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9700000022

第22章 异地恋——鸿雁不传情,相思断人肠(3)

镗镗的击鼓声震耳欲聋,将士们奋勇地演练着刀枪。还有人正忙着修筑土墙和城池,只有我随军到南方远征。跟随孙子仲路途奔波,去平定作乱的陈国和宋国。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许,心里忧愁烦闷。如今我身在何方,身处何地?我的马儿在哪里走失了?我要到哪里去寻找它?所幸它在那山间的林泉之地。无论是生还是死都要在一起,当年早就和你约好了。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发誓和你一起变老。可叹如今我散落在天涯,怕是在有生之年回不了家了。可叹如今你我天各一方,令我的誓约成了空话无法兑现。《诗经》总是满载着远古生民的质朴和纯真,生动地在我们面前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离死别,或两小无猜的甜蜜爱恋,或充满愁绪的相思之苦……而在《邶风·击鼓》中我们见证的是一个爱情的誓言——一个被迫参战的士兵含泪对远方的妻子唱出的爱情誓约。这个誓约穿越了几千年的岁月,依然在后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起伏激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十六个字,依旧是人生最有分量的情话。

滚滚红尘,也许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但总该有一种感情是可以天长地久的,无论是风雨闪电,雪霜灾难,还是贫穷饥饿,天涯相隔都不能将我们分开。

殊不知,繁华浮躁的红尘里,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所有的苦难和彷徨里,能有一个人会一直陪在自己的身边,两个人相依相靠地一起到老。

千山万水、兵灾人祸也阻不断那绵绵相思

又要打仗了,她坐在破旧的茅草屋里忧心忡忡地缝补着夫君的衣服。外面已经战鼓擂擂,人们热火朝天地操练着刀枪。夫君刚领了作战服回来,他看了看她说:“明天我就要到南边出征了。”她抬起头,忍住自己的眼泪轻轻地“哦”了一声,然后拿起手上的衣服:“缝好了,你试试。”并把衣服披在他的身上。

他定定地望着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那嫩白粉色的脸庞,不由悲中从来,抓着她的手,深情地说:“无论是生还是死我们都要在一起。你要等我回来,因为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变老。”她听了,动情一笑,安静地依偎在他的怀中。第二天,夫君便离开了她南下远征。

一天战事终于暂时停息了,他庆幸自己没有命丧战场。然而他和他的马走失了,在这不知地名的地方,他只能茫然地寻找着他的战马,所幸在一个小树林中找到了。战马的失而复得突然让他觉得命运无常,不由得愁绪满怀。他想起了自己临行前对妻子立下的誓言,想到这场无穷无尽的陈宋之战,自己朝不保夕的明天,不禁潸然泪下,害怕自己无法兑现了曾经的诺言。他常常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和他的妻子可能会在一个个冬天,守着温暖的小炉子,或举杯闲聊,或亲昵嬉笑;在一个个夏天,看着飞鸟,听着蝉鸣,在流淌的溪水边,赏月畅想……想到这里,他唯有叹息,而这样的叹息声也因为太过遥远,无法传达给那个日思夜想的她。

桃花谢了又红,那个人面桃花的妻子,等待了一年又一年,思念绵绵,红颜易老。花瓣落在她渐白的发丝上,美得让人心醉。她定定地遥望着远方,等待着那个迟迟未归人,一心一意地守候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他和她不过是那个年代最最普通的一对恩爱男女,明知道海誓山盟也抵挡不过时间和岁月的践踏,但他们偏偏还是要相信,誓言终有兑现的一天。

对同样和他们一样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来说,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只是爱情的开始,平淡才是爱情最终的归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过八个字,看着简单,现实中能够做到的有几个?太多人去追求一见钟情,要求所谓的花前月下你情我浓,很少人像那个战士那样希望自己能在家乡,平平凡凡地和她男耕女织,和她平安到老。

而她,不过是众多军妇中的一个。古代战争频繁,夫妻被迫分离的比比皆是,于是,丈夫们出门远征,妻子只能在家牵肠挂肚,当心他们有没有吃饱,穿没穿暖,能活着回来吗……就像唐朝金昌绪的《春怨》所写的那样: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甚至是鸟儿的叫声都可以惊扰到她们,因为她们的心时时刻刻牵挂着战场上的那个身影,她们只能幻想着战场的情景思念着远方的爱人。

她们与丈夫的结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浪漫,甚至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以致历史留不住他们的名字,记不住他们的故事。但是爱情都是美丽的,恋爱中的人们都是美丽的,要知道:

所有平凡的片段,所有曾经怀疑过、抱怨过的时光其实是生命中最浪漫的篇章;所有平淡的日子,其实都是空山灵雨,淡得韵味十足,连绵一生。

起初他还在怀疑这种爱情,毕竟它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相遇得那么平凡,相恋得那么简单,完全没有设想的那么精致、浪漫,只是一种淡淡的感觉,没有九十九朵玫瑰,也没有“魂断蓝桥”。他们都说婚姻于他们就是一座围城,进去了想出来。可谁又能想到他们互相扶持着,多年后硬是把许许多多毫不动人的日子走成了一道道风景。他们突然领悟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种并肩站,共同凝望日升日落的感觉,是一种天荒地老情不变,见证岁月,见证感情的感觉。

在我们平凡的人生中,本来就没有那么多浪漫的一件钟情,没有那么多甜蜜得催人泪下的浓情蜜意,没有那么多痛得山崩地裂的生离死别。在万丈红尘中,我们不过是一些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于是,我们珍惜,珍惜迎面而来的并不惊心动魄的感情,并紧紧握着对方的手,慢慢地一起走过岁月,走过今生今世。

《塘上行》——近在咫尺的天涯相隔

塘上行

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蒲草生在我的水池中,它们的叶子错落相间多么茂盛啊。君王能行仁义之德,这一点不说我也自然知晓。然而大家众口铄金混淆是非,使你我生生地别离。想到你我距离这么远的时候,我就常常独自思念悲愁。很想见到你的容颜,感情的凝结使我的心脾都受伤了。一想到你那悲伤的表情,我每天晚上都不能入睡。不要以为有身份和地位了,便可以抛弃自己所爱的东西。不要以为鱼肉多了便宜了,就可以抛弃大葱和薤菜。不要以为麻枲便宜了,就可以抛弃菅草和蒯草了。出去了为什么又回来苦恼着什么,回来了却又想着再出去烦愁着什么。边疆的风声使人倍感凄凉,树木也被吹得翛翛作响。你到军队里独自去享乐,但愿你万寿无疆。她,倾国倾城,曹操贪慕她,曹植暗恋她,曹丕霸占她——一个让曹氏父子争相追逐的一代绝色佳人,曾经是缥缈貌美的洛神的原型,是那个时代美的代名词,如今,为何作着满是离怨的《塘上行》?为什么这首满是浓烈思念之情的佳作反而断送了她的一缕香魂?

自古诗性通人性,此诗似乎也预示着她多舛的命运。不知她是否也曾追问自己:当初何以要下嫁于他?何以要远寄《塘上行》于他?对于一个权倾朝野、喜新厌旧之人,还有何感情可言!

如今,我们隔着几千年的时空,再次了解她的故事,领略她的风采,不免替这位苦郁的美人哀叹命运的冷酷无情,爱情的沧海桑田。同时也让我们明白:

近在咫尺的两个人,也可以天涯相隔,因为没有什么距离比心的距离更遥远!

近在咫尺,却成了最遥远的距离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而这个“俏佳人”却命运坎坷,让人同情怜爱。她三岁丧父,九岁能文识礼,看懂过去的成败得失,聪慧过人、姿容出众。建安年,嫁于袁绍的次子袁熙为妻。后来曹操和袁绍宣战,袁绍兵败,曹军踏平冀州。于是曹氏父子来到了她的面前。

那时,她才二十一岁,芙蓉初放,她本可以选择一代枭雄、雄才伟略的曹操为夫,或者选择满腹才情,对她一往情深的曹植,可她偏偏选择了他,那个贪恋美貌、始乱终弃的曹丕。

确实,新婚燕尔,甄宓深得曹丕宠爱,两人看似浓情蜜意,曾也让她觉得自己的终身找到了依靠,让她对以后的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她甜蜜地为曹丕生下了曹睿(既魏明帝)和东乡公主。然而曹丕娶她并不是因为爱她。他只不过是贪恋她的美貌,更是对自己的弟弟曹植的炫耀,一种沾沾自喜的心理。他更热衷于把甄宓当作花瓶或者昂贵的战利品来把玩、陈列。

延康元年,曹丕称帝,于是,郭后来了,阴贵人来了。后宫争宠历来残酷,不过是女人们互相倾轧,用尽心机地去拥有一个男人。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了这个男人,才有了自己的地位。然而,终是“僧多粥少”,多少女人孤独、凄凉地魂断深宫。在这场残酷的男人争夺战中,郭后等女人给曹丕进谗言,诬蔑曹睿非曹丕亲生。甄洛对曹丕宠爱新欢郭氏、李贵人、阴贵人等,本已十分不满,又听说此事是郭氏从中挑拨,不禁怒火中烧,不顾一切大斥曹丕对自己亲生骨肉无端怀疑,有损曹门家风。结果,让曹丕怀恨在心,成为了牺牲品,她与曹丕虽是同在屋檐下,不过已然“天涯相隔”了,想见上一面都非常难。

那一年,曹丕率兵远征,日夜思念他又怨恨他的甄宓便写了《塘上行》寄给他,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思念之情,念及曾经的感情,回转心意。然而,甄宓万万没有想到,这首凄恻哀怨的情诗,不但没有使丈夫感念旧情,反而适得其反。曹丕读诗后恼羞成怒,派遣内使赐她毒酒,将其毒死,死后葬于邺。

曹丕是二二零年十月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六月就把甄宓处死了。甄宓在这九个月中,经历了狂欢(曹丕称帝)、失望(宠爱他人)、疑惧(他人进谗)的心路历程,已然备受折磨,但是她万万没想到最后站在她面前的不是她日夜思念的夫君,而是夫君派来的杀手,那一刻,也许她笑了,嘲笑自己这卑微却荒唐的一生。

一代红颜就此烟消云散,已经让人心痛、感慨,她死后的遭遇更是让人可怜、愤慨。

死,应该是最后的归宿,最后的安宁,可甄宓连死后都得不到安宁。郭后怕甄宓死后向阎罗王告发自己的罪孽,下令把甄宓中毒的尸体特别处理:把她的头发披到脸上,用糠塞住她生前动人心魄的樱桃小口。想让甄宓无脸见人,又有口难开。无法想象一个人竟可以恶毒至此。

然而,她不过是一个善良的蠢女人,她思念曹丕,在失宠后的每一个夜晚。她的《塘上行》早已透露出了她的心声。她渴望夫君回转心意,夫妻和睦,她绝不相信夫君对自己会如此无情。但是,甄宓天真了,甄宓再也挽不回自己的爱情了(如果那算爱情的话),甄宓绝望了,甄宓死了!其实,不过是哀莫大于心死,千古悲情最终只是一段灰烬。晚唐李商隐感其事,写下了下面的一首《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如今,我们再读甄宓的《塘上行》,被诗中凄清之感,思念之情感动的同时,更应该明白:

如果对方对自己的心已经死了,那就放手这份感情,要不然,不过是空折磨自己,空蹉跎岁月!夜深了,她还坐在书桌前,书桌上凌乱地散落着他曾经写给她的情书及他们恋爱时甜蜜的合影。然而,她的脑中挥洒不去的却是他和另一个女子搂腰搭肩的身影。她突然明白这一段时间为什么一打电话给他他就说忙,为什么想见他一面比见国家总理还难,两个人虽然都在一个城市,却像住在地球的两级那般遥远。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不想再为一个不值得的人浪费青春。于是,她苦笑地拿起打火机,把曾经的那些甜蜜付之一炬了。

并不是总能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很多时候人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但是很多人只会死抱着一棵歪脖子树,在树下苦苦地哀泣,感伤年华的流逝——真是何必呢,何苦呢!早已不是过去的年岁,爱情、婚姻没有那么多的无奈,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所以对自己好点,对自己的青春好点,对自己的感情好点,遇到不对的人要懂得绕道走。

《涉江采芙蓉》——同心离居,忧伤终老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趟着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的爱人在远方。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漫漫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从此愁苦忧伤以致终老异乡。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它的时候总感到异常的单纯,待再三吟咏时,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了更深、更曲折的意蕴,其中的妙处绵远留长,让人回味无穷。《涉江采芙蓉》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而在这首诗中,我们读到的不是一个声音,而是来自天南地北、万里相隔的一对恋人的痛苦思念和哀叹,它像山泉之曲折奔流,最终汇成了飞临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不禁让人感慨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了,不禁让人想到“秦淮八艳”中那个美貌忠烈的李香君——她和侯方域这一生不也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吗!

同类推荐
  • 述而批评丛书:先锋之刃

    述而批评丛书:先锋之刃

    我隐隐期待一种小说,既有先锋的皮囊,又能在时代里闯荡。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先锋,不断与平庸和俗常相搏斗,不断影响甚至纠正着文学的发展。这份关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访谈录不仅承载着作家们鲜活的性情与趣味,也在述说先锋文学如何由极盛而流散波转。今天,我们不妄谈先锋文学的重振或复兴,只从宝贵的可能性谈起,探寻先锋何为?文学何为?《先锋之刃》是由文学先锋性这一主题延伸出的一系列文章,主要形式是作者木叶与八十年代以来的重要作家、批评家的对话,夹杂两篇作者个人的书评。第一辑中的对话者是八十年代的先锋派,如莫言、余华、格非等;第二辑的对话者是批评家、诗人,如吴亮、韩东、程永新;第三辑的对话者是青年作家阿乙、李浩,最后一篇是木叶与十二位青年作家的集体对谈,讨论新世纪先锋文学的方向与价值。本书的对话录包括许多位当代重要作家的文学观点、创作观点和文学趣味,口语化的风格浅近易读,也尽可能保留了作家鲜活的语气与个性,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手资料,也是普通读者了解当代文学的好窗口。由于木叶的发问多与先锋文学相关,这些对话录也较为集中地展现了当代老中青年作家以及作者自己对文学的先锋性的看法。
  • 山生

    山生

    让我们去看一看王彦生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去体会什么是渺小与伟大,短暂与永恒、虚荣与快乐,怯弱与坚定,浮华与庄严……
  • 战争的一瞬间

    战争的一瞬间

    同奥威尔、海明威一样,洛瑞·李也是西班牙内战的亲历者。1937年12月,年轻的他决心为共和军而战。他离开英格兰,在风雪中翻越比利牛斯山脉,以国际纵队志愿者的身份进入西班牙,谁料却立即被“自己人”当作间谍逮捕,径直坠入了险象环生的命运和苦涩的混战之中……在这本扣人心弦的回忆录中,他用真诚朴实的姿态,揭示了西班牙内战不为人知的战情时况与黑色荒诞,书写了一个年轻人的理想主义之灭亡。本书是继《萝西与苹果酒》《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之后,洛瑞·李“自传三部曲”的终篇。
  •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通过两起奸淫罪的处理,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向人们展示了奸淫罪的法律规定与社会的不协调。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辽海文坛漫步·白长青文集

    辽海文坛漫步·白长青文集

    该书是作者的文艺评论集。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原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作者是我省改革开放以后,较早地从事东北现代文学的学者之一,尤侧重于对“东北作家群”创作的学术研究。在美学研究方面,对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本质,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此外,对辽宁当代作家的创作,也给予高度关注,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较早地开展了对辽宁地域文化的特征的研究,出版了专门的学术著作。收入本书的文章,基本是作者近年来新发表的,还有一些是过去已经发表却没有被收入集子的文章。
热门推荐
  • 重口味心理学:我们内心的小怪兽

    重口味心理学:我们内心的小怪兽

    超有趣心理学知识,全部使用真实案例,让你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教你如何一眼洞穿别人,如果真正了解自己!揭开16种“现代心理病”的终极奥秘!
  • 我的男友是腹黑龙

    我的男友是腹黑龙

    平凡上班族女青年,心地善良,养了一条幼龙,原本指望它能替自己养老,不料呆萌龙迅速成长变成一条腹黑龙,引导女主在人间修行,最终获得爱情,大隐隐于市,修成大道。
  • 大意的李狗蛋

    大意的李狗蛋

    一位好青年李狗蛋,醒来,发现自己来到精灵的国度,其貌不扬的自己也变成如此俊朗,仿佛在偿还之前的不幸人生。
  • 我时崎狂三才不是魔法少女

    我时崎狂三才不是魔法少女

    我?时崎狂三?这怎么可能?什么?你居然让我当魔法少女?不可能的,不存在的……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变成时崎狂三在其他世界玩闹的故事! 魔法少女伊莉雅→学战都市→斗罗→阴阳师(过度副本)→刀剑神域→斗破→魔改版(F/Z)→妖精的尾巴→待定群:513-068-887
  • 快穿直播之男神不在线

    快穿直播之男神不在线

    意外死亡之后,叶湄发现自己绑定了一个快穿系统。系统:少年将军不治身亡、国家宝藏惨被掠夺、摄政王爱上太后、暴君苛政……历史多么令人痛心!!!接受委托人的申请书,改变历史,你,准备好了吗!(自带BGM)叶湄:……智障儿童欢乐多! 于是叶湄开启快穿直播之旅,叶氏春秋,我写的春秋我做主。 可是…… 某摄政王,某黑心人鱼,某丧尸皇……MMP!病娇难伺候!猴哥,猴哥!有妖精! 叶湄看着某人手里的链子,堆起求生笑:"你别吃醋了,我只喜欢你一个人呀!" MMP!自己选的男人,跪着也要宠完…… 【男女主身心干净,1vs1】
  • 寂静的光芒

    寂静的光芒

    本书是一部诗歌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一些诗歌精品。主要包括:《时间都去了哪里》、《春天里》、《秋天里》、《断想》、《再逢吕布》、《临屏遇单于》、《邂逅盘古》、《归零》等。
  • 六人帮传奇2:金血

    六人帮传奇2:金血

    谁不知道温瑞安?他年轻时写的《神州奇侠》,《四大名捕》,侠义盖世,名扬海外。武侠文坛有四大与天王,开创者梁羽生,大宗师金庸,已经封笔,鬼才古龙,英年早逝,奇才温瑞安,他是古龙之后,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作家。本书是武侠小说家温瑞安的又一力作,本书是温瑞安的现代武侠作品,以武侠笔法写现代生活,温瑞安是第一人,陈剑谁,牛丽生,史流芳,驼铃,温文,蔡四幸六位热血青年,有共同的理想,产出人间的补平,有共同的爱好,醉心于中国武术,于是他们都加入了国际反暴利组织:不平社。
  • 谁教白马踏梦船

    谁教白马踏梦船

    爱的另一面是恨。一场阴谋让深爱徐梦语的韩少云对她因爱生恨,折磨她成了他最大的快感。可当误会被解开,阻碍被冲破,在爱恨间纠缠了八年的两个人,最终能否冰释前嫌?这还要看总裁大人愿不愿意为了夫人变“忠犬”。徐梦语:韩少云,我要飞机游艇火箭,还要天上的星星!不给我就别提复婚。韩少云:给,命都给你。余生还长,请总裁夫人你,多多指教。
  • 你可知道你是在梦中还是现实

    你可知道你是在梦中还是现实

    无善无恶,至善至恶。虽不至善,但有至恶。善恶相随,不离不弃。可无善,恶终在,善终显,与恶伴。
  • 白猫

    白猫

    我想和你说的是我和两只猫的故事,但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坐下来和人聊天了,也很想和你说说别的。从哪里开始呢,从元旦的那本台历开始吧。元旦那天,我专门到超市买了一本印刷精美的台历,它的纸张硬朗得如同崭新的人民币,用手指轻轻翻触,就能发出悦耳的声响。我把它摆在书桌上。我希望今年的每个日子都能不同于以往。今年不同于以往,今年我就要满五十岁了。今年,我儿子就要满十八岁了。今年,他高考,他的母亲在十年前就答应我儿子高考结束后可以到我这里来。这个晚上,我在书桌前坐到半夜。半夜的时候,我伸出手指打算撕掉台历最上面的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