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1800000007

第7章 “爱”味(2)

张恨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爱国与爱家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了一大家人的生活,作为长子的张恨水毅然牺牲自己的求学前途,靠一支笔,只身在外打拼,奔波操劳,甚至忍辱负重。特别是在抗战非常时期,肩负民族大义,以笔弯弓,坚主抗战,不敢懈怠。重庆八年,从未与母亲见面,虽然如此,可思念之情从未间断。话说那一年中秋前夕,张恨水思念如潮。要是在佳节将至的时刻得到母亲的消息那该多好啊!张恨水在下班途中,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走到一棵桐花树下,桐花纷纷扬扬地开得正旺,张恨水不经意地靠在那桐花树下呆呆地想着心事,想着故乡的那一年中秋节,母亲带自己赏月,教唱“月亮婆婆跟我走”的童谣……想着想着眼前出现了幻觉。一位过马路的阿婆正像自己的母亲,而且张恨水仿佛听到了“母亲”正唤着自己的“小名”寻找桐花树下的自己哩。这时张恨水眼睛发亮,禁不住喊了一声“妈——”。那阿婆回过头来,轻轻地摇一摇头,又对他微微一笑,张恨水这才知道自己认错了人。回来后,张恨水思亲尤炽,写了一首新诗《花瓣儿洒了一身》:花瓣儿洒了我一身/我没感觉到一点痛痒/呆站在一棵桐花树下/靠着树儿发呆/路上过去一位老太太/她后影儿有点像我老娘/像我那在战区里的老娘。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当张恨水回到故乡安庆见到母亲时,双膝一跪,“孩儿不孝,八年没有侍奉您老人家……”说着,喉咙就哽住了,张母把恨水拉起来,含着泪水说“呆儿,呆儿,我的呆儿回来了!……妈不怪你,都是小日本造的孽!好了,小日本赶走了,我们母子也团圆了!这八年你吃了不少苦哇……娘听说政府还发了块‘银桃子’(指国民政府发给张恨水的“抗日勋章”),快起来拿给娘看看……”张母一席话让张恨水一颗负疚的心得到一丝慰藉。张恨水曾以诗记述了当时的情形,诗云:“八载回来喜欲狂,夕阳楼下置归装;凭栏遥见慈亲立,拜倒风沙大道旁。”“飞步登楼一笑盈,樽前再叙别离情。八年辛苦吾何恨?又听慈亲唤小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949年,张恨水不幸中风,卧床不起,此时,张母告别了人世,享年73岁。家里人怕张恨水受刺激,一直瞒着尚未康复的他。事后,当得知噩耗时,张恨水责问家里人当时为什么不告诉他,让他为母亲送老归山,尽人子之责?!……尔后,每逢除夕,张恨水总要把母亲的遗像挂到客厅的正面墙上,点上红烛,放挂小鞭,叩拜再三,然后再吃年夜饭。大年初一,祭母仪式更是庄重。那时,蜡烛台,属于“四旧”,市面上买不到,便用两个大白萝卜,斩头去尾,用红纸包装一番,俨然高脚烛台。在此之上,插上红烛,置于张母遗像之下,烛台之畔,放盆兰花、梅花,再点上檀香,放入香炉。然后,张恨水先行磕头大礼,接着妻儿孙子们一一叩首敬礼。张恨水说“向母亲跪拜辞岁,是我的习惯,不这样,我心不安。我不强求孩子们,但要你们知道,这不是迷信,是表达感情的方式……孩子们哪,啥时都不要忘了祖宗啊!敬祖才能爱国家,不敬祖先,谈何爱国,不孝之人,何以言忠!”

张恨水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无孝无以立家,无家无以全国。孝,是根本,大儒者,推己得人,由孝而忠乃至以天下苍生为念,为人民谋取幸福,可以说不孝者不可能有忠。张恨水把“孝”与“忠”,把爱自己母亲和爱祖国母亲结合得相当完美,可师可范!

手足情

父亲早逝,“长兄当父”,张恨水作为长兄没有辜负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他用一支笔养活了一大家人,帮助兄弟姐妹们一个个成家立业。

张恨水兄弟姐妹六人,大弟心恒,又名啸空,1899年生,小恨水4岁;二弟朴野三弟牧野是孪生弟兄,生于1906年;大妹其范,生于1904年;小妹其伟,生于1910年。

20世纪20年代初,读了几年私塾而弃学经商的心恒,不愿再“走江湖”,而先后携家随哥哥张恨水迁至芜湖、北平。到北平后,张恨水立马介绍大弟到《世界日报》从事编校与记者工作。及至抗战前夕,寇氛日炽,《世界日报》在风雨飘摇中撑持。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世界日报》被迫停刊。而此时,张恨水因上了敌伪的“黑名单”,由上海转赴南京创办《南京人报》去了,张家其他成员也大多转至南方。而与《世界日报》结下情缘的啸空,则坚持自己留下来负责该报的善后工作。一天,日伪军包围了《世界日报》报社,逼迫啸空等报社同仁立即复刊,宣传“*****”,借《世界日报》的影响为日本侵华效力。啸空,铮铮武门之后岂肯干此卖国勾当,在与敌伪军的周旋与抗争中,忧劳成疾,口吐鲜血。报社同人四处求药,日本人竟切断药源,啸空不治而殁,年仅39岁。啸空的妻子含泪将啸空葬于北平扬州义地,便带着孩子避难安徽潜山。其时,炮火纷飞,战事日紧,音信不畅,张恨水正苦苦支撑着《南京人报》,可谓心力交瘁。当他得悉大弟噩耗时,止不住痛哭不已,对着北平的方向呼唤着“老二,老二,你的妻儿都安全回家了,你怎么不回,你到哪儿去了哇?!”他想起啸空学业未竟就弃学经商,心中常常愧疚,如今大弟为自己介绍进去的《世界日报》凄怆殉职,更是痛心疾首。由于悲伤过度,张恨水一下子就病倒了,不得不住进了医院。此后,每值佳节,张恨水都按照家乡的风俗,为大弟燃一炷心香以寄哀思。1952年,因北京城市扩建,扬州义地的坟墓必须迁至西郊公墓。迁墓的那天,张恨水早早地就起床了,他顾不得大病初愈,亲自主持了迁坟仪式,非要亲自送上大弟一程不可。1962年,啸空之子张国威先生专程赴京,想把西郊公墓的父亲骨灰取回到安徽潜山黄土岭老家安葬,张恨水当即表示反对,他说:“孩子们哪,大伯也已经日薄西山来日不多了!你还是让你爸留在北京陪陪我,没事儿一块唠唠嗑、说说话吧!我死后,你再来北京取回吧!”张国威感念恨水大伯的手足情深,便依了张恨水的意见。张恨水带着侄儿来到啸空的坟前,喊道:“老二,小初子(张国威小名)看你来了!”“本来,小初子要接你回老家去的,我留住你莫急着回吧!你在这儿我们常见见面说说话儿,等我百年之后一道回吧!”一席话如泣如诉,啸空如在目前,感动得张国威泪如雨下。1997年10月,在张恨水逝世卅年后,啸空的遗骨才迁葬故里。

二弟张朴野,于1925年考入北平国立大学预科班,并升入政法系学习,也得益于张恨水的鼎力帮助。毕业后,张恨水又出面介绍,先后让二弟进入北平《晨报》、南京《南京人报》、北平《新民报》等报社任编辑记者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张朴野赴河南先后任中学和专科学校的文科教员,多次荣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1988年病逝前夕,张朴野还常常念叨着恨水大哥给予自己的手足深情。

张恨水最喜欢三弟张牧野那股活泼劲儿。那是1931年,张恨水三弟张牧野在京华美专毕业后,一心想办一所美术学校。可一想到资金问题就犯难了!他把这青春的苦闷告诉了兄长张恨水,张恨水感念三弟对绘画艺术的挚爱,便一口应承下来,答应以自己的稿费作为投资。在张恨水的运作和各界朋友的帮助下,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成功创办,校址是光绪年间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权贵裕禄私人住宅。齐白石、于非、李苦禅、许翔阶、王梦白先后应聘到该校任教。学校的具体事务由三弟张牧野负责,张恨水出任校长兼任国文课教员。张恨水不仅创办了“北华美专”,而且还帮助弟弟出版了美术专著。同时,三弟喜欢弄枪舞棒,颇具武门之后的豪侠之气,尤其得张恨水的疼爱。张恨水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中原豪侠传》,就是受着三弟的鼓动和提供的素材而催生出来的;小说《巷战之夜》中参加天津保卫战的男主人公“张竞存”的原型就是三弟张牧野;小说《疯狂》更是源于他们弟兄二人的一段真实感人的故事。那是1937年底,南京沦陷,《南京人报》被迫停刊。张恨水把家人迁入故乡安徽潜山后,又只身前往武汉,准备继续办报。适逢三弟张牧野也在武汉,二人在武汉听到南京大屠杀的消息非常震惊。义愤填膺之余,兄弟二人想,在风雨飘摇民族存亡之秋,继续办报以笔弯弓,不如投笔从戎亲手杀敌来得痛快!张牧野说:“我们家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柱山,那儿,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关隘重重,正是打游击的好地方,武汉的许多家乡人都想回大别山打游击呢!大哥,你人缘好,威望高,你出个面,大伙一定买你的账,拉支队伍回家乡打游击,狠狠揍那狗日的日本!”张恨水说“老弟说的是!这个主意好!只是……”“只是什么?”张恨水沉吟半晌说“现在的情况复杂,怕只怕名不正言不顺,我们的一番好心难免遭人误解呀!”“对,还是大哥想的全,我们得先向国民政府要个名分!”张牧野说。二人一番计议决定以张恨水名义亲笔写个呈文给当时的国民政府第六部,言明不要钱,也不要枪支,只要第六部认可这种作法,承认这是合法组织,免得遭人误会就行了。二人满怀信心地将呈文送到第六部,可竟然没被批准!张恨水非常愤慨,爱国有心却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真令人疯狂!国民政府竟不允许老百姓成立抗日组织,岂有此理!

无奈之下,三弟张牧野在武汉与张恨水只好分手。张恨水去重庆,重新走上了“以笔弯弓”的书生报国之路。张恨水入川以后写的第一篇小说《疯狂》,就是以此为素材的;而三弟张牧野呢,仍然没有放弃武装抗日的追求。他与武汉农工民主党主要负责人商定后,毅然返回家乡潜山,自行组织了抗日游击支队。他任支队长,张凯任副支队长,三弟张朴野任总务。游击支队坚持斗争,有力牵制和打击了进犯安徽潜山怀宁太湖一带的日军,战绩显著。当时,国民党二十六军徐源泉部因与张家有素交,曾多次给予张牧野以枪支弹药等方面的支持。但由于张牧野组建的游击队,未通过安徽省第一专员公署的批准,国民党当局担心“异党”势力和民众自发武装形成的第三势力在抗日高潮中壮大,于是,勒令缴械解散,张牧野被关押。1939年2月,张恨水闻讯后,赶忙从中斡旋,请安徽第九专员公署专员邓昊明上书省府,争取省主席批准同意才放关押达4个月之久的三弟返乡。建国后,张牧野任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工委秘书、宣传处副处长、处长。1976年5月,在武汉病故。

大妹张其范6岁那年,母亲要按照当时习俗,给她裹脚。张恨水坚决反对,“你不要妹妹裹脚,将来嫁不出去怎么办?”妈妈责怪道。“嫁不了人,我负责养她一辈子!”张恨水说。在张恨水的坚持下,大妹免受了裹脚之苦。不仅如此,张恨水还帮助她进入了芜湖第二师范学堂,学习文化知识。1925年,在张恨水的鼓励与支持下,张其范又考入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读书,与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成了同窗好友。毕业后,大妹先后在北平、安徽等地终身从教,1992年去世。

小妹张其伟,从北平女师大附中毕业后,刚念了几天专科,就认识了一位男友,希望尽快结婚。有一天,她向大哥张恨水袒露了心迹。张恨水对小妹这么早就中止学业,颇为遗憾,但对她的终身大事,又不持反对。于是,张恨水把他们找来,很严肃说,“我是希望其伟上大学的,我建议等其伟大学毕业后再结婚。如果你们真心想爱,现在就要结婚,我也不反对。但不要后悔,不要说做大哥的没有让你上大学……生活的路由自己选择,请三思而行!考虑好后,告诉我你们的最后决定。”然而,张其伟还是选择了婚姻。张恨水尊重小妹的选择,便在经济上给予了不少帮助。张其伟后来定居江西,1996年10月去世,临终前,仍然珍藏着长兄张恨水当年为她购买的婚纱。“大哥,您可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啊……”小妹常常抚摸着大哥的遗像,喃喃自语道。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张恨水不仅对自己的父母亲和兄弟姐妹这样,对族叔如张楚平等,对家族中的“九野”——张恨水的兄弟和堂兄弟姐妹中有9个人名中都带有“野”字,除自己同胞的孪生兄弟张朴野、张牧野外,还有张东野、张农野、张云野(女)、张樵野、张田野、张陶野、张林野等,都情深义重,关键时刻,均能相互提携,相互砥砺。其手足情深,感人肺腑。

舐犊

20世纪初,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张恨水娶有三房妻室,生有七子六女。

长子张晓水、三子庆儿和长女慰儿(大宝)、次女康儿、小女张正,胡秋霞是他们的母亲。只有长子与小女长大成人,其余几个孩子都相继在10岁前夭折。

次子张二水、四子张全、五子张伍、六子张仝和三女张明明、四女张蓉蓉,周南是他们的母亲。

而徐文淑,1919年在家乡生有一女,谱名“胎梅”,夭折;1926年在北平生有一子,谱名“祖干”,夭折。因这两个孩子留世短暂,张家兄弟姐妹的排行榜中未予列入。

张恨水是一个儿女心重的父亲。

同类推荐
  •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

    本书介绍了李四光的生平,内容包括:石头风波、求学经历、心向祖国、崭新的生活、地质力学的萌芽、石油之战、开发地热、“再给我半年时间”、李四光故居与“李四光小道” 等。
  • 任正非传

    任正非传

    任正非,一个中国商业史上无法绕开的名字,他被誉为教父级企业家,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家精神。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无数企业家搏杀奋斗。他和他缔造的企业一样沉稳低调,历经沉浮坎坷,却最终披荆斩棘,登上了个人意志和时代的巅峰。他早年投身军营,却未上前线杀敌,做的是基建工程兵;改革开放后,军队改制,他转业于国企,却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亏损,最终被除名。时年43岁的他,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带着仅有的2万余元钱,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然而30年后,当人们提起华为时,它已经是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年营业额逾800亿美元的超级企业……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铁血忠魂

    铁血忠魂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形突刺刀。——西北军“破锋八刀”刀诀,归队一九三八年一月末的一天,一列火车缓缓驶进武汉车站,早聚在站台上的大群学生打着红纸小旗儿吼着口号往软卧包厢围上来,其他车厢的乘客都挤到窗口看热闹,挤不过来的问前面的:“咋回事?”“抓汉奸呢!说那个‘七七事变’当了汉奸的天津市长在包厢里。”
  • 我的家是地球

    我的家是地球

    重新写了,这个不太满意,有点乱!也许能挽救一下
  • 废土王者

    废土王者

    终极丧尸硬生生的挨了林策三个百里守约的二技能,终于接近了林策,正当凶恶的獠牙张开时,林策面色古怪,换成了刘备的喷子,然后默默买了个末世加饮血剑。
  • 无限造物主系统

    无限造物主系统

    什么?扎了屁股的石头是个系统?唉?系统怎么走了?那我一个人搞毛线啊!先造个世界吧!什么?蚁族叛乱了?打入地狱吧。什么?没有地狱之主,自己造一个,撒旦降临,不如搞成魔法世界吧!既然都是魔法世界了,龙族要有吧!精灵也是标配吧!再乱入个天使,加点独角兽,再来个树人德鲁伊,好一个世界大杂烩!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的书稿,作者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形成与发展及其研究意义等方面研究,着重研究探讨了这些理论在人们社会心理发展和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社会心理学理论内涵进行明确、清晰的表述,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其目的是系统地介绍社会心理学主要领域的有关理论,使有关专业的大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用于分析与解决有关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 猫的修真录

    猫的修真录

    一朝重生为猫,有了家人,面临了与家人的失散,渐渐展开了冒险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将叶央

    女将叶央

    醒来第一眼,不是温柔纱罗帐,不是美男在身旁。城破声让人心慌。倒了血霉,穿过去的时候正打仗。前半生是活得挺漫不经心的,可如果能熬过去,她要痛痛快快潇洒一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之大秦光复

    三国之大秦光复

    21世纪的秦江章,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且看他笑耍群雄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