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400000009

第9章 宝顶(2)

那一只没过漆的柏木盆,每天一早是依然搁在门外的。但搁了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没等来她亲生的爹娘。后院的缅桂花,已长成三尺高的一棵树,夏夏开花,香气袭人。木盆还靠墙立着,孤单单的,一年年旧下去,就连主人也忘了立它的初衷。

忆君五岁时,长出了两颗小虎牙,她一笑,敬慈就捂她的嘴,逗她:“闭嘴,闭嘴,好丑啊。”

青山不依,拿胡子轻轻扎她的小脸蛋:“丑是丑,可是丑乖丑乖的。”

到忆君从幼儿园出来,挨日子等着上学了,有天下午,她看见好多娃娃都在街上滚铁环,就把早已暗淡的木盆也提下来,推着滚。街道是一面长长的斜坡,铺着青石板。盆子越滚越快,一跳一跳,突然脱离了她的手,跟风一样地飞出去,撞上迎面驶来的一辆拖拉机,立刻就成为了一堆碎木片。

〇二一

拖拉机突突开走了,忆君跑过去,跪在地上捧着碎片,愣愣地发呆。就在这时,从拖拉机驶去的方向,又冲下来一辆油绿的邮车。骑车的是一个大脑袋少年,老远就在摁铃铛,但忆君好像没听见。他使劲捏刹车,但哪儿刹得住!车轮比刚才飞快滚动的木盆还要快,快很多,眨眼就冲到忆君身前了。他一咬牙,把车龙头向外猛一撇,邮车硬绷绷地栽下来,把他如炮弹一样发射了出去。他射出一丈远,也许是两丈,又滚了几滚,鼻子磕在石板上,鼻血直冒。他再翻身坐起来,拿袖子揩了揩,揩得满脸血污,活脱脱像个鬼。

忆君哇地哭起来,露出小虎牙:“大哥哥,大哥哥,你不要死。”

这个大哥哥,就是常大路。常大路忍痛嘿嘿笑:“哈妹仔,哈妹仔,哥哥啷个会死呢?”

忆君还是哭:“不要死,不要死。”

“从来不哭的,啷个说哭就哭了?”

“我不哭,我是怕。”

“怕啥呢,没出息。”

“我是没出息,爸爸、妈妈都说我没出息。”

常大路向她伸出一只手:“帮我一把。”忆君握住他的手,才一拉,他就起来了。“还说没出息,劲都这么大了嘛。”

“是大哥哥自己站起来的啊。”

“那你帮我把车子扶起来。”

忆君抓住龙头和横杠,一提,车子就扶正了。常大路说:“车子也会自己站起来?”

忆君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子,嘴角漾出一弯笑。

这个夏天,常大路过了十二岁,忆君刚好六岁半。

忆君是常家的常客。大足境内,石刻造像到处都是,除了集中在大佛湾,还有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多宝塔等等,共有五万余躯,一千多龛窟。缅青山是文管所的高级维修师,要常在好几个地方跑,哪儿的石像出现了裂纹、癣疥、损坏,他都跟医生出诊一样奔了去。过去没女儿,敬慈又长在玉龙山,他有时就待上三五天才回家。现在有了忆君,就是后半夜打火把,他也要回宝顶。如果幼儿园关门前赶不回,潘大姐就会把忆君接到常家去,让常大路带她玩。

忆君是两岁半上的幼儿园,一直跟小朋友玩得一团和气的。可上了大班,就开始出麻烦。六一搞活动,击鼓传红气球,传到忆君手上,噗地一声就炸了。老师幼师刚毕业,十九岁,小巧玲珑,像个精致的瓷娃娃,在家也还是个耍脾气的大小姐,这会儿瞪了忆君一眼,换了个蓝气球。传到忆君手上,噗地又炸了。老师红了脸,低喝一声:“缅忆君小朋友!”忆君埋了头。家长都坐在一边观看,甘敬慈也红了脸,低声吩咐女儿:“君君,手轻点儿。”老师忍着性子,又换了个画成西瓜图案的绿气球,还假笑:“谁要是把它打碎了,我们就请她吃西瓜,好不好?”小朋友一齐喊:“不好!”鼓点一敲,球传到忆君跟前,她手足无措,居然不敢去接。老师叫起来:“缅忆君!”

她赶紧一伸手,只听噗一声,“西瓜”炸得影子都没了。

忆君飞快地瞟了眼妈妈。甘敬慈心里一阵难过,眼眶里包满了泪水,差点哭出声。她哭,是因为女儿怎么难过,从来都不哭。即便受了委屈,她也只是埋了头,看着自己的手,用一只手绞着另一只手。敬慈就说:“君君,你哭嘛,你不哭,妈妈都要掉泪了。”忆君就嘴角漾出笑意来,说:“妈妈才不哭。”现在忆君一下子弄破三只气球,敬慈是为她难过,但也还是有点生气的:毛手毛脚的,她爸爸做事多细啊。

接下来,小朋友两人一组,相互举手对拍,边拍边唱:“你拍一,我拍一,……”忆君对面的小男孩被拍了两下,歪着脸说:“痛……”但忆君脑子正乱,又一拍,男孩向后一坐,呜呜地哭起来。一个妇女冲过去抱起儿子,对着忆君喊:“你啷个要掀他,啷个要掀他!”忆君傻傻地把两手探出去,喃喃说:“我没有掀他啊。”甘敬慈站到女儿身后,说:“君君,快给小朋友道歉。”忆君还没来得及说对不起,老师已经气炸了,她当着家长的面,就在忆君的手上抽了两巴掌,边抽边骂:“就你劲大,就你狠。”

敬慈牵着忆君回家,一路无话。到了家门口,忆君喃喃说:“妈妈,对不起。”

敬慈说:“你该跟小朋友说对不起。”

“嗯……”

“你还有话跟妈妈说?”

“妈妈别跟爸爸说。爸爸累,不想爸爸再生气。”

敬慈把女儿额上的发拢了拢,叹口气:“君君,爸爸没有白疼你。”

然而,麻烦还是自己找上了门。那天是周末,饭菜已端上桌子,忆君给爸爸斟了江津老白干,正在摆碗筷。门砰地被推开了,门口站着一个胖胖的小朋友、两个更胖的家长,还有急性子的女老师。青山让酒呛了一下,晓得是女儿惹祸了。

那小朋友姓李,小伙伴叫他李大胖,他父母在合川做鹅卵石生意,就把他扔给了奶奶。本来该上小学了,但奶奶没文化,辅导不了功课,索性就再上一年幼儿园大班。李大胖年龄、个子都比同伴高了一大头,又贪吃,老嚷肚子饿,见了别人手上有吃的,就毛手毛脚地抢。午睡起来,老师分发苹果,李大胖三口两口啃完,就把忆君的抢了。忆君不乐意,还是任了他抢。他又两口三口啃完,再抢了忆君同桌的,但同桌不依,直叫“你还我、你还我”!忆君就一把替她抢了回来。李大胖冒火,再出手就把同桌掀翻了。同桌哇哇大哭,忆君急了,一巴掌就打出去。等老师应声赶过来,李大胖已倒在地上,脸上一个巴掌印,活像一只血手套。

因为是周末,李大胖的父母回了宝顶,接大胖时看到他的脸,勃然大怒,挥拳就要打忆君。那女老师这回护住忆君,气得脸煞白,警告说:“敢动她一指甲,我当场把你儿子踩成张相片!”李大胖的父母就气哼哼地拖了老师,一起上缅家来告状。

敬慈就让忆君给李大胖道歉。老师说:“道过了。”敬慈说:“再道。”忆君对李大胖埋了埋头,清清楚楚地说:“对不起。”

李大胖的妈妈冷笑:“说对不起那么容易啊,你看看我儿子的脸!”她说着,伸指头指着青山,“我要你扇她一耳光!”

青山说:“你扇我一耳光吧。”

李大胖的爸爸吼起来:“格老子,你不要逼我!”

老师也在叫:“别闹了……”

青山扬起巴掌,朝自己脸上一边扇了一耳光,啪啪声响得吓人,脸上的指痕血红、乌青,肿得如面包。忆君抱住爸爸,呜呜地哭。

老师也哭了。敬慈看着李大胖一家,双眼含泪,嘴唇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

李大胖的父母相互瞧瞧,哼了一哼,带儿子走了。

第七节 大佛湾

〇二二

晚上睡觉,敬慈抚着丈夫的脸,心痛得不行。青山说:“我这点痛算啥呢,我担心君君还会惹祸事。”敬慈这才把六一发生的事情也说了。青山说:“怕不是一次两次了。”敬慈说:“君君不是个手狠的孩子,她的心比谁的都软。”

明晨起了床,青山也不送忆君去幼儿园,牵着她去了圣寿寺。

青山在开水房寻到老和尚,请他给女儿看一看手相。

老和尚笑道:“缅师傅,佛教不是迷信啊。”

“好吧,迷信的事情我们都不做。不请你看手相,只请你看看手。”青山说着,抱起女儿来,把她的手托到他的眼皮下。

老和尚把忆君的手掌摊在自己的手掌上,来回摸了摸。“你女儿的手,不像女孩子的手。”

“她是什么手?”

“俗家人称这种手,叫‘断手’。你看她的掌纹,清清楚楚是断掌。断掌人的手,又大又厚,有气力,一出手,自己不觉得,重得很。”

青山有些明白了,但还想晓得多一些:“断手、断掌,命又如何呢?”

老和尚笑眯眯:“缅师傅信命?”

“不信……也不是全不信。”

老和尚给青山倒了一碗白开水:“如果不信命,命又算什么?如果信命,问出来又能做什么?”

青山似懂非懂,一脸迷惑。“可是……”他说。

老和尚合双手十,念道:“阿弥陀佛。”

打这天起,青山不让女儿再去幼儿园。平日他去大佛湾上班,她就小狗狗似的跟在后边跑。要是他去别的文物点,就托潘大姐看顾。潘大姐肚里正怀着常好呢,嘴上答应了,其实是有心无力的。好在大佛湾虽大,但就两道门,青山又请门卫留意,别让忆君单独跑走了。

可忆君咋会乱跑呢,大佛湾是忆君的乐园。

大佛湾是一条三面围合的峡谷,东、南、北三面崖壁有一里多长,西边则是个缺口,午后的阳光从那儿穿过密林射进来,斑斑驳驳,投映在万尊佛教刻像上,说不出地肃穆和神秘。正对缺口的,是横卧于东岩的释迦牟尼涅槃半身像,长三十余米,气度非凡,而表情是十分安详的。卧佛的两端,向南北铺开去,就是密布的刻像、曲折起伏的石径。大佛湾是南宋大足僧人赵智凤穷一生之力,主持建造的。今天,游客踏着石梯上上下下时,却恍若从赵智凤的一辈子,徘徊于时间无限的迷宫。忆君就常跟在几个游客或一个旅行团的后边走,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丢了。

她明明是向上走,可走一会儿,却发现已到了谷底了。

谷底是潮湿、温润的,植着几百年的黄桷、杉木、老楠、香樟、泡桐、青杠、板栗……有的姿态横生,杂花满树,有的一柱擎天,峭拔向上,几乎要高过峡顶了!古树下簇拥着灌木、青草和池塘,鱼在水中,鸟在林间。忆君也不急,她拣一块石头坐下来,或者就坐在草地上,望拍着青天的树梢,跳来跳去的斑鸠、画眉、布谷鸟,嘴角漾起一弯憨笑来。有时候,她会捧起一团湿泥,和面一样,捏来捏去。

妈妈周末回家,都要和一团面。她觉得面粉是很神奇的,因为水的渗入,就凝聚成面团。但面团还是混沌的,不好看。妈妈的手在面团上捏啊揉,面就有型了,面从内部沁出了水,亮光光的,就成了饺子、包子、锅贴……忆君也想跟妈妈一起和,但妈妈不同意,妈妈说:“等妈妈老了,君君再来伺候妈妈吧。”

现在,湿泥代替了湿面,忆君和了又和,捏了又捏,额头、鼻尖都挂了汗珠子,心里却很欢喜。湿泥少黏性,没法包饺子或包子,她就捏了一条鱼。鱼是黑黑的、混沌的,因为它没有眼睛和嘴巴。忆君就捡了根小树枝,给它刻了眼、刻了嘴,还给它身上细细地刻满了鳞甲,这样,它看起来就真像是了一条鱼。她又捡了两根草,插在鱼嘴边,于是,它不仅像一条鱼,而且还是一条好看的鲤鱼。她想,鱼应该回到水里去,就双手捧着她的鱼,轻轻地放入了池塘中,放在那些游动的红鲤鱼、青鲤鱼中间。

泥巴鱼迅速沉下去,还在沉没的过程中,就化为了一团雾化的黑水,消失了。

这让她十分地惊讶,她用脏手托住下巴,定定地看着那池水,看了很久,嘴角漾出一弯哈笑来。她觉得自己好哈啊。

后来,她寻着一条石梯槛,走回去。太阳正从西边缺口退出去,大佛湾里暗下来,游人走尽了,静得踩在树叶上都有咔嚓的声响。但她一点都不怕,她晓得这是爸爸的大佛湾,围合的大佛湾就像爸爸环抱过来的手。

她一边走着,一边打量着崖壁上的石像群。万尊石像在傍晚的光线中,仿佛正在隐入时间的黑暗里。这时候,佛、菩萨的面容就更加安详和慈爱,而地狱中的阎王、鬼就更加地狰狞。但她一点也不怕鬼,爸爸说,鬼是怕鬼的人捏造的,你盯着鬼,鬼就怕你了。她走过地狱时,盯了盯鬼,还在鬼身上啪啪地拍了好几下,声响就似大鸟的翅膀在林子中扑腾。

拐弯的地方,爸爸正站在那儿等着她。爸爸抓住她的手,一下子就把她提起来,骑在了他的肩膀上。

“君君又捏泥巴了?”

“嗯。”

“你就喜欢捏泥巴,难怪人家说你是泥菩萨。”

她就咧了嘴,露出两颗小虎牙。她的笑没声音,爸爸听不到。

〇二三

天冷了,缅青山不再让忆君下谷底。谷底阴湿,又晒不到太阳。忆君就趴在爸爸身边,看他清洁华严三圣莲台上的青苔。华严三圣是佛、普贤和文殊,造像奇伟,仅文殊手掌上捧的一座塔,就高一米八,五百公斤重。三圣脚踩的莲台上的苔藓,青山刮一个多星期了,还没刮到一半呢。忆君捡了根小树枝,也踮了脚帮着爸爸刮。

青山吓了一跳,叫道:“小祖宗,这活路是你做得的?赶紧一边捏泥巴。”

忆君说:“没有泥巴,爸爸。”

青山四下看看,干干净净的,哪来泥巴?只有铺路剩的一块青石板靠崖立着。他就说:“你泥巴也玩腻了,就玩这块石头吧,反正你有气力。”

忆君就拣了块有尖角的小石子,在石板上画画。说是画,其实是刻。她刻的还是鱼,边刻边回忆她见过的鱼。见过的鱼真不多,只有妈妈买回来放案板上的鱼、池塘里看不清的鱼,还有,她自己用泥巴捏的鱼。她刻着,觉得怎么也刻不好,就刻了一条又一条。石板的这面刻满了,她悄悄把石板翻过来,接着刻。她心里嘿嘿对自己笑:爸爸说,反正你有气力。

同类推荐
  • 幸福像花也像草

    幸福像花也像草

    军区大院出了两个人物——林斌和白杨一个是战斗英雄,荣立过二等功;一个颜值最高,潇洒的背影弄得女生们心旌摇荡大梅给这两个男人都写了情书,而这两个男人都爱杜鹃他们四个人的爱情和婚姻,谁的幸福像花,谁的幸福像草?人物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军区大院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的林斌林斌参战那会儿是名副连长,在老山战斗中,带领侦察排直捣敌人的腹地,一举捣毁了敌人的团部,为部队大举反攻老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战斗结束后侦察排荣立集体一等功,虽然那会儿一个排只剩下了十几个人,但这并没有影响侦察排的荣誉。
  • 爱情也有潜伏期

    爱情也有潜伏期

    五年后的再别重逢,张笑笑以为她名为“穆朝阳”的病症早已痊愈,没想到不过是过了潜伏期的病征初显。只是风水轮流转,好像今时有些不同往日?!
  • 遇见你

    遇见你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几部经典的短篇小说。作者善于叙事,对故事的把控力强,让读者能深入其中。作者为青年作家,文字清新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故事生动,广受青少年的喜爱。
  • 六人帮传奇(全集)

    六人帮传奇(全集)

    谁不知道温瑞安?他年轻时写的《神州奇侠》,《四大名捕》,侠义盖世,名扬海外。武侠文坛有四大与天王,开创者梁羽生,大宗师金庸,已经封笔,鬼才古龙,英年早逝,奇才温瑞安,他是古龙之后,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作家。本书是武侠小说家温瑞安的又一力作,本书是温瑞安的现代武侠作品,以武侠笔法写现代生活,温瑞安是第一人,陈剑谁,牛丽生,史流芳,驼铃,温文,蔡四幸六位热血青年,有共同的理想,产出人间的补平,有共同的爱好,醉心于中国武术,于是他们都加入了国际反暴利组织:不平社。
  • 特种兵王3:尖刀部队

    特种兵王3:尖刀部队

    孟军,被过硬的军事素质,不断挑战自我。在各种训练很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带领小团队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
热门推荐
  • 神话中归来

    神话中归来

    传说,宇宙是一棵空空树,而每一个世界都是空空树其中一颗种子!一亿年后,复苏归来。神话入侵,浩劫降临,问青天,百界争锋谁主浮沉?
  • 烽火共逐鹿

    烽火共逐鹿

    两千年前,完成天下一统大业的大秦千古一帝驾崩,天下群雄逐鹿。两千年后,白鹿书院一名青年带着白鹿负笈游历,衮衮诸公,滚滚黄沙,天下逐鹿。
  • 麻雀变身,贪欢总裁不淡定

    麻雀变身,贪欢总裁不淡定

    推荐小满好看的新文《蜜爱不休,宣战男情敌》http://pgsk.com/a/1367537/迟先生,我只愿,此生从不曾遇见你。夕照凋敝,大地残亘,地震后的景象一片荒凉,百朵陷入昏迷前,心中惟留下这一句。*******百朵怎么也想不到会对一个人一见钟情,男人长得并不惊为天人,也不妖孽的让人忘乎所以,最主要的是,自己连他除了是男的、章奶奶的孙子以外,干什么,家住哪里,有无婚配等等,什么都不知道,但心动的痕迹,却真真实实表明了这是真的。简直没天理。没想到医院里遇见那个白痴的女人,竟然那么得奶奶喜欢。算了,对他来说不过就是多养两个人吃饭而已,一起接入迟家就好了。“百小姐,我很诚意的你谈关于入住迟家的问题的。”“我不会考虑的。”“百小姐,我真的很诚心的跟你谈这个问题的。”“我说过我不会答应的。”“百小姐,真的不考虑这个问题?”“坚决不考虑。”“百小姐,你所有的骄傲与自尊,在我看来,不过是场小丑跳梁罢了,在你奶奶的生命的前提下,我想不出你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她意外的睡了他,意外的有了小BB,欢喜的准备告知他这个消息,他却冷脸拖她进民政局,在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甩过来一本结婚证,讽刺的道:“迟太太,恭喜你,目的达到了。”她目的是什么?鬼都知道自己除了想他喜欢自己、爱自己以外还有什么目的。*******那颗2块钱淘来的破珠子,原来,原来,他所有的宠爱皆不过那颗2块钱的破珠子。她的爱,廉价到2块钱都不如,哈哈......那就当是交易吧,我送与你珠子,感谢你收留并很好的照顾我们祖孙这么久。*******终于从昏迷中醒来,出现在自己眼前这个男人怎么回事?一哭二闹三上吊四撒娇五耍赖?不会是这里震后怨气太重中邪了吧?“迟先生,您好,我是唐朵,我再重申一遍,您找错人了。我真的不认识您说的百朵是谁!”“是吗?那请问,你为什么是唐朵?”“因为我姓唐名朵,所以唐朵。”“哦,是吗?不管是唐朵还是百朵,一日入我迟家门,终生为我迟家妇,所以,否认无效......”
  • 我的规划我做主

    我的规划我做主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股神秘而巨大的力量,它虽无形,却能让你感觉到,它不仅能改变你的心灵,更会让你的人生发生蜕变。人生需要力量,力量源于心灵。我们要及时地为孩子的心灵修枝剪叶、浇水施肥,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影响孩子一生的正能量:我的规划我做主》能够带你踏上自我发现之旅,帮助你变得内心强大,快速克服各种障碍并取得成功和幸福。《影响孩子一生的正能量:我的规划我做主》教你如何成功的规划个人的未来。只有准确恰当的给自我做好规划,才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
  •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在红楼梦中,贾母、平儿等高、中、基层管理精英,在管理上不温不火,总能找到人心的平衡点,将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运用得不露声色,达到了冰火相容,理性与感性贯通的完美境界。而宝玉、贾政、贾琏等在管理上,却做得过于“火爆”;宝钗、王熙凤、袭人等,又过于“冰冷”,这两类人在管理上的成果自然都不太理想,有的甚至结出恶果。本书结合西方心理学中的管理情商理论和企业真实案例,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一些代表人物的管理情商学,生动地总结出了一套易理解、可操作、极实用的企业管理谋略。
  • 死神204

    死神204

    长生死后当了死神,接下来他将面对许许多多的任务与人生、亡的事。最后接受改革,成为新时代的死神。
  • 竹马黑化了肿么破

    竹马黑化了肿么破

    这是一篇宠文!!这是一篇宠文!!这是一篇宠文!!女主重生,没狗血的车祸,只是自己作死的,作者是女主亲妈!!男主前面天真单纯,(单蠢)后面腹黑病娇,(变态),不虐,欢迎入坑哦!!!么么哒
  • 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

    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

    于月仙出生于内蒙古赤峰的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作为长女,她一直遭到父亲的嫌弃。在接连有了两个妹妹后,弟弟于英杰的出生成了全家人的喜讯,三个姐姐也都对英杰爱护有加。然而,弟弟在八岁那年得了怪病,一病就是十年。大姐于月仙一边为弟弟的怪病奔波,一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考入中戏当了演员,并在上大学期间结识了丈夫张学松。就在两人准备筹办婚礼时,她从丈夫那儿得知了一个消息:一名专攻脊椎侧弯的海归医生现在就职于南京,弟弟英杰的病,可能有救了……
  •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根据路易斯的生前挚友,英国哲学家、批评家与诗人欧文·巴菲尔德(1898-1997)的判断,20世纪最“牛”的牛津人C.S.路易斯 (pgsk.com,1898-1963)拥有三重身份:“杰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文学批评家”,“高度成功的小说家”,以及“通过文字与广播深入人心的基督教护教家”。其中,身份之二以《纳尼亚传奇》最闻名遐迩;身份之三以《纯粹的基督教》、《魔鬼家书》最发人深思,也令人捧腹。然而,他最重要的第一重身份——文学批评家——在英美国家却“很遗憾”地被后两者过于普及的光芒“淹没”了;当然,2010年之前,汉语语境对于路易斯的文学批评思想价值更是完全陌生。本论著旨在填补这份空白。
  • 格古要论

    格古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