面飘来一股新鲜泥土的芳香和令人舒服的蒙蒙雨滴。她发觉他的某些气质。雨中散步似乎能够刺激他的思考,他甚至没想到要去挽她的手臂。他看到路边一个个漏水的排水管,想起家里那漏水的水龙头。

“西方的东西总是做得比较耐用。蓝如水不相信西方的文明,我可相信。”

她回答说:“我爹常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仍然相信那套,你觉得怎样?”她急于知道他究竟接纳了多少她爹的看法。她见过他轻松愉快的一面,也见过他深沉严肃的一面。

和所有现代中国人一样,李飞深知中国正遇上优秀的西方文明,不论是在政治、机械、音乐、戏剧及医药方面都比中国优秀。

李飞不像蓝如水,他相信进化,相信该做某些调整。对现代中国而言,“调整”是一个温和的字眼,意味着社会和知识的巨大变动,人们不但面临了新的事物,而且也具有新的观念。最后总是又回到老问题上,中国的毛病出在哪里?或者是,中国该如何处理它?

两个年轻人在雨中专心地想着这个重大的问题。

李飞很熟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对句,光绪维新派最喜欢这个说法。中国学识为本,西洋学识为器。意思是说,当我们把科学的成果用于日常生活上的时候,应该保持中国文化的精髓。稍稍地暗示中国文明是属于精神方面,而西方文明则属于物质方面。我们应该让心灵上仍保持中国化。

“我不信那一套,”李飞回说,“一点也不通嘛。根本和功能是不可分的。你钦佩一个国家,你是佩服她的产物。可是东西是人脑创造出来的,你不能把脑子想出来的东西和脑子分开。总不能说发明收音机的脑袋比制造漏水水龙头的脑袋缺乏灵性吧。这好比一边读孔子的哲学,还一边擦西式肥皂、听收音机、拍发电报一样。哦,我们是主人,而替我们发明电报仪器和肥皂的西方国家是仆人。我们根本是在欺骗自己嘛!个人行得通,一个国家却行不通。不懂得电学,当然发不出电报。光知道用东西,却不知其所以然,实在很悲哀。缺乏机械常识,你连钢索电缆和一根简单的长钢电线都做不出来。”

“所以你认为中国必须改变?”

“这是毫无疑问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水龙头、螺丝钉,甚至绣花针、铁钉,西方的针织、铁钉、螺丝钉和水龙头做得比较好,那是因为有机械理论的根据。一般的家庭主妇才不在乎那根针是外国货还是中国货,她要的只是一根好针。我们无法拒绝去使用它们,我们只能拒绝自己去制造。除非我们已经具有那种发明东西的脑袋,不然我们自己根本造不出来那些东西。”

“我说不过你,但是我爹相信一件事。他常说,失了魂的国家必然会完蛋的。”

李飞对这次争辩并不陌生,他读过她父亲登在杂志上的讽刺作品。

“这是个错觉。如果国家有灵魂的话,绝不可失掉它。不过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用肥皂而不用豆渣的人不见得较缺乏灵性。要说一星期才洗一次澡的人比每天洗澡的人更有气质,简直是谬论,根本是假话。”

“但是我们可以一面享受现代的舒适生活,一面保有灵性呀。我爹可能也正是这个意思。他说,我们可以用搪瓷浴缸,只是别忘了我们的人生观。”

“谈到物质上的舒适,我倒不觉得西方有什么值得我们效法的。光说舒适,我支持中国。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们很重视物质文明。住大厦公寓,乘坐电梯的西方人以为在享受舒适的生活。他根本不懂什么叫作舒适。住在用不着电梯的平房里不更好吗?别以为西方人懂享受。他打领带、系皮带、吊裤带,把自己勒得透不过气儿,而我们不论在屋里屋外都穿着家居长袍和睡衣。”

“我爹一定很高兴听到你说的这番话。你为什么不写书谈这个问题呢?”

“我也不知道。当一个文盲军阀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想杀谁就杀谁的时候,谈论文明未免太腐弱了。也许临到我站出来说内心话的时候,我又宁可得罪每一个人。”

他们走近市政府办公处。天色已经全黑了。他们走了半个多钟头,她的腿很酸。

“现在我得回家了。”她说。

他止步转身面对她,两手还插在口袋里。“真的非走不可吗?”好像他们正坐在客厅里,他是主人似的。

“真的该走了。你什么时候动身?”

“星期五的飞机。我下星期就会回来。你会让我再和你见面吧?”

她点点头,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那就这么说定喽!”

他为她叫了一辆黄包车,伸手握别。他那个时候可以吻她,为什么他不吻呢?多奇怪的人啊,她想。但是她为他而感到兴奋。如果他只是跟许多年轻人一样,和女朋友散步时说一些甜言蜜语,那她一定对他失望极了。

同类推荐
  • 三袁记

    三袁记

    这两年,老大袁有文一直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多挣钱,他干了两份保安的工作。第二份工作,是老二袁有武帮他找的,其实就在老二的单位,市政工程队。当初袁有武跟他打招呼的时候,还有点不大好意思;袁有文知道二子忸怩的原因,论水平,论能力,二子和他都没法比,可如今,他要去二子单位干临时工了,不说别的,就是面子上好像也讲不过去。但袁有文不在乎。袁有文说,我在外面干了这么多年,已经练出来了,我现在,是真的不在乎。
  • 我在天堂等你

    我在天堂等你

    离休将军欧战军在得知三女儿有外遇闹离婚,小儿子经营的超市被查封的消息后,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不欢而散,欧战军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欧家陷入混乱。沉默寡言的母亲白雪梅终于开口,讲述了五十年前,那群进藏的女兵的真实故事,解开了萦绕在六个子女心中的身世之谜。半个世纪的时空交错,三代人生存环境和观念的巨大落差,世界屋脊瑰丽奇异的自然风光,以及那遥远的、轰鸣在进藏女兵身上纯真而动人的爱情圣歌,构成了色彩斑谰的时代画面……
  • 琼瑶作品第一辑(全17册)

    琼瑶作品第一辑(全17册)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数字版权大陆首次授权《琼瑶作品第一辑(全17册)》。其中收录《烟雨濛濛》、《窗外》、《幸运草》、《六个梦》、《菟丝花》、《几度夕阳红》、《潮声》、《船》、《紫贝壳》、《寒烟翠》、《月满西楼》、《翦翦风》、《彩云飞》、《庭院深深》、《星河》、《水灵》、《白狐》等17部经典爱情故事。多部影视剧集经典原著,掀起几代人的纯爱记忆!数字版中国大陆唯一合法授权!
  • 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书稿以丰富的细节、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热情向上,追求自由、崇尚平等,虽有课业的压力,但仍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写出了他们的渴望、梦想。
  • 细雪

    细雪

    《细雪》不仅是日本著名作家谷崎润一郎个人作品中的高峰之作,也是整个昭和文坛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法国文学家萨特盛赞这部作品是“现代日本文学的最高杰作”。 《细雪》是—部描述日本中产阶级青年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风俗小说。讲述了大阪的富豪莳风家族四姐妹的生活故事。故事围绕着二女儿幸子夫妇为操办三女儿雪子和四女儿妙子的婚恋为主要情节展开,最后以雪子相亲成功结束。
热门推荐
  • 三生仙途为君来

    三生仙途为君来

    (原绝世天妃:妖孽夫君太难驯)她本是现代一名普通的少女,机缘巧合下得道成仙。众神之巅,忽遭众叛亲离灰飞烟灭。谁知天道开启轮回,再度睁眼,她已是冷家身负诅咒的灾星。受人欺凌又如何,她可是天外天修为最高的神仙,即使废柴也能逆天!“只要我在的地方,谁也别想动我的人!”烛都百朝,他立万人之中,定下此生诺言。某女气结,“我什么时候成你的人了!”他大手一甩,一张卖身契白底黑字,直接晾在众人眼前。“你敢威胁我!等本姑娘将来成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某女气急跺脚,他脸上的笑容却染上蚀骨柔情,“娘子发话,怎敢不从。”
  • 田园玉书

    田园玉书

    软弱可欺的娘亲、体弱多病的包子弟弟再加一个从现代魂穿到这里的面黄肌瘦的自己。面对一家极品亲戚,张玉华抬头望天:”老天爷,你想玩死我是不是?“她小身板一挺,开始了分家、买地盖房的发家之路,日子过的越来越顺。原来老天爷都在帮她,还给她送来了如意郎君...........
  • 大叔,求放过

    大叔,求放过

    未婚夫敢勾引她妹妹,她就去勾引未婚夫的哥哥!何安暖拉着傅笙年的皮带,醉眼朦胧:“傅笙年,今晚陪我!没意见吧?”只是,好像惹了不得了的人物?!“吃干抹净了就要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傅笙年咬牙切齿:“要么跟我结婚,要么被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伯爵的意外新娘

    伯爵的意外新娘

    没落贵族之后凯瑟琳·索恩伯里小姐任教于教区学校,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直到一次意外的事故让她与风度翩翩的斯丹宁菲尔德伯爵不期而遇。身为贵族绅士的伯爵竟然聘请她为侄女的家庭教师!他为她的天姿绝色倾倒,不能自拔;她为他的阳刚帅气折服,不能自已。然而,除了社会地位的天壤之别,他俩的爱情遭遇了更大的障碍,几乎无法超越……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能否成为现实?
  • 老北京记忆

    老北京记忆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这里有地道的京腔京韵;这里有浓厚的北京情结;这里是北京,有一种难以忘却的老北京记忆。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西安、洛阳、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它拥有7项世界级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因此北京是您选择文化旅游最合适不过的城市了。那么你真正的了解北京吗?你知道北京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称谓?前门楼真的有九丈九高吗?故宫、天安门的设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老北京四合院为何没有东南角?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煞神王爷淡然妻

    煞神王爷淡然妻

    一朝穿越成战王王妃,无才无德,胆小懦弱。本想平淡一生,不想麻烦找来,注定了她的风华绝代,掀起她的传奇人生。一曲倾城舞,迷了谁的眼?一支钢琴曲又乱了谁的心?他,堂堂战王,本是薄情之人。一次意外相遇,只一眼,便是万年。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情深缘浅。他,九五之尊,看似多情实则无情。万卷江山相送,只换一个她。只因心之所动,便痴恋一生。当铅华洗尽,谁得美人心?推荐新书:【独家专宠:蜜糖甜妻有点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意充盈的乡野

    爱意充盈的乡野

    那三张照片,锁在母亲的梳头匣子里。紫红色檀木匣子,纹路清晰,浅浅的花鸟图案,悠悠地伏在上面,不显山不露水,寂静,淡雅。匣子四周镶着镏金的花边,铜鼻铜锁。虽然红檀木露着斑驳,黄铜锁也有了黑斑,但整个造型还算别致。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匣子,不该放那三张发黄的照片,要放就放金银细软。可是,母亲,不仅放了,而且把那三张照片,金条一样锁了三十年。那三张照片,像三只小兽,躺在梳头匣子里,任那把铜锁,咔嚓一声,牢笼一样锁住,静静地,单等母亲放它们出来。三张照片里,有一张是母亲最最珍爱的,那是一张黑白照片,四边是匀称的锯齿。
  • 第五个孩子

    第五个孩子

    第五个孩子班的出生,打破了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幸福梦。早产、貌丑的班天生蛮力,极具攻击性,甚至嗜血。无法忍受的父亲将班送进了所谓“疗养院”,在那里班受到监禁,遭遇不人道的对待。而自责不安的母亲又将“可怜的班”接回家中,致使短暂平静之后的家庭再次风波不断。通过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孩子,莱辛阐述邪恶的本质,残酷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